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劲松先生画作(资料图)
禅是一种内心的觉悟,无法用语言表达。迫不得已,释迦牟尼姑且用一朵鲜花作为象征,将自己的证悟展示给大家,而上首弟子迦叶也正是通过这朵鲜花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由此,花和禅似乎也有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内在联系。我画《百梅图卷》,也想以画梅为参禅之阶。
撇开拈花微笑的动人故事,事实上就中国画来讲,花鸟乃至山水能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成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对象,着实依赖于玄禅思想的铺垫,尤其是“道”、“心”本体论的支持。
老子说“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庄子认为“道”自本自根,超越于一切之上。《周易》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由此决定着天地万物的生成、运动与变化。《系辞》分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不可见的“道”即存在和表现于可见的天地万物之中,如清代王夫之所言,“道与器不相离”,“不可象者即在象中”。在艺术家的眼里,山水花草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道”的表现形式,并且只有作为“道”的表现形式才能成为艺术的表现对象,才具有艺术价值。
禅学论“心”,亦大同于玄学论“道”,认为“心”是世界和人生的真正创造者,也是解脱的主体和动因。 “心”亦称作“佛性”,既超言绝相,又与万相不相分离。僧肇曾言:“佛无定所,应物而现,在净为净,在秽为秽。” 意思是说,佛无处不在,一花一草都显现着真如佛性,与主体心灵息息相通。于是,山水花草就不再是原先那种有限个别的世界,不再是冷漠疏远的纯然外在物,而是一个充满了无限意义的存在。在禅家看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苏东坡也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可以说,佛性的光辉使山水花草充满了情趣和意味,从而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
由于“道”和“心”既存在于具体的客观事物之中,同时又不可见,所以中国哲学在认识论上特别强调一种直观的领悟,即老子所说的“惚兮恍兮”,亦即禅学主张的直觉顿悟。本着“道”、“心”的这一特点,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自然,绝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摹仿,而是以“道”和“心”为原则,对自然重新进行组织、加工、提炼,借以显示生命的和谐结构,以及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
在玄禅思潮的作用下,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形成主客两忘、物我一如的认识模式。“物”与“我”不再是对立的、异己的;“物”不再只是“人”的衬托、喻体、背景。由此,自然界的美也就不再依附于“人”,其自身即具有无限的意蕴,成为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的真正独立的审美对象。在这种时代氛围中,人们无不亲近自然,将孤独寂寞的心灵寄托在山水林木、花鸟鱼虫之中,从中得到抚爱和慰安。
何劲松先生画作(资料图)
《世说新语》载:“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所谓“会心”就是主、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会心”,自然万物在感情上“自来亲人”,由此形成一种真正审美化、诗意化的关系。同书还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大画家宗炳、大文学家谢灵运都是著名僧人慧远的弟子,他二人喜欢浪迹山林,澄怀观道。宗炳年老体衰时还将名山大川“皆图于壁,坐卧向之”。
自然美的最大特点在于不带任何明显的社会功利性,这也正是禅的根本精神。禅之所以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中获得所谓宇宙目的,就在于天地万物本身是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花开草长,鸢飞鱼跃,月落星移,它们自身都是无意识、无目的、无计划、无思虑的。禅学追求“无心合道”,然而就在这“无心”与无目的性之中,却又似乎可以窥见那个使之所以然的“大心”、大目的性。
从自然美走向独立的审美历程来看,梅花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成为绘画乃至文学表现的对象,正是玄禅思潮的使然。回想当年佛祖拈花示众,所拈之花虽不见得就是梅花,但梅花既然是花,照样甚至更能体现禅的精神。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悟道偈就曾这样写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具体到梅花的创作,我以为可以充分利用枝干的穿插和花头的疏密来体现易学所讲的阴阳。阴阳推而广之,即枝干与花朵的刚与柔、骨与肉、方与圆、迟与速、横与直、斜与正、粗与细、收与放、疏与密、虚与实、向与背。通过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来揭示作为普遍法则和规律的“道”,以及顾盼生姿、顾盼生情的自由心灵。
梅花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实在是太多太多。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情景是那么动人。白居易曾有诗写道:“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孤山的梅花极负盛名,北宋处士林和靖曾隐居于此,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传为千古佳话。历代咏梅诗不计其数,历代画梅之作亦不胜枚举。梅花位居“岁寒三友”之列,名跻“四君子”之首。
我喜欢画梅,特别是枯木逢春、老梅新枝。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道:“真州城东十余里准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干并出,相传为宋时物。康熙中,树忽死,垂四十年复活,枝干益繁,花时光照一院。”一株老梅枯死四十年而复活,让我很容易联想到禅学中的“枯木禅”,即禅修中的“苦行”。位于热带的古印度就曾流行日晒火烤的苦修方法,我想梅花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放,同样也是一种苦行,一种历炼。“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本人以画梅为参禅,参的是梅花的真精神。唯其如此,方能在笔端流露出无限天机。
画梅参禅,有诗为证:
老梅浑似枯木禅,料是苦修彻骨寒;
铁干数枝超象外,心香一缕绕笔端。
(何劲松教授简历 哲学博士,佛学家、书画家、当代禅意书画学科创立者和理论奠基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主席、国际禅意书画院院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已出版的主要学术专著和书画作品集有:《日莲论》、《创价学会的理念与实践》、《韩国佛教史》(上、下卷)、《近代东亚佛教》、《池田大作的佛学思想》、《佛教大辞典》(合著)、《红炉点雪——何劲松书禅林名句》、《书道人生——何劲松书人生箴言》、《露地白牛——何劲松书禅诗牧牛图颂》、《劲松先生禅意书画》、《何劲松禅意书画·2010》、《何劲松禅意书画·百梅图卷》、《何劲松禅意书画·2013》、《玄禅背景下的书画艺术》等。)
评董群《慧能与中国文化》几十年来,禅学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佛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不论是在内地还是港台,对慧能和禅学思想研究的研究兴趣可以说是长盛不衰,现已推广到了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论晚明禅学中兴陈永革【内容提要】面对狂禅、伪禅等禅病丛生的现实流弊,晚明丛林尊宿和禅僧们都关注佛教纲宗和禅学宗旨的探究。在辨明佛教纲宗、回归禅法本源的旗帜下,强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隋唐时期产生的佛教宗派,对以後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持久、深刻的影响:其中,那些因为在创宗建派过程中有突㈩贡献而被奉为各派祖师的人物,对唐中期以後的佛教演变影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5
芜湖广通大师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月溪禅师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龙牙山的居遁禅师,为求大彻大悟,就诚诚恳恳的到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禅召见开示,有一天鼓起勇气,走进法堂问道:学僧自到禅师座下参学以来,殿堂随众,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1
元杨暹《西游记·诏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这里所谓“打坐”指的便是佛教中的珈跌而坐,使心入定,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双
佛答时间:2024-02-05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4
清代有个和尚,住在华严庵,日常平凡话也不多,好吃冬瓜,人称冬瓜和尚。冬瓜和尚有一同参道友,叫慧照。慧照和尚照样蛮精进的,每日里佛号赓续。但其石友冬瓜和尚则相反,
佛教故事时间:2023-12-29
《次第禅门》与《清净道论》禅学观点释疑 ——答闽南佛学院悟尊法师(编者按)本文之六项问题,为闽南佛学院悟尊法师所提出,并由在闽院兼课的上海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7
星云大师参禅念佛会有什么毛病呢?你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各位护法信徒们,学佛老老实实的,千万不能求神通,神通对你们不利呀!门口有人骂你,你听不到,你还是安心在这里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1
四个老婆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
佛教故事:禅宗小故事时间:2023-08-26
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话说松长老又买酒来请济颠吃得醉了,十分快活,便提起笔来写道: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虽祝融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时间:2023-07-27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恭录自《影尘回忆录》我记得说过,前二年说过,近来很少说,一个参禅的、一个念佛的,这两样比较一下。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4
禅学佛教的禅法理论,中国佛教的重要学说。禅,全称禅那,源于梵文,意译静虑、思维修等,谓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一境,深入思虑佛教义理。禅那,也就是止观,止是心的安静,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3
心静则国土净,热闹场中作道场,当下处处可参禅。(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位忠诚的佛教信徒,天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刚巧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12
参禅(佛教解释)参禅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 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若生死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
其他文章时间:2022-03-13
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需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
南普陀寺时间:2021-12-30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
星云大师时间:2021-09-21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本来我是到这里来参访、挂单的,常住一再客气,要我跟师傅们讲讲禅堂的一些用功方法。老和尚过去一直对我们云居山的
绍云法师时间:2021-07-30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
虚云老和尚时间:2021-06-07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传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是则禅虽教外别传,其实以教印证,方见佛祖无二之道也。其参究工夫亦从教出。《楞伽经》
其他文章时间:2021-05-30
过祖师关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才进此关。一进关来,谁知无量劫,作善造恶,生死轮回,
来果老和尚时间:2021-05-08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头。如果你道理不明白,路头就辨不清楚了,一旦你走错了路,就会离开正道越来越远。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
绍云老和尚时间:2021-05-07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参禅、做功夫,作了简明而中肯的开示,堪称学道者参禅指南。现摘其大要如次,供读者参考O学者先发破生死之心,要观破
其他文章时间:2021-05-03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佛是谁,死心塌地地参这个念佛是谁。那么到底该怎么参这
德林老和尚时间:2021-05-03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但是对于参禅怎样用心、怎样体会、怎样实践、怎样参究、
正果法师时间:2021-04-15
参禅,是以见性契悟涅槃妙心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禅之一字,本是天竺语音,具体应名禅那,翻成汉语意为思维修。禅的体性,经教祖语,立种种不同名称。《梵网经》说名心
正果法师时间:2021-04-14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表达。过去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那时大家都默然不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互相默契。当时佛说:吾有正法眼藏,
徐恒志时间:2021-04-09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要有因缘。要具足这样绝对的信心,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人们常说,
明海法师时间:2021-02-26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浮昏,见无细妄,任见色闻声,工夫尚在,名不打失,不被
来果老和尚时间:2021-02-13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蛙步不休,跛鼈千里。根有利钝,器有浅深,及其成功,一也。独在乎发愤立志而已矣。吾今痛谕道俗,当知四易、四难。
明本禅师时间:2021-02-05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无造过余地,何云有过?非也,大非也!殊不知无量劫来,所造五逆十恶,过于须弥山,直使今日禅也参不上,道也办不好,
来果老和尚时间:2020-11-17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心。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己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
中峰明本禅师时间:2020-11-17
【原文】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上无诸佛之
宗赜禅师时间:2020-11-07
原文: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此二辈人有真得而作是语者,且不必论。亦有实无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
莲池大师时间:2020-11-03
问: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莲池大师答:试问渠悟者悟个甚么?岂非破生死惑,得自本心,脱然如大寐之得醒耶?若向是谁念佛处觑破,一生参学事毕。更说往生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了,会用功的就更会用功了。所以我也说说,也有听过的,
佛教故事时间:2014-02-14
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法门,透过禅定的功夫,以显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古来即为各大宗派所共行的修持之道。禅,汉译为静虑。禅,充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知解泯,能所亡”,自有通透之时。2、万法唯是自心之幻化,那么心之本来面目是何?如是疑,如是参。3、万法归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21
宜兴大觉寺青年生命禅学营两岸师资宣扬中国禅文化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第五期青年生命禅学营开营典礼大觉寺青年生命禅学营学员朝山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2014年7月19日至24日举
新闻资讯时间:2014-07-27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来。翻习气分三个部分。一、心念上的强软魔头第一个部分是你念头上的习气,最早翻出来,最后才彻底了断。心念上,比如
汉传法师时间:2014-08-07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片)《虚云和尚方便开示》:“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不怕念起,只怕觉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25
人生最要紧的事,就是念佛了生死!无论如何大家要按照自己的环境,忙里偷闲来静坐一会儿,念一个时间的佛。在工作时间也可以心里默念。不然,如果整天淫、杀、盗、妄,作奸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3
参禅的目的,究何所在?简单的说,在明心见性。心性者,众生本源,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不受后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明心见性,必须真参实证,非徒能诵经说法便谓之。昔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3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此用功,久久自然纯熟,忙碌中、是非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8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虚云老和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0
学法,最要紧的是动机,所谓“因正果圆”,如果“因地不真”,便会“果遭迂曲”。有些人参禅,觉得禅很玄、很妙,他要作一个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参禅。像这样的人,因地
大德居士时间: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