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叙
卷上
总略第一
叙曰:应学瑜伽学。瑜伽,梵语云相应,云何相应?相应者如如,相应者方便善巧,相应者菩提涅槃。学瑜伽学能自他利,曰瑜伽师。摄一切理尽,摄一切事尽,所依能持,其像如地,曰地论。非他师,非他论,依主释,曰瑜伽师之地论。师摄论尽,论摄师尽,持业释,曰瑜伽师即地论。将叙瑜伽,略举四义:一曰五分以叙事,二曰十要以提纲,三曰十支以畅义,四曰十系以广学,而以绪言终焉。
五分第二
且初、五分以叙事者:云何《瑜伽》五分耶?三乘根本,有十七地以为宗要,摄文义尽,曰〈本地分〉;释地中不尽要义,曰〈抉择分〉;释地中诸经说解仪则,曰〈释分〉;释地中诸经名义别异,曰〈异门分〉;释地中三藏众要事义,曰〈事分〉。初一是论,故称《地论》,后四为释,释不名地,摄故名分。曰《瑜伽》五分。五分叙事云何耶?曰:本论一分,以三相摄十七地;释论四分,以重明摄本论及经。
云何本论一分,以三相摄十七地耶?今且略举其事。凡教所明,惟有三种,曰境、行、果,是称三相,依境起行证果,如是而为教故。境摄九地:五识及意曰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曰境相,上下粗细别故;等引及非有心无心曰境用,定散隐显别故。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声闻、缘觉、菩萨曰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果摄二地:有余、无余是曰通果,自性无住,别惟被大,此不诠别,惟普被故。是为略说十七地义。
次复广说者,显由五门,六识身转,谓自性门、所依门、所缘门、助伴门、作业门。此作业一门,意地开十五胜相。此自性五门,色心所摄,意地则开十义。十五胜相者,始于分别所缘、审虑所缘,终于内分死生、外分成坏。成后诸法二十四类,诸如是等。十义者,色聚相应三世四相,四缘三性,增处释名,善巧摄事。增处法差六百六十,诸如是等。法相无边,一识呈现,岂其识外别有因缘?是为五识身地、意地,叙境体事。
显由五门,三界法相,施设建立:一、界门,界地处所业报因果,以九门叙。二、相门,则释寻、伺七相。三、如理作意门,善及福慧,求受正行,三乘资粮,以八相叙。四、不如理作意门,外道异论以十六叙。五、杂染门,烦恼及业以九门叙,生四门叙。是为寻、伺等三地,叙境相事。
又复应知:七与四十本末作意,明定方便;四相、三十二相,明定相貌;五盖、食非食,明定障碍对治。其前安立门,初禅五法,四禅十二支分及其别名,明静虑义。其后经宗要门,明解脱、等持、等至义。如是说等引地。自性不定,有十二相,说非等引地。一、地门;二、心乱不乱门;三、生不生门;四、分位门;五、第一义门,如是说有心无心地。是为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无心地,叙境用事。
复次,于五明处听受、忆诵、无倒解了,名闻所成地。内明四相,谓三藏等事、大小乘句四十五想、圣教等义、增十法门教应知处,医方四巧,因明七事,声明六相,工业十二,如是五明,世、出世间,法相事理,一切摄尽。菩萨利他,如车有轮,如舟有楫,是故应学。
于三种相,相应善巧,名思所成地:一、思性清净,有其九相。二、思择所知,相性有无,各得其五,于有知有,于无知无。三、思择诸法,谓择契经及与伽陀。胜义伽陀有四十四,明无我理;意趣伽陀有五十一,明三学义;体义伽陀有九十一,明法性别。如是三相,一切了义,抉择无遗,是故应学。
于四处七支,相应善巧,名修所成地。生处无缺,为处所修;闻法圆满,涅槃为首,熟解慧熟,为因缘修;修习对治,为瑜伽修;世、出世间一切种净,为证果修。如是四处七支,广圣教尽,除此更无若过若增,是故应学。是为闻、思、修三地,叙通行事。
声闻地四持:初、种姓持,说其戒事;二、补特伽罗持,说三学依事;三、安立持,说止观事;四、世、出世持,说定慧事。初、持三品。观行所依,先须种姓,故先之于〈种姓〉。自性建立,相及有情,总略为一,名为种姓。圣道有种,方便趣求,故次之于〈趣入〉。正入二性、八建立,已入八相、四有情,总略为一,名为趣入。已入圣道,便出尘行,故次之于〈出离〉。三界世禅,离系解脱,二种离欲及其资粮,总略为一,名为出离。夫资粮者,自他圆满,善法乐欲,戒根律仪,于食知量,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善友闻思,无障慧舍,沙门庄严。如是多义,戒学所摄。是为初持种姓瑜伽,说戒事。
次持、十七,约为三聚。初聚、为学,有其六事。能证出离二十八类,由十一义差别建立,如是说品类建立事。有分别、无分别、事边际、所作成办、五停心、五善巧、四禅、四谛,如是说所缘事。谛定神变,说教授事。三学三根,及三解脱,正说学事。十想对治,说随顺学法事。是为初聚六事。次聚、瑜伽,有其七事。四坏四力,作意依缘,学修及果,次第说七。是中有四想修,有三十七菩提分修,为瑜伽修,应勤修学。是为次聚七事。三聚、杂义,有其四事。如是三聚,诸多妙义,是为二持补特伽罗瑜伽,说三学依事。
三持、安立,则有五事。佛法郑重,教学仪轨,如应作已,然后安立。安立五事者:一、储定资粮;二、引定远离;三、正说定相,止九住心、观四种慧,三门六事,九种加行,是为心一境性所说定相;四、止观净障;五、作意证定,取相得定。如是五事,郑重安立,是为三持安立瑜伽,说止观事。
已得作意瑜伽师,已入少分乐断。或念世间趣,则以作意对治,离三界欲,八定、二定、五通,生处及相,一切有漏功德,次第修习,如是略为一事。或念出世趣,依四谛境,起七作意,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此七作意,分配五位:了相方便位,胜解善根位,远离见道位,观察、摄乐、加行、究竟则修道位,果则究竟位,如是略为一事。是为四持世、出世瑜伽,说定慧事。
声闻三学:戒亦律仪,平等平等;定亦取相,平等平等;慧亦少分,平等平等。然对治适用,非论胜劣,平等非终,根本资始。大乘利他,无不应悉,本乘自利,不厌求详。如是四持,说声闻地。独觉摄声闻藏,此论简略,惟说五相,今姑不叙。
菩萨地,三周明义,立为四持,开为十法,广为二十七品。
初周十八品者:因持于果,前持于后,种姓为本,有大势力,立〈种姓品〉,为种姓持。资粮具备,希望遂生,求果利他,自然欣爱,立〈发心品〉,为发心持。既发心已,方便求学,学相有三:曰所学处,曰如是学,曰能修学,立十六品,为菩提分持。曰所学处者:菩萨观行,利他为本,故先之于〈自他利〉。行不孤起,必依于理,故次之于〈真实义〉。既证真实,遂有妙用,故次之于〈威力〉。威力何作?成熟自他,故次之于〈成熟〉。如是七法五品,说所学处。曰如是学者:菩萨欲于初所学处,精勤修学,先应发愿,愿是胜解,解已求法,自既得法,应为他说,说已自修,教授教诫,令他修断,便能发起善身语意,为十力种子,名〈力种姓〉。如是一品,说如是学。曰能修学者:始于自分,中于胜进,终于得果。自分之初,修造自利,故先之于六度。自分之实,修造利他,故次之于〈摄事〉。胜进之初,行随缘行,故次之于〈供养亲近无量〉。胜进之实,行内证行,故次之于〈菩提分〉。因成言功,果满称得,故终之于〈功德〉。如是十品,说能修学。立是三学十六品,为菩提分持。是为初周十八品种姓持。
此周明十二住所行之法,详前略后,详因略果,是故名种姓持。〈种姓〉、〈发心〉及〈自他利〉,入道之基,胜仗基起,是故应学。〈真实义品〉,二智四实,中道义成,凡小偏空,如汤沃雪,论以是为宗,宗以是为依,是故应学。六度各九,〈菩提分〉中有十五行,曲畅其事,抉择其义,殊胜殊胜,广博难稽,是故应学。是故初周名种姓持。
二周四品者:种姓具备,菩萨相成,故先之于〈相〉。家及非家,五相依处,故次之于〈分〉。相分行法,从意乐起,故次之于〈增上意乐〉。行起于乐而依于位,故次之于〈位〉。是为次周四品发心持。
此周明十三住能行之法,修造功强,行用渐胜,随彼前法,起此后修,故又名随法持。始于具相,昌于意乐,归于极住。哀愍爱语,勇猛惠施,《解深密经》,是为具相。七相怜愍,十五意乐,十事所行,是为意乐。种姓胜解,位在地前;极喜三学,有功用住,位至七地;无功无碍,最上最极,位为究竟,是为极住。是故次周名随法持。世俗发心,位在初住;真证发心,位在初地。是故次周名发心持。
三周五品者:始于自分,中于胜进,终于得果。菩萨自分,利乐有情,不取涅槃,长轮生死,故先之于〈生〉。法尔趣生,法尔度众,故次之于〈摄受〉。行必依地,自分阶级,故次之于〈地〉。依地起行,始从胜进,终至究竟,行成熟行,故次之于〈行〉。大劫勤功,终不唐果,本心畅遂,建立攸成,故终之于〈建立〉。是为三周五品加行持。
此周约十三住为七地,重明因果,以邻果因,诠极因果,故又名究竟持。无住功德,尽于未来,邻果加行,与初周异,是故三周名加行持。
三持以外,更有四持,但叙品次,不别立文。如是说声闻四持、菩萨四持,是为声闻、独觉、菩萨三地,叙别行事。
复次,有余依三相:一、地;二、寂静;三、依;无余依三相:一、地;二、寂灭;三、异门。是为有余依、无余依地,叙通果事。以上三相六事,略为一处,是名本论一分,以三相摄十七地。
云何释论四分,以重明摄本论及经耶?重明摄论,惟此〈抉择〉。重明及经,惟余三分。抉择摄论者:初、抉境义。抉〈五识身地意地〉,略义十门,广义六门。略义门中,因缘八相,分别五相,建立赖耶,大乘教明,唯识宗成。广义门中,自性差别,次第依止,及与摄义,都为六聚,名十九义,色有十义,谛等五聚,如是种种,蕴善巧摄。界相等略,界义等广,都十八义,界善巧摄。处摄六义。缘起五义。处非处四。义及教因废立次第,次第之中作业假实,诸如是等八门分别,境无境等依处证得,摄食诸句六门分别。如是种种,根善巧摄。此六善巧,多门分次,中道教明,法相宗成。二宗事相,〈本地〉所略,〈抉择〉所详。〈抉择〉于〈本〉,即彼前义摄入重明,为文摄文。前未明义,更复加详,为文摄义。抉择要义,勒不尽文,为义摄文。以抉择智择诸地异,为义摄义。是故治《瑜伽》者,二分合治,义始备悉。此广略义,境中精要;菩萨地义,行中精要;是故古诸译家,全论未暇,《决定藏论》、《地持善戒》,惟独先行。抉〈寻伺三地〉,杂抉二门,正抉三门。抉〈三摩呬多地〉五门。抉〈非三摩呬多地〉,详明十二能所对治。抉〈有心地〉,明能所依,及俱有依。抉〈无心地〉,心不生因,有其七种。是为抉择境义。
次抉行义。抉〈闻所成地〉五门。抉〈思所成地〉,杂抉五门,正抉则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是等广辨二十九门。抉〈修所成地〉,明十六修义。如是为通行抉择。
抉〈声闻地〉,总有三门。此初门中,五义通难,成无种姓,无姓决定,用义斯彰,亘古亘今,无边无际,惟此用义,流转不逾。律仪十三,杂六十四,皆此要义,是故应知。抉〈菩萨地〉,〈发心〉、〈二利〉,皆有抉择。〈真实品〉中,约五事辨真实义,有十门、十二门;约三性辨真实义,有七门、九门、十一门。〈本地〉所略,〈抉择〉所详,中道义在,郑重殷勤。〈威力〉、〈成熟〉、〈菩提〉、〈力种〉,六度觉分,亦有抉择。〈功德品〉中,破恶取空,谕不信大,无倒证法,殊胜证住,为初引导。《解深密经》,为后凭依。此与〈真实〉,惟此宗有。彼性此用,彼初此终,妙味醍醐,智者应学。〈住〉及〈建立〉,亦有抉择。此外易明,不复再抉。释《宝积经》,总十六相菩萨教授,于此綦详。如是为别行抉择,是为抉择行义。
次抉果义,〈有余依无余依二地〉有十四门。是为抉择果义。
如是抉义,一分所聚,是为本论余分,重明摄论。
三分及经者:初、〈摄释分〉,有二义明:一、说法五分;二、解经六义。说法五分者: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依经造论,不离其则。诸说法师于诸圣教,先为自求,若文若义,次复为他,转五种释。又应勤求师德,十种安立自身。安立身已,处五大众,以可喜乐八种言词,为众说法。又安处他,令住恭敬,无倒听闻。又应先赞大师功德。若有具足如是五分说法者,即令自他乐利,得五胜利。又经中说:住学胜利,慧为上首;解脱坚固,念为增上;依彼五分,分分诠表,是为胜利。但此胜利,惟系声闻,声闻是佛随顺修学真实子故。解经六义者:遍知九事,伏惑趋善,如病行智,厌离解脱,我生已尽,诸如是等,是为初〈摄释分〉。
次、〈摄异门分〉。独抉经文,为〈摄释分〉,并抉其义,是称为门。门一摄多,又称为异,曰〈异门分〉。白品四聚,师等八门,智等十五,如来等十,欲等九门。黑品一聚,生老死等有十一门。是为〈摄异门分〉。
三、〈摄事分〉。云何为事?谓三藏事。初、契经事者,有二十四摄契经尽,且说其四:一者、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为四《阿含》展转传来,名事契经。二者、十二分教,除其方广,名声闻相应契经。三者、即方广分,名大乘相应契经。四者、五犯聚过,百五十学,名别解脱契经。如是四经,抉择其要,于未显义,令极显了,名摩[口*旦]理迦,谓之为择,亦称为摄。如是择摄,厥有其七:一、行择摄,行即是蕴,有其十聚九十八门。二、处择摄,前有四聚三十六门,后亦四聚四十七门。三、四、五、六,缘起、食、谛及界择摄,缘起四聚三十一门,食一聚六门,谛亦一聚十有二门,界则三聚二十七门,觉分十聚七十三门。综而计之,三十七聚三百有二十门,群经要义,赅备无余,欲明经要,当于是处,综核研求。是为初契经事。
次、调伏事者,四种经外或《阿含》外,世尊所说别解脱经,广作问答,展转传来,名毗奈耶摩[口*旦]理迦。今更择摄,都为一聚,十有一门。是为次调伏事。
三、本母事者,对法能生余二要义,名为本母。先标名叙,后释名辨,称叙辨摄。此有一难:经律抉择,即为论藏,更无别称摩[口*旦]理迦。即有一释:然因略摄,转灭染净,杂说法故,建立分别法相摩[口*旦]理迦。初略二门,流转杂染二十二事,还灭清净十有九事。后广八门。如是一聚。又有六门,更十八门,如是一聚。是为次本母事。
如是所摄三藏诸事,是为〈摄事分〉。如是释异及事,三分所聚,是为本论余分,重明摄经。
以上摄经及与摄论,略为四处,是名释论四分,以重明摄本论及经。
十要第三
说五分已,次说十要。十要者:一、唯识义;二、法相义;三、平等殊胜义;四、相应义;五、依义;六、用义;七、渐义;八、无种姓义;九、异门义;十、依经义。
一、唯识义者:众生执我,蕴、处、界三,方便解救,遂执法实,心外有境;救以二空,又复恶取;是故唯言遣心外有境,识言遣破有执之空,而存破空执之有,具此二义,立唯识宗。以有为空若无,以空为有亦去,证真观位,非有非空。若执实有诸识可唯,亦是所执,长夜沦迷。然此宗义,虽对治二,而心外有境,趋重偏多。一切山河,相分现影,他心神变,并是疏缘;以心观心,入无分别,乃是亲缘。诸修唯识观人,应知有漏诸相,皆依三性之所,悉转八识之能。又复应知:多闻熏习,无漏种生,寻思意言,得如实智,历次五位无功用行,而后金刚道尽,异熟皆空,唯识之果,于斯遂证。然此无分别义、后得并行,非唯根本,但任运缘说无分别。如是诸义,〈五识意地〉及诸〈抉择〉,应善披寻。是为略说唯识义。
第二、法相义者:世尊于第三时,说显了相,无上无容,则有遍计施设性、依他分别性、圆成真实性。复有五法:相、名、分别、正智、如如。论师据此,立非有非空中道义教,名法相宗。遍计是空而非是有,依、圆是有而非是空。依他摄四:相、名、分别及与正智,圆成摄一:所缘真如。是则诠表一切,皆属依他。许有杂乱识,遂有如是事。所谓六善巧事,三杂染事,三界事,五位事,十度事,十地事,三十七菩提分事,二十七贤圣事,十八不共佛法事,诸如是事,无量无边。然复应知:诸如是事,有而不真,惟是虚妄,犹如幻梦、光影、谷响;又复应知:诸如是事,虽是虚妄,然有相在,而非是无。若能如是观诸实相,能所二取,增损二见,自然消殒,于彼不转。是故法尔尘刹,法尔寂静,法尔功德,法尔涅槃。是故诸修法相观人,莫不于法方便善巧。是故善巧义是般若义。如是诸义,〈菩萨地〉及诸〈抉择〉,应善披寻。是为略说法相宗义。
复次于唯识、法相二宗,相对互观,其义始显。略有十义:一者、对治外小心外有境义,建立唯识义;对治初大恶取空义,建立法相义。二者、若欲造大乘法释,应由三相而造:一、由说缘起;二、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由说语义,是故由缘起义建立唯识义,由缘生义建立法相义。三者、观行瑜伽归无所得,境事瑜伽广论性相,是故约观心门建立唯识义,约教相门建立法相义。四者、八识能变,三性所变,是故能变义是唯识义,所变义是法相义。五者、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约归一识,所谓识自性故,识所缘故,识助伴故,识分位故,识清净故;又,复以一识心开为万法,所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谛等,是故约义是唯识义,开义是法相义。六者、精察唯识,才一识生,而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相、因果交相系属,才一识生,四识互发;又复精察法相,虽万法生,而各称其位,法尔如幻,就彼如幻,任运善巧,宛若为一;是故开义是唯识义,约义是法相义。七者、了别义是唯识义,如如义是法相义。八者、理义是唯识义,事义是法相义。九者、流转真如、实相真如、唯识真如义是唯识义,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义是法相义。十者、古阿毗达磨言境多标三法,今论言境,独标五识身地、意地,是故今义是唯识义,古义是法相义。是为略说二宗互相为对义。
第三、平等殊胜义者:声闻藏平等平等,菩萨藏殊胜殊胜。十一分教,声闻契经,平等平等;方广一分,大乘契经,殊胜殊胜。一涅槃,二染净,三学,四谛、四念住,五停心,六善巧,七作意,八背舍、八支圣道,九事、九结、九遍知,十遍处、十无学支,十六行、十六心,二十八补特伽罗,三十七菩提分法,如是圣教,平等平等。一大悲,二障断、二如理如量智,三无性、三自性,四摄法、四真实,五法、五明、五真实相,六度,七地,八识,九德大,十地,十三住,十五行,十八不共佛法,如是圣教,殊胜殊胜。律仪聚戒,禁防为体,平等平等。摄善法聚戒,饶益有情聚戒,四重四十三轻,勤勇为体,殊胜殊胜。下地修上地定,平等平等;出入生死长劫大定,殊胜殊胜。根本无分别般若波罗蜜,平等平等;后得有分别摩诃般若波罗蜜,殊胜殊胜。六度,平等平等;施等九门,广大甚深,殊胜殊胜。平等平等,如地之有基;殊胜殊胜,如窣堵波之至顶。无基不始,无顶不极;无基不载,无顶不备。是故学必有根本,舍声闻其谁与?学必有穷至,舍大乘其谁归?教则惟一,初固平等平等,《瑜伽》闻、思、修三地是。乘则有三,后遂殊胜殊胜,《瑜伽》声闻、缘觉、菩萨三地是。是为第三平等殊胜义。
第四、相应义者:依于等至,发起般若相应胜行,此之胜行,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一无分别,二不取相。一、无分别者:法与法空,不著有无戏论,名无分别。遍计相无,故法非有,彼假所依,其事容有,故法非无。遍计执相,空无所显,故法空非有,诸法无我,实有所显,故法空非无。有即说有,无即说无,不著戏论,如如相应,名无分别。执遍计无,遗假事有,犯损减过。执有无外,更有一空,名无分别,犯增益过。诸无穷过,非无分别,固非瑜伽,亦非般若。二、不取相者,非不取于离言说相,取离言相慧到彼岸,如如相应,名不取相。若都无取,慧体且无,况到彼岸?如是有过,非不取相,固非瑜伽,亦非般若。是故相应者如如,相应者方便善巧,相应者菩提涅槃。是故境相应者,如如六善巧,三杂染,七作意;行相应者,如如五明,三抉择,十六修如如,九心,四慧,四谛,六度;果相应者,如如三身四智。是故有种姓者,各依自乘,如如出离生死,得出世果;无种姓者,依人天乘,如如脱离恶趣,得世间果。所知境,能知智,能知人,广大普被,一切相应,名瑜伽师。是为第四相应义。
第五、依义者:一切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起,谓之为依。为彼仗托,有其四义,谓为所依:种现同时,即说因缘,有种子依;异种同时,说增上缘,有俱有依;现行易位,说等无间,有开导依;见相同时,说所缘缘,有境界依。更有异门,说十五依,摄因及缘,恐繁不述。一切情器,一切体业,一切染净,各自种子,生不必一时,时不必一事,不有所依,间断纷丛,从何安立?是故为有所依,建立阿赖耶教,披豁翳愆,如实称量。然此赖耶,任运而转,非若神我,主宰特殊,所依虽同,摄持大异,以是善巧,何须疑畏?如是说种子依义。
生种不从灭生,而依灭生;灭种不从生生,而依生生;用种不从体生,而依体生;无漏种不从有漏生,而依有漏而生;识种不从真如生,而依真如而生;识种不从根生,而依根生;造色不从大种生,而依大种而生;自种净土不从他生,而依他生;闻种不从他音生,而依他音而生;灭、道种不从苦、集生,而依苦、集而生;行种不从无明生、乃至老死种不从生生,而依无明乃至依生而生。是故各自有种,是为不即,亦为不一;各有所依,是为不离,亦为不异;不即不离,不一不离,唯识义成,法相义立。一识之中,类类相依,是为一人俱有增上。多识之中,识识相依,是为自他俱有增上。方便善巧,无诸过患,以是因缘,唯识义成,法相义立。如是说俱有依义。
旷劫以前,一切种子,能生因性,无间传来;旷劫以后,遇缘而生,善亦终古,恶亦终古;何以有漏忽生无漏,在润生位善不善等,以何道理轮转回环?若惟任运,终古不更;若有迁移,终须仗力。故有所依,刹那刹那,开前导后,依彼所依等无间缘,现行王、所、非色非他一类而转,是故入圣超凡,此依是赖。如是说开导依义。
能缘见分,带色等相,为所虑托,名所缘缘。带有二义:挟带,变带。相有二义:体相,相状。所缘二义:一亲,二疏。挟带体相,名亲所缘,相分逼见,无别间隔,故得亲名。有四句别:一、体挟体,为内二分,更互相缘;二、用挟用,心与心所,缘自相分;三、体挟用,自证缘见;四、用挟体,本智缘如。变带相状,名疏所缘。托质(质即是识,实而非虚,心外无境,而不遮识)变相,质为相隔,故得疏名。八识则他质变自,他佛身土(八识因位托他本质,变自相分,果位他佛身土,皆有疏缘)。七识则有漏仗八,后得缘如(有漏七识无力,仗八变影,无漏七识,后得缘如,皆有疏缘)。六识则仗质为疏,不仗非疏。五识则未转依位,依根互根(五识因位之各自依根,及其五根互用,皆有疏缘,果位则无)。又有异义。四句之中,心缘自相,非是挟带。六识之内,不仗质缘,容变带有。然姑勿论为带决定,为相决定,见必带相,为所缘缘是义决定。有相能缘,始为所缘,有体能生,始得为缘。相若离见,乃在识外,义不具两,不具两义,非所缘缘。陈那、护法树义于前,玄奘大师立量于后。相不离见分,寄言简过曰: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相不能摄相,寄言简过曰: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相不摄相,亦犹眼识,非眼根摄,曰:喻如眼识。以不离义,心外无境,决定决定。心外无境,心内有境,决定决定。依此境界,为所缘缘,能缘所缘,识相决定。如是说境界依义。
复次,有漏必生无漏,随顺依故。增上缘中,有随顺依,立引发因,谓三性种现,随顺同类胜法,便能引起同类胜行,引得无为妙法。如是所依,一切疑畏,豁然殆尽,踊跃称心,曷其有极!是故此论,称为《地论》,地者所依义故。是为第五依义。
第六、用义者:真如是体,体不生灭,无始种子,依不生灭,而起生灭,如实说相,一切是用。用有十义:一、种子义;二、对治义;三、破执义;四、如幻义;五、极微义;六、刹那义;七、集显义;八、周遍义;九、无尽义;十、正智等义。诸有不知种子义者,或执实体,宰一切物;或执无用,一切皆空。实体是染,不可使净;实体是净,不可使染;染净既虚,戏论何益?一切无用,一切无能,善既唐功,恶亦无报,因果既坏,圣教何施?若知种子用非是体,便息分别,如理思惟。熏习义是种子义,与彼诸法,俱生俱灭,而有能生因性,无间传来,为后生因,是名熏习。虽无实物,而有气分,气分者,犹如云起。虽无作用,而有功能,功能者,犹如轮风。云幻生灭,刹那刹那,惟用如是,能有能无。风力广大,排山振海,惟用如是,有大势力。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种子义是用义。
漏、无漏种,势用齐均,流转还灭,两敌不并,故对治义安立不摇。诸有不知对治义者,误体为用,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不知遍计空无,惟是体性,体性不二,故有是言。若此依他种既是有,势用自二,故须对治,尽未来际无住涅槃。又复不知对治义者,总为一聚,无相观空。殊不知无相有功用行,地居决定,八地以前,大有事在,非可废弃,一蹴而几。种杂而强,治须缜密。贪观不净,嗔观慈悲,痴观缘起,慢则析根,疑复数息,以楔出楔,方便多施,杯水车薪,犹虞难任,况复昧贼所在,漫曰讨除,欺败唐劳,嗟何能及!又复观总无力,观别斯神,别观久成,总观乃当。如观无常,五蕴无常,刹那集显,方称现量,否则堕似,饮鸩可哀。是故知用义者,则知对治;知对治者,一切如理。然此对治,非断烦恼,如斧斫木,因缘生法,犹如幻化,故不可断。胜义谛中,诸法皆如,故无所断。当知断者,对治生时,烦恼断时,如称低昂,如明破暗,解惑不俱,故说言断。十地师,前后相资,一运相续;摄论师,集想修断,能治所治,俱入过去;既昧三时,又昧种义,不足为训,是故应辨。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对治义是用义。
无功用行,但是无执,非无相见。猿猱知佛心,佛体众生意,十方如来,但是无执,非无遍计。是故执为众生,执破为佛,破执为法,执之异名为我,破之异名曰用。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破执义是用义。
幻师通衢,变现象马,有象马相,无象马体,是之谓幻。有即说有,缘生有境故,如幻有相,是为依他如幻。无即说无,缘生无自性故,如幻无体,是为遍计如幻。幻相之有,非真实有;幻体之无,为毕竟无;是为如幻三昧。诸所分别,诸所施设,诸所显真,摄幻义尽,摄用义尽。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如幻义是用义。
诸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众极微积聚而成,最后灭时,亦不至微中间灭尽。是故大乘,无实极微,但以慧思分析诸色,假立方便,法空观成,非若外小,执为我体。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极微义是用义。
方量既空,时量亦破,是故三世都无,刹那义立。此刹那义非是动义,前不待后,此不至彼,才起即灭,相似随转,妄相宛然,不可穷诘。如是有十五义成立其相,有九因成内十四相,有十四因成外十相,恐繁不述。观刹那义者,不为时限,不为生惑,不蹈定相,不堕执迷,亦复不陷虚空。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刹那义是用义。
三世既空,刹那刹那,前后不续,谁复积字成文、聚想成义,是故集显义立。诸字诸想,虽入过去,刹那灭无,而有熏习,作后引因,相应缘生,聚集显现。此集显义,推广施设,有唯识三世义,法相三世义,神通三世义,识上功能影像相生,此实现念托过未种,变似而缘,妄谓三世,而实一识,是为唯识三世义。即现在种是现自相,亦即现种是过果相,是未因相,虽实一种,分别说三,是为法相三世义。禅定他心通,虽心上功能,而皆证解,无有非量,故与凡异,是为神通三世义。三世非有,诸法宛然,万种无边,刹那集显。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集显义是用义。
缘都未起,分别浑无,是为万种一如。独别缘生,无种不挟,是为各种周界。子微以上方足相倾,种且非微,乌容有碍?况此种遇缘,显现差别,余种未遇,仍复一如。是故各种周界,水火相处而不侵;万种一如,六根相依而错用。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周遍义是用义。
既酬前果,即为后因,相引相牵,金刚后断,有漏种隐,无漏种显,彼去此来,无穷无尽。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无尽义是用义。
正智是用,发菩提心成正等觉故。大悲是用,无住涅槃无边功德故。方便是用,一切善巧故。了是以为用,用乃无过,如是说正智等义是用义。是为第六用义。
第七、渐义者:一、时;二、位;三、补特加罗;四、六行伏惑;五、九品断障;六、因果;七、行别;八、果别;九、无畏;十、能入。诸昧渐义而谈顿证者,一切无有,是故有过。一、时者:谓三阿僧祗,一阿僧祗断皮粗重,二阿僧祗断肉粗重,三阿僧祗断骨粗重。或以见道八地极果为差,或以十信见道修道为差。若无是时,无量障深,刹那顿断,宁可为训?是故有过。
二、位者:谓十三住。初、种姓住,亦为种姓地,亦为资粮位中顺解脱分,亦为十信。次、胜解住,亦为胜解行地,亦为资粮位中顺抉择分,亦为加行位,亦为十住、十行、十回向。三、极喜住,亦为净胜意乐地,亦为通达位,亦为十地中初地。四、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三慧住,无相有功用住,是等六住,亦为行正行地,亦为修习位,亦为十地中次第二地至七地。五、无相无功用住,亦为决定地,亦为修习位,亦为十地中八地。六、无碍解住,亦为决定行地,亦为修习位,亦为十地中九地。七、最上菩萨住,最极如来住,亦为究竟地,亦为究竟位,亦为十地中十地及等觉地、妙觉地。若无是位,一切佛法,信解行证,从何安立?安立都无,法何不灭?是故有过。
三、补特伽罗者:四恼、寻思、等分、薄尘,为七病行;声闻、独觉、菩萨,为三出离;未具资粮、已具资粮、已未具资粮,为三住持;法随信行,法随法行,为二加行;信解、见至,加行果;身证、慧、俱,修证果;向、四果,四沙门果;七返、家家,预流果;一间,一来果;中般、生般、无行、有行、上流,不还果;退、思、护、住、不动、堪达及不动法,阿罗汉果;是为二十八贤圣果。三界异生,学与无学,欲、色菩萨,欲界独觉,不可思议如来,是为十三界有情。胜解行,增上意乐行,有相无相行,无功用行,是为五修行菩萨。若无如是补特伽罗,言说不易,得失无据,既违世间,亦常怖畏。是故有过。
四、六行伏惑者:苦、粗、障三,为无间道观下断惑;静、妙、离三,为解脱道观上证灭。二乘根钝,断证不融,行故资六。初劫菩萨,初资粮位,亦用伏惑。久修有力,不断烦恼而生上界,方始不资。若无六行,惑何能伏?伏且不能,断于何有?是故有过。
五、九品断障者:三界九地,地各九品,品八十一。分别有断无伏,俱生先伏后断。断分别二障,惟系六识,一心见道,唯一品断,三心见道,则二品断。断俱生烦恼,其六识现行,地前渐伏,初地伏尽,种则金刚无间永断;其七识现行,初地渐伏,七地伏尽,种则金刚无间顿断。断俱生所知,其六识现行,地前渐伏,八地永断,种则十地渐断,金刚永断;其七识现行,地地伏起,金刚加行永断,种则金刚无间顿断。一切习气,地地渐断。是则顿唯七种,余莫不渐,安有废渐而可收功?九品不分,是故有过。
六、因果者:顿义是果义,渐义是因义。世第一法,一刹那间,顿入见道,是为一顿,然加行以前,有无量事。第八不动,刹那顿证无功用行,是为一顿,然不动以前,有无量事。金刚道后,一刹那间,顿入极果,是为一顿,然极果以前,有无量事。举顿遗渐,是为谈果迷因,有果无因,是为空华结撰。是故有过。
七、行别者:少时毕功之为顿,长劫修行之为渐。我说精进遍一切故,坚固炽然不思住故,久远要期为一日故,无懈无勇心平等故,不贪不厌常如是故,是为行别。行别然后有得,否则怠懈不足言功。是故有过。
八、果别者:念念证极之谓顿,长劫阐提之为渐。净障是业涅槃假名故,悲心胜故,证极亦功德不住故,八相成道为度生故,是为果别。果别然后无得,否则贪著不足言证。是故有过。
九、无畏者:难行苦行,施对治故;生死如幻,不取著故;摄持无漏种,缘至必生故;赖耶蕴染种,多生始尽故;熏习有力,胜愚迷故;是故无畏。无畏然后能渐,否则疑畏,进退无据,苦不胜言。是故有过。
十、能入者:受熏持种,无记性故,是故贵渐。随喜功德,久而能成故,是故贵渐。彼有此种,骤隐不显,久乃现故;彼有此种,势盛不显,杀乃现故,是故贵渐。否则机舛,不足言入。是故有过。是为第七渐义。
第八、无种姓义者:声闻地五义建立,此复略为十解:一者、障蔽不显,乃称为无,粗重常有,种姓常无故。二者、有种姓是随顺密意说,无种姓则真实显了说故。三者、此无种姓,为精进对治者立所对究竟说,非为怠惰对治者断能对究竟说故。四者、有种姓是体,无种姓是用故。五者、建立自性涅槃之体,既依有种姓,即应建立无住涅槃之用,依无种姓故。六者、有对生死之无住涅槃,即应有对涅槃之无边生死故。七者、既许杂乱性之有,即应许无漏种之无故。八者、有无尽功德之能,即应有无尽功德之所故。九者、有毕竟无障之佛,即应有毕竟有障之阐提故。十者、有声闻趣寂,一分所知障之决定;即应有人天轮转,全分出世障之决定故。是为第八无种性义。
第九、异门义者:宗经者,论异于经;解论者,释殊于论。此宗著述,言人人殊,岂自教之相违,曷冰销而杜谤?通斯疑难,应悉异门。妙理圆融,顿呈万象,文字有矩,诠限一隅,是故尊圣、重教、契经,惟佛所宣;依理、广文、论议,亦众所说。世尊自广分别诸法体相,于诸经典循环研核,名磨[口*旦]理迦;诸圣弟子,已见圣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别,亦名磨[口*旦]理迦,而皆为阿毗达磨。许佛灭后,三藏之内对法一藏,通弟子说故。若弟子造,非教藏摄,便圣教有限。若别异诠,非法义收,则妙理不周。是故此宗所述,多异少同,《瑜伽》五分,异门义立。然欲和会,亦非不能,随顺真实义边,此彼义边、能所义边,派别虽差,朝宗则一,琴瑟非专,水火岂极?诸所诠义,恐繁不述。经论会违,详异门义,见诸别册,参考可资。是为第九异门义。
第十、诠经义者:一、宗经;二、释经。一、宗经者:经中之经:《般若经》、《华严经》;经中之律:《瞿沙经》、《毗奈耶经》;经中之论:《阿毗达磨经》、《解深密经》,然抉择〈菩萨地〉,引叙《深密》,一字无遗,是《解深密经》又宗中之特宗,抉择中之最抉择。三学俱多,唯素[口*旦]囕;戒定多者,属毗奈耶;独慧学多,对法藏摄。欲生正智,法随法行,宜学对法;欲一总聚,多收散义,宜学对法,对法所重,虽及《达磨》,而最《深密》,以是因缘,《解深密经》智者应学。如是说宗经义。
二、释经者:〈寻伺三地〉,释《缘起经》;〈三摩呬多〉,释《出离经》、《离忧经》、《六出离戒经》、《五支经》、《释静虑经》、《四检行定经》、《六境不受想无想经》、《四趣道经》,《释四净胜经》、《心清净艹+必刍思惟五相经》、《荡尘经》、《三相思惟经》;〈思所成地〉,释诸伽陀经;〈声闻地〉,释《师子吼经》、《普贤经》、《难陀经》、《七日经》;〈菩萨地〉,释《转有经》、《无尽意经》;〈抉寻伺地〉,释《出爱经》、《八苦经》、《三士经》;〈抉三摩地〉,释《身念处经》、《摩诃俱瑟耻罗经》、《法因缘经》、《眠经》;〈抉声闻地〉,释《月喻经》、《伐地迦经》、《乞食清净经》;〈抉菩萨地〉,释《五种过患经》、《尸佉落迦经》,释《宝积经》;〈摄释异门〉、〈摄事〉,多释四《阿笈摩经》。是诸释经,或释数句,或释数分,见诸明文,约略举此。论诸所称,杂释余释,赅摄经典,无量无边,下士钝根,难可稽考,望洋嗟若,我生不辰,所冀同心,广挹甘露。如是说释经义。是为第十诠经义。
以上十义,略举其要,是为十要。若欲广叙,为义葳蕤,恐厌繁文,此姑不述。
卷下
十支第四
说十要已,次说十支。十支者,如人有身,必有其足,乃称六足,如木有本,必有其支,遂为十支。足以扶身,支以辅本。《发智》不详,充于六足;《大论》不及,资于十支:一、《百法》;二、《五蕴》;三、《摄论》;四、《杂集》;五、《分别瑜伽》;六、《辩中边》;七、《二十唯识》;八、《成唯识》;九、《庄严》;十、《显扬》。
一、《百法明门论》者:略录〈本地分〉中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四嗢柁南是称法印。然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即涅槃,法印虽四,宗趣唯一,故但说一。初地百法,二地千法,以次无边,为一切法。然闻思教体,见道为极,略修增上,故但说百。〈摄事分〉中本母事,先略序事:一者、心事,二者、心所有事,三者、色事,四者、不相应行事,五者、无为事。然有其目,而缺别文,故复造论。自性、相应、所缘、分位、及与清净,五惟一识,摄一切法,人、法无我,惟是识故,故属唯识。是为《百法明门论》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义。
二、《五蕴论》者:略摄〈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契经九事,首蕴、处、界,长夜沦迷,执一实我,世尊方便,俾认为法,是故十二分教,均以六善巧为宗。破一性我,说为积聚,而非是性,蕴且有五,而岂惟一?破受者我,但识生长,处且十二。破作者我,任运而持,无作用性,说名为界,而有十八。是故《百法》以识摄法,法亦是识;《五蕴》以蕴摄识,识亦是蕴。《百法》唯识,识即是性,但说名数;《五蕴》法相,相各有性,故详说性。〈摄事分〉中,本母事后广辩事,所治、能治有十四对,此论复次,略其所详,故唯十二。是为《五蕴论》以无我唯法为宗义。
三、《摄大乘论》者: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为宗。依正教文,一阿僧祗授《十地经》,世亲证明得定,将入见修,闻《十地经》,涕泪悲泣,无著授此,俾之作释,是故简小入地,于此独详。佛由菩萨修道而成,菩萨多闻熏种而入,幸福无边,逢兹妙典,一切且置,应此钻研。一、华严教海,非此不入故。二、薄伽梵十殊胜语,因果始终,开示明白故。三、独标所知,大所乘故,漏、无漏种,共此所依,舍对治外,无他谬巧故。四、建立赖耶为大王路,一切智智,大所乘故。五、摄三性于唯识,唯识妙义,此独详故。六、能入唯识,加行见道,为最近故,所入唯识,方广十事、平等六度为因,增上六度为果故,如是能入、所入,详诠入义,大所乘故。七、修道差别,法尔次第,初地为得,十地成办,华严修因,正诠唯此,大所乘故。八、别显六度,约立三学,三学增上,大所乘故。九、断谓无住涅槃,大所乘故。十、智谓三身,大所乘故。如是十义,显示此论,为大王路,为烛幽炬,胜利无边,不可说言,谁有智者,而不钻研?
复次,十支之中,《摄论》最胜,《百法》、《五蕴》,略不及详故;《杂集》、《法相》,博不及要故;《分别瑜伽》但释止观,六度三学,此独详故;《辩中边论》明中道义,对恶取空,此明十地,正诠所修故,二种唯识,立破推广,提挈纲领,此最宜故;《庄严》诠大,意在庄严,此论诠大,意独在入故;《显扬》诠教,意重闻思,此诠入地,意重修慧故;是为最胜,应此钻研,是为《摄大乘论》以简小入大为宗义。
四、《杂集论》者: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一者、宗证据,《阿毗达磨》弘文未译,然师子觉言本论依经,括义理尽,斯则就论讨宗,即彼经要;基法师言此论初明三科,即以三科为宗,以是因缘,说宗证据。二者、宗体义,此论八品,先〈本事分〉,明三科体;后〈抉择分〉,别三科义。境必有体,本其体曰〈三法〉,充其体曰〈摄〉,顺其体曰〈相应〉,得其体曰〈成就〉。约前四品是三科体,为所观法。依境起行,通行义抉〈谛〉,妙行义抉〈法〉,行必有果义抉〈得〉,慧解利他义抉〈论议〉。约后四品是三科义,为能观法。以是因缘,说宗体义。三者、宗利益,善三科义,于一现境,随其所乐,心易安定,于一切境,无不如量,正慧圆通,是为止观利益。善三科义,思择决定,于诸异论得无所畏,是为论议利益。《阿毗达磨》问答决义,是彼所事,故立〈论品〉,叙次篇终。以是因缘,说宗利益。四者、宗对治,或愚迷心,总执为我,以蕴对治,一为色法,三为心所,一为心王。或愚迷色,总执为我,以处对治,非色有二,色处有十。或迷心色,总执为我,以界对治,色界有十,心界有七,色心界一。上根聪利,但说于蕴,中根说处,下根说界。详诸经论,有五善巧、六善巧、七善巧、十善巧之建立,此独说三,根本立故。以是因缘,说宗对治。五、宗广略,色识所摄,于蕴门中略而为一,于界处门广开十七。受想行摄,法界法处略而为一,于蕴门中广开为四。又蕴惟有为,界处及无为。能取所取,处惟显生,界则及体,以是因缘,说宗广略。
以上说宗,以下说义。六瑜伽法门,六善巧义,〈五识意地〉、〈本地〉、〈决择〉,应知其相,《对法》括之,叙〈三法品〉建立门。有、非有等五十八门、〈思所成地〉、〈声闻地〉,应知其相,《对法》括之,叙〈三法品〉六十义广分别门。情、器杂染,〈意地〉、〈寻伺地〉应知其相;寂静觉分,〈声闻地〉应知其相,《对法》括之,叙〈谛品〉诸相法门。〈菩萨地〉所学法,《对法》括之,叙〈法品〉方广十事门。〈菩萨地〉如是学,《对法》括之,叙〈得品〉现观法门。〈菩萨地〉能修学,《对法》括之,叙〈得品〉补特伽罗门。因明详于〈闻所成地〉,《对法》括之,叙〈论品〉诸相法门。以是因缘,说瑜伽法门。七、《瑜伽》异义,经论会违,详陈可考,繁文不述,略举方隅。色蕴废立,色二十五,《瑜伽》减一。声十有一,《瑜伽》二四。香六,《瑜伽》唯三。味十二,《瑜伽》唯九。触三十二,《瑜伽》二十。法处所摄色五,《瑜伽》或二,或三,或四。想蕴分六,《瑜伽》总二。行蕴心所本惑开十立五十五,《瑜伽》五三。不相应行立二十三,《瑜伽》二四。是为〈三法品〉中略举废立义。苦谛义二,《瑜伽》义五。集谛烦恼缘起惟三,《瑜伽》有六;烦恼差别立二十五,《瑜伽》二七;故思造业建立有五,《瑜伽》惟二。十八思断业欲修九无间,此论断三,《瑜伽》断二。道谛九根,四受随一,《瑜伽》无忧,惟三随一。是为〈谛品〉中略举废立义。菩萨藏中,此论希法,说有其二,《瑜伽》、《方广》,说惟其一。是为〈法品〉中略举废立义。以《杂集》之异《瑜伽》,显《瑜伽》之殊《对法》,古学今学,源流可征。以是因缘,说《瑜伽》异义。八、部执所归,四《阿笈摩》属〈本事分〉,《阿毗达磨》属〈抉择分〉。〈本事〉叙九事,〈抉择〉故三科。〈本事〉转谛轮,〈抉择〉故观谛。〈本事〉通三乘,〈抉择〉故收小。是故《杂集》、《俱舍》,大小《对法》,约义多同。部执竞兴,《婆沙》溺实,蕴处唯假,经部义长。世亲宾主抑扬,造《俱舍论》,其所树义,若聚集因是假义,若无为不立蕴义,方诸《杂集》,种种不殊。《正理》一破,朋回有部;《杂集》一救,遂入大乘,众流汇极,江汉朝宗。然此假实,厥惟六种:一、聚集为假,非聚则实。二、因于未来,名为假有,现见为实。三、果无其体,施设名假,有体为实。四、所行谢灭,唯念为假,现事为实。五、分位为假,自性为实。六、观待为假,一切随转乃得为实,是六假实,大小共许,展转立破,由粗入细,如量为至,法相所事。以是因缘,说部执所归。九、异门说有,依他起性,执为遍计,不执圆成,是故假实有外立胜义有。识种为界,识生为处,处界是识,识如幻相,一切皆假,是故不独蕴义假有为假,处界实有世俗为实,以如幻义,无不皆假。是为三法皆假,以异门义,说如幻有。是为人、法无我,远离二边,惟大独有。以是因缘,说异门说有。十、众义所聚,此论名集,诸圣所集,不独无著;集诸经论,不独《达磨》;无著《达磨》,称举其最。糅师子觉,安慧标杂。以是因缘,说众义所聚。大哉此论,古今之异执,小大之通途,经论之杂糅,群圣之会萃,义广而赅备,文约而整齐。汪若望洋,昭若揭日,谁有妙典,博大简明一至于此?欲入教海,多闻闻持,大漠指南,不迷所向,以是因缘,智者应学。是为《杂集论》以三科为宗义。
五、《分别瑜伽论》者:弘文未译,然无分别一心为止,有分别多心为观,《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说止观义。《摄论》第六教授二颂,引论所说,皆止观事。是为《分别瑜伽论》以止观为宗义。
六、《辩中边论》者: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有虚妄分别乃有依他,有是依他乃契中道,契乎中道乃成法相,九相显已,空性方谈,此论宗法相,故先之于〈相〉。境体为相,境用为障,五障障,九结障,十因、三十七觉分、十度、十地障,种种所障,令智不起,岂其虚妄本性皆空?故次之于〈障〉。依境起行,观十真实,唯识无相,一切如理,法相谈相,一切如量,是故《瑜伽》、《中边》俱详真实,此有其十:初一能显,谓三根本;次九所显,谓三相四无倒、四谛二谛、二极成二障断、五法摄三性、七真如、十善巧。如量观行,必除我见,故次之于〈真实〉。相行真实,障行对治。觉分修,三品修,大小别修,修生对治,非任运有,故次之于〈对治〉。久观久修,必有深浅。于法差别有十八位及与三位,于有情别而有七位,故次之于〈分位〉。因行既圆,果始足感,五果十果,三乘通得,故次之于〈得果〉。通果平等,别果无上,故终之于〈无上乘〉。无上乘者,一、由十二最胜有十度作业;二、以三慧能观思十度作意;三、以六无乱修止、十无倒修观,金刚十句于此详明;四、以十五边义显诠中道;五、以平等差别诠大小乘异,是为正行五相。次叙所缘,有十二相;次叙修证,有其十相。是谓无上乘诸相。此论七品,诠表法相,简恶取空,中道权衡,边执屏斥,文不他及,义亦精严,境、行、果三,章次赅备,为法相之要典,例《摄论》而堪弘。是为《辩中边论》以中道为宗义。
七、《二十唯识论》者: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一、释四难,梦则时有一定、处有一定,作用能成。鬼则人不一定,而实无境。又以狱喻,四事皆成,而实无境。狱卒既非真实有情,亦非心外大色,更非造业在内、受果在外。受果非外者,教依识种密意说根,依识现相密意说尘。了知唯十二处都无有人,则人我执空。若能更知处唯是识,都无有法,法我执空。然法空密意遣遍计有,离言法性非拨为无。以是因缘,境无识有,唯识义成;以是因缘,非有分色,非极微非和合,非和集,识外俱非,成唯识义。二、释所证现量难,同时意识虽是现量,一刹那后,起心分别证知此现,见既过去,色亦非今,证境分明,故非现量。非现量境,于理为无,以是因缘,成唯识义。三、释不知难,梦境非有,觉而后知,大觉证真,方知唯识,凡夫不知,依圣言量,以是因缘,成唯识义。四、释友教难,但诠心内自识所变,非遮心外他识有情,自他展转互为增上,令各自识变自似相,既非外境而有外识,善巧无边,成唯识义。五、释梦无果报难,梦劣无果,觉胜致报,非由外境,唯识义成;六、释意业无罪难,如鬼念力,令人得梦,彼识转变,令此命断,故无身语业而得其罪,意罪为大,唯识义成。七、释他心智难,法执所蔽,他心如自,皆不如实,非若佛智离言称量。由不如实似外境现,而实非境,以是因缘,成唯识义。如是七释,唯识成立,妙义无边,方隅略示。是为《二十唯识论》以无境唯识为宗义。
八、《成唯识论》者: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对法》广诠法相,此论广诠唯识,赅摄汪洋,堪称两大。然《对法》独诠正义,而略别破;此论凡一树义,正别俱详,是故欲治此论,须分两事:一、正义事,世亲既释《摄论》,抽所授义,别广唯识,著述未终,而生睹史。十家造论,言人人殊,糅会贯通,独宗护法,故护法义是正义。折中取舍,权定基师。或初无有义,理教极详;后言有义,理教独略;胜者在初。或前略后广,而皆有义,胜者多后。或理教齐等,前后有义,取舍任情。如是披寻,护法余义亦为正义。二、别破事,外道九十六,大者十三,数论、胜论、声论、明论、离系、邪命、顺世、梵天,诸如是等,或译专籍,或载剩文。小乘有部所系,由萨婆多而经部,而《正理》,而《成实》、《俱舍》等,余部所属,若正量、大众、一说、化地等,诸多部执,或详专籍,或载剩文。所破不明,能破不立,外小未晰,此论难通。无著济龙树之穷,护法纠清辨之失,安慧或朋清辨,难陀亲而未精,是则大乘空宗,本宗诸德,皆所悉究,不厌求详。
大哉此论!诚所难言,今姑逐文,约略其概。异生迷谬,执离心外另有实境,妄计二取,为真为实,大悲除执,说唯是识,是故最初,广诠识相,即依他起。虽知此心虚妄显现,而未了达真性是何,若未知真,乌能别妄,是故次初,明唯识性,即圆成实。入此唯识断妄证真,非少修行可能圆满,故次第三,明唯识位,即十三住。
且初、识相门,先明宗要,后广识相。先明宗要者:离识而外,无别实人,识种与法,互熏习故,有忆识诵习。心、心所法,因缘力故,有造业受果。身心相续,烦恼厌患故,有生死涅槃。诸不如是,执有实我,种种安立,是故有过。离识而外,无别实法。色法之中,其有碍色者,识变似相为所缘缘,见托带彼随量顿生,本来虚脆,为破此粗色,假立彼极微。其表无表色者,以心为因,识变似手,转趣余方,似有动作,假名身表。以心为因,识变似声,生灭相续,似有表示,假名语表。依思或愿,善恶分位,假立无表。不相应行中,依彼诸法,可成分位假立成就;依彼身心相似差别,假立同分;依业引生识种功能住时决定,假立命根;依损心种及伏粗动分位差别,假立二定;依法因缘本无今有、暂有还无、表异无为,假立四相;依语声分位差别,假立名句文身。无为法中,一、依识变假施设有;二、依法性假施设有。是则一真法界,有为、无为。一切皆假,唯是识变。诸不如是,执有法我种种安立,是故有过。然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有,遣心外境,说唯有识,若执识实,亦如法我,是故有过。如是为明宗要。后、广识相者:初、能变相;二、所变相;三、理教无难相。相十二门,自相因果所依所缘,行相相应五受三性,流转伏断及与界地。如是诸门,八识则以十门分别,七识九门,六识八门。赖耶、末那教理建立,依据《瑜伽》及与《摄论》而更加详。赖耶五教:《对法》、《深密》、《楞伽》、《庄严》,四为大乘,《阿含》通小。赖耶十理:持种、执受、寿暖识三,受生命终,无心灭定,五义见于《瑜伽》;异熟、食体、趣生体、名色依、染净依,五义见于《摄论》。赅摄广备,惟此论明。末那二教:《楞伽》惟大,《解脱》通小。末那六理:不共无明,六识二缘,思量名意,二定无差,无想无染,我执不有,如是六义,亦《摄论》有。是为异熟、思量、了别三能变相。此三能变,变于见相,见为分别,是为能取;相为所别,是为所取;二取之外,无别实有,由教及理,十难发明,是为四分所变相。以分别不生难者,以缘生理解。四缘、十因、十五依,说缘义尽;生现、生种,说生义尽。以生死不相续难者,以业取习气理解。习气有三:名言、我执及与有支;有支十二:初二能引,次五所引,次三能生,后二所生,如是前后展转不竭。以境无三自性无为难者,以性不离识解。虚空、择、非择七真如,六法五事,四真实四谛,三解脱二谛,凡圣智境,假实异不异,一切唯识,一切与三性摄故。以识有三无性无为难者,以佛密意说解。依三自性立三无性故。是为理教无难相。如是为广识相。
次、识性门,如真如性,即唯识性。
后、识位门,五位修证,资粮、加行、通达、修习,及与究竟,文势易了,此姑不述。
此论三分,成立唯识,是故说为《成唯识论》。是为《成唯识论》以识外无别实有宗义。
九、《庄严论》者: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三持十法,妙义难穷,更立伽陀,制为此论。法门虽一,诠表不同。或详或略,或能或所,或相或义,或常或胜,参观互察,义乃无遗。是故西域大小乘学,悉以此论为其根本,于此不通,未可弘法。此论以庄严大乘为宗者,一、序分庄严;二、菩提庄严;三、教授庄严;四、方便庄严;五、功德庄严。序分庄严者:大悲度生,立〈缘起品〉;八因证大,立〈成宗品〉;劝入胜义,立〈归依品〉。《瑜伽》直叙本地,故从所略,此论意在庄严,故更加详。是为第一序分庄严。菩提庄严者:二无姓三十二喻,〈种姓〉、〈发心〉,《瑜伽》所略,《庄严》独详;〈菩萨地〉所学处,其前四品能所分别,《瑜伽》说所,《庄严》说能;后〈菩提品〉,十四妙义,《瑜伽》所略,《庄严》独详。古称此论微妙在是,比诸经论得未曾有。是为第二菩提庄严。三、教授庄严者:〈菩萨地〉所学法,《瑜伽》一品,《庄严》开六,《瑜伽》说所,庄严说能,《瑜伽》说相,庄严说义。趣入有基,七义〈明信〉;信必求法,十八义〈述求〉;求而弘之,十二义〈弘法〉;于此资深邀如来教,二十五义〈教授〉;见佛闻法从而思修,十一义〈随修〉;修则业净,四义〈业伴〉。此有六品,独说教授庄严者,教前修感,前四惟感;教后起行,后一说行,正诠教授,唯此《庄严》。此之庄严,叙次有五:一者、信修劫满,授《十地经》,闻慧得果故。二者、起心修住,蒙佛称德,由闻入思故。三者、善根入地,作诸功德,由思入修故。四者、余地二智,转依利生,修慧圆满故。五者、因大教授,得大义利,劝入胜行故。是为第三教授庄严。第四、方便庄严者,菩萨地能修学,有三方便:六度、四摄为自分方便,《瑜伽》详七,《庄严》略一;供养亲近无量为胜进方便,《瑜伽》略一,《庄严》详三,《瑜伽》大悲百十一苦所缘生起,《庄严》大悲三十六偈分别相用。菩提分品十五行为内证方便,《瑜伽》详事,《庄严》详义。三乘根本觉分为同,觉分根本念住为独,十四胜修于此详说。五十三义成立刹那,观行无常此义赅备。是为第四方便庄严。功德庄严者,此之一品详略均等,各随所义异门诠次,此姑不述,是为初持功德随法究竟,《瑜伽》详九,《庄严》略二,是为二持、三持功德,是为第五功德庄严。是为《庄严论》以庄严大乘为宗义。
十、《显扬论》者:错综《瑜伽地》要,而以显教为宗。有染有净,然后有教,以染净事摄瑜伽地,〈摄事〉第一。既有教事,必有教义,〈摄净义〉第二。教以四谛为根本,但是苦集而非是染,但是灭道而非是净,染净是假谛之为实,增谛而七,〈成善巧〉第三。教以四法印为观行,综《瑜伽》义,诠染净事,成〈无常〉、〈成苦〉、〈成空〉、〈成无性〉第四至第七。教为闻熏,必极见道,〈成现观〉第八。现观资粮,要先思议,〈成瑜伽〉第九。不可思议尤应远离,〈成不思议〉第十。最胜十相,抉择九事,成〈摄胜抉择〉第十一。无著大悲,救恶取空,既请慈尊说瑜伽教,复为难持,约文标旨,说十一品,阶梯已得,升进无难,踊跃欢喜,得未曾有。然有数义,此略抉择:染净为教,不称染净而称摄事者,诸佛语言九事所摄,此之九事虽是异门,然不离事,故名摄事。《显扬》九事摄《瑜伽》十七地者,初之五事摄《瑜伽》境,次之二事摄《瑜伽》行,后之二事摄《瑜伽》果,为诠染净,错综地义,不以地名四嗢柁南不称〈无我品〉,而称〈无性品〉者,翻显无性但为无我,非一切无生空属空,法空无我,虽简二乘,实诠法有。是为《显扬论》以显教为宗义。
复次,说十支次第。若以造论人分别,应先之于弥勒三论:广大乘义,《庄严》应第一;观唯识义,《分别瑜伽》应第二;成法相义,《中边》应第三。次、无著三论:立唯识宗,《摄论》应第四;立法相宗,《集论》应第五;阐十二分教,《显扬》应第六。次、世亲四论:为唯识宗作开导依,《百法》应第七;为法相宗作开导依,《五蕴》应第八;为唯识宗作广论,《二十颂》、《三十颂》应第九、第十。
若以读论人方便,为二宗示阶梯:应先之于《百法》、《五蕴》;为二宗示决择:应次之于《摄论》、《集论》;为二宗示根据:应次之于《分别》、《瑜伽》、《辩中边》;为二宗示广义:应次之于两《唯识》、一《杂集》;为二宗示别义:应终之于《庄严》、《显扬》。《杂集》虽广,附庸《集论》。《二十颂》易,亦可提先。是为读论方便次第。
复次,说十支异名。《百法》名略陈名数;《五蕴》名粗陈体义;《杂集》名分别名数,广陈体义;《庄严》名庄严体义;《显扬》名总苞众义;《摄论》名广苞大义:《中边》名摧邪显中;《二十唯识》名摧破邪山;《三十唯识》名高建法幢;《分别瑜伽》名摄散归观。
十系第五
说十支已,次说十系。诸佛等流,依于言说,此土创教,是释迦文,三藏十二部,结集赅全。然《解深密》说:佛一时中,惟为声闻,以四谛相转正法轮;于二时中,惟为大乘,依一切法无有自性,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于三时中,普为诸乘,依一切法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三时教,一雨普被,乘则有三,教唯是一。是故今所禀承,决择最后,所遵经典,不滥他时。三时经中,其唯识六经同《瑜伽》外,《庄严》诠德,《密严》诠识,唯独《楞伽》,所说具备。八识、二无我,已树唯识之帜;五法、三自性,业开法相之门。十系所演,不出二宗,一脉相承,可得而说。
一生补处,弘三时教,是为弥勒。佛说称经,余惟称论。弥勒五论,首是《瑜伽》,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广为有情,常无倒说,兼为余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自证果。大本既植,支义复提,显立法相,说《中边颂》;显严大乘,说《庄严颂》;《分别瑜伽》,显观行说;《金刚般若》,显实相说;五论立宗,罄无不尽。若空宗之有文殊,实此学称为初祖。
部执竟兴,众生著有,龙树破执,造《中论》等。无相教立,又复著空,是以无著上请慈尊,亲说五论,下广中道,特创二宗。创唯识宗,作《摄大乘》,传于世亲;创法相宗,作《集论本》,授师子觉;更依《大论》,约造《显扬》,善诱众生,闻熏圣教。若空教之尊龙树,实此学奉为开宗。
世亲菩萨,有部出家,广造小论,聚精《俱舍》。纠彼所短,抉其所长,已汇群流,将亲海若。是以闻《十地经》,悔罪改过,复于大乘,广造宏文。受命最初,作《摄论释》,汇义厥终,作《三十颂》。中间著述,广博难稽,此土传来二十五种。是故治世亲学,应于大小乘迹,次第披寻,初应《俱舍》,后应《摄论》,二十五种《三十唯识》,一切应观。然后开小入大,舍常取胜,于普被教,功不唐捐。虽《摄论》学犹有无性,然群奉世亲谓为正派。弥勒、无著,作祖开宗,光大门庭,唯世亲学,位虽未登地上,功实等于提婆。
世亲而后,厥为陈那。有三妙论:一、《正理门论》,论轨论式,幽致未分,爰暨《理门》,重成规矩。古于能立,兼及宗等,此唯因喻。古于似立二十七过,理门增二犹多隐义,天主加四为三十三。然似破弹敌具十四类,理门义当前后超伦。二、《集量论》,唯识所变,古唯见、相,更立自证,三分义详。三、《观所缘缘论》,极微无相,和合无体,体相具周,方称现量,现量之境,乃是唯识。止此三论,已饮甘露,况更搜罗,妙味何极?诚贤劫之一佛,奉《瑜伽》以周旋。
世亲菩萨有两派学,一、已竟义,汇小归大,融两《对法》,安慧所得;二、未竟义,推广唯识,独诠大乘,唯护法承。非护法义异于世亲,实未竟学不同已竟。虽诠唯识,厥有十家,而能立义周,谁超护法?一者、本有新熏种,容具二义。二者、证自证分,四分成识义。三者、器界随时变,根身各自变义。四者、无色界中,有定果色义。五者、依义,仗因托缘,而得生住,是名为依;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取自所缘,名为所依;种现相生,定非前后,为种子依;五具四种,六识唯二,七八互依,为俱有依;自类非异,开前导后,为开导依。六者、意缘藏识,见分非余义。七者、决定染心,与八随惑相应而生义。(沉掉、不信、懈、放、忘、散,及不正知。)八者、无学无染,非无意依义。九者、人天为忧,而非尤重;鬼畜忧苦,有纯杂异;地狱纯苦;三乘不摄,忧喜乐三,决非无记义。十者、六、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心熏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名依他起,依斯执实有无一异,名所遍计义。诸所树义,葳蕤纷沦,且举方隅,说此十义。世亲以后,唯此一人,诚日月之丽中天,堪以座于菩提树下。
护法门人,胜友、智月及与胜子,都善唯识,复释《瑜伽》八百余卷,今得一卷,依以指南。然戒贤树义,独超时辈,如说五蕴无常、善根观心、总一相现,是共相境,非现量摄。见道观心,有五无常,一心五解,称自相境,方名现量。妙义弘文,惜不多见。弥勒、文殊,无著、龙树,护法、清辨,戒贤、智光,两两对称,是法标帜。垂老奇疾,不取涅槃,传法奘师,有逾诚恳。奘师听讲《瑜伽》三遍,《显扬》、《对法》、《正理》一遍,《因明》、《声明》、《集量》三遍,《中》、《百》二论,亦复三遍,如是诸部,凡经五载。结西域之终,开东土之始,此学枢纽,是称戒贤。
此土此学传译先声,魏则佛陀扇多,隋则笈多行矩,但译《摄论》,未可称最。张大译事,厥有三家:一、菩提留支;二、毗目智仙;三、真谛三藏。真谛揭典,十未译一,要籍将全,盛弘《摄论》及与《俱舍》,然树义多异,世亲别支。《瑜伽》巨典,唯译三卷,名《决定藏》,文多不畅。北凉、刘宋,《地持善戒》,译亦不良,而使甘露无饮,大法久空,哀痛慷怀,沉沦曷极!有玄奘法师者,悲深愿切,诚重劳轻,绝漠万里,淹留羁滞,十有七年,文字语言,玄思奥义,频于十死,摈于九难,而后《瑜伽》百卷,得真获全。又译场大德二十六人,纲罗奇杰旷世一时,诚所谓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机感奇缘,非称苟简。然奘师所译,七十四部,千数百卷,视得梵本,九分惟一。奘师著述,独存《唯识》一量,《会中论》、《制恶见论》,凡六千余颂,未留一字,最足憾者。经则《阿毗达磨》、《如来出现功德》,论则《分别瑜伽》、《集量》,小乘则经部《毗婆娑》,朝夕所资,辄不获睹,旁征博采,矧冀其余。古先哲言:东土多大乘根器。其诸必有豪杰,奋然崛兴,继奘师后。
奘门多才,太贤圆测,每树异义,《深密》测《疏》,于今犹存。然昉、尚、光、基,称四大乘,恍若什门睿、融、生、肇。昉尚佚籍,光记《俱舍》,堪表一宗。若夫群义发挥,要论都释,百本之疏,犹存过半,惟我基师,恍惚如对。其糅厥古,先在《成唯识论》;其录存师说,在《法苑义林》;其自所立教,大善因明,流通五姓,则在《因明大疏》、《法华玄赞》。《大论略纂》,尤萃精华,泱泱东海,贻我至宝,研寻有途,不其懿欤!
基师之后,慧沼、智周,承弘五姓,作《慧日论》,其《了义灯》、《演秘》,俱诠唯识,亦有精华,至夫《瑜伽》著述,一切荡然,今所依倚,有道伦《记》,犹资探讨,因流溯源。自是以来,微乎渺矣。
绪言第六
永明寿师,作《宗镜录》,诠次法相,虽无树义,犹能诠释,古典具在,依据不诬。元末籍亡,斯学沉响,明人壁造,劳而唐功。遂使数百余年,治此宗者,舍《相宗八要》、《唯识心要》以外,无别精研。支离破碎之谈,户牖一孔之见,有天地之大而不能知,有规矩之巧而弗获用,惟望此而却走,谁有事于《瑜伽》?
唯我亲教 深柳大师,天纵之资,一时崛起,道、咸之际,举国沉迷,师以读奇书,获《起信》、《维摩》于皖肆,浸假搜罗,遂通三藏。由是发愿:愿法与劫齐,愿人都法获。私家刻经,始于宋元之际本,次于明武陵方册本,三于明清之际密严嘉兴本。随成随毁,荡然无存。师创金陵刻经处,继第四之私藏,利有情以菩提。顾其所学,由《起信》而净土,由净土而《华严》。华严尊《疏钞》,《疏钞》以唯识释义,由是暮年深探法相。初,于南条文雄氏得《因明大疏》、《成唯识述记》,次第刊行,未遂治刻《瑜伽》,仅成其半而慧日西沦。他日叶元鋆问:《瑜伽师地论》后半若何?师对曰:以嘱诸渐。数日寝疾,命三事,笔以告同人:一、继刻《瑜伽》;二、作《释摩诃衍论集注》;三、编《等不等观杂录》,复速成《大藏辑要》,附作提要,而陆续以成全藏。
今者,《等不等观杂录》由徐文蔚编成,《瑜伽》亦以机缘幸未辱命。然是《论》刻成,由终溯始,已阅二十寒暑。夫以无著请说之难、奘师传译之难、元明展转刻而复毁之难,今者重刻又如是之难,敬恭作《叙》,以志其难。其难已往,由文字入实相,庶其无难。乃从而作偈,偈曰:
弥勒未下生,法已先得闻,
由闻而思修,三慧熏种成。
发心速入地,平等转殊胜,
三学伏断惑,转依即证真,
要由有门入,必持摄大乘,
此学郁千载,其籍东海存。
读已即宣告,依法不依人。
民国六年(1917)中秋,编者宜黄欧阳渐识于金陵刻经处
(选自《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三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
卷一
叙曰:应学般若学。般若者,五度之目,万行之鹄,三世诸佛之所自出。有母然后有子,有般若然后有世间人天、出世圣贤。般若者,智也;智也者,用也;用也者,以空为具,非以空为事也。是故空有二义:非义、不义、无义之空,空亦应空;如义、实义、涅槃义之空,空不必空。般若之相,无住涅槃;般若之行,瑜伽巧便;般若之至,无上菩提。是故应学般若学。以四门叙:一曰五周以叙事,二曰十事以抉择,三曰诸经之所系,四曰诸家之所明,而以绪言终焉。注
五周叙事第一
曰五周以叙事者:《大般若》十六会,初有五会,义海全潮,有统有系。中有五会,河汉江淮,巨流时出。后有六会,六度各六,一度系属。全豹窥观,应于初五。初虽五分,文异义同。详略文异,应为三类:初分为一类,文四百卷,是为极详;四五为一类,但有四周,而缺方便,世称小品《道行》四会是也,是为极略;二三为一类,具叙五周,而缺最后方便付嘱,然秦译详,世称大品《放光》、《光赞》二会是也,是为酌中,最便研读。今循二会,按文提系,谈五周叙事。
此经五周说般若也。以经名智慧,舍利弗智慧第一,故初周佛诏舍利弗谈菩萨智慧,谈菩萨二谛,是为最初舍利弗般若。般若多说空义,须菩提好深行空法,又慈念众生,故次周佛诏须菩提谈菩萨三解脱门,谈摩诃衍摩诃萨,是为第二须菩提般若。《金刚能断论》云:欲令佛种不断者,未成熟菩萨闻多福德于般若起信解,已成熟心入甚深义,已得不轻贱者修多功德不复退转,已得净心令大乘久住。本其意义读索此经。佛以帝释久闻能记,许与问论,而谈般若福德,令初发心咸生信解,是为信解般若,亦为帝释般若。佛于《中含》为弥勒授菩提记,又于此经为弥勒说菩萨行,菩萨行佛所行,得亦无得,令已成熟入深般若,是为入甚深般若,亦为弥勒般若。合上二事并为一谈,应说为第三信解般若。龙树《缘起论》:此经为说阿鞞跋致相故,为说魔幻魔伪魔事故,为说当来世人供养般若因缘故,佛为显示种种,令久修人功深不退。是为第四不退转地般若,亦为实相般若。佛境而菩萨行,菩萨行者,妙于方便,境、行、果三,此周特胜:经之为摩诃衍,人之为摩诃萨,法之为大菩提,亦于此周阐发无余,是为第五究竟地般若,亦为方便般若。
舍利弗般若一
舍利弗般若者,般若是智慧,智慧一切相应,法中最胜,此经所明,是故应叙在经始。七事叙初,放光集众,全经之所属,亦此周之所系。如是说〈序品第一〉。
大乘义门,三性二谛。三性《楞伽》所诠,二谛则此经详尽。三性二谛,名异义一,真摄遍、实,俗即依他,遍计简尽,成实斯彰。曰不、曰非、曰无,显第一义。若说功德,则摄俗诠。夫能安住般若者,应以无所得方便,而学三乘无量无边功德,非空之是归而菩提是趣,舟车必用用历山川,是故佛为略叙应学声闻十种、菩萨九种、如来十三种功德事。若欲成就世、出世无量无边功德,当学般若波罗蜜。菩提不可至,求方便于空而可至,所谓功勋必赖经猷,作业必资作具,是故佛为略叙世德、佛德九十三种,皆须学于般若事。若能如是,诸天亲供,梵行护成。全经之所属,而此周之所系。如是说〈欢喜品第二〉。
大法既重揭示,行果应续而谈。〈观照品〉者,般若之行果相也。行有其二:曰无著行,曰相应行。果有其一:曰授记果。
初、无著行者,以二空故。不见人、法境,不见修般若行,由不见故,不生执著,是为能取空义。人自性空,法自性空,均空故不离不异,不异则无,无一切法相,无生灭染净相,是为所取空义。所取空故,能取自空,能取空故,但有假名,如是而行,行故无著。是为菩萨般若,以无著故,声闻但空般若所不能及;以无著故,悲心入空大作功德,声闻不能;以无著故,行无所得而有方便,声闻不能。
次、相应行者:一、与空相应;二、不见相应;三、互不相应。与空相应者:蕴、处、界谛支有无为,及与七空,与空相应,法空不二空中无法,应言与般若相应。不见相应者:不见六度三科觉分佛道三解三际诸法相应,不见一切智与如是诸法相应,不著有无倒解,不行诸有所为,如是相应,应言与般若相应,如是智慧,报得五利功不思议。互不相应者:法与法,法与法界,法界与空,三科四谛觉分佛道诸法与空,都不见其更互相应,应言与般若相应。如是相应空应第一,授记不堕严土证觉,而亦不见,是为最尊最胜毕竟清净。此般若相应菩萨,有种种生相,三处来生佛处没往,得妙方便,虽入静虑而生佛世,为度有情,生欲界人天梵世睹史,游于一切诸佛国土。此般若相应菩萨,有种种行相,利根顿证,自在入定,三乘度人,速久成佛。为化有情净业断趣,一度上首,随趣择严,相好致爱根利不慢。以其所修不堕恶趣,常作轮王,不离十善,不起罪业。或复净粗重业,净菩提道,不著一切真趣菩提,成胜智,净五眼,引六通。又复能以互融六度及与四摄,严净一切智、一切相智道,而成正觉。菩萨如是功德,最上最妙。菩萨如是功德智慧,一切声闻但空智慧所不能及。
授记果者:三百艹必丘发无上心,佛记星劫作大幢相佛,六万天子弥勒授记,一万有情愿生净土,佛记成佛号庄严王。若诸有情般若相应,命终往生,当生东方不动佛国。如是说〈观照品第三〉。
般若行果,略说已竟。舍利弗与目犍连、须菩提、大迦叶、富楼那等,合掌同声,以三十一种名号,称扬赞叹般若波罗蜜。称是菩萨最尊最胜,具大势力,能行无等等六度,疾证菩提,满足功德,人天应礼。佛言如是。如是说〈无等等品第四〉。
舍利弗般若竟。
须菩提般若二
须菩提般若者:般若以空为用,用于功德。须菩提善空,故此有三门:初、字空般若门,中、字义般若门,后、广字空般若门。
未谈三门,先应有叙。佛和大众度于一切,答舍利佛问,已放光明。更为余人,命须菩提说空教诫,放光集会。于时会中,那庾多众,观相发愿,已悟无生,佛记作佛号觉分华。是为此周开始序分,未入正宗所谈三门。如是说〈舌根相品第五〉。
初、谈字空般若门。是门亦三:曰字空,曰功德,曰三解。
字空者何耶?须菩提住空三昧,不见人、法,故一闻佛命教授菩萨,瞿然而惊:云何菩萨?云何般若?佛为述成,菩萨发心乃至佛道,皆毕竟空,都不可得,以如是教即般若教,即所命教菩萨之教,所谓我蕴、处、界、内身外事、三世诸佛皆不可得,譬如梦幻,法假、名假、方便假。不应以四倒三解、寂静远离杂染生灭而观诸法。善达实相一切无著,便益六度入菩萨位。是为第一章,佛自教菩萨概略观法。
如是空观,人或犹豫,佛即反问须菩提:若法不空颇有,即离诸法,是菩萨不?颇有诸法,增语四倒三解寂静远离杂染生灭,是菩萨不?须菩提入深不疑,直答佛言:法性尚非有,即离增语更何可言?菩萨假人又何可言?佛赞:善哉!应如是学,非但菩萨见不可得,法界与法见亦不得。若入空中,外法不得,心犹可得,则便恐怖,都不可得,更何忧悔?是为第二章,佛命须菩提教诫菩萨概略观法。如是说〈善现品第六〉。
功德者何耶?须菩提非恶取空,能作功德而善用其空,乃白佛言:若菩萨欲圆满六度,当学般若;欲遍知三科、六大、十二支,当学般若;欲永断三毒结缠等等,当学般若;欲修行禅空诸定、觉分佛道、如是等等、当学般若。初品广谈当学,此亦略说当学。初品欲得而赞,此已闻味而赞。无般若方便法爱顶堕,有二十空观正性离生。如实知三科、六度、禅空无量不应执,如实知菩提心、无等等心、广大心不应执。是心非心本性清净,于一切法无异分别,蕴至菩提应知亦尔。舍利弗言:善哉!善现,离空解脱,涅槃无门,三乘习空,一切善巧。如是说〈入离生品第七〉。
三解者何耶?此三三昧,小以为住,大以为路;小以为证,大以为行;法一用异,说空是共义,亦是根本义。初、空解脱,三门诠叙:曰谦让门,不住门,明体门。
谦让门者:上品菩萨字不见,云何能说法?此品菩萨字增减不知不得,说法我当有悔。菩萨般若,世法圣法,义无所有,名则无住,亦非不住,非住不住,人、法字空,云何教授教诫菩萨?复以异门破诸名字,所谓和合因缘,二名乃立,梦幻影响但诳耳目,若求一法,实诠二名,遍一切中无处可说,云何教诫教授菩萨?于如是义不惊不怖,未得无生,而已证其阿?跋致。
不住门者:法爱难遣,已说重说。法即空故,不应住色乃至菩提,若无善巧,执法住法,不能修满成一切智。又复不应摄受色至菩提,本性空故,若能以空观一切法心无所行,是则已得无所摄受三摩地门,作用无边,声闻不及。大乘经中种种说空,小乘经中亦种种说空,如胜军梵志得随信行,尚能于实相空中都无取舍,何况大乘办一切业,不能于非相法中而无所著?
明体门者,审谛观察:何是般若,何名般若,谁之般若,般若何用?于法无所有不可得中无可征诘,般若乃至一切智智都无所有而不可得,由二十空故。若于空义不惊不怖,便于般若常不舍离。能如实知,法离自性,便于般若常不舍离。自性无性,性相互离,成一切智。无生无成,乃其所成,毕竟清净,化生度情。如是说〈胜军品第八〉。
次、无相解脱。空解脱门,名无所摄受三摩地;无相解脱门,名无所取著三摩地。行无巧便,是行其相,住想胜解,于法加行,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诸有所作,皆不得成。行有巧便,不行于相,倒与不倒,定及非定,寂静佛道,及其非相,一切不行,法即是空,能成正觉,不取四句,不取不取,作用无边,声闻不共,云何不证无上菩提?健行宝印百十五种及余无量诸三摩地,深入其中皆能证觉,不可执说般若是空、三昧分别,两不相涉。定、慧与人,三无差别。菩萨入定时,不念证入,不作想解,皆无所有,一切不起,般若气分,乃在其中。如是无得,是为正学。我及诸法是其无得,无得无为,名毕竟净。如无所有如是而有,名为学法,愚不能了,名为无明。执著二边,不离三界,不办三乘,不信法空,不住六度,于一切法执著有性,是为不学般若,云何能成正觉?必二十空无得方便,然后乃名正学般若。必学般若,然后乃成一切智智。如是说〈行相品第九〉。
次、无愿解脱。一切种智心定相求般若,是为有愿有缚。如幻三摩地,无愿解脱门。法即是幻,幻无染净生灭,云何能学般若、能成正觉?于蕴中想立假人、法。亦无染净生灭,亦不学不成,菩萨若能如是修学,乃为能学般若、能成正觉。幻士五蕴,无性为性,二十空门,不可得故。此如幻三昧,新趣菩萨若有方便,善友摄持,不惊不怖;若无方便,恶魔侵害,有怖有惊。以应智智心,观无常无我,苦空寂静,相不可得,于诸圣道一切无著,名有方便。以无得方便,劝人趣菩提,名为善友。离智修法,有得有恃,名无方便。为说六度文颂者造,不为说知魔幻佛形种种娆扰,令离六度,宣声闻藏,汝无觉心不退证觉,一切不能,无我我所何用菩提?世无三乘,但乐声闻,三解速证,涅槃乐易,舍身苦难,一切诸法实有可得,说如是事名为恶魔。如是说〈幻喻品第十〉。
中、谈字义般若门。字空般若破假名字,字义般若不坏假名。非空即了,应续谈义。作佛以菩萨始,菩萨以上首极,上首以大乘至,大乘以般若契。佛说法主,始说句义。鹙子善现,智空第一,此经相应,次说句义。富楼那者,转轮第一,转大乘轮,于此特最,后说句义。是故此门有四:曰佛说两句义,曰舍利弗、须菩提说摩诃萨句义,曰满慈因摩诃萨转摩诃衍义,曰摩诃衍即般若义。
佛说两句义何耶?菩提萨埵,二既不生,句于其中,理亦无有,故无句义是菩萨句义。法说难会,喻说易明,十八种喻,喻句义无,非应不应,一相无相,当勤修学,应正觉知。于一切法皆非实有,所谓世善不善、有记无记、出世间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共与不共、如是诸法,无二无动,是菩萨句义。如是诸法,无分别执著,是菩萨句义,当勤修学,应正觉知。摩诃萨者,三乘圣道,大有情众,当为上首。由彼已发金刚喻心、胜心、大心、不倾动心、真乐利心,常于此法,爱乐欣喜,方便住空,修诸圣道,住金刚喻乃至虚空胜三摩地,决定决定,于大有情能为上首,如是说〈譬喻品第十一〉。
舍利弗、须菩提说摩诃萨句义何耶?舍利弗以巧便说法,令诸有情断我断常、蕴、处、界谛乃至涅槃转法轮见,名摩诃萨。须菩提则以欲证菩提,发无上心、无等等心、不共声闻心而不取著,异生、圣佛蕴、处、界谛乃至不共,一切不生,无漏平等。而有差别者,但随俗施,非第一义。以斯义故名摩诃萨。如是说〈断诸见品第十二〉。
满慈因摩诃萨转摩诃衍义何耶?是亦三段。
第一、满慈以三事诠摩诃衍:曰被功德铠,曰发趣大乘,曰乘大乘。
被功德铠云何?为一切有情修行六度,拔一切有情于菩提涅槃,令一切有情满无边圣德,都无选择,亦无齐限。度各各别力小魔留,度度被六大军海倾。又复与诸有情回向菩提,不取不得,不著禅定。摩诃萨名,遍十方界。
发趣大乘云何?般舟为父,般若为母,一切圣法般若所摄,般若产生结胎禅定,此谈发趣,应禅定始。菩萨修八禅空,起四无量,以无得方便,与诸有情回向菩提,复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依禅空无量,修行六度,及修念住一切圣法,普为有情发趣大乘。摩诃萨名,遍十方界。如是说〈六到彼岸品第十三〉。
乘大乘云何?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得为方便。虽乘六度而不得度轮,为遣修故修一切法,菩萨及法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虽他方闻法,而无佛土想。虽应身随顺,而不离大乘。摩诃衍名,遍十方界。如是说〈乘大乘品第十四〉。
第二、佛与善现广演三事。广初一事,而有四义:一者、为有其能义,能六度、觉分、二十空门、十力、三智、化度放光如是等等;二者、为能如幻义,幻法无实,以是作大轮王六度教众,于邪恶处示现同事,以是菩提作意,大悲为首,空为方便,普立有情于诸圣法而无所择;三者、不被为被义,法相空故功德相空,为空而被铠,人、法造作不可得故功德不可得,为不可得而被铠;四者、无缚无解为被义,诸法本来无有,远离寂静,无生灭染净,是故十喻三时、善世有漏、诸五蕴等,无缚无解,是故一切六度、二十空门、觉分、十力、菩萨行、一切智、真如、菩萨有为、无为,无缚无解。如是微妙,以无所得而为方更,应如实知,应勤修学,应熟其情,应严其土,常不远离如是圣德,常作如是法事,是为被无缚无解大乘功德铠。如是说〈无缚解品第十五〉。
广次二事,而有五义:一者、大乘相。谓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得为方便,自行他行六波罗蜜,回向菩提,谓本性自尔,非常非坏二十空门,谓希有微妙一百十三胜三摩地。如是说〈三摩地品第十六〉。
又、大乘相者,无得为方便,修四念住至八圣道、三解、十一智、三根、三寻伺、十念、九次定、十力、四无畏、无碍不共、陀罗尼门。如是说〈念住品第十七〉。
二者、大乘发趣。修行六度,从一地趣一地,无所从来,亦无所趣,不恃不思维,而不见彼地,是为大乘发趣。初地十业,二地八业,三地五业,四地、五地皆为十业,六地六业而有二种,七地为业而有二十,八地、九地皆为四业,十地后业,与佛无别。如是说〈修治地品第十八〉。
三者、大乘出至。大乘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然乘与智二,非应不应,一相无相,过未今时,何出何住?若令无相而有出住,是则法界空,乃至一切法空,亦应出住。然自性空而无出住,是故以世谛故而说出住,以无二方便故实无出住。
四者、大乘所住。诸法住处不可得故,大乘以无得为方便,都无所住。法界乃至无为自性空故,破有非住,世谛非不住,大乘以无二为方便,住无所住。
五者、谁乘是出?我乃至见者不可得,法界乃至无为不可得,非已得今得当得,毕竟净故。大乘亦尔,无乘大乘而出住者。然无所得而为方便,乘于大乘,从三界生死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如是说〈出住品第十九〉。
第三、佛成善现五赞:一者、超胜于一切。若三界乃至十八界,是真非妄,无异不倒,是实是谛,如所有性常恒无变,有实性者,若法界乃至转法轮是为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胜上妙,不能超胜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不然故,超胜于一切。如是说〈超胜品第二十〉。
二者、乘等于虚空。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皆不可得;又如虚空,长短高下、方圆邪正,皆不可得;有如是喻二十五事。三者、空普容有情。有情、虚空、大乘,三事递无所有,三事递无量无数无边。有情、虚空、大乘、无量、无数、无边,六事递无所有,以无所有容无所有故。如是我乃至见者,六事递无所有,如是我乃至见者递至一切相智,又六事递无所有。以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说大乘普能容受无量无数无边有情。四者、空无去来住。一切法无来去住,一切法本性真如,自性自相无来去住,若动若住不可得故,由此因缘,大乘无来去住可见,犹如虚空。五者、空无前中后三世,三世平等超出,菩萨、大乘诸如是等,一切皆空,空无差别之相,是故大乘于一切相,俱不可得。三世一切法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况空中有三世一切法可得?三际法平等,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三际法可得?三世诸佛,乘是大乘,得一切智。如是说〈无所有品第二十一〉。
摩诃衍即般若义,何耶?一切善法菩提分法,声闻、独觉、菩萨、如来诸出世法,无不摄入甚深般若,非应不应,一相无相。故说大乘于说般若,了无违越,乘于般若及于一切,都无有异,性无二故,名异义一故。如是说〈随顺品第二十二〉。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圆瑛大师著洪启嵩、黄启霖主编世界提倡素食会十周纪念宁波佛教分部成立七周感言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感言印光大师西归二周年纪念印光大师往生三周年纪念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五、在家无师范,谬也。智者大师为护比丘住持,权说在家无师范义。若遂执为真实,则有自教相违过。《梵网》卷下,第十八无解作师戒、第四十拣择受戒戒、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附: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吕澄师讳渐,字竟无,江西宜黄人,清同治十年十月初八日生。父仲孙公,官农部,历念余年,不得志。师六岁,仲孙公即世。师幼而攻苦,精制艺,年二十,入泮。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将谈斯旨,须先声明者二事。一、凡学各有其学之相貌,如一般人有一般人之面貌,瘦者、肥者、白者、黑者不一而足,今欲认识其人。则只认明其人之为白、为黑、为肥、为瘦而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徐恒志( 2000年5月)许洪亮编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佛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敲响木鱼法云法师暑期中,一群小学生参观了一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庄严雄伟的大殿前,一个充满稚气的小孩认真地询问刚敲罢木鱼的老师父:奇怪,寺庙里为什么不敲其他东西,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寄情于山水法云法师一位友人,身兼艺术家与作家,近年灵感源源不断,佳作丰硕,原来是得力于旅游登临,情趣盎然,见闻广增,获益非浅,她称之谓:寄情于山水。犹孔子的名言:仁者乐山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校园的种种可爱法云法师一刚上宗教课,法师向同学们宣讲学佛是要了悟宇宙和人生的奥秘,离苦得乐,由迷入悟。并谈到宇宙间一切众生都与我们曾有过密切关系,或是过去生中我们的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佛光显现法云法师从台湾佛学院学成归来的昌慧法师,讲起了发生在当地的一个真实故事。阿吉是台北某大学的学生,自从参加大专院校佛学研讨会以来,对佛教有几分的执着,今年暑假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悲愤与谴责小海的遭遇在湟源县引起轩然大波,在悲愤与谴责的交织下,善良的人们在思考着,小海今后会怎样?那个曾经让他受伤的家庭能够让他今后幸福吗?小海的父亲是否会将社会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时间:2023-10-31
如果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满脸沧桑的老人面对浊臭的涑水河悲愤交加。作为汾河的支流,涑水河原本也很清澈,没有它,就不会有山西运城今日的繁华。可如今,涑
素食环保时间:2023-08-30
人生如此法云法师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对人生的感触大都充满忧思和伤感。曹操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蔡琰则言: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李白又说:浮生若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初临缅甸法云法师初次踏上佛国缅甸的秀丽山川,立即被她那质朴的风格、敦厚的人情,以及青峰绿荫之中巍峨的亭亭塔影所吸引。特别是那道旁树下,放着施水罐的小小凉亭,给人留下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两个小难民(小说)法云法师几天的大雨之后,我决定清扫一下潮湿的房间。忽然于书橱的旧杂志中,发现了一帧照片,背景是雄伟庄严的瑞光大金塔,我身披海青,手持念珠,身旁一位幼小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吃饭有学问二位青年朋友来访,笔者挽留共进午餐。席间,一切如常,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友人似有探询之意。笔者笑曰:刚才二位想探讨人生哲理,其实吃饭里面,就有大学问哩!见其睁大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项羽和拿破仑法云法师有人说,听南怀瑾老师讲课真是文化飨宴的享受。特别是哲学的命题,一般感觉枯燥难懂,可是老师饱含睿智、妙语联珠、幽默慈和之语,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把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放下法云法师从前农业社会,生活简单,民风纯厚,若有一家几代人要分家,算盘一打,几个小时便搞好了。可是,现代社会,物欲强盛,负担太重,一位友人家道小康,前次搬家,花了半月时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乐道安贫一位担任高级工程师的朋友来访,闲聊中,谈起最近与日本代表团进行交流切磋,有一件事令她感愧良深。会议期间,这位高工等中国同胞与日本友人共进午餐,食堂用餐盘为每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镜的启示法云法师这次赴新加坡参访讲学,获益匪浅。特别是与老友重逢,真让我体会了古人之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向以精明豪迈著称的老友,却在短短一年之后,不仅火爆脾气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一双凉鞋法云法师偶尔经过镇上的小学,在校门外花木扶疏的小径,只见几位身着整洁校服的小女学生,正兴趣盎然地互相比较谁的手表更为漂亮。凝望着那么灿烂的笑容,心想,她们真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阎王三封信法云法师今日与学生讲起阎王三封信的笑话。某君与老友分别十余年,偶然相遇,便劝老友:人到中年,最好寻找一种精神寄托。老友笑曰:我还有三件大事未了,第一、父母尚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心中有春天法云法师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是得益于她服务的老人院里,那一位开朗的阿婆。她告诉我说:阿婆与其他整天愁眉不展的老人完全不一样,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名利竟如何?法云法师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位著名音乐家来皇宫演奏,并对音乐家许诺:将送给他名贵的珠宝。音乐家听了,喜不自胜,赶快前往宫廷,使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当下自在法云法师在繁忙的工商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失掉内心的安宁与自在。一行禅师(著名的诗人、和平主义者)倡导《正念分明,当下自在》,蜚声欧美,视为显学。禅师讲起一件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从新开始法云法师台湾有位富商,在一夕之间被人骗了一笔巨款,濒临破产,他恼怒非常,几乎想动武报复,在亲友劝慰下总算勉强忍耐,可是忧怨难平,他食不知味,夜不安寝,暴燥的情绪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野草与石莲致困厄之友法云法师得知您目前的遭遇,我内心十分牵念。但聪慧、慈善如您,一定深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能驱散黑暗的是光明,而非黑暗;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旷达人生有一老乡去赶集,买了一口锅提在手里,不料,突然只听铛的一声,绳子断了,锅子掉在地上摔破了,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掉头便走。人问何故,他说:已经打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另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请多关照自然法云法师您问我这次旅游的收获是什么?不能说乏善可陈,实在是感慨良多。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旅游热潮高涨,大凡名山大川,风景胜地,到处人流汹涌,喧哗嬉闹。人们平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为自己松绑法云法师有一位女青年,生得眉清目秀,人也聪明,可是常常怨天尤人,脸上阴云密布,让人们望而生畏。在笔者的至诚关心之下,她才道出原委,不久前的痛苦事件让她耿耿于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人才为本法云法师今天,一位新任主管的朋友前来寒舍小叙,谈起她对管理工作的高见,认为应从生产、行销,转为人力资源导向。我十分赞赏她的识见。因为先贤非常重视人的因素,诸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特别的贺卡法云法师今天,我收到了一张特别的越洋贺年卡,是初夏赴美国讲学时,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年方九岁的扬心宁小朋友寄来的。她天真而纯洁的笑颜,刹时浮现眼前,那真诚的话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无伪的温情法云法师朋友讲起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他家住乡村,门前那条小巷,一入夜就昏暗,虽然邻里早就提出要装路灯,但总是说过便算了,并未真正付诸行动,因为在人们心目中,都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新的感怀法云法师正值飓风季节,午后一阵骤雨,到处积满污水。平时喜好运动的中学生们也远离那湿漉漉的操场,及早回家了。黄昏时分,我照例走出学校宿舍,到附近面包店买面包,准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九华山奇遇法云法师清晨,我们穿过山涧,沿着小路捷径前去甘露寺参观,天气晴和、山光水色,分外明净,沿途古木参天。山形奇胜,远望层崖峻峭,景象奇异,故李白咏九华山诗云:昔在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高寿有方法云法师曾看过电视报道,在台湾东部花莲的瑞穗山村里,有位一百一十多岁的人瑞还活着。而且很健康,每天亲自扫地洗衣,除了有点驼背之外,身体非常硬朗。当电视播出老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心念的力量法云法师曾经听闻一则故事:有二人去医院拿检查报告,原本,某甲的病不过慢性胃炎而已,某乙却不幸患上了胃癌;可是,却因为一场误会,阴错阳差,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当时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有一则佛教故事,说一位僧人在行化时,不小心一脚踏空,掉下山崖。幸好衣服挂在悬崖间的一棵小树上,绝处逢生,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正在庆幸之际,抬眼四处观察,心头不禁一紧,方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春光明媚,繁花似锦,争妍竞艳,游人掩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赞叹。正如庄子的名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虽无言,我却深切感知无尽的深意。清晨,沐浴朝晖,凝望绚丽的群花,心情格外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以美引真法云法师常于电视、报刊等媒体见闻香港小姐、环球小姐选美活动的热烈场面,友人对此各有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问笔者:古德对此有何高见?古人相当重视美学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禅师与兰花偶读禅典,其中一则禅师与兰花的故事,清新隽永,可为时代潮流中生活得焦躁不安的人们之借鉴。从前有一位金代禅师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寺中庭院、道旁都栽植了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心灵升华法云法师台湾友人赠送的《心灵清泉》音乐磁带,由著名佛乐专家奕皖居士(王俊雄)演唱,音色纯厚优美,加上梵乐的典雅,馀音绕梁,令人心清神宁,真乃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面向阳光法云法师在经济衰退的风暴之中,一位下岗的亲戚,整天百无聊奈,怨天尤人,生活得非常窝囊。笔者深知负面、消极的情绪,对人生是很大的障碍,若不加以改善,将每况愈下,甚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遥远的星法云法师莫嫌僧情薄世情,情到深时总无情;挥洒一滴成江海,洗去人间愁和泪。初进拘留所一辆黑色的囚车,从北榄坡驰向曼谷市区,两名便衣警察坐在车门两旁,透过网状铁丝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诗篇心影少年热诚意亦虔试制永动机一遍又一遍望解除农夫的辛劳工友的忧烦每仰望苍天看星如何坠月如何圆一任劫灰飞狂飙洪澜苍白青春愿焚燃莫空效屈子天问庄生蝶梦肩负苦难步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孤寂的心灵法云法师在泰北边境,住着一批贫困的中国难民同胞,在那荒山野岭,瘴疠之乡,咬牙生存了三十余年,连受教育的机会也被剥夺了。每当想起我那来自泰北的学生陈三,不由会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疑中留情法云法师在此多变竞争的功利社会,人们往往惑于外在的风吹尘迷,常感慨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与疏离:老师,人与人之间相处,真是大为不易呀!我却告知:实际也不难,你忘了孔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世间的人通常都是自命不凡,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常轻视他人。佛陀曾经说过:“能够不去轻视未学者是很难的。”因为一般世俗凡夫稍有一点名气,便会或多或少有贡高骄
精选文集时间:2023-08-15
在《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一中,叙说一则有关佛陀与尊者阿那律的事迹:有一天,在舍卫城只园精舍,因为精进修行以至双目失明的阿那律正准备缝补衣裳,可是千尝万试,却无法将
精选文集时间:2023-08-15
《维摩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段经文是佛说唯心净土的真理。意思是说,一切行菩萨道的菩萨想得到严净佛土,应当先清净自己的内心
精选文集时间: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