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二十六相是咽喉当中「津液得上味相」,我们讲口水。口水通常没有味道,可是佛的口液是美味,是最殊胜的养分,我们世间任何补品没有办法跟它相比,为什么?它是功德成就的。「如甘露流注也」,好到什么程度?举一个比喻。甘露是天人的饮料,人间没有,天人饮料里面最上的饮料。古德也有说,天人常饮甘露,得长寿相,甘露也叫不死药。这个相从哪来的?「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见一切众生,那种慈悲、爱护就像自己的独生子一样,这是讲慈悲、爱护。「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这个相从这个来的。那主要的因我们明白了,主要的因是慈悲。慈悲是性德当中,性德无量无边、无尽无数,无量性德里头,如果我们要说第一德是什么?给诸位说就是慈悲。
我们中国老祖宗知道,称之为亲爱,五伦理头第一条,「父子有亲」,这个亲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慈悲。为什么?它没有条件的,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它是自性的性德。换句话说,他不是学来的,没有人教他,也没有任何人约束他,完全是自发自动,出之於自性真诚那一点流出来的。所有宗教也都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基督教跟天主教他们用的是一部经典,《新旧约》,还包括犹太教,犹太教是遵奉《旧约》,基督教是遵从《新约》,天主教是《新旧约》他都学。这部《圣经》里头,常常看到的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神的爱、上帝的爱,跟父子有亲的亲是一个意思,佛所讲的慈悲,性德里头的第一德。换句话说,性,无量的性德,都是从这一个德里头延伸出来的。
於是我们就可以能够这么说法,宗教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神圣爱的教育,在佛法讲,它是自性中心流出来的慈悲教育。这种爱人人都有,一切众生圆满具足。这个慈悲在佛经上讲就是佛陀,佛陀代表这个慈悲。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是,为什么?你有这个性德,你有这种真诚的爱心。但是,你现在迷了,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爱心,把这个爱心变成了自私自利,你喜欢你就爱他,不喜欢就讨厌他,这个爱心变质了。但是它永远不会失掉,只要你能够放下烦恼、业障,它就恢复正常了。恢复正常,这个爱是神之爱、是佛之爱,所以说你本来是佛。
这个地方用这句比喻,见众生如一子,好比是独生子一样,圆满的爱、无限深广的爱都在这一个人身上。真的,诸佛菩萨对众生真正慈悲,如同神,基督教常讲的,上帝以耶稣为他的独生子,让耶稣代表他来爱世人。这个道理我们要能细心去体会,如果没有一个代表,它就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永远不能成为事实。所以佛的慈悲从什么地方落实?从佛弟子的身上,从我们的身上,要把佛菩萨大慈大悲做出来,代表佛菩萨去爱世人,去慈悲一切,念念为众生著想,念念有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佛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我们也问,你有什么企图?你有什么用心?佛的企图、用心就是一桩事情,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这么一桩事情,没有第二桩事情,非常单纯。
用什么方法来落实?用教学。怎么个教法?表现在身口意三业,身,做榜样给大家看;念,跟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完全相应;再就是言教,天天劝导大家。劝什么?帮助大家破迷开悟,因为佛知道,一切苦从哪来的?从迷惑事实真相所产生的;乐从哪里来的?明白事实真相,你就乐了。於是佛的经教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只要你把迷放下,真正觉悟了,离苦得乐就得到了圆满,这是佛陀教育。其他宗教教育跟佛是差不多的,这是世间正教,不偏不邪,在佛法称它作正法。正法久住要靠我们自己真正把它做出来,这就能久住了。久住要常讲,就是此地讲的,前面讲的按时说法,要常讲。要以诸善法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就能感得相好,相好是福报,就是离苦得乐。
「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确确实实众生的志趣、嗜欲不同,千差万别,佛有善巧方便,让每个众生都能满足,想成佛的能成佛,想作菩萨的能得菩萨,想发财的能发财。「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想得什么肯定可以得到,为什么?你觉悟了,你见性了,一切法不离自性。所以佛可以保证你,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求。「於无量世,不待求己」,不需要别人来求我,然后才布施,不用。主动的,看到别人有苦有难,就伸出援手,这是谁?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现千手千眼相,表什么意思?我见到了手就到了,不用你来说话,不用你来求,我只看到了我就帮助你,眼到手到。慈悲到极处,确实见众生如一子,哪有舍弃的道理!所以他「得味上味相」。
所以我们相信,佛菩萨示现在人间,现出家相,每天托钵。我们在经典上看到,有乞丐遇到佛,想到佛的福报大,自己过去生中没修福,这一生堕落到乞丐。别人给了他一点吃的东西,味道馊了,很难闻的味道。他一想,我没有东西供养,我只有这一点点东西,我供佛,希望我能够修一点福报。佛欢喜接受,佛把它吃掉了。那味道难不难吃?你看到这一条就晓得了,再难吃的东西,甚至於毒药,到佛的口里面都变成美味、上味。所以,他真的修到福,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有二十六相在,任何东西供养佛,都得到最上之味。「成就无量功德得味中上味相」。佛是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慈心修福,成就无量功德,成就味中上味相。下面又说,「常施病者药,得所食之物至味悉现相」。至味是上味,没有比这个味更好了,这味中达到极点了,叫至味。这是什么?常施病者医药,照顾病人,你所吃的东西统统都是上味。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一八三集)2013/2/18马来西亚华严讲堂档名:02-040-018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贪求深空”,毛病在贪求上什么叫“深空”?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汝当先觉,不入轮回”:阿难哪!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这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用难行道来解释,那是不合理的。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标准。传承不同,解释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学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一个人不讲道德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甚至走向犯罪;一个家庭没有道德,就会家庭破裂甚至家破人亡;一个社会不讲道德就会导致社会犯罪率升高,恐怖暴力、离婚、赌博、奢侈腐败、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六字洪名功德很大,以佛名消除妄想,以佛名净化自己,我念佛,我想成佛,必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下是两种念佛的方法:(一)口念、心观、耳朵听三结合《观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1992年5月8日写于重庆慈云寺)一、净土教与净土宗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据大乘经的指示,有西方弥陀净土,东方药师佛净土、兜率弥勒净土、毗卢遮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深圳弘法寺毗邻港澳,珠江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的香客到这里来的很多,香火旺盛,各方施舍多。有人问我这钱如何用?我一个百岁老人,睡觉只要一张床,饭有三顿,房有一间,穿衣有几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第八章 净土资粮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31
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 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这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当机并且又能够契理。所以这是十方三世诸佛慧命所在,是所有众生得救的核心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是依据众生的根机而加以施设的。以禅定的功夫开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哪怕你一天用上十分钟、回归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黄檗希运游天台山时,路上遇到一僧人,那僧人和他一见如故,谈笑风生。黄檗希运感到很奇怪,仔细观察,只见那僧目光射人,非同凡响,便一道同行。行至不远,来到一山涧边。当时涧水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27
一、感恩人生在世,接受了来自国家、来自社会、来自师长、来自父母的种种恩惠,如果我们把生命存在的各种关系都排除掉,我们的个体生命在哪里呢?我们的个体生命能否存在呢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