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倾轧,有太多的无奈,虽然生就在有地位人家却心中满是孤寂,最可悲的是人自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却偏偏要做自己厌恶的事情。生命的舟顺着宿命的风东走西走却始终不在自己的方向,于是只能将心埋藏书卷,在一本《清明祭》的书里写着文章最开始这句话,那是外祖父书柜里一本破旧的泛黄的书,封面上的字已经抹去,只剩下一枝梨花还一样的干净如同初春的梨花经春雨洗过一般散发着香味儿。
当我掀过中间一页时,猛地发现一根女人的发丝,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依然像是刚从女人头上取下一般色泽,之所以认为是女人的,完全是因为发丝很长且有淡淡的香味,不禁令人遐思发丝女子的容貌定是妩媚的娇羞,清净的晨曦,独坐梳妆台,梨花木制的梳子梳理着别于花香的发丝,指尖微微颤抖起来,这女子与自己虽未谋面却似故友,一股爱慕之情心底泛起,触得发丝的手指暖暖的却如一股寒气直传到脑后,不觉头皮发麻,闻闻手指的香味女子隐隐浮现眼前。
外祖父家的山村,完全是清白的世界,到处是梨花开满的景色,大片的梨花如同厚厚的积雪压在枝头。到处落满梨花的花瓣,香气整整的将一带山水间缠绕。
顺手将那一缕发丝缠在门前的树上,非是亵渎那未曾谋面的女子,非是为得到那女子芳心,只是心灵深处感觉一丝暖意,少排解心中无聊的空虚。
发丝随风东飘西飘最后竟不动了,我赶紧闭上眼睛,在心灵里默念花咒
蓦的树间似浮现一女子,白衣罗纱,一阵香气将她吹走倏然不见了。
陋伞遮雨半,单衣不耐寒。清晨微雨下个不停,我却喜欢带着这破陋的纸伞徜徉于湿湿的石路上,衣服不可穿多,觉寒刚好。绿色顺着柳枝留下来,想脱了色的油画,满眼绿色间便是白色做底,寂静的道路让人感觉异常的孤独,蓦然发现远处一女子伸手摘花却娇羞地迟疑,反复几次后可怜地站着,看不清女子的容貌,但白色的衣襟如同梨花做成一般还带着香味,长长的发丝散发熟悉的香味,如古人相识却不愿打扰女子的悠闲,女子却无意间看到了远处呆站着的我,含羞的低头转身离去,想挽留却不知如何开口,顺步走过雨水打湿的风景,心中不免几分惆怅,摘一枝梨花可惜无人共香,阔步向前惊地发现女子又徐步迈回,想必念及那一枝梨花。我不愿真见得那女子,转身从一旁走过。
陋伞遮雨半,单衣不耐寒。雨滴新叶翠,湿径无人喧。恰是寂寞时,人比梨花淡。花开径须折,素手伸欲难。见客含羞去,再逢更何难。撷取相思去,香气随风散。方欲踏歩归,佳人去又还。
诗可以自我慰藉,每次写完仔细端详数遍然后烧掉,就像那女子我又何必一定要见到呢?一种心思而已。在这隔世的意境中迟迟不想离开,仆人是轻易不敢进我的房间的,不愿任何人打扰我的清静。明日将启程返回喧哗,世事又将占据我多半的时间,不知那个分别多时的女人过的如何,也不知那个令我厌弃的男人过的怎样。总之,明天我无法逃脱的要返回喧哗的事务之中。
再也见不到如此诗意的画面,如此纯美的女子。
夜未央,月色罩着一切,白的一片此刻更甚,将夜色打落。只有树丛中存得一地夜色,近日写了不少诗稿,潮湿的纸页很难点着,烟气熏走了余香,不远一女子也跪拜树前,念念有词,不免心中恐惧,一股凉气窜上心头,正是那日相识却未谋面的女子,泛黄的纸钱燃出黄色的火焰映黄了女子的脸,白皙的脸如同一朵盛开的水莲花,淡淡的忧愁如寒风催葬下花瓣的无奈,我被那情色迷住。
夜下,我们各***烧着自己的忧愁,想必她烧的是对身世的不满,而我自己知道我烧的是什么。远远望去,两团火苗起起落落,映亮了祭拜者的脸。对视几眼却始终没有说话,就像那月亮和漫天的白星整夜厮守却相互无言。
将关于这个女人的诗稿送过去,嘴角微微翘起,女子似明白一切,似乎早已读过这首诗,白皙的素受轻捏诗稿倏然如抚着我的脸颊,不觉发热,暖暖的涌向心底。她淡淡的一笑,低眉将诗稿点着,坐在她的身边如一对故人,静静看着一页纸焚成灰。
我的志向呢?我的事业呢?我越发的发现我没有志向可言,什么又是真正的成就一番事业呢?文垂千古吗?那恐怕是身后事,我看不到,那些人更看不到啊,现实一点就是金帛而已,成就事业就是拥有金帛。我不知道怎样才算有所作为,我只能埋头古境,古境的潮湿熄灭了我年轻的心,我要燃烧,但我的青春,定要燃烧。我竟向一个陌生女子讲了肺腑之言,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的所作所为。
人生苦短,何必在乎那许多,虽已谋面又何必定要相见,此生的缘分又要多久的修炼呢。我不知,我在懵懂中来,又在懵懂中去,当你最亲近的人欺骗你,你在世界上便不再有亲人。情人呢,何必是他或是她,相识则已。女子幽柔的声音一句句打动我的心,此时已不再在乎话的意思,在心灵的灵动间。
东方日白,仆人早早在门口等候,我却从门外回来,思虑再三还是不舍的依依惜别,满眼的白色哦,梨花。
时过半年,外祖父去世,家人共去奔丧拜祭,又是梨花开的正旺时,当地人说能在此时死去便是一辈子积德的缘故,因为满树的梨花都在为他送葬,外祖父的丧葬队伍排满了街道,漫天洒满的白色的纸钱挂在梨树上分不清花瓣和纸钱,出丧的人满街白衣,整个世界似乎都是白色,看得人眼微微作痛。
闻家舅舅女儿生一女孩,在这时刻却不显的高兴,不过喜悦还是写在舅舅的脸上,她迫不及待的让我看我的小侄女,虽只有一生日大小却没有一般儿童的天真,满是事故的表情令我很不自在,由于自己不愿离开,便借故留了下来,连仆人也打发他回去了。
小侄女最爱和我呆在一起,三岁有余最是好玩,但却经常有我看不懂得举动,比如说她爱烧纸玩,每次家人都训斥一番却无济于事,她烧纸的表情我至今还记得,不似儿童在瞎闹,好像很虔诚地祝愿。
又一次带她在梨花树丛里玩,只顾自己欣赏,到黄昏才发现找不到她了,不敢告诉家人,只好自己硬着头皮找,平时美丽的景色此刻显得很恐怖,在梨花从里她一个人正在烧着纸,心里一阵凉气早已通便全身。但猛地发现这不是自己和那女子焚纸的地方吗?几分熟悉消退了我的恐怖,只怪小侄女不听话,不叫她烧纸却偏躲起来烧。
一直以来打听那个女子,但一面不好开口询问,一面又没线索,相比离开了不然怎么不见人呢?只是听人说四年前死过一个女子,像我说的模样。是被自己的父亲逼死的,她的父亲想强占她,真是有辱民风,我不忍再听下去。
不久我便回家,小侄女的眼神不似那般天真,却令人熟悉,我还是不得不回去。
又时过半年,我的心情也慢慢好起来,自己感觉有了一点希望,便全身的去追求了,忘却了一切。
不久舅舅过世,舅母带着小侄女来我家求助,父亲本与舅舅甚好,非要舅母一家住在我家,家里大得很不会在乎多住几人。这下小侄女有和我在一起了,他改不了的还是烧纸,我早已习以为常了。
一次她又不见了,在家里竹从里找到了她。正在地上写着什么,见我似乎很吃惊的样子,脸色苍白,我笑嘻嘻的走过去,是两行诗:撷取相思去,香气随风散。啊!我不禁大叫一声,怎么会知道这句诗,我明明已经烧了啊,再撷字也决不是一个四岁的女孩子可以知道的啊。
她说是在外祖家里捡到的,每天都临,但自己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难道我多写一份忘在外祖父家里,忘了,我也不再惊讶。
小侄女有一头茂密如山林的秀发,总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喜欢用手抚摸她的头,手指像在那里有过的感觉阵阵发烫,每次都微微颤抖,好像手指有意识,再想想还是大脑在思考,手指有不自觉的动了。
她多次提出要我带他回老家,我权当她想家,只是应付着,她的样子很想大人,令我好几次不敢看她。
终于一次给外祖父上坟的时候带着小侄女回老家了,只有我们两人先出发,她一路上很兴奋,口中喃喃自语,祭拜过后我们便住下来,第三天,我正一个人溜达,谁知她叫住了我,她说的跟我来分明不是小女孩的声音,我迟疑的跟着他,到了门前的树下。
她指着树上一根枝条让我看,我顺眼望去,哦,那根发丝还有,在风中发丝随风东飘西飘最后又不动了,我还没来得及想发丝为什么在四年后还是一样色泽地挂在那里,还没来得及想她是怎么发现树枝上一丝发丝呢?她让我看又要干什么?她用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声音急切地叫着:念花咒,快念花咒,我的脑子有太多的不明白,太多的东西反而让我满脑子空白。
她到底是谁?
她到底是谁?
她是怎么知道花-咒的?
我迟疑的打量着这个小女孩,不知所措,那个女人的身影浮过她的背后,我心底一凉,不知道了一切,只记得花咒永世相随,我默念着,看着她怜悯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再迟疑下去,大声地喊了出来。
一阵风夹着花香扑面而来,再清醒时,她已经不在了。
我急忙赶回家寻家人一同寻找。
刚回家发现小侄女躺在病床上,家人说是热病,高烧不退已经三天了,三天?难道她从未离开过?家人异样的看着我,因为她的病家人才为出发去祭拜祖父的,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从未离开这?跟我去的人是谁?
她醒来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越发的不懂事,越发的天真了,但这是属于一个四岁孩子本来的天性,家人也说他变了,以为是得病的原因,我似乎明白一点原因,但怎么和家人说呢?
我后来曾经问她记得这两行诗吗?撷取相思去,香气随风散。她摇摇头说从来没印象,那我们一起去祭拜外祖父呢?他说生病的时候做梦去过,自己好像一位漂亮的姐姐,白白的衣服,长长的头发,只是后来一个老的男人拼命追我,我拼命的跑,后来就醒来了。
白白的衣服,长长的头发的女人,是她?
不久我们一家便赶回老家,祭拜外祖父。
大片的梨花如同厚厚的积雪压在枝头。到处落满梨花的花瓣,香气整整的将一带山水间缠绕,这一次心中却有许多异样的感觉。
当经过大门前的时候,蓦然发现大树不见了,家人说的话让我想入非非:早就应该把它锄掉了,五年前这棵树上死过一个女人,是在树上吊死的,白花一片,穿着白衣服,不仔细看含看不出来呢。
眼泪从我眼里流出来,未知的原因,
夜未央,我独自一人在树丛里焚纸,我的诗稿,她的冥纸。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曹彬戒杀变吉相的故事曹彬是宋朝时代的一位大将,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颇有一番汗马功劳。有一天,曹彬遇见高士陈抟希夷先生,陈希夷是很有学问的人,善于相术,看了曹彬的相,对
杀生故事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施食不仅能让我们的劫祸和苦难得到消减,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阴郁和忧愁,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幸福和得心应手,而且通过施食还可以帮助我们化解一切的灾劫和苦难,使我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9
善良的白菊仙女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不幸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比丘的遭遇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独眼侠客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姓达名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已臻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达臻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沉香产于苦地,名于富贵乡,为人所重,千金以求。采集沉香相当艰难,野生沉香不像矿物,没有矿脉,没有显著标志,寻找沉香只能靠经验来判定。沉香树生长在海拔400至1000米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09
鬼与农夫 (一个平凡的小故事,给人的震撼却无法形容)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在看完后带给人的震撼,却绝不是笔墨可以表达、言语可以形容的,
为人处世时间:2025-02-07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01.猫和猪是好朋友。一天猫掉进大坑,猪拿来绳子,猫叫猪把绳子扔下来,结果它整捆扔了下去。猫很郁闷的说:“这样扔下来,怎么拉我上去”猪说:“不然怎么做?”猫说:“你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30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鬼道众生的故事:借住一下 借住一下南宋时,有位叫司马文宣的人,平时虔诚信奉佛法,也时常礼请僧人来家中诵经念佛。司马文宣有一个弟弟,兄弟俩平日感情很好,经常在一起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1-24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後佛陀就说了一个故事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4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再来我们看下面这个,『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这个我们前面有讨论过,在《放生文》注解里面,也把它编进去,「活蚁二事」,一则短命长年。他这是讲有一位小沙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2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8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法、非礼的事。因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就去给一些商人当仆人。这些商人带着这个穷人,一齐入海采宝。他们采到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8
黑叶猴报恩的故事在重庆金佛山密林深处,猴子和人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去年7月底,北基山脚下的山民王志成在林中采药时遇见一只两岁多的左手受伤的黑叶猴。王志成把黑
护生故事时间:2024-12-23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和聆听过很多有关于人的因果报应、地狱这方面的事,在本地的庙宇里或古迹里都详细的有这方面的记载、雕塑画像、壁画等等。使得人看后触目惊心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救龟奇遇的故事黄叔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里念书,见到友人捉得了一只龟,将要把龟壳剖脱下来(多残忍呀!)黄叔达可怜这只乌龟,把它买下来放生了。后业,黄得了病,很严重。他的儿子
护生故事时间:2024-12-07
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7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传》,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圆观法师。圆观法师之事在历史上影响极为久远,后世所谓“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传过程中,法师名字也已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30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