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阿弥陀佛第三十七愿_天人礼敬愿

汉传人物 2024-08-15

第三十七愿:天人礼敬愿

好,我们看第三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天人礼敬愿。

这一愿是说,十方无量诸佛世界的天人和世间的众生,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够恭敬礼拜,信心欢喜,没有任何的疑惑,并且发起六度万行的菩萨修持,这样的人会得到一切天人和世间人的恭敬,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就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看到诸佛刹中的修行人,虽然恭敬礼佛,修菩萨行,但是人天不敬,遭到世人的轻蔑诋毁,甚至是侮辱伤害,使得修行人心神不定,为之恼乱,退失道心。所以阿弥陀佛发此大愿,加持一切世界中的人天,只要闻佛名号,作礼欢喜,修菩萨行,都能得到诸天世人的礼敬、拥护,这样,可以增长这些修行人的功德,顺利完成佛道。我们现在比较有深刻的体会,我们今天学佛的居士,有好多居士学佛了,不敢跟同事们讲,甚至还瞒着家人,主要是怕大家的诽谤,怕别人不信去诽谤,或者说我们受了磨难了,精神不好了,精神出现问题了,这些都是对我们的诽谤和侮辱,给自己的心理带来这些压力,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学佛。尤其是,我们在***时期,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出家人都被迫还俗,没有办法精进办道。其实不只是我们这个世界,十方诸佛世界中,也都有这些情况存在的。

这一愿中,阿弥陀佛告诉我们如何来做,就能得到诸天拥护、世人的恭敬。我们看愿文,闻我名号,这个闻也含有称念名号的意思,五体投地,稽首作礼,这是对弥陀的恭敬顶礼,表示至诚恭敬,欢喜信乐,诸佛世界中的天人和世间的人,听闻到弥陀名号,恭敬的礼拜,心生欢喜,对阿弥陀佛的功德没有任何的怀疑,非常有信心,因为信心欢喜,而去修菩萨行。通途来说,菩萨行就是六度万行。从净土法门来看,修菩萨行就是专持弥陀名号,因为这一句名号,具足六度万行。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身心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所以只要我们一心念佛,就是百行齐修,包含了三学六度万行的所有功德,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这么了当,当下三学六度完全具足。念佛人深信切愿,持念六字洪名或者四字名号,就是修六度万行,就能得到诸天和世间众生的恭敬和护持。《般舟三昧经》中说:持此三昧者,为诸天龙神,皆共赞誉、拥护、瞻视、敬仰、思欲相见。就是说,持念佛三昧的人,天龙鬼神都会赞叹他、来拥护他、敬仰他、亲近他。什么原因?因为只要至诚的皈依阿弥陀佛,如法修行,就能和佛心相应,就会以佛的尊贵,而使我们自己尊贵。这就是我们念佛的人,为什么这个气质上的改变、面貌上的改变、素质上的改变?这就是以佛的尊贵转化为我们的尊贵了。佛在《无量寿经》中说: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所以至诚念佛的人种性尊贵,他心心念念都是阿弥陀佛,都是觉悟,都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性德,我们想想怎么能不尊贵?和世间的这种富贵是不能相比的,而世俗人念念都是贪嗔痴,这就是差别。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中说到,只要坚持以信心持念佛名,就会得到护念增上缘,不但是世间的人天,连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无数菩萨众都会来护持你,十方诸佛也是来护持你的。这是念佛人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所得到的殊胜利益。有这么殊胜的增上缘,那我们这个修行的路上会更加的顺利,最终成就无上菩提的。

师父在这个方面感触就非常的深,只要发起这个信心来,真的是龙天护念的。虽说也有一些的障难,但是师父了了明白,这些障难都是帮助师父打好基础,更能增上菩提心,这些障难不是让我们过不去,而是帮助我们更加增上愿心,更加更快的圆满心愿的。非常的明显的,只要你发起这个心来,大家一定要用清净心去观,而不能用欲望的心,用分别执着的心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清净心一看待这个问题,非常的自在的。一看佛讲的哪一句话,都不虚的,都不是妄语的。唐朝的道宣律师持戒精严,他的三衣都是粗麻所织,日中一食也都是豆类,出门的时候锡杖不离身,唯恐伤到大地的众生,长行不倒单,坐不倚床。贞观年间,有一天夜里,道宣律师在西明寺经行,突然一阵踉跄,正要跌倒的时候,一位身穿铠甲的少年上前扶住了他。道宣律师非常惊讶的问他,你是谁?少年回答:弟子是毗沙门天王子张琼,因为敬仰您的戒德,所以来卫护,临别的时候,还把这个佛牙赠送给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因为持戒,感得天人护卫的事情还有很多。而我们今天很难做到这样严持戒律,但是学习了这一愿,我们应该要有信心,只要深信切愿,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都可以感得天人的恭敬护持。而且不仅天人,观音势至都会如影随形地在我们身边保护,只不过他们是隐行护卫,我们见不到罢了。但是佛力不可思议,大家千万不可以怀疑的。

阿弥陀佛的这一愿,对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正法和像法时期,佛法的力量非常的强大,也有很多大修行人在世间弘化,不但魔王鬼神不敢作乱,世人对佛法也有很强的恭敬心。很多帝王也都非常的尊重法师,唐太宗曾经感叹,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将相所易为。像唐代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他曾经是七代帝王的老师。像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他们都特别的恭敬出家人,他们都依止了高僧大德,并且拜玉琳国师、金刚戒等僧人为国师。历代文人,如唐朝的白居易、王维,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辛弃疾,大多与僧人有交往,从高僧大德超凡超俗的气质中,受到很多的启发,而留下许多千古绝唱。所以在古代,这个出家人的地位一直是受到尊重的,世人对于学佛的人,也非常的恭敬。然而现在我们是末法时期,法弱魔强,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们,对于帮助我们解脱、帮助我们清净的佛法,也越来越难以理解,甚至在佛法不大兴盛的地区,有些人看到出家人,都像看到另类一样不可理解。以至于对学佛的人,有一些嘲笑、讥讽,那就更谈不上恭敬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念佛的人就更应该坚定信心,好好念佛,与阿弥陀佛的大愿来相应,随着我们精进修行,可以感招越来越多的人,对佛法生起恭敬心。这样不但我们的修行越来越顺利,也能让那些不理解的人,改变他们的认知,能够修到福报,甚至帮助他们种下成佛的善因。我们现在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念佛以前,我们的心比较浮躁,遇到事情急躁压不住,而且这个身体都不是特别的安定,继而给我们身心带来许多不好的能量。自从我们学了佛以后,我们的心清净了,烦恼淡薄了,法喜充满,而我们的面相也变得饱满有光泽,让人见了心生欢喜,愿意亲近。孔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念佛之时,心与佛相应,也就具足了和佛一样的慈悲、平等,可以说慈眼视众生。那么以慈悲待人为因,自然感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护。正如宋译的经文中所说:得天上人间一切有情,尊重恭敬,亲近奉侍,增益功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