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八关斋戒最主要的意义是希望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众生无不追求幸福安乐,所以佛特别为我们宣讲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佛说斋戒经》。在佛世的时代求受八关斋戒都是这样,这些皇宫贵族在斋戒日的时候,礼请出家人到家里供养,然后请求一位尊贵的出家众为家人授戒。有一天舍卫国的宰相请了佛陀到家里来为他妈妈授戒,宰相的母亲叫韦耶,韦耶夫人一大早沐浴净身,穿著干净的衣服。她的儿女,侍者,也一起出来礼佛。佛陀就问韦耶夫人说,你一大早洗得这么干净,是为了什么?韦耶夫人说,尊贵的佛陀,今天跟我的子孙,这些侍者,大家都想要求受斋戒。佛陀又问她:斋戒有三种,请问你要受哪一种?韦耶夫人请求说,请佛慈悲跟我讲一讲,到底是哪三种斋戒呢?
佛说,第一种叫牧牛斋,第二种叫尼犍斋,第三叫佛法斋。佛陀开始解释了,什么叫牧牛斋?放牛的人忙了一天,傍晚回家的时候,只想着明天要到哪里寻找丰美的水草养他的牛,如果牛越养越肥,他赚的钱就越多,除此之外,不想其他的事情。这是比喻有些人受斋戒之后,心里只挂念家庭或事业,只想着斋戒结束之后要吃什么大餐,滋补身体,就跟放牛人心里所想的一样,这叫牧牛斋。进一步说,若今生受持斋戒,而心不在戒法上,只希望求得来生的安乐,这也得不到解脱的利益,这样用心是不明智的。
第二种叫尼犍斋。在佛陀时代,有那种尼犍子外道,每个月十五日,他们跪在地上守斋戒,百里之内的一切神祇都是他们跪拜的对象,他们向这些神祇说,我今天守斋戒,不敢作坏事,今天我是个没有家的人,没有亲戚眷属,妻子奴婢也不是我的,我也不是他们的主人。这些话听起来很伟大,但要知道,他们只求表面功夫,使人认为他们很有修行,蒙骗世人,实际上毫无精神内涵,何况心念也不端正。隔天斋戒结束以后,一切习气,依然故我,又乱来了。就像我们台湾建醮的风俗一样,三天不杀生,三天吃素,到第四天又大开杀戒,什么戒都没了。像这样的斋戒得不到大福报,这样的用心也是不明智的。
什么叫佛法斋?愿意秉承佛道的在家弟子,每个月有六天持斋戒,受八条戒律。第一条戒律,一天一夜,用心像阿罗汉、佛菩萨,绝没有杀害众生的意念,一心慈念一切众生,乃至绝对不轻易伤害小动物,想的只是如何利益一切,这是第一条戒律。不是说今天守斋就好,明天不用,重点是要熏习这个善念,不杀生,而且保护生命。
第二条戒律,一天一夜之中,用心像阿罗汉、佛菩萨,绝不贪心,也没有夺取别人财物的意念。不但如此,而且一心念着布施,欢喜布施,亲手布施。布施的时候,毫不悭吝,内心恭敬,不求回报,以这样的清净布施,去除我们的悭贪。
第三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戒,没有男女淫欲的念头或行为,不贪恋卧室,不生邪念,不贪着男女的外表,以这样清净的戒律,一心修行。
第四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戒,绝没有欺骗众生的语言。一天当中,讲话要安定和缓,用和雅的语言,绝不虚伪,心口相应,这叫不妄语戒。佛告诉韦耶夫人,不只是不妄语而已,而是要试着用一种安定、徐缓、不虚伪、心口一致的语言。
第五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心,有如大修行人一样,不喝酒,不让心思迷乱,不失去我们的心志,去除放逸。如何保持不迷乱呢?不是说不喝酒就算了。重要的是行住坐卧不慌乱,穿著海青时,手不要放下,要放在肚脐的位置,端端正正走路,不能冲、不能跑,要这样守持清净戒。
第六条戒律,佛陀又说了,一日一夜持清净心,像阿罗汉一样。不擦香水,不戴花,不抹胭脂,不唱歌跳舞,没有追求快乐的欲念。
第七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心有如阿罗汉,不求安逸,不坐卧高广大床,只睡卧草席或小床,不贪图身体的享受,一心思惟经法教理。
第八,一日一夜持清净心,奉持戒法,过午不食,不贪口欲。而且不吃肉、不吃蛋、不吃葱、蒜,减少饮食以节制欲望,保持身心轻安,一心持戒清净。
过午不食,也叫「非时不食」。如果能好好持守,在家的福报可以称王称帝,什么人知道吗?秦始皇,他的福报大到可以统一中国,可以想见他过去世一定持过八关斋戒,乃至过午不食。怎么知道的?因为他有四十根牙齿的好相,这是从持这条戒来的。还有一位是谁?唐朝时候的清凉国师,也是四十颗牙齿,他经历过九个朝代,做了七个皇帝的国师。所以各位,不要爱吃骨头血肉,那会使你掉牙齿,晚上也不要贪吃。否则,一到五十岁,牙齿开始脱落,一到六十岁,只剩一半,都是因为贪图口腹之欲造成的。佛要我们作一个简单清白的真人,要我们放下世间的财产、外表、名利、欲望,因为这些都是假的。
永嘉禅师的《证道歌》里面说了:「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修行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贫穷,但内心一点都不穷。迦叶尊者开悟之后说了一首偈:「所食无过一升饭,眠卧惟须一小床,两张毡布足遮身,此外并无愚痴物。」各位今天慈心做真人,做个贫道人,虽然外表贫穷,但内心非常的富裕。
在这部经里面。佛除了跟韦耶夫人讲八条戒律,遮止贪欲的种种行为,又告诉韦耶夫人,受斋之日当修习五个念头,经典中称为「五念」,如果将「念施」再开演出来,则称为「六念」。那「五念」是哪五个呢?第一、念佛,佛是什么?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父、无上士、经法御、天人师。所谓「经法御」就是「调御丈夫」,翻译上有些不同。比如父母亲有读书,有社会知识,知道如何教育子女;作法师的深入经藏,以佛法教化众生,这叫调御丈夫。不分在家出家,各位也要发愿作个调御丈夫,以佛的教法引导众生。我个人觉得「经法御」翻译得很好,若只想管别人、驾驭别人,没有以经法作引导,只是拉很多信徒,内心没有准则,这不叫「经法御」。所以各位学习念佛,也要念着佛陀十种名号的功德及意义。
第二、念法,「法」就是佛所说的法,佛说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支。佛所说的三十七道品,不只对出家人说,在家人也要会。具足不毁、思念勿忘,随时注意自己有没有符合三十七道品,如果你能了解其中的方法,安住在禅观中,才是世间的智者。所以念法的时候,你的愚痴,种种不好的意念,乃至瞋恨的习性都可以消除。很多人学佛很久了,甚至出家很久了,还是喜欢生气,喜欢说是非,容易起贪念,为什么?因为「法」没有入心,没有见法、没有入法。口说念佛、吃素,劝人做好事,但是内心没有「法」。
第三、念众。这个「众」是指出家众,乃至菩萨之和合众。佛告诉韦耶夫人,要对出家菩萨恭敬、亲近,依止其智慧的教导。各位要注意,是依止其智慧,不是依止人,所谓「依法不依人」。佛弟子中有正见成就的,有证初果、二果、三果,甚至证阿罗汉的。这一些都是守戒成就、禅定成就、智慧成就、解脱知见成就者。他是圣德具足者,乃至行为圆满者,天上天下尊他为福田。如果专注念僧,那么愚痴的念头,乃至爱生气的习性都可以消除,欢喜自在。所以守斋戒、念和合众有如此殊胜的功德。
第四、念戒。受持佛所制定的戒律,一心奉持而不犯戒、不损戒、不动心、不忘戒,随时小心护持戒法,保持善心。有如此智慧的人必定受到众人的推举、赞叹,又能引导他人念清净戒。因此他的愚痴、不好的意念,生气的习性都可以消除,将来又可以得到喜心,善心自然生起的果报。欢喜守持戒律,就像把镜子磨亮,可以照见自己的缺失。
第五、念天。「天」所代表的意义是有信心、持戒、多闻、有布施、有智慧。天上的第一层天是四天王天,第二层天是忉利天,第三层天是焰摩天,第四层天是兜率天,第五层天是不憍乐天,第六层天是化应声天,也称作他化自在天。化应声天上一日一夜等于人间多久呢?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年,八关斋戒好好修持,将来必定享用到这样的快乐。佛告诉韦耶夫人,你若是有信心,又喜欢听闻佛法,又喜欢布施,又能如法守持斋戒,又有智慧奉持佛法,不但这一辈子富贵,命尽以后,还可以生到天上,享受长久的安稳快乐。维耶夫人听了非常高兴,有这样的快乐,这样的好处,她发愿一定要守持佛陀的斋戒,以后天福无量。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凡是众生都有感情,从有感情开始,必得要享受变化,有聚合便有分离,这是世间的常态。那天我看见一个老菩萨很会念佛,念珠都发亮啊!我说老菩萨,你现在好好念佛,不要烦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佛陀开示我们说:人和鬼同一个时空,草木屋舍房宅通通都有鬼那我们又怎么办呢?在外道的做法就是赶鬼,认为他们都是不好的,邪恶的,肮脏的,把他们赶出人所居住的地方,事实上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30
这一节课我们谈谈各位手上这一本经典,因为整个大乘佛教的基本,就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才符合修菩萨道的根本。大家翻开第一页,有一首文殊菩萨的赞颂,这首赞颂有个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30
从前,有一个名叫伊利沙的富翁,他拥有万贯家财却生性吝啬,从不布施给别人任何东西,对自己也十分刻薄,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烂衣服。伊利沙有一个邻居,钱财不多,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30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过去都是破重戒要堕落地狱的,但是碰到了中间「毗卢遮那佛」的慈悲,引导他们去大忏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30
所有众生都因为父母而有生命,但父母有很多种:有生我们的,养育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各位出生之后,所有吃的,穿的,都来自众生的辛苦,所以众生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再说,如果没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1.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力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2.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不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年轻人独身主义,基本上是因为,或许他们也是知道感情是苦的,看到社会上有人这么做,甚至父母,父母的感情如果不快乐, 他也排斥感情、对家庭也没有一个希望,所以他宁可独身。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区分十善业正报余报进而推广身业(三)一、不杀生三善道长寿、少病放生、护生、救护一切二、不偷盗三善道富裕、人不侵损。广行布施,兴办善举三、不邪淫三善道得随意眷属、妻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好!我想,第一个:要求佛菩萨加持!佛力加持,我想要吃素、我想要出家、我想要怎么样,我力量不够!但是如果你自己的动机发愿,我吃素,希望能够回向给众生健康。包括你的先生,你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如果你还没有办法爱自己,就没有办法爱你的敌人。各位,敌人就是我们,另外自己而已。你懂得爱自己,就修慈悲观来爱你最爱的人,修到哪一天,爱你最恨的人,那个时候你就超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1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生常常杀业很重,喜欢吃海鲜。这也是众生相互之间的共业所感,但是我们怎么去认知这个事情?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6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大施主,非常的有钱,他只有一个独生子,这孩子从小就在保母的精心照顾下成长,大施主并请了全国最有学问的老师来教授他的孩子学习文学、天文、地理以及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21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能成功,做人能成功,什么都能成功。但是成功先要建立一个好的观念,你没有好的思想观念,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想要成功
星云法师时间:2024-05-31
一偈千金 乐法王子自年幼就没中断过对佛教的信仰。小时爱听佛经,做善事;长大后整日潜心于经典,抄写读诵。不仅如此,他还到全国各地求法和收集佛偈。由于他的虔诚,整个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8
哭泣的牛弟弟 很久以前,有兄弟两人,从小父母早逝,却留给他们一大笔遗产,因此家中资财无数,金银、财宝、牲畜和仆婢应有尽有。他们二人虽为兄弟,但是志趣、爱好却截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7
太子舍身救虎 佛陀过去未成道时,是干陀尸利国的王太子。太子遇到一位圣明的大师,于是拋弃了荣华富贵,拜大师为师,和大师的弟子一起在山中修道。这几天一直下着大雪,大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5
会生出黄金的双手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他的父母看了,认为是吉祥的征兆,非常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5
我籍贯是台北人,但是在高雄出生。父亲来高雄拆船,那时家里的环境比较好,小时候常做梦,甚至有一段时间每晚都梦到一个出家人站在床头看我,我心想大概是我常跑去田里捉鱼,所以
海涛法师故事时间:2024-03-14
一万支射不出去的箭 有个人为了升官发财,知道优填王好美色,就抓住国王的弱点,找来一位美女进献给优填王。这个美女果真是个绝代美人,把优填王迷得神魂颠倒,爱她爱得不
佛教知识时间:2024-02-02
泥塑金身的福报 从前,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在他孩子出生当天,家中也诞生了一头金象。父母十分欢喜,请来相师为孩子起名。相师仔细察看这个男孩后说:「这孩子面貌端正,
佛教知识时间:2024-01-31
谁比较厉害 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五个儿子,老大叫智慧,老二叫工巧,老三叫端正,老四叫精进,老五叫福德。这五个儿子各有特长:老大富有智慧,老二心灵手巧,老三长得俊俏
佛教知识时间:2024-01-30
做命运的主人 印度有一个茉莉皇后,她是波斯匿王的太太。国王常对皇后说:「哎呀!你今天这么好命当皇后,都是因为我呢!所以你要感恩于我。」有一天,国王问茉莉夫人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1-27
水中壶 佛陀率领僧团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年轻人时常来听佛陀讲经说法。有一天,年轻人愁容满面,看见佛陀就不停掉眼泪。 佛陀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吗?」年轻人
佛教知识时间:2024-01-26
◎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起大舍心。’(布施观)◎维摩诘居士的却敌法:‘人生的欲望无穷,应有四信,才能脱离
邪淫果报时间:2024-01-03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过去都是破重戒要堕落地狱的,但是碰到了中间「毗卢遮那佛」的慈悲,引导他们去大忏悔,
邪淫果报时间:2024-01-01
19.屠夫之子的宿世因缘有一个富裕的屠夫与妻子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非常逗人喜爱。男孩长大后,既孝顺又能干。当父亲表示希望他能继承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7
4.美丽只是一层皮肤在佛陀时代,王舍城中有一位美丽无比的妓女,名叫斯蕊玛。斯蕊玛号称当时王舍城的第一美女,几乎整个王舍城的男人都迷恋她,尽管她的身价再怎么高,还是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7
11.一亿里的故事古时的印度社会,是个阶级制度非常分明的国家,人民的地位相当悬殊,就连住的地方都有划分阶级。位于南印度的王舍城,住民都很富有,但还是有阶级的区分,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7
23.真正的好朋友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出家时,家中富有又有地位,结交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与他成为莫逆之交,感情有如兄弟。目犍连出家以后,他和陀然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7
20.须提罗王的双眼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中行化的时候,每天从远方赶来听他说法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在街道、在广场、在精舍,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这些善男信女们,带着一颗虔诚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7
16.对付杀人鬼的方法从前,有一个信佛教的人。他因为才智不足,始终没有悟到佛法的真谛,但他仍然虔心信佛,和众贤士一起修行。后来,这位信士年纪大了,眼睛昏花,行动迟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6
23.六天变六年有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每日尊敬供奉三宝,并修持十善戒,功德遍及全国各地,使百姓都生活安乐。当时有一个修行人在山中修行。有一天,他出山乞化,口渴得厉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6
14.佛树复活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佛,名号叫「始无」。当时有个国王叫「好信」,特别信佛,热衷于拜佛、供佛,聆听佛法,百听不厌。好信王种了一棵非常名贵的尼俱类树,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3-10-06
一朵花的功德 有一次,佛陀在罗阅祇城中经行着。这时候,正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节。佛陀慢慢从城市绕到城外,忽然远远地传来一片歌声,多么哀怨与悠扬,于是,佛陀坐
佛教知识时间:2023-09-11
一位担任美国一家着名跨国企业亚洲区顾问的老人退休了,两个年轻人去拜访他。老人尽管已经年过六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广博的知识和超前的思维让年轻人也自叹不如。老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时间:2023-08-07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引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牠经常跟其他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淨,我们要做圆满佈施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6
早年有两个修道人,一位叫题耆罗,一位叫那赖。他们在深山中专心修行,经由经久修炼,他们超出欲界的诱惑,获得了神通。一天夜里,题耆罗起来诵经,累了便躺下来歇息。这时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5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引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它经常跟其它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净,我们要做圆满布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5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高低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学生运用聪明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国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5
“慈悲的文殊菩萨,学生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学生开大聪明。”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聪明,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聪明宝剑的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5
有一日寒山禅师问拾得禅师一个问题,说:“假如世间有人无故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嘲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如何做才好呢?”拾得禅师回答他:“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4
有一次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当时聚集了一千两百五十位学生、一万多个菩萨和各天界的无数圣贤众神,人人听闻佛法都心生欢乐。说法到一半,佛陀忽然问阿难:「你有见过年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4
海涛法师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近皈依的学生聚在一路评论辩论修行的心得。那时恰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披发浓烈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飘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