2013年4月24日,海山长老安详示寂,世寿86岁。长老以弘扬净土法门为己任,行持不舍昼夜,悲心广度众生。德高望重,人天景仰,被尊称为当代蜀中净土高僧。听闻海山长老圆寂的消息,哀思之际,我不禁想起了向老和尚请法的点点滴滴。中兴四川遂宁广德寺的第一任方丈长念和尚圆寂后,时任监院的照全法师写信告诉我,长念和尚生前已经将广德寺的重任托付于海山老和尚,希望我有机会向老和尚请法。自此,我的脑海里就深深记住了海山老和尚。2005年8月,我在什邡第一次见到老和尚,但是那次没有深入的交谈,只是礼节性的问候而已。
2009年5月,一次特殊的因缘,我亲近海山长老的次数有所增多。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拜访老和尚,都见他在念佛。一部念佛机不离身,佛号声声入耳,让我们这些拜访者也能感受到光明与清凉。
我还曾有过一些单独亲近老和尚的机缘,他老人家将修行净土法门几十年的亲身体会一一道出,并针对我的修学疑问作了解答。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详述海山老和尚对净土法门的独到见解。
一、念佛与研教合则双美
众所周知,净土法门,三根普被,被称为是最为方便与最为保险的修行法门。特别是在当今五浊恶世,世风日下浑浊不堪之际,净土法门有着更为殊胜的因缘。不过,对于净土法门一直有一种误解,似乎念佛就只管念就行了,不用再去研究与修学经、律、论三藏。
海山长老童贞出家,毕生精进修学佛法。老和尚不仅是净土法门的实践者,还深入佛教经、律、论三藏,对于念佛与研教的关系,老和尚自然是了然于心。我曾经向老和尚请教如何行持净土法门。老和尚开示:修行净土法门,最好要对佛教的教义与教理有全面的把握与认识,这样修行会更得力。老和尚自进入佛门,就开始修学佛教经、律、论三藏。老和尚在《阿弥陀经释义》序文中有言:“要知生到极乐世界,学修条件好,常常见佛,闻法,亲近供养僧众,自然广学多闻,即可达到‘三惑尽,二死亡,一尘不染;五蕴空,六根净,万德圆彰后,再回入娑婆,广度有缘,共同成佛’。”
老和尚这一段通俗易懂的开示向世人展现了他对净土法门精义的把握与行持。老和尚精通佛教教义,但与一般的研究者不同,他老人家还是重点落实在行持中。老和尚强调,学与修二者具足的理想环境是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可以与诸佛菩萨亲近,熏闻佛法更为方便有利。
海山老和尚并非反对研读三藏经典,也没有否定念佛,而是认为如果能将二者结合,从研教中获得佛法的智慧,再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持,那就是念佛与研教完美的结合。
“把《弥陀经》的依正庄严,因果事理,性相圆融于一句弥陀名号中。真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指方立相,老实念佛。”
“若再把四十八愿熟读熟记,融会在生活中去实践,念念上求佛果,心心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现生便可优入圣贤之域,临终决定往生极乐之邦。”
海山老和尚对净土法门一往情深,身体力行,念佛不舍昼夜,几十年如一日。
二、如何摄心念佛
净土法门的难点在于如何摄心一处,通过以念佛之意念来统摄纷乱无序的杂念。如果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那么修行净土念佛法门是否徒劳无功?对此我曾经向海山老和尚请法,老和尚十分慈悲,不仅仅向我开示佛法大义,还将几十年修行的心得向我一一详示。
老和尚开示,一定要摄心念佛,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摄心念佛的最高境界。如何才能做到摄心念佛呢?老和尚给我讲了一个方法:十念记数法,比如念一句佛号心里记一,念一句佛号心里记二,一直记到十,每一句、每一字都要口里念出来,耳朵听清楚,流入意识深处,如若走神,就要重新来过。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够逐渐收摄住凡夫狂乱散漫的心识。1998年,海山长老在西昌光福寺讲法时亦有相关开示:“每天晚上再忙也要坚持十念,鼻子吸一口气,从一至五,念‘南无阿弥陀佛’,再换一口气,从六至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借气束心。
吸一口气,精力集中,从一念到五,从六念到十,嘴巴念、耳朵听、心中记数,这样集中意志、集中精神,就是保持我们的一个清净心。”海山老和尚开示的念佛方法就是身口意三相应,从而达到三业清净的目标,收摄住我们的散乱心识。净土法门的很多要义,需要修行者亲自去体验与实践后才能明白,不是光凭研究佛教经论,或者仅仅停留于口头上就可以的。
老和尚一生多次闭关精进念佛。在成都解放前夕及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曾两度闭关念佛,真切体会到了念佛三昧之要义。在向老和尚的几次单独请法中,从他老人家寥寥数语的经验之谈中,我可以感受到老和尚念佛的功夫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修实干得出的结论。
老和尚于1996年7月在广德寺“长念念佛会”上作了开示:“只要我们七天精进,一心不乱,会听到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并且你会不念自念,不起心动念都晓得念。功夫上进甚至听到水的声音,风的声音,雀鸟叫唤的声音,飞机、火车的声音,一切声音都在念阿弥陀佛。”老和尚的开示尽管是讲念佛的境界,其实这种体验与境界同样是参禅、禅定时需要经历的,所以佛门中有一法具足一切法的说法。在摄心念佛的问题上,老和尚在不同的场合表述不同,但是身口意三业相应,再至三业清净的摄心念佛之模式,是他一直竭力宣扬的。
谈到摄心念佛时,海山老和尚特别讲到了如何对治贪瞋痴的问题:“要万缘放下,一心想佛,想佛的光明、想佛的智慧、想佛的名称、想佛的依报与正报,集中精力想,就等于钻木取火。尽按这个道理想,尽按这个洞钻,钻到最后就要发火。发什么火?发智慧火,把我执观念烧掉,把私有观念烧掉,把贪瞋痴烦恼烧掉,这就叫作用智慧火来烧烦恼心。”
老和尚的这种说法,是对摄心念佛的补充与延伸,是为了让众人明白念佛时要心口相应,不能有口无心,更不能把念佛当作是一种新鲜事物,心血来潮了才想到,而应持之以恒。所谓“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天边”,就是没有长久坚持,感受不到摄心念佛的法喜,所以导致道业退堕与荒废。而对比老和尚几十年来的精进念佛,其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度化众人,勉励净业行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三、三界火宅,当速出离
出离心基本之义就是希望从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娑婆世界被喻为苦海,是因为有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佛陀在开悟后第一次转法轮时讲述四圣谛,以此来开导众人生起出离心。简单一点地说,出离心就是要求修行者不要有执著与分别之念,所谓临终正念分明,就是要求修行者对世间不要有任何的牵绊与依恋,否则就会心生贪执与烦恼,不能够解脱生死、脱离轮回之苦。
如何才能够发起出离心?在向海山老和尚的请法中我提及了这个问题,主要是从修安乐行的问题谈起的。我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有了一些相应的变化。在古代,由于没有那么多的诱惑与浮华,所以修行者更容易静下心来,更容易净化自我的心识意念。
然而现在却是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时代,人们皆沉溺于追逐物欲的享乐与腐化中。我曾经听人说在当今时代,不应该过分地约束自己,要修安乐行。对此老和尚明确开示,安乐行不是人人都可以去修的,一般之人根器不够,不但修不成,还会弄得走火入魔,把自己本该灭除的贪瞋痴三毒激发起来,直至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末法时代的众生还是应该守持佛门戒律,通过持戒念佛,逐渐祛除自我的贪瞋痴三毒,净化自己贪执之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衣食无忧,没有经历饥馑之灾,很难了知世间法的虚幻真相。我特意请教了老和尚:如何才能生起出离心?老和尚开示,要多观照世间是苦海,而非净土。这样去进行观照,最终就能生起出离心,不再贪执这个虚幻的世间。一定要从世间的苦处入手,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医院看看病人,亲眼目睹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的惨状,你就会明白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本质就是苦海,就会对这个世间的虚幻性有深入而切身的理解与体会了。
老和尚这几句法语顿然打开了我心中的症结,让我明白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应该如何修行。老和尚在开示中常引用古大德的一句偈语:“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非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老和尚在讲法中重点强调出离心就是教导众人不要被世间虚幻的繁华假象所迷惑。一味沉溺于享乐与腐化之中,会失却内心真正的自性。世间终有缘尽缘散的一天,而我们的身体也是因缘和合而生,势必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没有谁能长生不老,所以无论是对世间诸事还是对我们的身体都不能贪恋执著。
海山老和尚这种强烈的出离心,与他一生的经历息息相关。解放前夕,由于时局不明朗,一时谣言四起,盛传“解放军来了要杀和尚”。老和尚说,当时面临着一场生与死的抉择,不知该何去何从,于是入藏经楼闭关念佛,老和尚精进行持数日后心中一片平静,看破生死,无有牵绊。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四川有不少人饿死。老和尚天天见到有人被饥饿与疾病夺去了生命,更加深刻感受到生死无常、苦难逼身,于是再次入藏经楼闭关念佛,出关后身心轻安,一片光明。老和尚这两次的人生劫难,更加坚定了他老人家的出离心。
四、念佛贵在专一
提及修行如何抉择法门才能与道相应?老和尚开示,一个人不要一会儿学这个法门,一会儿又去学那个法门。到底该学哪个法门?其实是要找到与自己最为相应的法门。如果你修念佛法门感到很殊胜,就老老实实地修念佛法门。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心二意只会一事无成。
修行净土法门贵在持之以恒,很多人念佛难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与精神,就会半途而废。
海山长老精进念佛几十年,修行不分昼夜,慈悲度化众人,其言传身教对我辈不啻为当头棒喝。成就世间之事都贵在专心与专一,更何况修学了生脱死之佛法。关于净土法门的修行与体验,我还向老和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一次参访宁波阿育王寺,我在弥陀殿内拜佛时,看着高大庄严的阿弥陀佛圣像,听着声声不绝于耳的佛号,我突然生起悲心,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我把这种体会告诉了老和尚,老和尚说,可能是我宿世去过阿育王寺。宁波的阿育王寺是千年古刹,寺内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历代高僧皆卓锡于此,我听闻佛号有特别的感受也是不足为奇的。历来不少人都把佛教修行中的体验神化,甚至让人不得要领。而老和尚对此事的看法,虽是平实无奇,但又真真实实,老和尚不讲什么怪力乱神的东西,而是宣说与佛法相应的悲心、悲愿等。
经云:世间人民,得闻阿弥陀名号,若慈心喜悦,毛发耸然,泪即出者,皆是累世尝行佛道。
尽管有缘受到海山老和尚的指点,可惜我本人却很懈怠,辜负了老和尚的一番苦心,至今未曾有精进心。
如今,海山老和尚虽已入寂,但他老人家的事迹与修行的精神还在激励着世人,特别是老和尚倾力传授的净土法门,更是值得我辈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好好修行者人天爱戴很多人认为修行需要大块时间其实不然一分钟也能完成修行快来看看吧修行方法修行主要训练的是让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释疑新论(二)净土释疑新论(三)净土释疑新论(四)净土释疑新论(五)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尝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文:梦参长老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佛答时间:2025-01-27
在修行当中,应该身体力行能够有成就的人,他是身行这个理想,而不是口说这些大言、大语。讲出来给我们听啊,是在指导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样来实践。现在正行完成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为什么我修行总是不得要领?色身上的变化,初学过程中有八种变化,是每一个修行禅定的人都会经历的。──────────────────当我们用功到一个足够的进度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修行之道无奇除开用心方法之外,其他皆是媒介。有些人是需要媒介作依靠的,但是媒介毕竟不是标的,是故不能执着不放!修行之道无奇!唯在追求生命中止于至善的境界途中,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