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向究竟彼岸的智慧
定明法师
一、来此何为?
正式开讲之前,我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来此何为?”大家是否清楚,来到这个讲堂、跨进寺院山门的目的是什么?不论是从长远的目的也好,还是从当下的发心也好,每一个人的学佛动机非常重要。
六祖慧能祖师原来跟诸位一样也是在家信徒,听闻一位长者诵《金刚经》,就发起了出家意愿,从广东跑到湖北的黄梅四祖寺弘忍禅师那里。当他徒行到四祖寺的时候,五祖弘忍问他,“尔这阁僚来此何为”?大家知道六祖怎么回答吗?“唯求作佛,不求余物”。那今天诸位来此求什么?(众答:作佛,开智慧。)六祖因有这样一个心胸,才成就了他后来一生的修行、弘法、度生的事业。
所以当我回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感触非常深刻。六祖讲“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是佛教当中最为究竟的法义,每个人的内心当中都有与佛无二的真如佛性,只要我们能够深自观照,佛性的光明就得以呈现,所以修行的用功点就在于观心。同时,六祖的教诫也说明一个问题:一个生命能否趋向于觉醒、能否成就于究竟的解脱,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对自我生命的担当。“唯求作佛,不求余物”,那是一种何等的担当?有了这样一种担当,我们就可以克服修道当中出现的任何障缘;有了这样一种担当,我们的生命归途才是坚定不移的。
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清楚“来此何为”?等你有了这样一种生命担当以后,我们才有可能进行下面的学习。
二、般若名义与意趣
“般若”,梵文叫作prajna,翻译成为中文的话叫作“智慧”,同时它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有的时候叫明、智、慧、正见、正观、毗婆舍那。我们虽然把般若翻译成为“智慧”,但它无法诠释般若的真实含义,在《大智度论》翻译做智慧。这种智慧是“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佛法的智慧,尤其是大乘佛法所讲的般若智慧,是世间的世智辩聪无法比拟的。世间的“智慧”没有办法令我们的身心获得安顿,也没有办法破解我们内在的烦恼,反而会把我们的生命引向烦恼,引领我们的生命在六道轮回中不断流转。而佛法的智慧就是从世间的世智辩聪中跳跃出来,全面地、深刻地审视生命的真相,由此破解世间的烦恼。尤其是,大乘佛法的般若,它是既超越于世间的世智辩聪、也超越于声闻、缘觉二乘只求自己解脱的智慧,是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有胜者。
智慧象征着佛教的见地,见地不到位,修行不要谈。有了见地就好象我们长了一双眼睛一样,能够洞察身心的如实,观照世间的真相。我时常会开玩笑地说,我们虽然长了一双肉眼,但是比较“缺心眼”,为什么这样讲?我们这一双眼睛只看外在的世界,从来不观照自己的身心,所以就比较无明。
那么大乘佛法里面所讲的般若波罗蜜,它到底为谁讲的?我们来看一段经文,《摩诃般若钞经·道行品第》卷第一:“欲学声闻地道,当闻般若波罗蜜,当学当持当守。欲学辟支佛地道,当闻般若波罗蜜,当学当持当守。欲学菩萨地道,当闻般若波罗蜜,当学当持当守。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法甚深广大故,菩萨摩诃萨所学。”不论你是学声闻、辟支还是菩萨,你必须要闻、学、持、守般若法,我们才有可能获得解脱。后面提到“菩萨摩诃萨所学”是很关键的一点,摩诃般若波罗蜜,这种所谓的大智慧、究竟到彼岸的这种法,佛陀为什么人而讲?为我们来讲吗?是吗?假如你有担当,佛陀就是为你讲的;你没有担当,那就不是为你而讲的。玄奘法师翻译过六百卷的《大般若经》,这里面的大般若法,不是为声闻、辟支佛讲的,他是专门为菩萨而讲。
为何为菩萨而讲?因为菩萨有那种生命的担当,他的生命可以承受般若法义的灌溉、加持。如果你不是菩萨的发心,菩萨的担当,佛陀给你讲般若法,破除一切空,很多人听到一切法空的道理就害怕得不得了,这个佛没办法学了,一切空了我可怎么办?没办法活了。那就说明你的担当不行,你还不知道佛陀讲一切法空、讲般若波罗蜜的原因。
智慧一般来讲有三种分类:第一种是闻慧、思慧和修慧;第二种是作世俗谛慧、胜义谛慧和饶益有情慧;第三种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和方便般若。我们侧重于第三种分类的四种般若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文字般若,就是说语言、文字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能够诠释世间、生命的真相;观照般若,是证悟实相的一种修持法,《瑜伽师地论》里面讲,修观照般若要“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返照自身自心。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都很好理解,第三个实相般若很难理解,因为它超越我们每个人的经验范畴。“离文字相、离语言相、离心缘相”(《大乘起信论》),“是离诸戏论唯证相应。”你只有去体证,才能感受得到什么叫做实相。《法华经》里面叫作“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的这种智慧,是你能够洞察到的一种智慧。所以经典讲实相的智慧是“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
第四个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由证得实相般若以后的一种用。《般若经》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这是讲实相般若的意思;“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是讲已经证得究竟的空性智慧以后,去做庄严佛土、度化有情的善巧智慧,叫做方便般若。
这四种般若,实相般若为体,方便般若、观照般若为用,文字般若为相。从我们众生修学的角度来讲,是先从文字入手,闻思;有了闻思以后,我们起观照;有了观照以后,我们不断地去证得实相;由证得实相之后,去起度化众生的智慧之用。如果从诸佛菩萨角度讲,他是有了般若之体,然后起用、显相。
三、般若是正法眼
般若是一切佛法的眼目,没有般若,三藏十二部,都不成为佛法;有般若贯穿佛陀一代时教当中,我们才有可能感受到佛法的特质。
佛法跟世间哲学以及宗教的最大区别就是有般若智慧的洞见,佛教特别把般若智慧树立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这个叫做“正法眼”。有此“正法眼”我们才有可能辨别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的真实相,我们分三个方面具体来学习一下:
般若是大乘道体、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般若的譬喻。
(一)般若是大乘道体
“深观诸法毕竟空,从无碍般若波罗蜜多生起大悲、方便力,起诸功德力,严土熟生,广利群迷。”(《大智度论》)一个菩萨行者,如何才能生起无尽的大悲心,也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菩提心是面向一切有情,没有任何的抉择、分别。将菩提心、菩萨行落实在修道上,需要有般若智慧做指导。没有般若智慧做指导,你发起的那个菩提心,就没有办法成为胜义菩提心,它属于世俗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从某种角度来讲它是不究竟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的内在缺乏般若智慧引导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平等的将菩提心呈现在每一个时空、每一个众生身上,我们所发起的那个菩提心就都是有抉择、有分别的,如果我们去修道就会感到内在动力不足。假如没有智慧的人让他去持戒,那简直是一种痛苦;没有智慧的人去布施,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我们的起点就已经有一个设定、抉择一个对象,然后把这个布施出去,你自认为在修菩萨行、发菩提心,其实跟菩提心一点边儿都没沾上。真正的菩提心是在般若智慧空观的状态下,没有任何的抉择、贪着、局限,是深广无边的。
(二)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
佛陀一生讲法四十九年,而般若法就讲了二十二年,在佛陀一代教法当中它是核心的法义。
《大智度论》讲:“一切所有善法、助道法
、若声闻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萨法、若佛法,是一切法皆摄入般若波罗蜜中。”这是讲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皆摄入在般若波罗蜜里面。
《金刚经》里面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这是告诉我们一切诸佛及诸佛所修的善法功德,都是来自于般若法。
《心经》里面讲道:“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菩萨想要成就究竟的佛道,必须要有般若作为引导。你想让世间的善法成为出世间的解脱之因,你也必须有般若。有了般若见,在世间上所做的一切善行,都可以升华到一种菩萨行的修行高度。所以,菩萨的修持要“善用其心”,只有善用其心,我们才有可能转化我们每日、每时、每刻的所缘境,成为一种修道的契机。
正如般若经所讲,“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没有了般若智慧,你所修的其他五度都是缺一双眼睛。缺了一双眼睛的人,即使他的行持动机很好,但结果可能挺可悲。如果把一个行者的修行比喻成走路的话,他虽然在走,但是眼睛没有办法去看外在的世界,结果会怎样?不是绊倒就是摔倒,不管走多久、走多远,他都无法走到目的地。
(三)般若之喻
正是般若的这样一个重要性,所以在《心经》里面,有一个比喻,说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般若是咒语吗?(众答:不是。)那为什么又被比喻成一种咒语呢?那是因为众生的喜好。我们每个人,从骨子里面都希望有一种咒语,非常厉害的,你念一下,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烦恼没了、成佛了。所以根据众生的喜好,佛陀把般若智慧比喻成为大神咒、大明咒。大神咒具备无限的力量,大明咒具备无限的光明,“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呀。当烦恼来临的时候,你稍加提醒自己:噢,烦恼生起了,我这个时候要观照自己,烦恼当下就会化解掉。这就叫“能除一切苦”啊。所以佛陀在经典里面讲“般若如大火炬,四边皆不可触”,就好象大火一样,任何的烦恼来临,只要般若的火焰一燃烧,烦恼都彻底被瓦解。(《大智度论》“般若如大火炬,四边皆不可触,触之为火所烧。”)
四、般若的见地与修道
现在我们要进入这一堂讲座的核心点:般若的见地与修道。我们分五点说明:
(一)用般若智透视人类心灵问题
佛陀讲经说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人类心灵的问题。
只要有人在,就有烦恼在,就需要佛法。无量无边的众生沉没在生死海中,这个世间如此的不安,众生病在何处?其实,人类虽然有很多的问题,小到每个人心灵的不健康,大到这个世界的战争与毁灭,若从般若智慧的角度来看,这么多病究其根源,不出我、法二执。有了我执就产生了烦恼障,有了法执就产生了所知障,断我执证涅槃,断法执证菩提。
(二)如何修学般若波罗蜜
般若既然那么重要,那到底我们要怎样去学?
首先一点,还是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般若波罗蜜这样一个法门,你没有办法修。
《金刚经》里讲到,“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解深密经》里也讲到“唯为发趣修大乘者说”。所有大乘的般若法,都是为菩萨而讲,发大乘心者就是菩萨。有了坚固的菩提心,可以面对所有的一切。发了菩提心以后,具体要如何修习这个般若?在《发菩提心论》般若品里讲到有二十个方面,有二十种发心:
这二十种实际上可以总结为六点:
第一点发菩提心。第二点要亲近善知识。佛法讲,万善根本从师出,我们想要获得般若智,你同样要亲近善知识。这里面主要讲的是师徒传承的问题。
第三点是多闻法义,多听闻佛法。人的一生好多的烦恼,都是来自于自我的无明跟无知。有人跟我说他掉了东西、把花瓶摔破了,说这个不好可怎么办呢?我就跟他讲:“你生命的当下少了观照,就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没有观照的生命之下所发生的事情,你都会感到很奇怪。”很多学佛的人都变得神经质,就是因为少听闻佛法的原因。不闻佛法呀,你就不了解佛法在讲什么,然后把佛教神秘化、鬼神化。其实很多的问题,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无知。在经典里面讲,“多闻舍无益,多闻得涅槃”。(《瑜伽师地论》卷十九)你经常来寺庙来上我们培训的课程,上完两期我看你还有没有,有的话,你再过来跟我讲。
第四点,如理作意。听闻到法以后,还要如理思惟。很多人学了佛以后,觉得佛法特别好,但好在哪里他讲不出来,这就是缺乏思惟的原因。通过思惟,我们把佛法进行贯穿、系统,在思惟的过程中转变我们的内心世界,转化我们内在的种子,时常思惟,佛法的力量就会发生作用。
第五点就叫恒常现观。如理思惟以后,进入实践的阶段,在你的生活当中,时刻要将佛法的这种观照精神落实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不断地去起观照。首先,烦恼起来的时候起观照,第一时间觉察到烦恼的生起,体认烦恼的存在;其次你要如实观察烦恼生起、灭去的感受,你只要观察它就会发现,烦恼的力量不断地在削弱、削弱、削弱……一观察烦恼就没了,修行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点点地下功夫。所以佛陀在经典里面讲,“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覆轮回”。(《心地观经》)
第六点证真实相:在禅宗里面讲顿悟,在刹那之间,观察、洞照生命的真实,所谓的明心见性,是明了本心,见自本性,在刹那之间,而这个刹那之间境界的呈现,是来自于你恒常修持般若的观照,你才有可能证得究竟的诸法实相。到时候就不需要讲了,相视一笑,就好像佛陀拈花示众,只有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法是传递生命觉醒的信息,你生命觉醒了,圣者跟你示笑一下,这个信息传出去,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假如你的生命是暗钝的,他怎么传,这个无线电波都达不到你那里。所以你必须要有亲证,要有修行,自己有修持以后,这个法传出去,你马上就可以接收得到,原来佛法如此而已。
(三)证真实以脱生死
我们修这个般若智慧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证真实以脱生死。众生因为无明,执这个五蕴的色身为自我,起惑造业,轮回生死。那么如何来突破这个生死的轮回?《心经》里面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你要观照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虚妄性、不真实性,它是属于生灭缘起的。
我执是怎么产生的?贪欲是怎么产生的?我执的产生,就是执着这个色身为我、执着感受为我、执着思想为我、执着“我的东西”为我,这就叫执着色、受、想、行、识五法为我,实际上五蕴里面哪里有所谓的我呢?你所谓的我,都是你的意识流里面创造出来的;同时这也是人类共同的无明,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到今天,我们的问题都一样。你之所以有生死轮回,就是执着五蕴的色身为我,一旦执着了以后,你就要有占有、欲望等等五欲、六尘所有的东西都出来了,所以你会执着,流浪于生死。般若智慧的观照就是要突破原有的这种虚妄执着,让五蕴呈现出它真实的面貌,你所有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四)导万行以入智海
第二是导万行以入智海。这里面就涉及一个菩萨行处的问题了。
大乘的般若,不仅是为个人的解脱而服务,同时是侧重于利他的万行。般若综合了智行与悲行,以空慧得解脱,以大悲为本的无所得为方便,策导万行、普度众生,以此万行的因华,庄严无上的佛果。要通达法性空,方能摄导所修的大行而成佛。这里面就告诉我们,菩萨道任何的修持,都必须以般若作为指导,没有般若的指导,其他的五度就不能够到彼岸,这在《大智度论》讲没有般若的摄持只能成为福田,有了般若的摄持跟指导,其他的五度才有可能到波罗蜜。
拿布施波罗蜜来讲,没有般若智慧的观照,我们布施供养的任何一点点,都会执着“这是我的,我要供养某个人,这是我在供养”,有执着就会有痛苦、不究竟。信徒有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蛮严重的:他经常会来寺庙里面供养,对法师特别好。但这样的人有时候有情执,一开始他是出于法、出于尊重来供养你,接触你久了以后,他就会产生一种执着。然后有一天当他发现你旁边有一个其他信徒在的时候,他就会排挤。有的时候你对他不关心,他又会怨恨。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你来寺院修供养、修布施,不要带有任何的情执,带着情执来你会痛苦的,因为你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五)得十种大自在
依般若智慧指导五度的修持可得十种殊胜自在果报,佛陀在《华严经》、《菩萨璎珞本业经》、《十善业道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还有《显扬圣教论》等很多的经论都提到,依据般若来修持六度就可以获得十种自在。
所谓命自在,就是寿命可以自由的延续长短。根据佛经里面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寿命,可以久住世间一个大劫,他之所以八十岁的时候就离开,是因为他已经观察到能够度化的众生已经都度化了,其他未度的都已经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他继续留在这个世间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因此他就离开了。
所谓的心自在,就是他的生死可以来去自由,可以进入甚深的禅昧。《法华经》里面经常有讲,诸佛菩萨一下子就进入种种三昧,这就是心自在。其他的自在,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就不一一的解释,大家可以去读其他的经论。
五、结语
我们做一个结语:诸佛菩萨,知诸法空无所得,不厌不离,而恒修菩萨行;知无有众生可度,而恒行大悲心;虽恒常行菩萨道,而不执着二边,如空中映像,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这就是实相般若智慧的一个究竟呈现,虽然知道众生不可得、不可度,但还是发起了大悲心;虽然知道六度万行是空不可得,但还是要发起菩提心行菩萨道,来实践菩萨行,度化众生,成就自他的圆满。这个就是般若。
轮回是战场,菩萨是勇士。在这个生死轮回的战场上,你想成为勇士,还是继续轮回?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轮回战场中的一名勇士,可以突破我们的无明、可以庄严我们的生命、可以成就我们的圣道,同时也可以将佛法自利利他的智慧散播于人间。
最后,我就用这两句来与大家共勉——“愿持一片光明种,散作人间无尽灯”。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主持人:今天觉得挺高兴,因为您是我采访过的嘉宾当中,最长寿的一位!梦参老和尚 :我的脑壳里头没有长寿、短寿,我的思想也有没有所谓的要多活几年、怎么样工作,都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