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公案: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浪费财富是损减自己的福报。
因此,想起物品来之不易、业果不虚,我们不能不珍惜福报。古人说:“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劳累那么多的父母有情,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不珍惜福报,反而以浪费为光荣吗?
弘一大师在他的一篇演讲中说:我五岁时,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严肃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或是初出家时制的。
在古德中这样的事例也随处可见。古时候,禅师和钦山禅师一起在溪水边洗脚,钦山见到水中漂有菜叶,很欢喜地说:“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们可以沿着溪流去寻访。”
禅师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后如何辨别人?他如此不惜福,为什么要居山!”
入山后果然没有名僧。有人说:人生在世,应当好好享受,必须拥有豪宅名车、高档电器等,如果没有这些物质享受,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应当辨别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与生活毫无关系。身为欲界人类,虽然不能缺少衣食、卧具,但是普通的饮食、衣服,就足以保证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间。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虚假的摆设而已。动物也知道寻求饮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有这一点,那就和动物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于追求生活享受,这样造作非福业,则连动物也不如。人生的意义在于能成办自利利他的大义,不能少欲知足,就无法集中精力投入于修行,这样就不能成办大义,只是浪费生命而已。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把丝棉卖掉换成棉絮。了凡先生问她:“家里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她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别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样做就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
再来看反面例子:古时候,有户富人在孩子满月时,请客大摆酒席,杀了许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给孩子算命,说他一生的命运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两岁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来以为他算命很准,为什么这次没有算对。后来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说他“折福太深,福尽而死”。
再看现代的青少年从小就知道享乐,乱花父母的血汗钱,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个月几百几千块的零花钱象流水一样用。家长也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没面子。他不知道孩子从小养成骄奢的习惯后,由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长大之后,不是成为贪官,就是成为匪类、花花公子、寄生虫,百无一用。从结果来看,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因此,从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
我们都是大乘修行者,应当念念关怀众生的苦难。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为什么不能省下自己的福报施给诸母有情呢?
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宋朝的范仲淹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某年旧历十一月,天气正冷的时候,苏州城有位大绅士带着工匠到印光大师的关房装置洋火炉,印光大师坚决不肯接受,大师说:“人生不可享受过分,要是自己没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这位大绅士非常诚恳,再三请求,必须供养,弟子也从旁边劝请,印光大师说“安在外间的客厅里吧!那里时常来人,让大家一齐暖和,外间的空气暖了,这间的空气也会变暖。”
我们应当随学过去的祖师大德,不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报舍给众生。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清苦一点,省下来的钱让别人享用,有这样的善心将来才能利益无量众生。心中应常常记挂天下苦难的众生,常以福报回向。“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说:“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如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一样,恒时成为维持无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
“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
印光大师故事时间:2024-06-27
李春潭观察使,于癸己年三月,押运粮船到怀宁县大长沟,这时有兵役龚恺,夜梦一位须发苍苍的老翁对他说:明天早晨,我有灾难,恳求你援手救我,来日自当图报。梦境清晰,醒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5
印光祖师惜福的事迹: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9
我有一个俗话供养给各位,我们老祖宗教给我们,人贵自知之明。西方人不讲这套,他讲什么?无限制刺激你的能力和欲望,让你得到无限多。所以我们现在企业家的理念是什么?
陈大惠居士时间:2024-03-06
惜福观念在日本的大本愿寺,有一天清晨,僧众早课下殿之后,方丈于回寮房的途中,在走廊地上看到有样东西,由于当时天色昏暗,看不太清楚,于是他弯下腰捡起它。方丈回头告诉弟子: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时间:2023-10-14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呢?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生活就太辛苦了!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关注快乐,才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08-25
惜福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待无钱想有钱会考虑大局的人才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物质发达,物欲横流,让许多人迷失了本性,沉醉于对物质的享受中,而且愈发奢侈浪费。要知道,福不能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3-08-23
惜福有福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正计划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漂流下一片很新鲜的菜叶。钦山说:你们看,河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时间:2023-08-18
(一)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8
各位师兄,说来惭愧,我在1993年就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了,当时诵过几部,也在十斋日里吃素,但家人不理解,说我很瘦,光吃素,怎么受得了!于是,我就放弃了,佛经放在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7
5月中旬,湖塘宝林禅寺南门往西30米,开了一家惜福互助免费素食餐厅,就餐者可以吃完直接走人,不用付款。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吗?维持餐厅运营的钱从哪里来?带着这些问题,
素食餐厅时间:2023-07-10
虚云老和尚修行的人,环境愈是艰苦,道心愈是坚固。老和尚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当时,已是117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
学佛感悟时间:2023-06-19
故事一 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培福让来生得到好果报。可是他没有物品可以布施,于是就把衣服脱了,坐在草丛里喂蚊子,藉此来培植福报。老僧这一生修持并
明信因果时间:2022-09-25
“崇俭戒奢”这四个字,对于佛子们来说并不陌生,观其义理,与佛教的教理多有相同。如“少欲知足,惜福节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一直以来都贯穿着佛教的教义和历史
般若电影时间:2022-08-01
从前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又同年分发官职,只隔一个省。他们两个人互通消息,以明白彼此的吉凶祸福。某甲当了鄂州教授,某乙当了黄州教授。不久,某乙
其他文章时间:2021-10-13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你都应该要尽责、知足、感恩、惜福。一、尽责你的本分是什么?你在哪个岗位?你是银行董事,你便要尽好董事的职责和操
衍阳法师时间:2021-09-16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这种逻辑,顶级富豪岂不是世界上顶级吝啬鬼?悉数抠门的富豪,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有的人依然保持着创业前艰苦朴素的传统。小编认为,对于
其他文章时间:2021-09-13
《六度集经》原文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福。众道医术、禽兽鸣啼靡不具照。睹世愦浊,隐而不仕。尊尚佛戒,唯正是从,处贫穷困。为商赁担,过水边饭。群乌众噪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20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外,多半的人都知道环保这个名词,并且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有了问题。透过各种各类的讯息,我们知道台湾的
圣严法师时间:2021-08-10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别是自己家里富的人,要体恤、帮助那些穷亲戚。我们看范仲淹,虽然身为宰相,但他一生过得非常节俭。看他的传记,他到
大安法师时间:2021-07-02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进道业和培植福报的最好方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所拥有的每一点福报,时时处处都做到惜福节俭。唐代高僧左溪玄朗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13
吝啬是个贬义词,惜福是个褒义词。很多人生性吝啬,日常生活中处处遭人嫌弃,自己也知道这个毛病不好,可就是难以改正。学佛后,发现佛教提倡惜福,一下子像找到了救命稻草
德光法师时间:2021-05-05
【原文】: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
蕅益大师时间:2020-11-19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
佛教故事时间:2013-12-07
惜字文字为世出世间一切言教之本。惜字所以重文,重文所以重道,大师对于这点也极其重视。末学从前对于惜字的怀疑,曾受到过大师的呵斥,现在字纸充斥得太多了,实行惜字,
汉传法师时间:2013-12-24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受而渐入奢华,也导致全球天灾频仍。人类面对大自然的反扑,力挽狂澜的力量真的很微弱,犹如须弥山下的小蚂蚁。但是若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是祸患。按说,人生世间,没有灾殃祸患就是福,无奈人在福中不知福,并不以为没有灾殃祸患的平安日子就是福,
佛教故事时间:2014-04-27
无止境地去想别人为我付出了多少。这样容易被所谓的成功冲昏头脑,变得不理智。我认识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他每天思考的问题就是:别人到底给我创造了什么?你作为一个员工,
藏传法师时间:2014-08-31
贪婪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让人无止境地去想别人为我付出了多少。这样容易被所谓的成功冲昏头脑,变得不理智。我认识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他每天思考的问题就是:别人到底给我创
藏传法师时间:2014-10-07
我们佛教徒在没有成佛之前,应当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长福报,求慧能增长智慧。你们看世上的人,有种种不同的环境,有的人有很大的福报,不需要做什么,便能万事如意,种种现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3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21
人要惜福,珍惜食物,你就会有福气。糟蹋食物就是暴殄天物,要知道农民流多少汗,伤害多少蚯蚓、昆虫,才能收获那些谷米,要珍惜,不可以糟蹋。我们家剩饭都是我吃的,虽然
大德居士时间:2015-01-07
人要惜福,珍惜食物,你就会有福气。糟蹋食物就是暴殄天物,要知道农民流多少汗,伤害多少蚯蚓、昆虫,才能收获那些谷米,要珍惜,不可以糟蹋。我们家剩饭都是我吃的,虽然
大德居士时间:2015-01-10
虚云老和尚的惜福事迹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晚上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以后
佛教故事时间:2015-03-17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前面是讲人,这里讲事情。我们在办事当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意,一种是失意。有些事情它很顺利,随顺我们的心情成就了,这个时候我们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5-06-1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描述了人们日常最熟知的事情,吃饭。然而,熟知不等于真知,生活中就有许多熟知却无知的现象发
汉传法师时间:2015-07-15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不是所有的情都值得你去珍惜。时间是一剂良药,它会沉淀最美的感情,也会带走留不住的虚情。缘分,需要的是珍惜,和双向的互动;感情,需要的是
其他文章时间:2015-07-15
福尽而死是真理,故当惜福少享福。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
佛学入门时间:2015-10-10
隐峰禅师晚年入五台山寺。他知道自己将死,就决定在金刚窟前向众人演示自己的死法。众人听说后,纷纷赶到金刚窟前观看。隐峰禅师见众人来到,即问:“许多禅师寂灭,有坐化
佛教故事时间:2016-02-19
慈成加参仁波切开示2016年3月25日一个人活在世上,能有多少财富、感情、名利和福寿,都是定数,取决于过去所有生世中积累的福报大小。如果缺少福报,自然没有幸福。幸福人
藏传法师时间:2016-03-28
一、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17
还是不敢相信,久久不能平静。我欠小甲鱼一条活生生的命。它等了我两个星期,我却连皈依都没有给它念,我非常清楚的感受到它想要我救救它的愿望,可我没在乎,一次又一次错
佛学入门时间:2016-07-03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你都应该要尽责、知足、感恩、惜福。一、尽责你的本分是什么?你在哪个岗位?你是银行董事,你便要尽好董事的职责和操
汉传法师时间:2016-08-05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这种逻辑,顶级富豪岂不是世界上顶级吝啬鬼?悉数抠门的富豪,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有的人依然保持着创业前艰苦朴素的传统。小编认为,对于
其他文章时间:2016-08-12
人应该“惜福”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岁,她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有许多事已经淡忘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她的两件事:一是她过世时十分安祥,并未受病痛折磨;一是她一直到晚年仍
大德居士时间:2016-08-29
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岁,她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有许多事已经淡忘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她的两件事:一是她过世时十分安祥,并未受病痛折磨;一是她一直到晚年仍然过着极端俭朴
大德居士时间:2016-09-13
《六度集经》原文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福。众道医术、禽兽鸣啼靡不具照。睹世愦浊,隐而不仕。尊尚佛戒,唯正是从,处贫穷困。为商赁担,过水边饭。群乌众噪
佛教故事时间:2016-10-13
全身浮肿流脓,最后变成一堆白骨。佛陀的姨母有一个女儿,叫嘉娜帕达卡娅妮公主,这位公主长得美丽非凡,举世无人可比,别人都称她美人儿,她与佛陀的堂弟难陀曾订有婚约。
佛教故事时间:2016-11-01
人会赚钱,只代表有鸿福,鸿福就是不实在的福报。会花钱才代表有智慧。那怎么花钱,怎么惜福。我就讲几点,分享各位。现在有几种很坏的现象,破坏了中国人最朴素的惜福的观
佛学入门时间: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