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有即九居 在「什么叫慈悲」一文中,曾引用了「三界之内,水陆空行,胎卵湿化,四生九有」来解释众生。后来,因发心校对的弟子说:「四生在一般人容易知道,什么是九有?恐怕就少有人明白了。」我说:经云:「九有即九居。」如果这样答复,若是没有研究过佛学的人,又要发问,何以又叫「九居」?故此,再有解说的必要。 「有」是对无而说,或是对空而说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以内,有天界、人间、阿修罗、畜生、地狱、鬼类等六道众生,轮回受生,无有休止,在这样的流转境界之内,有生有死,有因有果,此死彼生,故谓之「有」。「九有」是万类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地方,共有九处,叫「九居」,又称之为「九有情居」,这九个地方是: 一、属于「欲界」的:有(一)我们这个地球,以及其他的星球世界,凡是人及一切万物众生居住的,还有地狱及天堂,乃至天上的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又名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众生乐于居住之处。 二、属于「色界」的:有(二)初禅的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三)二禅的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四)三禅的少净、无量净、徧净等三天。(五)四禅天中的无想天等,是色界众生乐于居住之处。 三、属于「无色界」的:有(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以上是无色界众生乐于居住之处。 上举凡有()括弧的,标明所指,就是有情众生所乐于居住之处总共有九,大乘义章曰:「此之九处,众生乐住,名众生居。」 于此,读者心中,不免有人发生疑问,诸天是快乐无比的,众生当然向往生天,但是,地狱鬼类及畜生,乃三涂恶道,痛苦不堪,何以经上要说「众生乐住」呢?笔者的回答是,天堂地狱,六道轮回,善恶乐苦,万法唯心,众生所造;为善者上生天界,造恶者下入地狱,或堕鬼类,或生畜生。明知如是,然而世人多愚,不受劝善而行善,反去学恶而作恶,不为一切善业以生天,更不修行证道去佛国,竟要贪染乐着,去造一切恶业,每天所见所闻,无不是贪、瞋、痴、慢、疑、杀、盗、淫、妄、酒,邪见迷信等,必遭三涂恶报苦果之因行,固有的道德文化,圣贤言教,视若无睹,听而不闻,置之不理,甘心情愿去作恶业,而堕三涂,受诸苦报,永劫难脱,这还不算众生乐意居住之处是什么呢!
佛法的基本知识日慧法师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最后,想藉此提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修四念处法门,这法门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词,新译持息念,亦有依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31
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生死,入于涅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小乘修行人不是没有慈
放生问答时间:2024-03-19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纭。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诃梨跋摩造《成实论》。因这二部论典的传播,而形成俱舍成实二宗
佛教知识时间:2023-09-25
就是要尊重戒律。戒律是成佛之根本,所讲要成佛必先学戒,戒能生诸功德,由戒生定,以定发慧,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犹如阶梯,次第而进,不可超越,三学包括了整个佛法的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14
祈竹仁波切:有人说小乘是低级佛法,大乘行者不应修持,对吗 问:很多人说小乘是低级的佛法,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这是对的看法吗?答:轻视任何部份的佛法,都是极不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这四位当中到底哪位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据说公务员考试曾有这样一道题:下面选项谁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A. 张百忍 B.唐三藏 C.吕洞宾 D.嫦娥项吕洞宾是八仙之一。
修行受用时间:2023-08-08
为什么说诚敬是入道不变的原则?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座下勇猛精进,为人所难能。又欲刺血
净律社时间:2022-09-06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常人遇苦心生抱怨,以为都是别人惹的,或是自然界造成的。这样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多生苦恼、热恼;如果生厌心,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8-11
以坚持四重戒法 为入道根本文/ 道 亮 法 师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吉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彻悟大师的《净业八事》第五条 :“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四重戒是不杀生、
道亮法师时间:2022-04-29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
圣严法师时间:2022-02-21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太虚大师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
太虚大师时间:2021-05-28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璨禅师就是三祖僧璨,信禅师就是
净慧法师时间:2021-03-13
原文: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学佛,当极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为世间贤人善人,以立其基。良以佛以三
印光大师时间:2021-03-13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在思考模式有所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我们先讲小乘的空
净界法师时间:2021-02-03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近善知识难,生正信难,此五乃难之难者,沙净弥已具其四,所欠者唯生正信耳。今幸出家,得遇大善知识为依归,又浑身跳
憨山大师时间:2020-12-05
问:小乘与大乘在放生方面是否有区别? 希阿荣博堪布答:阿底峡尊者说过,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7
问:我退休后,在家中每日念《无量寿经》及念佛,求生净土,并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向亲朋好友介绍佛教和净土法门,也捐印经书、放生等。请问这样做是否为小乘,如法吗?净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5
佛教在中国,大乘八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小乘这两宗宋朝以后就不传了,现在南洋小乘,中国只传大乘。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没有小乘哪来的大乘。这是中国祖师大德们,唐朝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5
要学佛,建议大家要每天都念普门品和地藏经。观音菩萨是可以护住我们的悲心。在末法时代,众生修行都喜欢用大脑思维,所以研究佛法,上佛学班的会越来越多。但是践行的,会
其他文章时间:2014-11-25
东南亚小沙弥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
大德居士时间:2014-11-27
学佛后,其实应该要体悟到,朴素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穿衣服要朴素,吃饭要清淡,讲话要简单,同时,思想更要朴素。越朴素的人,越接近于道。现在社会信息很发达,各类信息
其他文章时间:2014-11-29
若想从轮回解脱、成就佛果,仅有出离心还远远不够,戒、定、慧也是其必要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八万四千法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三个——戒、定、慧。戒、定、慧对于小乘、
藏传法师时间:2015-07-26
【经典介绍】《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8
问:修大乘法需要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行,反而是小乘更容易获得解脱。是吗?索达吉堪布:其实这是不了解大乘法门的殊胜而致。众生转生在轮回之中,其恶业习气十分深厚,如
藏传法师时间:2016-04-06
一钵百味饭 度化万众生从前,文殊菩萨是个叫慧王的比丘,他跟着一个叫勇莫能胜的佛修道。有一次,慧王比丘持钵来到一个城市,他得到了一钵百味饭后,便由城内往外走。有个
其他文章时间:2016-05-31
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观念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我们本身就不会珍惜我们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11
平常我们经常听到佛教里有小乘、大乘、金刚乘的说法。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普度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西方有句俗语:条
藏传法师时间:2016-09-13
道不是用来讲的,也不是用来听的,而是用来行的。如果道是用来讲的,永远会打架。你看网络上,很多法师提出的观念,往往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更多。但要记住,只要把道拿来讲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10
我们很缺乏“缺欠”的教育,其实万事万物都要缺一些,你不缺,老天爷会会让你缺一块。从这一点看,不管贫穷还是富贵,痛苦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天道都是损有余而补不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07
问:大乘菩萨依靠菩提心来断除烦恼,小乘是依靠什么呢?索达吉堪布:阿罗汉的相续中应该是有菩提心的,只不过小乘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而已,不然的话,我和我所执是无法断除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7-06-09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科判(续)(一)入道基础:就是要尊重戒律。戒律是成佛之根本,所讲要成佛必先学戒,戒能生诸功德,由戒生定,以定发慧,戒定慧三学,以
汉传法师时间:2017-06-23
佛教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分化,分成大乘教和小乘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弘扬与南印度与锡兰一带,该派尊崇释尊为伟大的教师,而非神明,其经典为比较古老的巴利文经典。上座部
佛学入门时间:2018-01-31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太虚大师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
其他文章时间:2018-04-26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修的五种:你要读诵经典,读诵净土五经;要观想,就观想忆念极乐依正;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佛;要口称圣号,就口称弥
宏海法师时间:2020-02-12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27
探索佛教与当代社会、当代生活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弘扬佛教文化,启迪悲智人生。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22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正知,在《广论》讲时存正知,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就知道在吃饭,托钵的时候就知道在托钵,念经就知道在念
界诠法师时间:2020-05-04
大安法师微开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4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8
诸佛感应论释惠空─慈光寺住持慈光禅学院院长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提要念佛法门以其简单易行和他力救济的特质,特别相应于现今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性。本文拟就简易和他力救济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0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2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唯有弘扬佛教真理才能破除迷信一九七八年七月四日的中国时报,一则新闻报导是:寺庙本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应神权君权之时的帝王之需而生,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而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美女突然换穿衣风格来上班,保安都不认识了,是不是差别太大了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有一位婆罗门预多加,到祇树给孤独园,请示佛陀说:「世尊!在家的俗人,应当如何才能得到现世安乐?」佛陀答:「有四种方法,能使在家人,得到现世安乐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什么叫慈悲一般人都知道,孔孟谈「仁义」,耶稣讲「博爱」,佛教行「慈悲」,其意义是:宽惠正直,爱人无私为仁义;神爱世人为博爱;如果说,慈爱与同情,加之以怜悯,为慈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表演完这个魔术,被我妹追了3条街,现在天黑了还没敢回去!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什么叫无明有一次,佛陀的两位弟子,舍利弗和拘絺罗,在一起讨论问题,拘絺罗问舍利弗:「何谓无明?」舍利弗的回答很简单,开门见山的说:「无知,即是无明。」随即舍利弗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