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9
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昨天讲到随烦恼。随烦恼分为小随、中随、大随。
小的烦恼有十种,昨天讲到第四种,今天讲五种:诳。
诳,是一种欺骗的心理
“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诳作为一种欺骗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是有它的因缘,因缘是什么呢?就是“为护利誉”,为了得到名和利,为了获得更好的名声、更多的利益,然后把自己装扮成很有道德的行为、样子,这叫“矫现有德”。“诡诈为性”,欺骗别人,没有修行,说有修行;没有神通,说有神通。诡诈这种欺骗心理的产生,它的前提就是贪著利养,前提是贪;或者也有可能是愚痴。在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一种贪,对名的贪或对利的贪。为了获得更好的名声,为了获得更多的利养,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欺骗的心理,从欺骗的心理乃至会出现欺骗的行为。
当然,人能够产生这种欺骗的心理,就是这个人本身就有潜在的欺骗的心理习惯。如果没有这种潜在的欺骗心理习惯,他可能就不会有欺骗的行为。所以,每一种心理的产生,都有潜在的心理因素。因为具备了这种潜在的心理因素之后,再加上贪心,贪名、贪利。因为这种贪名、贪利,为了获得更多的名和利,才能引发这种潜在的欺骗的行为。
这种欺骗性的心理会障碍我们的不欺骗的心理,也就是会障碍真实的、如实的心理,甚至进而会引发“邪命为业”,邪命即不正不的谋生手段。在八正道里,就有关于正命,从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命是一种正确的、健康的谋生之道。反过来说,邪命就是非法的谋生之道,比如《大智度论》里讲到四种邪命:巴结权贵、花言巧语、看相算命、算卦等等,出家人如果从事这些职业,都是属于邪命的范畴。所以,遗教经开篇就是,不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 推步盈虚, 历数算计,皆所不应。”都是不可以有的。当然,如果说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度化众生的方便,可能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把它作为一个为了个人的名和利,为了利养,那这就是严重的邪命。如果为了度化众生,那就另当别论。邪命,像这些占相吉凶,从声闻戒的角度,那当然就是非法的。
认识到诳的这种为了自己获得利养而欺骗的心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心理的过患。当我们产生这种心理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强化贪的心理,会增加贪的心理,因为贪的心理会引发邪命的行为,这种邪命的行为当下就是在造不善的业,对我们的修行就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诳的过患和不诳的功德。
怎么样对治诳的心理?一方面要具足因果正见,要了知善恶因果报应。第二,要少欲知足,不要去贪著利养。第三,要严格地持戒,过一种正命的生活。正命可以对治邪命。
诳是在种虚妄之因,佛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帮助我们成就如实的智慧。这是佛法修行的重要的特色。所以,为什么不妄语?妄语就是在种虚妄之因,而佛法的整个修行都是在帮助我们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树立正见的意义就是在成就如实的智慧,通过如实智慧的成就改变我们这种虚妄的生命现象,虚妄分别的生命,成就如实的智慧。而诳的心理恰恰就在于增加我们生命这种虚妄的因。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
接下来讲下一个心所:谄。
“谄者。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
谄,是奉承、巴结的心理。你要奉承别人,或是巴结什么。当然一般来说,奉承、巴结的产生也是有心理背景的,可能是一种贪的表现。因为一个人奉承、巴结别人,可能是有所求;还有的时候,是因为愚痴的表现。所以,奉承和巴结也是一种烦恼的心理。
我们看看定义:
“谓罔他故。”为了欺骗、讨好别人,就表现出一种非常谦恭、非常恭顺的样子。这种谦恭是不是真的谦恭呢?并不是的。是假装很谦恭的样子,并不是真的,是诈现恭顺,是假装很谦恭的样子,假装顺从别人的意思。他的心不是一种正直的心,而是一种弯弯曲曲的心,是为了讨好对方,为了取得对方的好感。
这样的一种心理的产生或者建立在贪的基础上,或者建立在嗔的基础(愚痴?)为什么要取顺对方?为什么对对方表现出很恭敬,主要是因为有贪心在里面,比如说希望对方给自己什么好处,或者对自己有好感,或者给自己什么利益,或者给自己什么地位?这样的谄的心理是建立在贪的心理基础上,或者是建立在愚痴的心理的基础上。
主要还是二个东西,一个是我执,一个是贪。任何一种烦恼的生起,我执都是根本,如果你没有我执,你的烦恼将会没有依托的基础。贪还是为了“我”,如果没有“我”,你为什么而贪呢?然后,是贪。
当然任何一种心理的产生还有一种重要的基础,比如,谄曲心理的产生,也就是巴结、奉承,一个人为什么会巴结、奉承别人?首先他要有这种巴结、奉承的潜在的心理基础。这就是种子,你要没有潜在的心理基础,你就不会做出这种事。这个心理基础很重要。任何一种心理的产生,你都具备这种潜在的心理因素,你有这种习惯,所以,你才会去这样去。所以,我们这个世间上的每一个人,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贪、嗔、痴、嫉妒、愤怒……各种各样的心理,但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某一方面的心理,有特别的增盛。也就是每个人在生命的延续的过程中,对心理的培养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张扬的某一种心理,有的人是张扬的是另外一种心。所以,有的人有巴结、奉承的心,有的人根本就是力量很弱,甚至是没有的。那也有的人力量很强。每一个人他的心理,也都是他的生命延续过程中“修行”修起来的。这里的修行是加了引号的,也即是他通过长期不断地薰习形成的,再加上我执,再加上贪,所以,他才会形成这种巴结的心理。
这种巴结、奉承的心理会障碍不谄的心理,同时,也“能障不谄教诲为业”,其实一个人奉承别人,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恭敬。如果形成一种奉承的习惯,反而会障碍对别人的真诚和恭敬,慢慢就会养成一种不真诚,就不会对别人形成真诚的习惯,就会被破坏掉了。所以,说能够障碍“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能够障碍正直、恭敬,反而被障碍,同时,能障碍不谄曲,能够障碍不教诲。因为你表现得谦恭,把自己的缺点遮蔽起来了,人家看不到你的缺点了,就影响别人对你的教化。
我们要认识谄的过患,要不断地思惟谄对我们的生命有哪些过患,同时要思惟不谄对我们的生命具有哪一些功德。当我们作这样的思惟之后,就要来对治这种心理。要养成不谄,养成正直这样的真实的性格。
下面讲:憍。
“矫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
矫,和慢是在一起的。慢是在和别人攀比的过程中,觉得别人不如我。矫,单纯就是自己这一方面,是建立在自己的某一种长处的基础上。比如搞艺术的人或是有某一种特殊能力的人,往往他的矫的心就特别重。因为他染著于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长处产生深深的执著,就会形成自己高高在上的心理。
“于自盛事深生染著”,即对自己的长处,产生矫的心理,自己都是有资本的,都是有一定的长处,如果没有长处就不容易产生矫的心理。所以,我们看这些艺术家等人就比较容易产生矫慢的心理。“醉傲为性”,傲,即傲慢,“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能够障碍不骄。
骄傲的心理产生还是以我执为前提。其实,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在这个基础上就很容易生起骄傲的心理。这种矫的过患是导致自己有恃无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同时会生长长不善的行为。
关于矫的对治,就是要思惟矫的过患和无矫的功德。一个人要是矫就不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因为骄傲也还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所以,要对治骄傲的心理,还是要修因缘观。即我们所有的长处,其实都是一种因缘法,没有我,也没有我所。其实我们所有的长处事实上都是代表着我们心念的积累,一种能力也就是一种念头。念头也是因缘法,在因缘法里,没有我,也没有我所。如果经常观察没有我、也没有我所,看每一个众生,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缘法,都是没有我、没有我所的,这样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
接下来讲的是:害。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慈悲。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害,就是损害众生的心理。损害众生的心理也是属于嗔恨心的表现。
损害心理的产生也有几个前提:
第一个还是我执。我们为什么会损害众生?往往就是我们觉得被别人伤害了,这个时候就会生起嗔恨心,也想着去伤害他人。所以,我执这还是一个前提。
第二个是逆缘,就是你看了不顺眼、不喜欢的境界,这是你生起损害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如果你喜欢境界,一般来说你是不会去损害他的。这是嗔恨生起的重要条件。
还有,缺乏悲悯心。
以上都是产生损害的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嗔恨心,别人怎么能伤害你?你也不会生起损害他人的心理。我们要有损害众生的心理?当然前提就是有嗔恨心。同时我们也有具备有损害别人的这种潜在的心理习惯,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生起:我要损害他,要报复他——这样的心理习惯。真正使我们要损害他人的行为,是我们这种要损害众生的心理习惯在产生作用。所以,这种损害的心理的潜在势力,是我们生起损害心的根本。当然,有的人这种心理很强,有的人这种心理很弱,每个人不太一样。
这种损害的心理,会产生二种过患。第一种,障碍慈悲心。第二种,会造不善业。
如何对治这种损害的心理呢?那就是要修因缘观,了知一切没有我、没有我所,在认识上先要修这种因缘观。然后,要修忍辱、修慈悲。修忍辱,别人伤害你的时候,要有忍辱的修养,不要以嗔报嗔、以打报打。如果具备了慈悲心,慈是予乐,悲是拔苦。如果只想着给予众生慈悲,就不会去损害众生。所以,如果要对治损害的心理,我们就要有忍辱的修养,我们要具备有慈悲的心,我们就不会有损害众生的心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没有忍辱的修养,没有慈悲的心肠,当面对逆缘的时候,我们就会生起损害的心理,嗔恨心就会发出来,就是前面讲的嗔恨心的几个步骤:愤怒、怨恨,然后很恼热,进一步就会去伤害别人。这是平常人嗔恨心所表现的过程。当我们伤害别人的时候,事实上当下就在伤害我们自己。我们要损害别人的时候,首先我们自己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对害的心理,要对治,每一种不善的心理,我们都要去对治。如果我们不能够意识到它的过患,我们没有能够用智慧去观照它,我们不知道它对我们的生命将会构成多大的过患,如果不通过禅修去对治它,那么,这些心理将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过患。我们生命真正制造痛苦、伤害的,就是这些烦恼的心所、不善的心所。这对我们生命的影响是巨大的。
接下来讲:嫉。
“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
嫉,其实就是嫉妒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它的产生的前提,就是“殉自名利”,就是一个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了。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不愿意看到别人在事业上、在生活中取得一些辉煌的成就,还是能力强,还是长得漂亮——凡是别人的好处你看了都不喜欢。你觉得:这些好处,只能我有,别人不能有。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嫉妒的心理。
那么,嫉妒的心理的产生,其实还是有几个条件:
第一个是我执。一个没有我执的人,是不会产生嫉妒心的,没有我执,胸怀就会更开放,更包容,也就会有随喜的心理。如果我执太强的人,就不容易有随喜的心理。所以,跟嫉妒相反的心理,就是随喜。《普贤行愿品》中也讲过随喜。随喜可以对治嫉妒,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是有嫉妒的心理,他就不会有随喜的心理。你看到到别人的盛事,你很难过,你怎么随喜啊?当我们通过修习去培养随喜的心理,我们希望一切众生好,我们看到众生取得利益和成就,我们都发自由衷地高兴和欢喜,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心理。当我们培养了这种心理,嫉妒心当然就不会有了。所以,嫉妒的心生起,首先是我执。
其实,是贪心,贪心、贪利。所以,嫉妒也是属于嗔恨心的表现。
还要有嫉妒的习惯,嫉妒的这种潜在的心理因素,否则即使你再有贪心,也不会生起嫉妒。
但是这种潜在心理的形成是以我执、贪心、嗔恨心作为心灵的土壤,如果没有我执、没有贪心、没有嗔恨心,你就不会形成嫉妒心。当你有了嫉妒的心理,你看到别人荣耀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地生起嫉妒心。如果这个嫉妒的力量很强的话,你就会被强烈地主宰着,你的心就会长时间地陷入这种嫉妒的状态里边,你根本就出不来。如果你的嫉妒心很小,它对你的生活的影响就会很小,如果这种嫉妒的心理力量很强的化,那么,对你的生活影响就会时间很长。所以,每一种心理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和弱都是我们自己形成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去培养,不断地嫉妒,这个嫉妒心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我们意识到嫉妒的过患,及早产生对治,我们不断地修随喜功德,那么,嫉妒心将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弱。所以,因缘法的最大特点,是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这种嫉妒的心理的过患,可以障碍不嫉妒,可以障碍随喜的心,同时,也可以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人如果有随喜的心,他的人缘将会很好,因为他看到别人的好事,他都会由衷地随喜,那他都会和别人相处得很好。反过来说,如果有嫉妒的心,他看到到别人取得成就,就会不高兴,就会说一些风凉话,表现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他肯定有办法和别人处得很好。所以,嫉妒心会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要认识到嫉妒心理的过患。也有的人因为嫉妒犯罪,造不善业。有不少犯罪行为是因为嫉妒而引起的。
怎么样对治嫉妒,一个要随喜,要看淡名利,自然就不容易嫉妒。还要修因缘观,要认识到没有我、没有我所的道理。这些观修都可以帮助我们对治嫉妒。
接下来讲第十种随烦恼:悭。
“言悭者。耽著法财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
悭,就是一种悭贪、吝啬、小气。悭的心理还是属于贪的表现。对你所拥有的东西产生的贪著、吝啬的心理。所以,贪的前提是“耽著法财”,贪著自己的法和财。吝啬的东西很多,表现的形式也很多,但不外乎就是法和财。一般人是吝啬财,认为赚得不容易,不愿意把财拿出来施舍给别人。因为悭贪,所以就不能修布施。悭贪和布施是对立的心理。一个人如果很有施舍的心,这个人悭贪的心就会小,所以,布施会对治悭贪。反过来说,悭贪就会影响到布施,如果一个人悭贪的心很强,他就不会有布施的心理。所以,耽著法财。比如说出家人,觉得自己学习来的佛法很容易,就不想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对法的吝啬。所以,“耽著法财不能惠舍”,不能够施舍于他。“秘吝为性。”不公开,舍不得,这是悭贪的心理的特征,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公开,不愿意把自己东西舍出去、贡献给别人。
那么,这种悭贪的心理的产生,首先还是我执。为什么舍不得呢?就觉得:这是我的东西,我不可以和别人分享,我得到它很不容易,我一定要把它保存好,我一定要占有它。所以,我执是前提。还有,悭贪,因为吝啬、小气是贪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一个人吝啬、小气,当然是因为他有这种潜在的心理基础,生命中有这种串习,用我们的话来说,是说明你具备这种习性、具备这种习惯,具备有这种潜在的心理。如果你不具备这种吝啬、小气的心理,你就不会起悭的这样的心理活动。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所以面对自己的财务,或者面对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或者面对自己所学到的佛法,所以,才会产生一种“不能惠舍”的心理,不肯惠舍。
关于悭贪的种类,其实蛮多的。比如说,我们讲到对法的悭贪,或者对财物的悭贪,或者对法义的悭贪,或者人家做了好事,我们不肯说一些好话去赞扬别人。这也是一种悭贪、小气。
我们须要认识到悭贪的过患。悭的心理其实还是在增加我们贪著的心理,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悭贪的过患,尤其是悭贪会障碍布施,有了悭贪的心理,你舍把你的法、财物布施给别人,有的人甚至舍不得给家里人,最后自己也舍不得用。有没有这样的?我们看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的人物形象,如巴尔扎克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典型的吝啬鬼。不但现世一分钱带不走,来生可能还要家里当一只狗或一只猫、一只老鼠,继续来守财。佛经里就讲这样的故事。你说佛陀有一次到一户人家里去乞食,那户人家的狗就拼命叫。佛陀就说:你不要再叫了。你就是因为把家里的东西看得太重了,所以这一生才投生为狗。然后这个狗听了,就闷闷不乐的,就走开了。这一户人家的孩子很爱护这条狗,看到狗闷闷不乐,就感觉是不是有什么人来过?后来打听到有佛陀来过。他就到祗园精舍去责问佛陀:为什么把我的狗搞得不开心?佛陀对他说:“那条狗是你前世的爸爸,他临终的时候留给你一笔钱,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你,藏在某个地方。你要是不相信,回去问问它看。”这个小孩子就回去问了,这条狗居然就领着他找到了藏钱的地方。可见这种悭贪的心理。悭贪也会使人堕落,会障碍布施,如果没有布施,未来的生命就没有福报。福报就是从布施来的。你真正要使你的财、法发挥作用,形成你尽未来际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你就要广修布施。而慰问悭贪恰恰就能障碍我们布施的心理。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悭贪的严重的过患,同时要念修布施的功德。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对治悭贪的办法,发菩提心就是告诫自己: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就可以帮助打开心量,破除我执。因为悭贪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的我执淡了,它的悭贪的心理自然也就淡了。所以,要根本地解决烦恼,只有从破除我执入手。如果把我执解决掉了,烦恼就像明栋楼房一样,我执就是所有烦恼的重心。如果我执摧毁了,烦恼的高楼大厦也将会随之倒塌。所以,修菩提心就可以破除我执。
接下来讲:无惭、无愧。
前面十种是小随烦恼,接下来讲的这二种是属于中随烦恼。
无惭、无愧,我们前面讲过的相对应的心理是什么?惭、愧,是羞耻的心理,无惭无愧就是无羞耻的心理。惭、愧这二种心理共同的特征就是羞耻心,而无惭、无愧这二种共同的心理就是无羞耻心。不同的地方在于生起的基础、前提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看无惭的定义:
“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挋贤善为性。能障于惭生长恶行为业。”
无惭的心理,就是“不顾自法”,自,自己的身份。不顾忌自己的身份。法,自己受到的教育。
即一个人不顾自己的身份,比如我是一个什么样人,我是人,我有做人的准则,那人的标准是什么?那我就要符合这个标准。我是一个出家人,出家人的要遵循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要怎么做?作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做人准则。如果能够遵循这样的做人准则,一旦他的行为超过了作的行为准则;如果他没有准则,那也就没有办法了。我们现在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准则,整个社会没有一个道德的准则,所以这是蛮可怕的!无惭,就是没有准则。比如过去的传统教育是儒家的教育,会给你提供一个做人的准则: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子?现在社会教育没有这样做人的教育,就是教你怎么赚钱,根本没有“应该怎么做人”,没有这一套东西。所以,这个很可怕。所以,现在的人干了坏事,也不以为是干了坏事。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道德的准则、做人的准则,当他越过了这个就会良心不安。但是,现在人在他的教育里边根本就没有这一套准则,所以,他干了坏事之后,他有没有良心不安?好像很多人没有良心不安。因为他没有参照的准则,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他可能有善根的人可能有良心不安。如果有这种传统的文化教育作为基础,当他做了这些犯罪的行为、不善的行为之后,他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内心不安,会产生羞耻的心理。但是当一个人没有这种准则的话,他觉得做人是什么呢?第一生存,第二过好日子。为了生存,为了过好日子,他就不择手段。这个社会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因为生存、过好日子就是代表着你的价值,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观就在这里。你过好了,你就是很有能耐的。你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家都会羡慕你的。这个社会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因为现在社会缺乏一种这样做人的教育,所以,现在人的行为没有底线,行为没有准则。所以,即使他干了坏事也没有羞耻的心理。但事实上,作为人道,人有人的准则,每一个人从普通的人到我们出家人都应该有准则,我们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准则,按这样的准则去生活。如果一旦我们的行为超过这个准则了,我们就要生起羞耻的心理。如果你的行为已经超过了这些准则,你还没有羞耻的心理,那就时无惭。
这种无惭的心理,其结果就会障碍惭的心理,就会障碍羞耻心。羞耻心和没有羞耻心,这是对立的心理。如果一个人有羞耻心,那么他就没有无惭的心理。这个心理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心理都有二种相反的心理,贪和无贪,嗔和无嗔。所以,没有羞耻心,就会障碍到羞耻心。
同时“生长恶行为业”。一个没有羞耻心,将会无所不为,凡是对他有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去做,即使犯罪的行为,也会做得出来。所以,没有羞耻心,这是犯罪行为的根本。佛教里面讲,惭、愧二法,这是道德建立的基础,就像儒家里讲的,有点像天地良心一样,这是道德建立的基础。佛教认为这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人和禽兽的不同,人从不善的行为走出来,走向道德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羞耻心的基础上。因此,无惭会增长恶行。
那么,怎样对治这种无惭的心理。经常要想着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接受的佛法的教育,自己所受的戒,同时经常要想着圣贤的功德,要以他们为榜样,要多看一些高僧传,我们才知道这些古圣先贤是一种什么样的德行?如果经常忆念他们,我们就有一个参照。如果我们以古圣先贤、以高僧大德作为一个参照点,我们对自己的过失就很容易生起惭愧心。相反,社会上不好的人和事,你每天都关注这些东西,以你为参照点,那你怎么做都会觉得:啊,我还不错!所以,参照点非常重要,一个人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参照点,这对我们自己的生命的提升很有好处。
还有无愧:
“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惭,是从自己的身份、教育,愧是指世间的道德。一个人如果接于对世间道德的认同,然后对犯罪行为产生一种拒绝的心理、羞耻的心理,这就是愧。如果我们不把世间的道德放在眼里,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我们对犯罪行为也就不会有羞耻心,同时,就会“崇重暴恶为性”,推崇暴力、推崇暴恶,觉得那一个人很能干,他有能力。这是没有羞耻心。
“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无愧能够障碍,同时生长恶行,也还是没有羞耻心,会障碍羞耻心,会成为不善的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
无惭、无愧二个法的对治是差不多的。
接下来讲到:不信。
从“不信”开始的剩下八种烦恼,都属于大随烦恼。
“言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不信。堕依为业。”
不信相对什么?信的心所。信的前提是实、德、能,也就是佛教讲的信,是有特定的对象,这个对象是实,真实,真理,诸法的真实的真理,如四谛、因果这些真实之理。德,指三宝的功德、品德,如大慈悲、智慧、解脱、自在等这样的品德。能,相信世间和出世间的因果,因能够感得结果,能力相信我们所作的善行都会感得善的结果。
同样,不信指的也是实、德、能,对三宝的品德和三宝的功德、以及佛法的真理,“不忍乐欲心秽为性”,不认可、不相信、不随顺,对佛法僧不认可、不相信、不随顺,同时你对之也不会生起希求,不需要。这就是不信。“心秽为性”,我们讲的信,是“心净为性”,我们对三宝生起信仰之后,在相信的过程中,三宝的功德能够帮助我们达到净,用三宝的功德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反过来说,不信,也就是没有三宝的功德对我们的心灵就不能产生净化的作用了。所以,不信的特点就是“心秽为性”,不清净是它的特点。
“能障不信。堕依为业。”能够障碍不信,如果不能够对三宝建立信仰,生起信仰,最终将会导向堕落,堕落将会是他的结果。
不信的产生也有几种因缘,当然有几种情况:有可能是邪见,比如我们接受了唯物论之类的教育,对佛法有偏见,因此不相信因果;无知,对佛法根本就不了解;缺乏善知识的引导,你没有碰到好的老师。这些都是导致不信的因缘。
不信的作用会障碍信,障碍你对三宝信心,会退失善法。
怎样才能对治不信?包括我们已经学佛的人,我们也可能对三宝缺乏信心,那么我们如何培养信心,如何对治不信心。对治不信心,无非就是培养不信心。比如我们很多人已经皈依了三宝,我们已经学佛了,但往往有可能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一年、二年,佛菩萨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是蛮普遍的现象。那怎么办呢?那就是要培养信心。像我们现在推广的修皈依共修,在修三皈依过程中,不断地忆念三宝的功德,当你不断地忆念三宝功德的过程中,三宝在你心目中的份量自然就越来越重了。就像世间上的人想着偷,想着钱越多越好,赚钱的心理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会越来越重;想官的人,觉得:哦,当官好啊!他不断地想着,那么想当官的心理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会越来越重。同样地,我们学佛,我们想着三宝的功德,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份量就会越来越重,然后我们就会依教奉行了。
所以,我们要建立对三宝的信心,就要去认识三宝,不断地忆念对三宝的功德,这样才有可能培养我们对三宝的信心。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202006年4月5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八种大随烦恼。大随烦恼在心理的活动中,主要是遍于一切染污心;中随烦恼是遍于一切不善心;小随烦恼是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最能反映这种思想的著作,是世亲的《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及窥基注的《成唯识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制造苦,缓解苦,没完没了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缓解痛苦的途径。古人离别时,天各一方,音讯渺茫,这种思念因难以解决而与日俱增。一旦相见,由此产生的喜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寻找调心之道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们的心。我们以为,所有念头都是这个我想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需求带来的危机】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需求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是环境培养出来的。尤其是今天的人,需求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多,更大。一方面,我们自己在不断制造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借我一双慧眼吧】《金刚经》有个广为人知的偈颂,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要对佛教稍有涉猎,多半都会知道这个偈颂,也知道它在说些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感受时时被各种刺激所麻痹,被各种诱惑所分散,终日在妄念中蝇营狗苟,已经失去感知痛苦的能力。但这种痛苦并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以多缘故,法事攸难。以难知故,理须详检。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为师为匠,实易实难。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四分律行事钞选读标宗显德篇第一章律宗纲要第一节叙宗劝学【赞戒殊胜】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屍,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劝勉大众】故凡厕豫玄门者,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第一章 具缘成受济群第五节 事成究竟第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至白四,九法往来,片无乖各。界非别众,僧无不足,羯磨无非,受者心至,则成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圆瑛大师著圆瑛法汇序一圆瑛法汇序二圆瑛法汇序三圆瑛法汇序四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上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下民国三十六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圆瑛老法师七十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唯识二十论讲义前言如来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无著大士起,根据中道了义教《解深密经》、《瑜伽大论》等经典文献,广造诸论,以彰显法相唯识之理。特别是造《摄大乘论》以含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八大人觉经讲义[华藏上师]1961年莲华金刚藏吴润江上师在美国旧金山讲授八大人觉经讲义缘起西元一九六o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应美国旧金山正善佛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五)(2)行愿功德殊胜1、校量闻经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1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七卷◎南亭法师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121愿酸甜苦辣,皆是味。我们若受味时,对这些世间的味,我们也要生厌弃心。应当随时发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6
八识规矩颂讲义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述留云佛学研究社。开办初见。原欲先讲大乘起信论。为初机得以根本入门之学。业已登诸报端。乃因民报社讲员李君正刚。演讲一过。闻者咸谓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4
业的造作与积聚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业的体性存在不同观点。有部将业解释为无表色,而唯识则将它与心法统一起来。按唯识的观点,业本身表现在身语意上,而身语意发动之后,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分别与执著分别,有地前分别和地后分别之分。《道次第》的观修,主要是指地前分别。宗大师认为,地前的修行,应从分别获得无我正见,然后进入无分别。格鲁派的这一修行套路,和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皆属于恶见的范畴。坏聚见,又称身见、萨迦耶见。坏为毁坏、无常之义,坏聚指五蕴色身,于此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止观的实质《道次第》建构的实修理路,指导我们将本论阐述的各个法门落实于心行。一切教理能否在心行上产生作用,归根结底,不外乎止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经教都是为止观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烦恼、业、果报没有学过教理的人,说起业障时会很笼统。最近妄想很多,他会说是业障现前;最近诸事不顺,也会说是业障现前。我们学习教理,必须明确业障究竟是什么,也必须分清烦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此经单以圆照觉相为宗,故位次不说所断,但约观行浅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对普贤章中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即净解未亡,当观行位。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此直示妄源也。谓若心起智照见,此是寿命相。一切觉者,此是前三相。皆为尘垢者:无论能觉与所觉,皆为清净心中之尘垢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来源:资料图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
名人素食时间:2023-08-20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五)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五)藏传佛教培育信心道念的特殊方便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为教界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索达吉堪布妙答济群法师的尖锐问题:关于男女双修法门问题 索达吉堪布妙答济群法师的尖锐问题:关于男女双修法门问题关于藏传佛教之双修问题索达吉堪布回济群法师问(2):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二)如理如法的传法灌顶问(4):另外,我发现他们的这种交流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的障碍。很多活佛和上师并不懂得汉语,而汉地的弟子们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一)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不共之发心及悲愿,住持娑婆世界、摄受我等身处五浊恶世之众生,他为不同根基之众生宣说八万四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四)藏地寺院的实际景观问(12):去年,我在西藏参访了藏传佛教的几大寺院。就我所看到的情况,这些寺院也深受经济浪潮的影响。每个寺院都在卖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三 方便品第二《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三方便品第二 方便品第二 以上所说佛国一品是佛陀开示唯心净土的法门,但并不是生硬的否定了缘起的幻相,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阿閦是梵语,译为无动,此是从佛的法身而言,即诸佛法身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一《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一 静波法师 一.《维摩诘经》的翻译和弘传 《维摩诘经》是《维摩诘所说经》的简称,也简称《维摩经》,或者也称《不思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七 不思议品第六《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七不思议品第六 不思议品第六 关于“不思议品”,回忆“方便品”中维摩现疾,意为集不思议众说不思议法,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二 菩萨行品第十一《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二:菩萨行品第十一 菩萨行品第十一 所谓菩萨行,不同于众生的业感缘起,是随顺法性不假造作的性空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静权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静权法师讲述·倪宏证记录 了然法师参校·倪正和成文法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印公亲书、静公讲义)合本流通序 净土法门,自古迄今,著述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 入不二法门第九《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入不二法门第九 入不二法门第九 一切现象界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虽然缘起法历历现前,却不是真实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