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是你内心的感受跟想法,是你可以决定的。所以我们常说:心境决定处境。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
净界法师时间:2020-09-28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的,偏向外的,还是向内的圆呢?你现在活在感受当中,你就是偏了;你的人生活在你的愿力、智慧,你认为人生只是一个历
净界法师时间:2020-09-03
舍外境而趣内自照--慧光法师--从资粮位进入到加行位,这阶段的用功关键就是:出离心、舍。 学习舍,舍外在的境界。 否则,没办法回到自己内心上来用功。 因为他全部注意力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09
问: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是什么?答:《资持》云:言绮语者。古德释云。如是锦绮交错成文。或云绮侧唔,言乖道理故名绮侧。亦名无义语。绮语,
净界法师时间:2020-06-22
传喜法师时间:2020-05-12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菩萨,临终示路。亦可往生,何须定愿西方净土?答:《药师》一经,主于消灾延寿,不专劝往生。其言菩萨示路,是为一类
净界法师时间:2020-05-09
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做事,睁大你的眼,多学着点,是非自然分明;修行,闭上你的口,少说着点,内心自然祥宁!瞋心起时,如何观心念菩萨慈悲之教化、念无我,作消业想、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已来,自除身麁业、除口麁业、除意麁业,亦净他人身、口、意麁业。【大智度论】问
净界法师时间:2020-02-29
问: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大安法师答:佛无所不在,是指他的法身。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然佛有法身、报身、应化身,这是
弘恩法师时间:2020-02-12
在佛教中,外境唯心所现的道理极其深奥难懂,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外境独立于自心而客观存在的错觉之中,要认识到存在于心中的这个错觉殊为不易。佛陀认为,我们最
大德居士时间:2018-01-04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离过绝非,因为它是离一切相。我们的本来面目,它没有好,也没有坏,叫清净。它远离了生死的杂染相,也远离了涅槃的清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19
一信徒问师:师父,是不是我们努力远离那些让我们产生分别和欲望的外境后,就能安心修行了呢?师答:你不可以逃避那些会让你生起习气的外境,也不能压制你的妄念、烦恼与习
汉传法师时间:2016-11-03
问: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发心的同参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5
问:由心识无法成立外境实有,那又如何依中观智慧成立诸法皆空呢? 答:能分析之智是依所分析之诸法而建立,如果此析智已明了所析之法无实,证悟一切法不住有无二边,远离
藏传法师时间:2016-10-02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行论》云:恶有情如空,非能尽降伏,惟催此忿心,如破一切敌。《入菩萨行论》上说,一个菩萨从空出假以后,他又来到凡夫的世界。凡夫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18
前天同学聚会,他们派了一个车来接我,路上司机小李问自己佛教的开光是怎么回事。对于向小李这样的一个对佛教不了解的人,要想解释清楚“开光”,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自己
其他文章时间:2016-06-05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也就是说生命只有两个重点:一个变现,一个是攀缘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25
问:面对不同外境时,往往无法把握自心。如何能让自己从容面对一切?索达吉堪布:不管是王孙公子,还是平民百姓,不论身份高低贵贱,生活在世上的人们,在未得究竟境界之前
佛学入门时间:2016-03-14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离过绝非,因为它是离一切相。我们的本来面目,它没有好,也没有坏,叫清净。它远离了生死的杂染相,也远离了涅槃的清
汉传法师时间:2016-02-24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判、不逃避、不压制,看着它生、住、异、灭,如同波浪的起伏,最终归于平静。我们常常被各种烦杂的情绪所困扰,甚至长
佛学入门时间: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