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今天应一位弟子所请,来讲「佛教徒应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生、老、病、死」四者,事实上,以佛法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死」两个字。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生是因,死是果,而「生」与「死」之问却有一个重要的变异过程(变换),就是「老」与「病」。所以「老与病」是「生与死」之问变异的必经过程。因此,讲生、老、病、死,其实就是以「生」、「死」为主题。希腊悲剧中说:「人是悲剧的动物。」为什么呢?因为以世俗哲学而言,人是一种能够认知的动物;由于人具有认知的能力,他在晓事以后,就知道自己终将死亡;然而明知自己会死,还是得活下去―这本身就是‘个冲突;这个冲突就是文学上所说的「悲剧性」定义呢?而以佛法来讲,生、死是什么呢?它有很多定义以佛观之,「生、老八苦就是:,我今天就讲其中的一层病、死」是人生八苦之中的四种苦
一、生苦
二、老苦
三、病苦
四、死苦
五、爱别离苦
六、怨僧会苦
七、所求不得苦
八、五阴炽盛苦
这八种苦有一个特征,就是:此八苦;一切众生,不管他是贫「一切众生于此悉皆平等」人生有那「八苦」,一切众生皆须受,是富,或贵、或贱,都不能免于此八苦先讲后面四种苦,因为前面四种苦是今天的主题,留待稍后再讲。
『爱别离苦」:
一切众生都有所爱,所爱的人都会别离。「大别离」譬如生离死别,「小别离」如到远方读书或工作、求财等等。人生之中都难免有别离,而且别离时都会很痛苦。越是相爱,别离时就越苦,这就是「爱别离苦」,这是一般对「爱别离苦」的阐释。但是佛所说的「爱别离苦」不只是一般的意义,佛所指的是「究竟」的意义。以究竟意义而言,我们最爱的是什么呢?我们最爱的并非钱财,也不是妻子、儿女、父母、眷属。我们最爱的是「我此身」,是我们现前这个身体;佛所指的「爱别离苦」即是说:我们每人在无常来到时,都必须舍掉我们自己这个最宝贵、最珍爱的身体―世间种种诸苦之中,没有比这苦更甚的,这是佛说「爱别离苦」的究竟义、及真实义。
『怨僧会苦」
「怨僧会苦」是讨厌的人,却偏偏碰在一起,即所谓的「冤家路窄」;疏者自于同学、同事、邻居,亲者至于父母、夫妻、儿女,也常常如此。人与人之问,若不是「怨憎会」的话,就会是好眷属;若是好眷属,便会夫妻合好、儿女孝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儿女、夫妻却往往是如、般人所说的「儿女是债」或「夫妻是互相欠债」等等不善缘所牵引而成。互相欠债就是冤家,冤家就常是路窄,躲也躲不过;这就是「怨憎会」,那是很痛苦的。这是从浅显的方面来说「怨憎会」之意。而佛所说的「怨悄会」其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三恶道是一切众生最不喜欢去的地方,但是在生死轮回之中,我们偏偏常会堕到那可僧的三恶道中去,验营具是苦极了!佛所说的「怨憎会苦」是指这「究竟」的意义而言。
『所求不得苦」:
世间人,上至国王、公卿大人,下至庶民百姓都有「所求不得」之苦,皆不得免。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有很多所求而不得遂;譬如求学位而不得,求职业而不得,求爱而不得,求子求女而不得等等。即使富甲天下的企业家也是有「所求不得」之苦。例如某企业家拟盖一所轻油裂解厂,由于种种障难,一直都盖不成。他的志愿不能大展,确是件苦事!‘这是指一般世问的所求不得苦。然而佛所说「所求不得苦」则是指修道、证道方面而言:修行人志求无上道而不得,欲求智慧而不能得智慧,求解脱而不能得解脱,这种于修行上所求而不得之苦,实是最为苦恼之事,远比世俗人求五欲而不得的苦更甚。
「五阴炽盛苦」:
五阴就是「五蕴」。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简言之就是「身心」。我们的身心有种种的病及苦,以「身」来讲,就有由于对自然界的变化,及本身生理上所起的种种之苦,例如冷热、饥渴等苦;又有身内地、水、火、风四大不调之苦。「五阴炽盛」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运行,及彼此问的相互激烫所影向,其行相犹如猛火一般,炽盛燃烧不停,因而造成身心巨大的痛苦,这就是五阴炽盛苦;这五阴炽盛苦也就是前面七种苦的总称,义即:人之所以会有以上的七苦,是因为我们有身心的关系。经云:「有身必有苦。」老子也说:「吾之有苦,以吾有身。若吾无身,即无有苦。」我们既有身心,就会有苦,所以自然就有五阴炽盛苦存在。佛观一切众生界都有如是之苦,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一切人俱不可免。从以上所讲的这四种苦,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众生界都有由自身所起的种种苦(内苦)、以及从外所加的种种苦(外苦)。所以佛法所说的「苦」实非平常小苦,而是根本大苦;「八苦」即是众生的众苦中之根本大苦,而八苦中之「生老病死」四苦,又是诸苦中最大至极的苦,甚至可说:其它四苦亦皆涵摄于「生老病死」四苦之中。众生在这八苦磨难之中,人生可乐之事就少之又少了。一般而百,人的寿命八十岁以上是上寿,七十岁是中寿,六十岁是下寿,四十岁以下即算短寿。庄子说:以上寿言之,人生除开睡眼、饮食、休息、生病、烦恼以及大小便溺以外,能够欢喜得开口笑的时间,加起来总共不满八整天。连庄子这样所谓「达观」的人,也觉得人生是苦多乐少,更遑论一般人了。附带讲一下:释迦如来世寿八十岁整,这真是佛的大慈悲、大智慧之威力!为什么?因为他不要活得太长,也不要活得太短。太短的话,外道会说:你既然已成佛了,为何还是短命?活太长的话,外道又要讥毁说:你既已成佛,为何还贪生怕死?所以佛住世八十年,即为俯应此世问之上寿八十年,不长不短,免于长短之讥。佛讲经五十年,这是破世界史上圣人讲学的纪录,应该列人『金氏纪录』。(按:司金氏纪录』是近世一本专门记载「世界之最」的书。)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人生是苦多乐少。世问八苦之中,一般人比较能礼会的是「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及「所求不得苦」,至于「老苦」与「病苦」,也容易理解。而「生苦」与「死苦」,反而较难体会。但是「生苦」与「死苦」却偏偏是最重要的两大苦事,是众生一切苦的根本。下面我就进一步解释,有关佛教徒应如何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
A、佛教徒应如何面对「生」的问题
有人曾问我:「生是怎么来的?」我回答说:「是从业力中来的,或可说是从贪爱中来的―从男欢女爱、父精母血中来的。而最根本而言,是从无明中来的。」因为是由于无明而有贪爱。然而你却不能说:「众生为什么会有贪爱呢?」因为贪爱本身就是一种「无明」力之用。西洋有一句俗话说:「喜好是没有理由的。」为什么喜好没有理由?譬如说一个人喜欢吃甜食,你问他为什么喜欢吃甜食,他会说:喜欢就是喜欢,还须要什么理由吗?对西洋人而言,「喜欢」或「不喜欢」其本身就是最基本的、最具足、且强有力的理由,而不须再加任何解释。又如有人喜欢吃巧克力,有人不喜欢;有人特别喜欢吃泡菜,也有人连尝都不爱尝一口。所以从实际情形来说,喜欢些什么是无从解释的;而「不喜欢」也一样是无法解释的。同理,对音乐、美术,乃至物理、化学之喜好亦然。有些人很喜欢艺术,甚至尽其一生都在狂热地追求艺术,而乐彼不痕、不悔,这种热爱是一般人无法理会的。然而若以佛法来看,即知是由于「业习力」之所驱使。对于外物的喜好是如此,对于人之好恶亦然。若有人问你:「你为什么喜欢某甲?」这实在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你或许也可以举出十几一一十条理由,来说明他怎么样怎么样好,怎么样怎么样对你胃口,但那都不一定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恐怕还是由于业力之驱使。相反的,对于不喜欢的人,你若也提出很多理由,想说服自己去喜欢他,但那也是徒然。纵使你能举得出五十条理由来,也无法叫你自己真的喜欢他。因为那些理由只是推理,而推理是理智,然而「喜欢」则是感情:感情是用不着推理的―须要推理的就变成不是真感情,而是理智的附庸。反之,如果是真的喜欢,你只须举出一两条不很重要的理由就足够了―那理由甚而可说是「不是理由的理由」。例如说「我就是喜欢他回头一笑那个样予。」或说「我喜欢他讲话时眨眼的神情。」或者,他的某种小动作,就足以让你倾倒。这是很奇怪的,也是很不理智的。然那只是表面的原因,而究其实,都是无明业力的牵引,亦即所谓「业感」或「业缘」。这种「业力牵引」之事,凡夫俗眼是无法现量知见的。接着,我来解释一下「生苦」。一般众生多半以「生」为乐,而不以生为苦,这就是众生轮转生死的根源。某人家要是有妇人快生孩子了,全家都兴高采烈;而且一般人每逢自己生日,都要想办怯庆祝一番,好像不庆祝一下,就很对不起自己似的。然而「生」以佛法来看,是怎么一回事呢?以佛法而言,「生」本身是一种苦,不是乐事,而且是一种大苦―是极端的大苦难。我们可分两方面来观察「生」之事:一方面从「生人者」(母亲)来看;另一方面从「被生者」(胎儿)来看。生人者(母亲)自然是非常苦的,然而我们却都觉得非常好,甚至觉得「很美」,即使生人者自身处在此痛苦磨难之中,也常是对自己如是催眼。「生人者」为什么苦呢?
第一,身体与行住坐卧方面的苦:怀胎十月常会害喜,又有种种的不方便,当然很苦。
第二,恐惧、忧虑之苦:害怕、或担心胎儿能不能安然度过十个月,及在十月满足后能不能安然出世。
第三,临盆分娩之苦:据科学家研究,孕妇产痛的「疼痛指数」是世界上一切「痛受」中指数最高的.种,没有其它的疼痛能与之相比,甚至连杀头之痛都没那么痛:如果把一切痛受分为十级,则产痛是第十级,因此生产之痛,是世间最巨大的。此外,生产还有生命的危险,即使到现代,也还不能免除。第四,产后也一样恐惧、担心。通常胎儿一出生,妈妈就会马上检查他的十个手指头与十个脚指,再看看五官、身体有无残缺等等。「生人者」是这么辛苦,而「被生者」苦不苦呢?胎儿即使不能说是比母亲遭受更大的苦,却也是非常苦的。胎儿如何苦呢?
第一,十月住胎,有如被关禁闭十个月,昏天暗地,彷佛被关在地牢或防空洞一般,乌漆麻黑、湿湿搭搭的。因此,人未出世,即先受十月牢狱之灾。此外,佛在经上说,如果母亲走动快一点时,胎儿就有如受到地震的撞击一般;母亲吃冰或冷的束西时,胎儿马上有如堕入寒冰地狱一般,其苦难当;母亲如暍滚热的汤,胎儿立时就像处于热地狱中一样;母亲若于怀孕中依然与配偶行房,彼时,胎儿即有如受万箭穿身一般,痛苦万分。附带讲一下,如果怀孕中不行房有什么好处?以前在达拉斯,有位学佛的女众,她在怀孕时,我教她要念『地藏经』,她便依言而行。若有女人怀孕中念『地藏经』,其胎儿便会顺利安产,「好生、好养」,而且生出来会很庄严,就像个小地藏王菩萨一样;也不会夜啼,亦不会哭闹。而且很奇怪的是,这位女居士说她分娩前十分钟,才从医院的停车场,自己走进医院去;进产房后三、五分钟,孩子就很轻易地生出来了。并且她的孩子出生时非常干净,不像一般胎儿出生时都血肉模糊;为她接生的医生、护士都非常讶异―没见过胎儿那么干净的;那完全是她遵照佛所教敕的(『父母恩重难报经』),怀孕以后就不再行房,所以胎盘中血气不会混乱,因此胎儿出生也就非常干净。现在再回头谈「被生者」之苦。
第二,胎儿出生时非常苦:要出母体时,幼嫩的肢礼被挤、被压、被拉,十分辛苦。
第三,刚出母体之际更苦:由于环境骤变,外界气温陡降,非常寒冷,又没穿衣服,所以胎儿一时受不了,就哭了起来。有的文学家或哲学家说,那是胎儿知道人生太苦,所以才哭的;其实不然,那纯是生理自然的反应。由以上所论可见:「生即是苦」―这句话的意思是:「生人者」与「被生者」两者皆苦。而我们众生却常把「生」当作是桩乐事,且是人生最乐的事,岂不「颠倒」?又,以佛观之,这种「颠倒想」是由于无明贪爱,所以佛教徒实在不应庆祝生日,更不应开「庆生会」;每逢生日那天,反而是应该要好好忏悔的;忏悔什么呢?忏悔自己由于前世没修好,所以今世又来受苦受难了。为佛弟子要这样子来面对「生」的问题,应作如是观,如是解,如是了达,才是正观、正解、正通达;如果能如是正观、正解、正通达人生世象,则很多事都容易解决。顺便提到,曾有人说他怨他的父母「没得到他的允许就把他生卜来!」世俗人中有不少人这样想。然而依佛法来讲,则是大谬不然:因为到此世问来出生,是我们自己要来的,但也非完全是「自愿」,而是身不由己,是被自己的业力牵引而来的;所以实不能怪父母把你生下来,甚至不能怨父母为何把你生得这么丑,却把妹妹生得那么漂亮;也不该埋怨为何把你生得这么愚钝,或生在这么穷的家庭中。这样说都是不合理的,因为你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你自己宿世所造的业力之所感,绝非父母之过,要怪只能怪自己前生没好好修,没有多积福德,才会得今世如是不如意的依、正之报身。若不能如是思惟理解,而怨天尤人,不能返求诸己,反落邪见,永远无法超脱。在此再提一下关于生育的问题。世人在今世会生育众多子女,大多是由于前生负债累累而来:子女多半是来讨债的,极少是来还债的;所以俗话说:「子女是债」。如果不是来讨债的予女,则会是个乖顺的孩子、或孝子,然而世间上孝子偏偏很少;可知一般的子女都是来索债的,而孝子却是来还债或报恩的。有位女众弟子跟我说,她已经有一个儿子,但因为夫家的人丁不旺,长辈们都希望她多生几个;亲戚朋友也劝她说「只生一个,这孩子会太孤单。」甚至有人吓唬她说,「只生一个,万一这孩予有个什么意外怎么办叩」所以她问我:「要不要再生几个?」我告诉他:「生孩子,甚至于有没有孩予,各有两种因缘,一种是『修得』,一种是『报得』,因此总共有四种情况。」我现在将此四种情
况分别说明一下。
第一,「修得」的多子多孙:这种情况是因为他前世做了许多善事,所以今世获得善果报,生了很多好子女;而他正好又很喜欢有很多子女,且饶资财得以养育众多子女,因此他今生的实际情况乃是如其所愿,所以他所得的是修来的善报。第二,「报得」的多子多孙:这是因为前世多行不美口,今世一方面既拙于生财,另一方面又生了一大堆予女,为了养活这些子女,便把他累得要死,故他所得的反而是恶报,因此子女多,对他来讲并不是福报,而是欠累。
第三,「修得」的没有多子多孙:有人因为修行的关系,前世及今世欠债少,所以没有子女来索债,因此子女少。
第四,「报得」的子孙寡少:有人前世若造了重大的杀业,此世就会感得少子女或无子女之报。杀生之中最严重的是杀婴、杀胎、堕胎、或杀害其它众生的子女,例如捕杀幼雏、乌蛋、鱼子,或以小鱼钓大鱼等等。今世或过去世杀害众多幼小生灵或动物,造作这类恶业所得的果报,即感得今世没有子息。此外,子女虽说是债,但子女也是.种「缘」。而「缘」亦有「善缘」与「恶缘」一一种。由于业果因缘成熟,正当你能生育子女的时刻,前世与你结了缘的人,由于业力的牵引,就会来投胎生为你的予女。若此予女过去世与你所结的是恶缘的话,就会常令你「气心恼命」,或多为他忧烦,例如他一天到晚老是害病,你每天都忙着带他到处跑医院、找医生。如果是与你结了善缘的孩子,他一出世就令你很快乐,甚至会令你时来运转,碰到好因缘、或遇贵人,或事业兴旺,而此子女木身,则一切都很顺利:身体好、功课好,个性也好,从来不用你操心,而且即使你有时骂他,他也不会生你的气;你打他,他也从不会怨你,或怀恨于你。附及,如果是「修得」的无予女之累的因缘,那就应趁这个难得的时机好好修行,善自把握此世「无债一身轻」的时机!下辈子可能债主就临门了。
B、佛教徒如何面对「老」的问题呢?
我们刚才讲过,「老」是一种苦,这是大家很容易体会的。「老」有那些苦
第一,体衰:人老了身体就衰退了,往口的强健体魄,再也不可复得。牙齿掉光了或咬不动了,背也挺不直了,手脚也不灵活了,脑筋也不管用了,体力也大不如前了,且行动多有不便,实在很苦!
第二,多病:好比机器用久了,就容易抛锚,人老了也是如此,常常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不舒服,小病不断,大病亦不能免,怎能不苦呢”当代又多了一个很普遍的怪病「老人痴呆症」,很多人老了都罹患此病,这种老病该如何面对呢?要对付这种病,念佛就行了!念佛之人一定不会痴呆。
第三,没有「前途」、一般人觉得,老人只有过去,而没有未来;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只等着无常到来那天,这确实是很难忍受的苦。
第四,恐惧感:人老了,最大的恐惧是死亡,然而这又是无法逃避之事。此外,子女成家立业在外,各忙各的,要是病倒了,谁来照顾?要是老得动不了了,生活怎么办?存的钱用光了,以后怎么办?要是老伴儿先走了,我怎么办?如是等种种「恐惧」的阴影,或多或少总是会盘据在老人家的心中,如何不苦呢
第五,孤单寂寞:子女都长大、离关了,有的甚至老伴儿也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孤伶伶的,好苦啊!即使与子女住在一起,年轻人也都忙着各自的事,常常连讲话的对象都没有,实在很苦闷。
第六,放不下:这最苦!人老了,终究有离开的一天,但心中总有很多舍不得、或放不下,或遗憾、未了之事,这是老来最苦之事。
人老了就有如上所说的种种苦,佛教徒应如何面对这些「老」的问题呢?
答:你若全心学佛,就不会觉得老,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第一,学佛的人常念佛、拜佛;因为常拜佛,所以筋骨不容易老化僵硬,即使年老了,也常能保持筋骨柔软;又因常念佛,心即清明,不会像一般人一样变得老糊涂(老蕃)。所以念佛、拜佛是对抗衰老的最好方法。
第二,学佛的人不会恐惧死亡,因为佛弟子了解:世问是由于贪爱而有种种苦,因此能舍而不贪恋;又了解世问本是无常,故能依佛所教而能不贪恋此无常之世问,以求常住清净的佛国净土;除此之外,学佛人自知由于修行及三宝加持,死后不会堕落二恶道,因此不会恐惧死亡。有些老人家学佛很精进,乃至予女要找他闲聊,或要带他去玩,他都说:「不要啰嗦,我没时问,我要念佛做功课,不要打扰我。」这样才是真正老来之福;否则,年轻时烦孩子,老了又烦孙子,一辈子都在忧烦之中,何时能了?学佛之后,「孩子是你的,你要自己负责,我的日子不多,还有生死大事要办。」须能如是坚定,如是觉知。年轻时只为别人辛苦,老了也要稍微为自己的大事打算打算,不要白苦了这一辈子,赶快念佛。儿孙自有儿孙福,别管那么多―没完的。
第三,学佛的人不会放不下:这也是因为明了世间一切皆悉无常,如幻如化,如梦如影,因而不生迷执、贪爱,所以不会放不下;因此也不会有这方面的苦恼。
第四,学佛的人不会寂寞:因为朝夕念佛,与佛菩萨常在一起,又有许多同修道友,志同道合,共修菩提道业,其乐无涯,怎会无聊、寂寞?
c、佛教徒如何面对「病」的问题
首先要以智慧观察,信解了知一切病都是业报所致。尤其是往昔多犯「杀生、捶打、伤害其它众生」如是等业,此为令人今世多病之主因。如果常常伤害人、打人,所得的果报是体弱多病,更严重的话则是夭寿短命,其次是受聋盲瘠哑、四肢不全、六根不具之报。这些都是杀业过重所受之果报。因此,做了任何伤害其它众生的事,都会有果报。例如今世曾伤了众生的眼睛,令他失明,来世自己就会受瞎眼之报。如果杀生实在太多,甚至会受现世报。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卖咸螺的人,他和他母亲每天必须把许多田螺的尾部切掉,然后泡酱油,泡过之后再拿去卖。他每天要卖几十斤。他到了四十岁左右,全身长满了骨刺,开刀开了十多次,还是医不好,走路时骨头也常扭伤。而他的母亲则因患了骨癌而死去。他们母子二人都是骨头出了问题―他们以前在切田螺尾部时,就是在切田螺的骨头,所以众生的业报实在不可思议。为佛弟子,既了知一切的病患都是由于业报(杀生等恶业之报)所致,便不能坐视不顾,而任其随业飘荡。那么现在该如何补救呢?
第一,要先发起「不杀害一切众生」之心,即能对治业报之病。要治病须先知病因,才能有效对治:病苦是果,杀生为其因。而杀生本身又是个「果」须知杀生是由什么「因」造成的;杀生之主因是由于瞋恨(因瞋而杀);杀生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贪心(因贪而杀)。故知杀业之「因」主要是贪、瞋二法,所以首先要生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
第二,更要积极地「发大慈悲,救护一切众生」。如何救护?即是「放生」。
买放生物并不一定要参加大型的放生会。因为常常我们放了,有些生意人会再把牠抓回来卖,那样我们的工夫全都白费了。而且听说有人做这种承包的业务,若是那样,放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如此放法,我们不但一点放生的功德都修不到,还徒然令众生多受许多苦;所以放生最好能自己放。放生时,你可为所放之生物多念些佛号或大悲咒。「不食众生肉」也是一种积极的救护众生之法,因你不吃肉,别人就会少捕、少杀。
第三,多念地藏经,最好能念三百部、或五百部;念『地藏经』可消粗重业障,『地藏经』的功德威力不可思议。曾有人问我说,他父亲生病变成植物人,一一十多年来令全家人都很痛苦,但其苦处主要也不是由于金钱负担的问题―因为有公保?劳保―而实在是心理上负担非常大。我告诉他应为他父亲多念『地藏经』,回向令他速得安乐:如果世寿未尽,希望他能赶快好起来;如果世寿已尽,就让他能好好地走(安然往生),到佛菩萨那一袅去,或者生于天上,不要再这样拖下去―求生求死俱不能得。须知,之所以会这样拖的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怨亲债主所缠,不容他这么轻易就走了,要好好折磨他一下,令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有如一个活死人;像这种情形,可能是前世做了什么很残忍的事,才会导致如此不好死;例如他前世曾将人或众生折磨至死,或把人凌迟而死等。此外亦可能是鬼神病―鬼神缠身,或怨亲债主来缠。这些情况下,念『地藏经』非常有效,但须至亲的人念才行,而且要尽量在他面前念;若实在不能在他面前念(例如移民或留学在外),可在自家的佛堂念,然后回向给他也行。地点离他多远都无妨:病者虽在台湾,你在美国诵经,功德威力不减。佛菩萨威力无穷,一念心诚就会有感应。话说,此人依我所教去诵经,约半年之后即听他说他父亲己往生了。总之,佛弟子应如何面对「病」苦呢?第一、要知道病因,第一一、要知道如何去对治此病因。第三、为佛弟予就应如是观察众生及自身之病,了知其病之因,多念佛,多拜佛,多读诵经典,如是即能消灭业障,离于病苦,身心安乐。
D、佛教徒如何面对「死」的问题谈到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首先,要如实谛观「死苦」。「死」实在不是件快乐的事;世俗上,很多人以为死是解脱,这是错误的知见,例如有人说:「死可说是件很好的事―你看他死得多么安祥的样子,可见死是一种解脱。」又有人说:「死了很好,一了百了。」这些言说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死」实非解脱,亦非一了百了。死亡是一切凡夫众生必经之路,然而此路并非通往「解脱道」;解脱道是要修成正果才能得到的,而凡夫死了并未得到正果,是故并无解脱;而且因为并未解脱,所以不是「一了百了」,因为现在死了,今世是完了,但还有来世,今世未了的帐,来世还是要偿,不是拍拍屁股走路就逃得了的,除非你修行证果,否则这生死轮回之事,是永远也「没完没了」的。是故当知,要解脱就必须要先修行,令心清净,业识清净之后才能得解脱;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回过头来说,为什么死不是件快乐的事?有人说吃安眼药能很快致死,似乎不用受什么苦。其实那是表面上好像没有痛苦,而实际上还是很苦的,只是他已被药物麻醉,没有能力表达而已―有苦不能言,岂非苦上加苦?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死的过程。
依佛所说,死的过程就是身中的「六大」分离;六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这个「大」的意思是「大种」。为什么称为「六大种」呢?因为这六种束西是一切众生色身的本源。像种子一样,可以生出无量法,所以叫「种」。人的存在,是由六大聚集,因缘和合而生,若因缘离散即死。人死的过程,首先是「风大」先散;呼吸是「风」,风是四大一畏面最轻的,最轻的故最先走。呼吸能供给人体中燃烧用的氧;因为氧气燃烧故能供应你能量。呼吸停止后,「风大」便停止流动,于是火就息了。这好像以前我们用木炭烧的炉子,如果炉予的通风不好,火就烧不起来。所以众生身中的风大一走,「火大」也就跟着熄灭。火熄,火大就散了;火大一散,体温便下降,接着便是四肢逐渐冰冷;肢体一冷,体内的「水大」就凝固了。水大即是我们身中的种种礼液、细胞液及血液等。体中的水大本来也是流动的,一停止流动之后就会变稠、凝固,体液一凝固,躯体内的空问便受堵塞,体内的空问一堵塞住,体内「空大」就丧失了。因为空间被堵得死死的,气、血一毫不流通,于是身体的组织便开始氧化、发酵、发臭!「地大」(肌肉?筋骨等)就关始分解(腐坏)。这有如你把一块肉放在密闭的空间里,它马上就会发酵、分解。分解之后,身中的地大就开始解散。最后,因为五大(地水火风空)都离散了,所以神识(识大)再也无法待下去了,于是「识大」也准备离去了(房子要垮了,房客便要离去,另觅居处)。识大本来包括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以上合称为前六识),以及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人将死时,即如蜗牛把触角缩回到壳里一般: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识都全部回归到第八识阿赖耶识(藏识)里,因此形成所谓「五识不行」的情况,亦即「前五识不起现行」―眼看不到了,耳也渐渐听不到了,鼻也闻不到了、舌不能尝、身不能觉等等。体内的地水火风四大经过分解之后,识大要离身而去时,必须从全身的每一个毛细孔中、每一根筋、每一条肌肉及神经末梢中,都抽离出来,回到阿赖耶本体;因为识体原本遍布全身五脏六腑、每根筋骨、血脉、每一寸肌肤之中!故若不从其中抽离,八识(阿赖耶)即无法离去。这确是众生空前最最痛苦的时刻,例如牙痛时只不过是一根神经在发炎而已,那就很痛了,而现在可说是全身所有神经都要一一抽掉,而且没有麻醉剂可用,你看会有多痛?!识大全部从四体百骸中抽离,而入于阿赖耶后,识体就可开始舍躯壳而离去,这时,最为令人难分难舍。这整个过程,从呼吸及脉搏停止,到四大分解、乃至八识离体,全部所需的时间,以一般的凡夫人(不好不坏的人)而言,需要八小时,所以人死后通常八个小时不能动他。他全身都有如在「抽神经」,已够痛苦了,你若再去碰他、动他,那会更增加他的痛苦(例如人受重伤时,不可随便移动他)。佛说众生死时,必须是维持生命的三个要素,识、暖、寿都离去了,才可说是真正死亡。「识」是神识(即八识);一定要神识已去。「暖」是指体温,要验知人是否确定已死,也必须看他是否已无体温,若仍有体温,即是仍未死亡。「寿」是寿命;寿命是不是已尽了,若寿未尽,即使识大已离体而去了,还会再回来,这就是为什么常有人死去了又活过来(所谓「还魂」),那是因为寿命不该尽,即所谓「阎王抓错人」,到地府去转了一趟再回来。现代医学所宣说的呼吸停止、心跳停止、或脑死,就说已经死亡,其实并未真正死亡;因为依据许许多多的实际经验得知:「死者」在八小时之内,对于外境都还能觉知,只是看不到、不能说话而已,但他仍有感觉,还会反应;有时甚至还会流泪!所以亲人过气后,不要急急地帮他洗澡更衣,他会很痛苦、很难过。我小时候,邻居有一个大流氓名叫刘猴添,他早年被仇家齐腕剁掉右手,所以他虽然不是***,但一辈子都穿中山装,把右手插在中山装口袋中。他临终时仍是把右手插在口袋内,因此家人没办法帮他换衣服。这时有位亲人靠近他、好声细气地跟他讲:「刘猴添!你一辈子要面子,爱好看,现在我们要帮你换衣服了,好让你穿戴漂漂亮亮地走,请你把身子放软一点。」实在不可思议,那人一讲完,刘猴添的身体就变柔软了;他身体一软,就能把他的右手抽出来,脱掉旧衣服,换上好衣服。同样的情形,我的母亲过世时,也有类似的情形:有人跟她讲,要为她更衣,请她放软,但讲了却没效。后来众中有人问说:「有没有人身体不干净?(指女众)」此时我大嫂慌忙离去。她一走后,我母亲的身子就忽然变柔软了,于是才能为她换衣服。这两件事是我亲眼目睹的,可证知人死掉后八小时之内确实仍有知觉,而且也能有所反应,只是不能言语而已。所以切记:人死后八小时内不要动他。若要穿戴漂亮,最好能事先作。而且不要穿毛料,因为毛料不容易分解,若用土葬容易变成「荫尸」,若火葬则烧了很臭。最好是穿高级纯棉布料的衣服。若是学佛的人,自己知道大约时日将至,就应先把自己预备好:沐浴、更衣;最好穿着麻纱制海青,若曾受戒,亦可披缦衣;然后烧香,正坐念佛。此时能坐就坐,不能坐就右肠吉祥卧,一心念佛。若是病很重,自己知道起不来了,就应交代家属,不要在医院用电击、打针等急救,那是活受罪,应赶快回家,请同修道友助念以求往生净土。为佛弟子应如此去面对死亡的问题。讲到这里,我再讲一个『楞严经』里的故事。有一天,波斯匿王请佛供斋,之后王及大众随佛回到精舍,接着阿难问佛有关修行无上菩提及三味的问题,佛为他开发心地(七处破妄、十处显真等);之后,波斯匿王因为自己年事已大,对死亡深怀恐惧,他对佛说:在他尚未遇见佛世尊以前,有外道人曾对他说,人死了之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即所谓「一了百了」。他很害怕人死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他觉得那样实在太可怕;所以请世尊开示,真实到底是怎么回事?佛于是问他:「大王,你有没有看过恒河?」他说有。佛又问:「你最早看到恒河时,你是几岁?」王回答:「是我三岁的时候。」佛问:「你三岁时怎么会看到恒河的?」王说:「那是因为印度有一个传统礼节,当小孩子三岁时要带他去朝拜某一尊神,而去那问神庙须经过恒河,所以我三岁时就看过恒河。」佛就问他:「你现在几岁了?」工说:七十三岁了。」佛问:「你现在的面容跟三岁的时候相比如何呢?」王回答:「那不能比啰!现在已发白肤皱!」佛说:「跟三岁时已不能比,那么跟其它时候比如何?」王说:「如果这样比的话,我现在想来,十三岁时的我与三岁时比,已有所不同。廿三岁时与十三岁时比,又不一样。每十年、十年形容都不一样―但再仔细想来,其实不止每十年、每十年面容都不一样,乃至于每一天、每一天也不太一样;甚至每分钟、每分钟也都有所不同,甚至于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我,都不一样!佛问他:「那么你怎么知道你会死呢?」王回答:「就因为我作如上的观察,即知道我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在变化,岁月于不知不觉中密移,而我本身也都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改变;由于有这些变异,所以我知道我终将死去。」佛问:「你三岁时所看到的恒河,跟现在七十三岁时所看的恒河,两者有没有一样?」王说:「我三岁时所看到的恒河与现在所看到的恒河是一样的。」佛说:「由此可见,你『能看』的『能见之性』并没有变!由于你的面皮会皱,所以你的身体会老、会死;而你的『能见之性』并没有皱,也不会变皱,所以你的『能见之性』不会老、也不会死。我现在告诉你,你身中有一个既不会老、也不会皱、亦不会死亡的东西―神识。众生之「身」有生死,「识」则无生死:身死之后,神识还是活着,只是转往他处,所以你不用怕!」波斯匿王听了非常欢喜,才知道:原来身体会死亡,而神识却不会也跟着身体一起死亡灭尽,亦即:「身死而识不亡」。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身亡之后,神识究竟到那里去了呢?欲知识往何处去,那就要看你在世时都做了些什么事,造了什么业,是善业、是恶业,乃至于看你有没有多修善,修佛法,怎么修,修得对不对,修得好不好等等,在在都能决定你的神识离身之后,转往何处。
综上言之,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贫富、智愚,皆有生老病死四苦,乃至八苦具足,若能像刚才所提示的那样来面对人生的四苦、八苦,则其它的苦恼都算是小苦,较容易对付;例如子女不太听话、不喜欢读书、考试考不好、及某些失意之事等等,都算是小苦。既然人生有这么多的大苦、小苦充斥其中,若说人生仍有乐的话,其比例实在微乎其微。而且一般众生在这样众多的「大苦」煎熬之下,还能闭起眼来作种种一时之乐,实在是很有办法!所以凡夫作乐之时,实在都是在苦中作乐,都是假装不知道,当作眼前无苦一般,而恣意行乐,以求「暂忘」。众生如何暂忘目前逼迫不止的种种苦恼呢?有些人是用逃避的方式,有的人则是用麻醉的方式。逃避的方式很多,例如作白日梦,或睡大觉。麻醉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且更多,例如用麻醉剂、抽大麻、苛古碱、玛啡、鸦片、速赐康等等,乃至酗酒也是一种自我麻醉。即使连知识分子所从事或欣赏的诗、词、歌、赋、小说、音乐、艺术等文艺之事,严格说来,也可算是一种消极逃避苦恼的象牙塔!众生于自所编织的文字、音乐、艺术等幻化境界之中,求一时暂忘人生的苦恼,当作临时的避风港。因此可知,众生很善于遮掩、自我陶醉?及粉饰太平:明明是逃避及麻醉,却美名之为「文明」、「文化」、乃至「艺术」、「美」!以实相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何谓文化呢?文化可说是一种「『高级』的暂时逃避生死苦难的『艺术』」,墨客骚人所谓「寄情于诗酒书翰之间」最可表达造诗文书翰的艺术之本意。
生老病死之因:「十二因缘」
由上所示,我们知道生、老、病、死是众生受苦受难的主要来源,然而生老病死虽然是众「苦」之「因」,但推究起来,生老病死本身也还是「果」,不是终究之「因」;亦即生老病死也是其它原因之「果」。什么是生老病死之因呢?要了解生老病死的「根本之因」,就要深入观察「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一大苦聚」先讲「无明缘行」的「缘」是什么意思。「缘」在梵文是及物动词,义为:「以……为缘,而有」。所以十二因缘,具而言之,便成:「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等等」。「缘」之义为条件。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的果;以「行」为条件,即有「识」之果等等。「无明」是不明白的意思,即所谓「一念无明」或「一念胡涂」,便是无明之义,然而我们都不只是一念无明或一念胡涂,我们是念念无明、念念胡涂,乃至是半生胡涂、一辈子胡涂;我们不是「难得胡涂」,而是「难得不胡涂」,一辈子浑浑噩噩,醉生梦死。道家说一般人都「难得胡涂」,而佛教则开示说众生「难得不胡涂」。道家是要我们「装胡涂」,即使不胡涂也要装一装胡涂,才能一切OK;明明知道还装不知道,这里面便有诈术。所以老子之后到韩非子就演为权谋、诈术。我们常说中国人很「老奸」,就是从这样的「固有」传统来的。佛法则是要众生一切都不胡涂,一切都明明白白;不但要不胡涂,更不能装糊涂。(本来已经够胡涂,无明―了,还须要再装吗?)接下来讲「无明缘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行」即是动―详言之即是心动;一但心动,就会有所行动;所以一念无明就心动,一念清明即「不动」。见可欲即心动;就像男子看到美女就心动。有一念心动―一念无明!的条件,就会产生「行」,于是必有所行动。这「心动」最主要的动相是什么呢?心的主要动相是所谓的「意志」,是故心一动就会有某种「一思志」产生,而一切意志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求生意志」即是一切意志中最主要的,其内涵,简言之即是:「我要活下去」;这就是「行」的要义,故知一切心行的主体即是求生意志;进而言之,众生一切追求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这个―求生欲;从逃避敌害,追求食物、追求配偶,追求安全居处,乃至生儿育女―延续「我相」―都是求生欲直接或间接的表现。近代心理学家说求生欲是生物的本能,虽也是对的;但以佛法来说,求生欲还不是最根本的,还有更加根本的真正「本能」,那就是自心本能―如来藏之本性。一切众生依于自心如来藏本体之性,由于一念无明而心动;心一浮动,便有行。以有心「行」的缘故,就有识生起,这就是「行缘识」:「识」的意思是分别。起「识分别」以后,就有「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因为一分别就有对立。所以起识分别之后,种种对立的法就起来了,故说「识缘名色」。名色分别一起,进而精神与物质和合(名与色和合,心与肉体和合)就有「六入」产生,故说「名色缘六入」。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称六根为「六入」呢?因为一切的染净之法都是由这六个孔道进入众生身心,或说:众生以此六个管道来摄受外界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入于心内,所以称之为六入。是故六根具足之后,我们就会开始和外尘接触,因而有「触」;此即「六入缘触」。触即是接触;接触之后就会产生感受,于是就有「受」,故言「触缘受」。「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管是那一种受,众生因为无明的关系,不论碰到哪一种「受」都会贪爱取着,所以就有「爱」,因此说「受缘爱」。爱心起之后,就必然生出执「取」之心,要把心中所爱的东西抓住、取来,此即「爱缘取」。取来之后就想占有、拥有,于是形成「取缘有」。因为占有,于是便有「生」,此即「有缘生」。既有「生」相之后,便有老病死等等苦恼,此即「生缘老死一大苦聚」。以上是以唯识学所说的「种子因」来阐释「十二因缘」另外亦可从「生命的起源」的观点来阐释「十二因缘」(又称「十、一有支」)。众生在寿尽死亡,神识离去之后,成为「中阴身」,四十九日后即由于业力的牵引(此即是十二有支中的「无明」支),而到宿世有缘的父母之处去投胎。此时中阴身见到父母在交媾,心生欢喜,于是就从母体产门进入。此即「无明缘行」。「投胎」后就生「识」(此即「行缘识」);接着识体与父精母血结合在一起,而生出身心(「识缘明色」);「名」就是心,「色」就是身。身心成就之后,即有六根(「名色缘六入」)。六根初具是在父母结合之后第七七日(四十九日),佛说七七日具有六根。六根成就之后就能跟外尘接触(「六入缘触」),有「触」就有「受」(「触缘受」),接下来就和前面所讲的一样;生命的起源就是这样开始的。附带说一下,堕胎是一种违逆天伦之事,因为是自己的亲骨肉,还要把他拿掉,那等于是亲手杀自己的亲生予女,那实在是惨绝人寰之事;杀胎之罪是很重的。总之,生老病死四苦就是这「十二因缘」中最后之果。「十二因缘」,如前所说,又称「十二有支」;「有」之义为世间法,故世间法又叫「有法」;「支」是项目之义。十二因缘也称为「十二钩锁」,因这十二因缘有如十二个环节一样,一个钩一个,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能钩、能锁的作用(钩锁住众生的身、心、业果,令轮回不断),且每一个钩锁不但都是「因」,也都是「果」,前面的「因」生下面的「果」;此「果」又成「因」,「因」复为「果」;如是因生果,果成因,连绵往复不断,故「十二有支」即成世问三世「轮回」的具体说明。世问法中所谓的「轮回」,就是由十二因缘而起:从无明到生、老、死,即形成世问轮迥的因果循环。再者,「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苦谛是怎么来的呢?怎么会有「苦谛」呢?苦谛也是从十二因缘中来,因为十二因缘便是四谛中的「集谛」―十二因缘(集谛)是「苦谛」之因;「集」是集起之义,也就是「生因」之义,因此:由「集」生「苦」。大家都知道所谓「佛法讲因果」这句话,而因果的根木原理就是「十二因缘」,所以要了解佛法说的「因果」,就必须了解十二因缘:了解十二因绿,才能说是真正了解「因果」又,这十二因缘并非笼统、模糊的哲学概念,而都是很具体的道理与事实。是故,总的来说:「佛教徒应该如何面对生、老、病、死等一切苦因、苦果的问题?」就应该如是以佛所教敕的正理、正智慧来观察、了知人问世象为由十二因缘所成,方能明智、勇敢地去面对、解决一切问题。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要解决问题,不是要增加问题、或制造问题的,当然更不是要逃避问题,这个前提必须确定。但有些世俗人错解佛法,而说佛法是消极的,那是由于无知、不了解佛法所致。「感情」可分为很多种:对父母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儿女之情、朋友之情、乃至于男女之情等等。虽然感情种类如此繁多,但问这问题的人,我想,主要还是在针对着夫妻之情而来的,对不对?所以我们就针对夫妻之情方面来讨论。
首先,我们先观察夫妻是怎么来的;夫妻是由「缘」而来的―彼此之间有「夫妻缘」才会结为夫妇。这个「夫妻缘」也与我们前面所谈的一样,有善缘、恶缘两种。为什么说都是「缘」呢?因为「万怯因缘生」。所以一切法皆是由「因缘」中来。如果你今世得遇善缘,那是由于你宿世所修好因,因此你才能得善伴侣而跟配偶感情和睦,相亲相爱,夫唱妇随,互相帮助,如此又更增进善缘;能这样是很有福的人。另外,若逢恶缘,也是由于宿世所结的缘,多半你们二人生生世世都互相过不去,成为冤家,今世仍然由业力所感,而再来结为夫妇,成天吵吵闹闹的,这就是怨偶,这种夫妻缘实是「债缘」:夫妻相打、相骂是债缘;夫妻相杀、相害是「孽缘」,是更重的债负。「债」有两种:一种是感情的债,一种是财物之债。你现在若欠人家钱财不还,将来就有很多种还法,而其中最不幸的一种,就是与你的债主结为夫妇,于是你便得天天挨打受骂,以此来抵偿你往世所积欠的债务。比结为夫妇更惨的是与你的债主成为主仆;再次一等是成为你债主的牛马,受他骑乘,为他负载、奔走驱驰,挨冻受累,受尽鞭笞,以此受凌虐的苦痛来抵偿宿债。我们常看到有些太太虽挨先生打骂,甚至打得半死,她也不会想要跑掉,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如此?这是由于业力牵引所致;债务尚未还清,债缘未了,她就是走不掉,有时走了几天,还是自己回来了。有人会觉得很奇怪,会说:「要是我,早就走了」。(附带说,打人很不好,「君予不动口、也不动手」,捶打他人,来世会得多病、体弱之果报。)所以就应作如是观察,了知夫妻若是不和好的话,即是宿世所结的恶缘,因此今生就要赶快谋求补救及改善,否则恶缘一结,便生生世世难以善了,恩恩怨怨夹缠不清,来世还是‘样要来结为怨偶,照样吵吵闹闹,欢喜冤家。你不要以为今世念阿弥陀佛,来世就一定可以不再跟他见面了,这可不一定,若不好好修心,恐怕到了阿弥陀佛那一畏还要吵哩!所以必须忏悔改过。依佛所说,通常夫妻一结了缘,至少五百世,绿才会了。这一辈子也不知道才第几世。然而,不管是好夫妻、坏夫妻,也都是有五百世的夫妻缘―好可怕。所以要小心,情网难逃!又,你若说:「跟着他好歹命,来世我才不要再跟他一起!」然而不是冤家不聚头,那是由不得你的!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了达夫妻皆是缘,因此不可要求对方完美,以有缘才来相聚,互相不嫌弃,才能有幸福;互相嫌弃,夫妻生活即成苦海。
二、不以佛法来要求对方。学佛之人,绝不能对别人说:「你是学佛的人,怎么可以这样予?」「看你受五戒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因为佛法很高深,很难行,所以千万不要以佛法来要求别人;除非他是圣人,否则一定会令你失望。但你口虽不讲,心裹若还是以完美的佛弟予来期望他,希望他有如阿罗汉、大菩萨,这压力会让对方受不了的;有压力即有痛苦,生活便不美满。
三、如果吵架时,不应轻言「离婚」。一吵架就赌气说「离婚」,这是很不当的。而且这句话一旦第一次讲出口,以后就很容易再讲。于是他不服输,你讲?他也讲,最后,一时吞不下这口气(我又不是非有你不行!),于是干脆真的去签个名算了。再者,讲出这句话,是很伤人家的心的,所以不要只为了发泄你的气愤而这么说。你即使用任何其它恶毒或肮脏的字眼来骂,都没有「离婚」这两个字来得伤人,因为说要离婚是对对方最大的侮辱―表示你不要他,你要甩掉他。即使你是不甘示弱,以牙还牙而说出来,或为了表示你对他的失望而说,然而感情这种事不是.定的,你今天对他很失望,明天不一定还是会对他那么失望;那种失望的感觉是会改变的―也许第一一天你会觉得他还是蛮可爱的!所以不要随便提「离婚」二字!这两个字到了口边,要随着口水吞进去―把你伤人的利剑吞回去。
四、善调自心的佛弟予,应从身旁的人修起,这比较难做到;要尽量修养自己,好的让他受用,坏的我来承担。五、化夫妻之情为「怯侣」之情,这就是将世问夫妻的感情「升华」为菩提之道侣;若真能如此,双方就会很快深人佛法,人菩提道。若不如此,则永远是平凡夫妻。
六、为佛之真子,应化一切亲情为「法界道侣」之情。方才所说只是指夫妻之问的感情,现在更包涵切亲情。为佛弟子应化父母、兄弟、子女都成为你的「法眷」,于一切眷属应作如是观、如是作愿,如是想、如是行;如此,当下即能了脱无量诸苦。
七、应提升或升华一切感情;如何提升呢?要净化私情。如何净化呢?要去除「我」。日本人讲「我」是「私」,实在很有道理。因为「私」就是「我」,故称「私我」―换言之,「我」就是自私的。如果能净化私情(自私之情)―去「我」―就能转一切烦恼为菩提。「我」是总相,其具体内容为我执、我爱、我见、我慢;去除我执、我爱、我见、我慢以后,因为无「我」,就变成只有奉献、施与。这就跟菩萨道相应了。到了此一境界,你就再也不会说:「我对你这么好,你都没对我更好一点。」
▲万-夫妻感情不睦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戴是感情将要破裂时,要如何面对?
一、虔诚礼佛忏悔;忏悔累世所结恶缘。
二、努力诵经修法,回向为彼此消除业障。
三、修习忍辱;不能「硬拚」。在感情上天天拚,便天天输:在感情上是「爱拚就会输。」
四、须用感动或感化的方式,施以善巧方便;即使不得已而用苦肉计也行。总之,感情之事要用软的,不可用硬的,要以柔克刚。因为感情本身就是「软」的,所以硬的方式任何人都不喜欢。感情其性虽柔软,但具有很大的威力,几乎可以把铁都烙掉,故古人言:「至柔所以至刚」
五、凡事要理智,不可感情用事,不可冲动莽撞,应三思而后行。
六、不褴情、不任性。须养成自制的能力,才能与眷属相处和谐,而不致有意、或无意地伤人。
七、须养成独立的精神。夫妻常常是互相依赖,而且通常是互相依赖得太多。如果万一他稍不一识你依赖时,就说:「不体贴我。」甚至会说:「是不是你变心了”」这都是依赖太深所致―太依赖他人,结果是自苦苦他,彼此都很不方便,很不自在;乃至互相羁绊,而不能互相提升。
八、有错则须认过、改过;不能为了虚假的面子,而自我护短、掩饰。这一项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要自己先做,不要期望他(或她)先做。通常两人之所以会相持不下,都是因为彼此都不肯认错,甚至于常常会说:「我虽然有错,但你也有错!」实际上,这句话背地一异隐含的意思则是:「我虽有错,但你错得比我多!―因此,主要是由你造成的。」这已经是他(她)最好的道歉了!很少人肯宽宏大量地说:「都是我的错。」有这样雅量的人实在非常少。事实上,如果一方肯诚心地说:「都是我的错,对不起」通常另一方都会反而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没有!我也有错。」所以连夫妻相处都要有智慧、有风度,不是光用一团热火的「感情」(所谓「爱」)就可令家庭生活快乐美满的。若你一定要说:「我有错,不过你也有错。」对方一定不服气。若是你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你没错。」对方一定会「原谅」你。人与人之问所争的,都不过是争一口「意气」!所以我刚才讲:「爱拚就会输」,就是这个道理:你要拚,他也要拚,便没有人肯让;大家互不相让,争吵便没有善了之局;反之,你若不拚,便没有人能和你争强斗胜,老子说:「以不争,故人无能与之争。」没有人能跟你争,你就变成「天下无敌」了!泛道理很微妙、有用,可以好好思惟一下。
九、如果曾经做过对不起他(她)之事,甚至严重伤害了他(她),就必须赶快认错、道歉、补救。对一般人来说,这实在非常难以作到。比如说,有时候在气愤之下,甚至不一定是气愤,而是由于放逸,因此一时说错了话,心里实在并没有那个意思。然而,不管你有没有那个意思,也不用再为自己辩解、闲脱了,否则就好像你没有错一般。凡是伤了他人的心,不论如何都应该要诚心道歉,这是作人最基木的道理与修养,更何况是佛弟子。当对方觉得受伤害而抱怨说:「你太伤我的心了!」(虽然你没有这个意思。)此时你若真是无心之过,你也不要光是一直抗辩说:「可是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以求自我洗刷,而一矾无道歉之表现。一直讲这种抗辩的话有什么用呢?就譬如有人打赤脚,你穿着高跟鞋踩在他的光脚上,那无疑是很痛的。但你并没赶快道歉,却只说:「我不是故意的。」以心硬故,就是不肯说声道歉的话!其实即使你道歉,他还是痛。所以你至少要赶快道歉,让他觉得好过一点。(虽然你道歉以后,他那个「好过一点」其实也是假的,只是心一袅的感觉而已。)所以身为佛教徒,若要当一个真正的佛法修行人,就要这样「降伏自心」:不可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凡事一定要逞强到底,作错了事,死也不肯说出认错的话来。退一步说:不论全是你的错,或不是你的错,既是修行之人,即使只为了令他人觉得好过些,甚而即使只哄一哄他,当他是孩子一般(无知、任性、道德柔弱的人,即是未成长的「孩子」),而对他(她)说:「对不起!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一切就都没事了,这对你实在并无丝毫损失,却只有好处―心量增广―何乐而不为呢?有智者应如是。附及,「心量广大」是菩萨的一个特征。
十、夫妻感情不睦,有时候是由于金钱而起的。自古以来,世间上有多少人,由于金钱上的纠纷,而令至亲反目,乃至相杀、相告,视同寇雕。学佛之人对金钱不能这么看重,在家中更不能认为赚钱的人就是「头家」,一切都得听他的,乃至作威作福;而没赚钱的即变成「奴家」,于一切事皆丝毫无置喙的余地,更无发言权。然而一旦有辑一日,那个「没赚钱的人」也去上班了,他在家中的身份地位,便陡然提高了,很受尊重。学佛人不应如此势利眼。学佛的夫妻之间,对于金钱,最理想的是一切公开,不分你我。现金放在家一畏或银行,不管是谁赚的,你赚的也好,我赚的也好,都合在一起,大家都可以用,不要分。银行户头最好也是共同的,若为作生意、报税、遗产等种种汰律上的需要,而分开登记,那又另当别论。总之,夫妻之间在金钱、财产方面,应该建立互信、公开、无隐藏的基础上,夫妻之问的感情若要融洽,至少这一点互相信赖是应该有的。若如此,夫妻之间至少不会因金钱的问题而造成感情上的裂痕。顺便提到有种特别情况,必须注意及避免:有些女的娘家有钱,甚至以娘家的钱帮助丈夫成立事业,这个女予应该可说是贤内助、「帮夫命」的了,可是却常听到这种女子对丈夫说:「要不是靠我娘家的钱,你哪有今日?」这种话千万说不得,一来令对方毫无尊严,二来你又「讨人情」:须知,‘讨人情即人情绝;本来有人情,一讨人情就「无情」了。这种话一出口,常常是「令夫妻关系以悲剧收场」,如外遇?离婚等,为什么呢?因为你瞧不起他,他在你眼中没地位,不受尊重,他便去别处找能尊重他的人。故须特别注意。尤其应格外谨记的是:帮助人,绝对不要当面讨人情。
▲夫妻如果离了婚,怎么办?
一、谨守「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的风度,既已离了婚,就不要再一直讲他(她)的坏话,彷佛讲他的坏话便表示你很有面子;例如说:「因为他为人这么糟糕,所以我才跟他离婚。」那是你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那么,你当初为什么跟他结婚呢?那时不是一直在称赞他很好吗?
二、忏悔业障,努力修行。因为业障重,所以婚姻不能幸福,因此会有婚变。
三、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彼此之缘已尽。这是真的,若缘已经尽了,或债务已经偿清了,彼此已不再相欠,就会分开;要以智慧来面对这件事。
四、不要苟且。既然已经离了婚,对方如果不是真的要跟你复合,不要随便再以身相就。若真的彼此诚心要复合,那当然很好。若只是一时起意,或还是有些放不下,但放不下、却又提不起,而轻易以身相就,纠缠不清,那样很不好。刚才讲过,已经缘尽了,就离开最好。
总结而言,在家佛弟子应如是面对感情的问颗
一、观察、了达众生皆是「情多智少」。所谓「情」是什么?以佛观之,「情」就是「迷」,所以说「意乱情迷」―意若乱,情就迷,「迷」就是迷失自己,「迷失理智」。「智」是什么?「智」就是「觉」。我对这点的体会,最早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有〔个朋友,我知道他为人心很狠,甚至对老朋友也是如此,即使只有一点点不合他的意,就与人绝交,而且是「说绝交就绝交」,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此人于大学时追求一个女孩子,因追不到,心中就起怨恨。于是他老兄给这女孩子寄了一封信,信封里装的不是情书,而是一些烧了一半的金纸、银纸。过不久,又寄了一信,信纸上画鬼、画骷髅。事实上这女孩子并没有任何地方得罪他,只是不肯跟他约会而已,他就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然而他老人家却一直自称自己是「具有丰富的感情」的人,且自号为「豪放生」。其实,依我看来,他实在是个心胸十分狭窄、冷酷、自私、无情之人,而他却自认是个「一蒙情」之人。由于这件事,我那时便了知,人(凡夫)大是「情多」而智少,而且世上没有人自认是「无情」的。一般人可以承认自己没有智慧,却不会自认无情。因为「无情」对众生而言是最坏的一个判决。你判他没有智慧,说他愚蠢,他会认为「可能是对的」,有时候可能还会笑一笑。但你若说他「无情」,那就不得了了。当然更加没有人会自己说自己是个无情的人;可是却有很多人会说自己没有智慧,而且也好像觉得并非什么严重的事。因此可知,众生都是十分重「情」的,故称为「有情众生」。对世俗人而言,一个人即使事业上有辉煌的成就,但却没有爱,总觉美中不足,乃至觉得空虚,甚至觉得那些成就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没有人能分亨他的成就与光荣。为什么众生皆如是重情?那是因为「众生皆迷」,为情所迷―「情迷智昏」的关系。
二、要努力地克服自己的我执,而稍微修一点「菩萨之情」。「情」有两种:一种是「凡夫之情」,一种是「菩萨之情」。凡夫之情是私我的、拥有的、占有的,乃至于是「独占」、「控制」之情,绝对不能跟他人分享。就有人作如是颠倒之说:「你若爱我,就不能爱任何其它女人,甚至也不能爱你妈妈―你好好想一想,你到底是要你妈妈?还是要我?如果你要你妈妈,我现在就走!」这就不对了!这是独占之情,妈妈与太太哪有冲突”另一种是「菩萨之情」,菩萨之情即是「无我之情」、利他之情、奉献之情、不求回报之情。我们凡夫之情不但是占有、独霸,而且要求回报,并且要十足的回报,乃至于是要加倍的回报:因此,我爱你一分,你至少得回我三分、五分才行,最好是十分,否则我就「不够木」,不赚点怎行?这简直是把感情当「营利事业」在作。我们做为一个佛教徒,为了求开智慧,就要克服我执,不能只求利己;要像菩萨一样,不求回报,修无我之情、利他之情―佛弟子要这样来面对「一切」感情之事。
三、要依智不依情。佛的「十力」里有三项:「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语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随智而行,不要「随情而动」;然而我们众生都是「随情」而不「随智」,所以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痛苦的结果:令别人痛苦,也令自己痛苦。
四、化凡俗的「有情」为「大有情」。大有情梵文是绒喝被〞。「摩诃萨唾」,也就是「大菩萨」的意思。大菩萨的「大有情」才是「真实的」情。我们凡夫的感情都是「妄情」,都是「虚情假意」之情。如何得知呢?最明显的例子是:我们常可看到有人过世时,亡者眷属常常边哭边说:「你怎么这么没有良心…喜泛么狠心离我而去但丢下我一个人,叫我怎么办呢叩:我怎么办呢?」你试想:她到底在哭谁呀?是哭自己将来的生活?还是为了他的死而哭?为佛弟子,就是要这样以智慧来观察了知世间人及自己的感情。回过头来看,世问人如果「情」字得以解决,那么生老病死的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因为生老病死的总动力之源也还是由「情」而来―如果众生断除「迷情」,便不再受生死。那么「情」是怎么来的呢?「情」是由「贪爱」而来:由「爱」而有「情」,故称「爱情」。广言之:一切众生正因「贪爱」而有生老病死,众生皆以此「爱」而互相系缚,自缚缚他,你绑我,我绑你,大家捆作一团,还很得意快乐地说:「你是我的,我是你的!」而不知:这一切世间,实无我、我所。以上简单讲解「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的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有问题的现在可以问,但不一定要问感情的问题。有私人问题的就私下问。我们先作个回向,请合掌
「愿消三障诸烦恼普愿罪障悉消除愿得智慧真明了世世常行菩萨道」
一九九一一年八月讲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大慧精舍」!!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定稿于台北「大昆卢寺」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对话如月草堂徐楚峰 揭秘沉香与生活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而大多数人只知沉香价格高昂,并不了解沉香背后的历史文化。近日,如月草堂香道文化的创始人徐楚峰接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14
几年前,第一次看同修们推荐《僧伽吒经》。当时就好奇地浏览了一下,因为经中开头,用很长的篇幅,说读诵抄写此经的福德,如何如何不可思议。满脑子科学逻辑的我看完后狐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一九八三年六月十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妙语堂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今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圣诞,我要对十方诸佛发一个誓愿,发什么誓愿呢?我所发的愿,是关于《楞严经》真伪的问题。近来有几个博士和学者们,批评《楞严经》不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给青年佛教徒的四点建议弘一法师开示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一、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