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准则,以调整人类自身行为,其中这也影响到了当下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产业。
移动互联网具有宗教性
很多移动互联网开发者并不是上帝的信徒,对上帝也没有真正的敬畏。而在一个个鲜活的应用背后,他们也正在扮演着上帝的角色,颠覆了传统互联网的秩序和规则。
传统的互联网像是一面镜子窥探人性,使其暴露许多不同的方面。移动互联网则更像是核磁共振的断层扫描,他揭示了人性更本质的内部机理——欲望。
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可以说就是用来满足人类的种种欲望,交流的欲望、猎奇的欲望、掌控的欲望、窥探的欲望、虚荣的欲望等等。每一个移动应用的开发者,满足了自己的创造欲与控制欲,同时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若一位移动互联网开发者,能够真正从用户的欲望角度着手设计,那么注定会开发出伟大的产品。
图:麦加大清真寺朝圣的人群
移动应用:宗教布道的工具
宗教包括了符号意义、信仰、叙事体的故事,还有应该给予修行者生命体验的宗教实践。无论宗教的中心意义体现在任一神性或众多神灵上,抑或是根本真理,宗教的普遍特征是由修行者的祈祷、仪轨、冥思、音乐和艺术形式所表现。对于移动应用来说恰恰又是一种全新的布道途径,而且相比任何传统途径都来得迅捷和深刻。
科技日新月益,梵蒂冈教廷也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iPhone来传福音。天主教的教友现在可以用手机下载每日祈祷文,教友第一次申请要付费,之后就可以免费每天更新,收入所得将捐给意大利一所儿童夏令营。
庄严的梵蒂冈常常给人严肃保守的印像,和高科技扯不上边,不过教廷一名年轻的神父帕里里日前突然想到,可以利用时下最热门的iPhone来传福音,因此积极奔走协调,现在教友终于可以从iPhone手机上下载每日祈祷文了。
帕里里神父指出:“从iPhone下载的每日祈祷文,有好几种文字,像是意大利文、法文、英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这个新奇的点子其实一开始就让教廷人员感到很有兴趣,也全力的配合,教廷官员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教会也应该利用新科技来传福音,一位教廷官员说,“我想教会正在学习使用新科技,主要是当成一种工具或方法来传福音,也希望藉此和世界分享教会的讯息。”
iOS版梵蒂冈祈祷文应用
从AppStore看世界宗教势力分布
一方面,无意识的移动开发者凭借自己兴趣和爱好,制作的关于宗教题材的移动应用。另一方面,教会等机构也会刻意的发布的宗教类应用。世界上的几大主要宗教都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契机。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在苹果的AppStore上,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来统计和分析世界几大主要宗教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
图:在AppStore上搜索“bible”
有趣的是,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大宗教在世界上的势力分布。基督教不愧为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当搜索关键词“christ”、“church”、“bible”、“jesus”在iPhone上的应用数量都已经过千。而在iPad上的关键词“bible”也有1千多个App。一本圣经衍生出来如此众多的应用。让人欢喜之余不禁有些担心,如果你是一名正在开发圣经题材的移动互联网淘金者,那么就要小心了。你的产品也许刚刚上架,就会淹没在AppStore的海洋中。
另外我们再看看佛教类应用,主要以佛经类的阅读类为主。中文关键词搜索结果要多于英文,可见对于佛教类应用来说,还是本地化的中文应用是主流。在伊斯兰教方面,“Islam”这个搜索关键词的结果要庞大许多,囊括了大多数伊斯兰教和回教相关的应用。逼近2000个应用的数量级,也可以与基督教平起平坐。与上面的几个宗教族群相比,印度教和道教所衍生出来的应用要少很多。可见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的应用市场,还有许多开发潜力。
移动应用与宗教的交互和影响
宗教还常常与社会相互交织在一起。宗教的特征可以集中表现为特殊的超自然现象、形而上学,出自于宗教法律的道德要求或生活方式。宗教也包括了原始的文化传统、神圣的著作、历史神话,还有个人的宗教信念与经验。宗教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提取许多形态,同时伴随着各种文化的差异与矛盾。
图:可以用来忏悔的App
这是一款名为Confession:ARomanCatholicApp,在苹果的AppStore上售价1.99美元,号称可为教徒提供个性化、隐私化的忏悔体验,还能帮助用户熟悉到教堂忏悔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该软件已经获得了美国天主教会的批准,用户可以通过iPhone进行远程忏悔。但是,梵蒂冈教会对此并不买账。梵蒂冈天主教会发言人FedericoLombardi神父对媒体明确表示,天主教徒不应对着iPhone忏悔,任何科技都不应替代牧师的作用。他表示,忏悔过程必须有忏悔者和牧师同时在场,而不应被任何IT应用替代。
从上面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应用在颠覆传统,在宗教之间激烈的碰撞与影响。首先,宗教超自然的、形而上学的这种意识形态,已经由移动开发者通过某些App应用传承了下来。祈祷和忏悔都是发自内心的是实的,而信徒所面对的对象则是虚的。另外,梵蒂冈为了捍卫神职人员在传统宗教仪式上的地位,对这款应用给予了权威性的否定。宗教派系的斗争,就此延续到了移动互联网上。最后,我们也能看到,忏悔、祈祷、礼拜、弥撒等等都是教徒们的实际需求,移动开发者看到了这种需求,做出应用,满足需求。这些也是宗教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影响。
移动互联网大会:邂逅龙泉寺禅师
在2011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身穿僧服的和尚出现在大会的会场。他就是西山凤凰岭龙泉寺的学诚法师。有不少人一看到僧人就联想到赚钱,一是认为出家人关注移动互联网是为了更好的赚钱,二是认为宗教是大市场,孕育无限商机,可以从中赚钱。那么学诚法师来参加这次大会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
图:学诚法师和他的弟子
在向师父请益是否能够来参加此次大会的邮件中,他这样写到:
希望能够参加这一会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种考虑:
1、开阔眼界,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直接置身现场去感受、学习。未来龙泉寺的信息技术团队,以及各种项目,要做就做最先进、最有前景的。这都需要对这一领域有真实的认识与感受。
2、人才吸收、广结善缘。下一步如果需要做好这个工作的话,需要有一些更高层的专业的人才加入才可能。这个人才吸引是一个持续要关注的地方,而参加这样的大会,会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可能会有对佛教感兴趣的人因此而与我们结缘。
3、展现当代佛教的形象。就如同贤才法师参加图书馆领域的专业会议一样,我们以出家人的身份参加这样的会议,本身就是对当代佛教形象的一种展示,同时也能代表我们的关注。
4、如师父所说,人到哪里,业就造到哪里。以这样的参与,让传统的佛教融入主流社会,做这样一种努力,造业与结缘……
图:宗教的本质并非赚钱,而是布道
事隔3年,凭借着日益庞大的互联网网络,更是强有力推动了宗教的广泛传播,使宗教文化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使宗教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可以与法师一对一交流的APP
这一款名为修行者APP,在市场上以免费的形态出现,号称最真实的礼佛场景,拥有海量佛经音乐和经书,最完善的佛历提醒。不过在互联网视角看,最为吸引眼球的是拥有一个SNS特性的佛教圈子交流平台。看的出,法师和居士对此都十分买账,因为注册进去已经可见到香港大觉福行中心住持衍阳法师,台北琉璃寺方丈宗海法师等高僧大德在布道弘法,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共建的广东省禅宗文化研究基地也已经进驻!据第三方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修行者的善友圈就拥有1000万的佛教信徒,每天分享出去的文章被阅读超过200万次,传达世界各地。
角色分明:开发者赚钱,法师布道
在以宗教为题材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起主要的目的无外乎宏法、布道、传颂、启蒙、求缘。作为各种宗教的教徒,总要推行善念善行,主张高尚的情操与厚德,奉行宽恕与忏悔的修为。他们以一种如此虔诚而博雅的姿态来对凡尘。而移动开发者们才是最关心自己收益的人群,推广与赢利、创业投资与商业模式、电子商务……这些交流的话题,才正对他们的最迫切需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宗教的思想借助移动互联网得以弘扬。虽然宗教与移动互联网会相容会相互影响,但是他们之间也有着如此鲜明的不同。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高明道有人说佛法是讲得最深入的心理学,又有人强调它跟科学互不相抵触;有的人喜欢把佛学当作高妙无比的哲学来看待,另有人主张作为宗教
为人处世时间:2025-02-22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好好修行者人天爱戴很多人认为修行需要大块时间其实不然一分钟也能完成修行快来看看吧修行方法修行主要训练的是让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文:梦参长老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佛答时间:2025-01-27
在修行当中,应该身体力行能够有成就的人,他是身行这个理想,而不是口说这些大言、大语。讲出来给我们听啊,是在指导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样来实践。现在正行完成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一个修行者,并不是就一定要舍俗假如你不能荷担如来家业的话,那我们就 在日常生活中,把你的法门兑现出来,照样的,也可以获得解脱门、可以了生死、可以出三界。现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为什么我修行总是不得要领?色身上的变化,初学过程中有八种变化,是每一个修行禅定的人都会经历的。──────────────────当我们用功到一个足够的进度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修行之道无奇除开用心方法之外,其他皆是媒介。有些人是需要媒介作依靠的,但是媒介毕竟不是标的,是故不能执着不放!修行之道无奇!唯在追求生命中止于至善的境界途中,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布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项主要内容,是菩萨的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是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的途径,也是悟入唯识性的因和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2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在文昌会文镇,聚集着100多家星月菩提佛珠生产厂家。目前国内最大的星月菩提佛珠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生产星月菩提佛珠等几十种佛珠产品。其中,星月佛珠产量占全国市场
行业新闻时间:2024-12-28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苦修不是痛苦的修行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今天学这个,明天修那个,什么都没有精通,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脑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8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