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与涅槃
关于涅槃「有」、「无」的辩证
缘起、缘灭的教法是中道的真理,超越「有」、「无」的二边。
证入涅槃为轮回的止息、「有」的寂灭,由于无明与渴爱的止息,而结束了新的「生」。
透彻明了苦谛的人,不再受制于虚妄不实,他知道:「这即是苦生,这是苦灭。」
前言
迦旃延,这个世界通常依于二元,依靠「有」或「无」(的信仰)……为避免此二端,世尊依中道而说法:缘无明有行……无明灭则行灭……。(《相应部》12:15)
以上佛陀所说的这段话,提及「有」(atthitA)、「无」(natthitA)的二元论,这两个词指的是常见(sassata-diTThi)和断见(uccheda-diTThi),从人类的思想史来看,这两者是各种不断出现的对于「实际存在」的基本误解。
常见是相信永恒的实体或本体,认为有众多创造或非创造的、属于个人的自我或灵魂-单一的、一元论的主宰世间的灵魂,例如出现在任何文献中,或和这些概念相结合的神。断见则主张暂时存在的「我」或「自我」,在死后就完全消灭或消失。因此,上述引文中「有」、「无」这两个关键词,意指:
(一)任何假设的实体或本体的绝对存在,即永恒存在;
(二)被认为无常的个别实体的究竟、终极消灭,也就是一期生命结束后即不存在。
这两种边见是在假设恒常或无常的本质达到某种静止状态时,才能成立。如果从生命真实的本质来看,这两种边见将完全失去基点,因为生命是不断流动的身心过程,由适当的因缘条件而生起,只有当相应的条件消失时,这样的过程才随之终止。这可以解释上述的经文为何会在此介绍缘起(paTiccasamuppAda)与缘灭定型句的原因。
缘「起」,是一连串不间断的过程,它排除了绝对的不存在或虚无-个体存在究竟消灭的假设。其中限定的语词「缘」,显示没有绝对、独立的存在,或仅仅依靠自己就能静止不变的存在,一切只是快速消逝的现象,以同样如此快速消逝的条件为缘而生起。
缘「灭」,排除了绝对与永久存在的信仰,同时显示「存在」不会自动变成「不存在」,因为相对地,存在的消失也是由因缘而生。
因此,缘起、缘灭的教法是中道的真理,超越「有」、「无」的二边。
然而,以「有」与「无」如此对立的概念来思考,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影响,其力量之所以强大,是由于这种思考模式,不断地受到几项根植于人心的强力根源所滋养,其中最强的是在实际与理论上对「自我」的假设,这样的想法隐藏在各种常见之后,它渴望「自我」永续存在,或更微妙地存在。但即使是已摒除永恒的概念或理论的人,也会因认为「自我」是独一且至要的强烈本能信仰,而以为死亡-个体的终结,即是完全的灭绝或消失。因此,信仰「自我」不只会导致常见,也会造成断见,而这种断见若不是以普遍、非哲学上所认为的死亡即是完全的灭绝,就是以唯物论的观点来说明。
还有其它促成「有」、「无」概念产生的因素,与信仰自我的主因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语言」的因素-基本的语言结构(主词和述语、名词和形容词),以及为了易于沟通与熟悉情况,而有将肯定与否定叙述简化的倾向。语言结构的特质与简化叙述的习惯,对人们的思考方式产生微妙却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以为:「只要有个语词,就必定有个事物」。
对「有」、「无」的片面理解,也可能来自于情绪-对生命的基本态度。我们可能反应出乐观和悲观、希望和沮丧,或期望经由形而上的支持而得到安全感,或想在唯物论所认为的宇宙中,过着不受限制的生活。人一生中所持有的常见或断见,可能随着心境或情绪而有所转变。
除此之外,还有「知性」的因素-心喜好推论与建立理论的习性。某些思想家、佛教心理学中理论型的人物(diTThicarita,见行者),倾向于创造各种复杂的哲学体系,他们熟练地玩味一组组相互对立的概念,沈溺在思考结构所带来的强烈满足,同时更强化对它的执着。
从以上简单的说明中可知:人们将会感激这些让人以绝对「有」或「无」的对立方式,来思考、感觉并说话的各种巨大力量。因此,在前言中,佛陀有足够的理由说人们「通常」依于二元。我们无须讶异有人以这些错误的边见,来解释佛教徒解脱的目标-涅槃,事实上,「有」、「无」的僵化概念,无法正确地显示实际存在的动态本质,更不适用于佛陀所宣说的出世间、超越概念思考的涅槃。
早在西方刚接触佛教的教义时,大部分作家与学者(除 Schopenhauer 和 Max Mler 的少数例外)都认为涅槃只是「无」(不存在),使后来西方作家们武断地将佛教描写成虚无主义,以教导「虚无」为最高目标。作家们指责这种观点是荒谬的哲理,并应受到伦理上的责难,类似的说法有时仍出现在存有偏见的非佛教文学中。而相对于这种见解的反应则是视涅槃为「有」(存在),以类似现在的宗教、哲学的角度,如纯净的存在、识、自我或其它形而上的概念,来解释涅槃。
但即使是佛教的思想,也无法清楚地、单一地解释涅槃,甚至在佛教早期就产生了分歧:当大乘倾向以「正面/形而上」的角度解释佛国土(BuddhakSetra)、本初佛(溿i-Buddha)[2]、如来藏(TathAgata garbha)等时,经量部(SautrAntikas)对涅槃则有相当负面的看法。
因此,现代的佛教作家有时会拥护这些边见,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据笔者所知,在东方的佛教国家,现今没有任何佛教学派或宗派,倾向将涅槃解释为「虚无」。相对于由信息不足或偏见的西方作者所提出的错误观点,上座部佛教坚决反对涅槃只是「息灭」的看法,这将在本文第一节的主要内容中加以证明。
由于先前所提及的原因,我们要避开「有」、「无」这两个相反的见解,并依循佛陀开显的中道-缘起、缘灭的教法,一向并不容易。一直要到内心深植因缘观的思考方式,才能经常保持醒觉,避免不自觉地落入或太接近边见。由于讨论这些问题可能有这样的危险-受制于自己的看法,因而支持与其相对的说法,最终落入极端,因此在处理这种问题时,需要极高的警觉与自我批判,以免失去中道的立场。
这篇论文最初的用意是提供数据,以从两种错误的解释中,清楚地标出佛陀教导涅槃的用意-不在鼓励推测涅槃的本质,这注定无益,甚至对涅槃的体证有害。详明四圣谛的圣典如此说道:第三圣谛的涅槃是要体证,而非了知(如第一谛)的,也不是用来修习的(如第四谛)。我们也必须强调,此处所呈显的数据,不应单方面地拿来支持二边中的一边,以作为对抗另一边的辩论。本文中主要的两大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如此才能保有彼此的特质与完整。文中藉由收集的圣典与批注,以澄清上座部的立场,盼能至少减低这对立的两边在解释上的冲突。
虚无/负面的极端
〔第一节:《清净道论》驳斥以「虚无」解释涅槃〕
我们首先要考察的是,在圣典时期之后,上座部文献的基础作品-《清净道论》,它是公元五世纪时,由伟大的注释家觉音尊者(BhadantAcariya Buddhaghosa)编纂而成。这不朽的作品,为佛教的主要教义提供了全面且有系统的说明。这些解释出于巴利藏与古代的注疏文献,其中收录的部分资料,可能是佛陀最早期的教示。
在该论的第十六根谛品,解说第三圣谛的部分,我们发现有相当长的篇幅在讨论涅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争辩的部分内容,完全直接地反对将涅槃解释为「虚无/负面的极端」。我们无法确知为何觉音尊者仅仅反对这一极端的理由,因他并未明确说明,然而,有可能是他(或是他所采用的传统数据)敏感地认为上座部有关涅槃的教法,最好与同时代著名的经量部有所区分,而经量部在其它方面都接近上座部的立场。经量部属于「声闻乘」(SAvakayAna)一派-我们建议使用「声闻乘」一词,沿用「早期」大乘行者所使用的名称,以取代有贬抑意味的「小乘」(HInayAna)一词。上座部显然不愿被牵扯到大乘行者对经量部的指控-虚无主义者之中,这也可能是《清净道论》为何会强烈驳斥涅槃为「虚无」的外在理由。
至于「形而上/正面」的观点,觉音尊者可能认为,《清净道论》中许多用来驳斥常见与「超越的自我」的篇章,已足以涵盖这个主题。然而,可能正因如此,今日的佛教,特别是上座部,常遭人错误地指控为主张虚无主义。因此,以下概述《清净道论》的论辩,并接着说明对该作品的补充(在第二节)(1)。两者的摘录中,引用许多驳斥虚无主义的篇章,故无分开处理的必要。
在前述《清净道论》的一章中,争论本身紧接在涅槃的定义之后。涅槃的定义则用了注释书通常为了说明而使用的三种范畴:
涅槃的特质(相)是寂静,作用(味)为不死或得乐,显现(现起)为无相〔没有贪、瞋、痴的相〕或没有多样化(persification)。
在论辩中,觉音尊者先驳斥涅槃为「无」的见解,他认为涅槃必须存在,因为藉由行道即能体证涅槃。但其对手在承认涅槃不是「无」的同时,又以负面方式说明涅槃的本质,而说涅槃应简单地了解为:一切存在的要素,如五蕴的灭尽。尊者则回答,在个人的一期生命中,能证得涅槃而五蕴仍存在。对手又提出涅槃仅存在于一切烦恼的灭尽,还引圣典的文句:「朋友!贪、瞋、痴的灭尽,即是涅槃」(《相应部》38:1)来证明。尊者也驳斥这个看法,指出它会导致涅槃世俗化,这种我们所不乐见的后果。这种看法使得涅槃变成暂时的,烦恼的灭尽是时间上发生的事件,既然烦恼的除灭要透过因缘,将使得涅槃变成有为法。他认为贪、瞋、痴的永尽称为涅槃,是就形而上的意义而言,因为无为法-涅槃是这些烦恼尽除的基础或支柱。
觉音尊者其次处理佛陀用来描述涅槃的负面术语,他解释之所以用这些语词,是由于涅槃极为奥妙。对手则辩称既然涅槃可经由行道而体证,就不可能是「无为」的。尊者回答:涅槃只能藉由行道证得,但非由行道产生,因此它是无为、无始,亦无老死。接着,他更详细地讨论涅槃的本质:
……佛陀的目标为一、非多元,但这(单一目标-涅槃)之所以称为「有余依」 (sa-upAdisesa),是因为余依(因过去而导致的五蕴)尚存(于阿罗汉的生命中),故与之共同称为「有余依」,即藉由修行,而达到平息烦恼、余依仍存的人。另一方面,它又称为「无余依」(anupAdisesa),因为在已弃绝生起(未来的五蕴),并防止业生起未来的「有」,在阿罗汉的最后一心之后,没有未来的五蕴生起,而已生起的五蕴亦灭。因为余依不存在,从不存在的角度,在「此处无余依」的意义上,这(同样的目标)称为「无余依」。(见《如是语经》44)
因为涅槃可以藉由坚持不懈的毅力 (2) 所证得的分别智来达到,又因它是「一切智者」(3) 所说,涅槃的非不存在,如胜义所认为的本质,因而说:「比丘们!这是不生、不有、无作、无为」。(《自说经》73;《如是语经》45)
〔第二节:《清净道论》的注释《胜义筐》主张涅槃是胜义的存在〕
继续最后的引文,法护尊者(DhamapAla)(第六世纪)在为《清净道论》批注的《胜义筐》(Paramattha-maJjUsA)(4) 写道:
大师以这些语词宣示涅槃于胜义的实际存在,但他并未将此当作是自己的命令(即信条),而说:「我是『法』的大师和主人」,悲悯那些能达到最高智慧的人。他也在上述所引的篇章之后,作了一个经过推论的结论(《自说经》73):「诸比丘!若无不生等,则无法理解出离『生』等。诸比丘!因为有不生等,才能理解出离『生』等。」
这意谓着如果拥有「不生」等本质的无为界(涅槃)不存在,则无法在这世上理解出离有为-五蕴,它们最后的寂灭亦不可知,无法去发现或领悟,这些都不可能发生。但如果正见以及其它的道支各司其职,将涅槃当作目标,即能彻底破除烦恼。人们因而得以理解此处有出离,能解脱存在所招感的一切苦痛。
悲悯世人的世尊,早已昭示涅槃界于胜义的存在,世尊在无数经典中开示此道理,如无缘法、无为法(参见《论藏.法集论》DhammasaNgaNI);「诸比丘!有无地之处(Ayatana)……」(《自说经》71);「此法甚难见,即一切有为的止息,一切实体的舍弃。」(《长部》14;《中部》26);「诸比丘!我将教你们无为,以及导向无为之道。」(《相应部》43:12)等。在此经文中,「诸比丘,有不生……」(《自说经》73)……「比丘们!有不生、无作、无为」等语,昭示了涅槃于胜义的存在,并非误导众生,因为这是一切智者所言,如世尊说:「一切行无常,一切行是苦,一切法无我。」(《法句经》277-79;《增支部》3:134 等)。
如果涅槃仅是「无」,便不会以这些词汇:「深奥〔难见、难解、寂静、崇高、无法推论、微妙、智者证知〕」,或「无为〔无漏、真实、彼岸〕等」(5);或「无记、无为、不属于〔三界〕等」来形容。(6)
〔第三节:涅槃是可证得的实体,并非只是灭尽〕
《清净道论》及其注释所引用的参考经文,明白指出佛陀所揭示的涅槃是可证得的实体,而并非只是消灭或灭尽。所有形容涅槃的负面描述,应该以此处所引述的经文来了解,那些与经文矛盾或任何牵强、夸张的解释,都未获得认可,且违背佛陀直截了当的阐示。
如果我们已将上述的涅槃视为「实体」,就应将之视为用来排除「无」的语言符号,如《自说经》中「有不生……」、「有无地之处……」等强调的字眼一样,是依同样严格的语义来使用,不是要表达一般意义的「存在」,而应该仅限于「五蕴或五蕴之一」,涅槃的明确意义是难以描述(avacanIya,不可共语)的。
我们从如此权威的《清净道论》所摘录的内容,显示上座部的传统多么强烈地反对将其最高目标-涅槃,视为虚无的概念,此一事实或许有助于消弭现代作家与佛教学派的一些争论,也就是认为上座部或巴利藏提倡「虚无」为其最高目标的偏见。
然而,在诠释佛教上还有另一个主要的差异,特别是对巴利藏的解释,也与涅槃的概念密不可分,这是有关无我教义有效或适用范围的问题。我们所主张的无我教义,不仅适用于有为法的世间,也适用于涅槃。至于否认将无我运用于涅槃的部分,则在下文中讨论。
正面/形而上的极端
〔第四节:将涅槃与永恒自我的概念混为一谈〕
在印度-这个宗教与哲学盛行的国度,要于各种边见中保持佛法「中道」的特质,会比在其它国家面临更大的风险。这风险在于:将涅槃与许多永恒自我有关的概念混为一谈,如有神论、泛神论或其它「正面/形而上」一类推测出来的思想。
根据《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 , DN1)透彻的分析,各种有关我、世间及天神本质的形而上、神学上的见解,其来源有二:
(一)狭隘与错误地解释禅修经验(其中可能也包含天启或神灵的指示等)。
(二)单纯的推理(推断性的哲学与宗教学)。
但是这些形而上与神学观念的背后,隐藏着一股驱动力,驱策人们以某种方式保有永恒的「我」,并赋予它一切人们所渴望的永恒、安全与恒久的幸福。无怪乎现今不少的佛教诠释者,或许受到这股强劲的、本能的自我保存力量的驱策,以及这受重视已久并广为执持的见解所影响,而认同以「正面/形而上」的观点解释无我与涅槃。其中,部分人士甚至深信自己是真正的佛教徒,他们至诚地尊敬佛陀,并十分欣赏佛陀的其它教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见解。
从中道的精神来看,以下驳斥「正面/形而上极端」的论点,也意味着反对自本文第一部分因驳斥虚无主义,而错误地衍生出来的任何形而上的结论。相反地,第一节可用来应付现今处理形而上的见解所产生的过度「自卫反应」。
「正面/形而上的极端」对于涅槃的诠释,在于将各自见解背景所认为的涅槃,视为与纯净无杂的自我合而为一,或有形而上的关连,如前一段暗示的,其中可分为两种主要的观点:
(一)假设统一、单一原则(非二元,亦非多元),与从实证的「我」解脱而成为纯净的自我融合为一,或基本上将两者视为一体,这些论点依其受到通神学(Theosophy)[1]、吠陀(VendAnta)或大乘影响的不同(后者有许多不同程度的理由),在细节上各有差异。
(二)假设于五蕴中解脱的阿罗汉,其「超越的自我」进入被认为是他们「永恒的家」、「唯一适合他们的境界」的涅槃。一般认为涅槃本身是「无我」(anattA)的,然而,阿罗汉被认为留有某种特质于「涅槃」中,这些特质难以解释,甚至无法解释。据我们所知,这是德国作家乔治葛宁姆(George Grimm)及其追随者所提倡的见解。
〔第五节:「自我」的存在从何而来?〕
◎(一)一切「自我」的概念皆不出五蕴
两种见解的共通点是,假定永恒的自我存在于形成完整「我」和「有」的五蕴之外,对这假设佛陀已有开示,单以下面的句子即足以明确地反驳:
任何修道者或梵志,将各种各样的(事物或思想)视为「自我」,全都是视五蕴或其中任何一蕴(为自我)。(《相应部》22.47)
这段经文同时排除任何对无我教义定型句所产生的误解:「这不属于我,这亦不是我,非我的自我」。某些作家相信,此定型句允许这样的结论-佛陀假定在定型句所指的五蕴之外,有一个「我」存在。
这项错误的结论,可由前文引述佛陀的论述加以澄清,当中清楚地说道:一切各式各样的「自我」概念,都不出于五蕴-无论全体或部分。若不是出于五蕴,或误解五蕴,那么,任何有关「我」的见解又如何能生起呢?与「自我」有关的观念依据的又是什么?事实上,唯一可能形成自我的方式,佛陀在前述的引文之后继续说明:
诸比丘!无闻凡夫……认为身体是我,或我拥有身体,或身在我中,或我在身中(其余四蕴类同)(7),由此而得到「我存在」的概念。
佛陀更进一步地说道:
凭借或依靠色、受、想、行、识,而相信有「我」……并推测有「我」。(《相应部》 22:154.155)
◎(二)在胜义中,「我」的概念缺乏真实性
若「我」、「自我」、「个体」及「自己」等字眼会有任何意义,那么,任何的自我概念,甚至是最抽象、粗浅的,都必然与有别于非「自我」的特殊见解有关。但若不由唯一可得到的经验数据-五蕴所形成的身心现象来解释,那特殊或别立的见解又从何产生?
《蛇喻经》(《中部》第 22 经)中指出:
「比丘们!若有『我』,则亦有『我所』?」
「是的!世尊。」
「若有『我所』,亦有『我的自我』?」
「是的!世尊。」
「但既然实际上无法找到『我』及『我所』,那么,『这是世间,这是自我,我死后将永久、常住、永恒、不灭、维持永恒的特性?』这难道不是个愚蠢的教义?」
「世尊!这确实是个愚蠢的教义。」(8)
这经文的第一句,简单明了地指示我们先前所提出的论点:假设「自我」成立,需要属于「自我」的事物(attaniya 我所),也就是藉由从属物而使「自我」得到属于自己的特色。若讨论「我」,而忽略这类独特的属性,便无法强调它的特点,并赋予此字特殊的意义,如此,「我」将失去意义,并与一般公认的「我」、「自我」等语词的用法相反。但这正是「正面/形而上极端」的两大主流中第一派的主张,也就是假设「大我」(mahAtman)与宇宙的、无差别的(nirguNa)形而上原则-有时等同于涅槃-结合,或两者根本上相同。支持这论点的人有时会大胆地宣称:佛陀要否定的只是个别的「自我」,在其开示中,从未反驳「超越的自我」的存在,而本节之前的叙述,已为这些信念提供了答案。
依前述,归类为第二类的见解,则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主张:已解脱的「超越的自我」个别地存在于涅槃界中。然而,这主张留下许多未加解释的议题。他们并未指出,若不透过经验的世界,如何达到这别立的看法;他们也未能提出,这样的别立是由什么组成,它如何能在定义上没有扩增(nippapaJca),与别立完全相反的涅槃界中延续。
两种自我的信仰,都希望将佛教的涅槃教义与自我的概念结合。《蛇喻经》中十分具有哲理的重要论述,一开始便驳斥它,暗指「我」与「我所」、主人与财产、实体与属性、主词与述语等,是相关且不可分的字眼,但这些在胜义中,都缺乏真实性。
〔第六节:没有一个自我与涅槃的永恒概念,与巴利藏中的佛教教义相容〕
以「正面/形而上」的角度诠释涅槃的这两种主要见解,很明显地属于佛陀曾提及、归纳并驳斥的邪见,而这些邪见为数十分可观。以下呈现几个经适当分类的选集数据,再加上前一节的基本论述,将更充分地证明以下的事实:即没有一个自我与涅槃的永恒概念,或任何想象的形式,能和最古老、现今可得到的巴利藏中所记载的佛教教义兼容。
◎(一)五蕴之外无「自我」
在《相应部》(22:86)中,我们看到:
「阿耨罗陀!你认为如来在色之外?……或在识之外? (9)」
「世尊!当然不是。」
「你认为如来没有色……没有识吗?」(10)
「世尊!当然不是。」
「阿耨罗陀!既然在这一生中,你均无法真正、实际地找到如来,那么如是宣说:如来死后存在……不存在……,以某种方式存在,以另一种方式则不存在……,不能说存在或不存在?在这四个可能性以外,而使人知晓最上的如来是否适当?」
「世尊!当然不能。」
这经文适用于假定五蕴之外有「我」的两大主要见解,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注释以「有情」(satta)解释「如来」,或许是显示在经文中的论述,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如来」一词,也能用于指称个体的语词。
◎(二)五蕴为「自我」的属性
由于「我」的概念,必然与诸多特质及所属属性的概念相连(参见第五节(二)),所以两大主要的见解,也就归属于下文的二十种身见(sakkAya-diTThi;见第五节(一))。
他视自我拥有色……受……想……行……识。
这点特别适用于乔治葛宁姆所主张的第二种主要见解,他主张五蕴是自我的「属性」(Beilegungen),这些「属性」不但「相当于」自我,且能够将之舍弃。这样的看法并无关紧要,但使他的见解列入前述信仰「自我」一类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对「自我」与五蕴关系的假设。
◎(三)证入涅槃界的解脱自我,与涅槃不同
下文出自《根本法门经》(MUla-pariyAya Sutta,《中部》1)的分类,同时适用于两种见解:
他认为(自己)不同于(或超越)四大种、天界、无色界;不同于任何所看到、听见的、(不同的)感觉与认知到的;不同于整个世间(sabbato,一切有)。
对第二种则适用以下的见解:
他认为(自己)在涅槃中,或不同于涅槃,也就是,他认为证入涅槃界的解脱自我,与涅槃是不同的。
◎(四)以十六种疑问驳斥一切有关「我」的推论
在《一切漏经》(SabbAsava Sutta ,《中部》2)中,提到并驳斥以下不如理作意的例子。
下文所提到六种与「我」有关的理论,正适合于此:「我有自我」与由「自我而知道自我。」(11)
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对自我的存在与本质所产生的十六种疑问,例如:「我存在,亦或不存在?」「我是谁?」「我将存在,或不存在?」「我会成为什么?」
以这种方式,驳斥一切有关「我」的推论。
◎(五)假设有个恒常、超越的「自我」,那必定是不动与不变的
《梵网经》(《长部》1)中详述与「自我」有关的诸多理论,然而,提倡第二大类「正面/形而上极端」的人,通常会避免、拒绝详述涅槃与「我」的本质。但如果他们假设有个恒常并超越的我,这「自我」就必定是被动、不动与不变的。因为任何与世间主动的关系,将使所假定的超凡境界无法成立。
因此,《梵网经》分析、驳斥这两类见解是常见:「自我与世间是永恒、是无所生,不动如山峰,安稳如梁柱。」
◎(六)世间没有(称为)「有」或「无」的东西
驳斥任何我见(恒久或暂时的合一)与「有」、「无」二边,没有比以下这段已成为此经箴言更恰当的结论了:
迦旃延!对于以真实、正慧来看世间集起的人而言,世间没有(称为)「无」的东西。迦旃延!对于以真实、正慧来看世间寂灭的人,世间没有(称为)「有」的东西。迦旃延!这世间通常为喜好、执取与偏执所系缚,但这些喜好、执取、固定的想法,以及偏执与根深柢固的倾向,他(正见者)不接近、不执取、不认为:「我有个自我。」他对苦生与苦灭确定不疑,于其中,他的智见不依恃其它而生,迦旃延!这即是有正见的人。(《相应部》12:15)
超越极端
如果检视巴利藏中有关涅槃的论述,我们会发现它同时以正、负两面的语词描述(或说「解释」更好)涅槃。正面特质的叙述包括:「深奥、真实、纯净、恒常与微妙」等语(《相应部》43),此经文可见于第二节的引文:「有这样的处……」「有不生……」等。负面用语的陈述包括将涅槃定义为:「息灭贪、瞋、痴」与「有的灭尽」。若想要正确了解佛陀的涅槃观,必须权衡两边陈述所表达的要义,若只引用其中一种,以证实自己单方面的见解,将会导致偏见。
宣说正面特质的用意如下:
(一)排除虚无的极端;
(二)减轻未充分了解苦与无我真义者的恐惧,不会畏惧最终的苦灭-轮回的止息,就像畏惧坠入无底的深渊之中;
(三)揭示涅槃是可以证得的,是真正令人满意的目标。
强调「有」,在《自说经》中开启了两部众所皆知的与涅槃有关的经文,确认涅槃不仅只是绝灭或究竟虚无的伪装。但在另一方面,为了预防对这庄重的宣言:「有……」产生形而上的误解,我们同样驳斥「有」与「无」的极端。
但即使在正面陈述涅槃的语词中,也经常出现负面的用语:
「有无地之处……无此世、来世;无来、去。」
「有(不生)、(不有)……」
「我将教导你们无为……甚深……及修证之道。何谓无为……甚深?即贪的止息、瞋的止息、痴的止息。」
这些包含正、负两面叙述的经文,说明了我们先前的论点:涅槃的正、负面论述需要彼此相互限定,以避免陷入某一偏见。
负面的说法,是强调出世与难以言喻的涅槃本质,是无法用正面的字眼来形容的。基本上,我们的语言并不适宜作这类的描述,因为语言必须与我们经验的世间有关,而从中衍生出语言的结构与词汇。因此,经中正面的论述不过是隐喻,利用我们能够了解的情感价值,以刻划行于道上、走向无学者的经验与反应。基于上述理由,使得正面的论述虽然极具修行价值,但也只是用来激励人心,而非描述实际的情况。而消极的论述本身则十分合理、正确,它们仅用否定的方式,将涅槃与世间经验扯上关系。否定的方法在于排除不适用于涅槃、与涅槃不相称的事物,这让我们对出世间法的涅槃更能作出明确且有用的描述,而非使用抽象的字眼,其所显示的正面特性是暗喻的。消极的论述被认为是描述「希有的」(acchariya)与「未曾有的」(abbhuta)境界,最适当、恭敬的方式。
消极的表达方式有另一项重要的优点,这类将涅槃界定为「贪、瞋、痴的止息」的叙述,明示修行的方向,与实际到达涅槃所必须完成的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克服贪、瞋、痴的字眼,指出此时此刻即能实践的明确任务。此外,它们不仅指出可行的、极具价值的道路,还提到可以在此时此刻体验崇高的目标,而不必在未知的来世。因为这些论述如是说道:
如果贪、瞋、痴已完全止息,即是现法涅槃,实时、欢迎检视、智者直接体证。(《增支部》3:55)
这可见的涅槃,一直受到已证者的赞扬:它是纯粹且不可剥夺的幸福、无上的安慰、卸下重担与束缚的解脱。在每一次充满喜悦的出离,在每一刻的平静舍离中,都可以微微品尝到涅槃的滋味,知道自己从烦恼的奴役与盲目的自我欺骗中解脱,只不过是暂时的、部分的;同样地,能够自己作主,并以智慧来生活与思考,也是短暂且有限度的。这些对于不只明了短暂且虚假的欲乐的人来说,并非「只是消极的事实」,而是积极和增上的经验。
诸比丘!有两种乐:欲乐与出离乐,而以出离乐为胜。(《增一阿含》2:64)
因此,息灭贪、瞋、痴,这些看来消极的字眼,向深思与积极的人传达了振奋人心的正面讯息:此处有可行之道,有可实现的目标,也有能体验的快乐。
然而,此时此刻可证得的极乐,不容我们忽视一项事实:证入涅槃为轮回的止息、「有」的寂灭,但这种寂灭或止息并未破坏或消灭任何实体,真正发生的是:由于根本因-无明与渴爱的止息,而结束了新的「生」。
透彻明了苦谛的人,「不再受制于虚妄不实,不再害怕面对真实」,他知道:「这即是苦生,这是苦灭。」拥有坚定的心,他为「不死」-苦的究竟止息-涅槃,而努力不懈。
圣者知为乐,自我之断灭;
凡夫之所厌,彻见者不然。
他人之极乐,圣者以为苦;
他人所谓苦,圣者仅是乐。(《经集》761.762)
【注释】
(1) 两部作品的节录主要采用髻智(Bhikkhu NANamoli)比丘的译作,当中稍有修改。本文作者的补充以 「〔〕」表示,髻智比丘的则以「()」表示。
(2) 这是表示,对阿罗汉而言,涅槃是由他们自己的经验所建立的。
(3) 对他人而言,是依据佛语所作出的推论而建立的。
(4) 引文首段与末段为笔者所译,其余则是髻智比丘所译(取自他翻译《清净道论》的注释)。
(5)《相应部》(43.12-44)经中,涅槃总共有三十三种名称。
(6) 意指包括如在《法集论》(DhammasaNgNI)中,阿毗达磨对涅槃的分类。
(7) 共有二十种身见。
(8) 参见向智尊者所译的《蛇喻经》(《*轮》No. 47/48)。
(9) 五蕴中的一蕴以外。
(10) 在全体五蕴之外。
(11) 巴利语:attanA' va attAnaM saJjAnAmi。意指吠陀(Vedantic)的概念,十分类似的句法亦见于「本集」(焲MhitAs,广义的吠陀所包括的四部之一,集录赞歌、咒句与祭词)、佛教前的奥义书与后来的《薄伽梵歌》中。
【译注】
[1] 通神学(Theosophy),认为可以藉精神上的自我发掘,而洞察神性的哲学或宗教。
[2] 即本初之佛,乃最原始、最根本之佛。见《佛光大辞典》,页 1958 上。
新娘的爱恋寂静涅槃最乐15~6无火如贪欲无恶如瞋恨无苦如五蕴无乐如寂静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他去参加一场婚礼。新郎一直看着新娘,非常兴奋,无心款待客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在初期的佛经里面,说实践的方法多,说本体的理论少。多数佛弟子都依随佛陀说法,具足信心,勤求解脱,出离生死,致偏重于证寂灭的涅槃,很少说明实相的哲理。佛陀当时教弟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5
主讲:楼宇烈先生主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时间:2006年11月4日上午地点:昌平随园国学会所主持人傅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优雅别致的随园,来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思考过程,人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培养「念」的方法,是为展现心的潜力,注意力多强,「全然专注」即维持多久。「全然专注」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译言五盖是禅修中的恶不善法,它们不单止妨碍入定,更遮盖和歪曲我们对世间实相(无常、苦、无我)的认知。禅修的工作就是去对治五盖。当五盖在心中越是减薄时,内心越是清淨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此世虽苦难,亦有乐可寻;虽存在实有,亦应觅非有;此世虽热恼,亦有清凉地;虽三界如火,亦有涅槃城;此世虽恶浊,亦有至善境;虽实有生者,亦有无生地。《本生故事》涅槃是佛法的圆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涅槃这两个字,很深奥,一般人不容易了解,以为涅槃就是死亡的意思,这是错误的。涅槃就是人不死亡,才叫做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没有生死,超越时间和空间,泯除人我的对
佛教知识时间:2024-05-11
达真堪布:请求自己的自性佛不入涅槃当时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快要涅槃前,向阿难说了三遍,但是阿难没有听到,因为魔王把阿难的耳朵堵住了。佛独自来到一棵大树下安坐,这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2-28
第八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接下来要说道的马哈咖沙巴尊者和阿难达的关系,和佛陀般涅槃后,马哈咖沙巴尊者取得僧团领导地位密切相关。佛陀入灭佛陀入灭时,五个最重要的弟子当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10-09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舍卫城邻近有一户贫穷的农民,农民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因为这家人是外道迦叶种姓,所以为孩子取名为“迦叶”。迦叶长大后,与父母一同
佛教故事时间:2023-09-08
涅槃」是学佛者所希求的一个美好圆满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归宿。但是由于一般人不了解涅槃的意义,而对涅槃产生种种误解。例如,我们常看到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槃」,或者说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1
生死涅槃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优婆先那的比丘尼,有一次在山洞中禅坐时,忽然大声呼喊在对面岩窟中的舍利弗尊者,当舍利弗来到他的面前时,他说道:舍利弗尊者!我刚才坐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时间:2023-08-18
雍仲本教:从原始崇拜到宗教哲学的千年涅槃一个古老的教派,一座千年古刹,一位开明平和的活佛——在昌都丁青县的孜珠山上,迷雾渐渐消散,阳光洒在海拔4800米的山顶,孜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青年僧的故事 -- 涅槃深秋的夜晚。天上有弯弯的月牙。老僧靠着门柱像是在打瞌睡。一片叶子从院中树上掉下来
佛教故事:春去春又来时间:2023-08-07
涅槃床前问遗教佛陀成道的四十九年,由动归静,佛陀宣布在迦毘罗卫城三十余里的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进入涅槃。如同夕阳西下会投射出奇丽的光辉一般,佛陀在涅槃前特别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时间:2023-07-30
恒河上空入涅槃佛陀涅槃后,继承佛陀衣钵的是被尊为首座的长老大迦叶,二十年后,大迦叶已经一百多岁,他就往鸡足山里面涅槃。在他临走时,他把佛陀的家业传嘱给阿难陀,阿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时间:2023-07-30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他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他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30
七、涅槃自在一九六六年夏,十年动乱开始,寺庙首当其冲。闹事者先绑架僧团一人游街,至善财洞师住处,喧嚷一阵而去。数日后,于显通寺开会斗争深德上座,用板车推师出席,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时间:2023-07-22
星云大师宽心:涅槃的境界金碧峰禅师已成道证悟,唯独对吃饭用的玉钵爱不释手,每次入定前,一定要先仔细地把玉钵收好,然后才安心地进入禅定的境界里。阎罗王因为他的世寿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第四十八节 涅槃西山上高悬着一轮满月,在二月十五日的午夜时分,它显得是更大更美,但谁也不去注意,大家只沐浴在佛陀的爱的慈光中。伟大的救主佛陀,看看时间要到,他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1
阿弥陀佛会涅槃吗?极乐世界有成住坏空吗?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是否永久住世而不涅槃? 佛有三身,所谓涅槃的,只是有相的报化二身,法身则不生不灭。西方实报庄严土,有阿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4
涅槃所产生的层次差异繁多。就涅槃成就啊是很多的,有“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无住大涅槃”之分。什么叫做有余依涅槃呢?有余依涅槃就是已证明心见性,生死烦恼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09
一直庆幸与佛同住一世的我,在遽然得知南无始祖报身佛佛陀师父、佛母为众生担业而涅槃报化,犹如五雷轰顶,似乎自己所有的倚仗都被收走了,我悲痛惶恐不能自已,同时也深深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27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第一种,就是我们刚开始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的善念,先成就善念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是第一个基础。从这个善念的福德力,再
净界法师时间:2021-10-15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圆明。我们讲的《华严金狮子章》,就是圆明、圆满、满教。贤首国师说:由圆明而证菩提。只有圆明才能够被称为菩提。不
妙华法师时间:2021-09-19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者)将坐具置于右肩上进到园中,比丘立即到舍利弗尊者面前说道:世尊经常赞叹的满愿子,刚从如来处听闻佛法,现在来到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31
摩诃迦叶尊者承佛嘱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传。于是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论法藏,令四众弟子得以依三藏修行。迦叶尊者已证得灭尽三昧,得总持四辩。法藏结集后,尊者
其他文章时间:2021-07-02
问: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涅槃这样的词句,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达到涅槃?答:您好!往生根据《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所谓命终时生于他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24
问: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里?大安法师答:观世音菩萨接班,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在哪里呢?他还在西方极乐世界。要知道西方三圣哪,是一体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15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现出五种衰变之相:一者,头上所戴花冠枯萎。二者,腋下出汗。三者,头顶上的光明熄灭。四者,目光不定,两眼数数眨动
其他文章时间:2021-05-20
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在《阿含经》的三乘人,他的过程不太一样。有的从四谛,从苦谛观察下手;有些从
净界法师时间:2021-04-15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是证到果位了,就是到四果阿罗汉都是有不生不灭的果位。那么,这个不生不灭的十方诸佛,诸佛涅槃都是从念佛而来,这和
悟公上人时间:2021-03-10
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生苦:人初出母胎,冷风割体,出生之后,老、病、死等众苦交集,身心倍受逼迫。老苦:人至老年,颜衰色
其他文章时间:2021-03-09
问:佛是常住于寂灭法忍的境界之中,当众生有感时,佛就有应,这是自性起用。请问当众生无感之时,佛所住的寂灭境界和阿罗汉的寂静涅槃有何不同?净空法师答:这当然不同!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9
问:佛入大涅槃,请问是否还能回来度化众生?观世音菩萨是久远成就的古佛,他是正法明如来,为什么还要倒驾慈航,不以佛的身分回来度化更广大的众生?净空法师答:你不了解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9
昔日佛陀开示:‘诸佛为度众生故,方便示现涅槃,实而不灭度,常住此说法。’为使弟子们更深入体会此理,继而以故事善巧譬喻。有一位智慧通达、医术精湛的医生,
佛教故事时间:2014-02-14
当时佛祖快要趋入涅槃了,跟阿难说了三遍。但是阿难没有听到,因为魔王堵住了阿难的耳朵。后来佛独自到一棵大树下去安坐,这时魔王过来祈请佛入涅槃,佛答应了。再后来佛要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用他的慈悲,让我们离开三恶道,离开三界的轮回,启发我们本有的智慧。尤其佛用念佛往生净土一法,让我们得到究竟涅槃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1
《法华经》讲,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佛可以长久住世,但是为什么不长久住世?如果长久住世,众生看到佛常常在这里,就生不起稀有难遭之想,生不起恭敬心,所以佛要示现涅槃
汉传法师时间:2014-06-17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第二个功德,好,我们把它念一遍: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
汉传法师时间:2014-06-27
如是,是指法之辞,这是说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而现在这个法是如是的法。如是,也是印可之辞,就是这样,决定不可改的。这「如是我闻」是佛入涅槃之前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20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缕织成衣服,供养世尊。世尊开示大爱道说:‘拿去布施给僧众吧!’大爱道疑惑的问:‘世尊是我从襁褓时以母乳亲自养育
佛教故事时间:2015-01-14
好显神通遭受惩罚,永住世间长弘佛法。佛陀在世时,五百弟子中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他非常聪明也很有智慧,有一段时间他喜欢显露神通,佛陀就制戒禁止弟子显异惑众。有一次
汉传法师时间:2015-03-31
释迦牟尼涅槃当日,留下遗训流芳百世。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的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
佛教故事时间:2015-08-17
《阿含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后注】我这无明颠倒的一生已到尽头,清净离欲的修行已经完成,应当觉悟、解脱、断尽烦恼的事业都已圆满完成,自
其他文章时间:2015-11-07
核心提示:阿姜曼· 布利达陀(Ajahn Mun Bhuridatta),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1870年生于泰国乌汶省。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在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比丘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1
裸体迦叶——临终前皈信佛证入真实涅槃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舍卫城附近有一户贫穷的农民,农夫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因为这家人是外道迦叶种姓,所以为孩子取
佛教故事时间:2016-01-29
佛陀涅槃公元前485年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即将进入涅槃。在此之前,拘睒弥国优填王恋慕世尊,给佛陀铸造了一个金像,佛陀见了,合掌对这个金像说:“我灭
佛学入门时间:2016-03-24
核心提示:明贤法师,1973年生,青海北海禅院住持,湖北武汉石观音寺住持,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中心副主任。19岁于成就金刚不坏身的虚云老和尚弟子弥光长老座下剃度,26岁任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24
2016年3月23日,农历二月十五,恭逢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作何善恶成10亿倍。值此殊胜之日,让我们共同缅怀佛陀,共同祈愿,愿在佛陀的祥光照耀下,一切法界众生福慧增长、法
佛学入门时间: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