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是尝试地域寂寞(资料图)
记者:五年前,您在中国出版了《正见》(What makes you not a Buddhist)一书,书中讲到,虽然中国人正在变得物质主义,可中国也历来被文殊和观世音菩萨所照拂,您希望他们有一天会拥抱佛教。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皈依佛教,修习佛法,尤其是藏传,即使不会任何外语,到印度、尼泊尔来朝圣、学习的佛教徒也一年多过一年。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您预言的中国人将“拥抱佛教”的时辰正在来临?
宗萨仁波切:我认为“拥抱”这个词不确切。道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你只需要让它再度重现。虽然它闲睡了一阵子,但我觉得这也是好的,尤其是对佛教来说。佛法是普世通用的,而且并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现在很多中国人思想清新,同时又具有这种“基因”。如此,是的,你可以说在近几年来,中国人对佛教的兴趣又再度重现。
我认为,现在是中国人开始寻找精神价值的时候了;他们无论如何也必须如此。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物质世界是无法给予所有的答案的。看看所有那些物质上十分富足的所谓好地方,他们仍旧没有找到内心的快乐,中国人将会认识到这一点。我只是希望,中国人纯净的精神修道,不会像常常不幸发生的那样,被修道上的物质主义给劫持。
记者:您在批评和表示担忧中国人价值观的同时,又常常赞誉中国,还利用微访谈和中国学生交流,感觉您和中国人的互动很频繁,好像正在和中国热恋,这感觉正确吗?您喜欢中国和中国人的哪些地方?
宗萨仁波切:我喜欢中国人的一个理由是因为佛教。我认为,中国和中国人将来会是佛教的护法,不仅仅是在资金方面,也是在修行人这方面。佛教的内涵将在中国人的身上体现,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喜欢中国人的理由很多,千奇百怪的也有,好的、坏的都有,其中一点是中国人很悲伤,而我喜欢这点,因为悲伤是很重要的情绪。
世人都很悲伤(资料图)
记者:您为什么会认为我们是悲伤的呢?
宗萨仁波切:他们总是在尝试抵御寂寞,同时他们也似乎知道自己无法抵御寂寞,因之,他们有这种悲伤情怀,它反映在水墨画以及各种各样的东西里面。除了悲伤,他们也很实际,很慷慨,而且在各方面都很勤奋,不懒散。另外,我本身是文殊菩萨的追随者,我小时候曾读到,中国人是文殊菩萨的子民,这大概对我也有某种影响吧。
记者:中国人的这种“悲伤”的情怀和您在新书《不是为了快乐》导言里提到的蒋贡康楚仁波切说的“伤悲之心”(heart ofsadness)是一样的吗?
宗萨仁波切:不,非常不一样。大多数世俗的人都很悲伤,因为他们有个世俗的目的,他们就像是在追逐彩虹一样,他们不知道这是幻象,这就是他们伤心难过的原因。而真实、由衷的悲伤之心出于觉知,了知我们因由习气而被迫追逐彩虹,我们的四周、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朋友们,他们全都在追逐彩虹,因此他们都很悲伤。
记者:悲伤是一种情绪,而佛法认为“烦恼(情绪)即菩提”,那么倾向情绪化的中国人是不是比较容易证悟成佛呢?
宗萨仁波切:不是的。从某个角度来说,要让大家都证悟成佛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这有点“若远似近,若近似远”。
记者:您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大洲,其中,正在崛起的中国弟子群有什么特点?
宗萨仁波切:很明显地,他们都非常实际,这是完全显而易见的,也不需要我多加说明,孔子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很成功。
藏传佛教(资料图)
记者:藏传佛教在汉地俨然已成为某种时尚,会有大量中国学生涌现在您的法会和佛法课上,一些人并非真学佛,仅是凑热闹而已,面对声势浩荡的中国人,您是喜是忧?
宗萨仁波切:如果我教的是佛法,那也没什么关系,即使他们是出于好奇心或者仅只是想来玩一玩,这也是可以的,这么一来,他们将会和佛法结缘。
记者:您知道有一位叫莫言的中国作家最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吗?在他获奖后媒体问他是否感到幸福,他说不知道,他认为“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而他却感到“压力很大、忧虑忡忡”。之后,在他的领奖致辞里,谈到自己书名来自佛教经典的小说《生死疲劳》时,他说,“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他并且宣称“无用令文学伟大”。您应该很高兴听到这个信息,是不是?
宗萨仁波切:是的。我告诉过很多人,我们真的忘记了无用的价值,但是,“无用”这个名词,我想我们需要去定义它。对于一个在华尔街工作,或者在上海的某营销公司上班的人来说,花几个小时坐在垫子上肯定是最没用的事情,但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在追逐“有用”的当儿,整个世界都抓狂、发疯、忧郁了,这样的话,“有用”又有什么意思呢?
记者:证悟和素食有没有关系?对于佛教徒,尤其是来自大乘传统背景的佛教徒,吃肉是一件不光荣的、让人纠结的事情,但要吃素又不影响营养和身体健康是一门学问,不易做到。如果我们吃肉,又感到良心不安,我们应该怎么办?
宗萨仁波切:其实,佛教基本的戒律就是不伤害他人(这里也包括动物等其他众生)。除此之外,还要尝试帮助别人。在这个前提下,大乘佛教是绝对不许吃肉的,但是佛教不该局限于吃肉不吃肉、吃素不吃素这种东西,因为如果你过度重视这种纪律而被牵扯得太远,这也可能会令你失掉佛法的智慧大海。
记者:那证悟和素食有必然的关系吗?
宗萨仁波切:没有。证悟就是觉醒。通过什么方法证悟——无论是通过食素还是通过饮酒,这倒没什么关系。就像在中国,就有一位叫作济公的高僧,对不?我看他时时刻刻都在喝酒。
生活方式已经改变(资料图)
记者:您说过,修行不是让我们放下一切,而是学会跟一切玩耍。能否告诉我们该怎么玩耍,怎样才叫玩耍?
宗萨仁波切:玩具不该控制你,就是这样。
记者:您的生活方式也在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去德里的时候,您不再坐公共汽车而是坐私家车,您不再上电影院,您使用iPad、iPhone, 您的箱子上贴满了航空公司的标签,这和许多高管的生活无异。尽管您从事菩萨事业,发心和高管们不一样,但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仍然有害?至少,坐飞机满世界飞来飞去,是不是实质上也参与了对环境的破坏?
宗萨仁波切:是的。这真是我很不喜欢做的事,但我有点受困其中。就像是你困在游戏当中,就算你知道这个游戏不太好,为了要离开这个游戏,你还是必须参与其中。
记者:网络在今天已经支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看见您在法座上使用iPhone,甚至撰写网络祈请文,又一次打破传统上师的形象。网络对您有多重要?您每天使用网络吗?
宗萨仁波切:其实我不太使用网络,尤其不喜欢看到我收件箱的数量。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很重要。其实也不是重要,而是它已成为既定的事实。所以,现在互联网就像是食物一样,我们无法拒绝它,必须使用它。
记者:您的目标之一是在未来拍一部有关佛陀生平的电影。其实,您拍电影并非完全和您撇清的那样与佛教无关,还是想用电影来教化他人,有所谓功利的目的?
宗萨仁波切:是的,我无法不这么想。不然,我会无法安心入眠,不但会失眠,而且会感到内疚。我很多时候会这样。因此,我会尝试生起正确的发心:就算我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就算我只能让别人听到佛陀的名号,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加持。
另外,我本身是文殊菩萨的追随者,我小时候曾读到,中国人是文殊菩萨的子民,这大概对我也有某种影响吧。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多焚香场景:祭祖拜神、宴客会友,抚琴坐禅袅袅香烟,卷舒聚散,颇助于营造肃穆、亲切、高雅、温馨、恬淡的气氛。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虽然现在的香与香文化还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在文昌会文镇,聚集着100多家星月菩提佛珠生产厂家。目前国内最大的星月菩提佛珠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生产星月菩提佛珠等几十种佛珠产品。其中,星月佛珠产量占全国市场
行业新闻时间:2024-12-28
以香品防病疗疾,在我国最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曾经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代医药典籍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现实。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张仲景、李时珍等许多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4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佛学知识】佛经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佛门故事】吃荤的人可以念佛或念经吗?【佛学常识】什么人可以戴佛珠【佛门常识】入寺院原来要这样上香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的范畴,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6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09
中国是一个香文化十分昌盛的国家。古时香可为药材,用以祛秽免疫,提神醒脑;宴会庆典中,人们会在庄重的仪式中焚香进贺,祈祝美好;祭祀典礼中的用香寄予了借香烟之功,请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在从秦汉到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06
中国佛教史略--东晋佛教东晋佛教是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到恭帝元熙二年(420)共一百零四年间的佛教。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区域。北方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所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中国传统香道可以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考古发现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也有五千多年。黄帝时期出过一道法令,叫香禁重,那时候焚香是一种国家行为,主要用于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0-29
佛教徒常会犯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不做小事积聚福德,例如每日做净水供养——因为他们觉得这微不足道、没有价值。可是他们也不做大动作,例如捐一年的预算给佛教大学、每个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我们讲过香文化的起源,发展,成长,繁荣,兴盛,也知道香文化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战乱的洗礼,曾一度沉息,但未曾断绝,在盛世时期又将以全新的面貌现世。物极必反,盛极必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如今,这些生活中的老规矩,懂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可这些老规矩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1、不许掳袖管儿;2、不许挽裤腿儿;3、不许抖落腿儿;4、不许斜楞眼儿;5、不许叉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0-20
禅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一点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中国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些问题似乎仍应深入探讨,本文想就此谈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附录I、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说明:1.本图系根据《五灯会元》、《祖堂集》、正续《高僧传》、《禅灯世谱》、《中国禅宗历史之演变》、《中国佛学人名辞典》附表、《巴蜀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问:作为本教信徒,在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时,诵什么经最好?答:诵什么经都可以。当然,针对性地去诵会更加殊胜。朝拜普陀山时诵大悲佛母仪轨和心咒。因为,普陀山是观音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9-25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哲学系韩焕忠引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5
当某位藏传喇嘛教导一个牧民时,牧民所想要的可能只是健康、富裕的加持而已,而不是追求证悟。这类加持在西藏的环境有它的作用,就像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巫术或者算命各有其
文殊花开时间:2024-09-20
七、中国特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中华汉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营养,不断地在融会中壮大自己。历史证明,吸收外来文化最多、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文化了。佛教文化的输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8
据中国 (记者王茜 姚浩然)报道,近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顺利闭幕。本届论坛以从寺庙建筑看佛教中国化为主题,35位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6
浙江青田石、福州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和内蒙古巴林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23日,这四大名石的雕刻精品齐聚浙江青田,参加第四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据了解,此次展览设在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0
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9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后记当我加上了这部书的最后一个句点,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时,一种解脱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早在大学时代,因业师杨廷福教授和苏渊雷教授的启蒙,使我对佛教产生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放下心中的执着点其实求学问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很多的执着点,心里就没有罣碍。心里一没有罣碍,心清净了,就长智慧。假如每一天罣碍的是想吃些什么,想穿些什么,想玩些什么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煮茶法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
禅茶文化时间:2024-09-01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第一节 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一、宗派的没落自十七世纪的中叶,清朝入关以后,佛教虽然仍被敬信,但是清廷为了笼络蒙藏地区边疆民族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1古人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这个跟教育关系就大了——你念念不忘圣人君子的教诲,你自然就变成圣人君子;你喜欢跟善知识学习,你自然心善行善;你喜欢跟小人在一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7
有人说西方人性格像酒,火热、兴奋但容易偏执、暴躁、走极端,动辄决斗,很容易对立;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26
品茶先苦后甘,放下俗事在一盏茶的工夫里品味悠然的心境...参禅无非是放下着、吃茶去在顿悟的一瞬间云淡风轻,清静和寂...茶中参禅,禅中有茶。是为禅茶一味...在中国铁观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20
阿姜查尊者答:很好,这是有益的心灵训练。你若有智慧就不会执着在禅定上面。这好比想要坐久一点,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不过真正的修行与姿势无关,它是直接观照内心。这才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修行的游戏,归根究底,还是在“信”上。不管是宗教上的还是科学上的,都是基于“信”。哪怕是最最具有批判性、怀疑性的人,当他去批判、怀疑别的信念、理论、意识形态的时
文殊花开时间:2024-08-13
壹、前言民国三十二年,印顺导师和妙钦法师合著的《中国佛教史略》,可说是中国佛教史的的纲要书,短短的九十余页,提纲挈领地解析印、中佛教思想流变的过程,中国佛教各时代,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7
很多的情侣在步入婚姻成为了夫妻之后,在很多事情上就不会那么的用心了。往往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所以在结婚后,人的很多陋习就会慢慢的展现出来,夫妻矛盾就会由此而来。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很多的朋友,特别是晚熟的男人,他们在很多的时候不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挽回自己的女友,从而错失了一段真挚的感情。真爱,或许在一个人的一生只出现过一次,男人在遇到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