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6年2月18日,中国南传佛教史上最高规格的国际盛会——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暨帕松列和帕祜巴升座庆典法会在西双版纳景洪市隆重召开。多国僧王、海内外上百位高僧,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海内外各界善信千余人共同见证了中国南传佛教的伟大盛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梁晓芬向大会提交了题为《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历史研究》的论文。梁晓芬认为,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与傣泰民族文化圈的形成及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她在文中对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考溯梳理,并对当代的的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南川佛教文化交流进行了详尽分析。因篇幅关系,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栏目今日独家刊登全文第二部分:
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新时期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南传佛教界涌现出了一批精通佛学、修持谨严的高僧大德,他们曾在东南亚国家留学修行然后返乡弘法,如松领·阿戛牟尼、伍并亚·温撒、英德戛、伍古腊、英达片雅、郎德哥等一批爱国爱教的高僧,为促进云南与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云南南传佛教界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佛教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双方的互联互通,巩固了传统友谊,树立了新中国南传佛教的良好形象,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考察,新时期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南传佛教僧侣跨境交流
僧侣作为南传佛教的信仰主体,其跨境交流是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跨境交流的主要类型,分为跨境参访、跨境留学和跨境住寺三类。
1、僧侣跨境参访
南传佛教僧侣跨境参访有个体性参访和群体性参访两类,其中,个体性参访主要见于中缅佛寺之间建立了友好联系之后的交流互动;而群体性参访往往是受邀参加某个宗教仪式活动或佛教论坛,其旨归在于促进双方的法谊和交流。例如,云南南传佛教高僧祜巴龙庄勐经常参加泰国、缅甸的佛教论坛,同时与东南亚佛教界保持友好互访和交流。2004年1月,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总佛寺隆重举行都龙庄晋升“西双版纳祜巴勐”仪式,来自缅甸、泰国的高僧如祜巴温忠大长老、祜巴阿亚坦大长老、祜巴香腊大长老等参加了盛大隆重的庆典活动。
2、僧侣跨境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培养高素质僧才,中国佛教界和云南佛教界先后选派了约100名僧人赴泰国、缅甸留学,留学归来的部分僧人逐渐成长为云南南传佛教的中坚力量。例如,1996年,中国佛协选派五名比丘赴缅甸国立佛教大学留学,这五位比丘是建国以来首批赴缅甸留学的僧人,其中三位是云南南传佛教僧人。先后学成归来的年轻僧人成为弘法利生的中坚力量,为云南南传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诚然,除了由佛教团体选送到南亚东南亚留学的僧侣之外,亦有僧人自发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跨境修学的情形。
3、外僧跨境住寺
“外僧”指的是外籍僧侣,有缅甸籍、泰国籍和老挝籍,主要是缅甸籍僧侣。由于云南境内僧才不足,不能满足信众宗教生活需求,由信众聘请外僧跨境住寺,有的担任佛寺住持,有的跟随师父住寺。据调查统计,西双版纳州有外籍僧侣300多人,德宏州有缅籍僧侣100多人,临沧市有缅甸籍僧侣60多人,普洱市孟连县有外籍僧侣100余人。除了外僧跨境住寺之外,云南境内僧人亦有跨境到缅甸木姐、南坎等南传佛教寺院担任住持的情况。本文客观考察僧侣跨境互动,至于外籍僧人跨境住寺的利弊问题,兹不赘述。
(二)南传佛教信众跨境交流
1、信众跨境朝圣
在整个南传佛教文化圈内,泰国素有“千佛之国”之称,而缅甸蒲甘则号称“万塔之城”,中国云南傣族地区亦有不少闻名东南亚的佛迹圣地,这些圣地吸引着佛教信徒跨境礼佛朝圣。云南傣族信众每年都会自发组织赴东南亚的泰国、缅甸佛教圣地跨境朝圣。同时,云南普洱市景谷县有26处“佛迹”,殊胜罕见,被誉为“佛迹圣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东南亚信众跨境朝拜,2010年曾有三批共计400多人的东南亚佛迹朝圣团跨境朝圣,泰国南传佛教高僧祜巴温忠和缅甸景栋高僧祜巴阿亚坦曾到景谷并对佛迹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无疑是东南亚佛教界对云南景谷佛迹圣地的最大肯定。
2、信众跨境赕佛
信众的跨境交流还表现为在中缅边境地区南传佛教仪式活动中的交流与互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缅边境地区的南传佛教交往日益频繁。以西双版纳打洛镇与缅甸小勐拉同源傣-掸族之间的南传佛教跨境互动为例,2000年,打洛镇傣族信众出境参加南传佛教赕佛活动人数达5000余人之多,而境外掸族信众入境参加赕佛活动的人数亦多达6000余人。
总之,以同源傣-掸族系文化互动为通道,以南传佛教节日为载体,如雨安居、泼水节、赕塔、赕坦等仪式活动, 在现实场域中,中缅边境地区南传佛教信众频繁地跨境交流互动。
(三)南传佛教团体跨境互动
南传佛教团体的跨境互动主要表现为中缅边境地区南传佛教团体的交流互访,这种互动是双向的,旨在增进理解,巩固传统友谊,促进交流与合作。
1、云南南传佛教团体的跨境互动
云南南传佛教团体的跨境互动包括以佛教团体的形式跨境参访、参加佛教论坛或佛教仪式等交流活动。例如1996年,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作为代表团长,率汉传、南传、藏传佛教代表团一行18人到泰国参访,拜会泰国僧王、文化部宗教厅、华人佛教团体以及主要佛寺。2003年7月,以刀述仁会长为团长,南传佛教僧人都龙庄、都罕听等为成员的中国佛教护侍团护送佛指舍利到泰国供奉。2005年10月,云南省佛教协会以刀述仁会长任团长,组成86人的迎请团赴斯里兰卡迎请三棵圣菩提树苖到云南安奉,斯里兰卡花园派大长老、阿斯羯利派大长老和佛牙寺大臣三大佛教领袖护送圣菩提树到云南,这一佛教盛事是中斯两国佛教界承前启後,开创未来的一个新起点。
2、东南亚南传佛教团体的跨境互动
东南亚南传佛教团体的跨境互动包括以南传佛教团体形式跨境进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参访、布施、参加佛教论坛或佛教仪式等交流活动。例如, 2010年11月3日,为纪念中泰建交35周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泰国红十字会秘书长鹏·旺纳麦提一行受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陛下的委派,到西双版纳总佛寺捐赠佛像和布施袈裟。2012年12月12日,云南省西双版纳总佛寺隆重举行大雄宝殿、僧寮福顺楼和鼓楼落成开光庆典仪式,来自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泰、缅、老挝等九个国家的佛教代表团共襄盛举,标志着云南与东南亚、南亚佛教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13年6月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边境姐告口岸隆重举行赠送缅甸三尊佛牙舍利等身塔恭送法会。缅甸宗教部副部长貌貌泰亲率宗教部官员和缅甸数十名高僧随彩车进入姐告口岸恭迎佛牙舍利等身,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龙庄勐、北京灵光寺方丈常藏大和尚等高僧共同主法,缅甸高僧与我国南传佛教僧人和汉传佛教僧人分别诵经祈福,共续中缅两国佛教传统法谊。2015年11月,云南临沧市佛教协会和瑞丽市佛教协会分别举办“中缅边境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会”,来自缅甸南坎、木姐、腊戌等地佛教代表团与云南南传佛教团体交流互动,共话遵循佛陀教导,利乐有情,共续传统法谊。
(四)南传佛教经典跨境交流
首先,随着巴利语系佛教从泰国、缅甸向云南傣族地区的互动和传播,巴利语三藏经也随之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迄今保存着一部基本完备的巴利三藏,这套巴利三藏使用的是老傣文,这种文字最初是为了满足抄写佛经的需要由孟文、缅文演变而来的。依据刀述仁先生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一文中对现存傣文佛经的介绍,将傣文巴利三藏和流传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巴利三藏进行比较,以便理解二者的异同。总体而言,傣族地区以巴利三藏为主体的佛教经典与南传诸国传布的佛教经典并无二致,仅在细微之处稍有差异。
其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南传佛教团体与东南亚南传佛教团体的交往以及双方僧人的交流互动,泰文三藏经和缅文三藏经也流动到云南傣族地区,云南南传佛教有的佛寺保存有完整或部分泰文、缅文三藏经典。
再者,在当代中缅南传佛教界高僧大德的推动下,一部分缅文佛经和拉丁字母转写的巴利文佛经逐渐流入境内并被转译为中文,诸如玛欣德尊者编译或译述的《阿毗达磨讲要》、《比库巴帝摩卡》、《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上座部佛教念诵集》、《沙玛内拉学处》《沙门果经》讲义、《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大护卫经》等等,让更多的人得以一窥南传巴利三藏的堂奥。
同时,云南集政界、教界和学界之力,历时九年搜集整理翻译的《中国贝叶经全集》,是对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的一次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共有139部贝叶经卷本,为贝叶经原件扫描、老傣文、新傣文、国际音标、汉文直译、汉文意译“六对照”的佛经版本,亦通过不同的渠道跨境流动到泰国、缅甸泰-掸族系之中。
历史证明,在云南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史上,南传佛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是云南南传佛教通过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从未间断的交流而永葆其内在的生命力和活力;二是共同的佛教信仰架设了中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互信,使得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人民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三是在上千年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中,佛教经典、语言、天文历法、医学以及佛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也随之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并发扬光大。可以说,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
通过追溯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背景,梳理历史场域和现实场域下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其呈现出来的几个鲜明特点:
其一,交流的历时性
在南传佛教传播发展史上,不论是南传佛教从泰掸族系地区源源不断地进入云南傣族地区,还是历代僧侣为了法脉传承所做的诸多努力,南传佛教在傣泰族群间的跨境交流互动绵延不绝,显现出历时性特点。尤其是云南和东南亚南传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从阿连亚洼西、叭龙咯涛宰山、召蒙·玛哈库、松领·阿戛牟尼、祜巴西唯差等,到当代的祜巴龙庄勐、祜巴香腊、祜巴温忠等,他们作为南传佛教文化的传承者,前仆后继,坚持不懈行进在弘法利生的路上,以其独特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
其二,交流的内驱性
从宗教史学视野而言,世界性宗教具有突破一定地理空间和信仰群体限定,主动向外传播和发展的特点,南传佛教也不例外。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既是信仰主体的宗教诉求,也是南传佛教自身传播运动的内在驱动。可以说,南传佛教内驱性客观上驱动着南传佛教的跨境交流互动,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形成的过程就是南传佛教在傣泰族群中跨境播布和交流的过程。
其三,交流的文化性
族群认同建立在血缘和文化基础之上,尤其强调族群的文化特质。傣泰族群虽然跨境而居,然而共通的语言、共同的节日、共同的历史记忆,加之共同的信仰纽带,使得中缅边境地区地区的南传佛教跨境交流互动表现出对傣泰族群文化高度认同的鲜明特点。相应地,族群文化认同在长期的南传佛教信仰在跨境交流互动中又得到了不断深化。因此,南传佛教的交流互动,互动的是信仰,也是文化。
其四,交流的双向性
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不是单向性的输出或输入,具有双向性交流特征,是“宗教互动”的一种类型,这种交流并不是宗教信仰的转变,而是在同一族源群体中的双向流动,即在傣泰族群中自然流动,信徒的宗教归属依然是南传佛教,属于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通过这种双向性的交流互动,可以进一步维系和强化傣泰民族文化圈内的南传佛教文化系统。
其五,交流的民间性
在现实场域中,南传佛教的跨境交流互动存在诸多方向,然而不论哪个方向,中缅边境地区南传佛教的跨境互动都秉持着民间文化交流的性质和特点。南传佛教作为一种跨国界、跨民族的精神力量,可以为我国公共外交提供平台和通道并发挥独特的“文化外交功能”和“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南传佛教的跨境互动促进中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
余论
综上所述,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既是跨地域的地理性互动,又是跨民族的文化性互动,而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互动的驱动力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一是南传佛教传播运动的客观内驱力,南传佛教自身的传播特性自然驱动着南传佛教源源不断地跨区域播布互动;二是信仰主体的主观宗教诉求,南传佛教的信仰主体自觉主动地推动着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的跨境交流;三是同源傣泰族群经济文化交流为南传佛教的跨境交流提供了载体和通道。正是上述三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云南与东南亚傣泰族群南传佛教的跨境交流互动源远流长而意义深远。
追古抚今,随着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日益深化,云南南传佛教在国际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亦备受瞩目。南传佛教作为一种跨国界、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提供思想资源,而且还可以为我国公共外交提供平台和通道,南传佛教在增进南亚东南亚国家民众对中国的理解和互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公共外交手段难以替代的。毋庸置疑,南传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天然的文化纽带,我们可以依托这一共同的文化因子在该区域的亲和力,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所具有的“文化外交功能”和“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丝绸南路平坦宽阔,事异时移,如今的玄奘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都不敢在白天上路的偷渡僧人,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沿途闪躲多走许多弯路,更不必担心取水时被人一箭射死--他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经过九年的准备,唐太宗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在南印度游学期间)召麴文泰入朝。也许是看到了大唐对西域的野心,也许是害怕唐太宗的惩罚,麹文泰找了个借口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09
中国是一个香文化十分昌盛的国家。古时香可为药材,用以祛秽免疫,提神醒脑;宴会庆典中,人们会在庄重的仪式中焚香进贺,祈祝美好;祭祀典礼中的用香寄予了借香烟之功,请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沉香一两、檀香末一钱细锉,鹅梨十枚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梨汁干,才得香味纯郁。这就是在热播电视剧《甄嬛传》里多次提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7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在从秦汉到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06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不知道是狩猎收获颇丰,还是礼物起了作用,或者觉得高昌国离西突厥那么远,麹文泰还不忘让这位僧人带礼物来敬献给自己很有面子,叶护可汗收下礼物后,对玄奘非常客气,先派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中国佛教史略--东晋佛教东晋佛教是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到恭帝元熙二年(420)共一百零四年间的佛教。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区域。北方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所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香道中常用的香为沉香与檀香。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香之十德》中,曾说香的好处是:“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4
中国传统香道可以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考古发现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也有五千多年。黄帝时期出过一道法令,叫香禁重,那时候焚香是一种国家行为,主要用于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0-29
这是一段盛世下的传奇故事,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民族之歌;他来自东方,他从丝路而来;他用理想和信念塑就了那个时代的灵魂,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他的名字
玄奘精神时间:2024-10-27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我们讲过香文化的起源,发展,成长,繁荣,兴盛,也知道香文化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战乱的洗礼,曾一度沉息,但未曾断绝,在盛世时期又将以全新的面貌现世。物极必反,盛极必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如今,这些生活中的老规矩,懂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可这些老规矩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1、不许掳袖管儿;2、不许挽裤腿儿;3、不许抖落腿儿;4、不许斜楞眼儿;5、不许叉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禅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一点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中国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些问题似乎仍应深入探讨,本文想就此谈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诵念心经 逢凶化吉 (唐 玄奘)唐朝玄奘法师,早年在四川时,一次看见一个生疮的人,又脏又臭,衣服破烂。起悲悯心,带他回寺院,给他衣服,饮食。病人很感激,便传授法师《心经》,从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前言佛教,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它不仅不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而且根本是无神论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诲,一定要说它是宗教,也只是意味着它有所宗(宗旨)有所教(教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将谈斯旨,须先声明者二事。一、凡学各有其学之相貌,如一般人有一般人之面貌,瘦者、肥者、白者、黑者不一而足,今欲认识其人。则只认明其人之为白、为黑、为肥、为瘦而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 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声闻乘: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缘觉乘: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0-11
黑龙江大庆市佛教协会举办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交流会现场法喜充满2012年7月14日至15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在大庆市净觉寺隆重举行。大庆市佛教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附录I、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说明:1.本图系根据《五灯会元》、《祖堂集》、正续《高僧传》、《禅灯世谱》、《中国禅宗历史之演变》、《中国佛学人名辞典》附表、《巴蜀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前言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解决世间的苦痛,法门竞出: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不净观是甘露门;或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问:作为本教信徒,在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时,诵什么经最好?答:诵什么经都可以。当然,针对性地去诵会更加殊胜。朝拜普陀山时诵大悲佛母仪轨和心咒。因为,普陀山是观音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9-25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哲学系韩焕忠引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5
摘要: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管理阶层和社会精英分子,从苏东坡到雍正,都格外重视禅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宗又名心宗,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佛教的现代价值(上)肖永明佛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成为了众多人群的精神信仰,沿续两千五百多年,至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充分显现了佛教之于人类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