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
世界这个词是偏中国化的,古人把30年称为一世,世是时间概念;界是界限,是空间概念,世界是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结合而成。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也是这样,宙这个字是古往今来一切的时间,宇是无垠无限的空间。所以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是空间和时间复合而成的一种状态。
1、时间
我们往往把时间维度抛弃,只是对空间做观察这是3维度,长宽高这3个维度去测量一切;如果把时间加在里面就是第4维度,可是人的能力无法察觉和影响时间维度。长宽高我们可以观察,可以重现,而人在时间维度面前是被动的。引力波的发现把通过引力波穿越时间维度变为了一种可能,但是这也仅在于科学家的幻想中,如果引力波能按科学家的预设,人能驭驾引力波就可以返回到过去,也可以去往未来。
我们知道时间分三块过去、现在、未来,不过这样分并不严谨,因为没有一刻可以叫做现在。现在是念念不住的,当我们指出某一刻是现在,这一刻已经过去了,就不再是现在了,所以时间就分两种:1是发生过的,2是还没发生的。发生过的可以叫过去,没发生不管是100年后,还是1毫秒后都是未来。过去已经形成,是既成事实,好坏都已经是这样了,不需要太计较其中,有过错要承认,有经验要提取;未来还没发生,所以预测无量无边的可能性也是没意义的。未来是在每个所谓的当下发展而成,当下又是什么?当下就是我们心念上的这一个念头。念这个字,现在把古代的二个字合并了,一个是心上有个今字的念,一个是有口字旁的念。我们说念佛其实指的是心上当下的这个念头,而不是只用嘴有口无心的叨咕叨咕。很多人说你要好好念佛啊,如果不去强调很容易误会,错解为用嘴叨咕叨咕的念叨了。念经也好,念佛也好,如经文中说到念佛、念法、念僧,这都是心上当下的念头,而不是用嘴叨咕叨咕像机关枪一样的喷,这不是念佛,只能叫做称诵佛号。
念是当下心上的那个念头,所以每个当下就是由每个念头组成。这也是《普门品》里提到的“念念不空过”的意思,如果每个念都不空过,都能察觉,这是活在当下,这是把握了当下;过去已经过去没有意义,未来还没有到来也没有意义,只有当下是一切的存在证明。从时间概念上来说我们活在3维中,对4维是能感知却不能操纵的。
世界中的时间说宏观了是无始无终的,向源头追溯也没有一个根本源头,因为在浩瀚的宇宙中这个世界诞生,另一个世界可能在住劫,而有的世界已经坏掉再成为了虚空,可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地方又可能再兴起一个世界,继续经历着成、住、坏、空。所以就某个时间来说,这虚空中各处都在上演着成住坏空的必然经历,不管这个世界住世多久终究要走向湮灭;不管这个世界有多庞大,最后都将回归到虚空中。世界就是这样无尽无止的形成、发展、毁灭、凋零着。我们的娑婆也是这样,必将走到毁灭,只是时间早晚罢了。虚空中到处都是这样的故事,形成了、发展了、败坏了、消亡了,再形成再败坏,如此往复不已,不停不歇。过去是这样,追溯到无量无边的尽头还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在无量无边的漫长历史中、虚空中还会如此上演,不眠不休。
2、空间
这个虚空法界若从直观上来看就像一盆肥皂泡,每个泡泡代表一个世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刚刚形成、有的破碎了;破碎的泡泡里的空气被周围其他的泡泡吸收了,或者通过泡泡的缝隙再形成一个新的泡泡;或者一些小的泡泡被大的泡泡包容了,成为了世界中的世界。娑婆是一个大世界,是10个大千世界的大世界;如极乐是一个大世界,是如同无数个大千世界汇合的。泡泡的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全都被各种大小不一的泡泡充满着,填充着,没有空隙,只是有的世界有佛,有的世界没佛。有佛的世界是少数,绝大多数世界没有佛陀住世,数量巨大的世界没有佛法莅临。
3、小世界
我们知道3千大千世界是10亿个小世界组成;1个小世界是这样定义的:一日一月一须弥山,四大海,四大部洲,这样的一个基础格局算是一个小世界。1000个小世界叫做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叫做1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叫做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由3个千相乘所以叫做3千大千世界。
一个世界的基本构造并非是由一日一月决定的。一日一月只是说适合众生生存的环境,如果抛弃了众生的存在单说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游乐场里没有孩子玩耍,这游乐场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小世界的基础核心是占了该世界几乎绝对重量的须弥山。太阳是太阳系中心,所以太阳系不是一个小世界,太阳系只能是小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很多人误将娑婆当成地球、误把地球当成阎浮提、误把太阳系当成娑婆、当成一个小世界,这都存在的,希望大家不要犯这种水平的错误。
在娑婆世界这个范围里由释迦佛负责教化,而娑婆是100亿个小世界组成的,也就是10个大千世界组成的,所以娑婆世界不是一个小地方,也不是一小太阳系那么点。大德说一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小世界,因为我们也没能力验证,这个姑且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个小世界中会分出四大海和四大部洲,这是俯视效果,就像万字符那样的四个旋转的旋臂就是四大部洲了。太阳系不存在旋臂,在银河系的图片中到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四条旋臂,正如万字符那样的。
一个小世界,须弥山为标准,须弥山的底部延伸出四大海,四大部洲也在这个平面上;向上到须弥山的山腰是四天王天的地方;再向上到须弥山山顶是忉利天的地方;再向上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就都已经离开了须弥山顶,真正地悬空而住了;再向上就是色界的18层天和无色界的4层天,而修罗多是活在4大部洲中,只有修罗王居住的地方特别点,靠近4天王天的地方,其他的修罗都是混居在各个道中。有的经文说是六道轮回,有的说是五道轮转。说五道轮转是没把修罗算在里面,六道的说法是把修罗道算在其中了。
4、众生
世界形成了,只有在住劫的短短一段时间可以有众生存在,进入坏劫三灾并起,恶风最后会把这个世界吹碎,碎为虚空。我们现在处在娑婆的住劫中,所以我们见到的是这样的世界;而有的世界进入败坏阶段,众生就不是看着世界败坏了,而是自己的身心也随着败坏,于是就上演了《地藏经》里的一幕——世界间的移民活动。世界进入坏劫,除极高几层天的天人不被波及,其他的不能出轮回的众生只有一个命运,就是堕落到地狱,由地狱负责移民,这是地藏菩萨坐镇地狱的原因。
移民到其他世界的地狱去受罚,但是就算受罚完毕,应该随业受生,若他世界的众生状态没有合适的,就要等这个坏的世界再形成,形成完毕了,有了众生了,众生造作恶业了,终于有了地狱了,他就再转移回来,再参与轮回,所以这个由地狱办理的移民时间太漫长,情节太狗血。另一个移民是由阿弥陀佛领队往生极乐的移民,这是我们学佛同修都希望去的。
人道在4大部洲中,《地藏经》里说得仔细。在这个小世界中4大部洲的状态也不同。东边的洲就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个地方,他们的人平均寿命250岁,有疾病,有早夭。西边的洲人寿500岁,没有疾病,没有早夭,都能活到500岁命终。北边的洲,人都能活到1千岁,没有诸苦,一切圆满,类似天道,待他们1千岁寿命完毕,死后就转生到天道去,所以北俱芦洲的人是不受佛法的,佛陀不会诞生在北俱芦洲,因为那里人不苦,死也不苦,化生也不苦,死后去天道还不苦,救不了。
人道畜生道混居在4大部洲中,其中还有鬼道众生也是和人道混居在这4大部中的,只是人类和鬼道的差别略大,所以虽然共处却在相同的空间,但互不干扰的。
地狱道在哪里呢?有的人以为地狱在下边,在4大部洲的下方,这是错误的。《地藏经》里描述了地狱的所在:阎浮提东方有山,其山黑遂,无日月光。无日月光这就代表虽然说是阎浮提东,但是却不是在阎浮提的里面,而指东边的方向。阎浮提在小世界的南方,人的平均寿命现在是70左右,佛陀住世的时候是100岁,在南方的东边又不能跑到东胜神洲,所以地狱的位置在这个小世界的东南方向,在边角上,地狱众生都在那里。这就是6道众生的基本状态,世界的基本状态,宇宙的基本状态。
二、众生
佛教定义众生是众多因缘和合而生,包括无情众生和有情众生。无情众生虽然也具备见闻觉知的能力,但是没有主观的起心动念;而有情众生有主观的起心动念,贪生怕死,惧怕痛苦,畏惧痛苦,所以就算一只蟑螂飞蛾,我们想打到他们也不容易,因为他们害怕痛苦,畏惧死亡和人是一样的,这是有情众生。因为能感受情绪,能释放情绪,所以这类众生是佛陀要救度的众生。
我们就是有情众生,都堪受佛化。千万不要说“植物有生命,吃植物是杀生!”这话就是糊弄人的鬼话,植物有生命,但是他是无情众生,不惧怕死亡,不畏惧死亡,不像有情众生这样贪生怕死。
三、轮回
六道众生投生的根本原因不同,造作了什么,就会招感投生到哪一道,接受这一道的遭遇等等。
1、天道
天道无色界四天修空禅,色界十八天修禅定,欲界六天分别修上中下三品十善业才能投生。
2、阿修罗道
修罗道分四大类修罗,修罗王类似天道的修善德,但是嗔心不除。其他的修罗众们,泛存在各道,嗔心较重,所以说善道之一的阿修罗,是指天道中的阿修罗、修罗王这类。
3、人道
人道是需要五戒的,但是贪欲不净,其中以饮食和情欲为主。
三恶道是依靠贪嗔痴三业的多少而不同了。
4、畜生道
三业的多少不同导致形态万千,不一而足,业力重的就深沉入海,业力轻的就羽化飞天,愚痴严重的就无目无耳,嗔心重的就毒牙暴力,贪欲重的随贪着的事物不同而有差别,有贪吃、贪睡、贪美、贪淫、贪傲等等。
5、饿鬼道
鬼道众生分无福、中福、有福鬼三大类。一般的饿鬼都是无福鬼,几千年吃不到一点东西,饿鬼是鬼道中数量最多、情况最差、痛苦最重的;中福鬼还是勉强能吃到点东西,可以做鬼王、鬼将、鬼帅、鬼卒、鬼差等等;有福鬼可以做山神、土地、城隍,可以做水神、河神、江湖海神,可以做花草等神,随所依附之物不同而有不同。
6、地狱道
地狱的情况《地藏经》里记录的较多,从轻到重分:有间地狱、无间地狱、阿鼻地狱。民俗传说中的18层地狱,就是无间地狱。每个地狱能容纳的众生数量多少不同,地狱众生是各道造作罪业的众生。
有情众生心常计较,所以心里升起了什么念头,造作了什么业力,就会牵引到什么道去受生。这种受生会因为个人造作了不同的业力而歧路各别,从此走上了不同的轮回路。每个众生追随各自业力分散到各个道中,因为很多时候众生是混居在一起的,所以多有交集;在宿业福报上互有高低,投生受生后也有了不同的境遇。在三毒的作用下愚痴蒙蔽,得势便猖狂,加害他人或者暴殄天物,处于高位则伤害他人。他伤害完众生,众生就要找机会报仇,待他势力衰弱命终,或者处于低位了,就要去偿还对众生犯下的过错,从而形成了一副庞杂的微细的无边浩瀚巨大的轮回众生图。
人就是其中的一环,人道是其中最诡异的一环,数量最少但是造业最多,带给其他道的伤害也最大,对六道轮回的驱动力也是最大的。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黄花梨手串连日来,一则海南黄花梨价格暴跌九成的虚假报道引起了各方热议。业内人士和资深的收藏玩家均把这一消息视为笑谈,表示根本不值得一驳。而不少不明真相的市民和有
文玩手串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他方世界根据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了解人类世界的局限性,同时也重视宇宙还有其他世界的说法。有一回,佛陀论及宇宙的本质与构成,佛陀说:总共有三十一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18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邻居家有个十五六岁的傻儿子,这次在家一时心血来潮,特意留意了一下他家房子的风水结构。在罗盘上二儿子所显示的象上,带着很重的杀气。房子是三年前买地基建造的,显然出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在2010年正月初四举办的火施法会上,大恩上师达真堪布做了关于“慈悲心”的精彩开示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10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慧朗:求佛知见。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慧朗听了,恭敬礼拜。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慧朗回答:南岳。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8
我的孩子正翰八个月大时,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到气象报告,介绍泰国曼谷气温,银幕上出现曼谷的大金塔,他便自动做出合掌的样子。当时,我既还没教他合掌拜佛,也尚未带他去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08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邪YIN并没有使我快乐今天(农历六月十九),是菩萨成道日,本是一个法喜充满,应该诵经祈福,为自己消除业障的日子,而我却一念之差犯了邪淫。本已经戒色五十天,却又因为一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1-28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凤眼菩提是菩提子中最突出的一种,因为它有几条深刻的纹理,如眯眼,名曰“凤眼”。在佛教的绘画、雕刻、刺绣中,均有以凤凰作图案的,象征祥瑞。凤眼菩提有着古朴精致的黄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4
所谓“三圣眼”是指 凤眼、龙眼、麒麟眼三眼,早先有个说法叫做“十车凤眼,一车龙眼。十车龙眼,一车麒麟眼。”其实说的就是凤眼好找,龙眼、麒麟眼难觅,并且从一个侧面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3
这么修来修去哪一个行门也没有专一,也没有得到哪个行门的三昧;没有得到哪行门的三昧,那就是不成就种因结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时时刻刻要省察自己,也就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问:不打农药,没有收成,打农药又杀生,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作为佛教居士,在使用农药时,应该具有悲悯心和不得已的心情,为这类众生(指害虫)念佛回向,希望他们能往生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
因果轮回时间:2025-01-10
问:何谓唯识中道?惟贤法师答:唯识中道,依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相建立。此三相包括世出世间,染、净、有为无为诸法,实为佛教完整的宇宙观。1.遍计执:谓义相之颠倒妄相,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鸠摩智为啥会用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原因很尴尬,金庸没有详细写文/杨小英试看鸠摩智的第一次出场,人未至,先是一阵檀香飘来,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身穿黄色僧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01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沉香古来便被称为香中之王、众香之首。当沉香的馨雅香气、药用价值被认知,它便进入了帝王将相、书香门第的阶层,高雅灵动,珍贵无比。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2
佛为什么灭度却又说没有灭度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众见我灭度 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 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伏 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 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 俱出灵鹫山我时语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梦参老和尚: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永远没有短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讲解【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有人担心说,如果讲佛会帮我背业,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反正佛会帮我背业,就可以尽量放心去造业。认为佛会帮我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这就好像,知道船能够载行李,就尽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过 河 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30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无我的修法慈诚罗珠堪布讲解一、总论(一)概述为什么要讲人无我和法无我呢?讲“四谛”的时候,提到“道谛”包含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即证悟空性的智慧)”。出离心和菩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