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大家通常都会说修的是这一颗心,“心”指的又是什么?你又是怎么修心的?“心”摸不着、看不到,你如果对“心”不明了,那你怎么修呢?所以你要修心,首先你对“心”要有个了解。通常佛门里边所说的心,绝不是肉团心脏的心,也并不完全指的是思想(当然它涵盖了思想),如果说自己修行修的就是思想,按常理来讲,大家把思想修好了以后,就应该是佛,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对。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有些人的思想非常好,但他并没有开悟、并没有成佛!
修自己的思想,实质上是修行的开始,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基础,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修完善了,修完美了,才谈得上是修道,才能够逐渐进入修心性。通常大家说的修心,实际上指的就是大家的本来面目,但是大家目前离本来面目太遥远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只能够从目前最近的地方下手,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思想给修正过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你根本没办法修道,更没办法去做人做事。实际上又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呢?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有的人误以为自己在信佛修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多数信佛修道的人是因为人生不、家庭、事业不顺利才转向佛门。这一类人肯定不知道学佛修道如何下手,因为他对人生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以为学了佛了、修了道了,人生就顺利了,实际上绝对不是这样!如果你的人生不顺利,你学了佛了,实际上会更不顺利。至于说怎么不顺利,我不敢多讲,讲多了大家就不会信佛、修道了!我只能“鹦鹉学舌”,别人怎么讲,我也怎么讲。一个人在红尘里面不会迷失方向。那么他进入佛门里来同样不会迷失方向,用我常说的一句话来讲:老虎走遍天下,永远是吃肉的!你在红尘里面失败,你进入佛门里面仍然是失败的人;你在红尘里面能干,进入佛门仍然是能干。
昨天从长春来了一个信徒,他的心态非常激动、非常急躁、非常不安、非常无奈、又非常迷茫!一来就急不可待地叫我告诉他,怎么修行、怎么能够成佛。我说:你目前这种状态,我不会告诉你,我无能为力。就你这种状态,我告诉了你,也没用!万行没有胆量,如果我有胆量的话,当时甩他几个耳光、臭骂他一顿,把他这几种病就都给治好了!这种手法也许在古时候可以用,而在今天这个时代恐怕就不能用。他以为自己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信众,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失败的人,非常懒惰的人!他误以为自己放弃家庭、放弃工作、卖掉财产想修道,这是对的,实际上他是大错特错!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不善于进取、不能够吃苦耐劳的人,你们说这种人能干什么呢?他还能够修道吗?
红尘里面的功名利禄,如果你付出十倍会得到一倍;你想开悟成佛,你付出一百倍,未必能够得到十倍,也许只能得到一倍!红尘里面的苦都吃不了,他在修道这方面能吃得了苦吗?这些人只看到这个祖师开悟了、那个祖师开悟了,从来不去看这些祖师是如何努力修行的,如何吃尽了人所不能吃的苦,最后才开悟成佛了。不去看人家努力的过程,只去看人家得道的那一刹那;不去看人家的耕耘,只去看人家的收获。
昨天来的那个人,我敢肯定,他这一辈子不会再来找万行!而且他这一辈子,只要有人向他问到万行,他都会说万行什么都不是,狗屁不是!除非他这一辈子能从这种状态里面走出来,他才明白万行当初为什么不教导他。像这一类型的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他说自己多么虔诚,为道付出了多少,对万行日夜思念、渴望见到,结果是来了以后,连两个小时都待不下去,就走掉了。这怎么可能证明他内心是多么渴望修道、多么渴望得到万行的指点呢?对这种人值得付出吗?值得去教导吗?
也许你们会说万行的分别心太大,应该发发慈悲、发发善心,你们认为此时对这个人发善心有用吗?既然没有用,那也就没必要去做了。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家庭、卖掉了财产,非常了不起、“难能可贵”,才趾高气扬地认为自己道心有多么高强、胜过别人,做了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正是因为他外表上这些有形有相的东西做得太多了,把他自己给害了。别说他所做的这一切还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是条件不具备、因缘不具足、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不得不放弃,他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说自己是为了修道才放弃的!)即使果真是为了修道而放弃的,这也没什么值得放在心里面、挂在口头上、讲给别人听。这是你应该做的,没人强迫你。
就像万行闭了七年关,你就是闭了七十年,没有开悟成佛,又能说明什么呢?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你有没有达到像古人所讲的:开悟成佛、大彻大悟,得到了无上的智慧!就算是你达到了,仍然是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古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况且今天的大家还没有得到!古人为法忘躯,为道舍去一切、为道任劳任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能够这样做。现在的众生是环境逼迫他不得不这样,是带着抱怨心来这样做。既然是带着一种无奈的心态在做这些,那么你内在的智慧、心量就永远不可能打开,因为要打开心性的智慧,必须要具备一种自发无为的力量,才能够把它打开,绝无可能是带着一种抱怨、有为、奢望的心打开。“有为”的心,如同一个有为的因,它只能得到一个有为的果。
我们现在离学佛、修道的标准还远得很,因为大家连基本做人的思想还没有修正过来。做人还没有完善,又怎么可能学佛?学佛先学人,人不学通,又怎么可能进入学佛呢?我常常说学佛的人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人都不想做了,还想成佛,听起来真的很可笑。我有时候也经常笑自己:做人是最简单的,我们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还想去做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事情——去成佛!再看看古师大德,哪一位的人品不都是经得起无数次的考验而不会失败,才能够开悟成佛的呢?学佛不容易!当我逐渐、逐渐地明白了这些道理后,真的不敢再奢望自己学佛、成佛了。只想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安分守己地做人做事,活在当下,别弄到最后,人又不愿做,佛又没做成,其结果呢?人不人、佛不佛。如果你放弃了成佛的欲望,安分守己地做人,你肯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是一个合格的人。这样的话,你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大家会认定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你在人的基础上,想成神就成神,要成佛成佛,想成仙一样可以成仙!
万事万物都建立在大地上,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都是在“土”上面建立起来的,你们可以看看,金、木、水、火这四行,都是没办法离开土的,都是在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把人做成了,就如同你有了很厚的土壤;有了土壤的基础,想种什么,就成什么。
寺庙里面两个地方最辛苦,一个是厨房里这一摊子,另外一个是财务里这一摊子。从古到今寺庙里发心的人,都会到厨房里去干活。为什么说厨房里面最能磨练人呢?譬如说今天突然多来了几个人,饭菜不够,厨房里就得马上做;你原准备了200个人的饭,突然走掉了50个人,又剩下了很多。这些旧饭你说下顿该不该吃?大伙会不会抱怨你?你原本准备了150人的饭,突然又来了50人,大家都没吃饱,还是会抱怨,厨房里炒各种菜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的业力不一样,因此口味也不一样。寺庙里面的财务如同流水一样,永远没有间断、没完没了!而且来做功德、行善的人都带着不同的愿望,有的愿意把钱捐在这个项目上,有的愿意捐在那个项目上。管财务的人怎么办?只能够满他们的愿!有时满不了他们的愿(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得慢慢地、耐心地向他解释。
话又说回来,一旦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去做,而且还要把它做好,因为只有你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够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你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面对、什么也不接触,你当然不会烦恼、不会起心动念。可是你想把这颗心给练就出来,你就必须要做事,除了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所谓的“根本智”,你花十分之一的时间就见到了它,但是你想要把自己的“后得智”找出来,训练出来,你必须还要花上十分之九的时间,才能够把它完全修好。
为什么古人讲修道、悟道、得道、最后还要养道呢?既然已经悟道了、得道了,为什么还要养道?我们现在“养”什么呢?你还没有这个东西,你养什么呢?我们现在是处在修的阶段,你把它修出来了,找到了、见到了,才能够慢慢保养它。修是修、养是养,是两个阶段,是两个不同程度的阶段。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单念大悲咒这一句,就是成就法,求什么都会成功的。(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amoheladanuoduolayeye)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慈观悲观喜舍观普度众生化大千有缘无缘同摄受离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什么是极乐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里净,就没有一切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方便与究竟我们现在芸芸众生,整个其他的宗教都一样,他们在搞什麽,先建立一个神,然後建立一个天国,建立一个理想界,一天到晚想到那里去,为什麽我们会想到那里去?因为执着有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二乘圣者及菩萨,从证悟而得的解脱,还有不圆满处。二乘圣者,虽断尽烦恼而证解脱,但因无始来的烦恼,多且重,深刻影响于身心,所以身心仍然不免遗留有过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和沙和尚胸前戴的佛珠,仔细看佛珠表面,颜色是乌黑油亮,其材质应该是用非洲黑檀木所制。非洲黑檀木坚硬、滑润,用黑檀加工而成的佛珠经打磨后形成的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该念佛?还是该持咒?是该参禅?还是该修止观?很多人就徘徊在这样的犹豫中。更有许多争论。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2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爱。她朝完五台山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容就是心胸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心胸广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心。能够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心量要大,心量大所感的果报,容貌上也庄严。因此这个容字有两个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众所周知,琥珀是远古树木的树胶化石,煤又是远古树木受地壳变动产生变质所形成的,所以琥珀和煤伴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琥珀主要产于新生代早期第三纪含琥珀的煤层中,与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4
熟知缅甸琥珀的人应该知道,缅甸也有类似蓝珀的品种,人们习惯称之为金蓝珀。缅甸琥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色彩的多变性,这种多变的色彩可以构成多种变种珀,缅甸金蓝珀就是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3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要知道,佛陀看我们人生是最宝贵的。人生怎么样宝贵?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了凡情作祟,人间的平安就没有了,又怎么得到佛陀无上寂静之乐?有烦恼的人把烦恼当成敌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六交报之“闻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二者闻报”:第二种的六交报,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一般常见的中国佛教地藏菩萨造像,大多右手执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如《赞地藏菩萨偈》所言: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锡杖
佛答时间:2024-12-22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不能忍的能忍,不能舍的能舍,不能让的能让,这才是修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无量劫海修方便普净十方诸国土法界如如常不动寂静德天之所悟“无量劫海修方便”:佛修行成佛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沉香树,即土沉香、沉水香木(拉丁学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保护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越南沉香自古被称为上岸香,因其味道的美妙独特受到众多爱香之人的追捧。其中,以越南芽庄地区出产的熟香为上品。而芽庄地区的土壤大多为红色粘细土壤,这样经过在土壤中长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19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骨珀又称作象牙珀,英文名称bony amber,含有许多气泡,比虫珀更不透明和更软,颜色由白至褐色,很像骨科的琥珀,通常也不易抛光。骨珀以黄色蜡状琥珀为基础,中间以云雾状
琥珀知识时间:2024-12-18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这位知名度最高的阿弥陀佛,究竟有何来历?即使有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 但一定也听说过“阿弥陀佛” 因为这是出家人口中最常念的佛号 那么,这尊“阿弥陀佛”到底有何来历?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