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净土诗》第十三首
好,我们请看下面第三段。“如来本愿非虚诳,称我名皆到此中。莫患棘墙无客住,只愁枷锁几时空。百川归海水宁溢,万国朝王地岂穷。易往无人真可惜,不知何事恋樊笼!”
阿弥陀如来在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是真实不虚的。这种本愿发出来之后,要用六度万行的功德来庄严,来圆满。等到大愿圆满的时候,它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一种功能,这就叫愿力。这个愿力就在法界当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向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辐射它的威神力量。我们这些众生只要具足信愿,也就能跟这个弥陀的本愿大磁场产生互动、感通,弥陀的本愿就能在我们身心上体现出来。诚如阿弥陀佛所发愿:只要称我的名号,我十二光如来的功德就在这个念佛人身上体现出来,我本愿的威神就能把这个念佛人摄受不舍——紧紧地摄受住,不让他再漏到六道里面去。这些修因证果的大愿没有任何的虚假。在这个本愿里面,尤其有一愿我们要注意,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把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大智慧、大善巧方便,高度凝结在信愿称名上。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要普度九法界众生,然而有什么方法能够实施平等普度呢?这位法藏菩萨思惟了五大劫,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实施平等普度。
这个方法——注意——就是以名号度众生的方法。“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法藏菩萨发的愿:如果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我要建立无量寿的名号。无量寿包括无量光。无量光寿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建立这么一个名号。这个“名”是一个名字,“号”有号令的意思、号召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彰显的意思。那他号令什么?这个名号里面凝聚着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他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他的慈悲、神通、光明、善巧、相好,都在这个名号里面。这就称为万德洪名。所有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叫万德洪名。然后众生信愿称名,就能把名号当中弥陀的万德召唤出来,开显出来,就能够将佛功德转为凡夫众生自己的功德。这叫“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所以净土法门单刀直入:你只要信愿称名,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其他任何的条件。换句话来说,是无条件的救度。这句名号都能念——三岁小孩都能念,只要这个名号里面具足着你要往生的愿力,阿弥陀佛临终都来接引。就是这么直接简单。
但是这种至简至易的方法,却有至极圆顿的道理在里面。也是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智慧所升华出来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但它得到利益却是最究竟圆满的。“只要称我的名号,都能到极乐世界去”,于是十八愿就讲到,“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具足“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深信、切愿,你就每天念十声也往生。这个“乃至十念”就是十声,十声通临终十声,也通平时十声。所以在修行功夫上没有任何门槛。但是“至心信乐、欲生”的信愿背景必须具足。因为我们往生是要靠信愿来感通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本愿早已成就,他是真诚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如果我们也真诚心愿意去——我们愿往生,和阿弥陀佛摄受众生往生的愿,两愿交感就能成功。所以念佛法门,千万不要以为我修行功夫多少才能往生——我持戒多么精严,禅定多么深,智慧多么高,读的经典多么多,做的福德多么大。这些也可以,能增上往生的品位,但是它不是决定是否往生的条件。条件就是信、愿、称名,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本质的要领。
那么“称我名号”就得要有信愿,一个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说这个念佛方法:念这个名号很简单,但要建立信愿的背景却非常不容易。这个法门称为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我们凡夫众生对什么东西相信,总是要眼见为实,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常识作为参照系去评判。越出我们常识之外的,我们总是会表示深刻的怀疑。而这种怀疑又是我们六种根本烦恼之一——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而对于这个完全陌生的佛法界传达的功德信息,我们怎么能够相信得了呢?我们甚至是:对于“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有时候跟阿弥陀佛建立这个母子的关系,可能心理都不一定具备。我们出生下来都是自我中心的,好像你是你,我是我。甚至就是隔壁邻居住了若干年,还不知道他姓什么。说有一个工厂,住在一间房间,住了几年都不知道同一房间住的人姓什么。相互之间是这样封闭,这么冷漠,他已经习惯了。于是想到:“阿弥陀佛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我受苦,他还会管我呀?”阿弥陀佛像慈母一样关照我们。我们在受苦,就等于阿弥陀佛在受苦;我们离开苦难,阿弥陀佛就会欢喜。阿弥陀佛二六时中,就好像一个慈母照顾她的婴儿一样的慈悲,甚至比母亲还要慈悲百千万亿倍。那么我们能建立这样的一个关系吗?很难哪!如果这种母子关系建立起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这流浪的儿子,那个望眼欲穿、盼我们回家的慈母的心情,她是多么的恳切。佛的真诚恳切早已成就,就看我们的真诚恳切是不是具备。这两种真诚恳切一沟通,你就万事大吉了,你就进到保险箱了,你今生一定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没有丝毫的问题啊!作得生想,决定往生哪!所以这里面我们的信心还要具足。
愿,要对这个娑婆世界不感兴趣,厌离呀!这个地方太苦哪!现在种种的灾难频繁哪:地震啦,干旱啦,火灾呀,飓风啊。人文环境也不理想啊!前两天我们到北川县城看,那看到整个县城一片废墟呀!国土是这样危脆,人命是这样无常。人心是越来越败坏,众生的福德越来越少。每个国家都在竞争军备,大家都生活在火山口上啊!你要常常想到这些,还有整个的气候问题、生态问题、冰川融化问题这些。我们人类已经走向一个巨大灾难的边缘。所以要把“厌离娑婆”提高到甚深的高度。三界是火宅啊!不容一刻的停留。所以你就不要忧患:哦,我们都往生了,这个殿堂都没有人打扫了,香也没有人点了。你不要担心这个,娑婆世界全都空了才好啊!释迦牟尼佛来这个世间,就希望我们三界火宅的子女全都走啊,全都移民。你非得说:“我不走,我就在这里坚守,我就在这里烧死也没有关系。”你这么麻木不仁,那佛就无可奈何哟。
你不要担心这个三界里面没有匆匆过客来去。信愿——有缘的众生,往生。还有些不愿往生的、不相信净土法门的,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净土法门的,就照样在这里受苦哦。你已经在牢狱里面,有条件就赶紧出来。你也不要担心那个牢狱没有人,有很多犯罪的人一拨一拨进去。地狱里面不应该去,大家可能都选择不应该去的地方,无量劫以来地藏菩萨还在那里头头救拔,还在那里不疲不厌。所以你也不要担心这个。我只关心自己:我的烦恼——贪、瞋、痴、慢、疑,什么时候把它空掉?我们就被这些烦恼的枷锁紧紧的捆绑住了,让我们不得动弹,让我们离不开三界的这种轮回。十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证信的是什么?就是让我们赶紧离开这个秽土到极乐世界去,这桩事情真实不虚,能给众生以离轮回之苦、得涅槃之乐的真实大利。
但是又有人担心:“哦,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西方极乐世界容纳得了吗?会不会有人口拥挤哟?还要搞个计划生育哟。”会不会这样呢?不会哟。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大家体会这法性土,可能我们很少有概念。我们从经典当中,你看《维摩诘经》里面讲维摩诘大士的那个方丈。一丈见方的小屋子里面,当文殊师利菩萨带着几千个菩萨、比丘,还有优婆塞、优婆夷去探望他的时候,维摩诘大士房子一下子就空了,一下就变大了,而且到他方世界借了三万二千个狮子座,那个狮子座都很高,就放在屋子里面。阿罗汉都升不上去,因为那个法座太高了,还要得维摩诘大士加持才能够升座。好,你说一个这么小的空间容纳那么多的狮子座,狮子座没有缩小,这个空间没有放大,然而广狭相容。狭小的空间容纳很广的东西,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法性土,可以是无穷大,能够容纳无穷多的众生。
而且往生的众生,他身体的体质跟我们人不一样。我们人是血肉之躯,是一个物质性的现象。物质现象,它就有碍。我坐在这把椅子上,第二个人就坐不上来,它有障碍。一张桌子摆在这里,第二张桌子、第三张桌子摆在这里就摆不过来了,它叫质碍。这个体积有质碍。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质碍,它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他的身体是从实相空性里面显发出的现象。这种现象,它无碍。无碍怎么理解呢?比如,光和光它不会有碍吧。不能说:屋子里面我这盏灯的光已经亮了,第二盏灯的光不能过来,你来了我就没地方待了。它不会呀。一盏灯的光在这里能够遍满这个空间,十盏灯的光也遍满这个空间,千万亿的灯光在这里照样弥满这个空间,只不过是光亮炽盛一点而已。它没有碍。所以像光和光没有碍。空气跟空气没有碍,香气和香气没有碍。那么这种无碍到了无穷大的时候,就能够包含无穷多的东西。在我们世间上都有这种表达。你看学数学的人,从有理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数数,数到一个临界点,它到了无穷大的时候,那就没办法用数量来说,无穷大就出现了。一个局部就代表全体,生物全息就在无穷大里面显现。我们这个世间的大海也有这么一个特点。大海底下说是有一个宝珠,这个宝珠能够使海水保持不增不减的德能。所以这个世间——地球上的百川——江河湖泊的水都流向大海,大海它没有满的时候。大海水都有这种神妙。那么十方无量无边的菩萨、声闻、天人乃至于六道的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个极乐世界的地面都能够容纳的了。
西方极乐世界是容易往生的,但是我们地球的人类却没有多少人往生的了。这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就不知道我们这个地球的众生为什么还要留恋、执着这个牢房里面苦难的环境。这是我们众生的一个弊端:无量劫以来在这个牢狱里面待久了。你说:“给你自由,你出来吧。”他都怕自由,他已经习惯了这不自由的情况。一般我们以为:关到牢里面给他自由——提前释放,他很高兴。但是我们确实发现:有些人待久了,他不愿意出来。我们就在这个五欲六尘、恩恩怨怨、人我是非里面待的太久,如油入面,生起不出离之心哪!这就是众生的无明了,愚痴啊!迷惑颠倒啊!无量劫以来生起不了一念的出离之心。今生闻信净土法门,了解西方极乐世界那种胜妙、庄严、利益,我们就得撩衣便行,厌离这个世间,回归极乐的故乡。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成都大慈寺
居士: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 法师:杀、盗、淫、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20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能顺应众生的需要,出现为众生救苦救难的神奇现象。这种感应很难说是由于佛的力量,还是由于众生的力量,还是由于佛与众生和合的力量。非自非他,非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答: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及时行乐的思想的误导,加上种种媒体网络的诱惑,邪淫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不睡不是尔我凡夫所堪能。走极端或许会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阿弥陀佛旧业新业一揽子解决-大安法师开示问:请问师父,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请看下面:【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四愿:供具自皆如意)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在十方诸佛前,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愿:声闻广多无量)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光明有限量,最低限度不能照百千亿亿佛刹的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八讲)这个深信就是对三种不可思议的深信。这样特殊的凡圣同居土,是阿弥陀佛因地的大愿。大愿所成就的力量显现的这种凡圣同居土,不是一般他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三十二讲)好,那么最后总结性的劝勉。净土法门大不可思议,难以相信,难以了知,没有一个人能够发问,释迦牟尼佛,以一切种智观照与会大众的根机,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二十九讲)那十方诸佛他们的功德、智慧所证到的法身功德都是平等的,但是他在不同的刹土施设教化众生的方法却有难易的差异。好,从难易的差异来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三愿:各得真金色身)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天人身上的颜色不全是紫磨真金色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五愿:菩萨演一切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三愿:一时普供诸佛)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十愿:随意见诸佛国)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译文】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略述净宗信愿行6六、结 语净土法门,奇特胜妙,超情离见,唯信乃入。由信启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心坚牢,万牛莫挽。由愿导行,执持名号,仗佛慈力,往生净土,径登不退,毕竟成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给众生最后一次机会被疾病严重折磨的时候,你至诚去念佛,就能够在弥陀名号当中超越这些,至少会减轻很大的痛苦,绝对不会想去自杀。死刑犯在临刑的时候,跟他讲阿弥陀佛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劝修净土诗》序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得于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于此世。原夫净土一门,理极顿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什么叫菩提?菩提是觉的意思,也就是佛果的意思。心是众生能发之心,菩提是所得之果,发有激发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发生的意思,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发成佛的心,就叫菩提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阿弥陀佛我们的依靠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释迦佛已经灭度了,弥勒佛还没有来到这个世间。所以在第四尊佛、第五尊佛之间这样的一个空荡的时间,众生就很可怜了,他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对一切人,上至诸佛菩萨,下至悠悠凡夫,一毫一善,都去随喜、赞叹,都修到了福报。这就是《普贤行愿品》第五行愿随喜功德的内在的心性价值。要让小孩子孝顺父母,要让他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戒定慧三无漏学戒,是让我们了解烦恼贼在什么地方,每一条戒都是指向我们烦恼的,降伏它的。定,就是把这烦恼绑住。慧,就是以智慧剑把这个烦恼贼杀死。这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智慧光是对治我们的愚痴的心,让我们接纳这光明,透视诸法的性相因果,种种因缘,了了分明。欢喜光是对治众生的瞋恨。嗔恨是由于有人我的分别,有欲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东林佛号把我们的悲心唤醒东林佛号念得一定要深沉一点,然后掌握它的节奏。一句佛号走四步,它有抑扬顿挫的关系,要唱得哀婉有致,这样容易摄心,可以把我们的悲心唤醒,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 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这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当机并且又能够契理。所以这是十方三世诸佛慧命所在,是所有众生得救的核心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厌离娑婆厌离娑婆首先要从厌离自己的身心开始。观身不净,身体是不干净的,污秽的。观心无常,心是生住异灭,没有一点真常的宁静。透过身心的厌离,再进一步厌离由这个身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是依据众生的根机而加以施设的。以禅定的功夫开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哪怕你一天用上十分钟、回归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问: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因果论,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而受五百世狐身,此是否有同此之忧,因为我们也学师父向人说法。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问: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答:不能简单的这样说,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他还是不错,有修行,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它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曾
舍利瑞应篇时间:2024-09-10
为什么清末民初 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宋明理学用心性的,佛家禅宗、华严的大道理来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6
问: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九倍,等他断气后再进行助念比断气前更容易搞定。那临终助念是在断气前进行?还是等他即将断气之时或断气之后,再进行助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8
问: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时家中也有念佛声,请问法师这个现象是不是魔障?我有些疑惑,请开示。答:对这个耳边出现的念佛声音,包括梦中出现的声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7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7
请看经文:“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专持名号,就能契入三昧,就能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6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生常常杀业很重,喜欢吃海鲜。这也是众生相互之间的共业所感,但是我们怎么去认知这个事情?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6
大安法师:念佛深妙义,唤醒梦中人念佛深妙义,唤醒梦中人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讲记“佛悟此心,如醒时人;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离醒时人,无别梦中之人,岂离梦中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6
问: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该怎么办?答:这是物欲横流的社会比较普遍问题了,原来婚外情大家都是众口所指啊,很难站立社会上的丑行;但是现在,特别是对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6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居士问: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遗愿都没有完成就往生了,修行到他们这种境界对我们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5
问: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答: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有壮士断腕的那种勇猛,一定要截断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的湍流、急流,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5
问:怎样才算真用心念经?标准方法怎么样?有杂念就算没用心吗?答:诵经主要的心态是至诚恳切。诵经时用心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口中清楚地念出来,耳朵清楚地听进去,而且不能边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5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二部是幽溪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第三是蕅益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