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皈依三宝。
第一、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不但是我们学佛的始点,也是终点,更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上的一条主轴线;也就是说,在学佛的历程中,如果偏离了皈依三宝,所有学佛的内涵都不成立、所有学佛所做的善法、业力都与修学佛道远离!为什么呢?从远处讲,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成就自性的三宝,而且,在整个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不以佛为师,而是以外道、以鬼神为师;不以佛的教法为依循,而是以自己的知见、以外教的经典、或是世俗的价值观念做为依循,那不是悖离了正法吗?同样的,修学佛法的人不皈依僧、不以僧团做为领导,而是他自己领导自己、或是由外道领导,最终,他一定会走偏的。
所以,皈依三宝,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或是有人觉得它太遥远,其实,它一点也不简单、一点也不遥远,它是这样的基本、这样的实际、这样的浅易明白而却是这么样的重要、根本。所以我们做为佛弟子,要常常反省到──我对佛陀的教法、对世尊,我的本师,是不是有十足的信心?我对佛陀的教法、经典,是不是能理解?有所信仰?有去实践?我对僧团是不是有恭敬?有皈依?如果我们确实地有,那可以说,我们已经具足了做为一个佛弟子学佛的基石了。
第二、对三宝有信心
皈依三宝之后,其次是对三宝要有信心,这是修学佛法的第二个资粮。什么是信心?就是,确信三宝是真实的;确信三宝是清净与庄严的;确信三宝是尊贵的;确信三宝是我苦海的舟航;确信三宝是世间的明灯;确信唯有皈依三宝才是出离生死的一条路;确信唯有实实在在地覆践三宝、追随三宝才是我生命唯一的道路!我们反省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信念呢?是不是我认为,我不依靠三宝,我仍然可以走我生命这条路?是不是有怀疑三宝的价值?是不是怀疑三宝的存在?是不是怀疑三宝的清净、庄严与尊贵?这是我们要反省的!因为一旦我们对三宝的存在、对三宝的清净与功德起了一丝一毫的模糊,没有十足的信心,它就会腐蚀我们修学佛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确立对三宝的十足信心。
第三、确立对三宝的恭敬心
因为没有恭敬心,就不容易升起一种仰慕、珍重的心情,就不会觉得佛法的可贵、不会对它产生渴仰、不会觉得想要很谦卑、很虚心地去向三宝学习。所以,我们要对三宝起一个很真实、很崇敬的恭敬心。如果我们是以我慢心去修学佛法,那么可能我们所修学的佛法,反而变成我们的障碍、我们的毒药。所以我们要对三宝起一个绝对的恭敬心,在恭敬心中,建立起对佛法的实践。
第四、在家居士要修忏悔行
从一个在家人的角度来反省,可以说:因为我们的业障,所以没有善根能早早出家;因为业障,才有家庭牵累;因为有业障,所以不能发起出离的心;因为有业障,所以才现在家相。何况,我们要想到:今天我们在家,表示我们业障深重,这是我们往昔无量无边的恶业牵缠;今天,我们的业障障住我们出家,将来,我们的业障,也必埋藏无穷无尽修道的阻力及轮回的恶业。所以,我们必须深切地从佛法的体验中,体认到在家居士有很多的恶业潜伏在生命中,我们必须尽快地将它消除,而消除恶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勤修忏悔、精进忏悔、诚恳地在佛法的理、事上忏悔;从我们的心念、观照力去忏悔;从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处去忏悔;从一切可以依凭的时、事、物当中,发起忏悔的心念,务必使我们现实生命的恶业,因透过忏悔而清净,进而发起善根,让我们顺利起修学佛法──这是在家居士在修学中,所要贮备的资粮,也是修学的重要方法。
自古以来,中国佛教对在家居士「忏悔」的这个意念,可以说非常着重,所以才有许多忏法的施设,如:三昧水忏、梁皇宝忏、焰口、大悲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等忏法,这虽都是老祖师们自修自行的法门,然而表现出的却是适应这个时代广大在家居士的因缘机感,而这么多好的忏法能消除我们的恶业,我们应该很诚恳、很真诚地依循这些仪轨来忏悔。
第五、在家居士必须学习行菩萨道
菩萨行虽深不可测,但可试学,简单讲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因为,布施可以得到广大的功德:布施三宝可以积集修学佛法的善因,布施可以让我们消除很多的噩业、布施可以成就我们修学佛法的资粮,所以我们要修布施行。而持戒,可以免于堕噩道;持戒,就是清净我们身心、庄严我们身心,使我们具有修行解脱的资粮,使我们具有修行种种善法、佛法的工具──我们清净的身心。
还有就是要忍辱。因为不忍辱,就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不能够忍,就会犯大过失;不能够忍,就会消大福报。相反的,修忍辱,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能够免除瞋火破坏我们的善法,避免瞋火做出种种的噩业,所以我们要修忍辱行。也就是说,布施、持戒、忍辱,就是安定我们生命最好的德目!
第六、读诵大乘经典
最后,在家居士要常常读诵大乘经典。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修行,而获得智慧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听闻佛陀的教法──读诵大乘经典、听讲大乘经典、研究大乘经典,使我们的智慧闻熏、发展,为我们将来修菩萨行,种下无量无边智慧的根苗,做为我们真正发起、修行大乘教法的种子。
以上就以皈依三宝、恭敬三宝,对三宝起无上的信心、忏悔业障、修菩萨的布施、持戒、忍辱行、读诵大乘经典,做为我们在家居士修学佛法必备的资粮。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古人说,早起赚半天。为什么,因为早上做事效率高啊。一个小时抵得上白天两个小时。中午做事效率最低,下午三点到五六点。早上七点到九点做事效率,比较高。所以大家要跟生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现前一念之心,亘古亘今,故名无量寿;灵明洞彻,故名无量光。阿弥陀佛,不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而已。是故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法眼文益禅师初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佛法的疑心与信心梦参老和尚..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爱。她朝完五台山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黄念祖居士:全舱念观音 避免一空难 昨天来了一位核电站的朋友,他母亲信佛很虔诚,常念观音。他开飞机突然发生障碍,在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操作,他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开示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法尊法师是我的亲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第八章 净土资粮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31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要知道,佛陀看我们人生是最宝贵的。人生怎么样宝贵?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了凡情作祟,人间的平安就没有了,又怎么得到佛陀无上寂静之乐?有烦恼的人把烦恼当成敌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佛法与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感恩地藏王菩萨!说说弟子自从诵地藏经后的一些感应,自今年怀孕以来,弟子发愿诵200遍地藏经回向给冤亲债主,现已诵完190多遍了!首先,诵经以后弟子再也没有做过恶梦,真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灵岩法要》伍、决修学疑难一、法门辨异㈠禅宗与净土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如人度海,须仗舟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修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资助你修道的缘。没有所依的资粮,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