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佛光之家:点亮心中的明灯

其他文章 2014-12-01

初次见到张蓉(化名)是在“佛光之家”。在景洪市卫生部门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前来参加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座谈会的张蓉。她微笑着与病友交谈,鼓励他们顽强抗击病魔。在胸前的红丝带映衬下,张蓉显得阳光而美丽。如果不是丈夫突发急病去世,张蓉可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1995年,张蓉的丈夫患脑膜炎辞世,处理完后事,医院告诉她,其丈夫死于艾滋病,建议她也到疾控中心做HIV(艾滋病病毒)检测。随后,张蓉亦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一消息让本就不堪打击的张蓉倍感绝望,精神几近崩溃。

“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等死,好像死亡明天就会来敲门似的,连睡觉都不敢睡。如果不是为了两岁大的儿子,自己真的活不下去。”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张蓉如今已显得非常平静。这份心灵的平静,来自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成立的“佛光之家”的主动关怀和帮扶。

自1991年12月发现首例外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我州就开始了积极而漫长的防治艾滋病之路。2003年7月26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经费,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协调,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具体组织实施,一个名为“希望与帮助”艾滋病预防与关怀的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在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中,项目负责人和僧人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艾滋病工作、国外佛教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及佛教教规教义的相关资料,最终认为将艾滋病防治与佛教戒律相结合是最佳的方案,并以西双版纳总佛寺为基地,建立了结合“五戒”的宣传和弘扬佛教慈悲精神的“佛光之家”,专门负责为群众提供艾滋病、吸毒等预防宣传教育信息,并开展对感染者的咨询、关怀、帮助、转介服务平台等帮助服务。同时,对感染者及其家属、朋友进行预防宣传教育、咨询、关怀、护理和治疗的综合干预项目,为感染者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存和治疗环境。

“佛光之家”项目负责人岩罕恩介绍说:“佛教戒律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不邪淫’可以解释为男女之间爱情要忠贞,夫妻之间感情要和睦,从而间接引申为禁止不正当的性行为;‘不饮酒’除禁止喝酒外还可以引申为禁止吸毒和禁止使用其它任何麻痹人神经的东西。可以说‘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规,不论出家在家皆须遵守。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发现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与佛教‘五戒’相结合,同时要求僧侣和信徒要做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仅能关怀感染者,还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病毒传播。”

僧人与专家们的研究和探索,为佛教界参与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工作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当时我们通过防艾部门获得张蓉的信息后,立即请她参加‘佛光之家’举办的世界艾滋病日座谈会。之后又安排张蓉加入禅修班,通过禅修‘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佛理来消除烦恼,获得轻松和解脱。慢慢地,张蓉恢复了自信,并且加入了主动帮助他人的志愿者队伍。”岩罕恩介绍说。

“这10年来,‘佛光之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来自心理上的支持是不可替代的。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是艾滋病治疗的两大方面,如果感染者心理疏导工作做不好,他们就容易采取自暴自弃的态度,不仅影响治疗,甚至会为家庭、社会带来矛盾。我遇到过很多感染者,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基本上都是哭着问我‘我还能活多久’,我能感受到恐惧与无助将他们团团围住,他们不知道向谁求助、不知道如何求助,甚至不知道要求助什么。而‘佛光之家’的出现,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对艾滋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接受佛法洗礼的同时,又用佛法去感化别人。通过不定期的学习、交流,大家慢慢建立起了自信、恢复了信心,生活逐渐回归正常。”说起“佛光之家”,张蓉打开了话匣子。如今,张蓉的日常工作就是协助相关艾滋病预防机构,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咨询等。

在开展关怀工作方面,“佛光之家”每个月召集感染者进行座谈、郊游和聚餐,通过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生活和病情状况,鼓励他们用平常心和慈悲心面对问题,树立生活的信心;“佛光之家”僧侣们还对关怀对象进行家访,与其家人、朋友探讨共同生活和相互支持的问题,鼓励他们学会调剂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同时,还对因病产生矛盾的家庭进行劝导和教育,减轻家人和周边人员对感染者的歧视;针对部分经济上有困难的感染者,“佛光之家”还帮助他们开展生产救助项目,先后进行了蓝孔雀养殖、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人工菌栽培等项目试点,改善了关怀对象的生活条件,树立了他们的生存信心。

“每年我们‘佛光之家’还会组织僧人及志愿者到各个村寨进行宣传及讲解,今年先后组织到景洪市勐龙镇、勐海县打洛镇和勐腊县关累镇等部分村寨开展活动。每到一个村寨社区,我们就会对信众讲‘五戒’,规范信众行为,借此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讲‘四无量心’,让社会了解并接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讲业报轮回,消除病人潜在的对社会不满和报复心理;讲授禅修‘四念处’来稳定他们的情绪,通过临终关怀让其远离对死亡的恐惧。”佛光之家僧人主管都温扁法师说。

除了向村民们宣传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护理知识外,“佛光之家”还多方了解感染者的需求和想法,同时用傣文编印了1.5万余册关于艾滋病防治、治疗和护理的知识画册,以及1万余张图文并茂的宣传张贴画。

可以说,“佛光之家”自成立以来,就以佛教的四无量心,施希望与帮助予受众;以开导众生,慈悲济世,扶弱助残为目标。此举充分发挥了佛教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威望与影响,并因地制宜地发展和动员佛教力量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

为了办好“佛光之家”,州、景洪市卫生部门及州佛教协会、总佛寺还多次派出僧人到泰国学习经验,了解艾滋病预防关怀的基本方法,并利用佛事活动介绍艾滋病的知识,积极培训各寺庙的住持和在佛学院上学的僧人。通过他们在各村寨对群众进行宣传,扩大影响,逐步创新了农村社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模式,从而确定“佛光之家”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以提高农村社区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倡导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给感染者提供关怀和帮助,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创新的篇章。

“佛光之家”的成功典范,得到景洪市的大力支持。“今年,全市认真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通过‘佛光之家’项目,积极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民政救助范围,目前已有66名病人及家属得到低保救助;同时,我们还建立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及未成年人档案,帮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得到‘中国温暖12·1爱心基金—中国移动关爱行动’的项目资助,不断与‘佛光之家’项目互相补充,共同开展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景洪市卫生局防艾办负责人介绍说。

随着“佛光之家”的成长,其组织机构不断完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关怀工作也得到感染者的肯定。从被感染者拒而远之,到感染者幕名而来,已有近百名感染者走进“佛光之家”,又从“佛光之家”走出去。如今,他们大多能够坦然面对社会和生活,有的还主动为“佛光之家”出谋划策,主动承担起了艾滋病的防治宣传以及对其他患者给予开导和关怀的工作,成了“佛光之家”的骨干力量。他们冲破社会歧视给带来的压力,坦然面对媒体和大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动世人,对佛教慈善事业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都是一大突破。

在近10年的公益实践中,“佛教之家”与政府有关部门分工明确,探索了一条帮助当地群众预防艾滋病、抗击艾滋病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拓展防治渠道,“佛光之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来发布佛教教理教义、艾滋病防治资料,搜集刊登最新的艾滋病医药信息,开设感染者咨询和聊天专栏。同时,与其他类似网站建立链接,发动社会给予支持,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如今,“佛光之家”网站已成为广大信教群众了解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窗口,成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关怀、帮助患者的平台。

张蓉说,“佛光之家”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感染者们心中的明灯,照亮着他们前行的路。她希望,能有更多的普通人能重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同时,她也希望普通大众能对艾滋病感染者们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到艾滋病防治中来。

编后语:今天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全球的不幸感染上艾滋病毒、患艾滋病的人数不断增加。从世界第一例艾滋病发现至今,30多年来,艾滋病已夺走超过2500万人的生命。然而艾滋致孤儿童、吸毒者、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艾滋病毒携带者等等高危人员,他们同样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因为不了解不理解我们常常恐艾,恐惧往往带来了误解或是歧视。然而面对可怕的病毒,我们能做依然很多,就在今天让我们做出积极的承诺,从自己做起,不歧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帮助艾滋致孤的儿童,重度病患临终关怀,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关爱,让我们为零歧视零艾滋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冬天来了,春天自然就不远了。

艾滋病已经不再只是卫生部门和感染者所面临的问题,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视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宗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在关注着这个问题,以宗教界特有的方式抗击艾滋病,书写了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慈善佳篇。

“佛光之家”的倡导者和建立者祜巴龙庄勐大长老表示,僧人需要用佛教精神来约束信众的行为以预防艾滋病,同时更需要用佛教的慈悲之心来关怀、帮助被艾滋病折磨的人们,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更新于:2014-12-01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