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浅释—药草喻品第五
主讲:法闻法师(北京广济寺)
2010 年01 月26 日 北京茶缘茶城洮砚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应上首弟子,大家熟悉的以摩诃迦叶为首的四位弟子所问,以三草二木将人乘、天乘二乘譬喻为大中小药草;将上根、下根菩萨喻为大树和小树;将佛的平等智慧譬喻为一味之雨,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种种的草木,皆悉受这一味之雨而润泽成长,如同佛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妙法莲华经》就是以形象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以譬喻比喻很形象的形式来开显、来展示佛祖的第一义谛、大乘法、无上妙法。在前几品中,我们说过佛法就是佛法,不分大乘小乘,也没有什么方便说究竟说,这些都是佛祖为了给众生一个台阶上,让我们逐步地认识到佛的本意,认识到真正的佛法是什么。给我们一个台阶,什么人天乘、大小乘,罗汉声闻菩萨乘,有三乘、甚至有五乘,这些都是给我们一个台阶上,而在最后,上了台阶到达了顶端以后,才认识到原来佛法就是佛法,他不分大小乘,不分方便说究竟说,这就是《妙法莲华经》要开示给我们众生的。
因为是无上妙法,佛祖就用他最平实最浅显的讲故事、打比喻的这种形式,用形象语言来给我们开显真正的佛法。这一品——药草喻品,顾名思义,以药草譬喻人天乘,以树譬喻菩萨乘,以雨譬喻真正的佛乘、佛法。这个比喻非常的形象,整篇经文说的很周详,里面有好几个比喻。我们多读几遍,能读三遍以上,你就会对经文所说的大意完全明了。
下面我就与大家一起,来认识几个在这一品里面所出现的法相,就是佛经独有的语言,也就是名词解释。这一品里面第一段,佛的十种德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所有佛通用的十个名号,我们在前面几品早就认识了,凡证得佛的果位都具备这十种德行。有时候我们把佛也称为如来,称如来的比较多,不懂这个词他认为如来佛具体指的是某一尊佛,其实不是。如来是所有佛的通称,所有佛的德号都可以称如来。为什么叫如来?如其所来,或者两句话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或者用禅宗的话来解释,如其本来,原本如此,灵性众生福德智慧原本具备,不需要向外边去求的,外边求来的,不是自己的,也不属于自己,从外边得来的都不真实,原本真实的是本有的、本具的,最初的是最真实的,这就是如来的意思。下面“应供”,是说佛证得福德智慧圆满,是人天的老师,一切圣贤的老师,就应当受到尊重和供养、奉侍。“正遍知”,就是如来的智慧遍知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原理,从体、到相、到用,如来都是一一尽知。“明行足”,是佛德能的一种体现。“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十个德号。我们一般称佛、世尊或者如来比较多,在有的经典里或者在有的诗人写诗的时候,为了用词上的需要,称佛祖也会称无上士、天人师。
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
这就是如来出现于世,在世间所要做的事,具体说就是让众生未度者令度。“度”在佛经里面用的频率很高,每一部经典里面几乎都能看到“度”这个字,最常用的词大家都熟知的—“普度众生”。这个度我们怎么理解呢?一般通俗的解释,通“渡”,最初的含义是船渡、渡口,乘船从此岸到彼岸,这也是一个形容词。我们现在汉语加了“氵”,但在佛经里面没有“氵”,古汉语里有没有“氵”是相通的,他的本意就是渡船的意思。佛经里面引用度就是从烦恼此岸,通过法船,就是佛祖开示给我们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佛法的船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解脱圆满的彼岸。完整一点说,应该是:从烦恼、缺憾,缺憾也是一种烦恼,但应该从烦恼里面摘出来单讲更好一些,从种种烦恼、缺失、遗憾的此岸度到解脱圆满的彼岸。度是这个意思,这是最通俗、最形象的一种说法。比喻说法形象,但是表述的比较笼统、抽象,更具体一点说,度就是度化、转化的意思。后来解经的祖师把度换了一个词,用“转”这个字,“度烦恼成菩提”,最早是这样,但后来就成了“转烦恼成菩提”,这是受禅宗解经的影响,禅宗的祖师解经最直接,就用“转”了,其实“度”具体一点说就是“转”的意思,有的祖师还用“化”,转化,“化”不需要更多的时间过程,当下完成。把烦恼当下转化为菩提,把生死当下转化为涅槃,把苦当下转化为乐,生灭之苦转化为涅槃之乐。
“未解者令解”,解什么?解世间法、佛法的意趣、道理,从理论上明白。“未安者令安”,安,我们说理得才能心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安心,悟到一定程度,到达一定境界才能够安。佛法讲的安乐的境界都是需要在解理的基础上,要理论来支撑境界。佛法在具体的修持上分为两大块,首先是基础佛理,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从基础佛理再上升到无上妙法,佛理是常识知识,是可以学的;但是佛法在理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要变为自己的、要悟,“理”可以学,“法”必须要悟,不悟就没有法。佛法不是佛教也不是佛学,是佛法,我们学佛想要要的,不是佛教的常识知识,佛怎么拜,经怎么念诵,那不是目的,那是常识知识,不是我们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悟法”。在法华经里面叫作解,解是学佛理。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要悟大法,悟到了妙法,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涅槃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最高境界、圆满境界。“德无不圆,障无不寂”。什么是业障,什么业障来了,他都能够知道,不一定说业障完全消了,业障不可能完全消了,因为无始以来我们都在造业,你要说把业完全消了然后再得涅槃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把业完全消了,像净土宗说的再往生也是不可能的。涅槃就是理透彻了以后,通过解,然后得理就心安,心安就能够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我们称为涅槃境界。涅槃就是像佛祖证得的正遍知、世间解一样,凡事来了他都能够明了是怎么回事,他有自己的使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他自己都能够明了,时时处处,于事事物物上都能够得心应手。从消极的一方面说,所造的种种业障来的时候都明了,能明了就能够化解;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继续反思完善,该做什么,怎么做?该修什么,怎么修?点点滴滴,环环相扣,再也不会造新的业,新的遗憾就不会有了,这就是涅槃境界。“德无不圆,障无不寂”,德无不圆就是在一点一滴上,从细微处都能够发现很实际的修行的契机,而不是说全部都完成了,万事大吉了,可以高枕无忧、一劳永逸了,不是这样的。佛祖成佛了,他还是继续随着他的愿力做他该做的事,涅槃不是什么都停止了,什么都终结了,而是真正能够把握好,用现在人的话说,事到面前就能够明了,能够判断,把握价值观,用最最彻悟者的价值观来判别,什么是福德,值得去做,什么是业,要积极地去化解。障无不寂,不是说没有障,而是说障来了,能够很有效地去化解、消除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佛希望我们众生像他一样“如实知之”。“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身心两方面有什么不自在、不安,轻说是不自在,严重一点就是疾病、疾患,也是不安,佛说都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令得安,达到生命最高境界—涅槃。
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不光是针对我们人,还有所有的众生。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
我们上次说哪里参悟《妙法莲华经》,哪里就是灵山分会场,佛祖当年初次说《妙法莲华经》是在灵山会上,佛经里面是耆阇崛山,那是梵语的音译,我们汉语意译过来就是灵鹫山,简称就是灵山。当时灵山会上的场面是千万亿众生来听,来开法华会。
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
“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这一生参悟“妙法莲华经法”,就能够得到安稳。“后生善处”,纵然不能当生成就,后生来生也能生到善处,听闻“妙法莲华经法”就有这样的利益好处。这一生能成就固然是好,即使不能成就也可得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来生还可以继续闻法、修行。
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
一时悟不到妙法、大法不要紧,逐渐地渐得入道。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只要我们经常参学大乘就能够得到大乘法,如雨露一般的清润、滋润,能够得到大法的益处。一时悟不到究竟妙法不要紧,只要我们坚持听闻熏修大法,也能够悟到。
这个说法前几品都说了,佛祖说法就是苦口婆心,反复地说,不厌其烦地说。因为当时讲学的场面,听众是来来去去的,不是说来大家都同一个钟点来,同时散会,不是这样,有的早到,有的晚到。所以佛祖说法有时候一个问题反复地多次说,甚至每一个经典前面先大白话说一番,最后再来一个总结,这就是佛经里面偈结语的出现,结语只是把前面的白话来一个重复。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这一段主要是讲佛祖能够应机说法,应机说法始终不离大方向,就是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法、大乘妙法,始终是针对众生的烦恼相,大法应机,应机就是有针对性,用解脱相来转化烦恼相。离相,通俗一点说就是出离相,我们先从基础佛理来说,众生因为处处系缚,所谓作茧自缚,自己为自己设套,往里面钻,没有出离心。灭相,灭是寂灭,后面的究竟涅槃常寂灭相,是解释灭相的意思,灭相具体说就是究竟涅槃常寂灭相。涅槃常寂灭,就是我们刚才解释的“德无不圆,障无不寂”,涅槃翻译过来,玄奘法师翻译就叫“寂灭”,有时候也翻译成“圆寂”,圆,德无不圆,寂,障无不寂,障,烦恼的意思,烦恼无不寂。
“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就是有针对性,佛知道众生之所以是众生,就是烦恼系缚,于事于理上,德不能得其圆,障不能得其寂。佛就针对众生的问题一一来说法,来护持、护佑众生。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随宜说法”,就是有针对性地说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重宣此义”就是对前面白话文的总结重复,重温前面所说的大意。
第五品—药草喻品,全文不是太长,我们把第二段再看一遍。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药草喻品,比喻佛说法如雨泽,佛说的是如来本怀、如来本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法。罗汉、声闻、缘觉、菩萨,甚至人乘、天乘现在汉语里都是“佛之法”,就是通往佛法的阶梯、台阶,在其他经典里,佛祖早期、中期的时候说的都是“佛之法”。像说《妙法莲华经》、《无量义经》、《涅槃经》这样的大乘微妙法的时候,是佛最后总结性的,也是他最后,经过多年的说法,把环境、气氛、氛围已经熏修、培植的差不多了,把他最最微妙的法开显于世、开显于众的时机应该到了,这个时候在灵山会上宣说“妙法莲华经法”,这个时候的法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法,跟前面方便意义上的佛之法有所区别,更上了一个台阶,也就是以前所说法都是二乘三乘法,罗汉声闻菩萨乘,也说了那么多年,听闻熏修三乘法的弟子也都到场了,都在灵山会上。
这一次灵山会上的妙法就是对以前多年来所说法的提升、升级,来一个总结和升华。反过来说,以前所说的种种法,都是为这一次灵山会上的妙法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个基础,前面所说的罗汉声闻菩萨乘都是方便法,灵山会上的微妙法才是真正的佛的本意。《妙法莲华经》一再强调,不管哪一品都是强调升级、升华,会三归一,原来佛法就是佛法,没有什么一乘二乘三乘,无上妙法就是不二法,哪有一乘二乘之别。不二法门在《妙法莲华经》里面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在《维摩经》里面有提到不二法,真正的佛法就是不二法,真正意义上的佛法的微妙之处就在这儿。佛在灵山会上将不二法门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叫做开示,佛经里面常用的“开示”这个词就是出自《妙法莲华经》,开佛知见、示佛知见、开显明示。我们听众要与妙法相应的话,就要悟入佛之知见。
《妙法莲华经》读熟了以后,会觉得没发现什么高深的东西在里边。我们一再强调《妙法莲华经》,妙在什么地方,妙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及,语言文字的表述太有限了,妙在语言文字之外。我们在前几品里面提到了,《妙法莲华经》提升三乘乃至千万亿众生的知见,让知见升级,转变认识观,提升认识力,到转变众生学法的境界,概括地说就是让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提升众生的气度。《妙法莲华经》妙就妙在他的言外之意,是让众生悟入佛的知见,提升众生气度。只悟入佛之知见还不够,这是通常来说,是佛开示了佛的知见,让众生悟入佛之知见。除此外,还要有气度,妙法大法的言外之意,就是提高知见、提升气度。知见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力、悟性,是无形的,气度相对就比较具相了,就像我们说一个人的气质一样,人与人的区别差异在哪儿,都是眼睛耳朵鼻子,不是说眼睛耳朵鼻子有什么大的差异,主要应该说是气度不同,或者一般说是气质不同,气质是从表层、表面上来说,从实质上来说应该是气度,气度更实质一些,更内在一些。大乘妙法,妙就妙在言外之意:提高众生知见、提升众生气度,这个也叫作法器。你信不信妙法,不是说妙法有没有,可信不可信,而在于你有没有这个气度,就像这个器具、容器一样,接受不了,你才否定他,你要肯定他,就说明你一定有这个气量,能够接受他,这就是气度学大法,气度的重要性。
小根小器悟不了大法,悟不了妙法,得不到佛的真传,这在后面几品也讲到五千弟子退席这个典故,也出现在《妙法莲华经》里。为什么佛说真正的妙法的时候他不听了呢?他说佛祖怎么一反常态,过去说了那么多年罗汉声闻菩萨乘,现在怎么又否定了呢?接受不了,中场退席,不听了,这就从反面很具体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气度不够的人很难得到大法。虽然他没有全听完,坚持下去,终归还是与大法有缘,毕竟也亲临灵山会场,其实也得到了大法妙法的益处。所以佛说法如雨露,听法者如草木也好,草也好,树也好,大树也好,小树也好,一云所降之雨各种草木花果都能够得其润泽,药草喻品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展示妙法与受众的情境。
分身集会品第二无量世界的地藏分身和无量业道的出离者随众,随地藏王菩萨一起来到这个法会。由于我们的身障不知道,地藏王菩萨的分身有无量亿,无量亿的分身有无量亿的随众,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后秦鸠摩罗什(344-4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4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称佛名号品浅释 第九卷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在那个时候,讲完了前面第八品,在第九品刚刚开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04
宣化上人讲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10-07
浅释在北京大学的无相念咒张尚德吴辉雄医师陪我回老家湘潭,我带了一些小本《金刚经》,送给亲朋戚友。一日下午,我和大哥张俊德说:「我们一起为死去的父亲念『阿弥陀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受持品第五对于任何一个教法,若不依经典来修持,来实践,来观察,我们就无所依从,尤其是世尊灭后,经典是我们所依的唯一法宝来源,虽有其他善知识设教,亦不离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2
八识规矩颂讲义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述留云佛学研究社。开办初见。原欲先讲大乘起信论。为初机得以根本入门之学。业已登诸报端。乃因民报社讲员李君正刚。演讲一过。闻者咸谓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4
妙法莲华经五重玄义辑略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辑以此五重,解释经题,题下经旨,罄无不尽。言五重者。谓名、体、宗、力用、教相也。玄、幽微难见也。义、深有所以也。此我圣祖深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4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不敬请法戒第六初制意者。诸佛所师谓是法。菩萨理应敬人重法灭身求请。而反露踞傲轻慢人法。失道之甚故须制也二次第者。前则于失者不教诲。今则于得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4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无垢性品第四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已。齐整法服五轮着地。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2-08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释觉空 恭诵MP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Oc4MwOujPCt0dHc5BuZ1g
佛教知识时间:2023-12-14
目连尊者,为盂兰盆之发起人,梵语盂兰盆,译义倒悬。目连出家证阿罗汉果后,欲报父母劬劳之恩,遂以天眼,观父生善处,喜慰莫名。再观,知母堕饿鬼道中,悲伤不已。即以钵盛饭,飞往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3-10-14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释觉空 恭诵MP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T1T5h65EHLWX4aJCl7H9Q
佛教知识时间:2023-09-23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
佛经时间:2023-09-11
妙法莲华经后序后秦沙门僧睿述法华经者,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也。以华为名者,照其本也;称芬陀利者,美其盛也。所兴既玄,其旨甚婉;自非达识传之,罕有得其门者。夫百
佛经时间:2023-08-30
陈柏达: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系列:第五、六、七章改变命运的基础功夫;改造命运的方法;结论第五章 改变命运的基础功夫 要改造命运就必须决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8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 晋敦煌郡释灵摩罗刹,华言法护,本姓之氏。八岁出家,诵经日万言,志宏大道。遍游西域诸国。带梵经还中夏。译出贤劫正法华诸部。晋武末年,隐居深山。山有清涧,可取澡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2
黄念祖:无量寿经释 第五讲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四十二卷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净,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证觉。 我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9
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摘自南无羌佛原法音开示)今天我为大家讲什么呢?就开示至关重大的成就解脱关键佛法吧。这一次我必须要提醒大家,今天我对大家讲的法确确实实
佛陀住世时间:2022-10-03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
常见佛经时间:2022-09-27
《妙法莲华经》云:“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以五浊恶世,但乐着诸欲,如是等众生,终不求佛道。当来世恶人,闻佛说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有惭愧清净,志求佛道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12
“妙法莲华经叙品第一”记载,日月灯明佛说《妙法莲华经》六十小劫,为德藏菩萨授记后入无余涅槃。佛有八子,皆一一成佛,“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12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世尊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当舍利弗再一再二向世尊请法时,世尊亦再一再二地制止舍利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12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中云,“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09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㝹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
当阳玉泉寺时间:2022-05-15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
好好学佛时间:2022-05-07
1993年结夏妙境长老宣讲于正觉精舍第4讲 / 1993年6月9日〈叙品‧第一〉连载(三十)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我们中国佛教是大乘佛
当阳玉泉寺时间:2022-04-30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在演说《法华经》时,总是见到一只山鸡在旁听法,七年如
宣化上人时间:2021-10-14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比较少见。但发现,念法华经和华严经感应录中,普贤菩萨的感应就很多了。普贤菩萨是华严经的会主,法华经的最后一品中
其他文章时间:2021-02-07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6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6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也可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13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13
释迦牟尼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做“能仁”、“寂默”。能仁──他能普度众生;寂默──他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们应该尊重,看戒律就像佛似的,就像师父似的,要像恭敬师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2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5)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成就破乱”:他们不能成就他们的破乱,“由汝心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6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7)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7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时临末法,众生福薄。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7
2014年12月28日(农历十一月初七)是郑州莲花源寺首届《妙法莲华经》诵经法会圆满的日子。凌晨四点半,随着清脆的打板声,精进的佛子们又开始了一天的修行生活。清晨举办吉
新闻资讯时间:2014-12-31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在演说《法华经》时,总是见到一只山鸡在旁听法,七年如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21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19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于“阿含部”。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7
让佛告诉您:遇到《妙法莲华经》的人有多难得?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佛在《法华经》里打了十个比喻,我只记得其中的五个。哪五个呢?佛说:“舍利弗啊,一个人能够
佛教经咒时间:2016-12-21
《点灯祈愿文》浅释传喜法师2008.6.14晚开示我们念《点灯祈愿文》脑子里能观想起來吗?念‘愿灯具’灯碗大的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这灯炷有多大呢?象須弥山那么大,须弥
藏传法师时间:2017-04-07
佛学视频时间:2020-02-24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11
佛学音乐时间:2020-04-28
悲心诵真言 灭却众生苦 《破地狱真言》,大慈大悲心,我们每个人坐在莲花上,像观音菩萨一样飞到地狱门前,火烧地狱、冰冻地狱,所以一切受苦众生都是我们的生身父母,这样
传喜法师时间: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