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禅悟道(资料图)
参禅以悟为期。参禅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悟。世尊出世的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任务是为了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兴于世,都是为此一大事因缘。佛教的所有修行法门亦复如是,都是要通过修行使得行者“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心开意解,入佛知见。
这三天围绕着“禅宗以悟为本”,讲了一些内容。悟是参禅的根本宗旨,也是佛法的根本宗旨。古代大德对于悟的过程、悟的性质,有种种界说。悟有解悟与证悟之不同;悟与修的关系有顿与渐的不同,有先顿后渐、先渐后顿等种种区别。
所谓解悟与证悟,每一位修行人只要是通过一定的法门、一定的时间,都有可能有此经验。什么叫解悟呢?昨天晚上讲到的“藉教悟宗”就是解悟。见到了,还没有行到;先理解了,然后再去亲证。所谓证悟,见到了,也行到了。比如说站在四祖寺门口看传法洞,我们抬头一看,传法洞就在我们的右边,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把传法洞比作悟的目标,看到传法洞就是已经见到了,解悟了。但是,你还没有到达传法洞的现场。有的人他不是站在四祖寺门口看传法洞,而是上去了,直接进了传法洞,那就有一番亲切的体会。不但能把传法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站在传法洞的门口,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就是所谓证悟。理解到了,实践也到了。
禅宗主张的是证悟。参话头,参一个完全不能在理解和思考范围内的无意味的话头,这个话头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通过自己昼参、夜参、月参、年参,长时间地做功夫,做到“意识不行”了,当前一念孤立了,遇到机缘,就可以亲见娘生面目,找到答案,这种境界就是证悟。证悟了不容易反复。只要保任功夫跟上去了,一悟永悟,不会退步。解悟的受用不够,如果功夫也跟不上,就可能出现反复。
根据顿渐的不同,有所谓渐修顿悟、顿修渐悟、渐修渐悟、顿悟顿修四种区别。这四种区别,是唐代的大禅师圭峰宗密归纳出来的。
第一种,渐修顿悟。就是通过相当长或者一定的时间,参话头、看经教,然后得到证悟。先有渐修的积累,然后遇到机缘,一旦心开意解,心地豁然明白。所谓“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圭峰宗密大师在此举了一个比喻。他说,好像我们在砍伐一棵大树,怎样才能让这棵树倒掉呢?只有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砍到一定的火候,这棵大树忽然倒下。倒的那一刻就好比是顿悟,砍的过程就好比是渐修。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很好理解,对于我们用功也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手上拿着斧子,站在大树底下不停地砍剁,就是要用智慧之斧,砍倒这棵无明之树。树倒了,无明根子彻底断掉了,就是开悟了。这就是渐修顿悟。
第二种,顿修渐悟。圭峰大师也打了一个比方。比如学射箭,有的人天分很高,拿起弓箭,看准目标,动作到位,居然能够一箭中的,那就好比是顿修。但并不是射这一箭就够了,还要继续练,练到每一箭都能中的,技巧纯熟,箭无空发。这就是顿修渐悟。
第三种,渐修渐悟。比如登九层之台,或者说登九层的宝塔,每上一层就有一层的境界,每上一层眼界就会开阔一些;一直到登上塔顶,豁然开朗,一览无余。每上一层有一层的境界,一边修一边悟,因此是渐修渐悟。到了最后,修的功夫到位了,悟的境界也圆满了。
第四种,顿悟顿修。在此有一个比喻:好比染一束丝线,将这一束丝线投入染缸,每一根丝同时都被染上了颜色。悟是顿,修也是顿。
虽然有这四种情况,从修行的历程来讲,第一种渐修顿悟最为合情合理,最为常见。即使是顿悟渐修,能够顿悟也是由于历劫以来善因善缘的积累,才能感得今生今世一闻千悟。渐修就是积累,顿悟就是功夫成熟了。
悟了以后还有更长时间的保任过程。这种保任的功夫,就像前几次所讲的牧牛公案那样,“牧牛”就是指保任功夫。虽然我们能够见到这个道理,见到了法身,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不等于就能够把无始以来的“现业流识”,一下子就剿除得干干净净。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深重得很,要净除现业流识,净除烦恼习气,需要通过长期艰苦的修行过程。
悟了以后不加保任,不通过细腻艰苦的修行,就有可能成为狂禅。狂禅者,眼高手低。见地有,功夫没有。见地有,不能按照所见去做。狂禅与己无益,于他有害。
所以修禅一定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真真实实,来不得一点点虚假。虚假的东西能够一时有效,时间长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暴露出来了。特别是讲到腊月三十日,能不能够抵挡过去,打发开来,这是真功夫。没有这点真功夫,就只能被称为“代众生受苦”了。
我觉得,修行人还是要把自己的生死大事打点好,才能够自己站立得住,也能光扬佛法,利益人天。参禅一法,以悟为期。悟最重要的是解脱生死。要做到来得糊涂,走得明白;来得不自在,走要走得自在。能够如此,做一场出家人也就算没有枉被法服,虚消信施。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绿色的水晶有很多,但是天然的绿水晶就很珍贵了,现在市场上有的绿色水晶大多分为以下几种,大概有绿幽灵、绿萤石、绿发晶、绿龙晶、绿冬凌、绿东陵、绿碧玺、绿玛瑙,橄榄
水晶佛珠时间:2025-02-21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七、几个小问题今天我要随意讲的几个问题:(1)宣传佛教与国家有没有关系?(2)佛教徒对于国民有没有利益?(3)要国家还要佛教否?(4)要国家不要佛教可以吗?希望在座诸君,以学者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饮食要注意酸碱平衡食物分酸性和碱性两类。鱼肉禽蛋米面为酸性。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为碱性。人体内存在自动调节酸碱平衡系统,只要饮食多样化,吃五谷杂粮,就能保持酸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12
100%完美的天然水晶是没有的,所谓完美也是相对而言的完美。在此简单地介绍常见天然水晶的瑕疵,以此供大家参考挑选鉴别水晶的真假与品质。 1、冰裂纹:这是对于通透形的
水晶佛珠时间:2025-02-08
高僧转世“不语”参禅——髡残与禅学的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有很多以禅入画的画家,自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的禅月、石恪、贯休、法常、梁楷、玉涧、因陀罗等相继而入,且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07
问:一代时教,初心许遍阅否?参禅看教否?若悟后方看,此生恐难保任;若麤(同粗)了即参,又恐知解缠绕。答: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念珠主要是由:母珠、佛塔、子珠、节珠、弟子规、络绳、流苏等几个部分构成的. 母珠有的又叫三通,是指在一串念珠的终结部位有一个较大的有三个孔的珠子,一般来说108颗的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28
中国佛教素食网讯 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加上生物燃料的应用大量增加,造成粮食产量也跟着提高;由于需要大量水源灌溉农田,使得原本吃紧的水供问题恶化。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
素食资讯时间:2025-01-25
琥珀,是远古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琥珀呈不规则形状,多角形,呈黄色或暗棕色。琥珀产地都有哪些?琥珀产地都有哪些1、波罗的海琥珀波罗的海南岸附近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鲁智深的三皈五戒守了哪些?除了这件事,他的和尚生涯堪称砸场子鲁智深的三皈五戒守了哪些?除了这件事,他的和尚生涯堪称砸场子澎湃叔的江湖往事(第20期)《水浒传》中描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08
需要的仅仅是陪伴 看过很多公益短片,也知道很多留守儿童的悲惨境况,更加清楚那些年三十晚上苦苦等候的眼神,很多人一直都在说他们的处境是多么、多么的可怜,他们的生活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小叶紫檀佛珠的盘法很多人都知道,是需要先用棉布或者是棉布手套先盘一段时间,再用手直接盘。为什么要先用棉布或者戴手套盘呢? 善财佛珠和善财佛教饰品解释其中的原因如
佛珠文化时间:2024-12-31
沉香,是沉埋千年的山中传奇,久经淬炼而终成正果。沉香结香不易,而能达到的极品者,则更是少之又少,珍贵难寻。那么好沉香要具备哪些条件呢?1、看造型国人在审美上更注
沉香收藏时间:2024-12-26
修禅的上根利智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己不是那样的根器。什么是修禅的上根利器呢?答:修禅要上上根器的人。修禅下手就较高,从此角度讲,能够在当下就敢于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2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煎熬。总不能从此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一位童子说:“之前,听说至诚念佛一句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如果一个人他业障深重,肯念佛,这还是不可能消罪灭愆的吗?”请问为什么不是念自己的名字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1、 现世因果与宿世因果互为助缘形成六根残缺等问题ㄧ个佛弟子,能够生生世世不失人身,『生而不残』,是成佛道上必备的行道资粮。而要获得尽未来际在菩萨道上,『生而不残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点一盘香,甚至是一根线香看着余烟渺渺而上,品上一口香茗这样的画面想想都充满了禅意如果情景还能置于竹林溪边唯能送上清心寡欲止于心七个字了。似乎大多人都只识茶道、花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5
为什么护持网站为护持正法呢?在以前年代,由于没有网络,所以经书及法宝都以手抄或印刷为主。现在网络普及很快,而且大大降低了佛法传播的成本,印一本佛书或许要几元钱一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3
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止观二字,必须并重,不可偏废。若止过于观,必落昏沉;若观过于止,必至掉举。昏沉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问:佛教在中国最易普及的宗派是什么?赵朴初答:净土宗。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广大群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传统香品之所以具备养生的作用,是由传统香所用香药为主要原料而产生的,传统香所用香药有几百种之多,常用的香药大体有近百种,主要香药大体有:沉香(生结、熟结)、黄熟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中。当时,佛陀的叔父斛饭王之长子摩诃男来到尼拘律园拜见世尊。抵达后,摩诃男向世尊顶礼问讯,于一旁坐下。摩诃男请示佛陀:‘世尊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对于佛教中国人都一定不陌生的,在内陆信奉最多的宗教当属佛教了,佛教也有着北传南传之分,你知道南传佛教特点有哪些吗?南传上座部佛教使用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7
5月4日,云南昆明市民上街,反对一大型石化项目落户。通过网络,看到一幅引人注目的标语:任何执政者,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请勿恣意妄为!落千古骂名!我意识到,随着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6
初学佛的几个基本问题刘先和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学佛的人日趋增多,特别是居家学佛人的队伍增多趋势更为明显。面对这样一个宠大的学佛人群,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7
杀的问题杀报循环,因果至理,本极明显极平常。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但世人反以为陈腐,或指为迷信,把戒杀放生等文,当作《太上感应篇》同等,不值一看,并且取笑他人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学佛最要把理路分清,不得情见用事。失去了宗旨,迷人眼目,并误自己,至可痛惜。在三十年前,我也是个专重净土谤密谤禅的人,及今思之无谓之争,殊觉可笑。嗣感生死之可怖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达真堪布:与你最有缘分、最需要自己照顾的众生是谁?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自心的幻化。我们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接待人处理事的时候把握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6
301.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30
二、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在坐禅的时候,修行者必须端身正坐,身体保持正直,不要向前倾,或向后仰,或偏向右边、左边。头部颈部也要保持正直,眼睛轻轻闭着,在坐禅静坐的过程,眼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鲜花都是最能表达情意的礼物花和佛教也有着很深的因缘佛教中的十供养中以香、花最为普遍在佛案前的供桌上也常摆上鲜
佛答时间:2024-08-18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说一法也没有。不但佛法是这样讲,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6
陈静瑜: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入无废饰”,入无废饰是指回到家以后,不要穿著打扮就毫不讲究,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在《弟子规》里也有,“入虚室,如有人”,更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24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5
情侣之间很容易因为一时的争吵就分手,没过多久又会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特别是男生在爱情中往往比女生更容易意气用事。复合是一门学问,不能随意对待。更不能操之过急。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