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问答--用智慧来化解烦恼
居士: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让工作平平庸庸的,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但职位一直往上升,又招来很多嫉妒和是非。首先你做这件事时的动机是什么?你要体现人生的价值,这个没错,但是这里面不要有名利的思想。只要是我们做的这件事为国家、为人民创造财富等等,这就是我们在世间的人应该的。佛在经中说在家的菩萨应该怎么作?那就是“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就是我们知道了因缘所生法以后,应该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如果在这么多人当中,我就一定要比你强,就这个思想已经把自己推到一个痛苦上面了。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随缘。能做的,我一定要积极地去争取,而不要在乎别人对我们说什么,但是在做的当中,也要注意到不要去伤害别人。同样这么多路,也留给别人一条路可走。像深圳有一个茶馆一样,当时刚开没多久,一下子街上开了好几家同样的茶馆。他们就慌了,这怎么办?都开了以后,我挣不了钱。我说那你们不是佛子,佛弟子的发心,就是因为我作起了素餐,希望在我的带动下人们都来做,我很高兴的。后来他们思想一转变,开了好几家他也没倒塌,为什么?他的思想正确了,就是他有一个利益众生的思想作主导。我们就要学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意义的,做的当中不可能没人说,就是做一件善的事情也不是说大家都会支持的。所以做企业要有慈悲的精神,无我的手段。就像你们世间人也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是我们在做的当中也一定要照顾到大家,能帮的就帮,有时候退步原来是向前的。作事时要发愿,祈请三宝加被,给弟子智慧和力量!如果做的这件事情对众生是有利益的,让善缘聚会!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那就随缘去了。还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你要真的学佛,首先要对三宝要有信心;对你所做的事情要有热情,而且敢于去承担,不要怕吃苦,坚持到底,这样任何的事业都能成功。像我们就是对三宝充满信心;对菩提事业有这份热情;为了众生敢于承担;我们出家人如果不出家,就和你们在家人一样照样可以搞企业,为什么我们放弃了这些,就是为了更好的为众生服务。这就是得失之心处世难,不得不失自坦然。回归无求心自在,原来心安一切安。本来我们做事也是让我们得到一种快乐,如果我们每天苦苦恼恼的跟人去争呀、抢呀,那就失掉了我们做事的意义。 居士:师父,这个诵经也好,念佛号也好,是天天不断还是偶然。如果是功课就不可能断,只要你每天早晨起来就那么几句话: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三宝加被弟子!给弟子智慧和力量!令弟子一切善愿成就!弟子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就这么两句话念不了?晚上念南无阿弥陀佛!弟子今天说错的,做错的,想错的皆悉忏悔!“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不可能连这点时间也没有。 居士:师父,诵《地藏经》,没有那么长时间。诵《地藏经》这个不是常课。我刚才教的皈依三宝,这是根本。你每天最起码保证早上发愿,晚上忏悔。但是你有时间了就要诵经,比如:今天星期六不上班可以诵一部《地藏经》,你还可以诵其他的经,就是作为不定的功课。我们有时间就要看经、诵经,但早晚这十句阿弥陀佛天天坚持应该可以吧!如果你这一生就是每天早晨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晚上念十句阿弥陀佛,保证不会堕落恶道,如果你有愿往生西方,一定会往生的。这个有经典为证的。如果还有时间,想再念得多一点,你就再念上二十句,如果还可以多念,一百零八句。回向文很简单,念完阿弥陀佛,就回向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善,都回向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可以了。如果你还想念的多一点,就念: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你说我还想再长一点,就念: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就是根据你的时间、能力就来作就可以了。那么多佛,十方三世佛为什么说阿弥陀第一?要念阿弥陀佛呢?因为其他的诸佛没有像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都是说怎么来帮助我们,最后告诉我们,只要你能念我,假如在你临命终时,我一定到跟前接你,所以诸佛当中念阿弥陀佛。 居士:为什么要受五戒,五戒有什么功德?五戒,你先从一条戒开始做起,不要五戒一下子都受,五戒当中总有一条你能持吧?不杀生、或是偷盗,应该可以的吧?五戒不管你受的戒多,受的戒少,他都是种的做人的因,但是五戒你都受就圆满了最好。不能全部都受,有一分的,有少分的,有多分的。你先从一条戒开始受,受持五戒,最起码我们有一个做人的保证。实际五戒都能持,你要懂得持戒的话,他有上品罪、中品罪、下品罪。实际就是你不受戒,你做了杀、盗、淫、妄这四件事,你看国法也制罚的,但是国法是轻重不同了,就是只要你做了这四件事,遵循因果律,你肯定要受报的。佛为什么制戒?就是知道做这四件坏的事情要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佛说:孩子,你来,我保护你!你来受戒,你受了五戒就可以免堕地狱、饿鬼、畜生。杀生,杀人才犯重罪的,中品就是杀非人,一般我们都不会去作的,还得是故意杀,一般都不会了。误杀的话都可以忏悔清净。找一位师父:我某某今天不小心踩死蚂蚁了,我今向师父发露忏悔。师父说:更不敢做。人家都说打妄语不敢受,实际敢受。打妄语有大妄语还有小妄语。大妄语就是欺骗人的,为了骗钱说:我是佛!我是菩萨!一般我们都不会犯到。小妄语就是比如今天来五台山了,告诉他去绵山了。按道理不应该打,但是想来得不行,就打一个小妄语吧,虽然是善的心,还是个妄语,小妄语能忏悔的。像饮酒戒,虽然它的性体不是恶的,但是常常喝酒一个损伤身体不说,容易丧失智慧,也容易犯杀、盗、淫,你看那些下水的人,好多不都是因为喝了酒,酒后控制不住自己,容易犯大过,所以虽然世间人不认为喝酒是件坏的事情,但是佛遮止,因为它容易使你丧失智慧,所以不让喝。所以可以先从一条戒开始受,如果能做两条就受两条,慢慢的以后成熟了,五戒就可以全受。 居士:不喝酒是一瓶不能喝,还是十瓶,醉酒。这个从制戒上面来说,如果受了五戒就一滴酒也不能喝,佛说你拿一个草棍点上那么一滴放到嘴巴里也不可以,除了你有病,其他的药不能代替酒,你可以来用,如果不是这样就不允许。(居士:做菜的时候放酒)如果你要是受这条戒的话不应该。但是如果你出去吃饭不知道他放了,不犯的。 居士:像我们这些没有受戒的,但是喜欢佛法,学习佛法的,工作当中喝酒。你没有受戒,那你喝。但是你就要控制住,要少喝。 居士:佛教里有三净肉可不可以吃?那是佛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人做不到不吃肉,所以就开个方便。吃肉不属于正式的杀生,但是他沾了杀生的份,是间接的一种杀生。因为如果你不吃肉的话,世界上不就没有杀生的人了吗?就像有时候痛苦的一些事情,比如被害的人正好是你朋友,你跟上去绞刑了,那就是过去他杀生的时候,你帮忙了,它也是有这些关系在的。
居士: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还是初一、十五去拜,或是心到就可以了?师父:学习佛法的形式是非常灵活的,根据你自己家的情况来决定,不要求一定要怎么样作。如果家里没办法供佛像,早晚可以念十声阿弥陀佛号,或者念三皈依: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心到就可以了。但是这样时间久了,因为没有佛堂,久久地不去礼拜,慢慢就和佛疏远了。如果有佛像,就会常常提醒我们:本来我们没想到要拜佛,但一看到佛,自然就会生起恭敬佛的心。这样就借助于佛像来督促我们,不让我们懈怠。所以如果有条件,最好是设佛堂,没有条件,心到就可以了。每天早晨洗涮了以后,静静地站到那: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三宝加持我,给弟子智慧和力量。但是如果有仪式,就又不一样。从事相上,像我们敬一枝香,恭敬心就在里头。又借助于上香,提起我们的心,来修我们的福。如果没有事相上的东西,你心里怎么能静?居士:师父,请问一下,家里供佛,是坐北朝南,还是坐西朝东?答:这没有要求一定的位置,如果你觉得最好的地方,供佛就可以了,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我们寺庙里供佛的格式,一般是按咱们中国皇宫里恭敬的位置来供的,大多都是坐北朝南。像印度的寺庙里,就不一定都是这样的。居士:是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师父:佛教里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见观世音菩萨就觉得很欢喜,有的看到释迦牟尼佛觉得欢喜。这就是自己与哪尊佛有缘,和哪尊菩萨有缘,你供就可以了。为什么要供释迦牟尼佛呢?作为人,我们都应该有报恩的之心。在佛教里,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根本老师,虽然有有很多的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但是谁告诉我有这么多的佛呢?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不管供什么佛菩萨,都希望能供上我们的本师,才供其他的佛菩萨。供多尊菩萨没有问题,供一尊菩萨也很好。但是你要知道,每尊佛菩萨有各自现的相不同,这是代表的一种启迪人们智慧和慈悲的方式,都是启迪我们的这颗心。像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我们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菩萨的愿力,就是要给予大家快乐,解除大家苦难。不管何时,只要念菩萨,菩萨都随时现身。所以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十二大愿。三十二应身,就是不管你当官,或者当农民、工人、医生,只要你需要帮助,菩萨都会现身一个你能接受的人来帮助你,这是他的愿。所以当我们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实际也是应该学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他代表了一种慈悲的精神。像五台山文殊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智慧的。在世间,我们学习有分学科系。但是这些菩萨不一样,他每科都通,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愿意学观世音菩萨的,就学观世音菩萨,觉得我愿意学文殊菩萨,就学文殊菩萨。实际你学观世音菩萨,你求智慧,也会有智慧的。你念文殊菩萨,你求慈悲,也会的。只是菩萨的表相不一样而已。尤其到了我们中国,四大名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个就更明显的表现出来佛教的四种精神:智慧、实践(就是行力)、慈悲、大愿。实际也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如果你具足了智慧,就像我们学到了理论,你又肯去实践,这样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文殊菩萨,有很多种,但最多见的是骑狮子的文殊。狮子在众兽当中,吼声最大,代表文殊菩萨的智慧,唤醒沉迷的众生,让众生不要再处在愚痴的状态,做杀盗淫妄的事情。佛告诉我们,自己造作的业,要遵守因果规律,承受果报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让你远离恶法,菩萨给你这样的智慧。文殊菩萨手中持的宝剑就代表他智慧的锋利,可以斩除我们种种的烦恼。普贤菩萨骑的大白象,象的脚印在众兽中是最大的,一步一个脚印,就表示踏踏实实地实干。你有了智慧,又肯照着佛告诉你断烦恼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疑惑等等。想想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能用智慧解决烦恼的人最快乐。如果你总有烦恼不能解决,就会越积压越多,是不是?你有智慧了,你就能解决生活当中实际的烦恼,就会逐步的轻松快乐起来。好了,你得到了解除烦恼的方法,是不是不要自己单单享受这种自在快乐?是不是应该分给他人一点,分给我的家人、朋友,以及一切有缘的众生?所以就要学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去帮助别人。我不单单帮助一位、两位,我要帮助所有的众生,就像地藏菩萨一样,只要还有一个众生在受苦,我也要发愿去帮助他,所以,地藏菩萨,就是大愿。大智、大行、大悲、大愿,这就代表人如果有了这四种精神,你的人生一定是快乐自在。我们那有位老***,他对我说:我不懂得学佛,但是我就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说:实际你虽然不懂,你还真在学佛。他说:我怎么在学佛?我说:佛就是觉悟了的人,觉悟了的人,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全心全意就是不自私的人。不仅为人民服务,我们还为小猪、小猫,一切有情的,都希望他能够离苦得乐。你看你前半部分都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么。要懂得这个,就知道快乐,不是一味的获取。很多时候,当我们去努力奉献的时候,就会得到内心的快乐。我常常举那个例子:李连杰,他是个佛教徒,老给人东西。慢慢人家说,这是谁给的?人家说,李连杰给的。他突然开悟了,当我布施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有个李连杰,我要不布施的话,谁知道那是李连杰给的。佛教里所说的快乐,都是在奉献中得到的。你越有束缚,越狭隘,快乐就越减少。像我前几天说的:爱因为自私而狭窄,爱因为愚痴而损害,爱因为包容而欢快,爱因为无疆而大爱。要有一个欢悦的心。和家人朋友一起,大家都互相提携。多学习佛法,并在生活中运用,一定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居士:是,谢谢师父!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不论多忙,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饭也好,不论你做哪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5
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道证法师讲述有人问我念佛要怎么念,我念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夫,但是有一点可以提供给大家作参考。念佛的时候,全身要放轻松,每一个关节都要放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必平常时时要念呢?您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平常时时要念?比如一个小孩,从小不写习题,爸爸妈妈、老师说的话也不爱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放生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时都能快速的解决和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一切的灾劫和苦难,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顺心如意,而且通过放生和念佛还能够在我们净化心灵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问: 《地藏经》中许多地方都讲天地鬼神,护持念佛,礼佛上香的人,不令恶事横事入门,水火盗贼,一切恶事悉皆消灭。而我却见到不少礼佛念经的居士,甚至我自己常有不如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7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广钦老和尚常常的教导道证法师讲述: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老和尚九十二岁那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5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法门无量。而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但求自利。独善其身。大乘志在利他。广度群品。或问念佛之人。厌苦求乐。愿生净土。舍此娑婆。取彼极乐。但求己利。是为小乘。而菩萨发心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第三届两岸禅学研讨会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以《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两部经典为讨论范围游祥洲世界佛教友谊会 (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 执行理事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钟茂森:散心念佛的福善都不可计量,何况净念相继 你这里讲,希望用禅来开智慧,用密法来增加福报,蕅益大师说不用了,你果然能信愿持名,这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佛号,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单培根南佛学众生心是怎样?佛心是怎样?一个要求修学成佛的人,应当首先知道。然而从来一般学佛的,却没有於此注意。现在是科学的时代,受科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4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