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财产不应当特别执着,更不可以为了得到财产丧失道德,令亲人之间反目成仇。
遗产纠纷问题往往会闹得亲人不和。而我们年轻一辈又只能冷眼旁观,要不就是站在自己家庭这边,其他的什么事都做不了,感觉很痛心。
拥有家庭财产有利也有弊。对于凡夫而言很少会发现钱财负面的一面,对财产过于执着,导致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之间纠纷不断。所以对于财产方面也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有很多麻烦。但如果大家对财产有正确的认知,并且能够做到少欲知足、彼此平等、相互包容的话也就不难解决了。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少欲知足”非常重要。佛陀在很多的经典、论典当中都有提到。比如《佛说八大人觉经》中说: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涅槃经》中说:
少欲者,不求不取;
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当我们遇到家庭财产纠纷问题时,只要能够依循佛陀的教言,充分了解贪欲的过患,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态,所有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如同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所说:
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
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我们凡夫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如果随着贪欲放任自流的话,只会成为欲望的奴隶,在轮回的苦海中无有出期。如《因缘品》中说:
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
寂天菩萨也说:
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
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停追求财产,是否值得呢?拥有财产真的是一件完全快乐的事情吗?龙猛菩萨说:
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之根。
密勒日巴尊者也说:
财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
中被吝啬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
乃着敌魔之根源,自己累积他人用,
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心痛,
应断轮回之诱饵,我不希求魔之财。
无论是财产的积累过程还是守护过程,都充满了痛苦。财产也是招来敌人的祸根,如云:
若无财产远离敌。
冈波巴大师对贪欲财物的过患,也有非常深刻的重要开示:
“应远离欲望和吝啬所束缚的贪执”。
“对于物质资财,无论怎样的贪心吝啬,临死之时仍然赤裸空手而离去,实在无益。”
“斩断对欲乐的贪恋,而无贪守本,是自恩自惠的事;安贫知足,不贪欲乐,是自恩自惠的事。”
“不将财富作供养及布施,却吝啬狡诈的积聚钱财,实在迷乱。”
“不执一物,比供施所有财物殊胜。”
“舍弃一切财物,离家出家,隐居安住于山林、洞穴、寺庙等处,而生活的资粮仍圆满而来,这是秉持正法的功德。”
如果我们能够依据善知识、大德们的教证,充分思维认识到贪执财物的过患,放下对财物的过度贪执,因家庭遗产所导致的纠纷就会逐渐平息。
佛教主张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轮回无始无终。如果我们在过去世比较吝啬,不愿意布施,今生即便父母给留下了很多的遗产,我们也未必能够有福享用。如果我们过去世广行布施、广结善缘,即使今生我们生下来时什么财产都没有,但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福报会逐渐具足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曾经在他的前世积累过很多的福报,另外一个人却没有积累过福报。积累过福报的这个人在这一世是位太子,从小心地善良,为人慷慨大方,广行布施;太子将国库里的宝物全部布施给了乞丐,于是吝啬的国王极其愤怒,将太子驱逐出宫。之后太子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遇到了一个乞丐,两个人成为了要好的朋友。然后,他俩一起结伴去流浪。当他们流浪到另一个国家的时候,那个地方的国王刚刚去世。这国王又没儿子,于是大臣们就到处寻找适合当国王的人选。这时候这两个人刚好在街上睡觉。那个乞丐躺在石头旁边睡觉,太子躺在树阴下睡觉。大臣们看到,无论太阳如何移动,树的影子却一直没有离开过太子,始终为他遮挡着阳光。因此大臣们认定他一定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于是就迎请了这位“太子”做了国王。
“太子”当上国王后,心里一直惦记着他的乞丐朋友,但又不方便直接把乞丐带到王宫。于是国王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做了几个白饼,在其中的一个饼子里面放了一些黄金,并派人把这些白饼给他的乞丐朋友送去。当乞丐拿到白饼后,发现其中有一个饼子特别重,他不知道里面有黄金,他认为那个饼重的原因是因为没熟,里面还是生的。于是他就跟给他送白饼的那个人说:“这个饼送给你,你吃了它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福报是因果不虚的!就像刚刚那位太子一样,他在自己的国家可以继承王位,但当他到了另外的国家,仍然当上了国王,就是因为他的福报具足的缘故。乞丐呢,由于没有福报,即使和太子做朋友也没有办法改变命运,连黄金也只能在手上停留几分钟就又送给了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报因缘,有些父母很有福报,有很多财产,但是到了孩子这代却不一定有了。有些父母很穷,但是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变得很富有。我们的福报如何,都是跟自己前世所种下的“因”有关,我们不应该过于执着父母或祖先留下来的财产。倘若我们的福报足够,对于财产即使不去争夺,也不会匮乏;如果自己的福报不够,就算是夺得了财产,也未必能够留得住。
《佛说波斯匿王善光缘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叫善光公主,是波斯匿王的掌上明珠。一天,波斯匿王对善光公主说:女儿呀!你生长在帝王之家,如此荣华富贵,应该感谢父王才是。但善光公主信奉佛法,认为罪福乃自作自受,因此回答父王说:我之所以生为公主,并不是托父亲之福,而是因我自己前世所积的福报。波斯匿王听了很生气,为了要证明善光公主的观点不对,便将她嫁给一个年轻的乞丐。可是,善光公主与乞丐结婚后,却在乞丐破旧的房子下面发现了大量的宝藏,荣华富贵一点不亚于波斯匿王。
关于财产纠纷的事情在藏地也有发生过。大家知道白教祖师之一密勒日巴尊者。
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家里非常富裕,拥有很多财产。尊者与他的父母、妹妹生活得既幸福又美满。后来尊者的父亲得病离开了人世。在他去世之前,留下一封信,将财产委托给密勒日巴尊者的伯父和姑母,并要求在尊者成人以后将财产全部交还给他。但尊者的伯父和姑母不但没有按照遗嘱的要求去做,还把尊者和妈妈、妹妹应得的财产私分了。他们将尊者一家人赶到破旧的小屋,让他们从早到晚不停的劳作,干的都是牛干的活,吃的都是狗吃的饭。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尊者的母亲为了报复,用最后的财产送自己的儿子去学诛法。有一天他伯父的儿子娶亲,伯父家请了很多客人来家中吃喜酒,其中还包括很多过去欺辱过他们的人,在婚礼进行的时候,密勒日巴按照母亲的吩咐,就用诛术令整个房子倒塌,三十五个人被压死,并施降雹术令村民们种的麦子颗粒无收。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于财产的纠纷而导致的。
后来密勒日巴尊者非常后悔做了这些黑业,于是就找到了自己的根本上师玛尔巴大译师,努力修行,痛心忏悔自己过去所做的杀人之业。在玛尔巴大师的引导下,尊者在山洞里刻苦修行,在没有东西吃的饥饿中和没有衣服穿的寒冷的山洞里,在常人难以忍受的极其恶劣环境中,尊者仍在异常虚弱的情况下坚强的抵挡住身体受到的巨大伤害,精进修行,最终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大成就。
如果没有密勒日巴尊者的伯父、姑母的出现,尊者就不太可能会去学咒术,不学咒术就不会杀那么多人,不杀那么多人心里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忏悔之心,也不会强烈的想要寻找一位上师。如果没有遇到上师,尊者也就不会得到这些修持的教法,没有得到教法就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最终尊者的成就真的来自于这些伤害过他的人。
密勒日巴尊者在获得非常高的修证成就后,超度了他的妈妈、妹妹和曾经被他用诛术杀害的人,他们也因为他的超度而成就了。
密勒日巴尊者虽然因伯父和姑母夺走了遗产,给他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但他却因此而获得至高无上的成就并利益到无数的众生。
居士问: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财产的获得是与因果有关的,也与福报有关。另外就是我们要放下执着,要学会舍得,有舍才会有得,越是斤斤计较就越是什么都得不到。
答:对。还有一个故事是佛经里面说的,讲的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曾经有一世转生为一个国家的太子,名为智美根登。这个太子从小就非常大方,喜欢布施。他把所有的珠宝财产都布施给了穷人,最后他家只剩下一个“如意宝”了。在这个“如意宝”面前只要你虔诚的祈祷,想要什么都会得到,非常的珍贵。这个“如意宝”只有太子的国家有,其他的国王都非常忌妒,于是就派人扮作婆罗门找太子要这个“如意宝”。但是国王曾对太子说过:“你可以布施我所拥有的其他东西,但这个‘如意宝’你不可以布施。”所以太子就对这个婆罗门人说:“我能够布施的都已经布施完了,我父王的宝藏都已经空了,唯一剩下的只有这个‘如意宝’了,但是父亲不同意布施这个。”但那个婆罗门人却一直想要这个“如意宝”,太子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偷偷把“如意宝”也送给他了。
国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太子和他的妻子、儿女都流放了。在流放的路上,又出现了很多的婆罗门族,太子又应他们的要求把妻子、儿女也都布施了。
当他一个人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又有人来要他的眼球,于是太子连眼球也都布施了。由于太子毫无保留的发自内心而且心甘情愿的布施,感动了很多天神。在天神的愿力之下,太子的眼球又有了,恢复了光明,而且还具有了天眼通。那些婆罗门知道后特别后悔,于是把妻子、儿女都还给了他,连那个“如意宝”也还给他了。国王知道这些后非常高兴,迎请太子回去继承王位。
如果我们懂得放下,而且能够放下,有时反而还会出现失而复得的情况,而且回报可能还会更大,还会感动和影响更多的有缘人。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对于财产不需要特别执着,更不可以为了得到财产丧失道德,令亲人之间反目成仇。我们努力工作能够赚到钱,但是道德却是赚不到的。财产与道德相比,当然是道德更重要!如果我们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姐妹友爱,宽以待人,多为他人着想,以这样为人处事的原则来生活和工作,或许我们能够做更大的事业也说不定啊!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做,能自心与佛法相应的话,三宝会给予我们加持,天龙护法也会护佑我们,周围的人也会支持我们。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努力的多做自利利他的事情,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相信我们大家都会像菩萨一样的快乐自在。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比尔从不会给孩子们一笔很可观的钱,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但女儿珍妮弗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比尔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比尔盖茨甚至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比尔盖茨认为,自己的成功只与个人努力有关,而与金钱多少没多大关系。确实,比尔几乎所有创业的钱都是他自己在上学之余打工挣来的,而从来没有向父母伸过手。几乎所有人都钦佩他这点。
北京时间2012年1月16日晚,财经信息网站FrugalDad上周发布数据称,2007年至今,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已向慈善事业捐款280亿美元,帮助拯救了近600万人的生命。
FrugalDad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已向慈善事业捐款280亿美元,占盖茨590亿美元净资产的48%,较美国政府对外国援助预算多20亿美元。
虽然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他对钱财的看待非常的理智和淡漠,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他是家族中的榜样,更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真实的、无形的宝贵财富,这样的财富是任何人无法抢夺的,在这样的家庭中,也不会出现关于家庭财产方面的纠纷,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了杰出的榜样。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在风水学上,水晶有着风水石之称。水晶生长于地心,凝聚“地气能量”。用科学来解释水晶能量与地球磁场产生互动,从而可以调节人体五行的平衡。人体五行:金、木、水、火、
DIY配饰时间:2025-02-14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佛教告诉我们: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不管你信不信佛,都无法逃过因果业力。佛弟子深知,即使学佛之后,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想什么来什么,但是一定会越来越好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事情,不动则已,一动就会带来很多烦恼。很多时候,越不动,越有福。1不动欲我们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劣根性。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看到一尊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买之,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风水1.什么原因使我在孤儿院长大,不像其他人一样,能享受到母爱?为什么我必须搬家十二次?什么原因让我患有高血压,甲状腺和精神衰弱?为什么一听到小孩子叫,我就会受不了,必须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2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如何灭堕胎罪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邪YIN家庭的一些共有现象,一人作恶全家遭殃家中有子女邪淫,父母肯定也多灾多难。很多子女邪淫后,父母也接着发生不顺的事情。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与最亲的人,共业影响最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施教就叫辩才。懂文学的人来问,你要跟他说内行话,要通达文学;一个做生意的人来问,你要有商业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静坐中保持静心,保持真实心,保持如来心,这样就可以起观。以静心、如来心摄持一切,那就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众人即我,我即众人,空间、时间、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如何发起大悲心?观六道众生受苦如亲人想!大悲心等5种发心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01
【提要】: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我们能如此对待家庭,对待生活,还有什么地方不能作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我的幼年时代是在北方长大的。11岁时随父亲转业,我们全家便到了老家生活。父亲是个孝子,为了能更近的照顾爷爷奶奶,选择了回来家。我能有一些福报也是享的父亲的福。这样
邪淫果报时间:2024-12-10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记录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出现了,除了古波斯富贵人家在自家花园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6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我结婚快满35年了,多年来,夫妻关系一直不好,经常吵架,从早到晚,都是她无休止的唠叨与抱怨。为了能使她有所转变,我尽了种种努力,但总是收效甚微,最后离婚的手段都用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0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