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真堪布:对物要有平常心对人要有平等心
达真堪布:对物要有平常心对人要有平等心摄受众生对佛来说是一种最大的供养。因为佛把所有的众生都视为自己身上的肉,佛把所有的众生都视为自己的独子——家里唯一的儿子、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06
-
重庆华岩寺:拜佛参禅 不虚此行
重庆华岩寺:拜佛参禅 不虚此行重庆华岩寺弘法楼(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华)重庆华岩寺依山傍水,雄伟壮观,四周茂林修竹,风景秀丽。历代名人高士喜华岩之幽
金玉良言时间:2025-06-04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念佛与参禅都一样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念佛与参禅都一样修禅与修淨土,很多人会经常搞溷,究竟如果参禅又念佛是否就变成杂修呢?其实这一类的问题都是多馀的,你的心如果只有一个法门,便始终是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19
-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03
-
这个最著名的佛教故事连不信佛的人都知道
萨波达王割肉喂鹰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一日,帝释天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29
-
智海法师答:如何才能做到平常心?
智海法师答:能够穿透事相,把我们执着的一切穿透之后,能够见到空性、实相,这样才能做到平等心、平常心。什么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凡是与实相相违背了,就会显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打坐不是参禅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还告诉我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13
-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慧开凿巨像
慧开凿巨像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来洞。地处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颇洞天福地之气象。它虽以洞名,其实近代以来较为吸引人的是道观园林胜景,而在晚清以前,则以佛寺驰名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8
-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善良的白菊仙女
善良的白菊仙女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不幸的故事
不幸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比丘的遭遇
比丘的遭遇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独眼侠客
独眼侠客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姓达名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已臻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达臻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王麻子的二十六刀
王麻子清代安徽商人程伯鳞,久居江苏扬州,信奉观音大士极虔诚。乙酉年的夏天,乱兵经过扬州城,程君祈祷大士垂救,梦见慈悲的观音菩萨对他说:你全家十七人,十六人都能免难,只有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
高僧转世“不语”参禅——髡残与禅学的不解之缘
高僧转世“不语”参禅——髡残与禅学的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有很多以禅入画的画家,自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的禅月、石恪、贯休、法常、梁楷、玉涧、因陀罗等相继而入,且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07
-
蕅益大师:参禅看教贵精不贵多
问:一代时教,初心许遍阅否?参禅看教否?若悟后方看,此生恐难保任;若麤(同粗)了即参,又恐知解缠绕。答: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
禅宗公案: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9
-
利益面前勿失平常心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有一天方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宣布要挑选有慧根的小和尚接任方丈一职。从此小和尚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6
-
宣化上人: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2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煎熬。总不能从此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圆瑛法师:参禅方法
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止观二字,必须并重,不可偏废。若止过于观,必落昏沉;若观过于止,必至掉举。昏沉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
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禅
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禅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他在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唯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然而都被唯严禅师婉言谢绝了。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身去
放下就是快乐时间:2024-11-08
-
金易明:禅茶文化:以平常心喝茶,可进入“茶禅一味”
茶与茶道,能作为领悟人生系一大苦聚集的理路,以和静怡真,以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之道,从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中体会生活的平凡、感悟宇宙的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
静悟参禅,茶韵犹存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5
-
道坚法师:禅宗公案:迦叶尊者的微笑
禅宗公案:迦叶尊者的微笑道坚法师迦叶尊者的微笑西天第一代祖师摩诃迦叶尊者,摩揭陀国人,婆罗门种姓,曾为制金器的工艺家。他过去生中曾以金饰佛面,因而相貌庄严,身有金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7
-
道坚法师:禅宗公案:临时助产师
禅宗公案:临时助产师道坚法师临时助产师佛陀时代的弟子们,大都过着团体的修行生活,相对独立的活动,就是外出的乞食传教了。佛弟子乞食的目的,在于传播佛法,解除群众的身心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7
-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与念佛的分别?
芜湖广通大师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月溪禅师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我曾在杂志上看到一则笑话:清朝有一老童生,虽步入中年但仍未考中秀才,某年恰与儿子同科。到了放榜这天,儿子被录取,赶紧回家报喜,而他的父亲正在房内洗澡。儿子高声道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7
-
保持一颗平常心
保持一颗平常心佛法虽奥妙,不出平常心。 禅语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他的徒弟柳生又寿郎当年柳生又寿郎拜宫本武藏学艺时,一见面就问道:师父,我
做人的佛法时间:2024-03-21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放下什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7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是道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7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宗的轨迹
四祖的直传弟子是五祖弘忍,也就是那个无姓的小孩。他被道信收留时,才七岁。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他在四祖门下,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7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水车原理
无相禅师在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趋前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有一天,如果我看破红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7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火烧密籍
仰山慧寂初参耽源禅师,深得禅师赏识,耽源便把慧忠国师传给他自己的一本法门秘籍传给他:这是祖上代代相传下来的,你要好好保存。慧寂拿过来看了一遍,就一把火把它烧掉了,耽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6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某僧看到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后,好象开悟了。不再拜佛,经常以《大般若经》当手纸。有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我就是佛,经文不过是记载佛话而已。有佛在此,经文何用?一日,白隐对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6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五后忍大师下傍出一枝
神秀和尚、老安国师、道明和尚。神秀下普寂,普寂下懒瓚和尚。在南岳。师有乐道歌曰: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真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更莫算。兀然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6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慧可安心
神光慧可禅师翻山越岭来到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祖师,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面壁静坐,不理不睬。神光于是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膝。达摩看他确实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6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惠光国王十善化民(图文)
久远以前,有一位施陀尼弥国王,统治着广大的领土与众多臣民;虽有诸多后妃美眷,但仍膝下无子。国王为此忧愁不已,担心王位无人继承,便举行盛大隆重的祝祷仪式,祈求上天恩赐贵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6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仆人
有一户大富人家,养雇了许多仆人,每一位都想讨主人的欢心,每当看见主人往地上吐口水,个个争先恐后地用脚去抹拭。其中有一人动作不太敏捷,常常扑个空。有一次,他看到主人的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5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把烦恼还给你
有一个富翁虽然富甲天下,但是每天仍然过得闷闷不乐,他担心子女不孝顺,他忧虑老病会来临,他挂念富贵不长久,他恐惧死亡的逼迫。他让自己活在无尽的烦恼里面。他的隔壁住了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5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杀我自己
通融禅师是四海为家的云水僧,赶路、化缘、弘法布道是他每天的功课。有一天,在一条山路上,他遇到两个手持钢刀的土匪,押着一个脚镣手铐、脖子上还扣着大木枷的敌方的土匪。于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5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
有一天,赵州从谂(读shen3)在佛堂前扫地,有僧人问赵州道:你是得道高僧了,怎么还扫地?赵州答道:尘埃是从外面飞来的。那僧人又问道:这里是清净圣地,怎么会有尘埃?赵州说道: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5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苏东坡
苏东坡很喜欢参禅,也喜欢跟和尚做朋友,他有一位和尚朋友叫佛印。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个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两腿一盘打坐参禅,境界很好,下了座也就写了一首诗: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5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洗碗扫地
有一初学青年请教赵州禅师道:我是刚入门的求道者,诚恳地请求老师给与一些特别的指教。赵州道:你吃过早饭没有?谢谢!用过了!那么,去把自己的食器洗干净吧!洗干净了。请将地清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4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死的禅境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4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云门内外
云门禅师去参访睦州禅师,到了睦州禅师的道场,正是黄昏薄暮的时分。云门用力敲着两扇紧闭的大门,久久以后,睦州才来应门,云门道明来意之后,正将一脚跨入门槛的时候,睦州出其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4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打车与打牛
南岳怀让禅师在般若寺住持时,发现每天下午有一位青年在大雄宝殿里打坐参禅,看样子,这位青年很有慧根,因此很关心地问道:「请问朋友,你在这儿做什么呢?」青年不喜欢有人打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4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江湖的来历
住在湖南的石头希迁禅师有一次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道:你从什么地方来?学僧:从江西来。希迁:那你见过马大师(马祖道一)吗?学僧:见过。希迁用手指着一堆木柴又问:马祖禅师像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4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吐 痰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