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的朋友发微信可怜兮兮地跟我说,“放假这几天,我每天过得都特别没劲儿,怎么说呢,就是‘空虚’,也有想做的事情,可是一天一天这么过下来,还是每天抱着电脑手机玩个不停,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也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可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是真的空虚吗?
一些羡慕别人的马甲线和好身材的,在微博上关注了很多瘦身达人,看到那些瘦身成功的例子,觉得很棒,做了三天的平板支撑,吃了三天的清水煮菜之后就放弃了,从淘宝上刚买回来的哑铃还放在桌子上,一次也没有拿起来过;一些喜欢写字的,羡慕同龄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高点击量的随笔和微博上面的V认证,投稿一两次被拒绝,就声称编辑有眼无珠,再也不想写了;看到某位作家的读***录,哇,他好厉害啊,竟然两年读了一千多本书,我要向他看齐,制定一个目标:每月至少读四本书,就过没过几天就忘记了。
我们不是空虚,我们有目标,也有梦想,只是我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却根本不愿为了目标而付出微薄的努力。
其实,是因为我们真得太懒了。
为了以防朋友以后再问我这种问题,而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在这里结合“应该如何克服这种懒惰的情绪,从而打破现在这种迷茫,空虚的境况”这一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嗯,不是为了治疗什么拖延症之类。
1,“不如,从最喜欢做得事情开始。”
我的爱好很单薄,除了写字就是画画。在最难熬的一段日子里,在我改论文都要吐了的时候,什么都懒得做,实在没办法了,只能选择先画一会儿画,很容易就静下心来,那时候再改论文,就觉得没有那么排斥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依靠画画从空虚期走出来的。人对于喜欢的事情,会不由自主地充满热情,自认为这一招是克服懒惰的最佳办法。
哦,你说没有喜欢做的事情?请跳到第四条。
2,“至少培养一项喜爱的运动,并且尽可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运动可以改变人,这是真的。
运动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培养一种自己同自己的相处的能力。长期坚持一项运动,也会很有效地帮助你克服惰性。
一开始可以先从一周三次,然后变成一周五次,最后一周七次,循序渐进。
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问过我,因为同学看到我几乎是每天都去跑步,也不见我熬夜写论文,可是每次论文我都是完成速度最快的一个,分数出来之后也很高,大家觉得特别神奇。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就是多运动,多运动,多运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不仅不是浪费时间,还会让你有一种时间成倍被利用起来的感觉。与此同时,你也会感受到由于运动而改变的一种积极的心态。我坚持每天去跑三千米的时候,是非常好的状态,基本上一些生活的烦恼都可以在跑步的时候想通,干什么都特别有活力。
习惯运动之后,整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变得勤奋。
3,“计划表是一条看上去很难走的捷径。”
很多朋友说,像你一样安排计划表真得有用吗?我想说:有用,真得很有用。你制定一份计划表之后,一天两天可能看不出来什么,一周,两周,一个月以后,你整个人会焕然一新(笑)。原理很简单:由繁入简。计划表会将一件看上去很难办到的事情,分解之后变得很简单。其实所谓的拖延症我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可能是性格使然,我绝对无法等到一项任务在快要截至之前才开始,那样我会疯掉。也就因此在一篇长论文布置下来的时候,我会立刻开始着手准备,比如说在一篇需要两个星期后交的论文刚刚布置下来,我就会立刻下课就去搜集资料,提前两个星期开始,然后在计划表上面安排出时间,每天抽出一到三个钟头修改润色,这样到最后我上交的作业质量,绝对比一些人提前两天匆忙赶稿完成的要高。
它不会让你过得更轻松,相反它更像是一种束缚,你需要遵守它的重重要求,但是最终你也会享受到它带给你的成就感。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就像是过山车,一开始比较容易,慢慢开始上了难度,在中间有某一段时间是最艰难的,但是咬牙坚持下去,你会非常痛快,非常满足。
到后来,你越习惯,你就越会发现所谓计划表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根本没有必要依赖它。我制定的计划表坚持了半年,后来就完全不用在特意纪录在手机上了,脑子里已经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更有弹性也更不会被拘束,执行起来也更轻松。这时候基本上就是已经养成了习惯。我认为这才是最后应该达到的效果。
到那时候,我们再来讨论所谓的“懒惰”吧。
4,“在你真得什么都懒得干的时候,大道理都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很多朋友跟我说,总有一段日子什么都不想干。在这段日子的时候,你能做的最不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读书。
很多人说这段日子很“迷茫”。
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迷茫”的资本,我也从来不认为“迷茫”是一种可以逃避学习的借口,这种自以为自己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的惶恐和懒惰,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学习,很多时候,想要克服这种所谓的迷茫,就是要强迫自己继续学习,广泛学习,无论是你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而最快速的一种办法,就是阅读。
当你无聊空虚的时候,只是因为你的脑子空了。从读书开始,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天文学……不想读?不感兴趣?别狡辩了,你就是懒。读书本来就是枯燥的,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凭借个人喜好读书其实是非常幼稚的一件事,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强迫自己去读一些不感兴趣的领域的书籍。我最反感的就是一些小孩子说:“我讨厌XXX题材的书……”,在我看来,以我们现在的年纪资历,涉猎情况和知识储备,还没有到达可以凭个人喜好去选择只读或者不读“某种体裁”或者“某种领域”的书籍的高度。
读书可以让你很大程度上改变懒惰的习性,你会发现,读着读着,你就会上瘾了。
放下手机,关上电脑,老老实实选择几本书,把“读完它”写进你的日常计划表里吧。
其实,真有所谓克服懒惰情绪的方法吗?
我想说的是,你之所以无法克服,不是因为你不能克服,而是你不想克服。
你还没有找到那个真正能让你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的动力。
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就是在经历过与自身惰性的抗争之后,才成为和我们不同的人。我不会说他们比我们强多少,比我们优秀多少。只是,我很敬佩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且他们愿意坚持,他们愿意克服自己的懒惰,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
如果你厌倦了一味迁就自身的惰性,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踟蹰不前,下一步,就是一份咬牙而上的决心,去尝试那些曾经不愿意尝试的东西,去找那个你自己都不知道藏在哪儿的全新的自己。
你要记得,不摒弃所谓的舒适安乐,你是永远无法得到什么的。
勤奋一点,再勤奋一点,无论是做什么,总归没错。
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看到一尊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买之,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如何灭堕胎罪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施教就叫辩才。懂文学的人来问,你要跟他说内行话,要通达文学;一个做生意的人来问,你要有商业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静坐中保持静心,保持真实心,保持如来心,这样就可以起观。以静心、如来心摄持一切,那就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众人即我,我即众人,空间、时间、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如何发起大悲心?观六道众生受苦如亲人想!大悲心等5种发心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01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文:茗山长老我少小时随母在家庭中,早晚常常拜佛念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由此种下了“慈悲”的种子。十九岁出家后,在小庙上晚殿,总要念忏悔文:“
佛答时间:2024-10-26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觅善知识,得有缘!你若想希望什么样才算是善知识?佛在世的时候,以佛所说的历来因缘,一个字,自己不认识,问到别人,别人跟我说,这就是善知识;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别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0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问:三灾到时,天地亦坏,唯四禅天不坏。此时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狱之灵魂如何。范古农答: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此火水风三灾,仍自心三毒所感,不从外来。到此之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又嫌太长,听说《华严经》最圆满,就只念《华严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问: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大安法师答: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耕云先生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
情感世界时间:2024-09-16
1 有个同修在没有学佛之前,曾经堕过几次胎;学了佛之后,知道忏悔,天天念经回向给这些被她杀害的胎儿,希望能化解怨结。但是,其中一个对她一直不谅解,使她感到非常痛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4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多情又不留遗恨?清代的书画家中,才艺与品格可圈可点的就属赵之谦,是颇为令人尊重的一位。年少时由于家逢巨变,一时间顿入穷困之境,所以只有靠煮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07
茶,解渴之物;茶,禅茶一味。饮茶的经历与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茶中的六种境界,是在境里还是境外,心中自有答案!境外凡开始喝茶时,茶味都是一个样苦的。茶味单一,味
行业资讯时间:2024-09-05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所遇到的顺逆境界等,皆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支配,《三世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的命运是随着业力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9-04
森罗万象,我们所接触到的六根所缘的,眼缘的色尘,耳缘的声尘,鼻闻的香尘,舌尝的味尘,身体接触的触尘。起心动念第六识所缘的法尘、六根所缘的境界,六根是“能缘”,境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