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大德放生事迹及开示
流水长者子
金光明经上记载着,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六度万行以来,有一世为流水长者子,偶然看见上万条鱼类因池水干涸濒临死亡,因而大发慈悲,急速请求国王派遣二十只大象负水救济,救活了鱼群的生命。流水长者子更为鱼群念佛说法,上万条鱼得此功德命终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
弥勒菩萨
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
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隋陈时代,大师见临海渔民捕鱼杀生,大起慈悲,以衬施[1]买临海渔滬一所作放生池,兼为渔民讲经说法,渔民闻法后率皆改行转业,好生从善,并献临海江滬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部作为放生池,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放生,所救活的物命数以亿万计,现在的西湖,就是大师当年所创的古放生池。
永明大师
永明大师相传为阿弥陀佛慈悲示现,五代时大师为余杭县库吏,常常因救急以库钱买鱼虾等物命放生,后因监守自盗罪被判死刑,行刑前大师态度从容,面不改色,国王很奇怪便询问他缘由,大师回圆因法师答:「我因为放生,救活的生命数以千万,趁此功德,正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能不观喜呢?」国王敬重大师德行,便释放了他,大师自此出家为僧,念佛修行,得道证果,后世尊为莲宗六祖。
慧能大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自得五祖弘忍大师黄梅心印后,为躲避同门兄弟的迫害,逃亡江南,隐姓埋名,乔装平民,隐居于猎户群中。猎人交待大师守网,大师慈悲为怀,见被擒被抓的狼獐鹿兔等等猎物,莫不设法为之放生,这样放生放了十六年,救活的物命不可胜数,并且感动了猎户,放下屠刀,改行向善。后大师坐曹溪道场,大兴禅宗,道播神州!
寒山、拾得大师
寒山问拾得:放生可成佛否?圆因法师答曰:诸佛无心,惟以爱物为心。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诸佛心愿矣。故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观世音也。日日放生则慈悲日日增长,久久不息则念念流入观世音大慈悲海矣。我心即是佛心,焉得不成佛乎!故知放生因缘,非小善之所能比。凡我同愿,宜广行劝勉,善令群生同归悲化。(寒山大师相传为文殊菩萨示现,拾得大师相传为普贤菩萨示现。)
志公禅师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放生功德如何?」
圆因法师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经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缘,遂使升沈各别,以渠生死轮回互为六亲眷属,改头换面不复相识。若能发喜舍心,起慈悲念,赎命放生者,现世保病延生,未来当证菩提。」
放生颂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令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病疾
放生嗣胤昌 放生官禄盛
放生免三灾 放生家门庆
杀生与放生 果报明如镜
(志公禅师因果录)
遵氏大师(慈云忏主)
遵氏大师晚年主持杭州昭庆、灵山等寺,讲经弘法,宋真宗赐号「慈云」,大师曾以天台智者大师放生的故事,告诉州判王钦若,并请他奏准以西湖为放生池,获朝廷准许,下令西湖为放生池,禁止一切渔获捕猎,重视智者大师时代放生风范!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 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佛兼放生 决到西方上品会
(戒杀文)
真歇禅师
人之生日到来 应当持斋戒杀
或是买命放生 或是诵经念佛
修桥砌路煮茶 随意奉行善事
报圆因法师答生身父母 乳哺三年大德
(庆生报本戒杀文)
莲池大师
明朝莲池大师从小就喜欢放生,出家后并于长寿、上方二处立放生池,著有戒杀放生文,普劝世人戒杀放生;并有莲池大师放生图解传世,图文并茂,殷殷告诫世人因果报应的真理及古今历历杀生恶报,放生善报的诸多感应实证,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后世尊为莲宗八祖。
「疾病之由,多从杀生中来,故偏重放生也。」
(径中径又径 精持门)
「戒杀之众,善神守护,灾横消除,寿算绵长,子孙贤孝,吉祥种种,难可具陈。若更随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当随愿往生,永脱轮回,入不退地。」
(普劝戒杀放生文)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放生非独佛教,儒中君子无不奉行。」
「诸放生者,或增福禄,或延寿算,
或免急难,或起沉痾,或生天堂,
或证道果,随施获报,皆有征据。」
「普劝世人随所见生命发慈悲心,是捐舍世财,作斯方便。」
「若无财者,只发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劝他人放生,或见人放生,赞叹随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
「放而不杀,与物无冤,非惟安乐今生,以此善根,当来之世,长寿永福,乃至成佛,万类有情,倾心归附。」
「心大德深,其事何验,盖利他者菩萨之行也,以此行门助修道业,譬如船得顺风,必能速得涅槃彼岸矣。净业三福,慈心不杀实居其一。今能不杀,又放其生,既能放生,又以法济令生净土,如是用心,报满之时,九品莲台高步无疑。普劝世人,幸勿以我德薄人微。而不信其语也。」
(放生文)
「今更立简易一法,佐使并行,不拘时日,见即买放。于某月下书某日放生若干,巨生以个数计,细生以觔数计,岁终总算,存以自考。」
(巨生如鸦雀龟鳖及大鱼等,细生如虾螺蛙蛤及小鱼等,积功累德,当知果报不可思议。)
(放生图说)
放生颂(书放生卷后)
人既重其生。物亦爱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怨结解。放生罪垢净。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嗣胤昌。放生家门庆。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悟无生。放生生死竟。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放生图说)
放生偈
上帝好生。下民伤生。
舍财救生。图财捕生。
繇二念生。故有众生。
生无所生。亦无能生。
无生不生。是名放生。
憨山大师
放生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 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 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 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 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 果报名如镜 放生又念佛 万修万人证
蕅益大师
「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
「欲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于放生,放生一法,唯广与久,一杯水不救车薪火,唯设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车火未有不灭者,今杀运纷纷,并同分恶业招感,非慈悲三昧水,孰能熄之。」
(灵峰宗论卷六之三)
弘一大师
近代律宗大德弘一大师亦倡导放生。
「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
虚云老和尚
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也教导我们戒杀放生,断恶修善。
「这是万劫难逢的机会。我们要勇猛精进,要内外加修。内修,即是单单的参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或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起贪嗔痴恚种种其他念头,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即是戒杀放生,将十恶转为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薰天,造无边的罪业。」
「近来世界人民遭难,杀劫之重,皆是果报所遭;每每劝世人要戒杀放生,吃斋念佛者,也就是要大家免遭因果轮回之 报;诸位须当信奉,种植善因,成就佛果。」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
谛闲大师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历朝以来,缁素通人,慈善大家,以放生为务者,典籍所载,未易仆罄也。」
「古圣先贤,莫不以仁慈济物,博爱利生,是知凡为人者,要当以仁存心。」
「夫乾曰大生,坤曰广生,生物不息,天地之大德,人秉天地之气以生,当以天地好生之心为心。」
(谛闲大师语录)
圆瑛大师
「至论护生一事,佛儒二教,若合符节。我佛以大慈大悲而为救世之本,大慈者,与一切众生之乐,大悲者,拔一切众生之苦。」
「吾人当学佛之大慈大悲,实行戒杀放生,方是学佛之行。是以学佛者,不仅持律戒杀,尤当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儒教周易有言,乾曰大生,坤曰广生,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孔子赞易以生生。吾人应体天地好生之德,提倡戒杀放生。」
「出家以来,每年力行放生,本会乃以莲池放生会为名,当以佛教慈悲,儒宗恻隐,而作护生运动,实为天下无上吉祥善事。」
「希望社会诸君,勉力行之,即遇寿辰、结婚、生子,是自己求生,庆生吉祥之事,均宜戒杀放生茹素,以善因而求善果也。」
(圆瑛法师讲演录)
妙善大师(金山活佛)
放生是金山活佛妙善大师生活上一个经常的节目,对于飞禽走兽鱼鳖之类,活佛皆慈悲平等对待,不管他走到那里,都是欢喜放生。
「你前生多杀生,今生要得多病短寿的果报,一切是自作业,自作报,我虽然暂时把你的病苦减少,可是你前生的杀业未消,恐怕有短命之虞。」
「最好的消业方法,莫过于放生,世界上最大的恶业莫过于杀生害命,反过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善业是莫过于戒杀放生,所以放生是最大的功德。你能依我的话,赶快量力买生物放生,就能增福延寿的。」
(金山活佛 煮云法师著)
「我和尚从来与钱无缘,你要供养我,不如买米、买油送到金山寺供养大众或买鱼鳖放生。」
(金山活佛神异录 乐观法师著)
李炳南老居士
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
众生自古以来,断不了杀业,没有一个不杀生的。杀生可分二种:一种是直接杀,一种是间接杀,造此二种杀业的因,积久遇缘就结成刀兵劫的果。
刀兵劫是从杀因而来,我们应该不造杀因,叫做戒杀,以免将来受刀兵劫的痛苦。
有人也许会说:「要挽救刀兵劫的事情,多多为善,修桥造路就能息灭刀兵劫的灾难。」这种话是不可靠的,因为受刀兵劫,不是你过去破坏道路,破坏桥梁的因,现在用修桥造路来抵销,这是牛头不对马嘴,讲不通的。
断缘的次第分上中下三等功夫:
●下等功夫:自今天起不再杀,如此做到就是善人。
●中等功夫:不但不杀生并且持长素,这样做到就是等于自度的阿罗汉。
●上等功夫:不但不杀生,吃长素,更进一步要放生救它的生命,这种人等于利人的菩萨。
上等功德,除了断缘外,必须兼放生,佛家有一句话说:救一众生,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就是寺庙的七层宝塔,这样看起来就知道救一个众生的功德是多么大。
一切众生不但是过去父母,亦是未来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萨。
我再将简单的放生方法告诉各位: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口念忏悔文:「往昔所作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这样念三遍后再为它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
为什么要对众生说三皈依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另一条是慧命。放生是不但救他生命,亦要救他慧命,说三皈依给他听,下一生就不入地狱不做饿鬼不变畜牲,免堕三恶道受苦,如得人身,发菩提芽,深信佛法就有成佛可能,这就是救它的智慧。
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
信佛学佛第一条件,必须先明白佛陀的教义,佛陀的教义有下列六种:慈;悲;平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要做此六种必先要戒杀。
不单是佛教提倡戒杀放生,我们中国的古圣先贤,亦多说戒杀放生的道理。
我们大家现在做人杀生造业,前生做人亦是这样杀生造业,乃至多生以来造了杀业是重重无尽的。
杀一条生命就结了一条冤魂,时时刻刻都在你身边候机讨命,不但外来冤业讨债,自己的杀业种在八识田中随时都会发芽起现行,也就是造罪的种子时时要牵引你去受报应。
戒杀放生,这是心性的问题,就是有慈悲,没有慈悲的问题。
奉劝诸位,现在战乱还未来临,快快改往修来,快快戒杀放生。
放生是救他生命,解他痛苦,佛戒第一不杀,天有好生之德,可以想见功德之大,所得善报无量无边。在二千八九百年时的中国与印度,未通消息,佛教在印,曾行放生,儒教在中亦曾放生,并非谁倡谁效,善道自然同耳,两教放生之经典各有记载,多不胜举,查书当知。
下功断缘戒杀,中功断缘兼素,上功断缘放生。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
忏公师父
莲因寺忏公师父为当今佛教界大众景仰敬重的大德,亦曾有放生亲身感应实证,在「放生仪规」中记云:
「丙甲春云卧病冈山,经久不愈,医药治疗,营养滋补,静摄调护,悉皆罔效,身心苦闷,不知所措。嗣承净业道侣慈悲劝谕,谓若提倡放生,与众行之当得早占勿药云云。云遂依劝言,先自放生,并同诸方提倡,经时不久,顽强痼疾霍然痊愈。」
(放生仪规)
圆因法师
放生在末法时代,推行甚难,因为所遭受的批评诽谤最多,所以真正提倡放生的法师少之又少。何其有幸,我等凡夫得以逢闻依靠一位不畏任何阻力,全力宣扬放生观念的「放生师父」—上圆下因老法师。
师父教导我们,所有的罪业中,杀业最重,所有的功德中,放生第一。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杀生自有杀生的果报,放生自有放生的果报,不用在意别人的批评阻毁,我们行自己的善业,别人造自己的恶业,将来果报现前,善恶因果绝对错不了!
在师父的指导下,放生的居士们不仅消除了宿业,更在放生过程培养了慈悲心肠,体会到万物众生平等一如,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真理!这种慈悲心的转变,不是其他只懂得批评谩骂的人所能体会于万一的。
师父更明白地告诉我们,戒杀吃素只是不再造杀业,不再欠杀债,但今生累世以来我们已造的杀业,已欠的杀债何其众多,可能连虚空也装不了,欠的杀债是一定要还的。所以我们应当力行放生,救赎生命,放生就是还债,还多生以来我们所欠的杀债。
经由经父的教诲,在放生的善举中,多少癌症恶疾,消弭无形,多少感应实证的例子,从居士口中娓娓道来,多少物类感恩的画面,示现在眼前!
放生殊胜,放生难逢,我们在感激涕零之际,除了感谢大慈世尊教诲我们如此殊胜的法门,也满心欢喜于此末法凋零的时代,有如此一位放生师父,不计诽谤批评,亲身力行并指导我们灭罪消业又能长养慈悲的放生法门!
「我们多今生累劫以来,所造所欠的杀债,可能也虚空也装不下,而放生就是还债,还累劫多生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
「我们要深信因果,放生自有放生的善报,杀生自有杀生的恶报,鼓励赞叹放生自有鼓励赞叹放生的善报,阻挠批评放生自有阻挠批评放生的恶报,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因因果果是绝对错不了的。」
「疾病癌症,灾难不幸之所以会发生,就是缘于我们以前所造的杀业感召而来的业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藉着出钱出力赎命放生,来偿还以前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
「每一个众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杀了他,他最恼恨,冤仇结得最深,所以说杀业最重,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还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积得最深,所以说放生第一。」
「放生就是救急,与其他的功德不一样,放生是救性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受困受难的众生,我们一放生,当下众生就免除死难,重拾生机,我们不放生,众生就只有受宰待杀的唯一死路了,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
「放生最重要的是皈依以及念佛。「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物命在经过三皈依仪式后,承佛法僧三宝加持,畜生报尽,不再沦入三恶道中,得以转世超生,并且物命亲闻「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六字洪名盈盈入耳,既植道种,他日因缘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断六道生死轮回,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是放生中最重要的意义。」
「放生最容易消业障,因为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人多人少、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正因为简单易行,人人可为,太容易消业障,所以我们的冤家债主便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阻挠我们放生,不让我们消业障,所以放生所遭受的阻挠最大,所引起的批评最多;这是因为众生业障深重的缘故。因为业障深重,众生物命无福值遇善人受救免除死难,因为业障深重,人们无福救赎生命,偿还杀债。」
「批评毁谤放生,阻挠质疑放生的人要小心,因为阻挠人家放生就等于杀生,害了千千万万物命无法受救,含冤而死,其罪过无量无边,一定要赶快改过忏悔,否则地狱苦刑是一定逃不掉的。」
[1] 衬施:施舍财物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居士: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人,比如落实《弟子规》、《感应篇》,然后念佛才能得效果显著?请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对于念佛往生这一点来看,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居士: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法师: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在风水学上,水晶有着风水石之称。水晶生长于地心,凝聚“地气能量”。用科学来解释水晶能量与地球磁场产生互动,从而可以调节人体五行的平衡。人体五行:金、木、水、火、
DIY配饰时间:2025-02-14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佛教告诉我们: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不管你信不信佛,都无法逃过因果业力。佛弟子深知,即使学佛之后,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想什么来什么,但是一定会越来越好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看到一尊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买之,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念佛就是修三昧,就是修禅定;临终十念求往生必须要靠定力。我们有比,心就妄想颠倒,作不了主,叫苦连天,何况临命终时,四大分散,痛异常。所以若要靠临终十念往生,必须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1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我们的往生,在弥陀的誓愿里面已经包含了。往生这件事情,不是你我考虑的,你考虑不算数,我考虑也不算数,是阿弥陀佛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祂考虑的,祂说:「如果不能让你往生,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存折喻:现在念的这句名号里边就有往生我们平时信受称名,信心如手,执持名号,名号里面的往生功德我们就拿到了,现在就得到了,所以叫「平生业成」。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如何灭堕胎罪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施教就叫辩才。懂文学的人来问,你要跟他说内行话,要通达文学;一个做生意的人来问,你要有商业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静坐中保持静心,保持真实心,保持如来心,这样就可以起观。以静心、如来心摄持一切,那就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众人即我,我即众人,空间、时间、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如何发起大悲心?观六道众生受苦如亲人想!大悲心等5种发心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01
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灵岩山寺剃度大典纪实修戒「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出家乃大丈夫所行事,非将相所能为。而民国七十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黄念祖:密宗破瓦法是否有助于往生 黄念祖大德:更有进者,既承下问,敢不掬诚!行人于临终紧张关头,仍能自在修习颇瓦者,恐百中无一,甚至千万中亦难有多少也。例如宋代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1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我是去年腊月开始诵地藏经的,当时妹妹患了癌症,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的确挺痛苦,可是又束手无策,邻居小朱,也是我学佛诵经的指路人吧,当时她说:赶紧给你妹妹诵地藏经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0
印光大师讲故事 之 往生篇《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