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 指陈效益
庚一 获福益
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此获福文略,下免难文稍广。由前建立药师七佛道场,七日七夜,斋戒沐浴,如法修行,即将此功德回向,昔得随愿所求。但发愿须在功行未修之前,而回向则在功行修成之后。将此功德,或回向个人消灾获福,或回向法界众生;此发愿与回向之区别也。但世俗一般人所欲求者,不外福禄寿喜等,故此中即随俗而说。寿、乃人生得以维持生命的最重视者,寿若无,则虽有整千盈万之产业,不能享受,故曰:五福寿为先。佛法谓人身难得,若既得人身,如嫩木初长,天真时期若遭夭折,即不寿矣。又至壮年时期,血气方盛,正是青云直上、奋发有为之日,忽遭不测,百业不成,志愿未伸,尤为可愍!至于老年欲寿不能,亦极痛苦。故求长寿,实为人生最大之要求,而尤为富贵者所需要,亦为中国人特别需要。因中国人素重视现生富贵,不若西洋人斤斤乎求生天国,故须先求长寿来保障富贵。尤其中国之道教,求长生久住之道,与万物并茂,与天地同春,皆求长寿之表征。然真长寿,非人所能,即道教长生久住,亦非究竟;盖究竟长寿,无始无终,不知本末;若落本末,即有始终,故虽寿长至非非想处,亦有尽时,何况道教?即如道教寿与天地同春,而天地亦有成住坏空之变,故其寿是相待的非绝待的,是有尽的非究竟的。道教尚且如是,又何论人寿耶?人之寿命,由阿赖耶识中引、满二业种子之原动力,引生一期异熟果报之命根,有形段,有限量,呼吸不来,命根即断,故亦是相待的非究竟的;若究竟无限,须空异熟业报,则业命断而任运相续之无分别智的慧命长存。菩萨根本智证真如法身,慧命相续,无漏功德辗转增上,即不为异熟业命有形段之限量。然地地新陈代谢的微细变易未穷,故有变易寿限。唯至佛果大圆镜智相应,转成庵摩罗识,相续湛然,无有穷尽,方为究竟无量寿也。但此为佛之报身寿,佛有三身:自其法性身言之,从本以来,不生不灭,无始无终,众生与佛平等平等;但众生未证,只可名法性,不得名身;菩萨少分证得,佛果究竟满证。此法性身与报身之自受用身,一味普遍。至他受用身与变化身,则机缘无尽,佛身无尽。故总言之,法身自性长寿,报身相续长寿,应身无尽长寿;三身寿命,永久无尽。此云求长寿得长寿,或得天上人间较长寿命,或得究竟佛寿,佛以愿力,皆令随愿以偿。
求富饶得富饶者,富饶、即财物珍宝,仓库盈溢,资生之具无所乏少。常言福报,广义通长寿等,狭义唯局富饶;富饶故有福。中国人最喜求富饶,如一般烧香礼佛者,求发财居多,此亦为人情之常,故佛能令遂其愿。约深义言,佛法明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因布施故,果得七圣财,及一切功德法财,故佛为世出世间之大富长者。
求官位得官位者,官之本义为公,居官位掌职权,原为国家人民社会群众服务;故狭义言官位,则局政治文武官僚。广义言之,凡为公众服务,皆可名官。所以怀抱绝大之士,立志治国安民,而欲以贯澈其主张,达其目的,方有居官掌权必要,以实行其治国安民之素志。如此求官位,方不失其求官位之意义。世俗流弊,唯假官位以张威势而谋俸禄,满足私人家族生活,则非设官之本意也。但无论其为公为私,皆亦人情常有,令之随愿得遂。又、以佛法言之,菩萨自利利他,为人类谋幸福,为世界谋安和,方为真正大官。而官位之究竟,莫逾于无上丈夫调御士之天人师之世尊也。
求男女得男女者,既得富饶家业,必仗子孙嗣续。尤其中国人富于种族思想,自高祖至玄孙,数代相聚,引为乐事;而世界人类,亦皆有其愿。然综其求子女原因,不外两种:或因家产充足以待转持;或因有志未遂以待继续;故无子女,实为人生最大憾事!即如吾国出家人之寺院产业,亦待徒子徒孙法子法孙之继续,何况世俗?故佛随人愿,且求子女,皆令满足。但此子女,佛法亦有深义;维摩经云:慈悲心为女,智慧诚实男。法华化城喻品云:男女皆充满,即定慧皆充满义。
故佛果之大悲、大智、大定,皆为胜义男女。人生之欲求虽多,举其荦荦大者,不外以上四种;即此四种扩充其义,俱通达佛法深义焉。
庚二 免难益
辛一 百怪出现难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
忽得恶梦,百怪出现,皆为不祥之兆。其致诡怪原因,或宿业,或四大不调,或鬼神作祟。佛经中言但难得恶梦,及佛母摩耶夫人佛涅槃时,在忉利天宫得恶梦等,此等皆为预兆。但万法唯心所现,若遇恶梦怪异不觉其恶,视若无事,亦即无事;若既惊恐不安,心有挂碍,则将不免为患。今以已建立药师道场,恭敬供养,由佛力故,不吉祥事皆自隐没,不能为患。
辛二 一切布畏难
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布;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
若水、火,若刀、毒,若恶师子,若虎、狼、熊、罴,若毒蛇、恶蝎,若蜈蚣、蚰蜒,若蚊虻等诸难,皆能伤生害命,致人于死地。又此诸毒难,表贪、嗔、痴诸毒烦恼,能伤害法身慧命。又由内毒故,外毒能害;若至心忆念佛名号,息诸内毒,则外毒亦不能伤,而得解脱。
辛三 他国侵扰难
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皆解脱。
此为国难。故今讲经《钟声偈》云:功勋酬民国深恩,即含祈祷国家平安之意。此文虽略,内忧外患靡不收摄。侵、即侵犯略夺,破他国之领土完整,先于文化,政治,经济种种侵略,使之民不聊生,骚扰不宁,内讧纷起,鹬蚌相争,遂令渔人得利。今自中国观之,数十年来,皆是处在内忧外患重重困顿之中,文化受侵略故,人民思想紊乱;政治受侵略故,关税、法权失主;经济受侵略故,人民生活枯竭。因之匪窃蜂起,盗贼猖狂,加以军阀割据,公然反乱。原国家之建立,本为保障人民权利,今则国患如此,民何以堪?而此职责,各有攸归:在昔以帝立国,帝负其责;今者以民立国,宜由国民共负其责。然救国之法虽不一,若能至心忆念彼佛,国民信仰心得安定,亦解脱国难一法也。
辛四 犯戒堕落难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前三难,通于一切人类,此则指已皈佛法修学者之难。戒律既受,毁之则堕!未受戒而不守戒律,不道德而已;若受戒破戒,则加破坏佛制之罪,罪过极重,甚于洪水猛火之难!此净信善男女之皈依三宝者:皈依佛故,誓不依天魔外道为师;皈依法故,誓不读邪外典籍;皈依僧故,誓不与外道恶人为伍。故受三皈者,即尽形不事余天,坚固信心,进而以佛所说法门,规正个人行为,故须受戒。戒分止作,止者应止,作者应作。今禁戒者,专指止而不作之戒。如五戒、十戒,为戒之基础,修戒之初步;所有余戒,靡不基此辗转增上而成立。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者:戒除身三、口四、意三之十恶,为在家二众修戒之法。又有沙弥十戒,为出家修持之初步。菩萨四百戒,应别有其本。略而言之,如瑜伽菩萨戒本之四十三戒;梵网经之十重,四十八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指大数而言,如四分律、僧祇律等皆不足此数,此因戒之开合有异,义无何别。比丘尼五百戒,亦指大数而言,现行戒本亦只三百余戒。如是七众弟子,其于戒法,或因毁犯而起恐怖,若能专念彼佛,恭敬供养,三恶之苦皆不能受。
辛五 妇女生产难
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志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前既求男女者得男女,既有男女,必有生产;生产之难,极其痛苦,而为妇人所不免。若子母俱福,安全无事;若子母俱无福,或冤家投胎,则苦矣!故佛教称人之生日为母鸡日,故于母亲,宜加孝敬以酬深恩。但临产难极苦之时,自能至心称念佛号;或亲戚家眷代为修建药师法会,塑画形像,请诵经典等,由佛愿力即可免此苦难,安全而生。或所生子,丑陋残病,甚至夭折,因此亦能转使诸根完具,相貌端正,聪明利根,人见钦敬,无有非人夺其精气。盖非人之鬼魅,常感饥渴之苦,往往夺取婴孩精气以活其命。故能建立药师法会,一切灾难皆可息灭,随愿所求,皆得满足。今日若能将此法门流行于世,则世界众生皆得普遍消灾利益,而使人生与佛法发生普遍的亲密的关系,更足奠定人间佛教的基础也。
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读之虽不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四教义卷第六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大师简介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少好儒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灵峰蕅益大师著录自学菩萨戒法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稽首三身圆满尊,一切真如觉性海;称彼法界等虚空,种种庄严大愿海;果因交彻不思议,菩萨一切修行海。亦礼阿弥陀如来,观音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第一年已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 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按】 2012年9月19日,受重庆佛学院领导委托,佛学院佛照法师、开智法师、延定法师、照仁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圆瑛大师著洪启嵩、黄启霖主编世界提倡素食会十周纪念宁波佛教分部成立七周感言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感言印光大师西归二周年纪念印光大师往生三周年纪念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集团的恶止善行昔圣天对异道庶民立论曰:吾教以恶止善行为宗。而异道论敌无以难之。夫此岂御人以口哉?以人群事实所须,要不外此,诚凡下凡愚所共喻,圣中圣智所莫逾者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评道德学社丛书喧喧然耳道德学社、同善社之名久矣。同善社唯以延年却病诱人,以传其守窍──祇是守鼻梁尖、磕几百个头,别无他得──静坐之术,驾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自造──十四年十二月在苏州自造寺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民种族之庞杂,学术思想之纷歧,实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抽绎讲述数项于下,以窥一斑。一、有一类知识活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中正中学讲──中国平常人的观念,以为菩萨就是偶像的代名词,其实偶像很多不是菩苈,菩萨也不一定有偶像;立像不过表示恭敬的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鉴古叹今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斋余法语一今天这个聚餐会,是就这饭食之食,而成聚会之会,要知饭食之法相,为众缘所生,唯识所现,自性本空,本不生灭的──自性即真实性,普遍平等,本无差别──,今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戊四 阿难问增益己一 佛问信不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此为消灾周中第四,世尊与阿难互相问答以增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五 得戒清净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前二愿明慧与定,此明得戒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释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释题一 释经题甲 出题名1 别题(一) 出今本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去参加纪念会的人都佩戴一枚。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佛像做徽章。事后道阶法师来普陀山,送给印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问:迦叶身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名曰饮光。何故云色?若吞余色,应云饮色。何况色不可吞。以色对光,逾明显故。莲池大师答:由色有光。无金色者,光从何来?色不可吞,光独可吞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续问答有当问,而前问不及。自设为或问如左。问:《大本》、此经一体,既闻命矣。然《大本》三事,此经似无。一、因地六八大愿;二、愿后广修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