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经(转*轮经):
有关佛陀初成道不久后,在鹿野苑中为五比丘初次说法的典故,绝大部分人都此都很熟悉,即所谓三转十二行*轮,其主要内容是:
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此为四谛真实之相。
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
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谛都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因称三转四谛十二行*轮。
根据吕澄观点,佛陀初转*轮并不是讲四谛,而是讲中道,其原话为:“释迦初转*轮,相传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对憍陈如等五个弟子讲的。从现有的经律中研究,释迦不是一开始就讲四谛,而是首先讲了一番中道。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原来随侍他的这五个人,看他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才离去的。释迦最初对他们宣扬理论,应该是先批评了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来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讲了‘八正道’,把五人说服了,然后才宣讲四谛。”(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十九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我个人赞同这种观点。
在本经中,佛陀主要对五比丘说:
1、此苦圣谛,当正思惟;
2、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当正思惟。
3、苦圣谛智当复知,当正思惟。
4、苦集圣谛已知当断,当正思惟。
5、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知作证,当正思惟。
6、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当正思惟。
7、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当正思惟。
8、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当正思惟。
9、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当正思惟。
10、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当正思惟。
以上十类,便含摄了三转十二行*轮。至于经中的其他修饰成分,在此不作多述。
第380经、381经(四谛经):本经主要讲四谛,是对379经的简述,“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并称“若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解脱)者,当修无间等,起增上欲,方便堪能,正念正知应当觉。”
第382经(当知经)、383经(已知经):382经叙述比丘当对四圣谛要当知、当解、当断、当证、当修。简言之,即“知、解、行、证”四个步骤。383经叙述若对四圣谛已知、已断、已修、已证,便能做到究竟苦边。
384经:叙述若对于四圣谛能做到已知、已断、已修,便可证阿罗汉,诸漏也将尽净。
385经:叙述苦对四圣谛已知、已断、已证、已修,就能究竟苦边。
386、387经:叙述若对四圣谛已知、已解、已断、已证、已修,“如是比丘无有关键,平治城堑,度诸险难,解脱结缚,名为贤圣,建立圣幢”;“云何无有关键?谓五下分结(贪、瞋、身见、戒取见、疑)已断已知,是名离关键。云何平治城堑?无明谓之深堑,彼得断知,是名平治城堑。云何度诸险难?谓无际生死,究竟苦边,是名度诸险难。云何解脱结缚?谓爱已断、已知。云何建立圣幢?谓我慢已断、已知,是名建立圣幢。”从经文中可以得知,“我慢”其实是极难断除的一种根本大烦恼,若断除我慢,即可名为圣人,建立圣幢。
388经(五支六分经):本经叙述若比丘得四谛功德,名曰“上士”。“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是名比丘断五支,成六分,守护于一,依猗于四,舍除诸谛,离四衢,证诸觉想,自身作证,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相关名相说明如下:
1、断五支:是指断五顺下分结,即断贪、瞋、有身见、戒禁取见、疑。
2、成六分:成就六件事,“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知”。即六根触六境起识时,能守护而不起烦恼与忧怖。
3、守护于一:是指意念守护六根门头,不使其随境而转。
4、依猗于四:主要有:(1)远离,指远离恶象、恶犬,无受其扰;(2)习近,亲近于如法衣食;(3)除遗,指除弃散乱、疲劳等毛病习气;(4)忍受,指能忍受住寒热、蚊虻等侵扰。
5、舍除诸谛,不起种种见,以此谛为实,存真舍妄。
6、离四衢:四衢即十字路口,喻道路四通八达,此处指远离世间境界的种种欲求念想。
7、证诸觉想:证悟其它寻思觉想为非,即“无污浊之想”,《长部·三三经》作“思无浊”,即“欲的意向已舍断,恶意的意向已舍断,加害的意向已舍断。”
8、自身所作:指离开一切杂念。
9、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离爱为心善解脱,离无明为慧善解脱,二者有时通用。
10、上士:《瑜珈师地论》:“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通俗地讲,就是思想道德已极高完美的大修行者。(8月13日)
第389经(良医经):
在本经中,佛以四谛为医治苦恼,故而佛陀又被称为大医王。佛陀对弟子们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就是说,有资格被称为“大医王”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四法成就):
第一,善知病,就好像中医里的“望闻问切”,一下子就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病;
第二,善知病源,就是知道得病的源头在哪,从疾病的源头抓起,就可以对症下药;
第三,善知病对治,就是下药以及剂量都十分精准,不会头痛医脚;
第四,更不动发,即一治永治,永不再发,“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
什么人堪称“大医王”呢?若从纯粹的医术上讲,在佛陀时代,一代名医耆婆恐怕都没资格号称“医王”;若从医治思想疾病(烦恼)方面讲,只有佛陀堪称“大医王”。因为佛“成就四德”,他可以“疗众生病”,具体表现在:
1、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
2、如来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
3、如来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
4、如来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佛陀说,纵然世间再优秀的良医,也难以根治众生的老、病、死与忧悲恼苦,佛陀去能如实知如实对治,并能做到一治永治,故而佛陀便是名副其实的“大医王”。
第390~391经(沙门婆罗门经):
本经叙述沙门婆罗门若不知四谛,即不能称作沙门婆罗门。相反,若对四谛如实而知,则是真的沙门婆罗门,而成就大义。
第392经(如实知经):叙述如不知四圣谛的话,就不得脱苦。
本经的前半部分说沙门、婆罗门对四圣谛如不如实而知,便不得脱苦;后半部分提到不得脱苦、脱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如于苦不解脱、解脱;如是舍恶趣不解脱、解脱;堪能舍戒退减,不舍戒退减;能自说得过人法自证,不能自说得过人法作证;能于此外求良福田,不能于此外求良福田;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越苦,堪能越苦;不堪能脱苦,堪能脱苦”。
经中所讲的是七个方面,即对四谛是否如实知,便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舍恶趣,或不舍恶越;
2、堪能舍戒而减退,或不舍戒而不退减;
3、能自说得过人法而自证,或不能自说;
4、能于外求上好的福田,或不能外求上好的福田;
5、能于此外求大师,或不能于此外求大师;
6、堪能越苦,或不能越苦;
7、堪能脱苦,或不堪能脱苦。
经文后所说之偈,乃前经文之重述,在此不多述。(8月14日)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孝顺父母。真正孝顺父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黄石公园的大光谱温泉从前,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萨,住在罗陀国。罗陀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会将这位菩萨请到船上来,希望借助菩萨的力量,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6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鲁智深嗜酒、打架、不守清规,为何说他是真正的英雄?《浅说水浒》第163期(文/焦目)近年来,可能为了与众不同,从情商、职场、人生甚至阴谋论的角度来解说水浒的人有很多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24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