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佛教文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上)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
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2013年3月9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也涌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在道德、伦理方面出现一些不健康的现象。若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负面影响,会阻碍改革开放大业的顺利进行。有鉴于此,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强调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成就即「硬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传统文化强国。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表示,随着社会文明,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加,人民应对宗教、道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应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道德建设,实有其提出的必要理由。
作为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就此宽运法师在提案中提出应该弘扬佛教文化,让佛教为公民道德建设服务。围绕这一观点,宽运法师日前接受了《人民政协报》李朝斌先生的专访。
李朝斌先生:法师提出应该要弘扬佛教文化,让为公民道德建设服务,从而促进公民道德的建设。请问法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
宽运法师:众所周知,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依靠「法制」和「道德」来维护的,其中,法制对社会成员行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但并非万能,社会治理还需要道德来弥补。但是,道德也并非完善,而善于净化人类心灵的佛教,可以弥补道德的某些不足,即所谓「道德治法制之穷,宗教治道德之穷」。只有三者密切配合,共同为治理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才能使社会和谐、人民安乐。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关涉道德修养的内容异常丰富。我们说,在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条件下,佛教文化将在引导人心向善、提高道德水平、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文化强国、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上,贾庆林同志在代表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5年中围绕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社会管理、加强宗教院校建设和宗教人才培养、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等建言献策,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重视发挥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宣传民族地区建设成就,走访慰问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密切与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联系。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使宗教领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佛教也有了长足发展。因此,我们应以感恩之心来回报国家对佛教发展的关怀与支持,努力发掘佛教对道德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的思想资源,并与时俱进地对其加以现代转换,使其服务于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李朝斌先生:请法师列举一些佛教文化中关涉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并简要说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体现?
宽运法师:首先是佛教的「慈悲」精神。
「慈悲」精神是佛教的本质特征,众多佛教典籍对此均有阐释,如《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也即是说,「慈悲」二字可分开来解释:给众生安乐称为「慈」,拔众生一切苦难称为「悲」。佛教的「普度众生」正是实践「慈悲」精神的充分表现。
相对照而言,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佛教根植于「慈悲」精神的「普度众生」理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非常契合。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民众谋福祉,都是在「服务于民众」的高尚道德情操支配下的行为。佛教则更加强调「慈悲」这一心灵层面对人类道德境界提升的作用。有了对众生疾苦的同情理解,才有拔除众生苦难的愿望;有了对众生欢乐的切身体验,才有给众生以安乐的要求。在同情理解众生痛苦与欢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的慈悲实践及心灵磨练,才能真正做到以「慈悲心」践行「普度众生」的理念。由此可见,佛教从人的内心向度出发、具有较系统的心灵操作手段和实践特性,如能对其进行现代转换,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就可以为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提供借鉴,从而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
李朝斌先生::请问法师,佛教中有哪些戒律信条来规范人的道德和行为呢?
宽运法师:有的。佛教中的「五戒十善」就是对修行者行为和道德的具体规范。
首先,「五戒」是佛教修行者的外在行为规范,其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是指不对一切生命进行杀害,体现了佛教的「慈悲」本怀。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杀生戒」对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具有积极意义,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借鉴。
「不偷盗」是指不盗取别人的财物;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偷盗戒」对预防盗窃犯罪有积极作用,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有积极意义。
「不邪淫」是指不做合法夫妻之外的男女行为,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邪淫戒」对抑制卖淫嫖娼这一丑陋现象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对夫妻相互忠诚恩爱的家庭美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不妄语」是指不说欺诳骗人的话语,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妄语戒」对培养社会诚信有积极意义,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德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不饮酒」是指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成分的酒类及毒品,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饮酒戒」对抑制由饮用酒类等精神麻醉品而引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对抑制吸毒这一丑陋现象的发生、对保障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对保持民众身心健康、提高道德水平有积极意义。
其次,「十善」是佛教修行者在外在举止、语言及内心活动等各方面的规范,其内容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瞋恚、十不邪见。」
前四个方面已做说明。后面第五「不两舌」是指不向当事人双方说是谈非、挑拨离间两边关系,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两舌戒」对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不恶口」是指不发粗犷恶言、辱骂他人,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恶口戒」对抑制可能发生的人际冲突、刑事案件,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不绮语」是指不说华而不实或杂秽之言,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绮语戒」对端正文风、树立正气,从而促进社会形成求真务实风尚具有积极意义。
「不贪欲」是指不贪着物质、名誉等利益和享受,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贪欲戒」对净化心灵、保持身心健康,从而促进社会形成公平竞争氛围、抑制经济违法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不瞋恚」是指不生对人愤怒、瞋恨之心,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瞋恚戒」对保持身心健康、维护良好人际关系、抑制刑事案件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不邪见」是指不怀「执非为是」的偏邪异见,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指不要有错误的世界观;若与现时代相适应,「不邪见戒」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从思想根源上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
弘扬佛教文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下)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
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2013年3月9日)
李朝斌先生:法师对佛教中的「六和」精神颇有研究和心得,请问法师什么是「六和」精神?
宽运法师:佛教强调「六和」精神,这应该是对「和谐」较早的一种诠释,时至今日,佛教「六和」精神仍然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谐」始终是佛法重要精神之一,佛法尤其强调心灵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力量在于我们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从内心发出追求和谐的愿望,从而达到自我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
作为一个实践的宗教,佛教强调信、愿、行,学佛之人一定要深信、切愿、实行。如果没有信心,就不是真信;若不恳切地发愿,就没有真实的力量;可是愿虽然发了,若不实实在在地去做,亦不可能成就。所以,有了真信之后,必须要时时刻刻发心、发愿并实行。由此可见,发心发愿之重要;也就是说,佛教特重发心--一切愿行皆是从心出发;有心就有愿,有愿就必有行;信解并重,行愿相资,如此道业方得成办。
据经典记载:2000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僧众就有1250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要如何统理,才能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因此,在佛教里头非常注重和谐僧团的建立;「六和敬」就是摄众的方法之一。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和尚」一词,正像出家人的身份一样:「上共君王并座,下与乞丐同行。」既是尊贵的,也是谦卑的。大丛林的一寺之主,称为「方丈和尚」;「和尚」是甚么意思呢?一般人的解释是「和中最上」或者是「以和为尚」,因为出家人要过「六和敬」的僧团生活。
《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是: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即僧团中为求菩提,修梵行者,须为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大乘义章》卷十二则举出:身业同,口业同,意业同,同戒,同施,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
值得注意的是,「六和敬」的精神,可运用于生活、社会各个层面,同样,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也有着积极意义。
李朝斌先生:请法师详细解释一下佛教「六和敬」的理念?
宽运法师:「六和敬」是指为保证僧众和谐相处而制定的僧众在行为、语言及内心活动方面的规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身和同住」是指外在行为要保持一致,僧众才能和谐相处;若与现时代相适应,「身和同住」就是要求同一领域的社会成员,无论是同一机构,还是同一部门、单位,在接受相同价值观的前提下,有相同或相似的行为表现,这样才能和谐共处;这为我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
「口和无诤」是要求僧众以慈悲精神去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避免种种争论,从而和谐相处。若与现时代相适应,「口和无诤」就是要求社会成员能以理解别人、宽容的心态去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从而化解种种不必要的冲突,达到和谐共处;这为我们化解人际矛盾、避免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乃至对化解国际争端都提供了借鉴。
「意和同悦」是指修行者得知他人种种需求,并给予满足,从而使他人感到愉悦;也深知任何人皆有成佛的本性,因此能尊敬他人,从而僧众能和谐共处。若与现时代相适应,「意和同悦」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部门、单位,都能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生产或创造出满足他人需求的物质、精神产品,从而为民生建设、社会和谐服务。
「戒和同修」是指修行者能执守戒律、制度,且在戒律、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由此能和谐相处。若与现时代相适应,「意和同悦」就是强调法律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且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通行准则;也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法律、制度为保障。
「见和同解」是指修行者有共同的信仰和修行目标,在此前提下,能够和谐相处。若与现时代相适应,「见和同解」就是强调公民要有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在这个基础上,公民道德水平才能提高,道德建设才能取得成效。
「利和同均」是指修行者在物质利益及获得成佛智慧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由此能和谐相处。若与现时代相适应,「利和同均」强调公民在获得物质利益、文化教育等方面,应享有平等权利,在此基础上,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取得进展,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由上可知,佛教的「六和敬」思想与当今「和谐」理念十分契合,若与现时代相适应,可以作为对公民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李朝斌先生:请问法师如何理解「六和敬」精神在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体现?
宽运法师:在理解「六和敬」思想的基础上,我们佛教界提出「新六和敬」精神,以对其如何契合当今时代、服务于公民道德建设做一尝试,简要阐述如下:
第一、愿人心和善,自净其意,同行感恩
践行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行为准则,以「自净其意」即回复民众本有的「清净心」——纯正的道德之心,常怀「感恩心」以回馈社会,并逐渐影响更大范围民众行善,如此能使社会和谐安定。
第二、愿家庭和乐,敦伦尽份,同行奉献
在秉承佛教「和谐」思想的基础上,吸取中华传统儒家「敦伦尽份」理念,即以「和合」思想为指导,秉持「尽责尽分」的奉献精神,处理好以「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为代表的种种社会关系,以使家庭和乐、人际和睦、社会和谐。
第三、愿人际和顺,自利利他,同行惜缘
从处理好家庭伦理开始,以真心和爱心,秉持「珍惜因缘」的观念,践行大乘菩萨「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理念,以「自利利他」,从而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
第四、愿社会和睦,深信因果,同行包容
佛教修行者要深信因果,对往昔所作之恶,要以忏悔之心为忏悔之行,并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他事;以此影响社会,使社会和谐、和睦。
第五、愿文明和谐,多元共生,同行尊重
各民族、族群文化各具特性,但在道德伦常方面,都有相同、相近的行为准则;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宽广的胸襟,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以践行「多元共生」的理念;由此,世界不同文明之间才能和谐共处。
第六、愿世界和平,慈悲喜舍,同行分享
菩萨要在发愿度脱众生的前提下,践行「慈、悲、喜、舍」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理念,即「行愿相资」;并带动社会大众广为慈善事业,如此,民众都能分享到物质文明成果并心怀喜悦,即「同愿同行」;由此,能使世界和谐、众生和乐。
我们说,佛教中能为公民道德提升提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我们要不断发掘这些思想资源,经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转换,以期为公民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李朝斌先生:请问法师对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有哪些建议和提议?
宽运法师:为促进佛教思想对公民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我们佛教界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宗教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佛教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优长,并将三者有机结合;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及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佛教为公民道德建设服务的途径、方式等;以期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公民道德素质相匹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并驾齐驱的社会发展状态,为切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促进佛教界与学术界进行合作,共同发掘佛教中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资源,研究如何进行现代转换而达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公民道德建设,使佛教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佛教界在本着为国家分忧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佛教慈善活动;并与学术界合作,探索佛教慈善活动规律,进而研究佛教慈善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发挥作用的规律。
最后,要加强佛教自身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争做社会道德模范,为公民道德建设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全文完)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鬼神守护 岂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禅师)宋朝光孝安禅师,一次在定中看见寺内两个僧人靠着栏杆在谈话。开始有天神在旁护卫并倾听,过一阵便离去;一会来些恶鬼,唾骂他们,并扫他们的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65神通何价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朶,但是依然云深不知处,寻访不到名师的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内容提要:在中国禅宗历史上马祖道一是一位很重要人物,他在南岳怀让的启发之下,对慧能的南宗禅法深有体悟,在继承发扬南宗无相无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禅学体系,对后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54心地功夫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安静无声,时间仿佛凝聚在剎那,偶尔从远处传来鸟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在名利、物质面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