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净慧长老:人生的欲望需要规范

汉传法师 2017-11-22

所以佛法不是反对摒弃一切追求,而是要让一切追求在一种道德的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实现。

(2007年9月20日早六支香)

各位大德:

昨天讲到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以这三个问题为前提,为出发点,人生又产生了执著、欲望、烦恼。基于生存的需要,所以有欲望;基于生活的追求,所以有欲望;基于贪生怕死,所以有欲望。

从生存出发所产生的欲望,基本上是本能的需要。生存不外乎是求得财、色、名、食、睡的满足。财、色、名、食、睡是生命内在的本能需求。从生活的欲望出发,也不外乎是对财、色、名、食、睡五欲的贪求。张三有这个追求,李四同样有这个追求;中国人有这种追求,外国人也有这种追求。追求得不到满足,有权有势的人感觉到他自己的追求受到障碍,就会发生斗争。所以从人的本能的需求出发,产生了贪欲、嗔恚、愚痴,其实都是围绕着财、色、名、食、睡在兜圈子。

佛教、佛法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拒绝生命本能的需求,完全摒弃财、色、名、食、睡的需要,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有生命,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资粮的满足,否则生命就不能延续。佛教仅仅是把这种追求加以规范,使各种追求沿着善法的轨道来展开,沿着有利于自他、不损害自他利益的原则来展开。如果完全否定财、色、名、食、睡的合理性,佛法就不可能存在。因为完全否定财、色、名、食、睡的合理性,佛法就成了断灭法,成了一种不受欢迎的极端教派。佛法是中道法门,佛法根据各人的根机,根据修行的次第,规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戒条。这些戒条起什么作用呢?就是用来规范人们在各种需求方面的合理性、合法性。合理合法的根据是什么?就是有利于自他利益的满足,有利于自他善法的落实,有利于众生今世后世善法的圆满。所以佛法不是反对摒弃一切追求,而是要让一切追求在一种道德的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实现。

贪心也好,嗔心也好,愚痴心也好,都是从本能出发,然后衍生成为生命堕落的催化剂,超越了一定的界限,超越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贪心、嗔心、愚痴心又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虽然其根源是欲望,但是它必然还有一个最初的盲点,那就是佛教所说的无明一一十二因缘的第一条。无明者,就是黑暗;无明者,就是盲区。无明就是没有光明。光明是什么呢?光明就是智慧。转化无明为明,就是所谓的开智慧。开了智慧就能正确地判断各种是非善恶的界限。

我们在此进行禅修,其目的就是要转化我们内心存在的盲区——无明,把一切杂念在禅修中让它逐步转化,逐步消融,逐步得到净化。要净化烦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转变无明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修行了几十年,也不能真正转化无明,也没有真正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棠,转无明为智慧。为什么没有达到修行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呢?很简单,因为我们还放不下,还舍不得。觉得无明还不错,烦恼还不是那么讨厌。其根源就是对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本能的需求怎样进行规范,使自己的生活能够符合善法的要求,符合道德原则的要求,符合戒律的要求,还没有这种决心,没有这种毅力。所以修来修去,佛在念,无明火也在烧;照样在磕头礼拜,内心世界还是烦恼重重。所以一定要念生死苦,有一种强烈的出离心,才会有勘破无明的决心和力量,才会有转化烦恼的信心和毅力。

这一次真际禅林的七日禅修,从参加的人员来看,出家人有一定的比例,比过去的几次更加殊胜,更加有摄受力。希望我们此一会,在这七天当中,能够初步地静下心来,找到一个调整自己心态的方法,摸到进入修行的门坎,使烦恼淡化一些,使心地光明一点。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这七天就有很大的收获。如果我们还是悠悠忽忽的,信心不足,决心不大,七天下来可能依然故我,没有任何长进,除了腿子疼以外,没有别的感受,那就虚度光阴了。

希望我们每一位都珍惜这一期一会的胜缘。人生相聚不容易,人生得闻佛法共同修学更是不容易,有此胜缘,应当彼此珍惜,彼此成就,使我们这七天不至空过。

——摘录自真际禅林丁亥年秋季七日禅修开示

更新于:2017-11-22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