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
色受想并行识此五蕴本空寂
蕴之一名含有积聚、和合二义。每一蕴皆由同类的许多法积聚而成,也就是许多同类法的归纳总合,故称为蕴;同时每一有情皆由五蕴法和合而有,故亦称为蕴。
1、色蕴:对碍、变坏是色相。此有两种: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显能色法互有对碍,如水与火,黑与白等。色法是有形质的有为法,不坚不牢,手足块石刀杖寒热所触对时,即便变坏,名为触对变坏。于虚空中,日出名东,日落名西,依顺时针推,便有南北,由是四方形成,若无色法,则无方所,所以第二是方所示现名色。
色有青黄赤白的显色,长短方圆的型色,摇唇鼓舌、手足屈伸的表色,地水火风的四大种色,五根无尘的造色。此中前显色、形色、表色三类,是五尘中眼所见的狭义的色,若加四大种色和造色,是为广义的色了。色蕴之色,是为广义之色。三世十方一切诸色集聚一处,总名色蕴。
2、受蕴:领纳名受,指有情对顺、逆、俱非的境,有苦、乐、舍三(或增忧、喜)的种种领觉和感受。此受蕴包括三世十方一切有情的所有领受。《法蕴足论》卷九云:云何受蕴?谓诸受等受、别受、受性、受所摄,是名受蕴。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身受、心受。云何身受?谓五识身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身受。云何心受?谓意识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心受,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有味受,无味受。云何有味受?渭有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有味受。云何无味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味受。如是有味受、无味受,堕受、不堕受,耽嗜依受、出离依受,顺结受、不顺结受,顺取受、不顺取受,顺缠受、不顺缠受,世间受、出世间受,应知总为受蕴所摄。
3、想蕴:依名取相为想,即意识的概念活动,属思维、判断、推理等。此想蕴包括三世十方一切有情所有诸想。《集异门论》卷十一云:问:云何想蕴?答: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为想蕴。
4、行蕴:行有造作(如十二缘起中的行缘识)、迁流(如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二义。此处行蕴之行,若从相应行法的四十九种(除遍行中的受想二心所,因为此二心所已别立为受想二蕴)言,造作、迁流二义都具有。因为相应行法与心王相应时,具有造作义;相应行法也是有为法,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亦具有迁流义。若从心不相应行法的二十四种假法言,唯具迁流义,不具造作义。若从整个行蕴而言,造作、迁流二义都具有。行蕴中包括多少法呢?在《大乘五蕴论》和《大乘广五蕴论》中,都只列举有四十九种相应行法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共六十三种,实则《百法》中所列举的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都应摄在行蕴之中,依此应该是七十三种。三世十方一切诸行集聚一处,总名行蕴。
5、识蕴:识是了别义,了谓觉了,别谓分别,识对境界有觉了分别的作用,故名为识。用今天的话讲,认识名识。认识有二,一是能认识,即心心所法;二是被认识,即一切万法(其中也包括能认识的心心所法在内)。能认识与所认识结合,才是认识的识义。是故识即包括了一切万法。不过此处的识蕴,是在色、受、想、行四蕴之后建立的,同时行蕴中还包括了心所有法,依此识蕴之识,理应仅指心王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三世十方一切有情的八识集聚一处,总名识蕴。《集异门论》卷十一云:云何识蕴?答:诸所有识,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
如是五蕴《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云:谓蕴有五: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云、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云何受蕴?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复有六受身: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总名受蕴。云何想蕴?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复有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总名想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复有所余,除受及想诸心法等,总名行蕴。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
五蕴法中,前一色蕴,是后四蕴心、心所法所变现的影像,同时也是后四蕴所认识的对象。当然后四蕴则是能现影像(色蕴)的心、心所法了,此心、心所法的四蕴,既是能缘,同时也是所缘(包括能缘在内的一切万法无不是所缘)。世间一切有情就是由五蕴法和合而成的,器界是由五蕴法中的色蕴构成的。若离五蕴,则无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可得。不过五蕴本身也是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见《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有而非真,无有实在的五蕴可得。五蕴尚且如是,依五蕴所形成的有情和世界,于中就更无有我我所性可得了。《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更说明五蕴诸法,有不实有,空不顽空,而是非有非空的中道。人们若能用智慧照见五蕴之实相,则能破除法执;照见人是由五蕴假合而成,离开五蕴,无有实我,则能破除我执。二执遣除,自能达到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解脱离系的出世间。是为五蕴法、本空寂的道理。
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里去了?云居禅师道:我去爬山!洞山禅师问:爬哪里一座山?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03
转八识成四智末那识 为第七 阿赖耶 第八识眼等八识在前五蕴中都已谈过,今不重释。现就末那、赖耶二识的异名和作用,略作介绍。末那名意,意是思量义,思量阿赖耶识见分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8
净土宗此宗以专修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又因慧远大师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西方净土,所以该宗又名莲社宗。晋慧远 住匡庐 结莲社 德不孤慧远大师,东晋雁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8
六度布施度 持戒度 忍辱度 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 自他苦 从此度梵语六波罗蜜,汉译六到彼岸,或六度。意谓以此布施等六法认真修学,自能由生死苦海的此岸,度化到解脱自在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8
索达吉堪布: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问: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 答:虽然身体在瞬间刹那地消失,但依靠它所积累的善业功德却会流芳百世。如同在风中荡漾的檀香气味,传到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9
什么是五蕴?什么叫了?何为“照见”?什么是色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色蕴” 什么是受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受蕴”?什么是想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想蕴”?什么教行蕴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14
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 XX同播问:“对于生命之始源,佛教的态度又是怎样? 为什么佛陀不想解释这个问题呢?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以下是我的回贴。***********************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五蕴(佛教解释)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
名词解释时间:2023-06-18
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我样样都有,如何才能
传喜法师时间:2021-08-17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一念无明烦恼的执著,才有色,受,想,行,识的诸行。有业行感苦报,是必然的结果。假使我
清定上师时间:2021-06-13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果呢?他观的境怎么样呢?照见五蕴皆空,马上可以得到这个结果五蕴都是空的。对五蕴皆空,容易有一种误解,好像五蕴是
智敏上师时间:2021-04-28
五蕴:色、受、想、行、识。(一)色蕴: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六根中眼、耳、鼻、舌、
隆莲法师时间:2021-04-28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佛法的名相,能把我们众生心里的名相转过来。色如聚沫,好比银楼橱窗里头摆的,有多少克拉的金刚钻石,还有蓝宝石、红
忏云法师时间:2021-02-09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佛陀说我们这个身这个身其实包括心(我们的五蕴身心)。我们的五
净界法师时间:2020-12-21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五蕴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组合。色蕴: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受蕴:指情感部分,如苦、乐、忧、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17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目前最广为读诵的是玄奘大师译著的260字版本的《心
佛学入门时间:2016-05-30
观自在菩萨 照见五蕴皆空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8
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我样样都有,如何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23
徐克的天马行空是电影界难得的奇思妙想,周星驰的小处见大则是社会思考的一股引流。这次的贺岁档,也成为了他们的火花碰撞的时机,《西游2伏妖篇》的横空出世,更是赚足了
新闻资讯时间:2017-02-02
文 | 智愫从上个月开始,我突然决定吃素了。现在,吃素持续了一个多月,感觉自己的身心非常轻松自在。身体轻盈了很多,而心灵也变得更加平静了,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安静
大安法师时间:2020-04-01
(一)公案本文南岳怀让禅师入室弟子,总有六人,师各印可。(缘起于现象界,众徒多多,入室者有六,各有所专。)禅师曰:「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
更多文章时间:2020-05-24
海涛法师开示:生命的目标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6
大般若经要解——但有名而随义文:白云老禅师“但有名而随义”这个名词听起来有点古怪,其实在“大般若经”里,这个单元要告诉我们的是:对于经典所有的名相,如果只知道名
白云禅师时间:2020-05-29
二、如何得解脱 1.扫尘除垢 如何来正确对治自己的烦恼?就要如理修行佛法、修持佛法。如理修持佛法,我们常常听到六加行。六加行的第一加行:洒扫住处,庄严安布身语意所依
学诚法师时间:2020-05-30
赵州公案『无门关』二则净慧[编者按] 2010年8月31日上午,邢台玉泉禅寺秋季禅修法会刚刚圆满,德国本笃禅修中心参访团一行二十人,来到玉泉禅寺,拜访净慧老和尚。应客人的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2
第二日趋向不露顶处虚云老和尚把话头解释为话之头,绝对不是说话之头为一片空白,而是指语言未起的头前之离言处,也是心意识所不及处。这固然是我们参话头所要悟入的,但是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2
第五日修行歧路 为了避免在参禅道上走上歧路,应该谈谈一般人常犯的几项心理障碍。所谓障碍,就是障入正道;所以,障碍本身就是歧途。在这里,我特别提醒,修行人不可忽视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2
一切处但见五蕴 人我相终不可得--慧光法师--佛说世界是什么呢?世界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主要是讲这个,五蕴呈现。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心所现,心识所现;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14
从《六门教授习定论》看习定的入门方便 编辑:唐思鹏 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无著菩萨所作的《六门教授习定论》与世亲菩萨所作的《止观门论颂本》都是教授学人研究和修习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