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说“佛法没必要也不可能与科学保持一致”?
答:佛教的世界观与当代科学之间的关联性有两大原则:
第一大原则,佛教没有必要跟科学论完全一致,这是不可能一致的。第二大原则,既不必要用科学去统一佛教的世界观,也不必要用佛教的世界观去彻底解读科学的一切看法。
为什么呢?因为站在了不同的理解机制上。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一大原则就是,可以脱离开主观的情绪和观察者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进行反复验证。佛教的第一大原则就是“一人一世界,一切唯心所造”,所侧重强调的是人心对于境界的干预。所以它们彼此的立足点,已经天生不同了。
现在有人在作这样的探讨,说科学和佛教已经越走越近了,量子物理快要可以解释空性了。这绝对不可能!这样的研究专门站在科学的思维角度,而对于佛教的基本精神还是不了解。
为什么不可能?因为空性见的获证是由主观的觉悟过程来实现的。如果脱离开了主观觉悟的过程,“实物上的空性”完全就是妄说,是毫无理由、毫无道理的。因为从佛教的角度看,比如佛经里讲“一切唯心造”,是说一切的外境跟心是密切相连的。
如果是心生则一切法生,心不生一切法不生。那么在一切法不生的情况下,心有没有可能单独生起来呢?不可能。这就导致了科学研究的一个必然依据的缺失,或者说是佛法与科学的必然鸿沟——研究科学所必要的一个基础条件已经把佛法研究的基础条件排除了。
科学研究不需要个性、思维、意识的参与,可是佛法所研究的就是人参与后环境中所存在的一切现象。(人和世界)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佛法认为是不可切割的,而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是首先切割了这种关联性。所以,科学所认可的物质世间、外部环境的独立实有性的共同基础,佛法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承认了。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说,离开心的独立外部现象界的实物完全没有发生过。而科学研究认为这些完全没有发生过的实物永恒存在。
这是各说各话。佛法不是认为外部世界的万物没有研究的价值,而是说它们没有真实地发生过。但科学家说不仅发生过,而且发生得非常彻底,非常精密。于是,科学家不断地研究,佛学家不断地修行。
当然,研究的结果和修行的结果有可能会最终冲撞。如说,科学家发明的飞机大炮可以杀人了,炮弹炸到修行人的身边了。那么修行人是否还能够忽视这些研究成果?
忽视研究成果不见得是佛教的主张。佛教是不否认这些研究成果的,这些成果完全可以在佛教界得到承认。可是现象界里物化的研究成果即便是非常卓越,也仍然是在脱离心的外境上的独立研究,这跟佛法的研究方向还是不同。佛法的任何一个研究方向都是基于我们的心的研究。
因此,可以承认所有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佛教还是一个修行的宗教,还是一个修行的法门,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路数还是没办法完全相同。
道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只是当代的文化格局出现了变化,尤其是西方文明大规模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受了物化的教育,虽然这是西方后来的,却是现在东方主流的。我们几乎用了近百年的时间,使进化论等物化理论在心里扎了根,却忽略了佛法给我们带来的人文层面对心灵构建的重要价值。
有一类人牢牢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将世间学问作“心灵科学、自然科学”的划分,这是不对的。佛法虽然无需硬性进入任何一个领域,但世上并没有无需人心介入的领域,作为科学原则的“纯客观”甚至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假想,客观与主观不可分离,没有离开主观的客观,也没有离开客观的主观。人文的佛教虽无必要硬性介入所有的实物层面,但实已无法相互回避。非人文的部分,只是“并非‘人文’的人文”。
直到现在,依然有人这么谈:“因为现在科学家证实了能量和物质之间是可以转换的,所以我们佛教有道理了。”这个问题还需要慢一步探讨,为什么?假如我们在现有的物质世界找不到信仰的依据,那么,我们还信不信呢?因为人类认知物质世界的能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过去没有宇宙飞船飞向宇宙,人们信佛;后来有了宇宙飞船飞向宇宙,人们还在信佛;未来如果发现在火星或其他星球上,人类能够以一种特殊的与佛教无关的方式生存,那么我们还信不信佛?
所以,这里要确定的就是“比附”之于信仰的可怕——佛教不需要拿科学来证实。讨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应该说“信仰就是信仰”。一个健康的社会状态,科学与信仰是可以和平共存的,既可以研究自然科学的问题,同时信仰佛教也没有错,不需要拿现代的物质经验来做佛教真实性的证明。
而在不健康的社会状态下,科学与信仰是矛盾的,人们信仰科学的同时很难找到信仰佛教的依据。为什么这样的状态不够健康?因为佛教解决的是我们的生命问题,哪个科学家不经历生老病死?哪个科学家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不时时面临着生命的考验和生命的终极选择问题?
所以,对于世界观的反思,第一步应该确定的是不一定要通过“比附”的方式来确定信仰的必要性。“比”是比较的比,“附”是附属的附,比附就是通过比较和依附得到注解,才确定自己的信仰是可靠的。这事实上是不停地在寻找信仰的支撑。那么我们的信仰是否需要到处寻找支撑?如果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证明信仰的可靠性,我们还信不信?我们的生命问题还解不解决?这是一个选择,并且从逻辑上来说也是如此。人们说:“哎呀,你看你们这个佛教,对于世界的说法很有道理啊,非常符合科学家的研究。”从逻辑上来说,这就是一句不合理的话,为什么不反过来说:“科学家们研究的成果有道理啊,因为它符合佛教的说法,所以它是正确的。”
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生命的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价值。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人的生命不是用科学的成果就能够衡量的。人类生命问题的解决,不是拿现有的科技标准能够判断得了的。
生命问题永远是最高水平的问题,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学问。因为只要自己有了生命,就面临着要去解决。从个体意义上来说,它遍及我们生命当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普遍情况来说,只要人类社会在发展,生命问题就永远是社会的主题,是主流的问题,任何人都无法忽略。
正视生命问题,就不难理解佛教的世界观与科学视角下的世界观完全不冲突,冲突的原因完全在人。佛教的中观见认为,如果是修行有果证、有成就的人,大可以放弃现前的科学世界观。如果还没有获得真实的受用和成就,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作为暂时的随许对象,同时个人进行导向佛教世界观的修行,承认暂时的,追求究竟的,这是具体的办法。
虽然宗教信仰和社会学科在根本定位上所解决的问题有时候是不能共容的,但只要是发展成熟的社会,信仰和所享受着的现代科技的智慧和成果始终都不会矛盾。信仰不会成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异端,如果我们把它当成异端,那就是确定了这个物质世界的唯一性,把物质世界问题的解决当成生命的根本需求。那不是盲目么?那不是互相在借换主题么?我们的生命问题始终都存在着,科学家尚不能解决,这一个盲点何必要拿其他的问题来掩盖?所以,如果认为科学和宗教不能共容且把宗教列为异端,那么这个社会是不够健康的。
所以,彼此之间相互比附,或者相互证成,这些都没有必要,世界观没有必要完全统一。既然科学家的研究方向是那样的,那他的世界观就肯定是物化的。佛教的世界观既然是以一切唯心所造来观空外境的,那么就应该以观空外境为核心。世界观可以各人存在各人的,可以每人一个世界,可以相互独立,但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兼并。
反过来,这是否说明不需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那倒不一定。科学的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不能盲视,因为这关系到物化教育的成果,关系到自然科学的知识成就。我们可以在宗教上进行了解和薰习,但是不能盲视当代人的知识和心理结构。如果只是生硬地回避,之后依然逃不开。虽不比附,甚勿盲视,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依然是当今世人契入佛法的善巧方便。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香是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在禅堂之上,袅袅的一缕香包含多少肃穆庄严,多少祝福祈祷;在书斋之中,香伴着书卷,有多少典雅,多少心意的流连;在小姐的闺房里,香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21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世界和平人类忘记了他有一颗心,如果他仁慈的对待世界,世界也一样会仁慈的对待他。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我们害怕战争,一方面。我们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18
板沉可分为头板.二板.三板,依其含油成数及大小片状做等级区分,凡是不沉于水,或是半沉水都可以称做板沉,古籍称做黄熟香,板沉可以说是制香最主要的原料,用得最多也最广泛,水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17
读诵心经的好处是有很多的,如果我们想知道读诵心经的好处究竟是什么的话,自己就应该每天坚持去读诵的。但是在我们读诵心经的时候,首先应当知道要怎么念心经,这样我们修
心经感应故事时间:2025-02-17
贵贱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这些恶业的果报,你不可不知“杀生短寿报”: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凡是杀生者,都会短寿。今生如此,来世会更短。 “逼恼遭多损”:你伤害他人的利益、逼恼他人,你就会常常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2-14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能大慈大悲,他也是观世音菩萨;我能大慈大悲,我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人人都可以做观世音菩萨。不过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的,有富的? 从前有位施主,年轻念书的时候,所有的考试都是别的同学替他做的,糊里糊涂大学毕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闻而自得名闻。假使我们出家人有所求的话,那你就求佛,求地藏、文殊、普贤都行,虔诚供养礼拜,求什么有什么,乃至求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为什么佛拿这四位大菩萨来比较地藏菩萨呢《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律航法师答:皈依佛就不堕地狱。嗔恨为地狱的因,佛无嗔恨,你若存心做事,常依照着佛,那还能再堕地狱吗?皈依法就不堕饿鬼。贪吝为饿鬼的因,佛法首禁贪吝,你事事都依着佛法去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蜜蜡,为有机类矿物之一,质地脂润,色彩缤纷,用途广泛,价值超卓,与其他自然宝石一样,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誉。那么蜜蜡有什么作用呢?1、蜜蜡其实属于琥珀类的有机宝
蜜蜡知识时间:2025-02-07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黑土沉顾名思义出于阴湿的腐质黑色沙土中,香皮表面颜色愈黑愈凉,黑土沉的味道以清凉气取胜,是沉香中凉意最好的一种,清烟违嗅尤佳。黑土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含油脂多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怎么样能保持你的清净心?我觉得有一个好方法,止语,就像我刚才说的,少说、不说、无话可说,止语。我老伴在家经常跟我止语。他什么时候止语?犯错误了,说错话了,办错事了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02
法眼文益禅师初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佛珠也叫手串,在古代是弘法的法器,更是显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皇帝赏赐朝臣及地方进贡的常用之物。今天,手串逐渐演变成一种彰显品位的配饰,也是一种时
佛珠知识时间:2025-01-31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9
杜陵石,又称为都成坑石,杜陵坑石。杜陵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对峙。这个矿脉还出产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楼石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28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大多数人都喜食物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以抵抗将来的严冬的寒冷。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对于身体是大
素食资讯时间:2025-01-28
禅坐中眉心有点紧绷的感觉,接着不停的跳动,持续一段时间才停,是什么原因?答:因为它想要跳,所以它就一直动,所以叫跳动。禅坐中眉心会有紧绷的现象,那是你自己紧张了。可是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黑陨石的形成约在三千四百万年前。当时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在陨石撞击地球过程中,由于陨石大部分都以每秒11-74公里的速度穿越大气层进入地球,在此途中与地球大气层产生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27
和香在古代有一整套严正的礼法和内涵,不是简单的合成。和在古代,1、是指和谐。《礼记》其声和以柔;2、适中、适当。《论语》礼之用和为贵;3、和睦、融洽;4调和、调制。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6
为什么我修行总是不得要领?色身上的变化,初学过程中有八种变化,是每一个修行禅定的人都会经历的。──────────────────当我们用功到一个足够的进度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国人信奉心诚则灵。愈古至今,无有異也。今有凡夫之烧香拜佛存在两大问题:一、自私自利:烧香只为求一己之官禄富贵康寿,求一家之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想跟菩萨做交易,今年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人的手腕上有很多穴位,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手背处有阳谷穴、阳池穴、阳溪穴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补阳气改善气色。手腕内侧有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经常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真正的出家人是身无长物。释迦佛在世时,托钵只准托七家,有就吃,没有就不吃,粗米饭、黑馒头也吃。有些南传国家,如泰国僧人除了穿在身上的,没有其它了,早上托钵化缘,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4
戴菩提子有什么讲究?其实讲究很多,包含了各类文玩菩提子的意义以及不同数目串珠的穿法。实际上,文玩菩提子的颗数,在佩戴时多者千颗以上 ,少者惟有一颗而已。串珠的颗
佛珠知识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现在讲到〈如来寿量品〉。“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的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喔!那是如来佛祖啊!”他以为这“如来佛祖”,是单单一位佛的名字;其实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在在所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紫檀手串为什么变黑了?小叶紫檀不是黑色的呀!正常的小叶紫檀应该是红棕色的有明显的纹路 年份越久颜色就越深 但是再深也黑不了的哇..如果一开始就是黑的 应该是大叶紫檀大
紫檀佛珠时间:2025-01-22
单念大悲咒这一句,就是成就法,求什么都会成功的。(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amoheladanuoduolayeye)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慈观悲观喜舍观普度众生化大千有缘无缘同摄受离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什么是极乐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里净,就没有一切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和沙和尚胸前戴的佛珠,仔细看佛珠表面,颜色是乌黑油亮,其材质应该是用非洲黑檀木所制。非洲黑檀木坚硬、滑润,用黑檀加工而成的佛珠经打磨后形成的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该念佛?还是该持咒?是该参禅?还是该修止观?很多人就徘徊在这样的犹豫中。更有许多争论。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2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佛法的疑心与信心梦参老和尚..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传统文化说:“糟糠之妻不下堂”、“一日夫妻百日恩”。古人认为:休妻弃妻会遭到报应。 清朝宁波有个葛观察,他读书的时候,每次去学塾经过路边一座庙,都要作个揖再走。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