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大师宗教兼通,精进实修。早年依绍昙法师深研经教,对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之学无不通贯。绍昙法师为授
汉传法师时间:2017-01-30
你在娑婆世间还好吗?(资料图)你在娑婆世间还好吗?是否已看透一切皆是虚幻?当你感到孤苦无依的时候,有没有思念极乐故乡的温暖?世间的生老病死,你有没有厌倦?世间的财色名
其他文章时间:2017-01-10
我们生命要想往高处走,为什么要求生极乐世界?佛陀在经典里很清楚地说,如果你想把这个世界建成净土,这是着魔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五浊恶世,对五浊恶世要认清,你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23
极乐净土(资料图)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上,他讲一件事情,大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23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复使归还。斯之谓向。即指背娑婆而向极乐也。《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先看这一段。现在怎么理解这个背?返背而向,背就是
其他文章时间:2016-12-21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祖通达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一切世间法,告诉我们必须持着弥陀如来名号才能得到一切美好的
大德居士时间:2016-10-06
一、禅悦诗情带笑意,只为等待你五月初的苏州,水木清华,满城清香。五月初的西园,喜悦、宁静,微笑着等候四方游子和访客的归来。抵达西园的时间正是傍晚,月影婆娑,花香
其他文章时间:2016-09-11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学员答:执着)对啦,所以诸位有善根。这个地方一错就糟了。一个人生命只要方向错了,今生就毁了。业力,你不可能忏
汉传法师时间:2016-05-08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往生极乐净土,出离娑婆秽土的根本因缘是什么。大师又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
藏传法师时间:2016-03-29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九日地点:承天禅寺年龄:九十岁缘起:上午,信徒郑某某来请示佛法。广钦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4
核心提示:广钦老和尚,近代高僧。1892年生,因入山苦时山中猛虎皈依调伏而被称为“伏虎和尚”。7岁时,随养母素食终身,11岁养父母去世后长期在寺院生活。1927年于泉州承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2
有个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丧。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哭哭啼啼,很伤心地说:“那个人太坏了……”语未毕,泣不成声。我劝她先不要激动,有什么话慢慢说。她抽噎地说: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31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我们也承认娑婆世界有一些安乐的果报,当然要承认,你说没有安乐的果报,那佛陀怎么说善业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26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怎么厌离娑婆呢?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思惟死殁无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14
问:请问法师我们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为何又发愿要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娑婆世界的确很苦。净界法师答:你发愿求生净土,不回入娑婆,你就没发菩提心啊!我想是这样。我
佛学入门时间:2015-04-16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上,他讲一件事情,大部分都只讲一次。
汉传法师时间:2015-04-09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妇是多坏,多不听她的话。老和尚只问她说:“你如果肚子痛有没有办法叫自己不痛啊?你如果拉肚子能不能教自己不拉呢?
汉传法师时间:2015-02-11
问: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不需工作就维持生活,所以一年也不出几次家门。我一个同龄朋友也没有,感觉很孤单。我原先想到外面参加一个技能培训班,
佛学入门时间:2015-01-1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