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熟悉这些窍诀,无论遇到何种痛苦都可轻易化解

藏传法师 2016-10-25

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中观、因明、慧度等深奥的佛法精华论著,但因为修行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无法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无法将学到的佛教理念落实、应用到生活当中,时常被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难题弄得焦头烂额。

按理来说,修行人与普通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但因为我们的学佛,往往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修行却没有跟上,所以只有听经闻法的福德,而不会有实际的效果。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时,也与非佛教徒毫无两样。在这一点上,我们都需要进步、需要成长。

如何面对痛苦

六道轮回处处皆是痛苦,不是苦苦就变苦,不是变苦就是行苦,尤其是末法时代,更是离不开痛苦。尽管所有生命都不愿意接受痛苦,但不管愿不愿意,所有的生命都要面对痛苦,谁都无法逃避。

世人没有面对痛苦的方法,所以渴望幸福,害怕痛苦。包括动物也一样——都希望不愉快的事情早点过去,幸福快快来临。在这样的期盼中,一生就这样蹉跎过去了。

修行人也会面临痛苦和幸福这两种境遇,如何把幸福,尤其是痛苦,转变成修行的助缘、顺缘,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痛苦和幸福就会变成修行的障碍,这样不但修行没有进步,连正常的生活都会受影响。

在面对痛苦时,如果能以正知正见去对治,痛苦就不一定有害;反之,如果没有正知正见,痛苦就会让我们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甚至走上绝路。

我曾经写过麦彭仁波切的一个《病苦转为道用》的修法(见《慧灯之光》),但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病苦,而是现实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痛苦,该怎么样去面对呢?

此处我不是凭自己的经验,而是根据以前的高僧大德们丰富的修行经验、教言与证悟,来为读者作简单的引导。

面对痛苦的方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认定什么是痛苦;二、确定痛苦的来源;三、战胜痛苦;四、解决痛苦的方法。

一、什么是痛苦

从佛教的观点简单地说,痛苦不是物质,也不是任何物质的运动,而是精神的一种特殊感受。

感受是属于精神领域特有的东西,钢筋、水泥、砖头、玻璃等物质不会有感受——既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感到幸福。人死了以后,尸体也和石头、砖头一样,在接触外界的任何东西——地、水、火、风时,都不会有反应。因为它没有意识,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痛苦或幸福。

精神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分别精神,也即“分别念”;另一种叫做无分别精神,也即“无分别念”。

眼、耳、鼻、舌、身的感受,只有感受没有思维,所以叫无分别念。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不管我们的意识怎么样想,身体却能分分明明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痛苦,这就是无分别念。

当看到、听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以第六意识去思维、分析对境的好坏与否,就叫做“分别念”,第六识所感觉到的痛苦,就叫做分别念的痛苦。

二、痛苦的来源

因为痛苦或者快乐产生时,能检测到大脑某个部位的脑波会有所变化,所以有些人认为:痛苦与快乐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其实并非如此,大脑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意识依靠大脑,可以辨别、感受外面的东西,但痛苦与快乐本身,却不是由大脑产生的。

佛学经典中多次探讨并论证过,痛苦来自于我执或执着,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的;此处的结论是,痛苦和幸福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与我们自己的观点、习气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执著创造的。

无分别识的痛苦多半与我们的意识没有太大关系,但修行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也可以转变无分别识的痛苦。但目前我们要转变的,是第六意识的痛苦,也即分别识的痛苦。

譬如,当我们开着一辆昂贵的名车时,也许会觉得很有面子、很了不起,傲慢当中夹杂着轻飘飘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来自于第六意识。从无分别识的感觉而言,开名车与开好一点的普通车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但第六识却觉得非常不一样。同样,当我们穿名牌衣服时,也会有满足、快乐、洋洋得意的感觉,这也不是名牌衣服创造的,而是我们的意识创造的。因为从无分别识的角度来看,质量好一点的衣服与名牌衣服的触觉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辨别牌子的真假,另一个人拿一件普通衣服给他穿,并告诉他那是世界顶级名牌,他也一样会产生满足、快乐的感觉。

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名车,穿不起名牌;或当我们发现邻居有更好的房子、车子时,痛苦又开始萌生了。虽然我们仍然有衣服穿,不会挨冻受饿,无分别识已经满足了,但分别识却会觉得丢人现眼、低人一等。可见,这些感觉都是第六意识创造的。

虽然佛陀不否定物质生活也可以带来一部分幸福,世上有少量表面的幸福,也来自于外界。幸福与痛苦,并不是与外界完全没有关系,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关系。幸福本身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要想获得幸福,只有往内心去寻找;要真正解决痛苦,也只有往内心寻找解决方法。所以,我们不能迷迷糊糊地做着金钱能带来所有幸福的美梦,因为金钱不能带来所有的幸福。

启蒙运动时代的代表人物——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机械唯物主义者拉梅特利在内的很多西方哲学家都认为,痛苦与快乐来自于外界,幸福不可能从内心产生,要寻找、追求幸福,一定要在外界去寻找。因此,西方人长时以来,一直鼓励人们往外追求幸福、寻找快乐。

一般人本来就误以为,幸福快乐来自于外界,再加上这些学者们的大肆鼓吹,所以在西方工业***以后的几百年中,大家都拼命往外去追求幸福,但众所周知,尽管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觉到,这种追求是错的,一切的努力可以说已经走向失败了。

佛教的精神导师们一再告诉我们,内心不要太脆弱。内心脆弱的人,更容易产生痛苦。

什么叫做内心脆弱?什么样的人会内心脆弱呢?

坚强和脆弱也许与遗传也有一点关系,有些人生来就比较坚强,有些人先天就比较脆弱。但绝大多数与环境、教育背景以及自己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从小生长在富裕家庭当中,然后又在贵族学校读书出来的人,相对来说精神比较脆弱。因为精神脆弱,所以在任何问题上都很计较、很挑剔。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会越来越严重,以致发展到对任何人、任何事和任何环境,都产生强烈反感,所有东西都看不顺眼,找不到真正的满足感。最后的结果,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乐趣,最终可能会走上极端的路。

所以,我们要学得坚强一些,不要让痛苦轻而易举地就在心里生起。

总而言之,痛苦的主要来源,就是自己的执著。

三、战胜痛苦

此处所谓的战胜痛苦,并不是彻底断除痛苦的根源,从此以后再也不发生类似的痛苦。只有最后解脱的时候,才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目前而言,用修行的方法把痛苦转为道用,使痛苦不至于影响自己的修行与生活,就叫做“战胜痛苦”。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痛苦,有可能来自于金钱、感情、婚姻等等,没有修行的普通人,很难战胜这些痛苦。一般人会在外界中去寻找痛苦的根源,他们解决痛苦的方法,也是改变外境。比如说,假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很不满,若不解决这个心病,就会一直窝在心里,让自己很痛苦。为了解决这个痛苦,他就可能会去打人、杀人,最终实际上并没有战胜痛苦。只有名副其实的修行人,才不会受到痛苦的影响,才能真正地战胜痛苦。

四、解决痛苦的方法

我也了解过一点儿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我个人认为:虽然那些方法对有些人有帮助,可以让当事人暂时轻松一点,但终归是临时性的帮助,而不是行之有效且一劳永逸的办法。

有一位心理医生说:有人因为婚姻问题而痛苦时,他会告诉当事人,想象把对方装在一个箱子或口袋里,关严上锁以后,从十几层楼上的窗户扔出去,然后想象这个人再也没有了,从这个世界、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这样心里也就比较容易离开对方、放下对方。再出问题时,又故技重施。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很好笑,但对有些人还是有一点缓冲高压的作用,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凡夫总是这样,每当遇到痛苦时,第一个反应,是想把外在世界的痛苦连根拔掉,但对凡夫而言,有些东西是无法推翻和断除其根源的,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用卓有成效的不同方法去面对。

佛教解决痛苦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解决;二是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解决。

(一)世俗谛的方法

当遇到痛苦、自己做错事或失去执着之物等等的时候,应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通过修行,减轻痛苦;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将痛苦转为道用。

1、制止、消除或减轻不愿意接受痛苦的心态。

应当思维:我这样痛苦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伤心痛苦也是有害身心的。

轮回当中肯定会有很多痛苦等待着我们,每个凡夫的命运都大同小异——都有生老病死,所有人终究都会死掉。怎么样死去,谁都说不清楚。父母可能会离开我们,婚姻、家庭、感情、金钱、工作上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遇到痛苦的时候,如果始终都是拒绝、抵抗、逃避,不敢面对、不敢承受,只能说明我们的抗压能力很差,内心不堪一击。因为内心非常脆弱,无法面对和接受痛苦,出于本能而习惯性地逃避痛苦,时间长了,我们的内心只会越来越脆弱。任何问题都斤斤计较、挑三拣四。外在环境再好都没用,什么都看不顺眼。

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内心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没有任何东西让自己感到幸福。这样给我们带来的创伤更大,最终肯定会在痛苦面前倒下,使自己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而没有任何益处。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没有遇到问题之前,一定要锻炼自己的心智,否则即使理论上知道痛苦和幸福来自内心,但关键时候却用不上。

不同的人看相同的问题,结果也不一样,这也与当事人的内心有着很大关联。一般来说,凡夫的内心脆弱易感,而圣者的内心却非常坚强。譬如说,在佛陀即将圆寂时候,周围有很多阿罗汉和修行人围绕着。虽然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圆寂了,自己将失去一位伟大且不可多得的导师,但所有在场的阿罗汉都很平静,唯有阿难因为没有证悟,只是凡夫,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床角哭哭啼啼、悲痛异常。阿罗汉们并不是不恭敬佛,但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空性,所以超越了痛苦。

综上所述,痛苦不一定是痛苦,幸福也并不一定是幸福,关键在于怎么去看待。

最好是通过打坐的方式静下来去思维,而不是边工作、边走路、边想。

比如说,当自己失去某个心爱之人或物,感到痛不欲生的时候,就打坐去思维:失去的东西能不能恢复呢?如果能恢复,那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伤心欲绝,只需恢复、还原就可以;如果永远都不可能恢复如初,那我就只能面对、接受这个现实。

也许刚开始没有效果,甚至宁可痛苦、难受,也不愿意这样去想,但只要坚持,慢慢就会想通这个问题。失去心爱的人或物,是轮回中必定面临的自然规律,不仅我一个,所有人都将会有这样的一天,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痛苦只能折磨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修行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反反复复地思维,就能说服自己。虽然这些方法比较简单,但若能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家都应该去试试。

若能依靠这个简单的方法去面对痛苦,就能闯过一个个的难关,之后就会发现,不但再大的痛苦自己都能顶得住,而且痛苦也可以不再是痛苦,其自身也有很多优点,它的正面作用要比负面作用多得多。就像有些治疗手段虽然让病人很难忍受,但治疗结果却出奇地有效一样。所以不能习惯于抗拒痛苦,而要学会面对痛苦。

但是,在修四个对治力的时候,却不能这样得过且过,而是要对过去的罪业深深地感到后悔,并对罪业的苦果生起极大的怖畏之情。对罪业越有后悔心,清净的能力就越强。

世间人也许会不理解:为什么要接受痛苦呢?正因为如此,他们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当国王的时候,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因为没有忍受过一点不舒服,所以在铺了十八层各种丝绸床单的下面有一粒豌豆,他都能感觉到,并且不能忍受;后来他不但失去了王位,而且一贫如洗,过着贫苦窘困的生活,只好到山上砍柴维持生计,因为连一件上衣都没有,他只能光着膀子背柴。天长日久下来,他不但丝毫感觉不到痛苦,还觉得很正常。

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如果遇到一个痛苦时,不去消极地抗拒,而是勇敢地面对。过了这一关,下次遇到类似痛苦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平静地接受,这就是战胜了这个痛苦,自己也就是这次与痛苦较量的胜利者。这样长此以往,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心力,战胜所有的痛苦。

2、对痛苦发起欢喜心,勇敢地面对、接受痛苦,化痛苦为修行的助缘。

若能掌握内心的奥秘。一旦遇到痛苦,不但能勇敢、坦然地面对痛苦,还会因为懂得痛苦和幸福是难得的修行机会,而生起欢喜心。

世间常听到一句话:化悲痛为力量——把伤心、难过、悲痛甚至痛不欲生的情绪,都转化为修行路上前进的动力。

如何转化呢?有七种修法:

(1)化悲痛为出离心

这个修法的原理是:把痛苦和出离心融合在一起修持,就可以把悲痛欲绝的痛苦,转化为出离心,而且效果非同寻常。

修法有两种:1、打坐观修;2、出坐以后的思维

打坐的修法:

先以毗卢七法坐式坐在禅垫上,然后依次修皈依、发菩提心、排浊气、祈祷上师三宝化光融入自心。之后开始思维:

轮回当中不可能没有痛苦,所有众生都一样会有痛苦。上至国家总统、高官富豪,下至平民百姓、小偷乞丐,乃至蚊蚁等小生灵,都有痛苦。遇到痛苦的时候,金钱、权利都无法解决,唯一的方法,就是把痛苦转化为道用。

给我造成痛苦的,就是我自己的执着。对任何东西有执着,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所以佛经上一再告诫我们:要放下!

放下就是不执着,只要不执着,就不会痛苦。

佛陀告诉我们:因缘产生了世间的一切。痛苦与快乐的缘,是客观因素;因,是我自己的执着。

比如说,上一世或再上一世造成的善业或罪业,都是让我们流转轮回的因缘。即使是阿罗汉,此生也有很多过去的业没有消尽。若能断除执着,过去的因就无法成熟。就像种田,即使有了种子这个因,但如果没有潮湿、温度、阳光等缘,也没办法发芽。我们过去的善恶,就像一粒种子。如果没有执着,也没办法成熟。

佛陀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是无常、有漏、痛苦、空性的,不值得我们去执着。若能通过修行,体会到佛说的这些道理,就能放下执着,远离痛苦,获得解脱。

在轮回这么一个恶劣的环境当中,一切都是变幻莫测、不由自主的,包括我自己的内心,也一点都不自由。贪心、嗔心、愚昧、嫉妒、傲慢等烦恼会让我心烦意乱、不得解脱。没有自由的人一定会跟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如果我能像佛菩萨和阿罗汉那样,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如如不动、平稳悠然的心态该多好啊!

遇到这样的痛苦,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我肯定经历过成千上万次类似的痛苦,甚至还有过更大的痛苦。在没有得到一地菩萨的果位之前,所有凡夫不仅曾经有很多痛苦,未来还会面临更多、更残忍的痛苦。但我到现在还没有厌倦这个世界和轮回,还没有出离心,还希望在轮回中得到幸福。我真是愚昧透顶、蠢不可及。

尽管对我自己而言,这次经历的痛苦是巨大的痛苦,但与地狱、旁生、饿鬼的痛苦相比,我这个痛苦根本不算什么。如果这点痛苦都无法接受,以后又如何去面对地狱、旁生、饿鬼的痛苦呢?如此看来,除了修行与解脱以外,世上任何东西——金钱、名声、地位、婚姻、家庭、感情等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没有意义。我一定要好好修行、追求解脱,如果再不修行,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这就是出离心。

出坐以后的思维

当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走路、坐车等随时随地都可以思维上述的内容。

这样观修之后,就能把痛苦转化为修行道路上前进的动力,这也称为化痛苦为道用。

这个修法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是通过思维,可以平静地接受痛苦。第二,不仅能接受痛苦,还能把痛苦转化为道用,变成修出离心的动力。

修出离心、菩提心,就是断除执着的有效方法。

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处理事情,要将一切矛头的焦点对准执着,将执着彻底斩除。没有针对性的烧香、拜佛、念经等善法虽然好,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一点非常关键。

就像有些专修断法古萨里的人,会故意去到一些鬼神出没的地方,砍断树木、破坏神山,以激怒山神、鬼魅等等,之后就会出现打雷、刮风等各种各样的恐怖景象。因为能感觉到鬼神的存在,所以此时我执会特别明显,即使是平时胆大包天的人,也会吓得魂不附体——这次我逃不掉了,只有死了,怎么办啊?!当这个想法出来的时候,立刻观修般若波罗密多的断心修法,效果会出奇地好。

同样,遇到巨大痛苦的时候修出离心,与没有痛苦的时候修出离心,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常听到有人说,这种痛苦为什么又轮到我头上了?肯定是我们呀,我们的内心如此不自由,痛苦必然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没有修行的人,因为不相信轮回、因果,以为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所以往往会走上极端的路。

修行人却可以通过佛陀的教育知道轮回的本性,继而勇敢面对痛苦,并生起强烈的出离心。这就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结果。

(2)悲痛转化为皈依

由于亲身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所以能真切地体会到轮回就是痛苦的聚集地,无论再有钱、有地位,都不能避免痛苦。

比如说,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夫妻、兄弟、姐妹非常好,大家都希望能这样一辈子在一起,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但总有一天,其中的某个人会去世,如果没有心理准备,家人就会感受巨大的痛苦。

金钱、名声等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越是有执着,越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只要流转轮回,痛苦就无法解决。

唯一能解决痛苦的,不是其它怙主或依处,既不是科学家、哲学家,也不是父母、朋友、同学、同事,而是佛、法、僧三宝——依靠佛陀与僧众,按照佛的指导去修行佛法,才能断除烦恼与执着,放下执着之后,世上所有的痛苦,都能在当下一瞬间彻底断除。

但很多人的想法恰恰与之相反,遇到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设法控制自己的心,放下执着,而是千方百计想创造一个外在的条件,来让自己不痛苦。这是凡夫无始以来的一贯做法,但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从来没有成功过,所以至今都是凡夫,没有断除烦恼、得到解脱。

如今依靠过去的福报,让我们有机会得到一个人身。我们一定要利用此人身脱离轮回,其首要条件,就是皈依三宝。在深深体会到佛法僧的伟大和能力之后,就会虔诚、急切地希望皈依。

没痛没病的时候,虽然也知道医生和药物的作用,但感受却不是那么真切与强烈;只有自己生病的时候,才能深深体会到医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皈依也是一样,因为已经亲身感受到痛苦的逼迫,所以想逃离的意念要比平时修皈依的急迫感强得多,这样就能把悲痛转化为皈依的因缘,并修出发自内心的皈依感。这样一来,悲痛不但不是违缘,反而成为修行道路上前进的动力了。

若能想通这些道理,就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执着,执着降低一点,痛苦也将随之而减弱;痛苦减少了,修行也会有进步,这样就有了双重的利益。

(3)消除傲慢心

平时如果有点钱财、权利、才华、学问或其他值得夸耀的东西,就会非常傲慢,自以为了不起,是上层人物、社会精英;有些佛教徒因为没有好好修行,稍微闻思了一点佛教理论,或守持了某些清净戒律,就会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当痛苦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崩溃了,那时就能深深体会到:虽然修了这么长时间,但遇到这么小小的痛苦,我都承受不了,可见自己的修行是多么的差劲,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这样一来,不但傲慢心自然而然荡然无存,而且以后也会加倍努力地闻思修。

如果没有亲历难以堪忍的痛苦,仅靠观想式的修行,是很难达到这个效果的。所以我们要对痛苦充满欢喜心,通过痛苦的磨砺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坚强起来。从此以后,再大的痛苦和违缘都不怕,任何困难都不但不会阻碍我们的修行,反而会让我们的修行有长足的进步。

(4)清净罪业

遇到巨大痛苦时,相信因果轮回的人就会去思索:虽然我这辈子没有做错过什么错事,但痛苦不可能无因无缘地从天而降。每个痛苦都有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因为我过去造了罪,现在才会承受这个果报;仅仅这么小的一点痛苦,都把我折腾得这么厉害。如果有一天更严重的罪业果报成熟了,我将如何面对?如果现在仍不悔改、继续造罪,以后还将承受更大且无穷无尽的果报,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将永远无法摆脱轮回。就像生病必须清除病根一样,如果不要有痛苦,就必须清净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等罪业。

清净罪业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未受果报之前忏悔罪过,从而消除业障,以后不再承受果报;二是接受罪业成熟后的果报,从而消除往昔所欠的业报。

痛苦在无形中告诉我们:面对痛苦本身,就是偿还果报。就像粮食成熟的时候,它的种子也不存在了一样。感受痛苦以后,很多罪业也随之而清净了。承受就是消业,幸亏自己的业没有成熟在地狱、饿鬼、畜生道中,而是成熟在人间,这应该是好事,我应该为此而高兴。若我懂得取舍,就可以利用这个痛苦,做很多对今生来世有帮助的事情,而且能让我意识到清净罪业是多么的重要,之后会全力以赴地以四对治力修金刚萨垛,把悲痛转化为解脱的顺缘。

另外还应该想到:这个罪业的果报是如此地残忍和难受,虽然给我带来了一些好东西,但我还是不希望这样的痛苦重演。那所有的众生也不会希望这样的痛苦降临,我们还应该为救脱众生的苦难而发菩提心。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长期的闻思修,就是为了面临生老病死等痛苦。虽然学习因明、中观等五部大论很好,我们非常赞叹,但这些理论对现实生活的支撑力究竟有多大?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如果没有证悟空性,这些都无法发挥作用。遇到痛苦的时候,即使理论学得再好,也一样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修行、生活都会乱套。而此处介绍的方法,却是很基础的修法,对实际生活非常实用,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以致用。希望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都能即时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就能无所畏惧地面对困难了。

修的时候,专修一种,还是每种都修,可以自己安排,怎么修都可以。但在一座当中,最好只修一个法。

(5)痛苦转化为行善的动力

在承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转念一想:好在自己还是在承受人间的痛苦,如果真有一天,自己必须面对地狱、饿鬼道、旁生道的痛苦了,那又该如何应付呢?所以我应该为眼前的痛苦而庆幸。

想不接受痛苦,就一定要积累福德,制造不痛苦的因,那就是行善,这是因果的自然规律。

虽然平时我们也懂得这些道理,但在面临痛苦的沉重打击之后,才能深深体会到世间轮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幸福,而是苦难重重。这样就能把痛苦转为行善的动力。本来学佛的人在行善、断恶方面就比较精进。通过体验痛苦,就会更加努力地精进修行。

(6)痛苦转化为慈悲心

大乘佛法的灵魂,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是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菩提心。

什么东西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慈悲心呢?那就是痛苦。当深深体会到轮回众生都会面临巨大痛苦,自己哪怕再痛苦,还听过一些佛法,懂得一些佛教道理,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是过去罪业造成的因,可以用因果道理来安慰自己,但其他众生却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就会仇恨满腹、怨恨不休,同时更是痛苦不堪,更没有自由回避和逃避痛苦。这时,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同情心和慈悲心,诚心诚意地希望所有众生远离痛苦,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众的痛苦相交换,就叫做慈悲心。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修悲心。在修悲心的过程中,会有两种结果和利益:第一,在修慈悲心的过程中,因为懂得了这些道理,所以能减轻我们的痛苦;第二,通过面对痛苦而产生大悲心,再面临痛苦时,也能应对自如了。

从很多人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最急于要学的,既不是大圆满或其他密宗大法,也不是中观和因明等高深理论,而是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病痛、衰老、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谐等等。

这些修法平时要认真对待,如果平时不修,遇到痛苦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就不会有任何效果了。

(7)痛苦转为利他心

痛苦的根源,是自己从无始以来直到现在都有的爱我执。在任何问题上,首先把自己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一切为自己考虑——为自己的幸福,去破坏他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健康,去毁坏他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丝毫没有利益众生和爱护众生的心。为了这个爱我执,造了罄竹难书的罪业。如今感受的痛苦,只是无数果报汪洋之一滴,但对我的打击都如此沉重,让我伤痕累累、无力直面。

我们清楚,所有痛苦的来源,就是爱我执。因为有了爱我执,就一定会造业,会为了自己的种种利益去杀盗淫妄,之后必将面临成熟的果报。承受果报之际,又不懂得一切都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而将一切都怪罪于他人,继而产生无法遏制的仇恨,并因仇恨而继续造业,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永无休止的苦难轮回。如果不想再感受痛苦,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有爱我执,一直都为自己算计,不替他众着想。从此以后我要无私利他,关爱、护持一切众生。

《入行论》中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的修法,大家一定要修。其中首先讲的道理就是:遇到痛苦时,要去寻找痛苦的根源。其中会有客观因素,但它不是制造痛苦的根本因缘,而只是一个助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制造的罪业。凡夫都有贪心,加上过去的因,罪业就会成熟。所谓贪心,就是爱我执,它就像种庄稼的肥料,能促使罪业果报的成熟。而阿罗汉那样的成就者,虽然也有业的习气或种子没有完全清净,但因为阿罗汉断除了贪心,所以这些业不会让他流转轮回。我们常说要发菩提心,要自他相换,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事事处处为自己打算,所以生生世世都很倒霉、很受挫,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爱我执。尽管凡夫不可能一下子就断除爱我执,但通过菩提心的修法,就能逐步减少爱我执。

以后不管遇到巨大或轻微的痛苦,都应观修自他相换:将呼吸作为载体,呼气的时候,把自身过去、现在、未来所造的所有善根,再加上目前肉体与精神上的所有幸福和快乐,都通过呼出去的气,分享给天下所有的众生,然后观想所有众生都得到了自己所有的幸福;吸气的时候,将众生所有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都变成黑色的气体,吸到自己的体内,并融入到驻扎在心脏内部的爱我执上面,并将爱我执彻底摧毁。所有众生的痛苦都由自己一人承担,让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最后再修无我。这是一个普通的自他相换修法。

另外,每次受到痛苦的时候,都要诚心实意地发愿:愿以我这次的痛苦,能代替所有众生的痛苦。希望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人感受这种痛苦。能够毫无造作地发愿最好,实在做不到,则即使是造作的也非常有功德。许多佛经里讲过,这个修法的功德是无量的。以后遇到痛苦的时候,都要这样发自内心去观修,这样痛苦就可以变成修法的助缘,我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排斥痛苦了。因为有了痛苦,才可以代替所有众生的痛苦,才有资格去发心、发愿。虽然自己承受痛苦还是难以忍受,但如果能成为修行的助缘,我们就会甘愿去承受。经过长期的修行,就会养成习惯,即使是在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这样去观修。在这种情况下感受痛苦,都是值得的。

无始以来,我们承受过无数次痛苦,却从来没有通过这个痛苦减少众生的痛苦,或积累过什么资粮,没有发过菩提心,只是白白地承受痛苦而已。现在通过这个痛苦,可以对众生发菩提心,还可以自他相换,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

以上七个修法,都是简便易行且见效快捷的重要修法,不但要打坐去修,还应兼以平时的训练。任何一个修法,都应持之以恒,并坚守先易后难的次第。先从比较小的轻微痛苦入手,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才有可能把一个巨大的痛苦转为道用。若能按此原则长期坚持修下去,效果会非常明显,遇到痛苦的时候,就能显示出强劲的力量。

修法的目的,不能太自私。如果仅仅只在遇到痛苦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而去修这些法,也会有一些作用,但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这是出于自私心,并不是为了真正发菩提心、慈悲心而修。

出座以后,应该回向:祈祷上师三宝,让我能顺利成功地面对这次痛苦,并将痛苦转化为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等等。

很多佛教徒天天念护法,希望自己一切顺利,就是因为我们内心非常脆弱,不敢面对任何痛苦。当修法比较成功,内心不再脆弱的时候,还可以祈祷上师三宝赐给自己痛苦、压力和不顺,请护法神给自己制造一些违缘,以强化自己的心力,提高修行的境界。

以上内容,是出座以后的修法,也即世俗谛当中的修法。

很多人以为,烧香拜佛或捐钱做慈善就是佛法融入生活,其实这些只是佛法融入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肤浅、最表面的一部分。真正的佛法融入生活,就是修皈依、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与空性见等等,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这些方法,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二)胜义谛的方法

只有在证悟空性以后,才能真正以胜义谛的方法对治痛苦。证悟空性的人,能深深体会到,现实生活就像一场梦。在梦里梦到父母或亲人死亡,悲恸欲绝、生不如死之际,若能突然从梦中醒来,则不需要任何对治与安慰,痛苦一下子就消失无踪了。如果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梦中,或理论上知道,却没有亲身的感受,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化解;但在尚未证悟空性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训练、观修:通过中观的推理方式,把给自己制造痛苦的外境,或者感受痛苦的内心断定为空性。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痛苦和幸福本身,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并不仅仅是敌人、灾难等外境造成的。外界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物质都没有痛苦,痛苦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当中。如果没有感受,痛苦也没有立足之地,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一切都如梦如幻,都是心的一种现象而已。

有智慧的人,是往内追求幸福,寻找痛苦的根源。他们知道:外界物质只是临时的助缘,幸福和痛苦的种子缘起,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因为方向正确,所以最终彻底断除了痛苦,得到了绝对的幸福与自由——解脱。而凡夫却会往外寻找根源。因为寻找的方向错了,所以永远无法了断痛苦,于是世世代代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凡夫和圣者的差别,不是仅仅通过逻辑或者理论来推断、说服自己,而是让心静下来,用闭关入座的方式去观察自心。心里不要有任何杂念,不追究过去,也不迎接未来。本来过去的心已经消失不复存在;未来的心尚未诞生,如果有一颗心,那只会是当下一瞬间的心。那我去看看它是否存在呢?如果之前的加行修得好,就能在观察的同时一下子明白,当下的心就是光明、空性。虚幻的痛苦表象背后的本来面目,也像《定解宝灯论》中所讲的一样,像藏地高原清澈、纯净的虚空,一切都是空性。阿底峡尊者在中观论著里面也讲过:心的本性,就像秋天的天空。秋天的虚空,是如此的碧蓝通彻、一无所有。在这一瞬间,所谓的痛苦早已化为烟云,荡然无存且无影无踪了。

本身证悟是非常容易的,可惜我们没有修加行,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没有积累资粮、忏悔罪业,所以静下来就是昏沉、困倦。

证悟境界不稳固的人,在没有寻找心的本性的时候,又会回到世俗当中,内心的烦躁与痛苦又会产生。就这样在梦幻与现实,胜义谛和世俗谛当中穿越,直到境界稳固为止。

如果你迫切希望能尽快进入这种状态,让所有痛苦一下子消失,就要好好修加行。妄图不修加行,而通过其他方式直接进入这种状态,是永远不可能的。

所有修法最后的结果,就是把痛苦转化为修行的助缘、顺缘与力量。如果达到这个标准,就是修好了菩提心和出离心。很惭愧,我也没达到这个标准,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修行、一起成长。没有一个凡夫,是一开始就达到标准的,也没有一个人永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本来凡夫在一起,相互间肯定会发生一些摩擦,从而引起大大小小的痛苦。除了佛菩萨以外,连阿罗汉都做不到永远只给他众带来幸福,而不制造痛苦,凡夫就更不用说了。

痛苦虽然会让人难受,但如果懂得窍诀和方法,就能使我们的修行有收获、有进步,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提升,并且充满欢喜。当欢喜心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肉体上的病痛也能被压制、覆盖,变得不再明显,心胸也更为宽广、坦荡,面对痛苦不会过分计较,与人相处也更加愉快,所以我们应该以包容甚至欢迎的态度来接受痛苦。就像针灸治疗,虽然病患者要承受针刺的苦楚,但大家仍然愿意花钱去买这种痛苦,因为我们知道,痛苦可以换来健康。同样,我们现在的痛苦,不需要花钱去买,通过直面痛苦、转化痛苦,就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健康、幸福,甚至解脱。

但缺乏智慧与勇气的人通常会害怕和逃避痛苦,一辈子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逃避今生的痛苦,而没有想到来世的解脱,原因都是不了解痛苦的本质与作用,是内心脆弱的表现。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心胸越来越狭窄——怕自己以后生活出问题、家庭出问题、老的时候出问题。因为愚痴与恐惧,就会不由自主地拼命造业。通过上述的修行,就能断除这样的思维方式,从此勇敢地面对痛苦,与人相处心胸也会更加宽广,生活处处充满了愉快的氛围。

虽然用大圆满的方法去面对痛苦是最有效的,但前面讲的胜义谛方法,也即中观的逻辑思维推理,特别是中观的修行体会,有时候与大圆满也没有太大区别。但高深的理论与修法,我们暂时也不见得用得上。对很多人来说,这个修法简单又具体,所以比大圆满、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重要。

佛经中所说的末法时代,就是指现代社会。在末法时代,人必须要这样修法才能前进。即使理论再好,正知正见再高,遇到痛苦和压力的时候,我们也没办法前进,因为我们修行的能力很弱小。若能应用这些窍诀,就能借助痛苦、违缘的力量往前走,这样连痛苦都可以转化为动力了。

大家要重视这个修法,要如理如法地去修。通过这些方法,就能让痛苦既不会折磨自己太久,也不会成为修行退失的违缘。

更新于:2016-10-25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