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与多门
王志远教授
(2003年7月20日下午)
我今天到这儿来作这次演讲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感谢上净下慧老和尚与明海大和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一天晚上突然接到上净下慧老和尚打来的电话,他说让我来作这次演讲。题目呢,是以《净行品》为主题,这样实际是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促使我重新认真地读《净行品》。我今天非常荣幸地来到这个大厅,做这个大厅里的第一次演讲,也是和同学们作一次交流。不管我们从事佛学研究多少年,我们还是一个新的学生,我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交流给大家,或许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在我给大家讲的同时使我自己得到一个新的提高,所谓教学相长。
今天大家能来到这里,一起坐在这个庄严的大厅里面,是难得殊胜的缘分。我没有见到你们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面仅是浮动着一些知识而已。但今天我在开营式的主席台上的时候,我随手翻了一下夏令营的介绍,里面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就是我们办这个夏令营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要给大家一个佛教智慧的启发。我们这里既是课堂,又不简单的是一个课堂。
在古代知与智两个字是通假的,所以在读古文的时候经常要注意,到底这里写的是知还是智。所以我觉得古人原来有一些很淳朴的地方,他不分别的东西,其实里面是有一些奥妙的。看起来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后来进步了,一个字成了两个字了,那么原来难道就没有这点智慧吗?我觉得未必。实际上原来在知与智上从写到看到想,都要动脑筋的,都要去分辨到底是知还是智。给你一个不分别的,却要你产生一种分别心去辨识它,我想这是很长一个时期里,当时的中国人的头脑里必须找到的东西。你看到知,你就要觉得它是给你一个知识呢,还是给你一个智慧,这是要区别的。不象我们今天很容易地就能把这个分开,但是我们现在分别得容易了,可是我们的心里边却有区别的,未必能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所以知识与智慧是有差别的,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得到智慧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但是只有知识的人未必有智慧,这就是要用心。
所以今天开营式的时候大和尚强调了《净行品》其中一个心字给了我一个启发,这就是用心,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这就是一心与多门。一心与多门这个题目用来讲《净行品》有一个优越的条件,这就是《净行品》是《华严经》中的一品。《华严经》是中国华严宗立宗的根本经典,而华严宗的理论很重要的一个是强调一和多的关系。所谓一即多,多即一,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话题。应该说很多人对佛教的哲学有兴趣就强调这是哲学,其实我们对佛教的哲学有一定的研究以后,和佛教的实践有一定的接触之后就会明白,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哲学问题。所谓的哲学问题如果脱离了现实,抽象为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就失去了它的根本意义。华严经里讲的一即多,多即一里面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哲学思辨,但是它所针对的决不仅仅是要做一篇论文,是要对别人讲一番道理,做一次演讲。不是这样,它是要通过这种哲学的观念指导我们的生活。大家读的《净行品》讲到了一百四十个方面,具体的做应该是非常的多,但是这么多,如果概括起来呢它又是一,就是说没有一个在中间贯穿到底的东西。所有的就是散乱的,就是不可把握的,把握不尽的。所谓列出一百四十个方面,并不是说人生中只有一百四十个方面,何止一百四十呢?千千万万。我们每天遇见的事物无尽无休,变幻无穷。一部佛经,一个《净行品》,不可能把我们所有面对的现象都写尽,那么这样就必须让我们在这一百四十个方面里要找出一个贯彻始终的东西。没有这个一,把握不住这个一,那这一百四十个方面,以至更多的方面,我们就茫然无对。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这一百四十个方面的提示,我们又哪里去找这个一。所以这又涉及到一心和多门的关系。过去讲过佛教来教化众生,来接引众生的法门很多,号称八万四千法门,因为我跟佛教接触了二十多年了,我感觉就是特别的好奇,喜欢看到更多更新的这种法门。但后来我才理解到我们有一个对佛教理论、佛教实践的认识过程。我们是看到了多以后,慢慢地最后才归结下来。佛教其实说到底它又很简单,就像佛陀一样,他一生弘法到最后说,没有一字说法。为什么呢?我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我所说地在我所说之外。那么我们如果说单纯地奔着那之外的东西去,又无所得,我们总是在这个矛盾中不断地运转着。
所以我今天想先介绍一下一心与多门的这个心。这个概念,在佛教里,如果从知识的角度来说,我们大家可以去翻阅一些有关的辞书,找一些有关的理论,就可以发现佛教对于心的描述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我们举两个最简单的,其他宗派先不提。一个就是禅宗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这个心如何把握它。那么禅宗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不能执着,不能执着什么,不能执着于表象、现象。因为我们见到的事相太多了,无穷无尽,总在变化,我们如果被这些现象所迷惑,就像我们在一条河流面前的时候,会被卷到波浪里面去。
我不知道我们的同学里有多少人曾经练习过禅定打坐,我们都不要讲很高的层次,就一般地来讲,我个人有个体会那就是说:如果没有打过坐,没有参加过禅七,光从字面上去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永远是哲学。因为有一点就永远体会不到的,就是什么叫做应无所住。我们有些同学有些朋友肯定是在修行方面要比我强很多很多的,我谈一点我个人的体会。我觉得你在打坐的时候起码有一个现象正好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说你很难使自己的心静下来,在你的脑海里在你的眼帘前,总是不断地涌现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各样地念头在眼前走过,象一条大河一样流过。那么我们如果把握不住自己的时候呢,往往就会走神,就是随着这个念头不断地想下去,不断地想下去,猛然发现不对,我现在在坐禅,我现在在打坐,再把心收回来,这个过程是不断发生的。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所变化呢?就是到了一定时候才会有一个感觉,就是你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地站在岸边上,去看那些念头像河水一样在你面前流过。换句话说,不可能去追求什么都不想的一个境界,茫然一片,空空如也。而是说不管有多少念头在你的眼前走过,在脑海里流过,但是不为其所动,不为其所牵,不会掉到河里边爬不起来。这个时候升起来的念头,这时候的心,就和原来滚在浪里是不一样的。应该说一个人的修持它有很多的层次,被浪牵着走是一种茫然的状态,能够站在岸边逝者如斯夫发出这种感叹是一种境界,进而至于能够随波逐浪,有那种水上的功夫,不怕被浪头淹没,那是另外一层功夫。但是不管哪一层工夫,它的目标都是要你把握住自己的那颗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么禅宗过去讲不立文字,实际上呢我们可以看到,禅宗的典籍到现在汗牛充栋,成千上万卷,那都是禅宗的文字,但这是不是那个不立文字的文字呢?应该说所写的所有的文字不过是指月而已。真正的月亮在哪儿?光凭看文字是解决不了的,要把这种指引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最终才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所以作为禅宗来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当时它就启发了一代宗师六祖慧能,那么我们所有的学禅的人都应该重视它。换句话说祖师也好,大师也好,他们入门的途径需要我们反复地再重新去考察。就像我们世俗一样,为什么我们现在进行所谓***传统教育的时候,要去沿着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路再去走一趟,再去体会体会。同样的,在古代,很多人在追求自己心的历程的时候,他们所走过的路,他们入门的那个途径,非常值得我们加倍的给予重视。这就是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作为禅宗来讲就是明心见性的那个心,要把握住这个心。应该说很多人都以为禅宗是比较容易的,没有那么特别丰富特别厚重的所谓的理论和经典,好像自己只要开悟就行了。但是只要开悟这个开悟两个字谈何容易?!
中国佛教在明清以后有一段时间是相当衰落的。为什么衰落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这个禅太轻视了,觉得太容易了。自命不凡,读了几年书,做了一点功夫,张口就要来谈自己怎么样开悟了,在其他许多方面都缺乏资格,最终被别人所鄙斥。所以我们今天是到了禅宗的一个祖庭。我们今天学习的虽然是《华严经》的《净行品》,但是我们谈到禅的时候,我还是要对同学们讲,决不可轻易地谈自己如何开悟了,这可不是一句轻易能说的话,是要狠下功夫的。禅宗的这些祖师,他们经过了千辛万苦,在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启迪下,开悟了。这个开悟,你可以在文字上去看一下,开悟之前的内容很丰富,开悟之后也很丰富,但是没有一段话讲具体开悟的那个内容。因为那个内容只有靠你自己去得到,别人讲的都是不对的,你不能理解,或者讲出来就错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么我现在说我喝的水,热也好,不热也好,我无法用我的语言来表述,因为它不是一个所谓的科学的问题,说这个水是多少度,要用温度计去体会。它是自己喝的水,自己知道它是热还是不热。对比而言,对于禅如何把握这个心是有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的。那么这个过程就又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上来了。最终得到的那个是一的话,那这个过程就是多。多到什么程度呢?叫道悟不在,道在妙密。那么还有很多的话,讲得非常地让我们吃惊。如何去追求那个一心,是不能脱离我们现实的实践的。在无限丰富和复杂的事物中,我们要始终追求我们的那个目标,所以《净行品》你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里面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但是同样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求道的人和不求道的人心里想的是不一样的。
就是说拜佛,我们今天来参加夏令营的人,肯定很多同学就是要拜佛,为什么要拜佛?拜佛的时候想什么?差异大得很,所以同样是拜佛,千差万别,很多人拜佛的时候就是纳头就拜,其实是茫茫然,跟锻炼身体差不多。我为什么要这么讲呢?因为我们曾经有一句话形容某些人叫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那么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就在那儿拜佛,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不敢说那样拜佛就没有功德,但是也不敢说那样拜佛就有多少功德。所以我们每拜佛的时候,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叫做拜佛就是拜你自己。我希望你们如果听我的课能够记住这句话。心,佛,众生三者是平等的。你要找到我说的那个一心,那么你在拜佛的时候就要明白你之所以拜佛是自己要成佛,你拜佛一拜对自己恭敬一分,你把你自己抬高一点。不是说简单地去拜佛而已,不是去求佛,昨天我挣一千五,希望明天挣一千八,这就没有价值了。当然有点善财也好,但是毕竟不是我们拜佛的真谛。我们拜佛的时候,眼前是佛,前后左右都是佛,我们要把自己拜佛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自己的父母,回向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拜佛的这一拜之中,包含了自己全部的心愿和自己的追求,这才叫真的拜佛。
《净行品》里面最突出地指出,所有平平常常的事,可以做得不平平常常。这个不平平常常不是给别人看的,是你自己心里面明白,所有这里面的事没有几件能够象学雷锋那样,让别人看到的。如果每个人都想着做那样的事,就是我做一件好事,要很突出,要很特别,要专门去找一个受伤的人,我怎么去帮助他,一个人掉水里,我马上跳水里把他救起来。这些事是好事,但是光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事,对自己帮助并不大。我们并不是反对做这种事,可是更要告诉大家的是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心里明白。什么叫做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心里明白?我同样地在吃饭,在做活,在读书,但是我跟别人不一样,就是我心里想的跟别人不同,我的动机,我的目的,我做这件事情它最后得到的未来的结果都跟别人不一样。所以说我们要认识到开悟也好,把握住自己的心也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些不容易的事又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万万千千复杂的现象当中。在这些事情中最最关键的是要自己把握得住,这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净行品》给我们的启发之一。
我们唱的三宝歌中间的三段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家都可以看看,是《净行品》里写到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平常说的一些话,当我们找到它的出处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这个出处是多么的重要。其实大家都觉得非常经典的话原来就出在这里。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到,那么重要的话都出自于这里,它旁边的那些话是否也很重要?如果其中有三句对我们一生能够有重大影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其他的一百多句如果我们都注意到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新的面貌,所以我想我们学习《净行品》,会对我们的思想指导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个重大的影响是我们不断在多之中去把握一,而为了得到这个一,我们能够去面对多那种复杂的现象。
除了禅宗以外,我本人在读硕士的时候安排我去学习天台宗。我学得不是很好,我下的功夫也不够,但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我也想跟大家在这里讲一讲。天台宗到了宋代初年的时候曾经有两次非常大的辩论,有两派,其中一派叫做四明之理,这就是后来成为使天台宗复兴的祖师;还有一派是跟他同门的,但是观点不一致。四明之理这一派后来被称为山家。所谓山家并不完全因为他在山里头住,因为后世认为他是正统所在,所以称他为山家派。跟他相反的另一些观点被称为山外派。那么山家与山外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我们今天来看这个争论有两个大的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跟我们今天的话题有关。那么山家和山外对于修行的目标,他针对的对象是什么发生了重大的争论。山外派主张要修真心,什么叫修真心呢?就是我要面对一个最高的境界去修行,我去追求那最高的,最光明的,最好的,最上的,殊胜的境界;山家派说你根本做不到,因为你根本就没到那个层次,你怎么能去知道那个境界是什么呢?你怎么修呢?所以山家派就主张芥尔一念因妄心,说你应该针对跟那个真心最好的事物相反的那个事物。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娑婆世界,生活在一个五浊世界,我们这个世界里面有光明,有引导,那是佛法了。但是更多的我们面对的是污浊,是污染,是我们心性已经被蒙蔽的尘埃。所以山家派认为这些东西太容易了,一闭眼睛就是。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我就要克服这些东西,而且他讲的非常微细,芥尔一念因妄心,什么叫芥尔一念,过去古人形容小叫做纳须弥于芥子,那个植物的种子最小就像芥子似的。芥尔呢?就是两者之间很小的一个间隙,一闪念,年纪大的人可能都知道***时***提倡叫斗私,狠斗私字一闪念,所以***从佛教里面吸取了不少东西。除了《坛经》以外,我觉得他对很多都是深入了解的。但是他不说,甚至在生前批斗人家,但我们今天从他的理论里面可以看到,所谓狠斗私字一闪念,从字面上都可以看到和那芥尔一念因妄心几乎都是一样的话,那都是说一个人要成佛成圣,当然要高着眼,但一定要从实处着手。天天说我要去得到一个真心,真心在哪儿?什么是真心?你怎么能够理解真心?就需要下一番功夫,就像剥笋一样,把外面那些粗糙的皮一层层剥掉,芥尔一念因妄心,就像剥笋皮一样。所以我们回到今天来看,在禅宗的一个祖庭,我们今天请大家学《净行品》,就是要贯彻一个精神,要追求那个最高的境界,但是不能离开最现实的,不能把眼前的事情都忽略。应该说在这一百四十个现象中,有很多都是那种芥尔一念因妄心,不去掉它那真心就显现不出来。这就是天台对心的两种不同的看法,而且之间产生的那种激烈的争论。那为什么最后山家派取胜了?不是因为其他人的干预,在那个时代没有其他的人来参加,政府也不干涉。要得到信众,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是说这个理论能不能指导我修行?我能否按你说的最后就能改变我的精神的状态,能够使我真正的从人向佛有所改变。应该说山家派提出的这种去妄心的方式,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修行的需要,不是一种空洞的,高不可攀的那么一种奢望。
那么对于心的这种状态,通过芥尔一念因妄心,最后能否达到真心呢?天台宗在他的理论留下了整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整个佛教思想里,包括人类的思维模式里面,有两个大的系列。我们先讲一点现代哲学,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哲学是做为理论的思辨以现代的形式表现的。我们后来从日本到中国把我们的传统思想分解以后,因为我们原来的思想都是合在一起的,那么分解后单独拉出来,这是所谓的哲学。这是与西方的模式进行比较的,按现在的话来讲叫接轨。
西方有两个大的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一个就是黑格尔哲学,一个是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认为事物是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认识是不断地以这种方式发展的。而康德认为人不能认识原来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就是一切你发现的东西,实际上是原来都有的,只不过你发现了它原来的位置而已。所以后来我们给他概括叫做先验论。那从现在哲学来看,认为两个思想家非常伟大,他们对人类的思辨进行了概括,创造了两种模式。实际上一千年,宋朝初年到现在是一千年。如果在这之前,从佛教的诞生和发展到现在两千多年,这两种思维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与西方哲学的说法不一样,一个叫性起说,一个叫性具说。天台宗山家的主张就是叫做性具说。山家派就是认为所以能够最终得到真心,因为真心与妄心是一个整体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一个矛盾对立的存在,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我们是通过去掉一方的过程,而最终认识到了另一方。但是整个模式是原来固有的,它保证了佛教信仰最终目标的超越地位。当然性起说就不一样了,性起说认为人之所以有贪、瞋、痴种种弊病,原因是从无明起。人生糊涂无明起,就是整个人类的痴迷都是无明起。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不断地发生。十二因缘也好,多少也好,产生演变成这个大千世界。那么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和西方两个大的哲学流派是非常相似的,但它们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抽象为哲学思辨来讲是非常相似的。
我们为什么要讲到这点呢?我们了解性具的思想,才能决定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才有助于我们的修行。因为天台宗有非常高明的一句话:去无明,有差别。什么意思呢?一种修行方式是我要去掉无明。怎么办呢?我把一切事物最后打成一片,不起分别心,最后结果能达到去无明,能不能呢?我们现在不站在某一宗派立场上来讲,应该说都有各自的道理。最终的修行就是按去无明,无差别也不是不能实现的,但是非常难。拿到现实中就比较好理解。说坐汽车跟走路是一样的,他挣三千六跟你挣二百八是一样的,他天天吃饭,你也吃饭这也是一样的。话容易说,但是最难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要花很大的气力去扭转自己主观上的认识,能否做到?并不是完全能做到,当然历史上不是这样。历史上记载的这两派的争论,这一派说你这就根本实现不了,或者说实践起来太难。差别就是差别,你非要通过泯灭对这种差别的认识,达到最终的无差别,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客观上不是不存在,但是非常困难。
那么天台宗提出的另外的做法是去无明,有差别。什么是有差别呢?就是认识到差别的客观性,它认为这个差别是永远存在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去无明,有差别是要说我不管现象有多少个,本质只有一个,所以没有差别。但从古到今在这土地上有过这么多兴废,我们今天看这么辉煌,谁敢保证将来不是烟飞云散,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真正按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最后要灭亡。这就是别人佩服他,说你这个理论高,能敢把自己否定。但是马克思之前敢说自己要灭亡的只有佛教,没有其他的宗教说我最后要亡。只有佛教说:成住坏空,这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不可改变的。那么这个对事物的认识得到一个结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道即是空,空即是道。无论多辉煌,我们感叹,尽力来维护它,但我们心中有一种悲悯。世间万法,凡有为法,最终难逃脱它的命运,这是不可改变的。通过这种认识最终达到无明的觉悟,不是做不到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掉无明,我个人认为,有更大的合理性。那就是承认差别的客观存在,也有它的永恒价值。无论什么时候,你就是在佛的世界,不敢说没有差别,佛,菩萨,罗汉这就是差别。这个现象的差别是永恒存在的,佛陀也没说过到那一天,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什么都没有。如果能认识到现象的差别的存在客观性,那个无明也能去掉。和我们看到空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去掉无明有两个方式,一个方式就是认识现象与差别的存在与客观性;另一种是认识现象的本质比它更具永恒性。这也能去掉无明。因为我们今天不会单纯站在某一宗派的立场上,强调别人的都不对,所以我们介绍禅宗顿悟的同时,应该客观的说两种思维模式都有它的道理。
但是我们要搞明白为什么古人要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另外一些人要坚持另外的方法,原因在于,不同的思维造成不同的修行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又拉回到今天,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净行品》,《净行品》中写了那么多的现象,不要认为只有这些现象,因为现象是无穷无尽的,道是无所不在的,我们要求看到这个道,就要把握这个一。经中所列出的现象,不过是示范,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我们空洞地想去追求那个一,而忽略了眼前地现象,连这一百四十个都做不到,我们就无从去找到这个一。(休息十分钟)
刚才有同学提出问题,天台宗的去无明,有差别如何修?似乎去无明,无差别较合宗下之趣。是否可将这两种提法归为顿渐二门?从这个营员的提问看,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就顺着他的话把这个话题往前再多说几句。实际上,去无明,有差别和去无明,无差别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思维过程。同样,去无明,有差别如果不达观,不经过对事物整体的思考,即看到现象的差别与永恒性,就是我们在针对具体事物的时候,往往需要有一种对整体事物的把握与认识。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所能居住和感觉的空间是有限的。当我们在心胸中有一种无限的时空时,对有限的时空才能产生正确的态度。实际这句话可以用佛教的语言来表述,但今天面对青年朋友,用这句话表述大家去体会。为什么这样?因为有历史感的人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渺小,有空间感的人,才能知道自己是非常有限的。那么他对具体事物,具体的处理方式,他的胸襟,气魄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凡是鼠目寸光,坐井观天的人,他的心胸之狭隘,态度之恶劣,大家都是可以想象的。所以我们通常讲一个人有气度,一个人没有气度,差别在什么地方?你跟他攀谈一下,接触一下,你就会知道一个学佛的人,为什么应该是胸怀最宽广博大的。因为佛教强调三个字了生死,如何了生死?了生死不是一句空话。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事物的时候,你能不能把这件事跟生死的大限联系起来。
说我现在遇到了挫折,但我想了我生也有涯,我现在活了50岁了,就算还有40年。这40年之中,我值不值得为这个小事去烦恼去执着呢?我们这样去比较,就会产生新的观念看法。同样,即使是我们很年轻,我个人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少年青年的时候,大约要十年才会有大的观念和改变,觉得日子很长。到了三四十岁,会觉得五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观念会改变。到了50岁以后,也就是两三年,就会感受到人生的短暂。我前两天几次和大和尚说话,大和尚老强调:我已经70岁了。古稀之年啊!确实不容易,但是为什么呢?就是人越到了最后,对生命的意识越紧迫。我在这个世界还有多久?会随时提醒他。我今年55岁,前两年都没有像今年这样,对生命有那么深切的感触。
回过头来,我要告诉每一个青年朋友:你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佛教绝对不是只劝大家离开这个世界,不是的。佛教实际上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要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在这么短暂的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你到底要做什么?做得不好,一瞬之间,造下无穷的罪业,后悔莫及。而运用得好,为众生,为人类,做点有益的工作,自己的功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历史上有人批评,佛教即便劝人做好事,也是自私的,为什么呢?好像是为自己将来如何。其实,说这些话的人第一不了解佛教,第二实际是故意刁难。大和尚上午讲:人之患在于有自己,念念不忘我的存在,不知把自己融入大众。所以佛教实际上做功德不是为了自己,因为佛教最强调无我,说无我,为什么还造功德?要为众生,我只不过是众生中的一员,众生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只不过是珍惜这个生命。在世间万物之中,我们今天得到这个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过去的老人,我觉得他们很惜福。比如过去老人看到孩子很可爱,拿北京话说挺好,什么丑不丑的,全须全影的就好。修佛有好多功德,就是你生下来四肢完整,五官端正,面目清秀,这都不容易呀!所以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要去珍惜,拿它做什么呢?做对这个世界有益的事情。
回到刚才那位同学的提问。我们不站在某一宗派的立场去抨击别人。因为中国佛教的品格,各宗派之间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所谓宗派是在探讨不同的修行途径,而所有修行都是为了成佛,要觉悟。所以站在不同宗派,思想方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一个。而无论哪个修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所以在修持上,不论采用哪种办法,只要结合现实,不断提升自己,都是好的修行方法。至于顿和渐的事,我个人看,从慧能所表现出来的,他的顿悟实际上是离不开渐修的。他听到了章句,到寺院里做劳务,而且求得法师的印证。整个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悟和修却有不同,不可轻易说自己悟了,按我了解的理论:真理要把握就是全体,所谓开悟,就是悟到了真理。那么真谛只有一个,它是完整的。不能今天悟一点,明天再悟一点,悟就是全体。开悟了就是全都看清楚,彻底看清楚,否则谈不到悟,还是修的过程。过去我们很关心,悟后是什么样子,还是禅宗那句老话:原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接下来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呢?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很多法师,《传灯录》上记载,开悟以后他在做什么?开悟之前砍柴挑水,开悟之后砍柴挑水,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应该当方丈,当政协委员,佛教历来没有这一说。开始写《名僧传》,后来改为《高僧传》,为什么?名僧不一定是高僧。因为佛教没有脱离社会,就要受社会一定影响,所以真正体现佛教精神的是高僧,他可以放弃很多东西,退隐到一个偏僻的小寺庙,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高僧。世人往往用一种世俗的标准去衡量,官本位一层层去衡量。但佛门绝不能这样,佛门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我很注意一些禅宗高僧他们开悟以后干什么?在很多资料表现出来,在他们开悟以后若干年,除了修道传法之外,他们并没有去招摇,应该说佛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在受用,弘法利生这是需要的,但受条件局限。有些人要用自己的生命弘法。他一生直到最后,他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弘法利生的榜样。所以有句话山中有老僧,朝中有贤相。并不是说这两者保持密切联系,而是说有老僧在,他有这个功德影响教化民心,使大家有崇仰的目标,能够影响朝中那些人把自己混乱的心态整一下,为人民多做点好事。
所以顿和渐这件事,在座的有些营员肯定想突然有一天我就开悟了,我也祝愿你,但我希望你在开悟之前走踏踏实实的路。很多这样的事,摔一个跟头开悟了;老也不开悟,拿镐头一刨,破两瓦片开悟了。这些故事很多,是开悟了,但是绝对不能告诉你,破完那瓦片,当时是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有给他印证的老师能够理解他,而不是两个人用言语沟通。这就叫做相应,到那个境界是不容易的。之前,我们就是要好好学习《净行品》,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做起。一开始我就讲过佛教衰落的原因之一是狂禅遍地,学没有几天,就开悟了。我们也看到前些年头社会上有些人开口就是大师,闭口就是大师,哪有这么多大师?有些就是受到了狂禅的影响。在修禅定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现象发生。这些都不足以向别人夸说,到处去宣扬的,其实最后宣扬的结果是堕入魔道。前人在修禅定方面不仅有经验,而且有很多具体的理论与指导,比如说对禅定的阐释。所以我们同学们通过这个夏令营学到一些基本的东西,如果有人要深入,一定要提前知道,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和经验是用生命换来的,是亲身的体验,一定不能忽视,不要误入歧途。佛教到现在两千五百多年,这之间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典籍,很多是值得大家学习,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净行品》是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我看了之后,从净行两个字又扩展了一下。在大正藏上有另外一部经,我想推荐给大家,叫《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为什么希望推荐给大家?我们主题是《净行品》,这部《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内容比较丰富,这就涉及到一个学习的方式。我们大家学习时要摆好一和多的关系。初学时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扩大自己了解的方面,这样就会促使我们产生更深入的念头,否则越是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被初学的人掌握。它越简单,没有更多的材料,你越不知从哪儿下手。我说这话有点绕,应该说初学人应该掌握最简单的东西,但佛经里有些东西是很难掌握的。比如说刚才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光给你这八个字,你就不知怎么办,必须要看很多,了解很多,才知道这句话具有很多深刻的内容。因为我今天给大家讲话,我就得想我当年怎么学的,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克服的,这样才能给大家讲好课。如果不回想这个过程,只讲最后的,中间就缺乏桥梁没法过渡。所以其实初学的时候是资料越丰富越好。我多看多了解,在这过程中,哪些地方对我吸引力强,我又回转过来,也许在某一个地方会茅塞顿开。否则老盯住一个地方,就学不下去了。
那为什么要介绍《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呢?因为这部经顾名思义也是讲净行的,所以辅助我们学《净行品》特别合适。而且这部经也很生动,它是说女居士如何修行,那我想男居士更应该读一读了。因为对女居士原来的要求比较严格,条款也比较多,那女居士应该做到的,男居士更应该做到。《净行品》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没有出现的主体,大家仔细读,它描写了一个人从求道到入道到成道的过程,里边有一些很有针对性,针对出家众,是很明显的,就是一个出家众的作风。当然对在家众也有一些警示的作用,大家也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但是它毕竟不是针对在家众写的。而这部《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就是专门针对在家众的:
有一位女居士,她带着一千五百位女居士,去向佛请教我们应该怎样修行?,佛很高兴,给她讲了因缘多少年前你是谁,我是谁,当时你就喜欢求法。很好,我来给你讲。佛对于净行讲了十个大方面。我先总体概括给大家说一下:第一叫十九净行,什么叫净行?佛讲了十九个方面;第二讲了十行法;第三讲五十八法;第四讲了三大行;第五讲了四行;第六讲了四法;第七是三十二不净观;第八是七不着;第九是三善行法;第十是八大缘念。一共是十个方面。那这十个方面,回到咱们本讲的主题叫一心与多门,这也符合《华严经》的宗旨。
《华严经》是举十为例,那么《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就讲了十个方面。佛教的经典有个特点,一是要把最简单的事讲成最复杂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叫做恒顺众生。不讲复杂了,大家听不懂,没兴趣,例子太少,理论太单薄。但你听了之后不能掉进去,佛给你说了那么多话,最后让你明白的道理只有一个。那十个方面还是贯穿一和多的关系,比如第一讲十九净行,我作了一下分析,净行离不开六度四摄。所谓的净行,这就是基础。六度四摄再压缩是身口意,身口意再压缩是心。起心动念即为造业。佛教的要求不是警察抓住才算,自己把自己抓住就算。你那个念头一起,自己就应该知道。所以我们知道这一是心,扩大到身口意,再扩大到六度四摄,扩大到十九净行,到一百四十,到一百四十之外。我倒觉得,这次夏令营同学们可将这一百四十扩大补充,创造性地补充它,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现实。这样做是符合佛教的基本精神的,就是一和多的关系。只要我们把握住了这个一,就可以看到多是什么。
我们学的一百四十净行,这是佛陀留下的《华严经》的重要段落。但今天净慧老和尚,明海大和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我们既然学习了,还要结合我们的现实。除了一百四十净行之外,我们自己认为还应该有哪些净行?我们如果能提出来,还能认识到,实践好,我们的夏令营就有新的成就,就是真正懂得了什么是一,什么是多。多可无限,一则唯一,不把握这个唯一,多也多不了。详细的十九净行我就不念了,就是概括了六度四摄。而且第一大部分从正面讲,即净行是什么;第二部分讲十行法,是从反正两方面讲,如一者,见悭贪过,乐修行施,见到了悭吝贪婪的过患,就乐于布施,这就是正反两面。这十行法恰恰讲的就是六度和四摄。讲到这,我要强调整个经就是讲六度四摄,这就是佛经教育方式的特点。
佛经那么多万卷,概括起来有几种方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一种概括。当年鸟巢禅师这样讲,白居易不服气,说三岁小孩都知道不算什么,鸟巢禅师又讲三岁小孩都知得,八十老人行不得,这三句话真要实行它活到八十岁也不一定能做得到。所以说千言万语,最后概括成一句话。但为什么这一句话要用千言万语去讲呢?就是要让世人在不断变换的方式中得到教诲。所以在第三方面讲五十八法时,更加详细地讲了正反两方面的事情。这个五十八法,有些是很原则的,应离恶法,亲近善法,没有很具体的内容。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学问就大了。如何判断,标准是什么?如何来决定?差别很大。比如说慈悲,做布施是好事,但大家有没有做到体轮三空?有一个人在乞讨,你布施给他一点东西,很多人放不下自己的那点布施,念念不忘,第一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真困难,他是不是装的?都走了老远了,那10块钱,还没忘。这就不叫慈悲喜舍了。佛教强调三轮体空,就是施者,受者,所施三者都是空的,都是转瞬即逝。你给过人家10块也好,10万块也好,明天你再到那个地方,地方变了,人也不是那个人了,你也不是你,他也不是他。不可能永久凝固在那个时刻,没有价值。那布施干什么?最有价值的是在你拿出钱交给那个人时,你心中想的是什么,你是不是真正动了慈悲心,你是不是真的心疼他可怜他,乐意帮助他,这是功德善业。没有这一点,就没有任何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来骗人的,是他自己造业,与你没有关系。你这个人也不是永恒存在的,你这个形态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这个世界也好,永远的人生也好,就在那一瞬间的慈悲之心是最有价值的。大家要注意的就是如何使心灵和行为统一起来,只有两者统一的那一瞬间,你才是真正的获得,真正的得到了功业。谢谢大家!
佛门瑞相 无言说法 -- 王志远平凡的人都敬畏不平凡的事,奇迹最能征服俗人。不俗的人们也往往在奇迹面前瞠目结舌,因为不是所有的奇迹都能用语言、用思辩、用科学(科目之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虔诚敬奉三支香,一心顶礼三宝尊清远法师燃香敬佛是佛教徒礼敬佛菩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土时已有烧香礼佛的现象,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武元狩中,霍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0
禅师四祖道信禅师,到牛头山访问法融禅师,见师端坐习禅,旁若无人,绝不举目看他一眼,不得已,只好向前问道:你在这里作什么?法融:观心。道信:观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无法回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03
要知道,你们这个师父很辣,不是甜的。有时辣到我的弟子眼泪鼻涕一股脑儿跑出来了。告诉你,我怎样学得这么辣?我十六岁便开始为人讲金刚经。经上讲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去
宣化上人故事时间:2024-01-17
达真堪布:如果能这样一心祈祷,真的有加持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清净身语意,念诵《金刚经》《心经》,或持密咒,效果是不是一样的呢。 仁波切: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一心归去一天,七里禅师正在禅堂的蒲团上打坐,一个强盗突然闯出来,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说: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七里禅
佛教故事:日常的佛心行禅时间:2023-08-21
我是一名普通工人,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事故,从此失去右臂,从一名正常人变为一名残疾人。我一时无法接受和面对现实,整个人长期心情低落,思想萎靡不振,开始与酒为伴,生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19
从前有个国王,他看见出家人整天没有事做,只是不断的念佛,觉得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道:“我听说修行的人,必须刻苦,方能成就道果,你们整天清闲没有做事,只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4
无名僧,居住在湖广黄州,专门持念阿弥陀佛,昼夜从不停止。无论见到什麽,都念阿弥陀佛。明思宗崇祯十六年(西元一六四三年),黄州总兵黄鼎,守护黄州城,无名僧大声念佛扰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6
星云大师宽心:善恶一心唐朝白居易向鸟窠禅师请示佛法大要,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后大失所望:这么简单两句话就是佛法大意吗?三岁孩子都懂!鸟窠禅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从前,在福建与江西的界山上有座小道观,道观里住着一个道士。这个道士炼了一粒不死丹,吃了以后可以长生不老。但是还缺一百颗小儿心做药引。于是,他盗来了一百个男孩,统
观音菩萨时间:2023-07-15
尔时,观音菩萨一语偈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
观音菩萨时间:2023-07-14
不少人觉得,放弃吃肉,人生就会失去了很多美食,更有甚至认为“不吃肉,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其实这句话十分极端,反而应该问他:“那么您的人生意义就在于吃肉吗?”这样
素食环保时间:2023-07-07
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的摄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内心十分惶恐,害怕婆罗门的教理会因而站不住脚,为了防止这个情况他预先发布命令:「凡
佛教公案时间:2023-07-04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
当阳玉泉寺时间:2022-05-13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诚笃实,平常有客人来拜访时,待人的态度非常礼貌恭敬。别人嘲笑他迂腐不切实际,也不和人计较
其他文章时间:2021-09-26
既得一心不乱,始知莲华行树,种种庄严,并非心外。何必耳听金言,方是弥陀说法。娑婆印坏,始名净土文成者哉。然则珍禽庶鸟,琼院茆堂,何劣何优,何净何秽。故曰西方在目
大安法师时间:2021-07-07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
印光大师时间:2021-07-02
原文: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
印光大师时间:2021-04-03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以后,他修一修就退转了。但是印光大师他不是,久而弥笃。随着时间越久,这个佛号越念越有味道
净界法师时间:2021-03-12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谈?一心和不乱它的表述的是是样的一种情况,一心是从正面表述;不乱是从反而来表述。那一般又
大安法师时间:2021-03-12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
大安法师时间:2021-03-12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论》的观法,它是以一心为宗,所以它叫一心真如,它的真
净界法师时间:2021-02-04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领众太早损已利人但登五品,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示位。但
大安法师时间:2021-01-31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
印光大师时间:2021-01-30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须多念,从千至万,心无
大安法师时间:2021-01-23
问: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中最好的种子起现行,如果没有往生极乐世界,遇到恶因缘还会起恶种子。那么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否还会遇到恶因缘
净界法师时间:2021-01-23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如果这一世能够深信净土,一往情深求生彼国,这就是我们成佛的因缘成熟了。这不是件小事,这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事。我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31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但在《大悲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
其他文章时间:2020-12-28
原文: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
印光大师时间:2020-12-09
问:请大安法师开示!我每次念佛都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大安法师答: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要从专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4
我再为你们说一个最近几年的故事,这是念“大明咒”的故事,它发生在菲律宾。菲律宾的小孩子,或者都不知道这个故事,但在佛教里差不多都知道的。前几年菲律宾排华,要杀所
佛教故事时间:2014-01-28
问:唐朝牛头法融禅师说:‘一心有滞,诸法不通。’一旦这个心有牵缠纠葛,要谈自在解脱就难了。是这个意思吗? 答:所谓‘一心’是指一个念头或一段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是不是我们只要一心祈祷上师加持就可以了,就不需要闻思修了?达真堪布答:不闻思修怎么能生起信心呢?能够生起信心的话,不需要闻思修也能得到加持,但是生起信心是很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子,大势至菩萨是他的次子。这两位大菩萨,现在在极乐世界,居于阿弥陀佛的左右,辅助阿弥陀佛,候补佛位。等阿弥陀佛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从心上改是最高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心上改就八个字:「一心为善,正念现前」。一心为善,就是我上午向大家汇报的,从早上一睁眼,一直到晚上睡觉,从来不想自己,做得到做
大德居士时间:2014-10-28
黑龙江省望奎县卫星镇庙山红光寺原主持上慧下宽法师,于1998年圆寂,享年84岁,法腊67年,戒腊58年。9年后的2007年8月15日开欟发现:肉身不腐,正身打坐,身体完好。慧宽法
佛教故事时间:2014-10-30
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1
这一段是世尊赞叹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间确实有大因缘。这个世间包括娑婆的十法界,范围很大。十法界的众生,尤其是六道罪苦众生,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告诉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25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世寿未尽则能速愈《印光法师文钞》:“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
汉传法师时间:2015-04-15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让你来念佛,供你吃,供你住,你只要念佛就好。结果非常
汉传法师时间:2015-05-30
太子自由离尘绝俗太子一箭射穿七鼓太子迎娶耶输陀罗净饭大王一心一意地要把太子学成文武双全的英明君主,因为他很了解当时印度的国情,五天竺中的诸国分立争霸,迦毗罗卫国
佛教故事时间:2015-06-04
编者按:昌义法师,现任山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大同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灵极乐寺住持等职。今天这篇文章,选自昌义法师佛七开示。用黄金打造精致的美女,故意刁难父母,
汉传法师时间:2015-08-27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05
问:菩萨是如何做到一心利益众生、别无他求的?答:除了利益众生外,菩萨别无所求,他们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无我精神而全体投入利益众生的事业。这种善行
藏传法师时间:2016-07-24
心定菜根香【经典原文】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潭州龙山和尚【经文解释】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
其他文章时间:2016-08-05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诚笃实,平常有客人来拜访时,待人的态度非常礼貌恭敬。别人嘲笑他迂腐不切实际,也不和人计较
佛教故事时间:2016-08-19
比如说我,底下有下级,要搁老板过去,想给下级打电话,还考虑时间吗?不考虑,公司给你报销手机费,二十四个小时Standby。这个同事生孩子,在家伺候月子,你有事要找这个同
大德居士时间:2016-09-28
一信徒问师:师父,是不是我们一心祈祷和念诵就具备了和本尊相应的证量呢?师答:修行当中的祈请也罢、训练也罢、持咒也罢、观想也罢,它的真正目的,是让自己拥有一份定力
汉传法师时间:2016-11-04
佛教的根本精神 基于一心的缘起法则在佛法时代乃至当今的百家之学中,若论对如实认识心灵、彻底净化心灵的重视程度和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佛教完全称得上天字号第一家。众所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