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乘菩萨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萨法必须要把握的法要。所谓修行菩萨法,我们不能以在家或出家来分别;菩萨这个名词,梵文叫「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这个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将它以白话的方式诠释为「修行觉悟的人」,也就是学佛的人,佛法的实行者。在这个前提下,所谓大乘菩萨,必须要把握两个最重要的课题,在座各位可能也知道,菩萨法是以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做为修行的指标,包括道理和方法。做一个修行觉悟的人,如果我们只是依于某一些比较偏、窄的知见或方法来实践,以菩萨而言那是不够的。菩萨要以觉悟为前提,通常谈觉悟,就会联想到「佛陀」它的本义,一般只是定位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这些已经成就的佛陀地位上,亦即是从已经完成果位者的角度,来界定「佛陀」这个名相。事实上,于佛法的理念,应该是以「觉悟为内涵」的这个定义,去面对「佛陀」这两个字。为什么要强调觉悟?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面对人与事,难免在应对的时刻会有很多问题发生,其中少不了利害,相关每个人,于人于己都希望获得的是利益,而非伤害。在利益方面,想要使别人得到,而且自已也能获致,这不是难事;但是要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要使自己不受到伤害的话,那就不容易了!提到不伤害别人,还可勉为其难地做到,倘若想兼顾自己也不受到伤害,实在很难!而学佛的人既然是以觉悟为前提,他的目标就是在,学习如何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于此必须要有道理方法来帮助我们,至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该如何去培养、表现它?在佛法中涉及到慈、悲、喜、舍,称之为「四无量心」的项目,这也正是今晚首先要介绍的理法。一般来说,佛以慈悲为怀,菩萨也是以慈悲为怀,其实学佛的人无不以慈悲为怀。慈悲的意思大家都理解,要详细说出其中的含义,就必须要理解「拔苦与乐」: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可是,这里面究竟和佛法所说的慈悲,是不是那么的贴切?尤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是真能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此点值得深思。刚才我说:不伤害别人,就必须要做到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同样,要不伤害自己,也必须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可能大家会疑惑,慈悲应该都是对别人,怎么反过来对自己呢?这即是定位的问题,看你本身处在什么立场,所面对的是什么人;或是说,你所面对的人,他的立场和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定位如果不能确立的话,就很难理解,怎么还有对自己这一层?事实上,经典讲得很清楚,菩萨法是要自利利他。不单单要拔除别人的痛苦,也要拔除自己的痛苦;不仅仅是给别人快乐,同样也要给与自己快乐,这才是所谓的自利利他,也就是我所说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含义。以上是对慈悲两个字,于概念上的认识。其次,要思考的是究竟怎样才是慈悲的内涵?谈到要拔除别人的痛苦,是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够拔除?要给与别人快乐,是否别人所需要的快乐你都能够给与?依于四无量心,这个「无量」是没有限制的意思。我们一个人究竟能做到多少?如果不能做到多少,怎么能无量?又如何达到无限量、无限制的境地?所以谈慈悲,如果只是看到「拔苦与乐」这样的诠释,的确不容易把握。依照世俗的观念,慈是指仁慈,悲是指悲悯,这是世间法里面已有的。佛法是以世间法为基础,慢慢去提升、增上,这样才能达到超越,或者说出离世间的境界。综合前述,可知慈悲是从仁慈悲悯上下手。如果我们以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来看,肯定是一份慈悲心,并且是无条件的付出;而佛法所陈述的「慈悲」,即是以这一种基础为出发点,慢慢将它扩大,从父母对待子女的心态、情感,渐渐提升、扩展到自己子女以外的他人,这正是佛法中所谈的饶益众生。当然,这并不表示以父母一般的高立场、高姿态去面对众生,而是要像父母一样的情怀,对子女的那种感情、那份心境,它是没有条件,不求酬报的,完完整整施舍的精神。尤其我们常说佛菩萨以慈悲为怀,佛菩萨讲究的是众生平等,譬如六波罗蜜法中的布施波罗蜜,即提出要求:平等普施,这就是增上、提升的一种修养。世间法中父母对子女,还是有限的,不管是于情感上和精神上所发挥的力量,都不够广大。所以菩萨、佛,肯定的说:是像父母一样对待众生,并不是指以父母般的长辈姿态,把众生当成子女那样的晚辈姿态,而是在心量上的包容性。于此我们不妨从慈悲的本意,来探讨有关人与人、人与事之间,一些可能发生的现象。至少大家也能理解,目前的社会形态、政治环境,及国际上的问题,看看这个世界,战争、贫穷、混乱的情势……,处在这个乱象的时代中,除了感觉恐惧害怕,心生烦恼不安之外,我们只要稍微去思考、面对,就会联想到为什么会这样?以前我曾向各位提过,佛法是探讨一连串的为什么,可以化解一连串的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人与事,如果不去探讨为什么,只是直觉依自我意识去看、去听而立即肯定的话,可能永远落在一个自我意识里而已。事实上,国际间或国家区域的问题,如果先从一个家庭去着手,每个家庭份子都能有慈悲之心,再去慢慢影响到所有的家庭,甚至到所有的国家,最后到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你就会发现,所谓多数跟少数,它不是一个比例的问题,因为少数是包含在多数之内,这些少数能做好,影响所及,多数的也就好了。我们看贫穷的问题,目前在台湾可说经济条件非常优越,生活十分富裕,几乎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可是有一个疑问,不晓得大家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究竟缺少了什么?好像大家都过得很好,事实上真的过得那么自在快乐吗?当你在夜阑人静独处的时候,可能也会想到:我真的过得那么好吗?似乎缺少一些什么?!可是究竟缺少了什么?还真的很难把握!不在于我们对衣、食、住、行物质的需要上有何欠缺,而是在精神上拥有多少?今天这个社会、甚至全世界普遍皆然,不只是我们这个地区精神上贫乏;这不是出版一些书或录音带,有媒体、电视、广播,就表示人有了精神食粮。我们所要知道的是:这些流布的媒体里面说些什么?所表现的内容对人的影响又是一些什么?现在的电影有分限制级、辅导级、普遍级等,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级?问题发生在那里?一个国家立下那么多的法令规章,为什么还是有许多问题存在?看看他山之石,以新加坡来讲,它的环境、街道非常整洁,人民很守规矩,可是如果把新加坡的模式搬到台湾来实行,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样的体制?举个例子,新加坡以重罚闻名,颇收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当地如果有人随便扔张纸屑或者丢个烟蒂在地上,政府会施以重罚,在这种行政效率下,民众自然养成守法习惯。过去媒体曾报导一则新闻:有个美国孩子在新加坡犯法,他应该受的处分中,有一项是以皮鞭抽打的刑罚。美国人认为这是不人道的,甚至发动了许多人力想予以免除,而新加坡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国法,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在这个地区违反了法令,就要遵从法律的制裁,接受责罚。如果以新加坡这种作法来看,大家认为它是慈悲或是不慈悲。在此要提醒各位:人往往希望别人对自己慈悲,因此有人不断地为自己制造痛苦,希望别人来帮他拔除痛苦。就像佛教界所流行的想法:众生都有烦恼,希望佛菩萨能帮我们解除烦恼一样。很少会去想,这个烦恼是谁造成的?如同新加坡那些违反法律的人,之所以要接受惩罚,是因为那是自己造成的。佛法谈慈悲,绝不是以妇人之仁觉得「不忍心」、「过意不去」去看待,关键点在于:这一个本身做错的人,如果不去做不好的事,就不会受到责罚,也就不需要事后讲忍、不忍心;只要自己事先能在意,就无所谓事后了。不过人经常都是只照着自己的看法、思想去表现各自的行为,也因为这样,很可能造成不是伤害了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所以我们谈慈悲,说拔苦与乐,事实上应该探讨的是:苦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期盼别人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如果自己不去制造痛苦,还需要别人为你拔除痛苦吗?假如你已经把一切本份做得很好,本来就很快乐,还需要别人给与自己快乐吗?可是我们人往往不这么想,譬如当我们做错事情,或是引起别人烦恼时,常会歉疚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有没有想过?本来这两句话不需要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只要当初谨慎一点,也就没有必要向人道歉而说出这样的话来。通常我们人,都以一种依赖的天性来面对人与事,因此不免怀有一些对他人的寄望。试看小孩的成长经历:从小依附在母亲的怀里,肚子饿了以哭表示,仰赖母亲来喂食,尿片湿了也是借着哭声,希望母亲帮他换片干爽的。等到慢慢大了,开头是妈妈喂着吃饭,喂饭时,还要跟在屁股后面,追着去一口口喂,直到饱为止,好像吃饭都不是自己的事。平常我们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嘛!本来这样没有错!可是这正是养成依赖的一些过程。以后自己会吃了,就开始偏食选择爱吃、不爱吃的食物,父母就顺着他的喜好而满足他。即使成年了,无论是在念书,或是工作,那一个时刻没有依赖?人总是离不开依赖。这种依赖其实并没有对与错,而是其中有些问题存在;当我们从小已经在依赖的惯性中熏习,成长之后,反过来别人可能会来依赖我们,彼此不断的在依赖中发展,即使此种互相依赖是必然的现象,仍需藉由佛法的理念认清它,主要在于如何做一些调整。人,不欢喜时会忧愁;摔倒、碰疼了就会痛哭;假使受到了什么刺激伤害,所有的烦忧都会爆发出来,这都是人性必然的反应。处在这些不顺当、超过个人能力负荷的时刻,往往会期盼别人的安抚、同情,甚至能够站在自己这边。暂不管它是或者非,其中的关键在哪里?还是依于一份依赖之心。反之,在人顺利的时候,又是一种什么心态自居?欢喜、得意?与人分享?或者炫耀、骄傲示人?并不表示日子过得很好的人就不需要别人。总合而言,「不好」和「好」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认为好的是你所需要的,自然是愿意接受,反之不好的则排斥、拒绝,这本来是人很容易显现的共同现象。可是我们有否想过,好的,人人都期望,不好的,统统不要,那么究竟有多少是好的、不好的?这里所谓的好与不好,又是怎样去定位?譬如说,父母对子女如果管教严格,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如果是疼爱多一些,到底好,还是不好?所以,我刚才说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人活着时,避免不了的一些过程。以世间法来看,人处在这个世界,往往有太多的迷惑、无明,甚至太多的无奈,在这些前提之下,久而久之,我们就把它归诸于命运。以为人命就是如此!当然能够认命的人,他如果不去伤害别人就已经不错了;有的人虽然认命而不伤害别人,可是却会伤害自己。同时,不愿意认命的人,伤害别人的机会也是不少!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谈慈悲的原由。究竟该怎样表现慈悲?是不是希望他人拔除我们的痛苦、给与我们快乐,就是所谓慈悲?就是佛法?如果别人不能拔除你的痛苦、给与你快乐,是不是对方就不慈悲?从前面已说的互为因果关系,我们可探讨究竟怎样才是慈悲,佛法中谈任何问题,不在乎言语行为上发展的过程,而是在意这种言语行为完成之后,所得的结果。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行为,可能使他们变坏;同样,也不一定父母对子女要求严格,这个孩子就一定会乖,爱或严格只是一种手段。如果结果是好的,不管怎么做都没有错,都是一份慈悲,因为慈悲的本义就是拔苦与乐。问题在于:拔除痛苦后,所得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好比医生为病人诊治、开药方,把病治好了,它的结果是快乐的。假如对方是一个吸毒成瘾的人,你看他很可怜,给他钱买毒品来吸食,后果如何可想而知。你不能辩解地说:我是因为看到他痛苦的样子,不忍心,所以帮助他。认为这就是慈悲。所以慈悲的本身不是在于它的过程,而是在于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佛法讲饶益功德,是肯定于效益上,确实有价值的表现。谈慈悲,必须以这种态度去面对,去正视其中的含义。记得我过去在一个寺院里,曾经发生这样的事,平常我较少跟寺内的人打交道,有一次出门时,在途中看到卖素食的小点心、包子,就买了一袋回去,分给常住吃。随后有人对我说:「法师,你好慈悲!」大家想想看,我只是买了一点吃的东西就好慈悲,是否不给东西吃,就不慈悲?当然,这只是误解慈悲的小例子,最要紧的是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注重这法要所完成的结果。接着介绍有关喜舍的含义,喜是欢喜的喜,舍是舍弃的舍,佛法中称「慈悲喜舍」为四无量心。其实说起来慈悲是于行为上的实际表现;喜舍则是行为表现的一种精神内涵;亦即你的表现是依于一些道理方法,去行为你的慈悲,当然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上的维护。这个欢喜的喜字,就是你要行慈悲、表现慈悲的时候,是以一种什么的心态、什么样的感情去表现?如果表现得很痛苦、毫不欢喜的话,那这个慈悲的折扣就太大了。欢喜,我们既然要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于此出发点下,必须要有所付出,在这时刻,你究竟基于什么情怀,存乎于心而去付出?譬如社会上有所谓的爱心问题。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位清贫孤寡的老太太生病了,躺在床上,有爱心团体前往探望,还有新闻记者随行。代表的人物就站在老太太的床边,用一个信封装了钱,向老人家说明是某个爱心单位,知道她很可怜需要帮助,特地前来看她。此时,有电视台的摄影记者摄取镜头并记载过程,明日的报纸即登有爱心普及人间、人间处处有温暖等文字的新闻;这里面能否发现到:看起来好像一个人在表现一份慈悲,他也好像很欢喜,可是有没有想过,躺在那儿的老太太怎么想?如果我是她,很可能会说一句话:你们今天来看我,我很高兴,可是你可怜我,我实在不欢喜。谁需要可怜?爱心不是可怜人家。所以通常我们做一些事,本来是件好事,自己似乎也做得很欢喜,结果可能只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看起来好像在帮助人,事实上已经伤害人了!欢喜,如果你从事慈悲行为,也用一份欢喜心去做的话,说起来倒不如像那些志工、义工,帮老太太清洗衣物、洗澡、弄吃的,且轮流照顾她,那比拿着红包,还要让她上报纸、电视宣扬一番的情形,两者间所谓欢喜的差距就太大了。前面我提过「不伤害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有时行使慈悲,如果不是真正欢喜去做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伤害,不是伤害别人,就会伤害自己;那么究竟拔除了别人的痛苦没有?给与快乐了吗?这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前面说的,慈悲不只是对别人,也要对自己。以欢喜而言:当业报显现的时刻,亦即当我们遇到一些痛苦烦恼的时候,怎么以慈悲之心、欢喜的情识去面对业报?面对痛苦烦恼,如何去拔除它、化解它?所以拔苦与乐不只是一句话而已,也不仅是对别人而已,当面对自己时,也该知道怎么办!因此,要慈、悲、喜、舍的话,这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是,一个最大的课题,因为这中间没有自私自利,由于涉及自私自利,就会伤害别人;一旦面对自己的业报显现时,似乎慈悲也派不上用场了,因业报显现时,就是无明烦恼时,如何跟慈悲扯得上关系呢?于此必须要了解,无明烦恼是痛苦,怎么拔除痛苦是当务之急。所以说学佛的人面对业报时,不只是承受,而是要在欢喜的前提之下,怎么去求得解脱。以更浅显的方式看,无明烦恼、痛苦的发生,是「我」在承受,当然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痛苦拔除掉,可是怎样能给与快乐?如果面对它要欢欢喜喜,怎么欢喜得起来?佛法讲「解脱」,很多人把这两个字当成是「死」,解脱并不是死!生命过程中所承受的业报,内容就是一些因因果果,如果以一个因得到一个果来说,就好像一条绳子绑着你一样,许多的因因果果,即类似许多的绳子你绑着,学佛就是要怎样把这些绳子一条条解脱。解脱就是解脱这些,绝不是说,求解脱就是求死,否则何必学佛呢?求解脱是清净我们的业,承受业的时候,总是痛苦的多、欢乐的少;因为业里面,除了恶业之外,还有善业、无记业等,恶业是受苦报,善业即受乐报,所以还是有欢乐的成份。由此可知,所谓拔除痛苦是指恶业而言,给与欢乐就在于善的行为造作有多少。不过这些都不是究竟,真正能给与的快乐是什么?是求得解脱、求得自在才是快乐。所以我不管是以文字介绍或演讲佛法,常常提示学佛的目的就是在求解脱、得自在,如果能把握这个法要,而不把解脱当成是死的话,就能清楚学佛的重心,是关系到业的问题。我们人的一生,如果能把业清净的话,就是你的佛性显现的时刻,佛性能显现,你就成佛、成菩萨了。因此,当业报显现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拔除这些痛苦,怎样快乐能生起,最要紧的,还是先得欢欢喜喜的去面对它、承受它。怎么说呢?人如果要讲到因果报应的问题,也就是业报显现之时,以一个普通人跟一个学佛的人,反应差别就很大。从世俗人方面来看,人与人之间,一旦发生了若干纠纷、问题时,很可能起初只是争辩,以后则可能发展到争吵,吵到某个程度时,可能就打起来,最后造成伤害。如果是学佛的人呢?往往不一样,因为学佛的人是针对迷惑、针对无明烦恼,从中去觉悟一些什么,能够把问题化解掉,于中求得解脱,就好像被绳子绑住,而把它解开一样。学佛的人为什么可以做得到?那是因为当我们与人产生争执之时,刚开始争辩就会想到:这么争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能够沈得住气,也即是通常说有定的修养,定的本身就是不乱;假如能够不乱,先沈得住气而不与人争论下去,当然就吵不起来。倘若因修养不够,还是会辩,辩到后来吵起来,此时如果还能知道这样吵下去并不能解决问题,就有化解的机会。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当别人发生纠纷的时候,在争吵的当中,旁观者总会说一句话:「唉呀!你们那一个少讲一句不就没事了吗?」这个少讲一句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们常会说这句话:人争一口气,甚至后面还要附加一句佛争一柱香?!我不知道有那位佛会去争那一柱香!人的确在争一口气,可是这一口气争到了,又怎么样?台湾话说「输人不输阵」,最后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结果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利益?很可能自己已受到伤害。为什么?因为当他面对这问题的时候,不是用一份欢喜心去面对,而是纯粹以一种自我意识去面对别人的自我意识。当两个自我意识相对的时刻,各自坚持自己的,所以就会争、辩、吵、打。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欢喜承受的原因。前面已讲了慈、悲、喜,接着再看第四个字「舍」,一般常以舍弃来说,往往容易造成误会,以为谈舍就是不要!弃就是去掉!这样解释,就好比古人会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然你还要去给别人?即使是世俗的人,都不是遵照这样的道理去修养,何况是佛法!其实佛法的舍,是依于前面的慈、悲、喜,当你有了慈悲的心念,而且以欢喜的心态去表现的话,我们一定会知道有它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饶益功德;这一份饶益功德,你要舍,舍什么?即是舍执着于功德的心。因为你原来的目的是希望别人能得到利益,绝不是去执着所布施的功德,计较回收。舍,就是舍掉对功德的计较与执着。因为学佛的人不知不觉中常会犯这些错,会贪着功德。功德的内涵,就是一种有饶益或者有价值的行为。分开来讲,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你的修养发挥为一种力量,就是功德。人有时在做了一些功德之余,会感到很得意,执意不舍,甚至在某一个时刻,面对那个得到利益的人,假使他有点对你不好,或表现不如你的理想,马上就会把这份功德搬出来,看看你现在这样对我,想当初我是如何对你……。为什么学佛的人要行舍?因为饶益功德是以「无相」为基础,帮助别人,是希望他能得到利益。如果心里执着不舍,必然会生计较之心我施了,你就要回报我;我做了好事,将来你就欠我一份人情。如此于心念中即不能清净。舍,真正说来,不只是对别人的饶益功德方面要舍,还要舍自己的「我」。会计较执着是因为有我,如果能够把这个「我」放舍,计较执着就不会发生。如何舍「我」?譬如谈慈悲,当你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时,究竟是「谁」在那里拔除?是「谁」在那里给与?正你有这种行为而生起欢喜心的时刻,又是「谁」在那里欢喜?谈到舍「我」,常会难以把握这个「我」,总认为「我」只是一个自我,仅止于如此简单的认识而已。真正的我,表现最明显的是在三种行为上:一个是身体的行为,就是动作;其次是语言的行为;另一个是意念的行为;三者组合起来,在任何时空表现出来,就会显现一个「我」。比如说:我要揍你!嘴里讲,一个拳头举起来,身与口同时就表现;而「我要揍你」那个意念的生起,就是思想的行为,如此身、口、意就已全都显现出「我」来。又例如:我很欢喜!这是面对人、事、物后,所表达的情感反应,经由口述说显示的,于内心中就有了意念的分别,表示也有不欢喜的,而这是我感受欢喜的。那我们所说的舍,是否将此身、口、意都舍掉呢?不是如此!是要舍我行为造作中不好的。比如讲佛教,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很容易了解的话语,教诫我们:恶的不要做,好的、善的力求去做,这里面就包括了身体的、言语的行为;自净其意,就是意念上的行为。如果能够意念清净的话,当然,表现在言语、身体的行为,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意念本身的出发点不好,所表现的当然就不好。我们要舍,是舍身、口、意造作行为中不好的,并不是舍好的。刚刚说明慈、悲、喜、舍是: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还要欢欢喜喜的去做,做完了也就算了,这才完成了一个舍字。由此可以发现,你的「我」是一个什么。因此,不只是于业,是「我」的造作行为,于道,不也是自我的一种造作行为吗?只是我们把它分开说:造作成业,修养成道。其实造作是行为,修养还是行为,谁在那里造作?谁在那里修养?当然是自己的那个「我」。你对别人表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对自己的那个「我」,能从「慈悲」到「喜」,而后到「舍」的话,道理也是相同。如果能把这四个字,于道理、方法上建立融会贯通的知见,就会联想到我先前所讲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要怎么去做?这两句话,我经常向学佛的同道介绍,很多人都给我一个回应:不伤害别人,我倒可以做到,可是还要不伤害自己,这实在太难。为什么?因为他只是把自己当做是我的行为而已,忘了这个「我」,是和自己以外的「他我」,或者是人与事发生关系,才会表现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容易发现:譬如自己有时不小心,事情没有做好,又关系到别人,常常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反而责怪别人「都是你!要不是你,我就不会这个样。」其实是谁真正在那里行为、表现呢?这个「我」,只是因为这个「我」关系到别人;好比说你手上捧着一碗汤或水,不小心撞到身旁的人,往往所起的反应是:假使别人不站在那里,你就不会碰到他。以这种方式去看问题,可是很少会想到旁边明明站着一个人,为什么不小心点,闪过这个人而要一头撞过去?这就是一个「我」的问题,只有自己的我,忘了别人的我。其实自己的我真正要舍,必须关系到别人的我,也就是舍弃自己的我,而显现出对他人的饶益功德。这其中不在意过程的好、坏,而是在乎它的结果。慈悲喜舍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以菩萨的行修,不仅仅须要依靠六波罗蜜法和四无量心,无论慈也好,悲、喜、舍也好,凡夫众生做不到,是因为迷惑,能做得到,必然是有所觉悟。谁迷惑?谁觉悟?是自己的「我」。这个「我」如果不能突破或者舍弃,想要行慈、行悲、行喜都不可能。所以我们会赞叹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伟大的愿力!因为地藏王菩萨把自己的我放在一边,他那个「我」,照道理是早应该成佛,可是他情愿不成佛,也要在地狱里度众生。如果他不能舍弃「我」,能够在地狱中行慈、悲、喜吗?可见前面的慈悲是一种行为表现,喜是心态的呈现,这个舍,肯定于不管是行为与心态,可能造成的结果,即使是好的,我们也要舍掉执着,坏的,则根本不叫慈悲,也不叫喜,就无所谓的舍。有了这些概念后,不妨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刚说不能做到慈悲喜舍,是因为迷惑,能行,是由于觉悟。既然说菩萨是一位修行觉悟的人,他是不是要具备这四无量心,才能称得上是菩萨呢?这就是所谓修菩萨行,必须先要具备心性上的调理。我们常说要明心见性,要明什么心,见什么性?也说到明心见性前,必须先修心养性;关于心性的修养,到底是谁的心,谁的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是业心业性?还是道心道性?业,能成为人,而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带着业,来承受业报的;道,佛法告诉我们,如何从业里面去认识、了解,能够清净我们的业。我们谈心性,究竟这心性是摆在那一边?谈修行,绝不是只摆在诵经、礼忏、参加法会、行布施等,这些「教」的行为上,而是针对我们的心性,所表现的时刻,就是当业显现的时刻。业的显现,即是一个因果的现象。人的一生有无法计数的因因果果,所以经典上说及「一大阿僧祇劫」,提到成就菩萨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究竟说的是什么?阿僧祇劫又是多少?因为这个名相本身,就是意指一个没办法计算的数目字。劫,是劫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因与果的关系。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经历多少没有办法计算的因因果果,甚至小到连打一个喷嚏,都有其因果在。怎么说呢?打喷嚏是感冒了?还是外面有什么脏东西,进入到你的呼吸系统?一定有它的因,才会有这个打喷嚏的果。要大呢?可以大到所谓的生死问题,即是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来承受业报-生、老、病、死,以至于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无非是在这些苦里过日子。可以说娑婆世界,就是一个苦的世界,人活在世间就是承受苦。问题是我们现在承受的这些,是我们在过去世什么时候,做过一些不好的事呢?如果这一生,我实在没有做什么坏事,我为什么也那么苦?不过,这一生的行为,也许你可以知道,这一生以前,过去世的行为,你能知道多少?的确不知道!所以佛法中提到「无明」,无明是不知道过去,而不是现在这一生。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前社会上有乩童、通灵,还有很多所谓阴阳眼、通晓三世因果的,这些人都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这些人的生意非常好,收入很不错,为什么?因为众生无明,他说他明了,事实上明了没有?因为他知道人人都有无明,如果他也跟着一起无明的话,你就不会对他有所求了。所以他表现的是他能够明了,而你是无明,你既然不知道,就只有求助于他了。这叫迷惑。为什么?如果他真的明了,知道所谓三世因果的话,我告诉各位,这个人早就该死了。这话怎么说?以佛教里一些修行者的常性来看,当他能够表现出三世的一切,如他真要表现的话,只能有一次的机会。为什么?一旦他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神通,真正像罗汉或菩萨,一旦表现了神通,他一定就此消失,你再也见不到他。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些高僧大德曾经留下的资料记载。其次,依据佛陀的思想理念,刻意表现神通,就是迷惑众生,所以说他若用一种所谓神通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明了,是不是早就该死了?如果他真正能够明了,对自己为什么不明了?因为他如果能对自己明了的话,他早就成佛成菩萨啦!还需要用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钱财,哄骗更多的人吗?佛菩萨以慈悲为怀,这些人的行为并不叫慈悲。所以谈慈悲喜舍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在个人的心性上,还关系到别人的心性,甚至于不只是人与人,还关系人与事;人活在这个世间,这些互动关系都是少不了的。从无明,即所谓的迷惑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明了而觉悟;因此在慈悲喜舍上面,能够先建立起正确的知见,还能行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所得到的是一份饶益功德的话,当然,他就具备菩萨心,也就是所谓菩萨的胸怀。道理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谁都会说,要照着去做的确不容易。现在,我们于知见方面已知道很多,真正想要把慈悲喜舍,表现得淋漓尽致,确实使别人获得饶益的话,除了刚刚说的「我」要舍之外,于此再用简单的方式,谈谈如何去做。前面已提到,以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和心态去着手,那是一种基础,再慢慢去提升、扩大,这是一个方法。可是,以佛菩萨的修养,如果我们要讲大乘菩萨的行修,谈修养,看起来只能做为基础,它绝不是道的显现。那么道在那里?大家都知道烦恼与菩提,也耳熟能详:「转烦恼成菩提」、「烦恼中有菩提」;假设烦恼是业,那么菩提呢?就是道。依于烦恼与菩提的关系去看业与道,我们能不能发现它的方法?转烦恼成菩提,绝不是说菩提是一种神奇力量,而烦恼就像一个罪恶的东西,藉这股力量去打击烦恼,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我常说:「佛法不是武器,现实生活不是敌人,不要把佛法当武器,去消灭现实这个敌人。」佛法不是这种现象,烦恼与菩提也不是这种关系。修行的下手处,不外就是从烦恼中去显现菩提,或者说是从业里面去显现道,它是相同的理论。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不去造成烦恼,不要造作成业,那才是真正的工夫。要不造业、不生起烦恼,这中间你所行为的内涵是什么?是慈悲喜舍!你能把握这一点,就知道怎样去行慈悲喜舍,如何建立起四无量心。烦恼是因无明而起,搞清楚了,就能显现菩提,那不就是觉悟么!业的形成,是因为处在无明的状况里,道就是从无明中去突破。所以我们称菩提是道,平常说的「发菩提心」、「行菩提道」,一般都把发菩提心当成是觉悟心,其实不是如此;菩提是一种道,也是方法,循着这一道路,依于这些方法,你可以到达觉悟的目的,这才叫做菩提道。
发起菩提心,就是告诉你身口意的行为,要行于菩提之道,不要因造作而形成烦恼,或者形成为业;这是因为你没有行于菩提道,只是随着色尘缘境打转。
从以上所讲慈悲喜舍的知见,以及怎样去下手,它的关键性,大概各位就知道所谓菩萨的发心,不只是发起慈悲喜舍之心,而是要先了解此四无量心的法义,知道它的方法后,照着这样去做,那才是菩萨行修之道。
慈悲喜舍是行菩萨道的方法,像世间任何的方法一样,它能帮助众生得到利益;而且得到了,必须完全奉献出来,在佛法中就叫做菩萨心、饶益功德
大乘菩萨的行修 四无量心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乘菩萨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萨法必须要把握的法要。所谓修行菩萨法,我们不能以在家或出家来分别;菩萨这个名词,梵文叫「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这个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将它以白话的方式诠释为「修行觉悟的人」,也就是学佛的人,佛法的实行者。在这个前提下,所谓大乘菩萨,必须要把握两个最重要的课题,在座各位可能也知道,菩萨法是以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做为修行的指标,包括道理和方法。做一个修行觉悟的人,如果我们只是依于某一些比较偏、窄的知见或方法来实践,以菩萨而言那是不够的。菩萨要以觉悟为前提,通常谈觉悟,就会联想到「佛陀」它的本义,一般只是定位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这些已经成就的佛陀地位上,亦即是从已经完成果位者的角度,来界定「佛陀」这个名相。事实上,于佛法的理念,应该是以「觉悟为内涵」的这个定义,去面对「佛陀」这两个字。为什么要强调觉悟?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面对人与事,难免在应对的时刻会有很多问题发生,其中少不了利害,相关每个人,于人于己都希望获得的是利益,而非伤害。在利益方面,想要使别人得到,而且自已也能获致,这不是难事;但是要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要使自己不受到伤害的话,那就不容易了!提到不伤害别人,还可勉为其难地做到,倘若想兼顾自己也不受到伤害,实在很难!而学佛的人既然是以觉悟为前提,他的目标就是在,学习如何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于此必须要有道理方法来帮助我们,至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该如何去培养、表现它?在佛法中涉及到慈、悲、喜、舍,称之为「四无量心」的项目,这也正是今晚首先要介绍的理法。一般来说,佛以慈悲为怀,菩萨也是以慈悲为怀,其实学佛的人无不以慈悲为怀。慈悲的意思大家都理解,要详细说出其中的含义,就必须要理解「拔苦与乐」: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可是,这里面究竟和佛法所说的慈悲,是不是那么的贴切?尤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是真能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此点值得深思。刚才我说:不伤害别人,就必须要做到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同样,要不伤害自己,也必须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可能大家会疑惑,慈悲应该都是对别人,怎么反过来对自己呢?这即是定位的问题,看你本身处在什么立场,所面对的是什么人;或是说,你所面对的人,他的立场和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定位如果不能确立的话,就很难理解,怎么还有对自己这一层?事实上,经典讲得很清楚,菩萨法是要自利利他。不单单要拔除别人的痛苦,也要拔除自己的痛苦;不仅仅是给别人快乐,同样也要给与自己快乐,这才是所谓的自利利他,也就是我所说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含义。以上是对慈悲两个字,于概念上的认识。其次,要思考的是究竟怎样才是慈悲的内涵?谈到要拔除别人的痛苦,是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够拔除?要给与别人快乐,是否别人所需要的快乐你都能够给与?依于四无量心,这个「无量」是没有限制的意思。我们一个人究竟能做到多少?如果不能做到多少,怎么能无量?又如何达到无限量、无限制的境地?所以谈慈悲,如果只是看到「拔苦与乐」这样的诠释,的确不容易把握。依照世俗的观念,慈是指仁慈,悲是指悲悯,这是世间法里面已有的。佛法是以世间法为基础,慢慢去提升、增上,这样才能达到超越,或者说出离世间的境界。综合前述,可知慈悲是从仁慈悲悯上下手。如果我们以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来看,肯定是一份慈悲心,并且是无条件的付出;而佛法所陈述的「慈悲」,即是以这一种基础为出发点,慢慢将它扩大,从父母对待子女的心态、情感,渐渐提升、扩展到自己子女以外的他人,这正是佛法中所谈的饶益众生。当然,这并不表示以父母一般的高立场、高姿态去面对众生,而是要像父母一样的情怀,对子女的那种感情、那份心境,它是没有条件,不求酬报的,完完整整施舍的精神。尤其我们常说佛菩萨以慈悲为怀,佛菩萨讲究的是众生平等,譬如六波罗蜜法中的布施波罗蜜,即提出要求:平等普施,这就是增上、提升的一种修养。世间法中父母对子女,还是有限的,不管是于情感上和精神上所发挥的力量,都不够广大。所以菩萨、佛,肯定的说:是像父母一样对待众生,并不是指以父母般的长辈姿态,把众生当成子女那样的晚辈姿态,而是在心量上的包容性。于此我们不妨从慈悲的本意,来探讨有关人与人、人与事之间,一些可能发生的现象。至少大家也能理解,目前的社会形态、政治环境,及国际上的问题,看看这个世界,战争、贫穷、混乱的情势……,处在这个乱象的时代中,除了感觉恐惧害怕,心生烦恼不安之外,我们只要稍微去思考、面对,就会联想到为什么会这样?以前我曾向各位提过,佛法是探讨一连串的为什么,可以化解一连串的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人与事,如果不去探讨为什么,只是直觉依自我意识去看、去听而立即肯定的话,可能永远落在一个自我意识里而已。事实上,国际间或国家区域的问题,如果先从一个家庭去着手,每个家庭份子都能有慈悲之心,再去慢慢影响到所有的家庭,甚至到所有的国家,最后到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你就会发现,所谓多数跟少数,它不是一个比例的问题,因为少数是包含在多数之内,这些少数能做好,影响所及,多数的也就好了。我们看贫穷的问题,目前在台湾可说经济条件非常优越,生活十分富裕,几乎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可是有一个疑问,不晓得大家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究竟缺少了什么?好像大家都过得很好,事实上真的过得那么自在快乐吗?当你在夜阑人静独处的时候,可能也会想到:我真的过得那么好吗?似乎缺少一些什么?!可是究竟缺少了什么?还真的很难把握!不在于我们对衣、食、住、行物质的需要上有何欠缺,而是在精神上拥有多少?今天这个社会、甚至全世界普遍皆然,不只是我们这个地区精神上贫乏;这不是出版一些书或录音带,有媒体、电视、广播,就表示人有了精神食粮。我们所要知道的是:这些流布的媒体里面说些什么?所表现的内容对人的影响又是一些什么?现在的电影有分限制级、辅导级、普遍级等,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级?问题发生在那里?一个国家立下那么多的法令规章,为什么还是有许多问题存在?看看他山之石,以新加坡来讲,它的环境、街道非常整洁,人民很守规矩,可是如果把新加坡的模式搬到台湾来实行,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样的体制?举个例子,新加坡以重罚闻名,颇收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当地如果有人随便扔张纸屑或者丢个烟蒂在地上,政府会施以重罚,在这种行政效率下,民众自然养成守法习惯。过去媒体曾报导一则新闻:有个美国孩子在新加坡犯法,他应该受的处分中,有一项是以皮鞭抽打的刑罚。美国人认为这是不人道的,甚至发动了许多人力想予以免除,而新加坡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国法,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在这个地区违反了法令,就要遵从法律的制裁,接受责罚。如果以新加坡这种作法来看,大家认为它是慈悲或是不慈悲。在此要提醒各位:人往往希望别人对自己慈悲,因此有人不断地为自己制造痛苦,希望别人来帮他拔除痛苦。就像佛教界所流行的想法:众生都有烦恼,希望佛菩萨能帮我们解除烦恼一样。很少会去想,这个烦恼是谁造成的?如同新加坡那些违反法律的人,之所以要接受惩罚,是因为那是自己造成的。佛法谈慈悲,绝不是以妇人之仁觉得「不忍心」、「过意不去」去看待,关键点在于:这一个本身做错的人,如果不去做不好的事,就不会受到责罚,也就不需要事后讲忍、不忍心;只要自己事先能在意,就无所谓事后了。不过人经常都是只照着自己的看法、思想去表现各自的行为,也因为这样,很可能造成不是伤害了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所以我们谈慈悲,说拔苦与乐,事实上应该探讨的是:苦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期盼别人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如果自己不去制造痛苦,还需要别人为你拔除痛苦吗?假如你已经把一切本份做得很好,本来就很快乐,还需要别人给与自己快乐吗?可是我们人往往不这么想,譬如当我们做错事情,或是引起别人烦恼时,常会歉疚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有没有想过?本来这两句话不需要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只要当初谨慎一点,也就没有必要向人道歉而说出这样的话来。通常我们人,都以一种依赖的天性来面对人与事,因此不免怀有一些对他人的寄望。试看小孩的成长经历:从小依附在母亲的怀里,肚子饿了以哭表示,仰赖母亲来喂食,尿片湿了也是借着哭声,希望母亲帮他换片干爽的。等到慢慢大了,开头是妈妈喂着吃饭,喂饭时,还要跟在屁股后面,追着去一口口喂,直到饱为止,好像吃饭都不是自己的事。平常我们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嘛!本来这样没有错!可是这正是养成依赖的一些过程。以后自己会吃了,就开始偏食选择爱吃、不爱吃的食物,父母就顺着他的喜好而满足他。即使成年了,无论是在念书,或是工作,那一个时刻没有依赖?人总是离不开依赖。这种依赖其实并没有对与错,而是其中有些问题存在;当我们从小已经在依赖的惯性中熏习,成长之后,反过来别人可能会来依赖我们,彼此不断的在依赖中发展,即使此种互相依赖是必然的现象,仍需藉由佛法的理念认清它,主要在于如何做一些调整。人,不欢喜时会忧愁;摔倒、碰疼了就会痛哭;假使受到了什么刺激伤害,所有的烦忧都会爆发出来,这都是人性必然的反应。处在这些不顺当、超过个人能力负荷的时刻,往往会期盼别人的安抚、同情,甚至能够站在自己这边。暂不管它是或者非,其中的关键在哪里?还是依于一份依赖之心。反之,在人顺利的时候,又是一种什么心态自居?欢喜、得意?与人分享?或者炫耀、骄傲示人?并不表示日子过得很好的人就不需要别人。总合而言,「不好」和「好」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认为好的是你所需要的,自然是愿意接受,反之不好的则排斥、拒绝,这本来是人很容易显现的共同现象。可是我们有否想过,好的,人人都期望,不好的,统统不要,那么究竟有多少是好的、不好的?这里所谓的好与不好,又是怎样去定位?譬如说,父母对子女如果管教严格,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如果是疼爱多一些,到底好,还是不好?所以,我刚才说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人活着时,避免不了的一些过程。以世间法来看,人处在这个世界,往往有太多的迷惑、无明,甚至太多的无奈,在这些前提之下,久而久之,我们就把它归诸于命运。以为人命就是如此!当然能够认命的人,他如果不去伤害别人就已经不错了;有的人虽然认命而不伤害别人,可是却会伤害自己。同时,不愿意认命的人,伤害别人的机会也是不少!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谈慈悲的原由。究竟该怎样表现慈悲?是不是希望他人拔除我们的痛苦、给与我们快乐,就是所谓慈悲?就是佛法?如果别人不能拔除你的痛苦、给与你快乐,是不是对方就不慈悲?从前面已说的互为因果关系,我们可探讨究竟怎样才是慈悲,佛法中谈任何问题,不在乎言语行为上发展的过程,而是在意这种言语行为完成之后,所得的结果。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行为,可能使他们变坏;同样,也不一定父母对子女要求严格,这个孩子就一定会乖,爱或严格只是一种手段。如果结果是好的,不管怎么做都没有错,都是一份慈悲,因为慈悲的本义就是拔苦与乐。问题在于:拔除痛苦后,所得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好比医生为病人诊治、开药方,把病治好了,它的结果是快乐的。假如对方是一个吸毒成瘾的人,你看他很可怜,给他钱买毒品来吸食,后果如何可想而知。你不能辩解地说:我是因为看到他痛苦的样子,不忍心,所以帮助他。认为这就是慈悲。所以慈悲的本身不是在于它的过程,而是在于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佛法讲饶益功德,是肯定于效益上,确实有价值的表现。谈慈悲,必须以这种态度去面对,去正视其中的含义。记得我过去在一个寺院里,曾经发生这样的事,平常我较少跟寺内的人打交道,有一次出门时,在途中看到卖素食的小点心、包子,就买了一袋回去,分给常住吃。随后有人对我说:「法师,你好慈悲!」大家想想看,我只是买了一点吃的东西就好慈悲,是否不给东西吃,就不慈悲?当然,这只是误解慈悲的小例子,最要紧的是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注重这法要所完成的结果。接着介绍有关喜舍的含义,喜是欢喜的喜,舍是舍弃的舍,佛法中称「慈悲喜舍」为四无量心。其实说起来慈悲是于行为上的实际表现;喜舍则是行为表现的一种精神内涵;亦即你的表现是依于一些道理方法,去行为你的慈悲,当然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上的维护。这个欢喜的喜字,就是你要行慈悲、表现慈悲的时候,是以一种什么的心态、什么样的感情去表现?如果表现得很痛苦、毫不欢喜的话,那这个慈悲的折扣就太大了。欢喜,我们既然要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于此出发点下,必须要有所付出,在这时刻,你究竟基于什么情怀,存乎于心而去付出?譬如社会上有所谓的爱心问题。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位清贫孤寡的老太太生病了,躺在床上,有爱心团体前往探望,还有新闻记者随行。代表的人物就站在老太太的床边,用一个信封装了钱,向老人家说明是某个爱心单位,知道她很可怜需要帮助,特地前来看她。此时,有电视台的摄影记者摄取镜头并记载过程,明日的报纸即登有爱心普及人间、人间处处有温暖等文字的新闻;这里面能否发现到:看起来好像一个人在表现一份慈悲,他也好像很欢喜,可是有没有想过,躺在那儿的老太太怎么想?如果我是她,很可能会说一句话:你们今天来看我,我很高兴,可是你可怜我,我实在不欢喜。谁需要可怜?爱心不是可怜人家。所以通常我们做一些事,本来是件好事,自己似乎也做得很欢喜,结果可能只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看起来好像在帮助人,事实上已经伤害人了!欢喜,如果你从事慈悲行为,也用一份欢喜心去做的话,说起来倒不如像那些志工、义工,帮老太太清洗衣物、洗澡、弄吃的,且轮流照顾她,那比拿着红包,还要让她上报纸、电视宣扬一番的情形,两者间所谓欢喜的差距就太大了。前面我提过「不伤害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有时行使慈悲,如果不是真正欢喜去做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伤害,不是伤害别人,就会伤害自己;那么究竟拔除了别人的痛苦没有?给与快乐了吗?这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前面说的,慈悲不只是对别人,也要对自己。以欢喜而言:当业报显现的时刻,亦即当我们遇到一些痛苦烦恼的时候,怎么以慈悲之心、欢喜的情识去面对业报?面对痛苦烦恼,如何去拔除它、化解它?所以拔苦与乐不只是一句话而已,也不仅是对别人而已,当面对自己时,也该知道怎么办!因此,要慈、悲、喜、舍的话,这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是,一个最大的课题,因为这中间没有自私自利,由于涉及自私自利,就会伤害别人;一旦面对自己的业报显现时,似乎慈悲也派不上用场了,因业报显现时,就是无明烦恼时,如何跟慈悲扯得上关系呢?于此必须要了解,无明烦恼是痛苦,怎么拔除痛苦是当务之急。所以说学佛的人面对业报时,不只是承受,而是要在欢喜的前提之下,怎么去求得解脱。以更浅显的方式看,无明烦恼、痛苦的发生,是「我」在承受,当然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痛苦拔除掉,可是怎样能给与快乐?如果面对它要欢欢喜喜,怎么欢喜得起来?佛法讲「解脱」,很多人把这两个字当成是「死」,解脱并不是死!生命过程中所承受的业报,内容就是一些因因果果,如果以一个因得到一个果来说,就好像一条绳子绑着你一样,许多的因因果果,即类似许多的绳子你绑着,学佛就是要怎样把这些绳子一条条解脱。解脱就是解脱这些,绝不是说,求解脱就是求死,否则何必学佛呢?求解脱是清净我们的业,承受业的时候,总是痛苦的多、欢乐的少;因为业里面,除了恶业之外,还有善业、无记业等,恶业是受苦报,善业即受乐报,所以还是有欢乐的成份。由此可知,所谓拔除痛苦是指恶业而言,给与欢乐就在于善的行为造作有多少。不过这些都不是究竟,真正能给与的快乐是什么?是求得解脱、求得自在才是快乐。所以我不管是以文字介绍或演讲佛法,常常提示学佛的目的就是在求解脱、得自在,如果能把握这个法要,而不把解脱当成是死的话,就能清楚学佛的重心,是关系到业的问题。我们人的一生,如果能把业清净的话,就是你的佛性显现的时刻,佛性能显现,你就成佛、成菩萨了。因此,当业报显现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拔除这些痛苦,怎样快乐能生起,最要紧的,还是先得欢欢喜喜的去面对它、承受它。怎么说呢?人如果要讲到因果报应的问题,也就是业报显现之时,以一个普通人跟一个学佛的人,反应差别就很大。从世俗人方面来看,人与人之间,一旦发生了若干纠纷、问题时,很可能起初只是争辩,以后则可能发展到争吵,吵到某个程度时,可能就打起来,最后造成伤害。如果是学佛的人呢?往往不一样,因为学佛的人是针对迷惑、针对无明烦恼,从中去觉悟一些什么,能够把问题化解掉,于中求得解脱,就好像被绳子绑住,而把它解开一样。学佛的人为什么可以做得到?那是因为当我们与人产生争执之时,刚开始争辩就会想到:这么争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能够沈得住气,也即是通常说有定的修养,定的本身就是不乱;假如能够不乱,先沈得住气而不与人争论下去,当然就吵不起来。倘若因修养不够,还是会辩,辩到后来吵起来,此时如果还能知道这样吵下去并不能解决问题,就有化解的机会。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当别人发生纠纷的时候,在争吵的当中,旁观者总会说一句话:「唉呀!你们那一个少讲一句不就没事了吗?」这个少讲一句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们常会说这句话:人争一口气,甚至后面还要附加一句佛争一柱香?!我不知道有那位佛会去争那一柱香!人的确在争一口气,可是这一口气争到了,又怎么样?台湾话说「输人不输阵」,最后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结果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利益?很可能自己已受到伤害。为什么?因为当他面对这问题的时候,不是用一份欢喜心去面对,而是纯粹以一种自我意识去面对别人的自我意识。当两个自我意识相对的时刻,各自坚持自己的,所以就会争、辩、吵、打。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欢喜承受的原因。前面已讲了慈、悲、喜,接着再看第四个字「舍」,一般常以舍弃来说,往往容易造成误会,以为谈舍就是不要!弃就是去掉!这样解释,就好比古人会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然你还要去给别人?即使是世俗的人,都不是遵照这样的道理去修养,何况是佛法!其实佛法的舍,是依于前面的慈、悲、喜,当你有了慈悲的心念,而且以欢喜的心态去表现的话,我们一定会知道有它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饶益功德;这一份饶益功德,你要舍,舍什么?即是舍执着于功德的心。因为你原来的目的是希望别人能得到利益,绝不是去执着所布施的功德,计较回收。舍,就是舍掉对功德的计较与执着。因为学佛的人不知不觉中常会犯这些错,会贪着功德。功德的内涵,就是一种有饶益或者有价值的行为。分开来讲,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你的修养发挥为一种力量,就是功德。人有时在做了一些功德之余,会感到很得意,执意不舍,甚至在某一个时刻,面对那个得到利益的人,假使他有点对你不好,或表现不如你的理想,马上就会把这份功德搬出来,看看你现在这样对我,想当初我是如何对你……。为什么学佛的人要行舍?因为饶益功德是以「无相」为基础,帮助别人,是希望他能得到利益。如果心里执着不舍,必然会生计较之心我施了,你就要回报我;我做了好事,将来你就欠我一份人情。如此于心念中即不能清净。舍,真正说来,不只是对别人的饶益功德方面要舍,还要舍自己的「我」。会计较执着是因为有我,如果能够把这个「我」放舍,计较执着就不会发生。如何舍「我」?譬如谈慈悲,当你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时,究竟是「谁」在那里拔除?是「谁」在那里给与?正你有这种行为而生起欢喜心的时刻,又是「谁」在那里欢喜?谈到舍「我」,常会难以把握这个「我」,总认为「我」只是一个自我,仅止于如此简单的认识而已。真正的我,表现最明显的是在三种行为上:一个是身体的行为,就是动作;其次是语言的行为;另一个是意念的行为;三者组合起来,在任何时空表现出来,就会显现一个「我」。比如说:我要揍你!嘴里讲,一个拳头举起来,身与口同时就表现;而「我要揍你」那个意念的生起,就是思想的行为,如此身、口、意就已全都显现出「我」来。又例如:我很欢喜!这是面对人、事、物后,所表达的情感反应,经由口述说显示的,于内心中就有了意念的分别,表示也有不欢喜的,而这是我感受欢喜的。那我们所说的舍,是否将此身、口、意都舍掉呢?不是如此!是要舍我行为造作中不好的。比如讲佛教,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很容易了解的话语,教诫我们:恶的不要做,好的、善的力求去做,这里面就包括了身体的、言语的行为;自净其意,就是意念上的行为。如果能够意念清净的话,当然,表现在言语、身体的行为,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意念本身的出发点不好,所表现的当然就不好。我们要舍,是舍身、口、意造作行为中不好的,并不是舍好的。刚刚说明慈、悲、喜、舍是: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还要欢欢喜喜的去做,做完了也就算了,这才完成了一个舍字。由此可以发现,你的「我」是一个什么。因此,不只是于业,是「我」的造作行为,于道,不也是自我的一种造作行为吗?只是我们把它分开说:造作成业,修养成道。其实造作是行为,修养还是行为,谁在那里造作?谁在那里修养?当然是自己的那个「我」。你对别人表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对自己的那个「我」,能从「慈悲」到「喜」,而后到「舍」的话,道理也是相同。如果能把这四个字,于道理、方法上建立融会贯通的知见,就会联想到我先前所讲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要怎么去做?这两句话,我经常向学佛的同道介绍,很多人都给我一个回应:不伤害别人,我倒可以做到,可是还要不伤害自己,这实在太难。为什么?因为他只是把自己当做是我的行为而已,忘了这个「我」,是和自己以外的「他我」,或者是人与事发生关系,才会表现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容易发现:譬如自己有时不小心,事情没有做好,又关系到别人,常常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反而责怪别人「都是你!要不是你,我就不会这个样。」其实是谁真正在那里行为、表现呢?这个「我」,只是因为这个「我」关系到别人;好比说你手上捧着一碗汤或水,不小心撞到身旁的人,往往所起的反应是:假使别人不站在那里,你就不会碰到他。以这种方式去看问题,可是很少会想到旁边明明站着一个人,为什么不小心点,闪过这个人而要一头撞过去?这就是一个「我」的问题,只有自己的我,忘了别人的我。其实自己的我真正要舍,必须关系到别人的我,也就是舍弃自己的我,而显现出对他人的饶益功德。这其中不在意过程的好、坏,而是在乎它的结果。慈悲喜舍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以菩萨的行修,不仅仅须要依靠六波罗蜜法和四无量心,无论慈也好,悲、喜、舍也好,凡夫众生做不到,是因为迷惑,能做得到,必然是有所觉悟。谁迷惑?谁觉悟?是自己的「我」。这个「我」如果不能突破或者舍弃,想要行慈、行悲、行喜都不可能。所以我们会赞叹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伟大的愿力!因为地藏王菩萨把自己的我放在一边,他那个「我」,照道理是早应该成佛,可是他情愿不成佛,也要在地狱里度众生。如果他不能舍弃「我」,能够在地狱中行慈、悲、喜吗?可见前面的慈悲是一种行为表现,喜是心态的呈现,这个舍,肯定于不管是行为与心态,可能造成的结果,即使是好的,我们也要舍掉执着,坏的,则根本不叫慈悲,也不叫喜,就无所谓的舍。有了这些概念后,不妨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刚说不能做到慈悲喜舍,是因为迷惑,能行,是由于觉悟。既然说菩萨是一位修行觉悟的人,他是不是要具备这四无量心,才能称得上是菩萨呢?这就是所谓修菩萨行,必须先要具备心性上的调理。我们常说要明心见性,要明什么心,见什么性?也说到明心见性前,必须先修心养性;关于心性的修养,到底是谁的心,谁的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是业心业性?还是道心道性?业,能成为人,而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带着业,来承受业报的;道,佛法告诉我们,如何从业里面去认识、了解,能够清净我们的业。我们谈心性,究竟这心性是摆在那一边?谈修行,绝不是只摆在诵经、礼忏、参加法会、行布施等,这些「教」的行为上,而是针对我们的心性,所表现的时刻,就是当业显现的时刻。业的显现,即是一个因果的现象。人的一生有无法计数的因因果果,所以经典上说及「一大阿僧祇劫」,提到成就菩萨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究竟说的是什么?阿僧祇劫又是多少?因为这个名相本身,就是意指一个没办法计算的数目字。劫,是劫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因与果的关系。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经历多少没有办法计算的因因果果,甚至小到连打一个喷嚏,都有其因果在。怎么说呢?打喷嚏是感冒了?还是外面有什么脏东西,进入到你的呼吸系统?一定有它的因,才会有这个打喷嚏的果。要大呢?可以大到所谓的生死问题,即是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来承受业报-生、老、病、死,以至于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无非是在这些苦里过日子。可以说娑婆世界,就是一个苦的世界,人活在世间就是承受苦。问题是我们现在承受的这些,是我们在过去世什么时候,做过一些不好的事呢?如果这一生,我实在没有做什么坏事,我为什么也那么苦?不过,这一生的行为,也许你可以知道,这一生以前,过去世的行为,你能知道多少?的确不知道!所以佛法中提到「无明」,无明是不知道过去,而不是现在这一生。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前社会上有乩童、通灵,还有很多所谓阴阳眼、通晓三世因果的,这些人都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这些人的生意非常好,收入很不错,为什么?因为众生无明,他说他明了,事实上明了没有?因为他知道人人都有无明,如果他也跟着一起无明的话,你就不会对他有所求了。所以他表现的是他能够明了,而你是无明,你既然不知道,就只有求助于他了。这叫迷惑。为什么?如果他真的明了,知道所谓三世因果的话,我告诉各位,这个人早就该死了。这话怎么说?以佛教里一些修行者的常性来看,当他能够表现出三世的一切,如他真要表现的话,只能有一次的机会。为什么?一旦他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神通,真正像罗汉或菩萨,一旦表现了神通,他一定就此消失,你再也见不到他。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些高僧大德曾经留下的资料记载。其次,依据佛陀的思想理念,刻意表现神通,就是迷惑众生,所以说他若用一种所谓神通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明了,是不是早就该死了?如果他真正能够明了,对自己为什么不明了?因为他如果能对自己明了的话,他早就成佛成菩萨啦!还需要用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钱财,哄骗更多的人吗?佛菩萨以慈悲为怀,这些人的行为并不叫慈悲。所以谈慈悲喜舍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在个人的心性上,还关系到别人的心性,甚至于不只是人与人,还关系人与事;人活在这个世间,这些互动关系都是少不了的。从无明,即所谓的迷惑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明了而觉悟;因此在慈悲喜舍上面,能够先建立起正确的知见,还能行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所得到的是一份饶益功德的话,当然,他就具备菩萨心,也就是所谓菩萨的胸怀。道理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谁都会说,要照着去做的确不容易。现在,我们于知见方面已知道很多,真正想要把慈悲喜舍,表现得淋漓尽致,确实使别人获得饶益的话,除了刚刚说的「我」要舍之外,于此再用简单的方式,谈谈如何去做。前面已提到,以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和心态去着手,那是一种基础,再慢慢去提升、扩大,这是一个方法。可是,以佛菩萨的修养,如果我们要讲大乘菩萨的行修,谈修养,看起来只能做为基础,它绝不是道的显现。那么道在那里?大家都知道烦恼与菩提,也耳熟能详:「转烦恼成菩提」、「烦恼中有菩提」;假设烦恼是业,那么菩提呢?就是道。依于烦恼与菩提的关系去看业与道,我们能不能发现它的方法?转烦恼成菩提,绝不是说菩提是一种神奇力量,而烦恼就像一个罪恶的东西,藉这股力量去打击烦恼,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我常说:「佛法不是武器,现实生活不是敌人,不要把佛法当武器,去消灭现实这个敌人。」佛法不是这种现象,烦恼与菩提也不是这种关系。修行的下手处,不外就是从烦恼中去显现菩提,或者说是从业里面去显现道,它是相同的理论。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不去造成烦恼,不要造作成业,那才是真正的工夫。要不造业、不生起烦恼,这中间你所行为的内涵是什么?是慈悲喜舍!你能把握这一点,就知道怎样去行慈悲喜舍,如何建立起四无量心。烦恼是因无明而起,搞清楚了,就能显现菩提,那不就是觉悟么!业的形成,是因为处在无明的状况里,道就是从无明中去突破。所以我们称菩提是道,平常说的「发菩提心」、「行菩提道」,一般都把发菩提心当成是觉悟心,其实不是如此;菩提是一种道,也是方法,循着这一道路,依于这些方法,你可以到达觉悟的目的,这才叫做菩提道。
发起菩提心,就是告诉你身口意的行为,要行于菩提之道,不要因造作而形成烦恼,或者形成为业;这是因为你没有行于菩提道,只是随着色尘缘境打转。
从以上所讲慈悲喜舍的知见,以及怎样去下手,它的关键性,大概各位就知道所谓菩萨的发心,不只是发起慈悲喜舍之心,而是要先了解此四无量心的法义,知道它的方法后,照着这样去做,那才是菩萨行修之道。
慈悲喜舍是行菩萨道的方法,像世间任何的方法一样,它能帮助众生得到利益;而且得到了,必须完全奉献出来,在佛法中就叫做菩萨心、饶益功德
大宝法王噶玛巴:在网络上,看到了有许多的中国网友,对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发生的冲突。和对南海黄岩岛的事情,都义愤填膺。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这是种发自内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不论多忙,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饭也好,不论你做哪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道证法师讲述有人问我念佛要怎么念,我念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夫,但是有一点可以提供给大家作参考。念佛的时候,全身要放轻松,每一个关节都要放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必平常时时要念呢?您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平常时时要念?比如一个小孩,从小不写习题,爸爸妈妈、老师说的话也不爱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放生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时都能快速的解决和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一切的灾劫和苦难,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顺心如意,而且通过放生和念佛还能够在我们净化心灵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问: 《地藏经》中许多地方都讲天地鬼神,护持念佛,礼佛上香的人,不令恶事横事入门,水火盗贼,一切恶事悉皆消灭。而我却见到不少礼佛念经的居士,甚至我自己常有不如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7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 佛经原文:……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
邪淫果报时间:2024-12-07
美国波特兰开示——改变命运的诀窍2013.04.19学佛求离苦得乐佛法讲因缘啊,我们从凡夫也想转凡成圣,也是一种因缘。从《心经》的角度上说,佛的风光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佛陀开示我们说:人和鬼同一个时空,草木屋舍房宅通通都有鬼那我们又怎么办呢?在外道的做法就是赶鬼,认为他们都是不好的,邪恶的,肮脏的,把他们赶出人所居住的地方,事实上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30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在佛陀一生说法的四十五个雨季中,有十九个是在沙瓦提国(Savatthi)的揭答林给孤独园度过,每次雨季他都会待在那里三至四个月。给孤独长者通常一天会去拜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9
广钦老和尚常常的教导道证法师讲述: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老和尚九十二岁那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5
◎对寺众开示★出家为求解脱—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去修—于衣、食、住、香、味、触、法中不起贪念。★我们累世所造的恶业比山还要高,今生出家修行就会现前,所以有时候觉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法门无量。而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但求自利。独善其身。大乘志在利他。广度群品。或问念佛之人。厌苦求乐。愿生净土。舍此娑婆。取彼极乐。但求己利。是为小乘。而菩萨发心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