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推论空性是否成立的方法

藏传法师 2016-11-04

所有的佛法学者都同意透过分析的推论过程,从基本、共享、直接的觉受中,可以导致一个推论的结果〔概念性的理解〕。让我们举以下的推论为例:

由于因缘相依,一棵植物并非自性为有。

你首先思索一棵植物,因为它是依靠着特定的因和条件〔譬如一粒种子、土壤、日光及水分〕而产生,所以它是依着因缘而生起。但最终,推论的过程还是要靠直接的感觉来验证,否则推论无法成立。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植物的改变──它们成长、成熟最后枯萎。如此说来,推理是盲目的,因为它必须依赖感官的直接接受,否则就无法成立。推论依靠理论的推敲,最后透过直接的觉受安歇于基本的、共享的、无可争论的经验上。

所知的物象可以被分为明显的、略微隐晦的,以及非常隐晦的。为了了解非常隐晦的主题,必须依赖经典,但就算是这一类型的推论,只引述一个经典的说法来做为其他的根据,则是不充分的。你必须做以下的分析:

在这个主题上,经典之间是否有任何内在的矛盾。

关于此一主题,经典的陈述与明显的直接觉受之间是否有任何矛盾。

关于此一主题,经典的陈述与透过基本推论的了解,两者是否有任何矛盾。

因此,即使以经典为根据的非常隐晦的例子,也是需要分析的。

在信任度的建立上,佛陀建立了四个步骤:

一、依法而不依人。

二、关于法,依义而不依字。

三、关于意义,依决定义而不依诠释义。

四、关于决定义,依真理直接体验的智慧而不依二元的理解。

佛陀同时说:

我的话如同黄金般,经过烧炙、切割及摩擦,

被出家众及学者们所接受,

这是在仔细分析之后,

而非出于对我的尊敬。

在推理的过程中,为了克服一个错误观念,首先陈述一个错误见解的荒谬结论,然后再提出有证明的论述,是很有效的。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习逻辑,有一位学者曾经告诉我,不论是与一个主张自性为有的佛教徒辩论,或者是自己做分析禅定,采用三段式逻辑论述像是「我的身体其自性为空,因为它是因缘相依生起」,是一种颇为软的方式。采用荒谬的结果,像是「我的身体不可能是因缘相依而生起,因为其自性为有」,所做的陈述冲击比较大,因为一切现象相互依存地生起,对佛教而言是基本的。

更新于:2016-11-04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