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页,思惑八十一品,(附表《思惑八十一品》)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九品惑,人间天上受七返生死)九地: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色界就是四禅天;无色界也是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那么五趣,九地跟这个九品惑的品名,五趣杂居地——九品贪嗔痴慢;那么色界每一地各有九品贪痴慢,除去瞋,没有瞋。看底下,上三品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中三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三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好!那么,欲界的前面的惑;看底下,八十一品,上上品——(要受两返生),就是要两次的来投胎转世;上中品——一生一世;上下品是一生。中上品是一生;再来,中中品跟中下品,要经过一生的修行才会断。所以,初果进修断六品思惑,就证二果(名一来往、一来果)。最后面的下三品呢?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滋润一生。所以,二果进断三品惑即证三果(名不来果,也就是不来欲界受生了),不来欲界受生了。底下,往左边看,色界、无色界底下,上三品也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三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三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这是三果。那么,每一地有九品,每一地各有九品,八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八乘以九,七十二品。所以,最底下,三果(住五不还天)修行,断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七十二品断尽超三界,证四果阿罗汉。再继续看左边,左边八三页,最底下,四相无明四相无明——生相是指业相;住相里面包括四种——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异相有二个——执取相、计名字相;灭相有一个——起业相。那么业相、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称为修道断——无明。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是见道断,就是见惑还有尘沙惑。所以,粗的先断,细的不好断,慢慢断,断无明。
688页,中间,【辰二 申一六由妄】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解释一下:今汝且观,你现在好好的观照观照,现在的这个六根,到底是说一?应该说一,还是六?是一还是六呢?阿难!若言一,如果六根一定说它是一,那么,我请问你:为什么耳朵不能代替眼睛的看?耳朵为什么不能看?眼睛为什么不能像耳朵这样听闻?因为你说一嘛,一就是同一,一就是耳朵跟眼睛是一样的;但是,目前看不是这样子,耳朵为何不能见呢?就像眼睛这样见呢?而眼睛却又没办法像耳朵这样闻声音呢?头奚,「奚」就是为何呢?「履」就是着地走路。那么头部为什么不颠倒下来,当脚在走路一样的呢?足奚无语?这个脚为什么不会讲话呢?你不是讲六根都是一?
底下,【此下乃答阿难第二、第三两问:云何于六根中,只选一门深入?云何入一无妄,能令六根俱净?此皆一六情见未亡,】这个意思就是说:众生不是一就是六,其实是虚妄的东西,分一二三四五六?是不是?此皆一......一是情见,六还是情见,绝对的东西,没有一跟六。意思就是:用众生的观念,同一个本性,化作六根,就变成这样子。【不能彻底明了。故佛令审观,现前六根,】到底【为定一耶?】或者是【为定六耶?此先以双征。】问二次,是不是?【阿难下破计一是妄。】你计一是不对的。【故呼阿难,而告之曰:若言六根定一者,则用当相通,】因为是同一种东西嘛!那么,我现在问你:耳朵为什么不能像眼睛的看?(【耳何以不见?】)眼睛也没办法像耳朵这样听闻声音?(【目何以不闻?】)头为什么不会像脚这样着地来走路?(【头奚(亦何也)为不履行?】)脚为什么没有办法讲话、语言?(【足奚为无语言?】)【既不能互相为用,则知计一者非也。】
689页,【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好!他现在就是:一不对,前面讲那一段是一,不对;现在讲六,还是不对。如果说这个六根,意思就是:决定成六,就是这六根完全互不相干的意思,这重点在这个地方。前面说一,不对;现在你讲六,也不对。简单讲,这一段在讲:你讲六,不对,是因为它息息相关,不能说完全无关;也不能讲六,既然息息相关,就不能说六。如果说这个六根决定成为......决定是六,决定六就是互相不通,一定是六。那么我现在,如我今会,我来跟你宣扬这个微妙法门,你的六根,谁来领受呢?阿难说:我用耳闻。佛就告诉他:因为你是六根嘛,耳朵跟其他都没关系,那么,「我用耳闻。」佛言:你的耳朵自闻,那么跟身、跟口有什么关系?你的口,耳朵一听,嘴巴为什么来问义?而身体会起来钦承,还会起来顶礼佛足,为什么?你不是讲六吗?六就是分开来,一定是六;可见它是息息相关的,讲六、决定是六,是不对的,因为它是相通的;要不然你耳朵闻,跟身、跟口有什么关系?但是,不是,耳朵一闻,跟口、跟身又有息息相关,所以,还是不能讲六。前面计一是妄,现在计六还是妄。【故破计六是妄。若此六根,其体决定成六,即当用不相随。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即指本经了义教法,汝之六根,谁一根来领受?阿难答言:我用耳根,闻佛妙教。佛言:汝耳自闻,】你的耳朵自己闻,【何关身口之事?】跟身、跟口没什么相关啊!【何以现见口来问义,】耳闻,口来问义,就是耳朵跟口有关系啊!【身起钦承?】顶礼佛足,那么就是表示,耳朵跟你的身体有关系,怎么会没关系?【既是彼此互通,则知计六者亦非也。】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是故应知,就世间人的角度来说,不是一;这个「终」就是毕竟,不是一,就一定是六。既非是六,终一,非六终一就是:如果不是六,那么毕竟是一。所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的意思就是说:就世间人的角度来讲,如果不是讲一、不是一,那么就一定是六;如果不是六,它一定是一。终不,总不能说:你的根本来......原本来是一,也是六,本来是一,也是六,就乱了!【是一六二计俱妄之故,此承上义。应知非一则终六,终字毕竟义,既非是一则毕竟是六;自当用不相随,】意思就是:不会有互通的关系。【何以耳闻佛法,口来问义?下句既非是六,则毕竟是一;自当用乃相通,何以耳不能见,目不能闻。】说一也不对。【终不应言,】【汝之六根,本来是一,本来是六,元即本义。】所以,一六其实是妄,妄本来就空无自性。所以,佛的心性里面,没有一二三四五六,没有数量,以过量,超数量,就是这个道理。
690页,经文:【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於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说: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个根,讲一是不对的;讲六也是不对。因为你无始来颠倒沦替,所以在圆满湛然没有一六当中,而产生了一六义生。故于圆湛,圆湛就是圆满光明的本性,这是绝对,绝对哪有一跟六?就像虚空,那到底多少?对不对?所以,因为颠倒沦替,所以在圆湛当中,产生了一六义生,这个就是妄动以后,就变成有数目字了。汝须陀洹,证初果,虽得六销,六销的意思就是说: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能够把它销亡,就是六尘已脱的意思。六销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已经脱离了,不会被它迷惑了。犹未亡一,但是根结的这个前题之体性,还没有办法全部销。意思就是:还有执有一个涅槃,犹未亡一。虽得外面的这个六尘之脱,就是六销;但是,仍执有一个涅槃,执着有一个涅槃,这个一还是没有放下。涅槃就没有数量,涅槃就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没有一二三四五六了。
690页,第三行,【此根,既不可说是一是六,又不可说非一非六,其故何也?当知是根未结以前,本无数量,故曰非一非六。正由非一非六,所以不许说一说六,由无始来,从真起妄,依惑造业,是谓颠倒;依业受报,是谓沦替;沦溺苦海,生死交替,生而死,死而生,交替不已。既有受生,则有六根,故于圆满湛然,常无一六性中,而有一六义生,元依一精明,分为六和合。又不能说非一非六。汝须陀洹:谓阿难已证初果之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故曰虽得六销。】虽,【观虽得二字,但是六用不行,六尘脱离,】六用不行就是六根不会攀缘外在的六尘,叫做六用不行,六尘能够脱离了。但是,【非根结之体全销,故曰犹未亡一。依孤山法师释,】还【执有涅槃是也。】涅槃是一,这个一还是不对!
佛底下这一段比喻,就比喻得非常好, 【辰三 举喻法显明】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这个文字很简单。就像太虚空,参合群器,拿一些圆的、四方形的、三角形的,来装这个太虚空,装到圆的,说太虚空是圆的;装到四方形,说太虚空是四方的;装到三角形,说太虚空是三角形的,参合群器,各种形状。由器形异,圆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统统有,大的、小的、长、短、方、圆,都不一定。由器形异,由器具——有长的器具、短的器具、方的器具、圆的器具、大的、小的,大器具、小器具,这样一装,名之异空,空其实是一;但是,一也是不对。所以,除器观空说一,除器,这个长、短、方、圆、大、小各种器具,我们才讲一;没有器具,空讲一也不对,空是绝对存在。对不对?这个答案还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心性里面,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六根,也没有所谓一跟六,心性里面没有这个。那我们解六结,说越三空,其实六结不存在、三空也不存在,本来就是绝对的真如。所以在法上,又必需在相上说,看看能不能契入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一直在相上打转,就名为相说,与本性无关。所以说法不与相应第一义谛的,不名佛说。任何一个法师所讲的法,都必需以第一义谛、究竟涅槃实相,第一义谛相应,若不如此说,不名佛说,名为相说。就是这个法师怎么讲就是善巧方便,因为他跟第一义谛完全不相应。
691页,注释:【此以喻明。上四句喻从一成六,下二句喻除六说一。】所以,六是方便说,一还是方便说。【虚空喻圆湛之性,群器喻六根之相。太虚空本来无相,不可说同说异,】就像我们的真如,真如本不可说。说同不对,说异不对,【以参合群器之中,由器之形,有长、短、方、圆、大、小,六种之异相,空也随器而立名,】长的叫长空、短的叫短空、方的方空、圆的圆空、大的大空、小的小空,六种异相,空也是随器而立名,【立出方空、圆空等异名。虚空虽随缘现相,体本不变,除异器之形以观空,说空为一,一者同也。不仅说异是妄,即说同亦何尝是真?】意思就是:多余的东西,多余的东西。【乃对异立同,犹下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也。】我们讲妄,是为了要显这个真性,如果你着一个真性,就不对。所以,连这个真性也要放,妄真同二妄。所以你只要知道这个《楞严经》的思想,那你就知道,任何事情都狂妄不得。如果一个法师说:我很有修行!讲这一句话,这个法师怎么样?没修行!因为本来就没有东西,你修什么行?还要给你一个:我很有修行!还要加一个很有修行;妙性本来就天然、就具足了,还修什么呢?是不是?所以,你讲很有修行,就是表示你没什么修行。说:我开悟了,值得骄傲了,值得否定别人了!那你这个开悟是假的!为什么?那你还有「有」、还有「没有」,还有否定别人、肯定自己;肯定跟否定是相对的,如果真悟,那就绝对不会否定别人,也不会一直肯定自己。为什么?没有否定跟肯定啊,大悟的人,哪有这个东西?所以你有这个《楞严经》的绝对的思想,你绝对不会被现在这个末法的乱象所迷惑,那个说很有修行,就跟这个跑看;那个说没有修行,你就瞧不起他,你不会这样。
691页,【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把它说成同,或者是不同,太虚空需要你这样用加上种种的语言去表达吗?太虚空是绝对,绝对就是没有语言,你讲同是头上安头,讲不同,还是头上安头啊!更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哪有一还有非一的?【此喻同异与真体无干。】我们的真如自性也是,跟六根、六尘、六识一十八界完全无干,悟了,全体即是;迷了,根、尘、识全部都妄。【彼太虚空,除器时观同(是一),参器时观不同(是异是非一),安器除器,与虚空无干,故曰: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如是则见同见异(不同也),已属妄见,】「异」就是不同,已属于妄见。【何况更为安立名言,是一非一,岂不妄上加妄耶?】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此则法合。则汝了了常知,六受用根,亦复如上所立之喻。根中圆湛不生灭性合太虚空喻;根性本无一六,】这个意思就是:【合虚空本无同异。由结滞】停滞、打结了,【为根,】结滞为根,就是你看什么东西、听什么,统统是不舒服、不愉快,烦恼就生,就打结了。「结」就是烦恼的别名,就卡住的意思了。【因根异故,则说性为六,】眼根有眼性、耳朵有闻性,对不对?有六种性。【合参合群器,乃名异空喻。解除根结,说性为一,】这个意思是说:【合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喻。】翻过来,692页,说空为一来比喻,【当知滞根】「滞」就是不通。你只要有分别心,六根就不通;你只要有执着的心,六根就不通。当知滞根【说性为六固妄,】如果你一定要从本性的角度说有六个,有六个,当然是妄了。所以说:当知滞根说性为六固妄,如果说:单单在六根来讲、根性来讲,说六是不对的;如果把这个根解掉了,如果【解根说性为一,亦复非真,】意思就是:性是绝对,没有一跟六。【岂圆湛之性,为汝成一成六耶?】这个就是数学一样。所以,世间的数学,你永远没有办法进入绝对。譬如说零,由零产生一,或者是minus— ,诸位!这个零就是观念。所以,数学家、科学家如果不了解,零,这个zero 它是一种 in case,假设的、不存在的,那么,由零或者由一,来演化出来的种种的数目字,就无量无边了。所以,统统叫做数字游戏,统统叫做数字游戏。所以佛陀说:不管你用什么意识心,那个统统叫做所谓的知识。那么,知识是生存的条件,我们不是说知识不好;可是,这个是活下来的条件,需要靠知识。譬如说你到丛林,你要有丛林的知识,对不对?你要煮饭,有煮饭的知识,是不是?开车,有开车的知识,这个好事;但是,这个跟解脱没关系,跟解脱没关系。知识是存活在我们的生灭法里面,必要的、重要的引导跟观念,是经验。但是,佛法不是这样子,佛法在经验里面,还要契入第一义谛,也就是无话可说,没有能所的对立。底下,【合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喻。】所以,亦复非真,岂圆湛之性,为汝成一成六呢?这个圆满湛然之性,不能讲一跟六;就等于说太虚空,云何被你讲成同跟不同?【根性一六既不可说,岂可更说非一非六,】意思就是:虚空无言,我们给它安一个「虚空」,也是你给它安的这个名字,道本无言,道本无形,智慧心即是。所以,大道本来就无可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本身说不得,名可名,非常名,也不能安上任何的名。岂可更说非一非六,【合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喻。】
692页,中间经文:【辰四 申根结由尘】【由明、暗等,二种相形,於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解释一下:这一段对初学佛法来讲,难,听不太懂。由明跟暗的外面的尘,二种互相形显。第一段是见精,讨论眼睛,发为见精。由明、暗二种互相形显,于妙觉圆湛性中,黏湛发见,黏湛发见就是被黏了一层,由明、暗产生的烦恼无明,或者是讲:观念卡住了,而无量劫来一直存在,叫做黏湛发见。意思就是说:湛然的清净本性被黏住了,盖上一层知见。而发见,这个就变成妄见了,发出来的就变成妄,变成见精了,见精带有少分的妄,叫做见精。所以,黏湛发见,就是变成带有少分的妄的见精,叫做黏湛,清净的自性被黏住了。那么,我们现在用一个比喻,叫做戴一个太阳眼镜,黏湛发见。就是你的眼睛好好的,诸位!你现在眼睛好好的,看出去的时候,你看,非常的清楚,眼睛好好的。如果说这个是很深的太阳眼镜,我一戴,当我戴上太阳眼镜的时候,看这个世间,不一样了,黑茫茫的,黑茫茫的。黏湛发见就是这个道理,戴上一层无明的知见,黏湛发见就是这个道理。由无量劫来,明跟暗互相形显,在这个妙觉圆湛性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这个见精映色,结色成根,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胜义根,就是神经系统。这个见精映这个色,结这个色就成根。此根元目为,此根元为浮尘根的根本。诸位!有的讲:净色根、浮尘根;有的讲:胜义根跟浮尘根,是一样的,胜义根就是净色根,胜义根就是净色根,就是类似神经系统;但是,它不是神经系统。所以,见精映色,结色就成根,这个见精由明、暗黏住湛然的本体,现在出来,这个见精就不一样了,见精就是带有少分妄的,映出这个映色了。结色成根,结成四大,揽这个四大成根,此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清净四大。那么,这个清净四大,这个不是我们一般凡夫所能理解的,是极微细,是我们凡夫不能见,清净四大。因名眼体,这个体就是浮尘根;名,这个眼,在这里就讲肉眼;清净四大成根,那个叫做胜义根、净色根,现在讲的叫做浮尘根。因名眼体,因名就是依胜义根,依胜义根而变成了肉眼,「体」就是浮尘根。如蒲萄朵,这个「朵」就是一粒、二粒的粒,蒲萄粒,简单讲就是眼珠子,就像蒲萄这个颗粒,就像我们的眼珠子。这个浮尘根就是肉眼,这个浮尘根乃是四尘:色、香、味、触,这是四尘所成。流逸奔色,流逸奔色就是说:往外一直攀缘,奔外面的色尘。
那么,整句的意思是说,师父再解释一下:由明跟暗等二种互相形显,在妙觉的圆湛性当中,黏住了光明的本体,发为见精,而这个见精映这个色,结色成根,这个根就是净色根,它是四大,清净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我们称为胜义根,或者是净色根;先讲神经系统。底下就变成肉眼,浮尘根就是肉眼。因为,这个「因」就是依靠,因为有胜义根,而名这个肉眼的浮尘根。意思就是说:这个浮尘根是建立在胜义根的基础,是因为有胜义根,而成为浮尘根,叫做因名眼体。它的形状就像蒲萄一粒一粒,浮尘根。四尘,奔逸,色、香、味、触,流逸奔色所成,这个四尘所成,就是色、香、味、触所成。好!把笔放下来,我现在看,这个整体性的观念,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这样子的。(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4990121i120355568.html 45:13为师父手势直观教学)好!第一个,左边这个表示真如自性,我们的清净自性,由外面的明跟暗,一刹那之间,这刹那之间投射进来,立刻发生了无明的知见。简单讲:真如自性这样清清净净的,就被盖上一层叫做见精,盖上一层叫做见精。所以,诸位!真如自性,第一步,因为明暗黏住了,叫做见精,真如自性,再来就是见精。见精本来是一,好!分成眼——见精、闻精、嗅精、尝精、触精、知精,见、闻、嗅、尝、触、知,变成六精;元是一精明,这个一精明带有少分妄的见精。见精又分六个:眼、耳、鼻、舌、身、意。好!这个眼睛对外尘——明跟暗,这个眼睛又分二个,内叫做净色根。现在这个讲眼睛,这个叫做净色根、胜义根,这个叫做浮尘根,可是这个二个是同时依靠的,有眼睛就有眼睛神经系统,有耳根就有耳根神经系统,就是这样子。好!再来,再来就面对外尘了,外面尘、外尘。好!它的次序就是这样子,上面,在无量劫来,明、暗投射,真如变成见精;见精变成六精;六精揽四大——地、水、火、风,变成胜义根跟浮尘根;胜义根、浮尘根往外一直攀缘,明、暗、动、静,六根开始一直攀缘,往外,一直往外,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它这个次第的转变就是:真如→见精,见精分六精,六精跟四大融合,四大融合变成胜义根跟浮尘根,胜义根跟浮尘根再往外攀缘种种的尘境,就是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这样转变,这样听得懂吗?就很清楚了,非常清楚了。真如自性化作一念的见精,就是一精明,带有少分的妄;再来就化作六精;这六精揽四大——地、水、火、风,转换成净色根、胜义根,就是浮尘根。净色根或者是胜义根的浮尘根,六根就往外一直攀缘......一直攀缘,易放难收,收不回来,收不回来,这个转换,它就是在解释这个,应该听得懂了,应该听得懂了。所以你现在出来的,没有明心见性,你用出来的统统叫做妄见,除了佛的眼睛,指心灵真如开发出来,全世界只有佛的心没有生病,带有少分的妄的无明,菩萨统统叫做生病。所以简单讲:世间唯有一个人的心是健康的,就是佛陀,所有的众生的心统统生病,有的大病、有的中病、有的小病,就是这样子。
好!看注解: 【此明揽尘结根,即明成六之由。】为什么成为六根它的原由。【前四句初成见精。于一根中,有三差别:一见精,二胜义根,三浮尘根;】师父刚刚已经讲了,见精、胜义根、浮尘根同时存在。那么浮尘根就是我们所讲的肉、肉眼可以分辨的。胜义根,记得!是四大所构成的。见精是带有少分的妄,这个妄除掉,就变成真如。所以,一层一层了解,浮尘根最外,胜义根再往内,见精更往内,最后就见到真如。所以见精就是带有少分妄的真如,叫做见精。那么,六精其实元是一精,一精就是带有少分的妄。【余五根同此。】【惟以见精见字,换:闻、齅、尝、觉、知也。】这个觉精就是触。【此推眼根之由,乃由明、暗等,二种色尘,互相形显,于妙觉圆湛性中;此性即真性,圆满湛然,由此明、暗二尘相引。当知明暗之相,因无明妄动,将妙明真空,变成晦昧空,如日被云遮。虽暗不是全暗,明暗参杂,】就像我们戴太阳眼镜,统统暗吗?也看得到;但是,是不是真的那个亮度?又不对,已经戴了太阳眼镜了。明暗参杂,【是为晦昧,即真妄和合,由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见精,属八识见分。】八识见分。那么,每一识都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八识也是一样,八识的见分,也是四分里面的见分。【见精映色,结色成根者:此四句成胜义眼根,由此见精,对映色尘,遂揽取】执取【色尘,】四大,【结外色而成内四大之胜义眼根也。】所以我们现在的神经系统,其实就是地水火风构成的。【根元目(名也)为清净四大者:此根为浮尘根之本元,】意思就是说:这个肉,肉眼、肉耳,再更进一点,里面一定有掺杂神经系统,要不然怎么看、怎么听?对不对?视神经、耳膜神经等等。此根为浮尘根之本元,【名为清净四大所成,以其相虽属四大,但极微细,圣眼、天眼,方能见之,常眼所不能见也。】
693页,第五行,【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此四句成浮尘根。】浮尘根就是肉眼,就这么简单,尘浮于外。【因者依也,依胜义根,而成浮尘根,名为肉眼之体。】简单讲就是肉眼。你单单有肉眼,没有胜义根,是不可能的;有胜义根,他就有肉眼,这是一体两面的。【形如蒲萄朵,即眼珠子。此浮根乃四尘所成,】实则浮尘根跟胜义根二根,(【实则浮、胜二根,】)【皆地、水、火、风四大,及色、香、味、触四尘,八法所成。】这个要稍微背一下。你讲到八法,不是别的,地水火风、色香味触,这个都是有形状的,有基本元素的。【今胜义但言四大,浮尘但言四尘者,彼此互影也。】互影就是其实都存在的意思。【流逸奔色者:以浮根既成,众生聚见于眼,见精托根而出,】所有的众生就是用眼睛看,见精就依附在你的眼根而出。【日与色尘相对,】整天跟色尘相对,根性跑掉了,【根随尘转,】根随转就是完全迷惑颠倒了,停不住了,根性,那个不生不灭的根性,转换成生灭的,拼了老命也要追逐外境。【循色流转,纵逸无度,】诸位!这个世间人,哪一个不是这样?所以,我就一直讲说:全世界只有佛陀讲真话,一切众生都讲假话、讲好听话,只有佛陀讲真话:这个色身就是不净;世间就是苦,无乐可言;万法就是空;真相就是无我,只有佛陀讲真话。那么讲真话,我们就不会循色流转,纵逸无度。【日奔驰于色尘之境,根为尘局,】根被外尘所局限,为什么?眼睛,明、暗把它框住了;耳朵,动、静框住了,【不能超越色尘,自此与耳等诸根,永成相背耳。前云由器形异,名之异空,即喻此也。】【流逸奔色: 《宝镜》立三喻:】这个比喻非常的好!往外讲到「流」字,奔流的流,【流如怒涛之赴壑;】「壑」就是低洼的地方,怒涛,大海浪来,滔滔大浪来,往最底下的冲,简单讲就是控制不住了。流,内心里面往外奔流,如怒涛之赴壑,就是大的海水浪往低处,那就更强了!那么「逸」是什么?【若纵火之烧山;】失控了!这个现在气象异常,不是水太多,要不然就是沙漠干枯,没有水,圣婴现象、反圣婴现象都存在,南北两极的冰帽一直融化,地球的气温,因为CO2的关系一直上扬,那现在就是这样子。一碰到干燥的森林,一打雷,立刻就着火了!或者是温度过高,也自动起火。所以,逸若纵火之烧山,【奔犹骏马之驰坡。】骏马一跑,哇!不可遏止。这个都是表示,一切众生在追求这个欲望,是名也好、是利也好、是色也好,名、利、色,或者是这个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等等。【其顺而莫遏之势如此,若欲销尘解结,非有截流之机,其何以制之者哉?】诸位!那你就知道这个修行有多难!世间人没有碰到佛法,他怎么会知道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他怎么会理解?谁会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陀的德性,谁会告诉我们?没有!所以,全世界差不多都是爱跟恨在交织,每天财色名食睡,唱歌可以唱整晚的,赌博可以赌七天七夜的,这个造业力,用这个造恶业的力、力道来修行,不得了,大家都成佛!新闻报导有一个去KTV,租了一个KTV,唱了几天?唱了五十几天,五、六十天,唱歌唱五十几天,怎么唱呢?叫做接力唱,我这一批唱完了,没有关门的,这一批唱完了,再接下来,自己人,这一批回去休息,回去再继续来唱,再唱......五、六十个,几乎没有休息、没有关门,KTV,五十天以后结账,花了一百多万!就是要喝这个、要喝那个,然后要吃这个、吃那个,唱歌花了一百多万!对不对?这一百万如果拿来印《楞严经》,这功德还得了!可是众生他就是不会这样子。所以只要你这一辈子没有碰到正法,你几乎一个人都别想解脱,根本就不可能!谁会知道说我们有......热中于经济的,对不对?打开电视,每天看那个股票动荡,高、低......对不对?喜欢政治的,看那个政论的,看到不吃饭,边看边骂!所以一切众生,如果没有碰到这个佛法;碰到这个佛法,你还要碰到正,要碰到邪,你就麻烦了!对不对?人家就会利用你了。所以这个世间,只要有因缘碰到佛法的,师父都非常的珍惜!乃至于说他来大殿一投足、一顶礼,我们都非常的赞叹,因为真是太难了!所以台语讲:佛门的门槛是很高的,要进来这个门道实在是太难了,太难了!所以只要跨进来一步的众生,男众、女众、男女老幼,我们都如此的赞叹、随喜,随喜。 流如怒涛之赴壑,逸如纵火之烧山,奔犹骏马之驰坡,其顺而莫遏之势如此,若欲销尘解结,非有截流之机,其何以制之者哉?这一句话就是:那么,我请问你:这个世间人,哪一个人可以控制财色名食睡的追求?哪一个有办法?没有,零,零。一个钱财就打倒90%了,第二个:色,再打倒99.9% ,名,又打倒99.999% ,就不用再讨论了,哪一个爬得起来的?对不对?没有!何况说证初果阿罗汉?那就更不用讲。初果阿罗汉离佛还很遥远呢,那你就知道成佛有多困难!所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值得我们如此的顶礼崇拜,如此的赞叹?实在是大雄,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是世尊,我们的教主!是不是? 我们以前念书的时候,高中的时候,套用高中一句话,我们进高中的时候,开学的第一天,就看到好大的字:「今日我以建中为荣」;然后左边,楼梯爬上去的时候:「来日建中以我为荣」。那今天我们这一句就要改成这样子:「今日我以佛陀为荣,来日佛陀以我为荣。」要改成这样子了。
底下,【由动、静等,二种相繫,於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那么,第一段讲得很详细,第二段答案都是一样的。第一段是讲发为闻精,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这个就是由真如转换成闻精,闻精就是带有少妄的真如。这个听精映声,因为需要声音嘛!然后卷,卷,就是卷起来,跟提手旁那个「卷」是一样。卷声成根,卷声成根。那么,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清净四大,这个就是胜义根,胜义根。因名耳体,就是因名肉耳之体,依胜义根而有这个耳根。如新卷叶,我们的耳朵是卷起来,新卷叶。浮根乃是四尘,流逸奔声,流逸奔声。这个见精讨论完了就讨论闻精,【此推耳根之由,乃由动、静等,二种声尘,互相攻击,】攻击就是由动取代静,由静取代动。【以动击静则静亡,】有声音的时候就不叫做静。【以静击动则动灭。】万法寂籁无声,这个是静,那么动就不存在,动就是有声音了。【在妙觉圆湛性中,引起湛然之体,发为闻精,此四句初成闻精也。】【闻精对映声尘,】卷,收摄也。【卷(收摄也)声成根,此根为浮尘根之根元,】这是浮尘根的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卷外声,而成内四大,】内四大;这本来就没有内外了,诸位!你今天火化以后,把那个骨灰撒在海滩上,你怎么知道是里面的骨灰,还是沙滩的沙?没有人知道的,没有人知道的。所以很多人现在举行这个树葬,很好,环保,火化以后,这些元素给树,回归到大地,嗯!这种观念还不错!但是我们台湾很多人都是慎终追远,中国人也是这样子。所以慎终追远就变成我们的习惯,因此很多的纳骨塔就变成存在了。而成内四大,【胜义耳根也。】胜义耳根。【因名耳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耳之体,如新卷荷叶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四大互影同前说。此根循尘流转,终日流逸,奔逐于声尘之境。】所以,在座诸位!没有几个人能够抗拒那个音乐的,音乐。不管你到深山里面,就是亚马逊河,他们自己编;到非洲去,没有人教他音乐,他也会自己唱歌。这唱歌有时候唱得好听不好听,人就有这个本能,你小朋友自己也会唱歌,小朋友躺在摇篮上,啦~~~他也会自己唱歌,二岁、三岁他就自己会唱,还自己会编喔,还自己会编喔!真的!所以,无量劫来,我们对这个声尘不陌生,所以,自己就会编歌。那么,这个歌一听,迷了,伤心有伤心的歌;壮烈有壮烈的歌,像你去唱军歌,喔!那就很雄壮了,气昂昂了,军歌!对不对?那如果你是看那个、唱那个失恋的歌,那就很忧愁了!所这个很多啦!所以歌随着情绪、作曲家都不一样。所以一般人对这个唱歌都非常有兴趣。而有的是音痴,怎么唱怎么不行,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她的宝宝就哭个不停!有一个妈妈她就这样,很喜欢唱歌,一唱歌,她的宝宝就是一直哭......一直哭,她又很喜欢唱歌,宝宝一直哭,她也不管他,就一直唱,她的音声是宝宝的梦魇!(笑)
底下,底下是嗅精,【由通、塞等,二种相发,於妙圆中,黏湛发齅。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由通,通就不是塞,塞就不是通,等二种,怎么样?这个香尘来互相显发。二种相发就是:鼻子是对香嘛,二种香尘互相来显发。在妙圆中,黏湛发嗅,真如自性被黏住了,变成了一精明了。这个一精明,嗅精映香,对外尘吸起来,纳香成根,因为它需要这个味道,就纳这个味道变成自己的根。根元,根元就是:这个是浮尘根的根本。所以纳香成根就是成为胜义根;那么根元,这个就成为浮尘根的根本,名为清净四大,是怎么来的呢?是由地水火风微细四大所构成的。因名鼻体,因为有胜义根,所以才有浮尘根,所以因胜义根,而名有肉鼻之体。所以就像双垂,我们这个鼻子就像这样;佛还真厉害,还比喻得很好,下垂的爪子,还双垂爪。有时候看到这个经典,这佛还是真厉害,要不然鼻子不晓得怎么形容?好像下垂的双爪,真的很像!此浮尘根乃是四尘,流逸奔香,我们这个鼻子是很灵敏的,尤其狗的鼻子特别厉害!
695页,【此推鼻根之由,乃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因通显其非塞,因塞显其非通,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齅精;此四句初成齅精也。齅精对映香尘,纳(吸取也)】吸取【香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纳外香,而成内四大,胜义鼻根也。】我们的内跟外,其实是一体的,都是元素。【因名鼻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所以,胜义根类似神经系统;但是,不是神经系统。【名为肉鼻之体,如双爪下垂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上四大互影耳。终日流逸,奔逐于香尘之境。】那么,前面讲了三个,后面就好解释了。
底下就发为尝精,【由恬、变等,二种相参,於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解释一下:由恬,恬就是没有味道;变,不是苦就是甘,我们苦去,甜就来,甜来,苦就去。对不对?苦来,甜就去,就这样。变就是一下变甜,一下变苦,味道有变。那么,恬就是没有什么味道,由平淡的味道叫做恬。由恬、变等,二种互相参对,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就是为了要品尝这个味道,绞味成根,绞味就是选取外面的味,怎么样?变成我们的内四大的这个舌根。那么,这个神经系统,胜义根,根元,这个胜义根是我们的浮尘根的根本,名为清净四大,这四大只有圣人看得到、清楚,凡夫没办法。因为有胜义根,而有浮尘根的肉、舌体,就像初偃月,我们这个舌头像月亮。是不是?偃月就是半弦月,就是初旬之月,其形状像倒勾一样。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此推舌根之由,乃由恬变等,恬指恬(安也)然无味,变指变迁(苦去甜来)有味,】变来变去。所以,恬然无味;一个是变,是指变迁。【二种妄尘,】一个有味道,一个没有味道,【互相参对,对恬知变,对变知恬,于妙觉圆湛性中,黏引湛然之体,发为尝精,此四句初成尝精也。尝精映对味尘,绞(旋取也)味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此四句绞外味,而成内四大,胜义舌根也。】【因名舌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舌之体。如初偃月之形,舌相圆形,同月初之月,】同月初之月。【半个圆形,此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八法就四大加四尘:地、水、火、风,加四尘——色、香、味、触。【合成,单言四尘者,以上胜义根,四大相互影耳。】意思就是:相互依缘存在。【终日流逸,奔逐于味尘之境。】这个味道,喜欢吃,在台湾这个小吃,到夜市去看,你就知道,这个舌根引导出来的,有多少人能够在这个舌根觉悟?很难!
696页,【由离、合等,二种相摩,於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皷顙,浮根四尘,流逸奔触。】那么触,离就触不到,合就接触得到。由离跟合等二种相摩,就交际,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这个「觉」就是触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这个就是指胜义根。觉精映触,抟触成根,这个是指成了胜义根。根元目为,这个胜义根是为浮尘根的根本,名为清净四大,它是清净四大所构成的。因名身体,如腰皷顙,腰皷顙就是:第一个那个「皷」,就是我们打鼓的「鼓」;顙就是体内中空的部分叫做顙,体内有中空部分;就是打鼓的话,中间一定是空的,中间一定是空的。腰鼓,我们这个色身就是这样子,中间腰是细的,对不对?那我们上下,这个腰鼓,就是以前的,你看看这个电视,这个鼓,有的鼓的腰是细的;有的鼓的腰是圆形的。对不对?那么,鼓这个腰是细鼓,细腰鼓。你看台湾这个鼓,看到的中间都是圆的;可是大陆的,你有看到很多,这个鼓的腰,它中间是细的,节庆日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得到。我们这个色身也是这样;但是,有的人这个腰是圆的,有的腰是细的,所以这个不一定。所以腰鼓顙也不能形容所有的众生,只要知道这个是指身体,要不然不一定,有的人腰粗到吓死人了,怎么会腰鼓顙?一点都不像腰鼓顙。对不对?如腰鼓顙,所以就像鼓中间那个,「顙」就中空部分。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底下,【此推身根之由,乃由离合等。身根有离知合知,】有时候离,有时候合。【二种妄尘,相摩交际也。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觉精,此四句初成觉精也。】【觉精映触,抟取触尘,以成胜义身根。根元二字,以能为浮尘根之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因名身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身之体。如腰皷顙】就像打鼓中空的部分,那就是腰鼓顙【之形,腰皷俗名扙皷,腰细以皮革瞒】「瞒」就是包住,「瞒」就是包住。瞒【其两头。】这个我们台湾都看过,日本有击鼓、韩国有击鼓,台湾的鼓就更多了!【状如人身,顙皷腔也。】「腔」就是中空的部分,顙就是鼓腔也,鼓的中空部分;我们这个色身,中间就是空的。【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触尘之境。】
697页,最后一个,发为知精,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於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解释一下:由这个生尘还有灭尘二种,因为落入影像,不是生就是灭。二种相续在于妙圆当中,黏湛发知,黏住了真如,发出来的知就不是真知。所以这一段: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这一段是讲发为知精。知精映法,揽法成根,这一段,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一段是指讲胜义根。因名意思,这个意「思」,因为它在人的身体的中心,指心脏,这不可见,所以用「思」字,因名意思。因为意根在内,就像人在幽室当中见物,意根内造法尘,所以也是这样子。是不是?因名意思,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当然方便说,是我们的肉团心,就是心脏了。【此推意根之由,乃由生灭等,二种妄尘,生而继以灭,】接下来就是灭。【灭复继以生,】接着就生。【生灭相续,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知精,此四句初成知精也。】【知精映对法尘,】落下的影子叫做法尘。【揽取法尘,以成胜义意根。根元者,为浮尘之本源,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因名意思四句,成浮尘根,不云意体,而言意思,以意之浮尘根,即肉团心。孤山法师,引《正法念经》,状如莲花,】我们的心脏状如莲花,可是,是倒盖的。【昼开夜合。在人身中不可见,故用思字。以明有思量处,即意根所在也。如幽室见者:意根在内,如人在幽室中见物,意根内照法尘,亦复如是。浮根四尘同上解,终日流逸,奔逐于法尘之境。上乃别明,下则总结。】
好!现在把笔拿起来,把笔拿起来,翻回来,692页,把笔拿起来,我叫你写,你就这样写。「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在旁边写:发为见精,发为见精。「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然后旁边写,这四句、这几句:成胜义根。「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旁边写:成浮尘根,浮尘根。 好!693页,最后一行:「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旁边写四个字:发为闻精,这四段就是讲发为闻精。底下,「听精映声,卷生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就是:成胜义根。「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旁边写,这个就:成浮尘根。 好!694页,倒数第三行,「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齅,」这四句:发为齅精。齅精会不会写啊?就是一个鼻,再一个臭,太久没写字就会忘记,幸好这里就有一个字。「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成胜义根,这一段,这几句就是成胜义根。「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这个是:成浮尘根。你写起来,一看就一目了然。
695页,经文:「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这四句:发为尝精,发为尝精。底下,「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一段:成胜义根,成胜义根。「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这个就成为浮尘根。这样看有什么好处呢?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哪一段在讲什么。 696页,「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这一段:发为觉精,发为觉精。「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就是成胜义根。「因名身体,如腰皷顙,浮根四尘,流逸奔触,」这一段:成浮尘根。所以,发为觉精,成胜义根,成浮尘根,这个文法都是固定的。697页,「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这一段:发为知精。「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成胜义根。「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这一句:成浮尘根。所以,都是一样,文法一样;可是,你画起来一看,哇!以后你自己看经典,看到这一段,一目了然,完全......喔!这一句:发为见精,再来讲胜义根,再来是浮尘根。再来发为闻精、胜义根、浮尘根。嗅精,再来就是胜义根、浮尘根。过来尝精、胜义根、浮尘根。再来就觉精、胜义根、浮尘根。再来就知精、胜义根、浮尘根。所以,刚看起来好吃力,我现在这样一解释就知道了,都是八法所构成的。好!后面这几句,耽搁大家二、三分钟,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说:阿难!如是六根,由彼性觉的妙明,有明就是必欲加一个明,就是头上安头,本明没有用,变成妄明。有明明觉,所以,在这里要加个字,有明明觉,明觉的底下二个字:「明」的上面加一个:妄,妄明;在「觉」的上面,上面又加一个:妄,妄明妄觉,加二个妄,妄明妄觉。此句明觉就是性觉必明,本性本来的妙明没有了,头上安头,加一个明。有明,必欲加明,一念妄动了。再解释一下: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就是由彼性觉的妙明,可是,你硬要加一个明,有明,必欲加一个明,就一念妄动,变成妄明妄觉,此句就是性觉必明。失彼精了,黏妄发光。翻过来,剩下一点点,把它念完。 【此总结根结由妄,】是因为虚妄。【仍指六根中性。阿难,如是六根之性,本来是真,由彼觉明,】就是性觉必明,头上安头;真觉是不可以头上安头的。【即性觉妙明,乃真觉真明。】现在不一样了,【有明明觉:上一明字,即最初一念,于性觉必欲加明,因此一念妄动,转妙明而成无明,】所以,也就是不要自作聪明,放任自然,体悟诸法本空,让它很自然的,随着这个缘起不着,我们就入道。只是缘起,没有东西可以着,它只是缘起,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万象只是缘起;万象只是过程;万象只是假相;万象总是生灭,没有东西可以执着,这样就契入如来的真如本性。【转性觉而为妄觉。明觉二字,即妄明妄觉。此二句,即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从真起妄,妄起真隐,】妄心一起来,真心就隐。【故云失彼真精,了明之性;成此妄明,不得称为妙精明,即第八识见分。】第八识见分,就是带有少分妄的真心,带有少妄、少分妄的真心,这个就是见精。也就是真心带有少分妄,就是见精,第八识的见分。【体虽本真,用终常妄,前如来十番显见,但显其真,二妄重剖,】二妄就是同分妄见、别业妄见。二妄,在《楞伽经》讲就是自相、共相;在《楞严经》讲是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在《楞伽经》不是这样讲,《楞伽经》讲叫做自相,还有共相。同分妄见就是众生共业所感的世间,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别业妄见就各人看出去的,有种种的不一样的,叫做别业妄见。则二妄重剖,【即破其妄。】 【黏妄发光者:前黏湛发见等,是妄尘黏湛然真性,而发见等六精,此是真性黏妄尘,而发见分之光。元是一精明,复因揽尘结根,六根既成,分一精而为见等六用,】见等六用。【即分成六和合也。此黏妄二字为成根之本也。】
好!再复习一下,再复习一下,笔放下来,看这里,这个是最后一分钟。(视频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4990121i120341278.html 42:30处为师父手势直观教学) 这里是真如本性,因为明、暗,性觉必明,一念妄动,变成一精明,一精明,一精明变成六精,见精,见、闻、尝、嗅等等六精,这六精,六精明再揽四大,四大就变成净色根、胜义根,还有浮尘根;胜义根跟浮尘根就往外一直攀缘。所以,由内妄心往外,外面的妄境又薰习,所以,没有人会解脱!无量劫来,带来的、起来的,它就是妄,就是妄。本性被迷了,妄动,所以,从内出来的统统是妄;从妄攀缘这个外尘,虚妄的外尘,又感染、染污了里面,所以,变成说出来是妄,回去还是妄,所以我们这个心从来没有清净过,从来没有!从出生,他就是叫你执着,这个是杯子;有的小朋友,跟他讲:这个是杯子,这个不是碗,小朋友开始记这个名相,他会分辨,按照大人这样讲就对了!可是学佛,大了就不一样,碗没有一定的碗相,杯子也没有杯子一定的相,慢慢的就突破:喔!原来我们以前所执着的,都是相、都是观念。所以我们一直没办法解脱。为什么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一切见,叫做诸佛,离一切语言、离一切名相,为什么要你离?其实就是叫你......真如自性是这样子,真如自性是这样子,盖着一层无明,是这样子的,真如自性是这样子的,清净的时候是这样子的,主观跟客观同时存在的。我如果把书本遮起来,这个手上的影子叫做主观意识,它是见分,八识的见分,它是同时存在的;客观环境拿掉,见分、相分恢复到自体分。好!所以,你一着相,主观、客观一直存在,真如自性没有减少,它一直存在嘛!对不对?可是你证果了,主客二观离一切相,离一切相,离相分,当然就没有见分了;拥有见分、执着的见分,当然就一定有相分,有相分一定有见分,这个就是这样子。 所以,修行下手处就是离相,修行下手处就是离见,知见的见,头上安头,就是你拥有的观念,不要被你的观念卡住,我们今天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这样子,我们看到相,起这个观念,同时执着这个观念是正确的,椅子就不是桌子,桌子就不是椅子,你就不是我,我就不是你,所以的相,都是那么强烈的对立;可是,融相为性的时候,喔!相相本空,对不对?开悟的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那个四大,跟我这个四大是一模一样的,你那个灵性跟我的灵性是一样,同体大悲心就出来了!开悟的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不开悟的人,你是你,我就是我,我们老死不相干,悟跟不悟,那个日子就完全不一样!你想要过天下太平的日子,就一定要悟入如来的正见。所以开悟就是过天下太平的日子,没事,就是佛。对不起!因为刚好这一段落,耽搁了十分,下个星期,我们星期六要上课,星期天是八关斋戒。诸位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以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文殊讲堂南投养德禅寺分院,南投分院养德禅寺,宝塔里面的一切亡灵;回向文殊讲堂分院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好!下课! (大众起立向师父问讯)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倚楼听雨几多寒,醉卧清风几度秋。俗话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可在历史长河中,佛教经历了兴盛,也经历了三宗一武的磨难,庆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佛教又走到了历史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文--藏密难信能信有明显节奏的事情,渐次发展,最后一出结局出现时,人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没人会感意外。人从出生而成长,从青年迈入盛年,由中年渐次进入衰老,然后老死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和聆听过很多有关于人的因果报应、地狱这方面的事,在本地的庙宇里或古迹里都详细的有这方面的记载、雕塑画像、壁画等等。使得人看后触目惊心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1、 现世因果与宿世因果互为助缘形成六根残缺等问题ㄧ个佛弟子,能够生生世世不失人身,『生而不残』,是成佛道上必备的行道资粮。而要获得尽未来际在菩萨道上,『生而不残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身为作家,著书立书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不能导人走入歧途。好像施耐庵写《水浒传》,看起来文词构想是很奇特的,所以很多人愿意看;看了之后都入迷了,也就好像抽鸦片烟,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6
感恩地藏王菩萨!说说弟子自从诵地藏经后的一些感应,自今年怀孕以来,弟子发愿诵200遍地藏经回向给冤亲债主,现已诵完190多遍了!首先,诵经以后弟子再也没有做过恶梦,真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过 河 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30
无我的修法慈诚罗珠堪布讲解一、总论(一)概述为什么要讲人无我和法无我呢?讲“四谛”的时候,提到“道谛”包含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即证悟空性的智慧)”。出离心和菩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4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太上感应篇》总纲章中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字的含义极其深奥,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认真思维。实际上,这十六字指示了学人在心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相貌里藏着的因果!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某人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佛门里也有不可说,别人告诉你什么事情,你不能随便到处散播流传,不能泄露他人的机密。或许有人会质疑,与人交流不告诉所知,如何取得信任?你在与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因果事例二则:深刻教训,贪字终成贫,千万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因果事例一:捡钱不还,失主自杀,全家遭遇惨烈报应。摘录自地藏论坛我们生活的小山村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愈,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后,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许多知识份子(尤其是一些自认非凡的高级知识份子),他们在‘世智辩聪’的心态下,更常常认为自己镀金的学历及现代顶尖的专业科技,必定可以超越二千五百多年前圣贤的智慧,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二信诺施乞,考中高第有一个乞丐,总是喜欢躲在寺庙一个角落静静念佛。然后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笑容,并不停地说:“因缘,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前两年,一位同事出了一次轻微车祸,摔倒后昏迷了一会儿。被送到医院后,两天花了五、六千元,还什么名目都没有。后来拿了片子出来,医院说是颅骨骨折,需要植入人造颅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141、宁波有一读书人某生,喜欢寻花问柳,但个性颇长厚,因赴考到省城,考期尚早,觉得枯坐无聊,就起了寻芳的兴致,友人带他到一民宅,有一少妇坐着刺绣,旁有一老妇,是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2
1.我丈夫在过去世曾经是猎人吗?为什么今世喜欢在周末打猎?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消除此业力?2.什么业力使我大女儿和她的家婆同时出意外往生?她们往生后七天的情况是怎样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1
看因果报应,我不用出家门!!!!! 我家中人不少,上有爷爷奶奶,中有父亲,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小叔,下有弟弟,妹妹, 我爷爷今年84,身体除了一些老年病,基本上健康极了,一直老实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0
我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心里有事不说,不会发泄。经常去那些“地方”发泄,导致现在得了一种性病,非常的后悔!在看病的时候都很不顺利啊,(告诫大家要去大的医院去看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0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人之修福造业,总不出六根三业。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属身业,后意根属心,即意业。三业者,一、身业。有三:即杀生、偷盗、邪淫。此三种事,罪业极重。 学佛之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8
问:学佛的人都知道有因果,但不知道谁主导因果?谁在过程中记录所有的善恶? 答:因果是有记录的,而且记录得很详细。何人在记录?是自己阿赖耶识在记录,绝对不关别人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8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做官有做官的因果, 富有有富有的因果作者:无生法忍有个人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 父母打骂, 一句话的抵触都从来没有,打也不动不跑. 因为这个孝顺, 他做了大官。但是他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万事万物皆是有因有缘而形成的,并不是无因无缘的。我们的家庭也是一样的。世间人为什么有的能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过日子,又为什么有的会有“爱别离”?这与我们过去世自己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对因果的认知2018夏安居讲法 摘弘恩法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肯定在心里面说“我懂啊,我当然懂啊,学佛的人能不懂因果吗”。其实错了,因果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你看这个“不谤大乘”老是这么说出来,为什么呢?在无量寿经上有一句话,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后面紧跟着乃至一念即生彼国,“唯除五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我的命运一直以来非常坎坷,在没学佛以前到处找人算命,想知道生命中的那些逆恶不顺什么时候会消除,什么时候会时来运转,最终的自己的命运是好还是坏。如果算到结果很好就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本人:广雄居士,35岁,佛缘较早,如相书所言:“早入学堂姓名彪”,大学毕业后却一直惨淡。此次佛七结束时,本拟立即交付打七总结的,却拖延好久难以完成。时隔好几日,才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3
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学习“生与死的禅法”,还需要学习认识轮回和六道。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很富争论性的命题。到底有没有六道(六种特质不同的生命形态),须先从有没有轮回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因果相续与无常矛盾吗?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2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何以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9
黄柏霖:良心医师拒女色感得儿子中进士慎独的第二个,这个地方我要解释一个慎独的公案。在江西省余干县,有一个陈医师。陈医师本身医术非常精湛,他品德也很好。有一天,余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24
《微妙比丘尼的故事》【慧律法师经典开示】为什么恶愿不能发第五小段愿望发愿的愿 希望的望第二十五句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乐内心满足意思就是说佛陀告诉我们二六时中所有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3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