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有生无不死,助念修慈悲

临终关怀 2020-02-18

——记厦门安宁关怀培训

文│慧枢 图│安平

什么是安宁关怀?如何做安宁关怀?

11月5日上午,安宁关怀培训在厦门净莲寺举行,培训由南京慈善生命关怀组的智秦师兄主讲。该培训结合实践案例,对安宁关怀做了详细而权威的讲解。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数人缺乏信仰及归宿感,人们往往回避谈论死亡。在无常来临时,人们常常措手不及,要么在ICU病房,戴上各种仪器与死亡做最后的斗争,身心俱苦,耗费大量钱财以及国家资源;要么因为不懂得死亡的真相,对死产生种种恐惧,做出不善之举。

此外,在对待临终者时,亲人多数不知所措,常常“帮倒忙”。有鉴于此,三级修学慈善部举办了此次培训。

什么是安宁关怀

目前,国内医院有一种现象,很多病人临终前受到的对待是:“病人意愿难以受到尊重”“缺乏心灵照护”“生死俱不安宁”等等。

那么,如何对重病患及家属做好陪伴、关爱、理解和引导呢?这就是三级修学安宁关怀所要诠释的。它的目的是缓解身心疾苦,提供心灵引导,提升患者和家属的生命品质。安宁关怀本身就是修行,并不单纯是一种慈善行为。

早在佛陀时代,佛陀就很重视安宁关怀。很多台湾医生来大陆作报告也都表示,宗教在安宁关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宁关怀的利益有很多,从个人来说,可以令内心得安宁,意愿被尊重,可以减少无望而疲惫的救治,避免过度治疗的痛苦,同时也是助念的前行和保障;从家庭来说,可以缓解家庭压力,让家属学会正确照料病人,并可化解悲伤;从医院来说,可以合理支配医疗资源,并能有效缓解医患矛盾;从国家来说,可以避免医疗浪费,增强国民幸福感……因此,安宁关怀,利国利民。

如何做安宁关怀

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数人缺乏信仰及归宿感,人们往往回避谈论死亡,不敢面对死亡。由于对死亡缺乏正确认知,导致种种不善行为。

佛教早在2500年前就有安宁关怀,用佛法正见对临终者进行引导,化消极为积极。安宁关怀的关键在于,以陪伴、关爱、理解、引导为指导方向,帮助家属及病者度过生命的最后时段,令其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最佳介入关怀的时期一般是疾病的中期,可陪伴其参加学佛沙龙、读书会、孝亲活动、皈依法会等,引导其学佛,提升生命质量。在引导病人时,切忌宗教信仰的强势灌输,切忌说教,而是要建立信任,维护良好关系。还要避免急躁,要具足耐心,循循善诱,不轻言放弃。若引导顺畅,要认识到这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不应产生骄慢之心。此外,还要关爱其家属,亲人发生重大疾病,家属饱受身心、经济、社会等各种压力,需要得到安慰和鼓励。

目前,安宁关怀的义工主要以班级为主,结合生命关怀组义工。

在培训的最后环节,师兄们作了分享和答疑交流。此次培训活动在大家满满的收获中落下帷幕。

更新于:2020-02-18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