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二十一讲:三心章,深心五(就人立信2)
讲解:纯祥法师
佛是满足大悲愿故、实语故
《选择本愿念佛集》从净土三经深信下来,有两种信心“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二者决定深信彼佛四十八愿”,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就人立信”,“人”指释迦牟尼佛,因为佛是满足大悲愿故、实语故。信心的关键应该建立在“就人立信”上,从“人”那里建立信心,这是信心的依止。信有能信和所信,所信的人,指的是佛;能信的是指众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信心的建立有两种:“就人立信”和“就行立信”,为什么要分成两种?因为人在性质上有点不同,有的人倾向于对“人”的信任、有的人倾向于对“法”的信任,“就行立信”就是讲念佛的方法。
就人立信——了解佛的性质和众生的性质
虽然我们一直在讲信心,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理解信心的性质和怎样建立信心,这就导致“就人立信”联系不上。普通人的信心是以现实中的人为主,说起来向内可能还是相信自己、向外比较相信讲课的老师,但最大的可能还是妄想执着,这是不容易破除的一个关口,归根到底还是相信自己。因为相信讲课的人也不容易,有些人以为相信了佛或者是老师,实际上也不是,你还是在妄想之中。
我们不太理解妄念的性质,凡夫的性质是心念不断的在打妄想,好多莲友通过修学就感受到自己打很多妄想,这可以观察得到。但是执着比较难观察,妄想打起来之后,接下来再确定妄想就是执着。比如自己判断跟别人的关系时,觉得别人对我挺好,其实这就是一个念头,也就是一个妄想,其实人家对你不怎么好,但你认定了,确定之后就是执着,更多的人是活在妄想和执着里;再比如已经老了,但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别人不喜欢我们,也觉得别人喜欢;自己本来是一个很坏的人,但自己打妄想还觉得挺好,然后进一步确定自己是个好人,所有的运行都沉浸在这里面,没有从妄想的执着里有所增上。包括有些人觉得自己有信心、信了佛,实际上也不是真的,没有建立真正的信心,还觉得知道了佛的愿,确立相信自己是一个恶人。如果只是表面上确定,就没有真正的确定,这样觉得自己真正的信佛了,其实这也属于妄想。
我们对信心的体性和依止搞不清楚,妄想的力量就非常大。横川法语里讲“妄念原是凡夫本体”,虽然很简单,但是我们在这个陷阱里根本出不来。首先我们所有的念头都在打妄想,然后接下来就是确定这个妄想,再赋予它价值,就是一天到晚在做妄想执着这种事。为什么佛让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你任何的想法都是妄想、你的确定不是正确的见解。“妄”就是虚妄、不真实的,信心就不属于这个范围。好多人的信心其实就是妄想固执,包括觉得信了、通过佛愿有了信心,其实这不是真正的信心;你对老师的信任也不是,也是虚妄的成份很大、不真实。
当你确实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时,才有进步,如果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过程里,总觉得自己挺好,并没有真正发现自己很不好,这也是虚妄的成份多。很多人念佛的时候,提醒自己,哎呀,我是个罪恶生死凡夫,我有很多罪呀,然后就承认了。当然总的承认也不错,但要放在具体的因缘里,就都不承认了。心想,我怎么就这么恶呢?觉得我还是比别人好、比别人还更有信仰什么的,就不是确定自己真的是罪恶生死凡夫。
生起对佛的亲近心
如果这样就人立信,就会对佛没有感觉,当然,这很难。我们对佛不要说生起信心,生起兴趣都是非常难的,我们容易生起跟自己比较接近的人的兴趣,比如某个有名的法师、或者一些比较好的人,容易对他们生起信心。我在学习佛法的过程里,比较容易对一些高僧有兴趣,比如近代的弘一大师、太虚法师、过去的高僧、藏传佛教的高僧。当然,如果能够跟高僧的感情接近那还不错。感情是很难作假的,喜欢,就会从心底里面亲近,感觉确实很好,你就会对他有信心。
如果对佛有喜爱、有信心,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天天念佛,其实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可能是离得很远很远的。问到“就人立信”,竟然都对不上号,就说明离得太远了点。真实情况可能还是在很强烈的妄想和执着之中,没有好好的去念佛,因为妄想执着特别强,导致所讲的东西全部被你的妄想执着所转动了。妄想的力量就像有色眼镜一样,把一切东西全部都想得非常美好,都打妄想了,妄想就是最大的神通。讲得再如何如何的,一到妄想这里,就没有真正跟所学的内容相应,都转成你自己的妄想去了。这个情况值得我们反省,不要悠哉悠哉的,觉得我真的学的很好了、很有信心了,从落实在我们这边看,可能不是这种情况。我们对佛哪怕生起一点点真正喜爱之心,都是不得了的,就世间福报来讲,也是大大的不得了了。这好比跟世间的***沾点亲戚,那还了得?亲戚就是一种因缘建立的感情,你要跟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有亲近感,是比擦什么香水都要香的,但如果没有那么香,就承认没有。
念佛在我们这边真不是容易的事情,佛大慈悲不舍,来念我们,但是我们跟他的距离,确实是蛮遥远的。通过对佛愿的忆念、对名号的称念,慢慢、慢慢的有个接近的过程,然后感觉到佛这个人确实不错,慢慢生起了亲近心,过程有点像谈恋爱。本能的有这种亲近佛、对佛生起好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现在就可以想一想:释迦牟尼佛在你的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感觉?你的心里面一想到佛时,有没有一点温暖和依靠的感觉?连这个都没有,佛说的话顶什么用呢?我们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业障很深重,对佛非常不容易生起喜欢的,相比较来说,对高僧或者对菩萨还是要容易一点。很多人对观世音菩萨容易亲近,觉得像慈母一样,更容易依赖;对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就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好像佛有无情的一面,这样就比较难接近。
凡夫本性虚妄不实
“就人立信”要先知道“人”,连“人”都不知道,信心从哪里来呢?然后对“人”必须有暖意、有喜欢,这样对他说的话才会在意。因为我们按照自己的情感为主,如果再经过你的一番分析,全部都转成妄想、执着,不剩什么东西了,所以学很久,力量都非常弱。可能是注重讲课,没有特别注重念佛,虽然说念佛有自力的嫌疑,不念,业障在我们这边也确实是蛮重的。佛的愿大慈大悲,你“闻其名号”,对佛的功德哪怕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感受到,就不得了了。在没有欢喜之前,不能老演戏,不能老是做假,信心基本上就围绕着佛这个人的功德深入、展开。
念佛不是很空洞的,释迦牟尼佛有愿、有人格,人格很重要的。“佛是满足大悲人”佛有佛的人格。不过我们这年头,确实是人不人格无所谓,大家以经济实力为主,妄想执着太强烈,人不人格管它,连普通人的人格都不懂得尊重价值,那佛的人格呢?上节课重点讲了“佛是满足大悲的人”,可能也完全没有对上号。为什么不以菩萨,而要以佛为归?对我们来讲,一下子超越太多了,我们现在连对好人、对天人、对阿罗汉、对菩萨都没有暖意,那还会对佛有暖意呀?现在重点是谁对我们好,我们就跟他走,佛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是超越的方法,但在超越的里面又有不超越的地方,信佛按照正常的来讲,包含了前面的这些,就是对菩萨、对善肯定是有所喜爱和信受的。
以后还是要多提点问题来互相的沟通,不说就遮掩住了自己的弱点,不知道真正的情况。一遮掩就解决不了问题,不要怕暴露问题,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暴露就暴露,这有什么?不要觉得自己怎么怎么样的,我们就是妄想凡夫。你不说,就是叫做覆藏,就是垃圾桶盖住了而已,那没必要。
就人立信——建立往生信心
在“就人立信”之后再进行选择,遇上解行不同的人来破,说你不能往生,怎么样来对待他?善导大师在这里就这样告诉我们“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释迦牟尼佛救度众生的经典跟其他经典所说的时机不同,这也就是刚才强调的。在通常是有一定次第的,如果连对善人、对菩萨都没有喜欢,怎么能直接就喜欢佛呢?但是也确实有这种可能,因为你确实跟佛有缘,这是佛怜悯我们。你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佛的慈悲功德你感受到了,这就是特殊的,所以,说这个经的时候就不是说其他经的时候,你就能获得信心往生,这个方法就是佛的慈悲的方法。
唯为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道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注意下面有几个对比,解行不同的人来妨碍我,最后的结果是“唯增长成就我往生的信心”。本来信心如果成就了,是没有什么增不增长的。但是在别人来妨难、考验你有没有信心的情况下,你不被他所破坏,你的信心就等于经受住了考验,在你这边就好像有一种增长的意思。
很多人的信心是不经考验的,当别解、别行的人说你不解空相、按照《法华经》的标准来量,你怎么能往生呢?就一下子不行了。如果人家来说,你不动摇,“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因为信心成就首先就是要得到往生,信心在前面,往生在后面。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关系,就是在没有获得往生成就之前,要有往生的愿望,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往生,什么时候得到了往生呢?获得了信心跟获得了往生是同时的,主要就是通过佛愿的摄持,最后达到接受了他力,接受他力的同时就获得了信心,也就得到了往生,其实信心就是得往生。其他的标准都不是,得到往生才是,得往生恰恰是二十五有的凡夫众生都可以得到的,搞其他的都未必能得到,愿意往生是可以得到的。往生的信心跟智慧、德行、多闻、持戒都没什么关系,接受了佛力,就得到了往生。
但是这也不要随便错认,很多人是这样,根本都没有很强烈的愿意往生的心,没有经过善导大师讲的“三定死”的体验,连真正愿意往生的愿望都没有生起,然后就获得了往生,这肯定是不真实的,虽然不见得所有的经验都一样,但是信心的真实应该也有特性。在真正接受他力的过程里,有对自己的一个像死了一样的过程。虽然不见得能够认知妄想和执着,但是也有它的对治作用。这是第一个对普通解行不同的人,相对还容易对付一点,你会想,这些人跟我修学法门不同,没必要理会他,会认为这种人不值得信任,还容易把他推翻,但是后面的就不容易推翻了。
就人立信——建立清净信心
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纵使地前菩萨、罗汉、辟支佛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这是讲第二个信心,获得信心的人有个决定信相。
我们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高僧,很难说有证得了登地菩萨的,我们信很多法师、信过去的善知识解释净土教的说法,比如像净空法师还有其他一些法师,肯定不能说他是登地的菩萨。凡是立了要达到什么样标准的,因为他引净土的经论说:如果没有达到这样,你就不能往生。就是“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很多人就会说:人家那个法师都这样说了。因为你相信他是大法师、他是菩萨,这里面就有很大的考验性了。外面的人说,你还是容易推翻的,但是说净土教的、甚至很有名的法师都这样讲,这里面善导大师讲的是地前菩萨,一地以前的菩萨有些是信位的菩萨,从显现来说,佛教史上龙树菩萨是得了一地的菩萨,中国的菩萨通常没有,智者大师都没有达到登地,智者的师父都没有,就是这样的高僧都没有,就很难说有登地的菩萨。这些都算起来跟你讲,引经论说你不能往生。我们特别容易相信、容易堕在这里面。
“若一若多”不是一个,好多个法师可能都是这么讲,“皆引经论”,他也不是自己讲,是引经据典的来跟你说“证言不生”,这样不能往生、这样也不能往生,你看经上都这么讲了,你就“我亦未起一念疑心”,这可就难了,不是你的力量所能抗衡的,没有获得往生信心经验的人是绝对过不了这一关的。如果过了这一关,就是“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这个名词不一样了。获得了往生,信心的清净性也还是不太行的,信了佛力,只是仰信,接受了名号、接受了佛的慈悲,但是没有真正的理解。我虽然相信能够往生,但是对佛经还是很迷的,就是迷信。如果真的接受了佛的名号、愿力的经验,那怎么样都不会动摇!但是不动摇不见得就能理解。在这里就不一样了,如果一些法师跟你说,你都不动摇,信心相对来讲就比较清净,从某种意义上级别就提高了,叫“清净信心”。
很多人就分不清楚法义的真假,表明你的信心就不清净。听这些法师讲、听那些法师讲,就不知道哪个法师讲的是对的了,然后就乱信,很多人堕在这个阶段里面。“就人立信”在这个时候,你就要相信佛这个人。很多人对佛没有亲近感,那么在选择听法的善知识的因缘上,就存在一定的打赌性。其实老实说你也不知道我到底怎么样,如果相信我,肯定还是有一点打赌性的,这里就涉及到一定的因缘。当我们去接受法义的时候,特别是要做抉择时,就要从这些善知识里面选择一个,变成了信任他比对其他的还更信任一点,但是你未必能理解他,他就一定比其他的法师好吗?那不见得的,但是在你的信心里面,他就起到了一个你跟佛之间的介绍人的作用。
有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不能确定,这也跟你的用心有关系。有的人可能跟佛的机缘成熟了,这时就逼迫着他要选择一个,很多人不选,就一直处于东一下望两眼、西一下望两眼的阶段,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好像很好,其实不怎么样。很多人拖得时间很长,觉得这个也是善知识、那个也是善知识。不要说我们这种凡夫的心力,人家那些学圣道的,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都有专一性,专一是非常重要的。不专一是很大的弱点,你如果被扰动了,显然就是信心不清净,这实际上就是对佛的信心不清净、对善知识的信心不清净。
原因的归结处是“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你能立住脚跟的原因,不在于哪个人,在于佛经上的话。我们每一次学《无量寿经》都在念成就文,那么几个字要言不凡,是非常不容易契入的。因为那是成就信心、现在获得往生的教证,就是根据。很多人讲临终往生,因为他是不太知道成就文。成就文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话说得并不多,其他的三辈、九品可能说的还蛮多,说信心这一段,就这么一点话,但“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过你真正要追求的过程里,要去确定佛真的是这样说的,我跟你所讲说的,也是佛经上的,你如果比较较真,就要确定这个话确实是佛说的,然后就会去跟佛较真。
其实更多的人是说了一万遍的话也还不在意,我们就是为了证明佛说的这句话“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讲来讲去就是跟你说这句话、在这句话上确定下来,“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就往生了。我们绕了太大的弯子了,讲了很多很多,你只要集中在这一句话上面,确认这句话是不是真的?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如果确定了,就是“决定了义”,“了义”成就的“了义”,然后就“不为一切所破坏”,至少我自己在这个过程里面是这样的。
凡夫都是这样,对善知识没有那么容易相信,但是你不相信就好好的用心,好好的去念佛、看经典,左对右对经上讲的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很多人连往生信心都没有,就谈不上清净信心了。其实信心只要有一个,就全有了,因为信心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在佛那边回向过来都是一样的,但在显现的方面上智慧度还是有差异,往生信心和清净信心就是差异。有些人即使有了信心,但经过别人这么一考验,他虽说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往生,但被法师左引右引的引糊涂了,还觉得人家引得很有道理,至少对别人能不能往生可能未必有那么坚定,说起来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即使是自己有经验,相信自己能往生,也就不行,所以经验跟经典的相应也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二破。
就人立信——建立决定上上信心
纵使初地以上,十地以来,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异口同音,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呰三界六道,劝励众生,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毕此一身,后必定生彼国者,此必虚妄,不可依信也。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
第三破是“决定的上上信心”,信心可以说是程度不同的,相同的一面都是往生决定,但是遇到不同的考验,你的显现就不一样了。这不是普通人了,是“初地以上,十地以来,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异口同音。”都是大菩萨这么说,说你通过念“南无阿弥陀佛”,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就能往生这个事情可能打点折扣。很多善知识也会这样,因为他不是佛,多少说的会有点含糊。比如说还是要修点菩提心好、还是要有点智慧,就会模模糊糊的给你加进一点东西,不会说得那么肯定。不像佛说的就是“乃至一念”就“即得往生”,所以很好的善知识比较难得。
现在信息发达,我也看了很多藏传佛教的法师所讲的净土教,藏传佛教都是转世上师,他们是比较殊胜的,对净土教普遍都尊重,都相信能往生,但是说现在就能往生,凡夫“乃至一念”就能有信心,就没有那么肯定了。他一不肯定,很多人就认为,哎呀,人家是大菩萨,是从极乐世界来的,说的还有错?那么你说的可能就不行了。
而你是“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这是“不生一念疑心”,我们是念念疑心,每一念都是怀疑的。如果你经受住了这种考验就不得了了,佛逐渐的在你心里面就坐得越来越稳了,那些人的位置通通都让出去了,就“增长我决定上上信心”。要不然,你一会儿信佛、一会儿信别的修行者,念《法华经》《金刚经》《地藏经》的就过来了,坐在你这里,你就人立信就信他去了;或者信一个大法师,哎呀,那个怎么怎么样的,就信他去了;又讲个大菩萨,你又信他去了。这很容易的,我们凡夫众生就是妄想、执着没有皈依处,信心都是不经量的。
南无阿弥陀佛!
录音:白莲花整理:随顺如意审核:纯祥法师
广钦老和尚常常的教导道证法师讲述: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老和尚九十二岁那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5
法门无量。而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但求自利。独善其身。大乘志在利他。广度群品。或问念佛之人。厌苦求乐。愿生净土。舍此娑婆。取彼极乐。但求己利。是为小乘。而菩萨发心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就在这时,有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不可说的无量阿僧祗世界里,所有地狱里的分身地藏王菩萨统统都到忉利天宫里来集合。与此同时,由于依仗佛力的加持,使得曾经受到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03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第二讲教下的开悟一谈‘开悟\’不少人会为之咋舌,以为不是一般境界,不是轻易可谈的事。我曾经对佛教的开悟也怀疑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怀疑到底有无此事呢!虽然看了不少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钟茂森:散心念佛的福善都不可计量,何况净念相继 你这里讲,希望用禅来开智慧,用密法来增加福报,蕅益大师说不用了,你果然能信愿持名,这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佛号,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5
这只猫为报恩在寺庙跪拜4年,吃斋念佛不杀生。▼猫咪作为新一代的萌宠,以它呆萌的外表俘虏了很多人类的心。主人都会为它们准备小鱼干,罐头,天天大鱼大肉享受着,然而今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11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念佛精进 西方莲开 (刘宋 悟性尼)南北朝刘宋时,比丘尼悟性,住庐山,笃志念佛,求生西方。一天忽然听见空中有音乐声,对旁边的人说:"我已得中品往生了,并且亲见同志中念佛精进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09
听一位师兄讲她妈妈,学都没有上,但是会背诵早晚课。背诵《阿弥陀经》,一字不漏。然后讲起她妈妈,很像小孩子一样,常常需要她哄一哄,赞美几句,她妈妈念佛就更起劲。人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05
有一天,我向金山活佛笑说:“佛教的法门很多,为什么只老实教人念‘阿弥陀佛’?何以不开示别的法门?”他答的话真有趣:“现在世界上的人,他们的心眼多,说多了它会漏掉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禅是修开悟的,听经也修开悟,为什么?你听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是自性,都是真心,真心流出来的言语文字,它跟世间法不一样。听多了,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它,只一味的去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又嫌太长,听说《华严经》最圆满,就只念《华严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念佛精要张尚德一、念佛即是信佛、依佛、归到佛。二、念佛必须坚信佛。释迦牟尼佛说:小草、微尘中都有亿万佛,所以念的虽然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是与一切佛合而为一的,这称作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黄念祖:念佛关键在于不忘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忠臣孝子念佛一声,声音直达三界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
孝顺父母时间:2024-09-16
诚心诚意的念,就有感应。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佛的行宜。佛的行宜要怎么学?一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行宜,我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1
1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修念佛法门,不必破无明烦恼(妄想),不必断见思烦恼(执着),这一句佛号能降伏烦恼,能把烦恼压住,就能带业往生。2 带业往生是佛说的,但是佛在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0
高僧念佛的感应也是有很多的,其实只要是认真念诵佛法都是可以获得感应的。当然我们念诵佛法并不只是为了感应,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高僧
佛经感应时间:2024-09-10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徐恒志( 2000年5月)许洪亮编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佛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其实念佛是非常好的,自己在家中念诵佛法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我们多多的念诵佛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功德,而且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是可以获得感应的。现在就有很多的老人在
佛经感应时间:2024-09-02
应该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很有道理。说一句话是废话,念一声佛你在累积功德。真正明白的人、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1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只要时时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又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答:如果你果然一心执持名号,你可以不要修十善。为什么?你十善圆满了。你也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梦参老和尚:念佛的障碍(下)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就是我自己的佛性。要自己念念地把自己的佛性,念得能定下来,巩固了;定就发生慧。这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8-30
第五讲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我们都知道一个学佛人应具备“正知见”。而当今社会各种外道中也有其境界和一定的善相,但这些都不是正知正见,不能使人得到究竟解脱的利益,甚至易引人误入岐途。既使真正
佛答时间:2024-08-18
问:师父,请问一下用计数器念佛与念珠念佛的功德有区别吗?慧广法师:这就好比生活中用碗碟吃饭和快餐盒吃饭,不同的情况下,用的器皿不同,但吃饱饭填饱肚子的目的和感觉
佛答时间:2024-08-18
印光法师文钞熟读文钞,笃修净业世之有钱者尚不肯愍念灾黎可谓痴人徒守钱财以供子孙之浪费是所谓弃功德而收罪过为明眼人所怜愍者复(袁孝谷,曹崧乔)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根据1937年弘化社重订版《日诵经咒简要科仪》整理并注音。句读、注音及诵经音频仅供参考。特此说明。资料汇总|资源分享及使用教程数据更新|仁慧草堂全套资料更新包资料分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第六卷 第五章 文殊选择的圆通法门《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迷妄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8-16
『劫』是(梵语kalpa)『劫簸』的简称,有大中小之别,华译为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5
蚂蚁搬家,父亲也开始念佛了作者:果慧自从生病以后,母亲念佛念得很精进。有一次听她说,父亲问她:“你最近怎么不爱说话了?”母亲说:“我只想求往生。”父亲有些伤感地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09
摔落坑沟念佛遇救上面是陈非林居士的太太念佛得到感应的事实,现在再说一则,陈非林侄儿的感应,陈侄起初亦是不信佛,并且极力反对叔叔虔诚信佛,可是陈居士的慈悲,见面就是劝他
念佛感应见闻记时间:2024-08-08
病人念佛的感应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佛法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烦恼的,而且很多人念诵佛法都获得了无量的功德利益,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肯定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
佛经感应时间:2024-08-08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1 《无量寿经》一开端,佛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个道理很深。日常生活当中,喜欢批评人、随意批评人,殊不知这是最大的过失,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5
1 念佛要怎样念?每天念多少?对于那些初发心和工作繁忙的同学,我教他十念法——尽一口气念十句,一口气叫一念,十口气,一天念九次,一次只要一分钟。2 念十句阿弥陀佛,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4
冤魂追缠念佛退烧再说在十年前,雾峰布教所一位老师姊,她住在雾峰乡中正路,午已七十多岁,人家都叫她阿枝嫂,是一位最忠实虔诚念佛的三宝弟子。有一天,这位老师姊对我说:他的
念佛感应见闻记时间:2024-07-28
1 念佛人真信、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他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来接引他。佛为什么来接引他?这是佛的本愿,他所发的四十八愿里头有这一愿,十方世界有真信发愿求生净土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6
1 佛在《法鼓经》里面告诉我们,念佛的人临命终的时候,身体虚弱,这一句佛号都念不出来,这个不要紧,只要他心里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心里真的想往生,真想亲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5
【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一段经文很重要。临命终的人,我们见过不少,在病重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5
1、“有为法”是六道众生,小乘圣者所见的;“无为法”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所见的,“有为”、“无为”都不见了。所以佛告诉我们,心不能住世间法,也不能住出世间法。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4
成刚法师答: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问: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师父:佛在阿弥陀经里,首先说极乐世界但有诸乐,没有众苦,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正报,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3
1 我们晓得,学佛是大福报,而念佛往生是大福里面的大福,为什么?弥陀是世出世间第一福田,只有上智、利智才肯干。这话不是我说的,印光老法师讲的。有上等的智慧、猛利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3
1 佛在经上劝导我们,人要行善、人要积善,死的时候就没有恶念。善心善行能够提高自己的层次,可是一定要知道,恶念是妄念,善念还是妄念,善念感三善道,恶念感三恶道,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5
在爱情中,很多女生都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两个人吵架闹分手,进入了暂时的冷战期,此时,女生自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尝试了对感情的挽回,但是对方好像并没有更明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