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修行人 我们昨天晚上介绍怎么去面对问题、认识问题、了解问题,而后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可是一旦对问题有所发现,发现到它的一些渊源,或者彼此间的因果关系时,我们该怎么办?所以紧接着,今天晚上就是要跟各位介绍如何做个修行人。 这个题目的主题、理念,就是在当你面对问题有所认识、了解、发现之后,怎么样去将问题化解,也就是说,将你原有困扰的问题,让它不复存在,远离我们每一个自己。 当然,化解问题的本身,还是需要具备条件的。所谓的条件,事实上,佛法中也告诉了我们很多,可是问题是怎样去慢慢培养它,如何把佛陀文字上的一些道理、方法,转换为自己的道理、方法,而去化解自己的问题。这可以说就是一个学佛的修行者必须具备,不只停留在认识和把握上,还要去实践它。所以我在此拟出一个主题,叫做「如何做个修行人」。 往往我们一般人会把修行的人摆在一个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位置,所以我们常常以为修行人似乎都是应该躲在山里、关房里、石头洞里,或者是一些偏僻难寻的精舍茅蓬或者是寺院里。认为只要是远离人群、出离社会,躲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过,属于自己的日子,而不管他究竟在做些什么,我们都认为他是修行人。也由于我们把「修行」应该去注意的一些条件忽略了,只是一味的想让自己孤立起来,所谓的远离红尘世俗,才算是修行。 通常我对这类的看法并不反对,可是似乎有一个存在的问题,当你远离人群,远离众生把自己隐居起来,不管你在从事什么样的修养工夫,的确,你会保持不仅仅清净,似乎好像连自己的智慧也骤然开了,甚至于已经觉悟到什么相当的境界。可是,一旦离开了那个偏僻、孤寂、清净的环境,回返这个社会,回到这个充满了人的世界,当你再度面对人与事,究竟又能作得了多少主?也就是说一旦当你面对人、事上的纷乱,发生问题的时候,原本一个人躲起来时的那些修养用不用得上? 我们知道佛陀曾经以太子身出家,到处参访。参访什么?很简单,吸取众人的知识经验。也是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吸取很多善知识的知识经验之后,他才有雪山苦行的因缘。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去苦行,一个人孤立起来。这个理念说明什么?很简单,当你要把自己一个人孤立起来,做所谓的修行,请问你,修什么?修些什么样的内容?参究什么样的问题?面对的又是什么? 所以我们常常把释迦牟尼佛的雪山苦行,当成一个样版前提,而不计他以前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去吸取他人的经验。至少大家都知道,善财童子曾经做过五十三参,参什么?他是参访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内涵,拿来做为自己道业上修养的一些借镜蓝图。换言之,一个修行人只把自己孤立起来,并不表示你已经是在修行。因为你只是一个人孤立,在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凭借可以帮助你去修行? 现在我们把「修行」两个字,稍做一个简单的解释,你就可以联想很多。所谓「修」,就是改正或改错。把自己的缺失修正过来,那就是「修」。什么叫做「行」?就是指你的行为,因为我们人的行为难免有所偏差、错误。因为依于自己的自我意识,总是会产生若干偏差或错误。 只要依于自我的意识,往往不是落于感性,就是太理性。在世俗之间,一个人太过感性的话,我们会奉劝他能理性一点;那一个人太过理性的话,我们希望他感性一点。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一个建议:说如果人能在感性与理性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话,那就好办事了!这在佛法中是不可能的。因为感性与理性本来就像一个小孩子玩的翘翘板,它不可能平衡,因为我们是人,是人总是不偏于感性就偏于理性,总是一边高,一边低。也就是说,一个翘翘板,我们要使它成为一个平行线,没有高低,并不表示那个上面有人或者是没有人。如果我们肯定翘翘板上面有人的话,即使两个人的体重相同,它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平行、没有高低的现象。 所以,佛法谈人于自我意识中,并不去说感性或理性的本身的好与坏,而是当你表现感性的时候,为什么要表现?而表现的时间、因缘适不适合?于你所面对的人与事合适否?当你理性的时候,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佛法并不刻意强调感性、理性的任何一边,何者为优,何者为劣,问题是在乎「运用」。 可是,我们也不能够以世俗的观点说:反正感性也好、理性也好,运用之妙,从乎一心。其实那是不能的,当一个人过于感性的时候,必定他自己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当一个人太过于理性,他一定显得冷酷无情。那么我们怎么去运用它,产生它的妙用?这是人很难把握的。所以今天晚上,我们就以「修行」来谈,一个自我在现实生活当中,面对人与事发生问题的时刻,我们要怎样去探讨它,而能认识、了解,甚至于能有所发现;当然最要紧是如何去化解问题。 刚刚我提到修行两个字,很简单,连贯起来说,就是当我们人的行为表现,如果有了错误偏差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修正它。这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事实上,我们会联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当你的意念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你能不能够把你的自我意识,真正做到所谓自我能够掌控?如果你的自我不能掌控,那你面对的问题,所谓主观、客观也只是一个高低上程度的差异。至于错了没,有没有偏差,在主观意识之下,几乎很难去确定。 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使有两个人在那里谈论一些是是非非,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好像可以看得很清楚谁是谁非。可是,一旦当自己成为当事人的时刻,在是非发生的时候,你是不是还能像原先旁观者一样保持那份冷静超然,看得很清楚?何况是非的本身,我们如果去探讨,会发现一个问题:当两个人站在那里分别争论孰是孰非的时候,甲或是乙都说自己是「是」,对方是「非」。甲辩说自己是、乙是非,乙呢?也强调自己是、甲是非。我们绝不可能发现,甲认为自己是「非」、乙是「是」,为什么?如果如此,争执是非的局面也就不成立,也就根本没有是非可言。问题是,每一个人都强调自己,都认为自己是「是」,别人是「非」。即使战胜了坚持了自己所谓的「是」,一旦发现自己认定的「是」,结果是「非」的话,到头来还是有理由去掩护自己,会说一句话,怎么说?「我怎么知道会这样。」这就是人的通病,即是偏差,也就是错误。 佛法并不在分别这些「是」、「非」或者偏差错误,而在乎应该怎么去把握。佛法告诉我们,不管所发生的结果是那一方面,你都需要秉持面对的勇气,不是什么客观的条件,而是依于什么规范,做为人的要求。这些规范,不是说大家认为如何就是规范。这个规范,它所要求的结果必定是好的,必定是利益的,也就是经典里面所说的「饶益功德」。所以佛法本身并不在于它的过程如何,而是在乎它的结果是不是饶益功德。 从佛法的这个观点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不管任何一方面关系到人或者是事,所产生的结果是是也好、非也好;对也好、错也好;其实在这所谓的器世间-人的世界本来就是相对的世界,也可以说世间的法都是相对的。佛法它是告诉我们,当你面对这些相对法,如何去突破,显现它的绝对。 以世间法而言,只有相对,没有绝对。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美与丑。究竟什么算是美?什么算是丑?比如说,摆在讲座上的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那你说,以颜色而言,那一种最美?谁也不能肯定。只要肯定都是自我意识。「我认为」,一定都是这么说,那也是由于只要每一个人有一个各自的「我」,就有必然不同的我意识、有我的看法,或者是说我的感受。 也基于人的本身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所以在面对美与丑的时刻,还是以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标准、自己的喜恶去面对美、丑。比如说,我们常常听到有这些话:这个人很漂亮、很帅气,可是他的德行并不好;比如说,我们看到某一些人长得虽不美丽,但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也就是说既然有外在的美,也就同样有内在的美。当我们以人的立场,面对人无论男或女,你的第一个反应、第一个感受所选择的,究竟是着重表面、还是内在?当然还是以表面做为你的第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的肯定。 因为内在的只凭视觉上、听觉上是不能把握的。也由于这些身为人难免有的缺失,所以我们要发现人的内在美,已经是比你原来只从视觉、听觉上的时间距离差上一截,因为你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说吧,有的时候,如果自己没有,别人却能拥有,我们往往会有一个怎么样的想法-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当自己也有的时候,刚开始也很得意,时间久了,也会觉得不怎么样。 为什么人都有这些偏差错误,以自我意识的形态表现出来?因为我们人都是根据以眼睛所见、耳朵所闻,去面对问题。所以我们常常误会一个人,却不认为那是误会,反而会信誓旦旦地说:我亲眼看到的就是如此! 各位不管是从任何一个媒体,例如电视上,也常会发现这么一些可笑的事,什么事?比如说,当一位妇女,在打一个小孩,或者骂一个小孩的时候,这中间有路人经过,这路人第一个直觉的反应是什么?一定是说:这个女人怎么这个样子,欺负一个小孩。这时自己的意念就立刻产生,根据你所看到的、听到的,的确摆在眼前是一位妇女在骂一个小孩、打一个小孩,可是你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现象?一旦发现原来那个是母亲,那个是她的儿女,很可能你自己会感觉,我怎么这么糊涂。 当然以最近这些年建立起来的儿童福利法,即使做父母的,也不可以虐待自己的子女,似乎打啊!骂啊!都不应该。在这种情形之下,学校常常要求家庭、家长要多照顾孩子,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而往往家庭里面认为孩子求学,是由学校去教,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如果我们都站在自已的立场,以自我意识去面对的话,这个问题最后是谁也不管谁。 如果一个所谓维护儿童福利的方式来看,你打小孩、骂小孩就不对了,不管你是什么身分。那同样说,如果学校要对小孩施予一些惩罚,那我们就晓得曾经有这种事,什么事?因为有一个孩子在学校被老师骂了,甚至于打了手心,小孩回去告诉他的父亲,他父亲马上到学校找老师理论。我们晓得这在报纸上曾经也报导过这则消息,最后发现这个做父亲的,原来是一位某地区的民意代表。他所强调的是什么?不管我的孩子好不好,教育是你的责任,可是你不应该骂他,也不应该打他的手心,这是虐待儿童。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做父亲的,不先问问自己的孩子,老师为什么要骂你?甚至于还要打你的手心?如果他本身没有特权,很可能他会心平气和。以家庭教育的方式,面对他的儿女,一般都会说:你是否做错了什么?否则的话,老师不打别人,不骂别人,为什么要打你、骂你?我并不是说,有特权的人都是这样对儿女,那倒不是。我们晓得,很多时候,往往这类家庭的家教,要求比一般人还严格,为什么?至少他有一个想法,你是我的儿女,你不可以丢我的脸,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做不好,你应该做得比别人还要好。 我现在举例的这些问题,其意义在那里?那是只依于各自的自我意识而去面对问题。当然这些现实上的问题,本来就不可以避免,佛法也不否定。那么,谈到一旦面临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认识,怎么去了解、发现呢?究竟佛法里面说了些什么?在座的,如果学佛有一段时间,至少知道,所谓修行,就是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所谓行为,也就是关系到身、口、意。 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思想的行为,这是我们面对人与事发生问题时,离不开的三类行为范畴。刚好这三种行为,既可以造业,也可以显道的三项必要条件。所以也有人把佛法的身、口、意当成三业,表面看似乎是对的,如果我们把它称之为善与恶的业,好的是善业,做不好的是恶业的话,那么我们的身、口、意的确是三业。 可是佛法依于善与恶来讲,恶的是世间法,善的还是世间法,只是依于因果的感报,做恶的将来受苦果,做善的将来受乐果,唯一的区别是在这里。于我们生死大事的解脱,于道的修养,的确并不止于善的种子因就足以成就。因为「修行」的重点是与「道」相关。这个「道」在佛法中称为菩提。所以我们有所谓的菩提大道的说法,究竟菩提道是什么?就是佛法里面有很多的道理、方法,你运用这些道理、方法,能够把你的问题,原本可能造作成业的,反而不会使它成为业,反而还能见道,这种道就叫做「菩提道」。 有的人把菩提作「觉悟」的解释,并不全然正确。菩提只是一条通往觉悟的道路,它的本身并不是觉悟。比如说:烦恼中有菩提,当烦恼的时候,一付心烦意乱的样子,怎么会有菩提?并不是说烦恼中有觉悟,而是说烦恼中有其道。那个「道」就是依于佛陀的道理、方法,由于你已经学习到很多知见,在现实烦恼的行为中,你知道怎样去突破你的烦恼、化解你的烦恼,这样的道路就称之为「菩提道」,所以菩提并不等于觉悟。 我们要怎么样运用佛陀的道理方法,才能走在菩提的道路上?我们先把身、口、意这三个东西先分析一下,身、口、意我们称之为人的行为,是行为表现的一些条件,于身体,我们晓得是从肢体方面到整个色身范围,他的一切行为动作;口是依于言语而起,你所说的话,涉及到音声语意的内容;于意而言,就是你的意念,所发起的思想,或者是观念。这三种行为,在佛法中还有更详细的分析。另外有一个概念上的名词,叫做「十业道」,也有叫做「十善道」。其实不管是业也好、善也好,至少我们可以把握它是道,在这个道里面说明一些什么?我们要把握的是它建立起的一些知见。 于身而言,通常我们是讲杀盗淫,因为身体的行为,一个是动作上面的杀,杀死一些生命;除了杀以外,就是偷盗的行为;除了杀生的行为、偷盗的行为,还有一个就是男女淫逸的行为。这些都是于身的行为,表现在杀生、偷盗、淫逸上。 假如我们身体在表现某种杀生行为的话,请问,杀一条猪看来比较严重,还是杀一只鸡?如果要打死一只蚂蚁、一只苍蝇或者一只蚊子的话,那就更简单了。可是,我们人在这上面的分别,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杀人是绝对不可以,如果杀马、牛、羊,因为这些好像是人类的食物,也无可厚非;至于蟑螂、蚂蚁、苍蝇、蚊子根本就是一堆害虫。 请问,同样是生命,为什么就有如此的分别?讲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问题,曾经有人问我:这些蟑螂、蚂蚁、苍蝇、蚊子,都是一些害虫,如果不把它杀掉,它很可能就是一些带菌的媒体,如果我不杀掉它,反而会给人惹来更多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讲所谓环保观念,并不赞成使用消灭这些所谓的蚊子、苍蝇、蟑螂的杀虫剂,因为这些会造成二次公害。 我们身为一个学佛的人,该怎么面对这些问题?常常有人问我该怎么办?其实我不一定要使用那些杀虫剂,还是有其他方法可以达到效果。比如说,家里面把纱门纱窗的设备,不妨做周全一些,就可以减少一些蚊虫、苍蝇或者其它东西的进入。当然不是纱窗纱门做好了,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比如说蚂蚁,它几乎是无孔不入,那你就要考虑到自己家庭本身的清洁工作。所以我们常常只去归咎蚂蚁如何,而不自己的检讨,你的清洁工作做得怎么样? 至于有人说,我的纱窗、纱门都做得很好,可是我人要进进出出,难免它会跟着我进来,久而久之,房子里面还是有那么多蚊子,那么多的苍蝇,怎么办?我刚刚也说了,我们可以不直接杀它,只要运用一下智慧,比如说,你把所有的窗户、门都关起来,打开一个门,而且是通风的门(就是风吹进来的那个门),你拿杀虫剂从最里面慢慢喷出来,我们晓得,这些蚊蝇,它们不喜欢那种味道,当然它就循着那些好空气的方向飞,最后从里面慢慢喷出来,应该多都走了。 当然也有人问,万一还有一些死在里面,怎么办呢?所以大家要了解,所谓仁慈、悲悯并不是百分之一百,问题是你所有的起心动念是要杀它,还是只是希望它离开?如果你为了要杀死它,当然就是杀生,这些我们知道是病菌的媒体,对人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是不好,我们应用这种方便的法,心里面并没有一种杀它的意思的话,你还是可以做,至少你没有一份杀生的心。 当然佛法是要求众生平等,人当然不能杀,其实凡是有生命、有情感反应的生命都不该去杀。所以也有人说:那些植物,蔬果、花草,不是也有生命吗?你是出家人,不是也吃它,也会使用它?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中谈杀生,是如何界定的?凡是有情感反应的生命,什么是情感反应?比如说杀害它时,它会挣扎,会痛苦,会喊叫,这些叫做有情众生。我们讲杀生,是叫你不要刻意的去杀它,无心之过,只要是人都是难免的。并不是表示难免,就不管它了,我们还是要以一种仁慈、悲悯的心去面对。 其次,我们看偷盗的问题,一般人来说,涉及偷、抢,都是不名誉的事。当然以目前这个混乱的社会,的确有很多人满不在乎偷人家、抢人家,完全不劳而获,就可以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正因为如此,谈到不去偷、抢,也是针对这些有心去作奸犯科的人来说,绝不会是对那些在意念中,从来不曾想偷人家、抢人家的人说的。杀生如此,偷盗也是如此。 再来是身体的行为是指邪淫,其实讲邪淫这个名词并不正确,因为它本来是讲「淫」,「淫」的本意只是超越的意思,或者贪多的意思。所以有很多人解释,在家居士只要不邪淫(出家根本不可以淫),以这种方式去解答问题。其实我们看看,以在家居士而言,好像只局限在夫妻关系上,其实站在佛法的观点,只要贪多,即使是夫妻,如果过份同样是淫逸。后面的逸就是安逸、逸乐。你如果过份贪多,在男女中间去求得逸乐,那就是身体造作的行为,是不对的。 第二大项,接着我们看口的行为。以口而言有四点:一种叫两舌,什么叫两舌?就是讲「是非」,开口总是不离是是非非,在这里道是,在那里道非;在这里讲非,在那里讲是。一个舌头把是是非非都讲遍了,这就叫做「两舌」。并不是说人有两个舌头,而是口舌表现出不同的语意,也就是讲论是非长短之意。 其次是说「恶口」,即恶劣的言语。普通我们说恶言恶语,就是指对人家诅咒,漫骂等,那些非常狠毒的话,都属恶口的范围。 第三个叫作「妄语」,即虚妄的话,也就是不实在的话。因为不实在、虚妄的言语,会造成一些伤害,或者说以不实的方式造成欺骗,使其受到伤害。不过在佛法中,谈妄语也有方便的地方,所谓方便,即是当你讲这些话,虽然不实在,话里有虚假,可是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化解问题,调和别人的烦恼的话,使人家能得到利益,这个叫做方便妄语;也就是说妄语如果不会造成伤害,还是可以有限度地运用它,不过那只是一种方便,不是究竟。 第四个口的行为,叫作绮语。绮语是什么?也就是怪力乱神,包括色情的言语,和讲述一些教人家不可知而感到很奇怪、玄妙的话,都叫做绮语。可以这么形容:好像美丽的谎言,其实那只是部份,而非全部,因此有人把美丽的谎言解释作绮语,那并不够,同时它还关系到一些所谓怪力乱神、蛊惑众人的谩妙言语,都是不正常的话,像我们讲所谓色情的言语、未卜先知、似是而非的预言,都是属于绮语。于口的行为,在这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去认识。 除了身、口的行为,第三大项就是意的行为。我们谈意,就是讲意念,人的意念往往是透过身、口而表现出来。我一开始谈到所谓感性、理性的问题,那就是一种自我意识。我们的意念是怎么发起的?那是根据我们眼睛所看、耳朵所听、鼻子所嗅、舌头所尝,以及身体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就是意的行为,或者我们称之为意念。这个意念包含三大类,是大家最熟悉的佛法名词贪、瞋、痴。 谈到意念必须先谈到贪。人类贪的欲望可以说无止尽,我们常常说贪得无厌,这种因意念的发起而造成的欲望,完全系于自我意识。当然凡涉及有关的人与事,几乎大大小小都免不了一个贪字,所以在一个人的意念中,如果有了贪,很可能就会不顾一切,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只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有句俗话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可堪形容。 除了贪的行为之外,再者是瞋。瞋,一般指的就是因忿恨、忿怒、仇恨所产生的一种瞋心。人有时在暴力显现时,就是一个意念的瞋所显现的一种现象。比如说,人与人之间,假使对某人印象不好,即使他跟别人好,甚至都会去告诉对方,这个人如何不好。为什么?因为这个人曾经跟你结下怨恨,也就是自已的意念中,已经有了仇恨、忿怒之心。轻微一点,就是所谓的「成见」。人与人之间几乎都少不了因为成见,而反应出一种瞋恨的心。 于意念的行为,最后一个我们谈到痴。这个痴,很多人解释为愚痴,其实那也不对。我们讲痴,是以痴迷论,因为迷惑而产生一种痴的意念。比如说,有个关于乞丐与公主的故事,公主长得很漂亮,身分当然更特殊;以人的看法,身为乞丐去追求公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个故事里面有一句这么的对白,值得大家思考。很多人告诉乞丐,公主不可能嫁给你,不可能喜欢你;可是这个乞丐不死心,他说:除非公主亲口说我才相信。以后这个公主也承受不了,因为乞丐天天都守在公主会经过的地方,使公主倍受困扰。有一天公主当面向乞丐说:我并不爱你。但是那个乞丐因为痴迷而产生意念,竟然说出来:你爱不爱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爱你。这就是一种痴迷的例子。这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谓的单恋、单相思,因为单恋、单相思对方不一定知道你爱他。痴迷几乎是已经会造成伤害到别人,使别人产生相当不自在,甚至障碍,那才叫做痴。比如说,签六合彩,总认为只要这个明牌能中,我就发财了。那是痴迷于什么?痴迷于数目字,最后是不是一定就能得到? 菩提寺前有一座土地公庙,那土地公庙有一个香炉,常常三更半夜都有人到那里烧香,守在那个地方,察看掉落下来的香灰,显现一个什么字,或显现几个什么字。依照这种所谓的数字,视为明牌(神明指示的牌),再去签注,结果呢?屡签不中,为什么?我们看一个9或者是一个6,横着、直着都差不多,究竟是9还是6呢?再说这种所谓的阿拉伯数目字,如果以香灰掉下去的形状,绝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形状,都是以自己的意思去揣测认定。 在高雄县甲仙乡我们有一处禅林,前面也有一个土地公庙,早年搬到甲仙还不很久,这个土地公庙本来破破烂烂,没人管。有一次我到甲仙去,看这土地公庙前张挂着八仙彩,放着水果,点着香、蜡烛,当然,我就反应到,大概是有人在这里拜土地公,签中了六合彩。可是不到二十天,那个土地公庙,八仙彩被扯拦了,连烧金纸的金炉都给砸了,为什么?大概他‥‥台语叫做「杠龟」了。他「杠龟」不要紧,他捣毁那个土地公庙,都是因为痴迷而造成的。 所以我们人依于身体的行为,离不开杀、盗、淫;于言语的行为,离不开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而意念的行为离不开贪、瞋、痴。人在面对人与事,凡是发生偏差、错误,几乎因这三者造作而发生的。 谈修行,我常说修行是修理自己,不是修理别人。自己身、口、意的行为,如果偏差、错误,你必须去改正它,你的行为当然就有机会相应于道了。不偏差、不错误,又是以什么为标准?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不会造成伤害。所以我一直强调,所谓学佛者,真正应有的观念,不管于身、于口、于意,你所有的行为表现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受到伤害,那就是你修行所得到一种成果。就好像我们常看到一些例子,学佛的人知道了一些佛法,往往就拿来修理别人。我们常看到在家的也好,出家的也好,学佛的人自己懂得了一些佛法里的概念,一旦看到某些人不如法,马上就会修理人家:你看,你还是一个学佛的人,居然这么做! 比如说吧!吃素的问题,假使我们知道某人吃素,有一天也许发现菜里面或饼干、糖里面有蛋,而他吃了,于是有人说:「你看他明明吃素,竟然还吃鸡蛋!」其实他究竟为的是什么?我们晓得有很多人,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假使有人讲他:「你是个吃素的人,怎么也会吃这些鸡、鸭、鱼肉?」有些人可能不只吃鸡、鸭、鱼肉,还会来上一大杯或者一大瓶的酒,如果遇上有人讲他,他也有理由说:「其实喝酒、吃肉,只不过经过我的肠胃而已,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我从来不执着它、不计较它。」各位想一想,如果真的不执着、不计较,为何一定要酒肉穿过肠肚,而不是青菜、豆腐、萝卜穿过肠肚?这样听来煞有其事的坚持,不同样也是计较、执着吗?结论是:人想做什么,即使不对,也可以找一百个理由来支撑。 所以佛法除了告诉我们要「修行」,后面还有二个字,叫做「办道」。不仅修行,还要办道,往往我们知道修行,是于身、口、意,怎么样去调理自己。办什么道?肯定的说:如果讲修行,不是照自己喜好的道理方法,按自己的意思去修养,必须要依于佛陀所说的道理、方法;也就是说能够通往觉悟这条道路的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人自以为是在修行,其实可能只是照自己的意思在修行,并不是依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方法,做一些偏差、错误的调整。 讲到这里,我再回复到刚刚讲到的,世间法都是相对法,我曾经说过一个学佛的人要明辨是非,不参与是非。很多人感觉很难理解;明辨是非就是说,于是非要能明了,要能分辨,可是怎样才能不参与呢?凡事不参与,不就变成一个消极、逃避现实的人吗? 其实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在于「明辨」二字。你如果真正能明辨,就没机会去参与。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与非」,我刚刚举例说明甲与乙的意念、想法,分别都认为自己是「是」,别人是「非」,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呢?两人辩论是非,都说自己站在「是」的一方,可是却要把这个「非」安在别人的头上,所以才会引发争论。学校也有辩论比赛,比如说,军事与政治那一个重要?比如说,精神与物质那一个重要?不也是在那里辩论? 那种辩论可以寻找各种不同的资讯、数据来支持自己这方的论点和重要性,可是那并不是明辨。所谓明辨是明了的辨别。事实上,世间如果谈到军事与政治,它本来就是不可偏废;谈精神与物质,于人而言,也是缺一不可。为什么一定非要去争辩那个重要,那个不重要?所以在这个地方说是说非,不过就是以自己已经具备的那些知识、经验,所搜集到的资讯,去强调自己,推翻对方而已。那只不过是「辨」,可是并不是「明」。如果要真正明了、辨别它,所谓的是、非,于人与事究竟的利益在那里?只要能把握这一点,那么关系到军事,它的利益如果是好的,也没有不对;关系到政治,至终的结果是好的,那它也是对的。 所以世间的是非,本来即是相对,而我们偏要强调自己、否定他人的话,那自己只是在一个自我意识的交相辩论之下进行,并不代表自己真正明了些什么。你如果真正明了,也不可能不会辨别,那么自然就不会去参与是非。明辨是非而不参与是非,可以说就是把握在「明辨」两个字上,能够如此,你就很容易面对人与事。至少我们可以佛法的观点,去看所谓的是非,它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五蕴的变化作用而已。 所以也不能不谈到因缘的问题、因果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所谓一切的法都是因缘而生,一切的法总离不开因果?因为任何的人与事,凡是问题的发生,必有其因缘法则的牵制,有其因果关系的牵引。在因缘法则的互动上,你能够明辨,在因果关系的秩序上,你能够无碍的话,那么你就是一个修行的人。 以我个人而言,经常有一些学佛者,也是修行的人,会问我:「老师父,你是怎么修行的?」我往往只告诉他:「如果你想学我,你最后只是像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佛菩萨。」为什么?你学的是人,不是在学佛菩萨。学人,最后充其量是跟那个人一样;只有学佛菩萨,最后才能跟佛、菩萨一样,必须要把握这个要领。所以很多人问我,我是怎么修行的?想跟我学若照着我的方式、历程来做,即使学得再像,并不表示自己就是一个修行人,就能成佛、成菩萨。 同样,不仅仅是我的问题,即使我们学佛或者学菩萨,也不可能完全照他的修养过程,一步一步照着去做,为什么?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是八相成道,你如果要学释迦牟尼佛那样修行,容我讲了一句不好听的话,那只有赶快死,死了以后,先找一个国王做父亲,才能成为太子。因为八相成道,第一相就是悉达多太子降生,头一个就办不到。学佛,不是去学他的相,而是学他的道理、方法;依于那些道理、方法,他提出很多的例证,证明会得到觉悟,而且是圆满觉悟的结果。 所以有的时候,往往有人问我,我总是说,大家都是在这里学佛,不要去学某一个人;否则的话,所有的修行不过只是模仿某一位偶像而已。我们看现在歌坛上,盛行模仿演出,的确热络,好像也能博人一笑,可是最后当欢乐静止下来的时后,第一个反应,他自己又具备了什么风格呢?模仿得再好,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就好像我们写毛笔字、画画,或者是做什么,如果都只停留在模仿别人,不是真正针对自己所具备的条件、自己的兴趣而去修行的话,最后都是别人的,跟自己并没有关系。就好像很多人学了于右任先生的字,我常说,学他的字可以参考,可是纵使写得再像「于右任」的字,你也绝不是于右任。 因此我们谈修行,一定要以自己做为对象,而不是别人。佛、菩萨已经有所成就,或者有所修养的高僧大德,其实都不可以将他们视为一个标本,也就是并不能当作一个蓝图。是的,信佛、学佛,才可以成佛;但是,如果信佛并不是学佛陀的道理、方法,那么你就没有机会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达到佛陀的境界。这都是我们修行人必须要具备的认识、了解,才不致有所偏差、错误,即使有,我们也可以去慢慢调整它。 经过两个晚上,最后我在这里,贡献大家一个「学佛的方程式」,如果从来没听过的,可能会有一些想法,学佛还有什么方程式?在此我提出来,不管你有没有听过,听过的,可以加强记忆,没有听过的,也可以做为参考。 我所说的学佛,要把握几个要领,也就是所谓的方程式。当你有所起心动念的时候,不要只是去计较或者执着,必须要进一步去认识、了解,而且当你有所认识、了解的时候,还要回复到你原来的计较、原来的执着上,看看改变了多少?发现计较慢慢减少,执着也慢慢地减少。如果能够这样发现的话,那么可以说就是在学佛了。 我再重复一遍,所谓学佛的方程式:不管任何时候的起心动念,当它发起的时候,你不能够只是一味地去计较、执着,必须进一步去认识、了解;而且这种所谓的认识、了解,还关系到你原来的计较、执着是不是减轻了?如果没有减轻,你只停留在一种自我意识的计较、执着里。如果你进一步去认识、了解,原来的计较、执着都减轻了的话,你就已经在学佛了,也就是说你已经走在菩提道上了。久而久之,你必然能圆成菩提,达到真正佛菩萨的那种等觉或者圆觉的境界。 这两个晚上,我跟各位提到的一些问题,或许有些人有一个感受,怎么尽讲一些好像跟佛法不相关的事。其实我提出很多的问题,然后再提出一些怎么样去把这个偏差、错误,告诉我们进一步去认识、了解,那么你就有机会去化解问题,也就是我刚刚讲的方程式,因为一些问题的发生,必然关系到你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一旦发起,我们往往只会计较、执着,即使学佛的人,也难免有所计较、执着。不过只是计较、执着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去认识、去了解,你原来的那些起心动念所关系的问题,即使有所认识、有所了解,还是必须要回复到你原来计较的,跟执着的那个症结点上,看看内容,成份有没有减轻?有没有改变?如果有,就表示过程当中已经有所化解,久而久之,可以说你就是一个修行人,你就能够得到修行的成果。
83.5.15.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艺厅
豫章海昏张氏子。幼依盘和尚受教。登戒。预药山法会。密契心印。一日山问。子去何处来。师曰。游山来。山曰。不离此室。速道将来。师曰。山上乌儿头似雪。涧底游鱼忙不彻(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宗赜禅师宋代长芦宗赜禅师,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陈氏,把他带往舅父家中抚养。少年时代,读诵儒书,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忽然觉悟人生的无常,立志修学佛法,礼长芦秀禅
孝的故事时间:2024-10-31
替人背黑锅的白隐禅师白隐慧鹤(1685~1768),日本临济宗僧,骏河(静冈县)人。十五岁出家于松荫寺(静冈县骏东郡原町),平生不喜名利,曾游历诸国,羡慕农民生活,故终老于田舍之贫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罪都消灭了。本来破戒是不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则能恢复你戒根清净。但是能念,不是就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三昧。这个咒就是从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韶州曲江人。悟新禅师天生左肩上有一块紫肉,右袒如穿僧伽梨状,众人皆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23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鬼神守护 岂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禅师)宋朝光孝安禅师,一次在定中看见寺内两个僧人靠着栏杆在谈话。开始有天神在旁护卫并倾听,过一阵便离去;一会来些恶鬼,唾骂他们,并扫他们的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不细致、具体、实事求是分析中国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思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石车通乘禅师悟道因缘嘉兴金粟石车通乘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浙江金华人。通乘禅师少时即栖心祖道,有出世志。曾经偶然阅读庞居士问石头希迁禅师不与万法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祥符清海禅师悟道因缘吉州大中禅符清海禅师,太平佛鉴慧懃禅师之法嗣,生平未详。出家后,栖心宗门,遍参禅德,后投佛鉴禅师座下请益。一日,清海禅师入室参礼佛鉴禅师。佛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白杨法顺禅师悟道因缘抚州(今江西抚州)白杨法顺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文,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出家后,依止佛眼禅师。一日,佛眼禅师为众普说,举傅大士《心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得跟师父,一个师父一个师父学,跟好多的佛,学了很多,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都是要经过学的。犹如在暗室中有宝,不能见暗室里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摘要: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管理阶层和社会精英分子,从苏东坡到雍正,都格外重视禅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宗又名心宗,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径山淮海原肇禅师,径山如琰禅师之法嗣,俗姓潘,通州(今江苏南通)静海人。原肇禅师十九岁出家受戒,后投径山如琰禅师座下参学。初礼径山,如琰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9
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脚四方,遍历禅席。后投云门文偃和尚座下。守初禅师初参云门和尚,云门和尚便问:近离甚处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泐潭善清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泐潭草堂善清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何,南雄州(今广东境内)人。出家后,游方参学。初礼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大沩慕哲真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宁波天童山翁木陈道忞(min)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广东潮州荼阳人。道忞禅师幼时即显宿慧,一日,读大慧宗杲语录,忽然回忆起前生云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普照一辨禅师,襄州鹿门自觉禅师之法嗣。一辨禅师出家后,精究内典,贯通宗乘,后投襄州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参学。一日,一辨禅师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鬼逼禪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归去。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懺,回程中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咆哮著,他听到屋子里传来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8
慧林怀深禅师悟道因缘东京慧林怀深慈受禅师,长芦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夏,寿春府(今安徽寿县)人。怀深禅师出生时,祥光满舍,文殊坚禅师远远地望见,还以为是起火了。第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湖州净名抱朴大莲禅师,龙池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骆,杭州临安人。大莲禅师十五岁投妙严寺落发,二十二岁前往云捿受具足戒,后一度游历讲肆,栖心于义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华藏安民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嘉州(今四川乐山县)人。宝印禅师自幼勤奋好学,通六经,厌俗务。后从德山清素禅师落发。受具足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1-1-4. DIVINE EYE - DIVINE EAR圣眼与圣耳What I said at the beginning, that the Buddha teaches us to have the pine eye and ear means the eye and ear that are abl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Part 2: Walking The Path 第2篇:行道2-3. Stages of Practice 修学阶段2-3-5. Miscellaneous 其它(DONT BE ATTACHED TO SCRIPTURES 勿泥执经典)A problem that I would l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Part 2: Walking The Path 第2篇:行道2-3. Stages of Practice 修学阶段2-3-2. Come This Way 请跟我来The praying and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gods of Miss. Sujata, m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在前两天我们讲解了将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讲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威巴萨那,即观禅。所谓的人或众生是由心和身,即名和色构成的。名色分成五蕴,佛陀教导了这五蕴。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酒吧摆艳遇佛形似男女双修:抱的不是女人是智慧[图]近日,一则丽江一酒吧摆价值千万的‘艳遇佛’引游客疯狂抚摸的网帖炒热了丽江古城一酒吧里的一尊佛像。丽江本就以艳遇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26
我希望你们能正确了解禅修方法,因此在禅修前,了解一些有关禅修准备事项很重要。巴利文经典中提到了这些准备事项,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观想方法。第一是礼敬佛、法、僧,并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六祖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4
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郑,陕府阌(wen)乡(今河南陕县)人。克文禅师幼时生母即离世。虽然他事奉后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4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之法嗣,俗姓江,江西南昌钟陵人。本瑞禅师幼时随父经商颖州,二十岁时,忽念色身色无常,遂弃家远游,投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因缘越州(今浙江绍兴)天衣义怀禅师,雪窦重显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永嘉乐清人。其家族世代以渔为业。儿时,常随父到江上捕鱼,义怀禅师坐在船尾。父亲每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昭觉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奚,宣城(今安徽境内)人。宗杲禅师天生英气勃勃,十二岁入乡校读书。一天,宗杲禅师因与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
佛答时间:2024-08-18
智力与智慧智力和智慧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话题,似乎这一字之差的智力和智慧是一个意思了。其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待我慢慢道来方之此言不谬。智力和智慧,从何而来?学中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信相宗显禅师悟道因缘成都府信相宗显正觉禅师,昭觉纯白禅师之法嗣,俗姓王,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即中进士,有声名。有一天,宗显禅师在溪边掬水为戏,到了晚上,他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07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佛教在印度或中国,有不少关于钵的故事,能否为我们开示?有关钵的故事,最脍炙人口的就是金碧峰禅师与玉钵的故事。金碧峰禅师是一位道行高深的行者,他对世间一切都不贪爱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