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廿六、廿七课 综合指要
1.所谓得者:是本来没有而现在有之谓,若本来即有,则不名为得。无上正觉,为佛及一切众生所共有,本自圆满具足,故成佛时,虽得亦不名为得。如空中之月,本来自有,不过,一切众生,为无明之云所蔽,故隐而不见,虽然不见,然亦无稍欠缺,佛则修到浮云尽灭,故月体全彰耳。所以无机子颂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观此可以悟矣。
2.诸法皆因缘假合,故无自性,以无自性故,说名为空。如小儿塑雪作弥勒佛,然则所谓弥勒者,雪而已矣,既全体是雪,则无弥勒,此谓弥勒空。更进一步言:雪者水所冻结,全体皆水,既皆是水,则无有雪,并雪亦空。再进一步言:水者轻养二气所合成,既是轻养二气,则水亦无有,并水亦空,照如是层层分析,则轻养二气,亦未离因缘所生原理,亦是空幻。故吾人终日,六根之所接触者,万法之有形相者,无所不空,所谓世间者,如是而已。
3.释尊一生事迹,如伶人登台作剧, 一切衣冠动作言笑,无所不假。试思:以一位尘点劫前,早已成佛之人,因游四门,见老病死,而悟世间无常,他难道真要等待此时,见到此等事,才觉悟无常耶?遍学各种外道,知皆非究竟而离去,他难道真要待到此时,方知外道不究竟耶?到雪山修苦行六年,不能得道,弃而不修,他难道真要到此时,方知单凭苦行,不能得道耶?若必待此时方知,则前所得之一切种智,大圆镜智,阿耨菩提,都到那里去耶?欲浴尼连河而无力,饮乳一杯,体力才恢复,若果如此,则前所得之金刚那罗延身,万劫不坏之体,具足力、无畏、神通等,又到那里去耶?巍巍佛法,岂不等于纸糊泥塑,风吹便破,雨打便散耶?到菩提树下,发愿若不成佛,誓不起此座,前既已成佛,今又发愿成佛,如此则无上正觉,有其尽时,尽则再作凡夫,复须从头修起,岂非天大笑话,同于魔说。阿含、宝积、维摩、涅槃等经,皆言佛背痛,以万德尊严,福慧两足之佛,尚有病痛,则德在何处,福在何处耶?可知读经不是容易事,若死执经句,不悟其作用处,则会让成一个傻子,自傻矣,而又向人津津乐道,使满座听闻者,皆成傻人,如此读经,如此说法,真使三世诸佛,沉冤海底矣。
4.不曾看经的人,都以为佛经是不可理解的,是秘奥难懂的,或是不过劝善止恶的,因而不看,这实在是失却大利,深可叹惜,所以我才趁编写教本之便,一再介绍些经文,给大众看。看了之后,就知道它并非不可理解,并非秘奥难懂,也不仅限于劝善止恶的作用。实在是无句不美,无段不妙,善能拓胸益智,为真修之士,所不可阙的座上师。查大宝积经,有一百二十卷,今兹所录,不过如大树的一叶,学者倘有时间慧解,还是要遍览全经,以增广见闻。读三皈依偈曰:「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可知不读经论,则智慧无来处也。
5.大宝积经言:「一切诸想,皆不应起,以一切想无所得故。」 既言一切诸想,当然包括念佛在内。须知念佛是因地法,而离一切想,则系究竟果地法,凡修一切因地法,其目的皆在究竟果地法,所谓条条大路,皆到涅槃城也。关于修行一事,若就中途言之,则三祗练行,百劫植因,不论修福修慧,断惑证真,法法皆须圆满,然后才能成佛。若就最后言之,则一法不剩,不管善法恶法,若剩一毛发许,便非本来,所以才说一切想皆不应起也。念佛与最后究竟法,尚有距离,故有想有为,将来往生极乐国之后,要修到等觉以过,进入佛位时,才圆证这离想寂灭的心体。吾人今日,尚在凡夫位,尚在修以一念止一切念的净土法,对于勿起诸想的明诲,只宜知之而已,不必放弃念佛,最为切要。盖念佛法门,亦是释尊所说,念佛保持正念,不能算违背佛语也。
6.有许多修行人,都以为只要庄严坛场法具,以香花灯果,供养佛菩萨,就算是第一供养了。如果这样的话,富人一个个都可以成就供养功德,乃至檀波罗蜜,穷人则只有望洋兴叹了,读了经经之后,才知道所谓第一供养者,只是依教奉行,论机会是人人平等,勤者得之。其次,读了经之后,才知道行者为利益众生故,舍于愦闹,净心持戒修行,乃至仅行七步之近,其功德已胜过以大千世界香花灯炷,供养如来。 照这样看起来:所谓修行者,其大意义,在此而不在彼,在内而不外。但是,如果真有智慧的行人,他自然晓得:两方面都做得圆满周到,无往而不中道。他自然晓得就环境上所做得到的范围,量力而行,不偏不倚,只要恭敬诚恳,道心不失,则举手投足,都是功德,在在处处,无非菩萨场也。
7.判教诸家,其智慧皆超绝,其所判教相,皆有充分理由,不宜批评对,那一家不对。如来说一代时教,有如一座大山,巍峨广博,任凭学者,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近看为石,远看为屏,说岭说峰,说石说屏,皆得山的体态,若以此驳彼,是自己胸中,无有全山,故妄生是非之见也。
8.就空的意义,总结说一句,那就是:我空法空,自性不空。阿含时但说我空,不说法空,般若时则说我法二空,而未说自性不空,一直到了涅槃时,才显示自性不空义,使千里来龙,结穴方寸。若就因果的意义,可以分三段来说明:第一、未出三界时,流转六道,完全受业力所支配,一切凡夫,无不如是。第二出三界后,至成佛前,恶性种子,以及世间善种子,以及世间善种子,皆为道力所压伏,环境所限制,暂时失效,出世间善种子,则次第发为现行。第三,成佛时转赖耶成镜智,世出世善恶种子,一时尽空,超乎因果之外。释尊马麦金枪之报,乃故意示现如此,以儆世人,使不敢为恶,亦属假作之一,岂有成佛尚未脱因果报应之理乎。若论依正二报,苦乐二受,原皆空无,有如梦境,不过,一切众生,心翳尚存,故觉其为有耳。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十六画十七画十八画十九画廿画廿一画廿二画廿三画廿四画廿五画廿六画卅三画十六画【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5
一、努力寻悟人的自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连孽障重重的一阐提也不例外,这一观点经孤明先发的道生法师论证后,大概今天不会有人对此持有疑议了。那么,为什么一切众生又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天台佛学本性胡晓光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到隋唐之际,可以说是全盛的顶峰时期。这时候,在中国汉地的佛教其盛况甚至超过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那时候,佛教典籍十分丰富,据记载,尽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七、中国特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23:简述八正道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因此可以这么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四、密勒日巴修定为什么要讲密勒日巴修定呢 ?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是用修定的方法获得大成就的人,他是藏传佛教中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博地凡夫,此生此世,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触支触,所谓【缘六处有触】之触,在十二缘起说中,虽说触只缘六处,但事实上,触即是根、境、识三者之接触。故在一般的认识说,于前所述【缘根境生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8
怀孕生子向来被人们看作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们一直都下降繁衍子嗣看作是人生中的重中之重。虽然有一部分的年轻男女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对于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0
看开赵伯异 著书籍介绍:看不开,活着会很烦恼很痛苦很疲惫;看开了,生活将多乐事多福气多欢喜!佛说,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有时候,我们责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
禅·看开时间:2024-06-12
佛学理念其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对佛学理念有所理解之后,我们就能够将所学到的佛学理念全数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绝大多数的佛学理念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指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禅宗思想秉持的是大道不可言传而只能意会,所以大部分的佛学哲理都是靠一些行为进行点化的。发展到现在,对于佛学哲理除了行为点化之外,其实还发展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会有一场不一样的人生际遇,苦难和快乐交杂才会真的构成我们人生美好风景。但是如果我们在人生路途之中过于重视自己的物质财富,眼里就会失去一些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布满佛学理念的佛教经纶上有说: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贪苦。其实世间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个人的欲望都能够如同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但是能够控制自己不想将黑洞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禅宗与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而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宗派之中信徒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一个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佛教传统经纶是大部分信徒打开佛学佛理之门的重要钥匙,因为一些最基础的佛学佛理都会在佛教传统经纶当中找寻得到,当掌握了钥匙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只有用钥匙拿到现实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 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间,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15
三下 十二 受三皈依的感化从前,韩国有个小孩子,每天听妈妈在佛前念三皈依,久而久之他也学会念了;一天,他问妈妈:念三皈依有什么好处? 妈妈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3
二上 八 学习三好做个好宝宝,要学习三好:一、要做好事不要打人害人,不要偷人家的东西。二、要说好话不说粗话骂人,不说谎话骗人。三、要存好心不要贪心,不要发脾气。学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四上 十一 太子降魔悉达多太子离开苦行林,来到菩提迦耶,他在一棵高大郁茂的菩提树下面,用草铺成一个座位,静静地坐在上面。这时,天气明朗,清净柔和的风吹着,太子的身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二上 三 尊敬出家人有一位出家的师父,到家里来,爸爸叫小和向师父行礼。师父回去后,爸爸对小和说:师父的志愿很大,离开家庭,到佛寺里去住,一面学习佛法,一面弘扬佛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二下 七 不弄坏小鸟的家有个小孩子,拿着一根竹竿,想要弄破树上的鸟窝。恰巧这时,师父走过,他看见小孩子的举动,就站住了。小朋友!你拿竹竿做什么?师父很慈和地问。树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四下 十二 买智慧从前有个国王,派大臣出国去求宝。求什么宝? 大臣问。我们国家里面没有的东西。国王答。大臣跑了很多路,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找不到一件自己国家里面没有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三下 六 心行端正才是美玉耶,是个姿容秀丽的女子,嫁给给孤独长者的第七儿子,她自恃美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也不听给孤独长者的教训。有一天,给孤独长者请佛陀来家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1
初级课题(七) 佛陀说法济度众生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最初,到鹿野苑教化乔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后,就成为五比丘 (1)。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SA
佛学入门简要时间:2024-04-10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1)盖闻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 (2) 蛩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 (3) 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 (4) 于渊,
中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1.佛的境界甚深,凡夫谈佛,如坐井论天,不特所见甚陋,甚至可以说:完合不对。因为垂迹者,并非真佛,真佛不可说故。2.佛有三身,只有法身,才是
初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拜佛、菩萨的意义一般人都误以为佛教祇是烧香烛,拜鬼神的宗教,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佛教固然不主张烧金银衣纸,也不以拜鬼神来求福佑,更认为佛、菩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0
第八课 天台宗(一)一、天台宗的渊源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
高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45:解悟空性很重要所谓证悟空性者已是开悟了的大德了,可见学佛之人一下子就能证得空性的人并不多。对于般若空性,许多时候我们只能是望文解义,尽量保持正确的知见,用以
佛学的真面目时间:2024-04-09
后记本小册子的言说方式,乃妙泽个人一家之说,初衷只是想向大家说一说佛学的真实面目。稿子出来后,妙泽方明白什么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本小册子只能算是一点我个人的修证和
佛学的真面目时间:2024-04-09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心法,心作用的根本主体,自在线取各自所对境界,起分别虑知之作用。造善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此心,又叫心王,共八种识,识是心的别名,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领有贪瞑等众多别作用。具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二)与心相应,常与心王同依(根)同缘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有神论者,以为一切现象,乃自神之创造而成,是为有神的宇宙论。佛教则不然,以缘起论说明宇宙万有。万有生起,完全属于自己之因果律。现在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传统的文化,是古圣先贤们智慧经验的结晶,但随著时代慢慢发展,有时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便需要有现代法门的增加。因此,传统的不是完全对或不对,
佛光学时间:2024-04-03
第十四课 佛光人的工作信条佛光山以文教开山,其文教的精神内涵,就是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也是慈悲喜舍的实践。为求佛光法水传承久远,以下的工作信条与理念,凡佛光人均
佛光学时间:2024-04-02
五下 五 实行慈悲的教化自从舍利弗、目犍连和他们的弟子们皈依佛陀以后,佛陀的出家弟子,已经增加到一千二百人了;这些出家弟子,分布于各地,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弘扬佛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30
第十三课 十善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十善是:一、不杀 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佛学启蒙时间:2024-03-29
五下 八 阿育王提倡佛教佛陀涅槃后二百多年,中印度摩竭陀国出了一位阿育王,非常勇敢,常打胜战;但却非常残忍,喜欢杀人;后来,他受了一位高僧的感化,觉悟到战争的惨酷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
五下 九 佛教的南传与北传极力提倡佛教的阿育王,为了要把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地,他选派了很多宣教师,组织传教团,分别到世界各国去弘扬佛法。传教团到处,备受当地各阶层人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