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C 第547经(宿士经):本经叙述何为真正的“宿士”。

更多文章 2020-04-11

第379经(转*轮经):

有关佛陀初成道不久后,在鹿野苑中为五比丘初次说法的典故,绝大部分人都此都很熟悉,即所谓三转十二行*轮,其主要内容是:

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此为四谛真实之相。

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

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谛都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因称三转四谛十二行*轮。

根据吕澄观点,佛陀初转*轮并不是讲四谛,而是讲中道,其原话为:“释迦初转*轮,相传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对憍陈如等五个弟子讲的。从现有的经律中研究,释迦不是一开始就讲四谛,而是首先讲了一番中道。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原来随侍他的这五个人,看他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才离去的。释迦最初对他们宣扬理论,应该是先批评了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来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讲了‘八正道’,把五人说服了,然后才宣讲四谛。”(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十九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我个人赞同这种观点。

在本经中,佛陀主要对五比丘说:

1、此苦圣谛,当正思惟;

2、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当正思惟。

3、苦圣谛智当复知,当正思惟。

4、苦集圣谛已知当断,当正思惟。

5、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知作证,当正思惟。

6、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当正思惟。

7、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当正思惟。

8、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当正思惟。

9、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当正思惟。

10、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当正思惟。

以上十类,便含摄了三转十二行*轮。至于经中的其他修饰成分,在此不作多述。

第380经、381经(四谛经):本经主要讲四谛,是对379经的简述,“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并称“若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解脱)者,当修无间等,起增上欲,方便堪能,正念正知应当觉。”

第382经(当知经)、383经(已知经):382经叙述比丘当对四圣谛要当知、当解、当断、当证、当修。简言之,即“知、解、行、证”四个步骤。383经叙述若对四圣谛已知、已断、已修、已证,便能做到究竟苦边。

384经:叙述若对于四圣谛能做到已知、已断、已修,便可证阿罗汉,诸漏也将尽净。

385经:叙述苦对四圣谛已知、已断、已证、已修,就能究竟苦边。

386、387经:叙述若对四圣谛已知、已解、已断、已证、已修,“如是比丘无有关键,平治城堑,度诸险难,解脱结缚,名为贤圣,建立圣幢”;“云何无有关键?谓五下分结(贪、瞋、身见、戒取见、疑)已断已知,是名离关键。云何平治城堑?无明谓之深堑,彼得断知,是名平治城堑。云何度诸险难?谓无际生死,究竟苦边,是名度诸险难。云何解脱结缚?谓爱已断、已知。云何建立圣幢?谓我慢已断、已知,是名建立圣幢。”从经文中可以得知,“我慢”其实是极难断除的一种根本大烦恼,若断除我慢,即可名为圣人,建立圣幢。

388经(五支六分经):本经叙述若比丘得四谛功德,名曰“上士”。“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是名比丘断五支,成六分,守护于一,依猗于四,舍除诸谛,离四衢,证诸觉想,自身作证,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相关名相说明如下:

1、断五支:是指断五顺下分结,即断贪、瞋、有身见、戒禁取见、疑。

2、成六分:成就六件事,“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知”。即六根触六境起识时,能守护而不起烦恼与忧怖。

3、守护于一:是指意念守护六根门头,不使其随境而转。

4、依猗于四:主要有:(1)远离,指远离恶象、恶犬,无受其扰;(2)习近,亲近于如法衣食;(3)除遗,指除弃散乱、疲劳等毛病习气;(4)忍受,指能忍受住寒热、蚊虻等侵扰。

5、舍除诸谛,不起种种见,以此谛为实,存真舍妄。

6、离四衢:四衢即十字路口,喻道路四通八达,此处指远离世间境界的种种欲求念想。

7、证诸觉想:证悟其它寻思觉想为非,即“无污浊之想”,《长部·三三经》作“思无浊”,即“欲的意向已舍断,恶意的意向已舍断,加害的意向已舍断。”

8、自身所作:指离开一切杂念。

9、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离爱为心善解脱,离无明为慧善解脱,二者有时通用。

10、上士:《瑜珈师地论》:“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通俗地讲,就是思想道德已极高完美的大修行者。(8月13日)

第389经(良医经):

在本经中,佛以四谛为医治苦恼,故而佛陀又被称为大医王。佛陀对弟子们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就是说,有资格被称为“大医王”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四法成就):

第一,善知病,就好像中医里的“望闻问切”,一下子就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病;

第二,善知病源,就是知道得病的源头在哪,从疾病的源头抓起,就可以对症下药;

第三,善知病对治,就是下药以及剂量都十分精准,不会头痛医脚;

第四,更不动发,即一治永治,永不再发,“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

什么人堪称“大医王”呢?若从纯粹的医术上讲,在佛陀时代,一代名医耆婆恐怕都没资格号称“医王”;若从医治思想疾病(烦恼)方面讲,只有佛陀堪称“大医王”。因为佛“成就四德”,他可以“疗众生病”,具体表现在:

1、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

2、如来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

3、如来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

4、如来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佛陀说,纵然世间再优秀的良医,也难以根治众生的老、病、死与忧悲恼苦,佛陀去能如实知如实对治,并能做到一治永治,故而佛陀便是名副其实的“大医王”。

第390~391经(沙门婆罗门经):

本经叙述沙门婆罗门若不知四谛,即不能称作沙门婆罗门。相反,若对四谛如实而知,则是真的沙门婆罗门,而成就大义。

第392经(如实知经):叙述如不知四圣谛的话,就不得脱苦。

本经的前半部分说沙门、婆罗门对四圣谛如不如实而知,便不得脱苦;后半部分提到不得脱苦、脱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如于苦不解脱、解脱;如是舍恶趣不解脱、解脱;堪能舍戒退减,不舍戒退减;能自说得过人法自证,不能自说得过人法作证;能于此外求良福田,不能于此外求良福田;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越苦,堪能越苦;不堪能脱苦,堪能脱苦”。

经中所讲的是七个方面,即对四谛是否如实知,便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舍恶趣,或不舍恶越;

2、堪能舍戒而减退,或不舍戒而不退减;

3、能自说得过人法而自证,或不能自说;

4、能于外求上好的福田,或不能外求上好的福田;

5、能于此外求大师,或不能于此外求大师;

6、堪能越苦,或不能越苦;

7、堪能脱苦,或不堪能脱苦。

经文后所说之偈,乃前经文之重述,在此不多述。(8月14日)

更新于:2020-04-11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