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的心。
一、锻炼
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客,都讲究宝刀、宝剑,宝刀、宝剑怎么制造?是由铁铸成。这铸造的过程,称锻铁、链铁,铁可链成好铁,再链成钢、纯钢、精钢。在古代,是用老式的土法链铁,讲究技术、方法,故须经由明师选材处方,同道家炼丹一样,特别着重传承,有独门秘方。铸造好的铁器,须经特别的炉火烧链之后,再用手工捶打。若技术不好,不仅链不出钢来,反而会把全部的铁打成铁渣;唯有技术娴熟,才能打掉铁渣,而锻成纯钢。所以技术较差的铁匠,只能打出镰刀、斧头或菜刀等,却链不出上等的宝刀与宝剑。同样的,人心的锻炼也要有明师指导正确的方法。在说明链心的方法之前,先对人心作一番考察。
二、心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性格性向、言行举止,都是心在主宰。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没有面孔长得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一百人有一百个不同的面孔,一百人也有一百个不同的心。虽然有些人面孔长得神似,或者双胞胎长得几乎完全一样,而分辨不出谁是谁,但只要各自的性格一表现,就知道谁是谁了。世界上找不出任何两个人的心是相同的,如果有的话,那么世界太平,而世间也不成其为世间了。
社会是群众的组合,无数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它是个大染缸。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同时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取生存的保障,人们学会保护自己,处处争取权益,以免于吃亏受害。因此,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和想法,人人变得自私自利,将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利」上,各怀心眼,不能坦诚相待。俗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己本无可厚非,否则便无法生存;但人与人之间也因而产生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勾心斗角,扰攘纷争,永无宁日。因此,不论亲疏,非但朋友之间信义荡然,甚至演出父子反目、夫妻异梦、兄弟阋墙的悲剧。
人心是不同的,不容易统一的,小自个人与个人,大至团体与团体、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或人与动物之间,都会引起诸多问题,产生对抗与冲突。所以我曾以「矛盾与统一」为题,做过一次开示。
这些现象之所以会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未经锻炼的心变幻莫测,不可捉摸,有如野马奔逸,不易驾驭、制伏。因此,必须链心,以期在矛盾、对立、冲突之中,寻求平衡、和谐、统一。
三、链心的方法
下面讲链心的方法,分成三个阶段及层次:
(一)经由教育或宗教信仰,把歪曲心锻炼为正直心
从生理上看,人的心脏是长在胸腔的左边,而非正中间,所以偏心是正常的,偏己、偏私,偏一家、一族,偏一国家、一民族,都是正常。歪心就不正常,歪同偏不同,歪是歪曲的意思;存心损人利己就是歪心。幸运的是,世上还是有许多损己利人的人,所谓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如圣贤、豪杰、菩萨心肠的人即是。一般人都是因为互有往来、互取所需、彼此获利,而生活在一起,称为互助互惠,但还是以利己为先决条件。比如美国的农产品过剩时便由政府津贴农户,把农地荒芜,明知亚洲、非洲由于营养不足而死者每年有数十万人,为了保障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便不得不视若无睹,见死不救。所以美国人做任何事,首先强调的是要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实际上美国已是世界上对其它落后地区最慷慨的国家了。
歪心的人,居心叵测,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不合情理法的利益,如故意倒会、恶性倒闭、瞒天过海、抢劫、勒索、巧取、豪夺等罪行;他们或能获得一时的侥幸,将来如何则不难逆料,纵然现世能逃过法律制裁,他们的后代子孙以及他们的后世果报,绝不会有好的收场。
佛法用因果论来教育众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信奉佛法的人知道因果轮回,不敢做违背良心的事,相反地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所以佛教的教育,可使人从歪曲心变成正直心。一般的宗教也能达此层次,此在佛教,乃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用修行的方法,把散心、乱心,锻炼成统一的心
第二个层次的链心方法,主要是用禅定的修持。第一个层次所依的方法是戒,戒的消极立场是不作一切恶,戒的积极立场是须行一切善;若要把乱、散的妄想心变成集中的统一心,就要用定的力量。
妄想心与散乱心为同一东西,但不同性质。散乱的意思是思想不集中、念头散漫,没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妄想的意思是不必想的而去想、不该想的而去想,它可能是散漫的,也可能是有条理的。比如有的人嗜好抽烟、喝酒、赌博,明知这些都是不良习惯,但是不抽、不喝、不赌,他心里难过,手痒痒的;尤其瘾头犯的时候,要他不做,已不容易,心里不想,更不容易了。
跟随我修行的弟子之中,有的常跟我讲,他常常会起一些不需想、不该想的事,觉得很罪过。有的则说他每当打坐、诵经时,有妄想出现,而且是犯罪的念头,他觉得很难过。我告诉他们:「不要这么想,如果能够没有妄想杂念,你的修行已经成功了;正因为在初心修行的阶段,所以无法做到专心念佛、专心打坐。」其实,平常生活中也会有坏念头出现,只是心思太杂,自己没有发觉。而在打坐、念佛、拜佛、持咒时,心较专注,头脑比较清楚,坏念头出现时,就容易被察觉了。不是自己故意要想,而是潜在的意识,在不受压制时,忽地浮动上来的。
如何对治散乱心和妄想心呢?那就要用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法门很多,其中以禅观的方法,收效比较显著和踏实。禅观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所教的入门方法是数息观。数息观就是用数呼吸的方法,打心的铁。时刻把心系于方法上,方法和心,要像猴子和链子的关系。方法不转移,就像把猴子的链子绑在桩上,使得猴子时刻不离那根桩,当心念往外缘时,立即又被拉回到方法上来,时刻把心绑在方法上,一离开方法,就马上警觉;而数息观最易让我们警觉、发现自己的心是否离开了方法。
用方法能使散乱的妄想心消失,这不是说用方法来把妄想打掉,或像用军警的武力消灭土匪强盗那样,用方法就是用方法,为了用方法而用方法,不是为了要消灭妄想而用方法,最后妄想就会自然消失。
这个层次的修行阶段,你可能尝到的经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不是成功;是发现更多的妄想,而不是心的集中和统一,你必须要付出耐心和恒心。
(三)用禅的方法,把集中、统一的心粉碎
链心链到第二个层次完成,心已能集中和统一。心如能够集中,便可减少打妄想的时间,心力专注、头脑清楚,揆之日常生活,应付裕如。做起事来条理井然,效率增进,不致了无头绪,慌张颠倒、虎头蛇尾。一般人到此程度,已得很大利益。进一步由集中而达到统一的程度,就是发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道理,世间的圣贤之能成为圣贤,必定有类此的体验。
然而集中心和统一心,尚都是有「我」的阶段:能够集中的心,是「小我」的肯定;能够统一的心,是「大我」的落实。正在经验大我的统一状态时,不会有烦恼的分别心;然当你由统一心状态再恢复到分别心状态时,便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可是,自信心越强的人,我执越重,他的「我」非常坚固,他相信自己所讲、所见、所想、所为绝对正确,他有自信他是有无限慈悲心、同情心、使命感和权威感的人。不幸的是,很多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对立、冲突、战争、迫害,都是从此自信心出。因为强大的自信心,即是傲慢与偏激。
从佛法的立场讲,虽然要有自信心,但要无我。无我的意思是,不以为自己是全体,不以为自己是有无限力量的救济。所谓救济,是众生自己得度。所以菩萨度尽一切众生,而实没有一个众生得度,这是无我。
如何能够达到「无我」的目的呢?唯有经由禅的方法来修行。禅的方法,就是把已经集中统一的心粉碎;是把坚固的我执消灭、消散,当「我」不存在了,才是大解脱,也是大落实。如果达此目的,就是要用踢翻乾坤的禅法来修行了。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在风水学上,水晶有着风水石之称。水晶生长于地心,凝聚“地气能量”。用科学来解释水晶能量与地球磁场产生互动,从而可以调节人体五行的平衡。人体五行:金、木、水、火、
DIY配饰时间:2025-02-14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说到不久命终,咱们现在每一个人应该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死呢?婆罗门女的母亲不久命终了,而我是在哪一天死啊?我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啊?会不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的去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佛教告诉我们: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不管你信不信佛,都无法逃过因果业力。佛弟子深知,即使学佛之后,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想什么来什么,但是一定会越来越好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看到一尊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买之,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人的手腕上有很多穴位,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手背处有阳谷穴、阳池穴、阳溪穴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补阳气改善气色。手腕内侧有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经常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方海权:我们是幸运儿,是幸运中的幸运 修学者,必须修学好,使自身能够大智慧,得到大利益。 要从何方面入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福德之本必须从孝顺而生,这是我们必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如何灭堕胎罪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施教就叫辩才。懂文学的人来问,你要跟他说内行话,要通达文学;一个做生意的人来问,你要有商业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静坐中保持静心,保持真实心,保持如来心,这样就可以起观。以静心、如来心摄持一切,那就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众人即我,我即众人,空间、时间、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善恶是有一定分别的,善恶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里解释,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能够利他就能够自利、自他两利,那么对眼前和将来都有好处,这就是善。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如何发起大悲心?观六道众生受苦如亲人想!大悲心等5种发心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01
阿弥陀佛我们的依靠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释迦佛已经灭度了,弥勒佛还没有来到这个世间。所以在第四尊佛、第五尊佛之间这样的一个空荡的时间,众生就很可怜了,他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东林佛号把我们的悲心唤醒东林佛号念得一定要深沉一点,然后掌握它的节奏。一句佛号走四步,它有抑扬顿挫的关系,要唱得哀婉有致,这样容易摄心,可以把我们的悲心唤醒,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噶玛(karma)是梵文的音,意思是“业”,从造业方面来说有分身、口、意三个部分,从果上面来说,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从时间方面来说,有造作行为前的动机我们称做“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五 垂手锻炼语曰:不入虎穴,争得虎子,为长老而不得锻炼之法,虽龙象当前,尽成废器,积数十年而不得一人省发也。即有一个半个,皆祝著磕著,如早蠢御木,偶而成文,而非锻炼之功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浅译梦参老和尚主讲(二)所以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心转境而不被境转! 人家说是菩萨,我们就观想他是菩萨,像我刚才所说的杀牛杀猪的,菩萨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