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损。纵于死时,虽有死魔,亦得自在不起死想。何以故?由彼正士,住于空性、无相、无愿,于一切法无所分别,不生不灭,不堕不起,不来不去不住,不染不净。”心不参与,住在空、无相等当中,就不会被魔损害。
所谓“烦恼魔”,指贪等的烦恼,因为能恼害身心,所以叫做“魔”。心不参与,自然不生烦恼,也就不会被烦恼魔所损害。
比如,心生贪著,就陷在烦恼魔当中。下至你贪一点零食,心的状态也很不正常。对人贪执,像是对儿女,对情人,一想起他,就爱在心头,心心念念连在一起。像这样,心参与进去,身心就会受到损害。
从前有一个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有一次,儿子骑自行车出门,结果在三叉路口被大车撞死了。后来这个母亲就一直陷在非常悲伤的状态里出不来,结果精神失常,天天叫着儿子的名字,以为他还活着。这就是因为爱得太强,心参与得太深,结果失去的时候就要感受撕心裂肺的痛苦。那种忧愁、悲苦强烈地抓着她的心,不得不感受烦恼魔的损恼。
其他事业、钱财、权利等等都一样,人卷在那里时都着魔了,完全失去了正常状态。很多修行人原本修行很好,后来却堕落了,就是因为在名利、财色上过不了关。而且,一念著了名利等,冤家就会乘虚而入。
像我们熟悉的悟达国师的传记。他原本持戒精严,德行显赫。后来当朝皇帝亲临法席,供养他沉香法座。这时由于生起了高慢心、名利心,结果膝盖上忽然生出一个人面疮。人面疮有眉眼口齿,每次喂它饮食时,都会开口啖食,跟人没有差别。国师为此非常苦恼,虽然看了很多名医,但都束手无策。后来得蒙神僧赐予三昧水洗濯,结果人面疮开口,告诉他:前世自己是晁错,国师是袁盎。由于被袁盎杀害,所以在多生当中一直跟随,寻机报仇。但因为国师在过去十世当中身为高僧,戒律精严,所以一直没找到下手的机会。现在由于得受皇帝恩宠,起了名利心,有损德行,就有了加害报复的机会。
这样就知道,心生则种种法生,内在有这样的心,才会被冤亲债主得便而侵入,没有心,再厉害的外缘也无法侵入。所以,要想让自己不出问题、不着魔,就必须管好自己的心。心不参与,就不会陷入烦恼,也就不会被魔所损害。
所谓“蕴魔”,指既是生死苦果,又是生死苦因的五取蕴。由于这五种蕴盖覆真性,所以是魔;或者这五种生死之法能夺慧命,所以叫做“魔”。这也是由于自己的心计执有生死,参与到虚幻的生灭法里,才形成了生死。这样就必定有因、有果、有轮转,也就免不了被蕴魔所害。
像是认为有“我”,有“法”,然后“我”要追求梦想、创造价值等等。这样你的心参与到生死当中,就免不了形成生死业因,必定成为生死里的一员,陷在蕴魔的掌控下,拔不出来。这时如果能够了知本无生死,心不参与,自然不会陷在错乱的生死当中,也就摆脱了蕴魔的损害。
“天魔”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和他的眷属。因为这些魔众常常作种种扰乱,障碍人的修行,所以叫做“魔”。其实,这也是因为内心认为魔有自性,才被外魔干扰。如果了知魔众本空,心不参与,外魔自然会消失。
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里讲到:一天,尊者捡柴回到山洞,见到洞中坐着五个恶魔。一个以说法的姿势坐在尊者的床上,两个看上去在听法,一个在旁边侍候,还有一个在翻看尊者的经书。尊者看到觉得很稀奇,以为是山神戏弄,就唱了一曲赞歌进行赞颂。结果五个魔听完赞颂,不但没消退,反而怒目圆睁,发出怪吼,准备扑击尊者。然后尊者观忿怒本尊,用密咒驱魔,结果还是毫无效果。之后尊者对他们生起大悲心,为他们讲述善恶因果,魔众仍然不为所动。
最后尊者想:一切法只是自心现幻影而已,心本来不可得,哪里真有魔呢?如果我把魔当成真的有,那真是可笑的事。之后尊者不再以为真的有魔,提起体性空慢,直闯入洞中,结果群魔都消于主魔身中,主魔也变成一股旋风消失了。米拉日巴起初心以为有魔,就是心已经参与。这样赞颂魔,魔也不退;修忿怒法,魔也不退;以悲心讲因果,魔仍不退。然后思维唯心所现,心也无有,心不再认为有魔,提起体性空慢,就不再见魔了。
总之,一切魔障都源于内心的实执。心不执著、不参与,所有魔障都无法损害,自然能够了脱生死。
黄念祖老居士的《谷响集》里有一个很好的例证:一年秋天,黄老在广化寺念佛七讲《阿弥陀经宗要》,最后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说:念佛没得一心时,不可急躁求见佛。因为这躁妄求见的心,会给自己的冤家提供方便,他们就会借此机会干扰报复,破坏行人的修持。
黄老讲完后,一位年纪很大,看上去面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女居士走到跟前,情绪激动地说:“您讲的正是我的病!我已经病了两年多,因为我念观音菩萨,就很想见菩萨。哪晓得自从见了观音,各种乱相都出现了。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睁眼闭眼都能看到。有时候见的是善相,有时候见的是恶相,自己心里特别害怕。就是屋里坐满了人,还是能见到满屋子都是恶相。结果弄得晚上不能睡,白天也休息不了。身心疲惫不堪,神经紧张,什么办法都治不好。我现在被折磨得万分痛苦,命在旦夕。”她最后还问,是不是该念大悲咒来除魔。
黄老听后对她说:“你不必修法去压制。如果去压制,就是在作对,那这个结子就拉得越紧,更不易解开了。”
又给她讲:“古时有一位大德,在深山里住茅蓬,带领大众共修。但是,那里的山精野鬼时常来干扰,有时现佛菩萨相,有时现虎豹等的恐怖相。大众都被惊动扰乱,不能清修,就劝大德换个地方修行。但是大德不为所动。结果三年后,野鬼都消失了,什么相都没有了。大德说:'野鬼伎俩千般有尽,老僧不闻不睹无穷。’(这就是驱魔的妙方。)”之后黄老指点她:“你看,不听、不见、不去管它,魔障自然消除。古语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就是这个道理。”
当时女居士要求黄老的小女儿把这些话写下来交给她。
不久,黄老在居士林讲《净修捷要》。讲完后,这个女居士特别前来道谢。她那时神态安详,容光焕发,看起来像是换了一个人。原来黄老的女儿所写的字条送到后,她心前的恶相全部消失了,顿时就消除大魔障。
这样就知道,“不闻不睹”就是最好的去魔良方。
罪业
心不参与,是最根本、最彻底的灭罪妙法。
其实,罪业本来空性。时时处在心空当中,心不参与,不妄动,就没有了感果的缘。只要不让罪因跟缘和合,就不会现起果报。不然的话,你的心不断地起妄执,这样罪因跟缘一结合,必定会现起果报。
另外,造作罪业的根本就是妄执诸法实有的心。有了这种妄执,就会有事、意乐、加行、究竟。造下恶业后,因缘成熟时,就会现起罪果。如果你能了知空性,心不参与,那么这四支就能全部歇掉,也就不会再出生罪业。具体来说,第一支事,心不参与,就不会有造业的所缘;第二支意乐,心不参与,也不会生烦恼等的心;第三支加行,心不参与,也不可能出生后后的行为;第四支究竟,心不参与,更不会有最后的完成。
像这样,心不参与,既不造作新罪,也不给过去的罪因提供助缘,这样就能彻底地断除罪业。这就是最究竟、最彻底的灭罪之道。
下面再详细讲讲忏罪的方法:
上乘的忏悔方法
罪业本来空性,没有实法可得。因此,最上乘忏悔的方法,就是了知罪性本空。这样罪业就能当下清净,此外再没有更好的方法。
一般众生忏罪很难彻底,就是因为根源的实执未破除,心空不了,达不到真正的忏悔,结果导致忏后转眼即忘,过后还会再犯,重新陷在错乱当中。
了知空性的人,知道罪业本不可得,也不存在实有的忏悔。因此,只要把心空掉,不再执实,就能彻底截断罪业相续。这样脱离能所,就是无上的忏悔。(这里特别强调,现代人根器差,修理忏能真正相应的人并不多见。我们讲“法无我”需要提到理忏,来提起大家修空性的意乐,也有必要让大家种一些善根,明了最上乘的修持理趣。但实修的时候,要仔细考量自己能不能契合上,口头上虚夸没有什么用,所以不能忽略事忏。)
“心不空”是罪业的根源
要想真正忏悔罪业,首先必须知道罪业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化解的方法。
其实,罪业的根源,并不是特指某种罪恶,而是指你的心不空。就像星星之火不灭,由此也会燎原。同样,只要心不空,遇到相应的境缘,就必定出现各种分别、攀缘、竞争等的妄执,有了烦恼妄动,就难免造作罪业。
而且,心不空,执著太重,就会一直陷在罪业当中出不来,这样根本没办法清净罪业。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本来没什么事,但是愚人心胸狭窄,执著很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得很深。比如有些人生烦恼的时候,一直想不开,陷在里面,很多天都出不来。好不容易开导一下,他当时也感到心里稍微轻松一点,觉得好像确实没什么事,只是自己胡思乱想。但好景不长,由于他内心深处的执著太强,过不了几天又会陷进去,还是想不开,很痛苦。结果贪嗔等的妄动,各种计较、分别、竞争、逐取等等,还会从这种执著心里源源不断地出生,就会结成深重的罪业。而且,由于他的执著太重,始终没办法安心,就会再三落入到这种错乱当中。由此一来,罪业也就没办法消除了。
这样的人,即使稍微熏习一些空性,心里感到轻松一点,有些般若的气氛。但是,一到境界里,马上又会迷掉。仍然是对于想要的法起贪,对于不想要的法起嗔,然后跟人攀比、竞争等等,还会陷在罪业当中。就像一直处在烟雾当中,偶尔用扇子扇一扇,烟雾好像少了一些。但是一停下来,眼睛又马上被烟尘蒙住。所以,不明空性,心量狭小的人,一遇到事情就会陷进去,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就会感到相当痛苦。
相反,通达空性,心胸开阔的人,遇到什么事都能过得去,不会一直留在心里,纠缠不休。由于他心里有空性的定解,遇事不著意。天大的事都能想得开,放得下,这样心里一放,事情自然了结。心空了,也就不会成为业障。
总之,愚人执著罪业实有,心空不了。结果虽然已经忏悔,但过后还会再犯。换句话说,正因为他不知道罪业是怎么起的,不知道心到底是什么,结果把罪业执为实有,内心就会相当紧张。虽然造业之后忏悔了,但根本忏不净,后面还会再起。最后就会陷在“屡犯屡忏,屡忏屡犯”的恶性循环当中。
罪业的现起方式
妄心只是因缘合成的幻影,本无实法可得。但是,一旦你对它生起执著,就会形成业习。所以,“业”就是幻心的数数现起。由于它会不断地积累,串习到一定程度时,心里就会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到一定时候,这股力量就会幻现出各种各样的果相。
而且,只要你执著它为实有,并且不断地加深这种错乱的习性,业就会成为障碍。你的心就会一再地陷在错乱当中,而难以脱离。
不仅是恶业,即便是善业,只要内心有我执、我所执,终究也会成为恶业。比如,对于一种善法,你心里有实执心,立了功德见,它就成为你心里执著的境。一旦别人去做这件善事,你就会认为,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德被抢走了。这样一来,不仅不生随喜心,反而引发各种嫉妒、竞争等的妄动,甚至生起嗔恨心,发生各种争斗、夺取等的行为。结果就成了严重的恶业。
这样就知道,只要不明了空性,时刻都会因执著而造业,又会以这串习成的行为惯性——业力而成为障碍。反过来说,只有了达一切法都是幻现,尤其是明了自心本来性空,了不可得,这样你才能在遇境时不立任何法见,不去执取,也不著在当下的心上,这样才能从过去业障的怪圈里脱离出来。
根本的灭罪之道
知道罪业的现起方式后,也就懂了从根上消除罪业的方法。既然业由心的妄动而起,现在要净除业障,就要反过来做。也就是要念念觉悟,消除掉自心错乱的力量。
方法就是,过去由于执著实法而现行罪业,所以,现在首先要认识一切法都不可得,心里不立任何法见,丝毫不著意,这就不再造业了。一切现相不过是因缘现起的幻影,都是假相,毫无真实。所以一切时处,心都要空净,不住于相。这样的话,再遇到境缘时,就不会成为业障。过去的妄动就开始逐渐消减、止息,原来的错乱力量越来越小,以致于化除,也就不发生作用,这样才从根化掉了业力。
当然,无始以来经过无数次串习,这种妄动的习性非常强,不可能一次就化解。所以懂得方法后,就要时时在身心上转化,就是当它现起时,心里不被它所牵,随起随消,逐渐就化除了。所以“时时保持觉照”最关键!
什么是忏悔
这里说的“忏悔”,就是指了达一切法空性,知道了本来清净,没有什么实有的罪业可得。之后时时不断保护,不再迷失,不再妄动造罪。这样罪业才能了结。
分别解释,如《六祖坛经》所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妬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说到底,就是了知过去所造的罪业都无自性,没有什么实法可得。正造罪的时候,也只是一念迷惑,计执有我、有法,之后现起各种分别妄动,结成各种恶业。细心体察就知道,当时的一切只是一场幻梦,全部由幻心变现。而幻心也了不可得。所以,一切本来没有,既没有造罪的人,也没有所造的业,也没有造业这件事。意思就是,我们要定解诸法无我,一切贪嗔等法都不可得。只要不再执实,内心空净,就不会在心中留有影像,这样罪业就忏尽了。
但是,凡夫实执太强,遇到相应境缘时,常常习惯性地执著诸法实有,认为确实存在值得生贪嗔的境,这样又会陷在老毛病当中,没办法从根断除。所以,时时刻刻都要警觉,不陷在执著当中。只有在任何处心都毫不著意,才能真正脱离生死迷梦。也就是要断除未来造罪的相续,不再妄心执取。这种“断相续心”,就是“悔”的涵义。就像《六祖坛经》所说:“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妬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总之,忏悔的关键就是得到空性定解。所谓“忏前悔后”,也是指了知罪业本空,而且时时保护,以后再不起妄执造业。
“心空”是究竟的忏悔
要知道,业全部从心而来,一切都由幻心所生。心一空,业就没了立足之地,自然就空尽了。所以,你首先要明了,心是因缘所幻起的影相,本不可得。之后,无论现起怎样的心,你都不要黏著,这样业才能化解。
所以,究竟的忏悔,就是让心觉悟,心一觉就空了,空了就不会有业,也就不再陷入生死幻梦当中。相反,心一迷就入了生死幻梦。虽然正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但妄心会落入错觉。也就是还会执著人我、是非,会发生竞争、求取等等。
另外,过去造的业就像幻梦一样,醒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就像虽然我们在梦里似乎有很多虚妄的造作,但一醒来就会发现,并不是真的有那些事。像这样证见空性之后,罪业自然消除。(但这不是谈口头理论,而是要实修实证才算数。现在的情况是:到底有没有空性定解都成问题,不必说实证。我怕很多人口头谈空,所以再次提醒一下。)
《佛说净业障经》里讲了这样两个公案:
世尊在世时,有位比丘名无垢光。一天,他去乞食,不小心到了妓女家。吃了妓女以邪咒加持的食物后,心智迷乱,结果就犯了淫戒。
他回到精舍才清醒过来,当时内心生起极大的忧悔,全身发热。他想:“我今天居然犯下大戒,现在已是破戒之人,将来必定堕入地狱。”之后他把这件事告诉其他比丘,比丘们让他去找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又把他带到佛前。
佛问他:“你有心犯淫吗?”
他说:“无心。”
佛又问:“无心怎么会有犯呢?”
他说:“我后来生了淫心。”
佛说:“我平时不是常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吗?”
他回答说:“是。”
佛又问:“你梦中受欲时,心里有没有觉知?”
比丘回答:“有觉知。”
佛问:“你先前犯淫欲时,不是由你的心觉知吗?”
他回答说:“是由心觉知。”
佛又问:“既然如此,醒时和梦中犯淫有差别吗?”
比丘回答:“没有差别。”
佛说:“我以前不是说过诸法如梦吗?你认为如梦般的诸法真实吗?”
他回答说:“不真实。”
佛又问:“醒时的心和梦中的心真实吗?”
他说:“都不真实。”
佛说:“既然不真实,那它们是实法吗?”
比丘回答:“不是实法。”
佛又问:“如果一个法无生,那么它有灭、有系缚、有解脱吗?”
他说:“无生的法,当然无灭、无系缚、无解脱。”
佛问:“现在你怎么认为?无生之法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中吗?”
他说:“无生之法本来没有,怎么会堕恶趣呢?”
佛对他说:“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只是凡夫没有智慧,由于不了知真如,对于本无的法妄起分别,以分别的缘故,而堕入三恶趣。”
之后佛对诸比丘说:“诸法虚诳,如同野马故。诸法如梦,本性自在,逮清净故。诸法究竟,如水中月、如泡沫等故。诸法寂静,无有生死诸过患故……比丘当知,诸法如是不可宣说。往昔我坐菩提道场,无有所得。无一法有出有没、有系缚有解脱,也无一法有障有缠、有忧有悔。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诸法清净本无染污。”
无垢光比丘听了佛的开示后,内心踊跃、悲喜交集。他双手合掌,一心观佛,口中说偈赞叹佛陀。后来世尊舒颜微笑,授记他将在弥勒佛出世时证得无生法忍,十劫后成就佛果。
另外,过去久远劫前,日无垢光如来出世时,有一位比丘名叫勇施。他具足多闻,惭愧乐学,并且相貌非常庄严。
一天,勇施比丘到城中乞食。一个长者的女儿见到他庄严的相貌后,心生爱染。后来由于贪欲不得满足,身体日益羸瘦。她母亲见了心中不忍。于是骗勇施比丘说:我女儿喜欢听经,苦于很难听到,所以生病。并且哀求比丘常来应供、说法。比丘信以为真,就同意了。之后经常到长者女家中应供。结果日久生情,丧失正念,就破了淫戒。后来女子的丈夫见比丘来得太过频繁,怀疑和自己的妻子有染,打算把比丘杀死。比丘知道后,拿毒药给长者女,让她在自己丈夫的饮食里下毒。这样就把他毒死了。
长者女的丈夫一死,勇施比丘突然心生追悔,心想:“我身为比丘,既犯了淫戒,又破了杀戒,死后必定堕入三恶趣。”之后惊恐万分,到处奔走,口里一直说着:“我是地狱众生。”
当时有一个菩萨名叫鼻揉多罗,知道这件事后,把比丘带到一个树林里。之后菩萨腾身虚空,比丘见后生起极大的信心,就像亲见佛陀一样。
这时菩萨入定,身中出无量佛身,全部具足相好,遍满林间。这些化佛同时出微妙音声,说到:“诸法就像镜中像、水中月一样,了不可得,如虚空般本来清净。凡夫由于愚痴迷惑,于无实的法中妄起贪嗔。虽心生染爱,而实无染著。就像在梦里对色法生贪,实际无贪,又像用刀割物体,而刀无知。同样,凡夫的愚痴、爱染,就像阳焰,或空中浮云,本来寂灭、无相……就像手摸虚空一无所得,同样,虽现起分别,而实际并无分别。虽计执有诸蕴,实际诸法本来无生。总之,一切法不生不灭、不聚不散。法性本自解脱。”勇施比丘听后,思维法义,顿时离诸盖缠,得无生忍。
讲到这里,释迦佛说:“当时的鼻揉多罗菩萨,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当时的勇施比丘,就是现在的宝月如来。”
世尊又说:“一般凡夫对于本无的法妄生分别,计执实有,结果堕落恶趣,在无量劫中受种种大苦。而勇施比丘受淫欲,又断人命根,却能即身得无生忍。就是因为他能够观三界如影像等。就像幻师观幻人而无有障碍,勇施比丘由于能观诸法空性,所以能迅速离诸业障。”
像这样,勇施比丘观诸法空性,发觉罪性本空,了不可得,就脱离了罪业系缚,得到解脱。
忏悔要念念贯彻
忏悔要贯彻在每一天、每一时当中。
前面也讲过,一切时中不迷失,不造罪,这样忏悔才能达到彻底。意思就是,从现在开始,不再走老路,在任何境界当中,都明了一切法空性,面对任何现相,都能心空无住。这样业障才能化解,最后才会空尽。过去由于心不空,一直不断地造业,导致错乱的力量相当大。现在,就要反转过来,也就是妄习随起随化,错乱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完全没有力量时,整个业根就全部消除了。
现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不要继续迷惑,继续沉溺在错乱的罪业迷梦当中。要知道,法尚且不应执实,何况非法?所以种种恶心恶性都要化除。意思就是,我们在行善法的时候,也要知道这些都是幻事,应当三轮体空,没有我相、人相、法相而行持。而对于非法,像是追名逐利、贪执钱财、求取男女、散乱放逸等等,这些造罪方面的事,更应当彻底断绝,永不再造。
总之,罪业并非实有。当初只是一念入迷,之后不断地造业、轮转。但一切只不过是无而现的幻事,实相当中本来没有罪业,没有染污。所以不必要过分执著,认为罪业真实,根本没办法忏除。
要知道并不是有很多实有的罪业,然后我去把它们消灭。起初由于心不空,执诸法实有而造业。而悟后心空了,不再执著有什么实法,而且不会再起妄执造作,这样就彻底断了罪业相续,这叫做理忏。有两句偈这样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空。”说的就是“心空则罪消”。但这不是凡夫容易做到的,所以还要修事忏、要念百字明等陀罗尼来灭除罪业,因为如果你没有契证实相,心空不了的话,业障就还是盯着你,还是起作用,就像梦里虽然都是假,但心空不了的话,就还是有怖畏、有苦。所以各人要自审根器,来实修合机的忏悔法门。
11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觅善知识,得有缘!你若想希望什么样才算是善知识?佛在世的时候,以佛所说的历来因缘,一个字,自己不认识,问到别人,别人跟我说,这就是善知识;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别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0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问:三灾到时,天地亦坏,唯四禅天不坏。此时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狱之灵魂如何。范古农答: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此火水风三灾,仍自心三毒所感,不从外来。到此之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又嫌太长,听说《华严经》最圆满,就只念《华严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问: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大安法师答: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耕云先生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
情感世界时间:2024-09-16
1 有个同修在没有学佛之前,曾经堕过几次胎;学了佛之后,知道忏悔,天天念经回向给这些被她杀害的胎儿,希望能化解怨结。但是,其中一个对她一直不谅解,使她感到非常痛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4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多情又不留遗恨?清代的书画家中,才艺与品格可圈可点的就属赵之谦,是颇为令人尊重的一位。年少时由于家逢巨变,一时间顿入穷困之境,所以只有靠煮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07
茶,解渴之物;茶,禅茶一味。饮茶的经历与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茶中的六种境界,是在境里还是境外,心中自有答案!境外凡开始喝茶时,茶味都是一个样苦的。茶味单一,味
行业资讯时间:2024-09-05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所遇到的顺逆境界等,皆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支配,《三世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的命运是随着业力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9-04
放下心中的执着点其实求学问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很多的执着点,心里就没有罣碍。心里一没有罣碍,心清净了,就长智慧。假如每一天罣碍的是想吃些什么,想穿些什么,想玩些什么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第九章 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遇见佛法的众生,首先要安立「戒清净」,修习三十七道品,以证得「预流圣人」的境界。现在,我将简要地描述吾人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修持「七清净道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跟《金刚经》学心态。《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
佛答时间:2024-08-18
学佛法以贤良的人格为前提,一个人人品不好,佛的事业没办法承担,你魔的那道关也很难过,很多时候,不是靠法过关,关键是看你的人品,人品不好的话,这个魔考的关就过不掉
佛答时间:2024-08-1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问: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请问一位富翁能不能带他的全部财产回去?末学有问过很多人,他们说不能带回去,但是末学觉得能带回去,又能带回来。大安法师答:你的“觉得”也有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静波法师有一个出家人呢,曾经问云居禅师:“弟子每做一件事,事后总是不胜懊悔,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懊悔呢?” 每个人不都一样吗?做了事以后,好事后悔,我傻子,我
佛答时间:2024-08-18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世间生活难免会犯错学佛修行也是如此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持戒修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如果因为种种因缘条件不小心犯错破戒了心中不免产生疑
佛答时间:2024-08-18
1佛在经上讲,持戒念佛。落实《弟子规》是持戒;有持戒,念佛这才能往生。因为落实《弟子规》,你就是善人。2你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善男子、善女人。《弟子规》都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5
最初的佛像是如何产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佛祖释迦牟尼佛曾居住在波斯匿王的国土上,并受到波斯匿王虔诚的供养。一天,佛陀升上忉利天,去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讲法,以报答母亲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2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五、靠不住的世界“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有人说:“我们明明不是有眼睛吗?这不是耳朵吗?这不是鼻子吗?怎么会说没有呢?”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01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恋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异地恋往往会让人觉得这幸福中带着一点点苦涩,就像一杯加了半糖的咖啡,需要慢慢的品味。异地恋是最难维持的,因为两个人相隔两地,聚少离多,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女人心,海底针,真的是这样的吗?女人的心思男人你不要猜,猜也猜不懂。女人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一年365天,天天不一样。那男人如何挽回女人的心呢?很多男人都不知道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很多人一气之下就提了分手,可是分完立马就后悔了。那么刚刚分手如何挽回就成为了许多人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提出分手的那个人来说,虽然心里面悔恨无比,但是要是主动求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中国的男人是内敛的,是更多沉默的,真的是这样的吗?女人像水一样温柔,男人像山一样伟岸。女人多变,而男人基本上很少变化,那女人如何挽回一个男人的心呢?下面就和你分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男女之间谈恋爱的过程就是两个人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的一个过程。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小插曲,也有可能两个人会分手。但是,分手后男生应该怎么挽回前女友呢?一起来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和女友分手或是闹矛盾分开后,很多男生就会发现自己离不开她,不习惯没有她的生活,希望她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是,不是事事都能那么如意的,想要挽回女友和爱情,这其中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女生在感情当中一般都是比较感性的动物,很多的男生往往是大大咧咧的,在日常的相处中很多都会忽视对女朋友细节的关心和呵护,这个时候我们的女朋友难免会感觉到自己不受重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爱情就像一盒巧克力,看着很诱人,但是真正尝到嘴里后就会发现,既有苦也有甜。两个人相处久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来了,要是没有及时的沟通解除掉误会的话,那嫌隙就开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为了有更好的追求,都会选择到外地工作,那就出现了很多的异地恋。异地的时光里,两个人因为得不到互相的照顾,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异地恋,现在是越来越普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选择到更适合的城市求学、求职。有很多异地的恋人既要饱受相思之苦,还要随时面临被分手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如果你和心爱的人是相隔两地的话,那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维持这段感情。深处异地的两个人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对彼此的信任,要是有什么小的误会没有解释清楚,那嫌隙也就会慢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