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禅法系列】结期精进之禅观所缘──安般念、四界分别与无量三昧作为大乘菩萨修持法要的“人间佛教禅法”,在技巧上兼容延续声闻禅法,并揉和大乘经中的禅观要领。然而禅修之目的,不只是个人的身心解脱,更在于培养修行人用以“利益众生”的身手与能耐,亦即:依于禅观修学,用以长养菩萨行人利益众生之“堪能性”与“空性慧”。目的既然有所差异,当然会呈现它与声闻禅法的同中之异。
笔者为教导学人所设计的“结期禅观”课程,教授三项修行技巧,其中两项为:“安般念”与“四界分别观”,这是《阿含经》中佛陀的两大禅观教学法,也是声闻佛教主要的修持技巧。在这方面,笔者曾受过严谨的师承训练,是即缅甸帕奥禅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尽量不采用各种假想观(胜解作意),大都引领学员依于五蕴作真实观,以此而趋向胜义。何以如此?本文之中,亦当解释原委。
“人间佛教禅法”,以护生、利他为立义之大本,因此,笔者于“结期禅观”期间,除了上两项禅观内容之外,还会带领学员修习共贯人天乘、二乘与菩萨乘的“四无量心”(以慈无量心为主),并且积极赞叹大乘,劝请学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综合而言,本文可说是在“人间佛教禅法”的学理基础上,陈述笔者领众修持的实务经验,以及设计禅观功课的理论依据与诸方考量。
一、禅修之类型与目的(一)禅修类型:“结期精进”与“日常禅观”
以禅修的型态而言,可略分为“结期精进”与“日常禅观”二种。前者重视规划出一个固定时段,以息诸缘务,专心用功,一般最常见的是七天的集众共修──禅七;后者则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随时保持正念正知,摄心观照,以清明应物。
从修学定慧二学的速度与效果来说,禅修者如果追求个人修行的进境与成就,那么,“结期精进”的成果,当然比“日常禅观”来得快速而明显。而且为了获得超越凡常的感悟境界,除了强调万缘放下、专精禅思之外,举凡助益禅修的居住环境、食物饮水等,皆要他人尽力备办;反之,妨碍禅修的居住环境、食物饮水等,则提醒自己尽量回避,或要求他人尽量配合。以笔者几次主持的禅观共修为例,秉持“佛法无价”的理念,主办单位并没有向学员收取学费,而参加的人数每次近百,其中提供膳宿,维持环境清洁与细心照护等事务,所需的志工人力,不下二十人之多,所以笔者常说,这是一种“高物质消费与高人力资源”的活动。
若以断惑离染的四果圣证、究竟涅槃为究竟目标,则时间就将不只是七天、十天、四十九天,而是“不达目的,绝不终止”──结一期生死以为修行之期。一些决志奔向解脱的声闻行人,他们洁身自好,清净自活,将对世间的干扰和与人群的接触减到最低,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生活方式中,终日沉浸在禅悦为食的轻安法喜中,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绽放着无比的清芳。然而这一切自受用的“现法乐住”是相当“个人色彩”和“利己主义”的,与在长夜苦难中颠倒沉沦的众生,并无直接的关系。1
而“日常禅观”的修行手法,则强调把修持融入生活,在寻常日用中,随时培养明觉观照的止观力道,并在日月经年的积渐进步之中,增长无我的智慧。这条道路,由于没有高度定力与禅悦法喜,也少有突飞猛进的洞察能力,倘若没有菩萨的信解力与精进力,这将是难以跟随的一条道路,因为行者可能会为了定力的增长缓慢,而感到沮丧或心萌退志。
但是这种修持方式,也有不受限于时空环境的强大优点:一方面能避免对定境产生贪着,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在修道过程中,面对进境起伏多变的现象而心生瞋恼。既然始初的发心就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复能维持如此稳定平和、贪瞋烦恼渐趋薄弱的心境,久而久之,自能厚植“无所得”的空性慧,以大精进力行入世利生的事业。这种历境对缘而修的无我智慧一旦产生,将会强力而持久;而由于行者对自己的利益一无所求,无形中也就不会受到限量时空的自我局碍,自然无处而非道场,无时不得自在。
(二)“结期禅观”与“利生事行”并重
“人间佛教”所行,无非是大乘菩萨入世利生的事业,故其定慧二学──大乘止观,强调的是为众生而发心修学,这与前述“日常禅观”的修行精神相当吻合。然而这对于初学者是困难的,因此,以六度为功课的大乘行人,若能“结期禅观”,学习稳定身心的定学──禅波罗密,与去除我执的观慧──般若波罗密,其效果将更佳。
结期修持定、慧之学,有较为强大的心力矫治功能,看似暂时搁置利生事行,长远来看,却是对利生事行更为有效。以定学为例:利生事行需有强大心力,方能持久不辍。心力脆弱者一遇到困难,往往变得退缩,行动也就无法持恒。因此,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偈颂中说:“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2亦即是以禅定来让身心安住,产生大堪能性,使自己可以承载更多利生的责任,分担更多众生的忧苦,并且做得长久,不会退失初心。
开始结期修习禅观之时,应该选择一些有助于生定与发慧的禅修所缘,并作规律而定期的练习;最终熟稔之后,将不必再特别练习,而触处逢缘,无一不是般若空慧的呈显,一切所作悉是修行。因此,人间佛教的“结期禅观”,不是利己主义,而是为“利生事行”的开展,作更好更妥当的准备工夫。“结期禅观”与“利生事行”,在初学者而言,可以交替进行,而不需偏废一端。如此久而久之,即可直下在“日常禅观”之中,锻炼弘法利生的勇猛心与堪能性。
以下略述笔者在领众“结期禅修”时,依教法的完整性所抉择的禅观所缘,并说明此中的教学考量。
二、禅观所缘之抉择笔者在施设“结期精进”的禅观功课时,把握的是以下几个重点:
(一)依循佛陀戒定慧三学之教法
戒、定、慧三学是佛陀的圆满教法。此中,有外显的行为规范——戒学,有内隐的心意锻练——定学,更有超越自我幻执的般若观照——慧学。此一理想之教学纲领,实属三乘共学,非仅声闻道品;如菩萨六度行门中的“禅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即是大乘的定慧二学。
笔者于“结七共修”中的禅观教学,把握“解行并重”的原则。在解门方面,从身心的安顿到生命的超越,阐示佛法不共世间的禅观正见。每日晨诵时,由笔者为学众诵念并解说《阿含》根本教典与初期大乘经文;3晚间大堂开示,则阐明定慧之正确知见与止观要领,并提醒学人简别种种错谬之修行观念与心态。在行门方面,依“三增上学”为纲领,以严持净戒为基础,出家僧众严持自身所受戒法,在家居士则受持八关斋戒。并依此进修三项止观所缘:(一)以“安般念”摄意修心──学禅定。(二)以“四界分别观”开发观力──修观慧。(三)以“无量三昧”为五乘共贯之津粮;而此中更有“劝发菩提心”之寓意存焉。
(二)学习三乘共贯之禅观所缘境
对于传统的声闻定慧二学,笔者遵循印顺导师所示,“依下启上,依上摄下”的三乘共学观点,主张彼等亦为菩萨行人所应修学的禅法。此一主张,符合初期大乘经义,如《般若经》中云:
菩萨摩诃萨常行……禅那波罗蜜,……以方便力断众生爱结,安立众生于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空、无相、无作三昧。……自行禅那波罗蜜,教人行禅那波罗蜜,赞禅那波罗蜜法,亦欢喜赞叹行禅那波罗蜜者。……自入初禅,教人入初禅,赞初禅法,亦欢喜赞叹入初禅者。二禅、三禅、四禅亦如是。自入慈心(中),教人入慈心,赞慈心法,亦欢喜赞叹入慈心者;悲、喜、舍心亦如是。自入无边空处,……;无边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自修空、无相、无作三昧,教人……。自入八背舍……。自入九次第定。……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行禅那波罗蜜,禅那不可得……。4
经中指出:菩萨自修与授人之禅波罗蜜内容,如四禅、四无量、四空定等,皆是声闻定法;在观慧部份,如四念处、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三三昧等,皆同于声闻道品。其中声闻与大乘的区别只在于,菩萨虽依声闻禅法,却与萨婆若(一切种智)相应,展现了虽入禅而不为禅力所拘的方便力,这是不废基础而更深化的菩萨“禅那波罗蜜”。此即经中所说:
云何名禅那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令入诸禅,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禅。5
故大乘佛法的本义,并不拒绝声闻禅法,而更有诱导声闻,使其来学大乘的寓意存焉。不障碍大乘的声闻道品,可以贯通大乘的禅波罗密与般若波罗密,而声闻行人亦可回入大乘。故“人间佛教”禅法中“结期精进”的禅观功课,希望能符应于初期大乘教法的修行宗要,此中自有涵摄人天、声闻的宽广格局。
(三)发扬佛教传统之修行法门
笔者在多次的宗教学研讨会中,常碰到一个讨论主题,就是谈论各个宗教的传统修行内容。以佛教为例,何谓佛教“传统的修行内容”?汉传、藏传与南传佛教,都有其各自的传统,所以这“传统”的时间要拉多长?空间要涵盖到哪里?问题的解答,还是应该回到佛陀所传授的方法。亦即:佛陀所传授的方法,在当时印度众多的修行宗派与系统中,有何特殊之处?这也正是解答的重心所在。
1.声闻、大乘共学之禅观所缘
首先论禅修所缘。
佛陀教导初学者修定而入胜义观慧的方便,曾说“不净念”6与“安般念”7,古称为入道的“二甘露门”;后来阿毗达磨论师再加上“界分别念”8,名为“三度门”。其实,由于众生的根机不一,烦恼各有偏重,在《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即说种种之对治法门。如:“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寻思)想。”9又如:“当修行安般之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当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皆当除尽;…当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当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当行护心,…所有憍慢悉当除尽。”10
依声闻禅法11的禅修所缘,《瑜伽师地论》曾将之整理为“四种所缘境事”,其中的“净行所缘”即是专为对治麤重烦恼而修的禅修所缘,故名“净行”。内容除了以不净念、安般念与界分别念之外,再加上“慈心念”12与“缘起念”13。以上五门,因为可以止息心意的五种惑障,故名:“五停心观”,为原始与部派佛教以来重要的禅修法门。
南传佛教重要的修行典籍《清净道论》,其中的“定品”,略分“四十业处”为“一切业处”与“应用业处”;前者内容为慈念、死念(或加上不净念),后者则依于修行者之性行倾向而选择业处,其用意在对治贪嗔痴性行中的深重烦恼,如说:贪行者修十不净与身随念业处,瞋行者以四梵住(即四无量心)与四色遍为适宜之业处,痴行者应修入出息念等。并引经说:“应数数修习四种法:为除于贪当修不净,为除瞋恚当修于慈,为断于寻当修入出息念,为绝灭于我慢当修无常想。”14此与前面所引《杂阿含经》“四法”之内容相同。
《清净道论》的“慧品”,其修慧业处(所缘)计有蕴、处、界、根、谛,缘起等种种法,15其中“缘起”是十二缘起。这是《杂阿含经》中常见的修观所缘,为究竟断除烦恼的胜义观门。
就部派佛教而论,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北传声闻禅法,曾于中国盛行一时,中国佛教早期许多重要的禅经译本,多与此地禅法师资有关。16禅经内容有不净念,安般念二甘露门,再加上诸界分别,这是说一切有部旧传的禅法;不净,安般念与界分别为“三度门”,若再加上慈心念与因缘念,即成“五停心观”。前后传去中国的罽宾禅法,亦多说此五门禅。17
在中国,又如南山律宗道宣法师,曾作《净心诫观法》教示门人自修外化之道,其中即有“诫观五停心观法”。18又天台智者大师,亦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19《四教仪》20中明此五门之义。
尔后中国佛教虽从判教时期的兼涵声闻,直至诸宗竞立时期的专弘大乘,然而源自北传声闻佛教中的“五停心观”与“止观综合”等禅法技巧与禅修特色,已为天台禅学所吸收,21而禅宗初学摄心往往亦以数息观入门。
从原始、部派之声闻禅法转入大乘,西元五世纪初,鸠摩罗什(Kumarajiva ,344-413或350-409)译出的《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思惟要略法》;22以及昙摩蜜多(Dharma-mitra,356-442)译出《五门禅经要用法》23,则以“念佛(色身)”代替“界分别”。由于“佛像”的流行,观佛、念佛(色身)之相好光明,成为当时一些佛教部派,以及大乘信仰者共修的禅修所缘。24
总结而言,佛陀所教授的禅修所缘,从二门、三门而至五门,其中,“不净、慈心、持息与缘起”是佛教大小乘各学派与宗门普遍共学的禅观所缘。
2.禅观所缘之抉择
先就“传统”而言,佛陀提出的教法切近自身,并没有祈求的“他者”,而是观照有情身心的实际情况,以此方法,即可以离苦得乐,究竟涅槃。修行方法一旦牵涉到明显的宗教传统或崇敬的对象,就会有隔绝与对立的不幸,也将导致“信者欢喜,不信者排斥”的后果。佛陀教导弟子们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教当时能在宗教文明发达,修行派别林立的印度土壤中,风行草偃,追随者众,想必是因为佛陀的教法内容,具有超越一切(宗派、崇敬对象)的特性。
以原始教法且贯通部派、大乘的“五停心观”为例:我人可以有任何形式的信仰,乃至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吸──安般念;都有身体、感知、情绪、欲念──六界分别;我人身心亦在时空迁流中变化,流转──缘起念;再加上身体会变化、衰老、死亡,腐败──不净念;而且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善念地对待他人──慈心念。所以佛陀所教导的,是超越信仰、宗派对立的,普遍一切,人人可修的禅观法门。
又如《阿含经》中的“四念处”──观身,观身之苦受与乐受──观受,观苦乐觉受所带来的心念变化──观心,乃至观身心与外界变化之无常等法则──观法,等四种念住法门,也都具备“超越一切”而不受限于特定宗教文化的特色。
至于笔者在禅修教学中,对于具体禅修所缘的抉择,则不取“不净念”与“缘起念”,主要的考量是:
一、经、律一致记载:释尊教授不净念,比丘们依之修行,竟有六十位比丘因厌恶自身,自愿被杀而死。由此可见,世间一切的缘生法都有其相对与局限性,若不能适当的应用,将会导致不良的副作用。
况且不净念之所缘对象,如青瘀烂坏等相,都须透过实象的取相而修;如泰国某些流传的观身不净修法,就是藉各种放大的实际人体内脏的解剖照片来取相作观。今若欲取死尸之各种腐坏实状而修,其所缘相之取得实亦不易。若不取腐烂死尸的实物,而是于定中取(图画、影像等)相作假想观而修,也须有较深之定力,定力若有未迨者亦不易为之。因如上之考量,故于初学禅修功课,不取“不净念”为所缘。
二、关于“缘起念”;“缘起”,如世尊说:“诸比丘,何谓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处,处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由生之缘而发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纯大苦聚集。”其次当知老死等为“缘生法”。“何谓缘生法?诸比丘,老死是无常、有为、缘生、尽法、衰法、离贪法、灭法。诸比丘,生……乃至……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诸比丘,无明是无常、有为、缘生、尽法、衰法、离贪法、灭法。”25
须知,经中对于缘起十二相,并非只是名言的标识或概念的说明,而是依彼等为禅修所缘,顺逆觉观诸法的依缘而起,贯通于三世流转,以破除无明我执。这需要较深的禅定力方能达成,故取十二缘起相而修,对于正念、正定力微薄的初学者而言,实不能胜任。
笔者尝见有人不论学人之定力深浅,皆教以依缘起而观无常,而使得定力羸弱者,只能沦于口念“无常!无常!”之口头禅。因如上之考量,缘起念之禅修所缘,可待学人定力增强后再进修之。
三、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大乘佛教中代“界分别念”而有的念佛(色身相好)法门,对于学人净信心之长养,实有助益。26然而观佛相好之禅修所缘,属假想观,以笔者教授禅修之经验,定力无基之学人,取为所缘者,若不能易得简要,不能明了清晰,则学人之心念将多劳而力绌,且徒增幻想而疲劳。
综合上述之考量,笔者依循佛陀教法的殊胜处,与个人实际之禅修和教学经验,在“人间佛教禅法”的禅观内容中,着重于“安般念”、“界分别念”与“慈心念”──三门禅观所缘之修学,此乃着眼于佛陀超越宗教、宗派、文化、各种信仰传统,而能普遍一切的修行教法;而此又可说是佛教经典所明载的,最传统、最古老的修行法门。
三、依真实观趋向胜义──“安般念”与“四界分别观”佛陀指出,真正的解脱是廓清无明的迷妄,解离染爱的恋着,所以重视心力的增强与智慧的发显;而最究竟的是以观慧破除无明,故云:“依定发慧”。依于此,笔者于禅七期间教授的三门禅观所缘境,即“安般念”、“界分别念”与“无量三昧”,其主要特胜之处,依次说明如下:
(一)以“安般念”为所缘,修学禅定:
增强专注力的方法,在佛法中称为“禅定”之学,意指心念专注于一个特定对象––––所缘境,并停息所有的散***想,以达到专一安住,平和安稳的精神状态。故云:“心一境性”——心念专注于一个选定的对象而无散乱的特性。
关于静心修定的对象,笔者以“观察鼻息”──“安般念”教导学生,主要的考量是:
1.此一禅修所缘具普遍性:
人类的“呼吸”现象,是超越所有宗教、人种与地域的,普遍的生理现象。世间有许多的宗教信仰,有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然而“呼吸”是人类普遍皆有的生命现象。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神只,有不同的肤色,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都共同有呼吸的生理现象。以此为修行的对象,不涉及宗教信仰或意识型态的争执,所以是一个很好而能普遍化的练习对象。
2.利于作情绪之觉察与调理:
人类的呼吸现象,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却又能部份自我调控。以此为练习专注的对象,一则能觉察情绪反应,再者也能藉着自我调控,如加深或加粗呼吸等动作,而达到缓和心绪的功效。
我们的呼吸与情绪有相互影响的关联,当情绪起了变化,呼吸也会跟着加快。呼吸的生理现象,能少分自主控制;即使不谈禅修,一般人也大都知道,当生气或紧张时,如果做几次深呼吸,对情绪的平稳就会有帮助。
“安般念”基本上就是依此原理所设计的功课。以“呼吸”做为专注的对象,可以觉察我人情绪反应呈现在呼吸时的状态––––平稳的情绪有平静的呼吸,焦虑紧张的心情则会产生呼吸较为急促的反应。所以,长的、短的呼吸,急促的、平缓的呼吸,在在都反应了吾人的情绪状态。观察并觉知呼吸的状态,有助于情绪的自我觉知与调整。
3.所缘境易于取得:
人类只要生命机能尚存,呼吸现象就恒常伴随,所以呼吸是一个随身可得,而又简易温和的修定对象。不像其它的修定方法,需要特定的佛像、特别的咒语等复杂的修行配备或观想程序。
4.其禅定力可达四禅:
以“安般念”为所缘,在《阿含经》中说,可分别用以修定或是修慧。若修禅定,则以念住于出入息所得的禅相为所缘,依次进修,其顶点可以到达色界的四禅境界。27而四禅的定力,在《阿含经》中被佛陀称许为能顺利依此以修慧的定力,故在禅七期间,笔者教导学员以“安般念”修学禅定。28
(二)以“(四)界分别观”为所缘,修学观慧:
佛法不共世间的修行特色,在于缘起无我空慧的观照与证得,对于共世间的禅定之学,只取其定力之辅助,以引向“分别智”与“无漏慧”的证得,并提醒行人,应避免耽溺于禅定的“现法乐”,以及得轻安后产生的强固我执。
在此略说佛法的观慧修行。“观”是“观察”,佛陀所教导如实正观的对象(所缘境),不是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观察,而是正视生死、迷惑的根源,寻求正确的解决之道。流转五趣的生命(有情),不外乎是五蕴的组合,此中色蕴是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根本质素,受、想、行、识蕴,则是种种觉受、想像与内心意念内容──心所法,这些都是“如实知见”的观察所缘。29
再者,“正观世间”,这并非广泛观察一切世间诸法,而是针对有情流转不已、缘生缘灭的相状──十二缘起以起观照。能正观其依因待缘而生,故不起无见、断见;能正观其依因待缘而灭,故不起有见、常见。有、无、断、常之边见若灭,则无常、无我的智慧现前,这乃是彻知因果的必然性──如实知缘起,而为佛陀所教授的,“顺向胜义”的观察;依此观察,即能证得涅槃寂静。但对于初学者而言,不可能下手即洞观胜义,因此修诸观门,必须有由浅至深、从粗略至精微的次第。
在禅七中,笔者选择教学的所缘境,是以“色身四大”──“界分别观”中的前四项(地、水、火、风)教导学生。为何不观(善恶)心法──意识的内容?此乃着眼于“先学观身”的“四念处”修道次第原理。原来,观察身念处之一的四大相,有破除众生对身体的执着的功能,而且刹那不住的心法──心识,比色法的运作速度快了很多,实非初学者粗糙的念知力所能把握,故可待到观身四大──地、水、火、风四界分别观,渐深渐细,再转入心法内容的观察较为得力顺遂。
以下更说明修学“(四)界分别观”之殊胜处如下:
1.此禅修所缘具普遍性:
四大,指构成一切物质的四种要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又名四大种、四界。此四种要素,遍存于一切物质中,故称为“大”。然彼等非指一般所谓的(土)地、(流)水等,而是属于“触处所摄色”,是唯有我人身根能触及的,“无见有对”的物质特性。与“安般念”相同,我人色身的“四大”相,也是超越所有宗教、人种与地域的,普遍的物质特性。以此为禅观所缘,同于前面的“安般念”,亦有泯除一切宗教、教派、人种隔碍对立之“普遍性”的优点。
2.利于作心念与情绪之觉察:
我人之色身,由四大及其所造色组成,而且与心念交感。心中的所有善恶念头与正负面的情绪,都会反应到色身的四大之中;最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心生瞋念时,随之而起“火大”的增盛相,是为“瞋火”热恼。相应于恶与不善的心念,有粗劣的四大相起,相应于善的心念,则有轻安的四大相起。所以观照、熟悉色身的四大相,有助于吾人觉察心念的内容。于此可进一步调理心境,使其能趋于平和。由于心境平和,复能产生轻安愉悦的四大相。与“安般念”相比较,四大之所缘相遍于全身,范围扩大,更有利于觉知与观察。
3.四大相为实法,是利于开发观慧的所缘境:
缘起智慧,不是忽略真相而闭目拟想,也不只是心住一境而稳固不动,它必须从如实知见中得来:正观世间一切因缘相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30,故能不惑于常见,不落于断见,直下建立“无常相续,虽空幻有”的缘起中道深观。其观慧修持的所缘,正是生灭中的实法,而非虚拟出来的对象。
原来,专注力的培养,依于所缘境的不同,而区分为“胜解作意”与“真实作意”。31依虚拟出来的对象而作假想观,是名“胜解作意”,其修学虽能增上定力,但倘若要让它成为观照觉察的有力基础,则只有转入“真实作意”32,方能成就佛法不共世间的功德。
“真实作意”是对于诸法真实相状的观照,亦即顺向胜义(真实义)的观察。然则其观察内容为何?又当如何观察?《瑜伽师地论》说:观察内容即是法的“自相、共相、真如相”33;至于观察的要领,则是“如理作意”,即:“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34
“自相”,为“共相”之对称,指每一法独有,而不与他法相同共通之质素或特质;例如:地大有“坚固相”,水大有“润湿相”,火大有“温热相”,风大有“轻动相”,是为四大各自独特的“自相”。“共相”,即诸法共通之质素或特质。佛陀于《阿含经》中明白开示的缘起、无常、空、无我,即是诸法共相,又称诸法实相。
“真实作意”即是对于诸法自相、共相、真如等的如理思维。以“四大种”中的“地界”为例:观察地界大的软、硬、滑、粗等是对“地界”的自相观察;观察“地界”的无常、空、无我,是对“地界”的共相观察;观察“地界”依缘生灭而一切法空,不生不灭,则是对“地界”的真如观察。
然则何不一下手就以“四大”为观慧所缘,35观照四大的“自相”与“共相”,作为开发观慧力道的所缘境?又何必要有“安般念”作前阶段的修习呢?原来,从教学的角度考量,对于禅定力薄弱的初学而言,还是不妨先依安般念而修学摄心,加强定力。
此外,五蕴还包括了“受、想、行、识”,何以只教授观察色蕴之“四界”(四大)?原来,精神活动的变异过于快速,倘无深厚定力,很难将它摄为所缘境来作观察。因此必须等到定力增强,然后观心。而这也较为符合四念处的修学次第——于身、受、心、法之四种念处,先以“四大”为所缘,而作“身念处”的修学。
四、共贯五乘而劝发菩提心──“无量三昧”“四无量心”(梵语catvary apramanani),或名“四(种)梵住”、“四无量定”,即依于慈、悲、喜、舍四种善心而修禅定,以达到色界定力的修持法。“慈心”是在定的修持中,观想自己给予众生快乐,使其得到安乐;“悲心”是在定中祝愿有情远离痛苦,并观想众生远离忧恼;“喜心”是知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定中亦如是作观;“舍心”是指冤亲平等的观照,可于喜、乐禅境之中再次超拔,而让心保持平稳清净。
为何名为“无量”?原来修习此定时,以亲人、无亲无憎者及怨怼者作为所缘境,从一人、少数人、多数人以至于无量众生,从一方、四方以至于十方世界诸有情类;修持者渐次扩充心量,让慈、悲、喜、舍充盈满溢,愿众生离苦得乐。以其缘念十方无量众生,能得无量福报,所以名为“无量”。
有四禅以上之定力者,在修习四无量心时,慈心的定中影相将会显现,以慈等四心缘众生,能达到于无量的境界;若定力薄弱,则至多只能作假想观而已。又其中的喜无量心,因“喜心禅支”只达于二禅,所以修喜无量成就的顶点,只能到达二禅,唯舍无量心已超越乐受,故能达于第四禅。
在禅七中,笔者选择教学的所缘境亦涵盖“四无量心”——特别是“慈无量心”的修学,主要理由如下:
1.慈等“四无量心”具普遍性:
以慈心为主的“无量三昧”,是以人类的善心作为禅修的基本动力。善心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心念内容,所有文化、宗教与哲学的领域,亦皆赞扬之,并不局限于某一宗教。以此善心念,选取一个意欲祝福的对象,作为禅修的所缘境而念住于斯,即是“无量三昧”禅修的所缘境。撇开禅定力的修持不谈,这种方法,可以鼓励我人,要于心中常怀“祝福他人离苦得乐”的善良心念,以此逐渐培养并增强关怀众生的道德惯性。
而且,佛教所说之“慈”,又与“爱”有所不同,前者是依“自通之法”──同理心,故能普覆一切有情;而后者则是来自我、我所有之计度,故容易从人我之别,而演变成非我所属之族类、社群、信仰等或非我所有之眷属、财物等则不爱之“大我”藩篱。再者,“无量三昧”乃以禅修者自身为显发慈心,护念众生之根源,与强调源自奥秘有力之“他者”(如神、佛)的爱,有所不同。
故同于前述“安般念”与“四界分别观”,“无量三昧”的禅修法,亦有泯除一切宗教、教派、人种隔碍对立之“普遍性”的优点。
2.常怀慈心则身心轻安,生活愉悦:
“安般念”与“四界分别念”,强调心念对所缘境保持平稳与专注,并且不加以控制和干预;但“无量三昧”则是训练禅修者增强对他人的善意,更有劝发长养善心的,积极生善的意义。
修学“无量三昧”之人,能常生慈悲之善念,于日常之处事待人,无争无怨,故能身心喜乐,眠寐安稳,亦为众人之所爱敬──夙植德本,故众人爱敬。此如论中所云,修慈之功德有:颜色光彩,安于眠寤,不见恶梦,不为火烧、中毒与刀伤,心念捷利不迟钝,为人与非人爱敬,诸天守护,临终不昏迷等。36这些都是因为该诸善念能引生福乐功德而有以致之。
3.修“无量三昧”能证解脱:
“无量三昧”之为禅观修学的所缘境,不但能增加定力,长养善德,亦能跨越依我、我所而设限的“量”,以此而破我、我所执。既能如此,当即不受“身”之限碍(不念有身),则必得涅槃而不复还此界中;
如《杂阿含经》中云:
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于有身灭、涅槃,心生信乐,不念有身。……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不复来还生于此界。37可见修学四无量三昧,同样可以达到“证解脱”的效果,而非只是世间禅定而已。在这方面,印顺导师曾抉发经义,提出了一向被声闻佛教所忽略的见地,肯定了无量三昧的出世功能。38
4.“无量三昧”共贯五乘:
法界等流的“四无量心”,是众生的喜乐与安慰,它不似厌离急证的不净观,仅属声闻禅法,而能共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故笔者依于印顺导师之研究成果,教以“无量三昧”之修学。以下详述修学无量三昧“共贯五乘”的义利:39
一、普劝众修,则人际关系彼此和谐,学人所到之所,将处处洋溢平和温馨的气氛。
二、因多修“四无量心”故,较不会流于清寂冷酷,自私自利;且有利于回小向大,效法佛陀行谊。
三、修“四无量心”,能得色界禅境,而色界四禅在《阿含经》中,为佛陀称许,是修出世观慧的根本定。
四、发出离心者,依普缘有情的无量慈悲,同样能打破量之界限,契入法空而断我、我所执。
五、依众生苦而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能养成良好的道德惯性,习于善待众生,从凡夫地直接长养大乘菩提道种,以进趋悲智圆满的佛果。
由上观之,修“无量三昧”有大利益,有大功德:人天乘依之以净禅德,声闻人依之而解脱出离,大乘更以之为菩提心髓。“四无量心”之妙蕴,实乃无量无边。“人间佛教”既从“人间”出发以彰显佛陀的“护生”悲愿,故于慈悲普覆的“无量三昧”实应多所修习,并依此而顺向胜义。
五、结论(一)“结期精进”而指归“入世利生”之目的
“人间佛教”思想,把握初期大乘之要义,以悲心利他为修行原则,故阐明般若空义与菩萨广行,却少说诸佛与大菩萨的神妙境界,这是“人间佛教”行者所应依循的,脚踏实地的修学要领。
所以,虽然“结期精进”能获得定、慧境界之大利益,然笔者每于出堂日的开示中,勉励学人应切记大乘法之精髓,莫忘菩萨行之愿心;必须从深切的悲心中,常怀忘己为人的无限精进力。菩萨修定离欲,不杂功利思想,不耽禅悦之乐,而是重于自身烦恼的调伏与心性的锻炼,以成就利生助人的愿行。
说到禅修场域,菩萨的修行处,正在利生事业的现场;禅观功用,应指向利生事业以见果效。因为谈大乘禅法,如果乐道禅修的身心受用,则堕人天希求;如一意勤修求脱,说通说证,则只是换汤不换药的小乘心行之再现。
更严格而言,离众生而独处修学“无量三昧”,纯用观想祝愿众生离苦得乐,还只是长养慈悲,增上意乐的心理准备。惟有实际面对众生,普缘有情而与乐拔苦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是真正的大乘利他行。
具体而言,调心的初学阶段,自以坐姿为佳,然而静定非独于坐中得;悲智相应的菩萨禅法,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应做到静坐中能得安止,行动中则深得个中三昧的能耐。再者,印顺导师常以弥勒菩萨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40,以为初学菩萨行者的模范,此乃深体初期大乘经义的宣说。
菩萨有深邃的智慧(住空三昧),却更怀广度众生的悲愿(故不证空);所以学行菩萨,多为众生发心,不贪求急证圣果。圣证解脱尚且能忍而不证,更何况是摄心入于深定或(不言不动而与木石无异的)呆定。故印顺导师勉励初心学人效法菩萨行谊,为免悲心、功德不足,而急修禅定,容易落入外道味定或声闻急求证灭的歧途。
(二)“结期精进”之场域,亦为菩萨行者利生之场域
最后一点,禅七期间的受用者是参加的学员,而主七的笔者与护七的志工并不能万缘放下,专心禅思。
笔者曾说明护七志工的辛劳,以提醒参加禅修的学员,要对护持彼等道业的人,心生感恩:“为了要让禅修学员享用新鲜的食物,志工不贪大量采购、长时冰存的方便,每天清晨两点驱车外出买菜;为了要让大家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典座打板十分钟前才将菜下锅热炒,行堂唱供养偈时才分发汤食。又如禅堂热时开窗,冷时闭户,寝室、浴厕随时打理清扫。义工们如此尽心调理,只为让大众适意欢喜,安心办道。”41
再以笔者为例,每日从晨诵起,早晚说法,二时临斋,传授斋戒,六次小参,并于八支坐香中,时时入座共修,提示学员降伏五盖,生起七觉支的修行法要,其间的“工作时间”很长,根本没有一个钟头的安闲时间来修定与修慧。之所提及这些,并不在强调志工与笔者的辛劳,只是指出,且不说是利益众生的菩萨事业,即使是要提供一个能让人安心办道的环境,处处都需要有忘己为人的菩萨行者,方能成办。那些藐视、攻击人菩萨行,而标榜急证精神的人,不妨三思自己所受到的护持,多一分感恩,少一分讥嘲。
笔者不以主持禅七的辛劳为苦,而是欢喜能用为报三宝恩,报众生恩的好因缘;并因夙性喜好禅修,在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的感召中,愿以成就众生的禅观道业,做为个人修学菩萨三昧的所缘境。
笔者依自己历年“结期禅观”中主持禅七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个观点,亦即:“人间佛教禅法”的修行者,不能一味“少事少业”,将利生事视作打闲岔,且必须将“结期禅观”与“利生事行”,都视作同样重要的学习功课。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的人生阶段,二种功课或可偏重,但是长期而言,两者实不宜偏废。
总结而言,“人间佛教禅法”中,结期精进的“安般念”与“四界分别观”两项禅观功课,乃奠基于三乘共贯的,“先学观身”的禅观所缘,这是“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的佛教传统法门。并能依此基础,开展出广观一切法空的大乘禅法;而“无量三昧”的习学,则让菩萨行人于三昧力的增强过程中,时时悬念众生,发菩提心。
亦即,禅定与观慧的修持实践,最终仍指向利益众生的实际行动,因此,人间佛教的禅者,必须以禅观所培养出来的堪能性与空性慧,将慈愍众生之心,付诸于实际行动──“弘阐中期佛教之行解”。于此,则虽不急断烦恼,以自我为中心的爱、见、慢、无明,自能一天天薄弱,无私而慈悲普覆的心行,将扩展至无量无边。
95年1月30日,修订完稿于法印楼
──94年8月31日 发表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之“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参考及征引书目:一、藏经
#61548;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
#61548;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册。
#61548;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杂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
#61548;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玄奘译:《入阿毗达磨论》,【大正藏】第二十八册
#61548; 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三十册
#61548;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八册。
二、印顺导师著作
#61548; 《成佛之道》增注本,【妙云集】中编之五。
#61548; 《学佛三要》,【妙云集】下编之二。
#61548; 《青年的佛教》,【妙云集】下编之五。
#61548; 《我之宗教观》,【妙云集】下编之六。
#61548; 《方便之道》,【华雨集】第四册。
#61548;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第四册。
#61548; 《印度之佛教》
三、其它
#61548; 觉音着,叶均译:《清净道论》,台北:华宇,一九八七,
#61548; 性广:《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台北:法界,二○○○年,初版。
注释[1] 进一步的阐述,见拙着:〈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对话〉,《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附录二,页三九一至三九四。[2]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妙云集】上编之五,页三一五。[3] 所诵念与讲解之经文,涵盖三十七道品之《阿含经》根本教典,与《般若经》,《宝积经》与《华严经》等之初期大乘经典。[4]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藏】第八册,页二八一上至二八三上。[5] 同上,卷五,页二五○上。[6] “不净念(a-cubha-smrti)”,其修法是取死尸的腐烂、臭秽之不净相,如:青瘀、脓烂、变坏想、膨胀、食噉、血涂、分散、骨锁、散坏等,做为禅观的对象。从烦恼的降伏来说,这是对治贪欲──淫欲贪,对治爱着身体之烦恼,最好的修行法门。一般称之为“不净观”,今依原文smrti为“念”之意,称“不净念”;smrti(念),指对于所缘境能明白专注之精神作用。[7] “安般念”:全称“安那般那念(anapana-smrti)”,亦称出入息念、持息念、数息观。梵语 ana(安那)即入息(吸气),apana(般那)即出息(呼气)。于禅修时,一心专念(鼻)息之入与出,可达到止息寻思散乱,置心一处之定境。[8] 界分别念(dhatu-prabheda-smrti),亦称界分别观、界差别念。其修法是念住、观察造就有情之诸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缘生而有,缘灭则无;依此观无我,能破除愚痴无闻凡夫常于身心起我执之障,以消除憍慢之过恶。[9]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九,八一五经,【大正藏】卷二,页二○九下。[10]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安般品”,【大正藏】卷二,页五八一下。[11] 有关声闻禅法之特色,及主要禅修典籍之分析,可参考本书第二篇“禅学研究”:〈“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处理定慧二学之比较〉。[12] “慈心念(maitri-smrti)”,又作慈心观、慈悲观。乃为多瞋恚者说:修慈心以祝愿众生离苦得乐,此乃对治瞋恚烦恼之禅修法门。[13] 缘起念(idampratyayata-pratityasamutpada-smrti),又作因缘观、缘起观。其修法之所缘有繁简之分,简要说明,乃顺逆觉观十二缘起相,以明依缘而起之生死流转,空无我,而对治执着为有我的愚痴烦恼。[14] 觉音着,叶均译:《清净道论》,台北:华宇,一九八七,上册,页一七八。[15] 同上,下册页十八。[16] 本书第二篇“禅学研究”:〈“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处理定慧二学之比较〉。[17] 此段可进一步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页六一一至六三二。[18] 唐.道宣:《净心诫观法》“诫观五停心观法”,【大正藏】卷四五,页八二○中至八二一下。[19] 隋.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大正藏】卷四六,页四九四中。[20] 同上,《四教仪》卷四,【大正藏】卷四六,页七三二中。[21] 如《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说二甘露门,又如《六妙门》中说安般念的十六胜行。(二书皆智顗着,收于大正藏四十六册。)[22] 皆出自【大正藏】卷十五。[23] 佛陀蜜多撰,昙摩蜜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藏】卷十五,页三二五下。[24] 其转变过程之分析,见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页八六二。[25] 巴利圣典协会编,巴利三藏:《相应部》,II,p.1,26。[26] 某禅修团体,多以安般念与慈心念教人,在借用道场办禅修时,为标榜教法之超越宗教性,辄以布幔遮盖所有佛像与菩萨像。此举或为尊重其他宗教或无信仰之学员,而以普遍之善法劝发、摄受有情之意;然若会中皆是佛弟子,或虽非佛教徒然能随喜者,则笔者认为遮盖佛菩萨圣像之举,未免矫枉过正,亦可能教出一群轻忽,乃至不敬信佛、菩萨之禅修者的副作用。[27] 如《增一阿含经》“安般品”第十七之一经中说。(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七,【大正藏】·二册,页五八一下。)[28] “安般念”亦可转为观慧,即依于息的长短冷热──自相,与无常、苦、空、无我──共相,而修十六胜行的无我观门,则得臻于无漏解脱慧的证得。如《杂阿含经》“道品”,第八○三经中说。(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大正藏】·二册,页206上。)[29] 有关“四界分别观”的修法,于《中阿含经》“念身经”、“念处经”中有详细之说明。(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二册,卷二十:页556上,卷二八:页582中。[30] 以上所引经文,具见《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二册,页67上。[31] 有关“真实作意”──胜义观与“胜解作意”──假想观之详细分析,可参考拙着:《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台北:法界,页二二六至二三七。[32] 如论中云:“慧,谓于法能有抉择,即是于摄,相应,成就,诸因,缘,果,自相,共相——八种法中,随其所应,观察为义。”(塞建陀罗阿罗汉造,玄奘译:《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正藏】第二十八册,页982上。)[33] “真如”,据大乘佛教义,即诸法空相,乃一切法最大之共相。“真如作意”在《阿含经》等早期教典中未见提及,故应是依声闻空义进一步而产生的大乘空观,于此先不论。[34] 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卷十一,【大正藏】第三十册,页332下。[35] 像“安般念”一样,“四大”之所缘亦有修定与修慧二途,若依之修定,可至欲界的未到地定;于此教学中,不依之入定门。[36] 《清净道论》中册,页一二六至一二九。[37]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十八,【大正藏】第二册,页一二八中。[38] 有关印顺导师对于依“无量三昧”得入于涅槃经证与理证,以及其被声闻佛教忽视之原因,笔者曾进一步加以分析,见《人间佛教禅法》,页三一七至三一九。[39] 援引处同上,页三五七。[40] 笔者于2000年11月间就此语义访问印顺导师,导师明确地说,这是指:“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详引经教之论述,参见本书:〈“人间佛教”禅法要义〉。[41] 援引本书:〈日常修持要领〉前言。
陕西省佛协会长增勤法师到富县考察开元寺建设情况佛教在线陕西讯 2018年3月29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与陕西省佛教协会秘书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2-16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沉香制作成彿珠佩挂于身上、手腕,于念经时拨动彿珠,沉香受体温加热,同时散发香气以定神祛邪。其味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亦可帮助行气入定,最适合静坐修禅者使用。对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4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记录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出现了,除了古波斯富贵人家在自家花园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6
10月21日下午,作为日本大使馆举办的中日集中交流月活动之一,日本香道艺术讲座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来自日本的香道世家传人蜂谷宗苾老师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1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时间:11月15日周日下午两点地点:绿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8
佛宝网浙江讯 日前,浙江省普陀山召开观音文化园建设情况汇报会,浙江省民宗委主任冯志礼参加会议并发言,部分省级相关厅局领导参加了会议。冯志礼代表省民宗委介绍了相关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7
《太上感应篇》总纲章中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字的含义极其深奥,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认真思维。实际上,这十六字指示了学人在心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编者按:每年公历4月5日是中国人的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祭祖少不了要上香,清明节上香和平时是一样的,一颗虔诚的心。 恭敬的行为, 上三炷香。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12
中国禅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重大影响。随着禅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直到今天,中国文化在各个方面仍然反映出禅文化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今日记者获悉,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人民里社区开展学习香道知识活动。此次活动由香道师为辖区小朋友讲解认识香道工具、香的种类、讲解香道礼仪等知识,并现场为小朋友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9
焚一炉香,冲一壶茶,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里,香与茶的结合似乎只有一种方式。实际上,香和茶的结合可以是多维度、跨介质的融合。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而在品的过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评董群《慧能与中国文化》几十年来,禅学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佛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不论是在内地还是港台,对慧能和禅学思想研究的研究兴趣可以说是长盛不衰,现已推广到了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日前,五华区翠湖北路社区妇联开展了传统香文化进社区活动,辖区部分女性跟着专业人士学习如何制香、焚香、品香。现场,几十名来自各行业的辖区女性,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5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宗教文化建设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谈到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时,学诚法师表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05
图一香道在隋唐时代已经完备,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不仅把佛教传了过去,也把与佛教密切相关的香文化带到了日本,奠定了日本的香道的基础。可见出中国和日本两个不同国度对于
香道与佛法时间:2024-10-28
我们讲过香文化的起源,发展,成长,繁荣,兴盛,也知道香文化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战乱的洗礼,曾一度沉息,但未曾断绝,在盛世时期又将以全新的面貌现世。物极必反,盛极必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近年来,北流市清湾镇根据本镇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沉香种植业,目前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约30万株,成为北流市最大的沉香种植基地。据了解,沉香又名白木香,属国家二级保
香道企业时间:2024-10-18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昨(23)日,峨眉山市人民政府与宁夏万宝博物馆就中华文博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中华文博园选址在峨眉山市高桥镇,占地15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将按照一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1
当地时间11月24日,由意大利华侨华人佛教总会主办的普华寺扩建工程竣工暨开光庆典法会在普拉托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世界各地百余位诸山长老、高僧大德及佛教居士、各界嘉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9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导读△△去年10月,东山岭迎来了每年的旅游旺季,随着纷沓而来的游客一起到来的,还有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对景区的视察工作,陈主任对景区的变化和佛教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止是因为雪山巍峨,圣湖剔透,这里的民众都信佛,所以无比虔诚。在西藏,你经常可以看到磕长头、转经的人。可是,你知道西藏佛文化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对于泰国清迈这个城市的最初的印象还是在一个电影中,因为电视中离奇的情节,使得我们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总是认为这个城市是那么的神秘。在后来的时候有幸了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栖霞山酝酿打造国际知名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南报网讯(记者 李子俊)未来的栖霞山,有望成为南京佛教文化的新地标,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根据最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2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据中国 (记者王茜 姚浩然)报道,近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顺利闭幕。本届论坛以从寺庙建筑看佛教中国化为主题,35位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6
东方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支柱张文良佛教传入汉地,时间最长,发展变化最多,影响也最为广远。这一历史经验很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深入的研究。大体说来佛教与汉民族文化的结合是沿着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后记当我加上了这部书的最后一个句点,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时,一种解脱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早在大学时代,因业师杨廷福教授和苏渊雷教授的启蒙,使我对佛教产生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采育镇铜佛寺村美丽乡村建设出真招见实效采育镇铜佛寺村美丽乡村建设出真招见实效 一、加强宣传。利用本村广播及时向群众传达“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精神,明确专人负责维护广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26
非遗 | 文化艺术——蒙古族唐卡作为藏族唐卡的姊妹,内蒙古阿拉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唐卡文化中的独立分支,记载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资料和蒙古元朝以来历史资料,有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21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一)续《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续2009年九月二十三日妙音菩萨回到了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7
响应长治市委统战部话团结 促和谐 迎奥运号召的倡议书长治市佛教协会释智泉2008年5月14日08年是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奥运年,奥运会的即将成功举办圆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百年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7
圣赞法师法语精选(之二)○ 如不依正念,开启无上般若智慧,无论逃到哪里,一样有因错乱心行而制造的无边障碍如影随形,潜藏在身。○ 一切罪障,由己而造,需如法修炼,改变自我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6
蜀香文化源于蜀文化,是蜀文化中的精髓,亦是蜀文化沉淀后得到呈现的另一种形式。“蜀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概念,专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行业资讯时间:2024-07-26
吴亚平制紫砂壶龙凤呈祥长春第二届茶博会已经落下帷幕,前来参会的紫砂大师吴亚平和其女吴敏对长春茶文化的氛围赞赏有加。近日,吴亚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跟6年前我在长
茶器茶具时间:2024-07-18
对很多女性而言,丈夫外遇应该是对自己很大的打击了吧,这不仅表明了丈夫没有坚守住初心,还表明你对丈夫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女性面对这种情况才会感到异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陈坚: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2
12月8日至12月17日,由中国佛教会理事长、财团法人净化社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净耀法师,马来西亚佛青总会宗教导师继程法师及艺坛名家周澄老师联手举办禅茶一味书画联展将在
行业资讯时间:2024-07-09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久远,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为大家介绍的道家文化是:道教的地狱从何而来?玄门日诵早晚课《步虚韵》指出,皈依、静念、稽首大道,有念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4
在佛教的经典里,每部经都是以“如是我闻”开头,以“信受奉行”结尾。这是因为当初经藏结集时,阿难自言听闻于佛陀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30
对于夫妻来说,婚姻和谐是很重要的,如果婚姻不和谐的话,那就会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如果是婚姻关系紧张的话,不妨试试以下的这几种家居风水吉祥物,它们能够帮助促进婚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5
看到维根(纯素)这个词终于被《新闻周刊》、《时代》和《今日秀》使用,令人大受鼓舞,但是它的含义是否真地被公众了解呢?例如,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告诉我,为了治疗她的孙
素食资讯时间:2024-06-17
现在道教文化比较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了,而养生文化其实就是从道教文化里衍生而来的,也是道教文化的一种。如果想要多了解道教文化的话,还可以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