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清凉山浅记:山中菩萨如云集

其他文章 2016-09-27

“文殊使者”合影

“文殊使者”合影

“文殊使者”合影

文:Sherry

一直以来喜欢生活中美丽的风景,温暖的事物,简单的交往,凡是能感化心灵,积极向上的瞬间,正向利他的举止,都会让人过目不忘,铭刻在心。当然这次参加文殊信仰论坛,身边也有诸多温馨的回忆。众所皆知,“清凉圣地每天有一万个菩萨说法”这句话是口耳相传的,会让很多人仰慕佛法的甚深奥义并前往听闻瞻礼。我们是平凡人,拥有真实生活的社会人,参与一次活动总免不了要与人发生联系,产生连接,事后想想,菩萨就在身边哦。更何况这次活动举办地在曼殊之地,更不一样了。

接到腾讯佛学频道的通知后,全国各地的文殊使者们就迅速的在微信中汇聚了。大家开始分组,商量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出行。我们会务组有幸拥有一位太原当地的李女士,她很热心,告诉我们行车路线、当地的气温、路上花费的时间,以至于后来联系大巴都是她牵线搭桥的。

人的热情和善念是有感染力的,大约有20人决定选择汇聚太原与她同行,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一直相信,与做事有热心的人在一起会很愉快,沟通成本低,效率比较高。果不其然,到了那一天,天气也很好,全国各地约20人在既定地点准时坐上了她联系的大巴出发了,时间一点都没耽误。车上她还向我们介绍一路的风土人情,我虽然坐在最前面,只是听听,就觉得在异乡遇到的这份热情就很温暖。进入景区办理相关手续也是她指导我们的,一路顺利抵达,没有孤单的感受。

后来也巧,每一顿用餐都与她坐在一起,得知她是资深媒体人,而且对饮食有深入的了解,她在餐桌上如数家珍的介绍每一道当地的食材,生长周期,产地,及烹饪方法,这些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清凉圣地的人文生活的认知,万物有灵,一道菜就是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就是一扇窗,莫不如此。坐在她旁边用餐很幸福哦,旁边还有这么热心的人在做介绍,出门在外有这样的遇见算是一种幸运,她向我们传递了一份善意和美好的记忆。

郑振煌先生与志愿者合影(摄影;王磊)

我们抵达后的日子,会务方对我们很关心,先让我们熟悉环境和适应作息,以便有足够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后续的紧张工作中。幸运的是,腾讯的张老师还特意抽出时间在活动开始前的一个晚上安排我们会务组的成员作了自我介绍与互动。

在那次互动中,得知很多文殊使者很年轻,有的在国外读书,有的就读国内一线院校,有的从事非常棒的职业,还有一对母女,母亲好像是陪伴并支持女儿来的,这位母亲印象中是参加了接待工作。听着他们的分享,感觉他们这些年轻人将来的前程也会发展的很好。我至少从语言的直觉和思维的走向上有些许的判断。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有一天在文殊洞的门前广场上,我看到同行的人手中拿着《阿底峡尊者》,我当然是喜欢看书的,就问:你们怎么会有书啊?旁边的一位女生很开心的回应:师父给的?另一位海大的男生就直接把书递给我了:

“师姐这本给你”

“那你没有啦”

“我和他一个宿舍的,我俩看一本”他指着身边的另一位男生,原来他俩是校友兼室友。

我起先还推辞了一下,后来小伙子说不要紧,不要紧的,便接受了。

至少这也是一个良好的行为举止吧,殊不知一些细微之处的亮光也是闪烁的,能够照耀身边的心灵。谢谢你,送人书籍,滋养心灵,提升智慧。

当然,组织一次有规格的会议总归是费心费力的。我们在进入服务之初,会务方提醒我们,无论你之前举办过多么成功的会议,在自己的领域有多么好的成绩,这一次比较特别,放下以往,专注在会务方的安排与协调上。我很认同这种统一性,也感谢他们对工作角色的再次确认与分配。其实一个人在过往的良好积累只是未来走路的一个基石而已,不必常常引以为荣,每天都是崭新的和不断变化的,善于变通才是真。

工作部署紧张有序(摄影;王磊)

后来整场活动下来,也见证了他们的过人之处,通宵的工作和整个会场的把控,他们对会务的策划能力和运作能力也是耳闻目睹的。比如参与这次活动的诸多师父们,在现场忙个不停,还及时指出我们没做到位的地方。工作服务上要求很严格,同时还不忘提醒我们工作结束后到什么地方及时就餐。我们是一边服务,一边学习,一边被关心。腾讯的张老师更是不停的用电话确认一件又一件事情,告知每一件事情的进展与时间节点。最后一天晚上还召集大家一起聚聚说心得体会,因人而异给大家题词。另外还有几位有工作交集的文殊使者也是非常的敬业,与我仔细核实往来人员的报销发放事宜,她们那几日也非常的辛苦。

这些经历在未来的岁月中都会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我们的心灵就是如此一点点,一点点的被激励向前的,每个人接收的讯息而异,变化和影响也因人而异。每次只要一点点,一点点就好。

志愿者与嘉宾互动(摄影:王磊)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女生,从她服务过程中的照片,笑容一天比一天舒展绽放,也许是心灵被打开了。记得这位女生与我一起在去会场的路上分享了她学习佛法的经历,总之她很逗,也很实在,所以呢,吸收新知识和变化都比较快。她说的那几句实在话也让我放在内心一角,我们有时就像旅人,谁会来到你身边送上一杯羹都不可得知,

总之要相信,相逢的总是会相逢。另外呢,有一位台北的师姐织了很多围巾,有一部分让我帮她结缘。我很好奇她怎么会织围巾带来呢?原来她是退休的医生,上一次来这里义诊过,所以知道这边很冷。幸运的是,一个中午就帮她的许多围巾分别送给不同的有缘人,她的心愿得以圆满,一个人的善心如果能得到恰当的理解也是一种幸福,糟糕的是被曲解或者不领情哦。

我们在会场中途休息的时候,偶尔帮参会的专家学者大德们指个路,拍个照,到杯水,送本书,往往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应:你要好好珍惜这些善缘。当然这句话很朴实,还不是要经过千山万水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有所分辨,又有谁会对你说呢。

最后一天离开时,宾馆的老板娘亲力亲为帮我拎行李箱,送我上车,以及后面还有一位小伙伴跟着跑上来帮老板娘做搭手,那时那刻,这样的身影让人暧意涌上心头。

曼殊之地,山高寺深,菩萨云集。看到的只是浩瀚之中的一点点,一点点。也许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互动与情感连接,在言语,在举止,一点点,一点点的蔓延,也就像菩萨云集的暖流在身边流动一样,彼此影响,相互渗透,支持着我们向前走,菩萨真的到处都是,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去感受,用什么样的眼去看见。

更新于:2016-09-27 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