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正见真理,勇往直前

菩提书院 2017-11-01

本周学习的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出世还是入世,无情还是多情,随缘还是进取。

一般人对世界有两种态度:贪著或厌离。西方宗教普遍认为尘世是短暂、虚幻的,天堂才是永久的归宿。印度宗教的核心思想是轮回与解脱。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宗教和印度宗教两者都有“出世”的情怀。佛教起源于印度,由于出家的制度,也容易让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甚至是厌世的。

通过学习我知道,声闻乘要发起出离心,但出离跟厌世是不同的,也令我对出离心和厌离心分辨得更清晰了。以往受外界影响,加上错误认知,以为厌世就是佛教所说的出离。学到这里才真正认识到,厌世是消极、被动的,而出离是因为看到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本质是苦的,所以要出离迷惑和烦恼。

小组讨论时,净培居士非常赞叹我们出家人可以放下世俗情感,去追求生命的真相,战胜自己,成就圣贤品质。这是需要勇气,也是需要智慧的。

我没接触佛法的那些日子,虽然也一知半解地听过一些“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之类的话,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都是遇到苦难时,解决不了后用来搪塞自己的说辞而已。导师开示了随缘与进取的正确观念,也令我以往的一些感受得到了正向的调整。

我以前认为的随缘似乎就是随便、随他去吧,事情难解决时,就会说,随缘吧。这显然是消极的,消极了就不会努力。而佛教的随缘和进取不是对立的,是相辅相成的。随缘是让我们了解因缘因果。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一切存在都是条件的关系,这种条件的关系,它是相互的。我们一般人对世界或者事物的认识,多半离不开我的感觉和需要,但事实上,它不是客观的。随缘就是跳出自己以往错误的感觉,以正确的认识去看世界。小组共修时净培居士分享到,我们应具备一种理性、开放的心态,客观如实地看世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认清事情因果之后,做出智慧选择。

大乘佛教是要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发起菩提心,不但自己要出离,还要帮助无量无边的众生出离迷惑和烦恼。所以,真正的佛教徒是以出世之心积极行入世之事。

记得从发心出家的那一刻起,我对世间的名利和金钱似乎就看得很淡了,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都呈现一种无力的状态。父亲看见我当时的状况后就和我辩论,难道学佛就是什么都不做了?世间人看我当时的状态肯定是消极的,当时我也审视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有消极的成分。结果是,有的。

对佛法一知半解显然是不行的,不管出家在家都不能给佛教带来不好的影响。我当时就去附近寺院请教善知识,该如何面对这种心态。善知识和我讲的,也像导师所提到的一样,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法师又举个例子说:在家、出家修行就如同煮饭,水多了可以当粥吃,水正好可以做米饭,如果水少了饭就夹生了。当时我也深有感触,马上转变了当下的心态。就像导师所说:要以出世之心积极地行入世之事。

这节课的学习还解开了我出家以来的很多心结,比如家人在对我出家“抛弃”他们时的不解。

从他们的标准看,出家人放弃世俗的情感,放下对五欲六尘的贪著,是无情的。但以佛教的标准来看,出家人因为看到世俗的情感是有染污的,所以放下这种情感,去建立一种没有染污的情感,一种无私、无我和无限的慈悲大爱,这是非常有情的。

当时我也就这个问题问了其他善知识,出家后放弃父母是不是不慈悲。善知识开导我说:在家照顾自己的父母是小爱,出家后一切众生都在等着我们去照顾。正所谓: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要具备一种无私无我无限的慈悲大爱。

当我编辑好这篇分享稿时,第一时间发给了我的父亲。过了许久,父亲回了一条简短又有力量的消息:孩子,放心大胆地走你选择的路吧!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体会到,要珍惜这一期来之不易的生命,努力将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光和热,时时提醒自己,端正修学态度,具备佛教徒应有的目标和方向。尽未来际学习并实践无私、无我、无限的慈悲大爱。

感恩大家的聆听。阿弥陀佛。

更新于:2017-11-01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